《慈幼新書》~ 卷十二 (5)
卷十二 (5)
1. 痘家應用藥性(雜症附)
補陽氣不足,溫暖脾胃,治四肢厥逆,寒戰咬牙,痘色灰白,癢塌。然非唇舌淡瑩,切不宜投,但見唇舌轉紅,即當叱去。凡薑、桂、丁、附,過用則損目發癰,最宜詳慎。
茯苓(味甘淡氣平,氣味俱薄,能升能降,陽也)
山藥(味甘平氣微)
苡仁(味甘氣微寒)
白朮(味甘氣溫,味厚氣薄,可升可降,陰中陽也)
皆能健脾理氣。凡屬虛症,悉宜用之。若實症必漿足方可。此蓋燥濕利水之品,痘症之發,必要濕氣上蒸,始能灌膿,故燥藥皆不可用。以此收靨,正得其宜。山藥一味,自起脹至靨後,用之無礙。
白茯補中氣,赤茯利小便,茯神安心神。
山藥益氣強陰,澀精安神,退熱止瀉。
苡仁除風濕,理腳氣,消肺癰止嗽,理腹脹止痢。白朮溫中進食,止泄止嘔,痘發水疱,非此不除。
貝母(味辛苦氣平微寒)
止嗽化痰,解渴開鬱。
南星(味辛苦氣平)
除風痰,利胸膈。
石菖蒲(味辛苦氣溫)
治痘內驚癇,神昏譫妄,渾身熱毒腫痛,或痂不結而潰爛成瘡疥。
一寸九節者,通九竅,出音聲,令耳目聰明,心開智長。風寒濕痹宜求,咳逆上氣莫缺,止小便利,理膿窠瘡。
厚朴(味苦辛氣溫,氣味俱厚,體重濁而降,陰中陽也)
散結透毒,有疏通之能。
烏梅(味酸氣平,陽也)
收肺氣,止下痢,化痰除渴。
杏仁(味苦甘氣溫)
主咳逆上氣急滿,散肺中風寒,潤腸中燥結。
大棗(味甘氣平微溫,味薄氣厚,陽也)
安中養脾。
麝香(味辛氣溫)
拔毒氣,起黑陷。
牛膝(味苦酸氣平)
活血生血,引諸藥下行。
桃仁(味苦甘氣平,陰中陽也)
潤燥去瘀血。與杏仁同潤大腸,但杏主氣秘,桃主血秘。
蘇木(味甘酸鹹,氣平,陽中之陰)
破血排膿,消癰去腫。
石斛(味甘氣平)
治胃中虛熱,長肌肉,除腳軟,逐皮膚邪熱疿痛,安神定驚,厚腸止瀉。
白蒺藜(味苦辛氣微寒)
治瘡癢潰爛,去瘀長肌。
花粉(味苦氣寒)
排膿消腫,利膈除熱,化痰生肌。
苦參(味苦氣寒)
主時氣惡熱,細疹癢痛。
濕氣熏蒸致齒痛,及腸澼者宜服之。
知母(味苦辛氣寒,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
瀉腎火,除胃中熱,化痰消腫。
瞿麥(味苦辛氣寒,陽中微陰)
疏壅排膿,明目去翳,通諸種關格,破血利水出刺。
射干(味苦氣平微溫)
主喉閉咽痛,消結核逆氣。
薄荷(味辛苦氣涼,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
引諸藥入榮衛發汗,通利關節。治壯熱風涎,驚搐霍亂食滯。
調蜜擦傷寒舌胎,和醋搽蛇傷貓咬。
蔓荊子(味苦辛甘氣溫微寒,陽中之陰)
治太陽頭痛腦鳴,厥陰目淚睛痛。
淫羊霍(味辛氣溫)
治痘瘡絕不起。
利小便,除莖中痛。
扁豆(味甘氣微溫)
和中下氣。
白附子(味甘辛氣溫)
白話文:
痘家應用藥性(雜症附)
補充身體陽氣不足,溫暖脾胃,治療四肢冰冷、手腳發抖、牙齒咬合、痘子顏色灰白、搔癢而塌陷的情況。但如果患者的嘴唇和舌頭顏色是淡白透明的,就絕對不可以使用這些藥,一旦發現嘴唇和舌頭顏色轉紅,就要立刻停止用藥。像是薑、桂、丁香、附子這些藥材,如果過度使用,會損害眼睛,導致皮膚長癰瘡,所以使用時一定要非常謹慎。
茯苓(味道甘淡、性平和,藥性較薄,既能上升也能下降,屬於陽性藥材)
山藥(味道甘甜、性平和,藥性微弱)
薏仁(味道甘甜、性微寒)
白朮(味道甘甜、性溫和,味道濃郁、藥性較薄,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屬於陰性中的陽性藥材)
這些藥材都能夠健脾、調理氣機。凡是屬於虛弱的病症,都適合使用。如果是實證,必須在痘瘡漿液充足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因為這些藥材具有燥濕、利水的作用,而痘瘡的發生,必須要有濕氣向上蒸發,才能夠形成膿液,所以乾燥的藥物都不可以使用。用這些藥材來收斂痘瘡,才最適合。山藥這一味藥,從痘瘡剛開始腫脹到結痂之後,使用都沒有問題。
白茯苓能夠補益中氣,赤茯苓能夠利小便,茯神可以安定心神。
山藥能夠補益氣血、強壯陰液,固澀精氣、安定心神,退燒止瀉。
薏仁能夠去除風濕,治療腳氣病,消除肺部癰腫、止咳,調理腹脹、止痢疾。白朮能夠溫和脾胃、增進食慾,止瀉、止嘔,痘瘡發出水泡時,非用白朮不能消除。
貝母(味道辛苦、性平和微寒)
可以止咳化痰,解渴、疏解鬱悶。
南星(味道辛苦、性平和)
可以去除風痰,疏通胸膈。
石菖蒲(味道辛苦、性溫和)
可以治療痘瘡引起的內驚、癲癇,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全身發熱、毒腫疼痛,或者結痂無法形成而潰爛成瘡疥。
九節石菖蒲,可以疏通九竅,使人發出聲音,讓耳朵和眼睛靈敏,心情開朗、增長智慧。風寒濕痹的疾病適合使用,咳嗽氣逆不能缺少,可以止小便過多,調理膿瘡。
厚朴(味道苦辛、性溫和,氣味都濃郁,藥性沉重而下降,屬於陰性中的陽性藥材)
可以散結、透發毒氣,有疏通的作用。
烏梅(味道酸、性平和,屬於陽性藥材)
可以收斂肺氣,停止腹瀉,化痰止渴。
杏仁(味道苦甘、性溫和)
主要治療咳嗽氣喘、胸悶急迫,驅散肺中的風寒,潤澤腸道中的乾燥結塊。
大棗(味道甘甜、性平和微溫,味道較薄、藥性濃郁,屬於陽性藥材)
可以安定中焦、滋養脾胃。
麝香(味道辛辣、性溫和)
可以拔出毒氣,使痘瘡從凹陷處鼓起。
牛膝(味道苦酸、性平和)
可以活血、生血,引導其他藥物向下作用。
桃仁(味道苦甘、性平和,屬於陰性中的陽性藥材)
可以潤澤乾燥、去除瘀血。和杏仁一樣可以潤澤大腸,但杏仁主要針對氣機阻塞,桃仁主要針對血瘀。
蘇木(味道甘酸鹹、性平和,屬於陽性中的陰性藥材)
可以破血、排出膿液,消除癰腫。
石斛(味道甘甜、性平和)
可以治療胃中虛熱,長肌肉,消除腳軟,驅逐皮膚邪熱引起的痱子疼痛,安定心神、止驚,增厚腸胃、止瀉。
白蒺藜(味道苦辛、性微寒)
可以治療瘡瘍搔癢潰爛,去除瘀血、生長肌肉。
花粉(味道苦、性寒)
可以排出膿液、消除腫脹,疏通胸膈、消除熱邪,化痰、生長肌肉。
苦參(味道苦、性寒)
主要治療時氣引起的惡熱、細小疹子搔癢疼痛。
濕氣薰蒸導致牙痛,以及腸道疾病引起的腹瀉,適合服用。
知母(味道苦辛、性寒,氣味都濃郁,藥性沉重而下降,屬於陰性藥材)
可以瀉腎火,消除胃中熱邪,化痰、消除腫脹。
瞿麥(味道苦辛、性寒,屬於陽性中的微陰藥材)
可以疏通壅塞、排出膿液,使眼睛明亮、去除翳障,疏通各種關節,破血、利水、排出異物。
射干(味道苦、性平和微溫)
主要治療喉嚨閉塞、咽喉疼痛,消除結核、平息氣逆。
薄荷(味道辛苦、性涼,氣味都較薄,藥性漂浮而上升,屬於陽性藥材)
可以引導其他藥物進入營衛,發汗,疏通關節。治療壯熱、風痰、驚搐、霍亂、食物積滯。
可以調和蜂蜜擦拭傷寒引起的舌苔,和醋擦拭被蛇咬、貓咬的傷口。
蔓荊子(味道苦辛甘、性溫微寒,屬於陽性中的陰性藥材)
治療太陽經頭痛、腦鳴,厥陰經眼睛流淚、眼珠疼痛。
淫羊藿(味道辛辣、性溫和)
治療痘瘡無法發出的情況。
可以利小便,消除陰莖疼痛。
扁豆(味道甘甜、性微溫)
可以調和中焦、使氣下降。
白附子(味道甘辛、性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