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雲鵬

《慈幼新書》~ 卷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6)

1. 備用方

生肌散,治熱毒瘡爛,並痘後焦蝕不斂,膿血雜流。

地骨皮,黃連,黃柏,五味子,五倍子,甘草,枯礬

綿繭散

綿繭

將礬填滿,燒令汗出,為末滲之。

程師恪曰:痘破出水,用牆上陳茅草,去泥土曬乾,為末滲之妙,將愈瘡爛,用古牆上白螺螄殼,燒存性,滲之亦妙。

羅修遠曰:痘爛生蛆者,以柳條帶葉鋪地上,與臥片時,其蛆盡出。

百花膏

石蜜

略用湯和,以鵝翎刷之,瘡痂易落。

金華散,治痘後肥瘡、疳瘡、疥癬,能收水涼肌解毒。

黃丹,黃柏,黃耆,黃連,大黃,麝香

共為細末,瘡濕干滲,瘡乾用臘豬油熬化,調敷。

拔毒膏

馬齒莧(搗汁),豬脂,石蜜,赤小豆(末),綠豆(末)

和合熬膏塗腫處,如干,以水潤之。

人牙散

人牙(煅存性,韭汁淬之,大牙三次,小牙二次,為末,入麝香二分,或紅曲亦可,用雞冠血調成膏,好酒半杯、乳一杯、蔥白一撮,煎湯下)

外感穢氣則陷入,內食穢物則凸出,故用二穢物以起陷下之痘,自筋骨達於皮膚,法無捷於此矣。

吳楚源曰:倒靨色黑,唇口冰冷,最為危候。用狗蠅七枚,擂細,和酒少許調服,即紅潤如常。冬月蠅藏狗耳中。

獨聖散

穿山甲(炒一錢),麝香(一分)

雞冠血調沖酒服,與人牙散意同。

吹口丹

黃連,青黛,兒茶,片腦

三仙散,治走馬牙疳,頃刻即死者。

婦人桶中垢(白者火煅,一錢),銅綠(三分),麝(一分)

麝礬散,治同前。

銅綠(五錢),膽礬,生白礬(各一錢),麝香(少許)

張特英曰:藥未合就,以黃鱔一條剁斷,取熱血搽之,亦佳。

麥湯散,水痘者,面紅唇赤,眼光如水,咳嗽嚏噴,涕唾稠黏,身熱二三日而出,明淨如水疱,易出易靨,溫之則痂難落而成爛瘡,亦不宜食薑辣,沐浴冷水,致成癉疥水腫,自始至終,惟服此為當。

地骨皮(炒),甘草(炙,各一錢),滑石(二錢),麻黃(四分),人參,熟地,知母,羌活,甜葶藶(各三分),小麥(十粒)

稀痘方,忌婦人手。

羌活,生地,黃柏,升麻,防風,麻黃(各五分),甘草,黃連,歸身(各三分),川芎,黃芩(酒侵),藁本,柴胡,乾葛,蒼朮(各二分),紅花(酒浸),細辛,蘇木,陳皮,白朮(各一分),連翹(炒),吳茱萸(各半分)

上二十二味,合一劑,每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一晚,取水二盅,煎八分,露一夜,如遇天陰,露在房檐下,次早溫服,以一年盡四劑,不必再服。小兒服藥後微泄,則胎毒去。有不泄者,胎毒輕也。

鄭芳貽曰:鳳雛雅不喜預解痘毒,指方士金石丹藥也。若此不過官方藥料,調理血脈,疏通臟氣,竟有奇功。余初亦不甚信,久而歷觀其效,服四劑者不出,服一二劑者,出亦稀。鳳雛救世心切,聞余言急索付梓,讀者幸毋忽諸。

白話文:

生肌散,治療熱毒引起的瘡爛,以及痘症後皮膚潰爛不收口,膿血不斷流出的情況。

藥材:地骨皮、黃連、黃柏、五味子、五倍子、甘草、枯礬。

綿繭散

藥材:綿繭。

做法:將明礬塞滿綿繭,燒到出汗,研磨成粉末,灑在傷口上。

程師恪說:痘疹破裂出水時,用牆上的舊茅草,去掉泥土曬乾,磨成粉末灑在傷口上效果很好。快要癒合時,用舊牆上的白螺螄殼,燒成灰,灑在傷口上也很好。

羅修遠說:如果痘瘡潰爛生蛆,就用帶葉的柳條鋪在地上,讓病人躺臥一會兒,蛆就會全部跑出來。

百花膏

藥材:石蜜(蜂蜜)。

做法:用少量熱水調和石蜜,用鵝毛筆刷在瘡痂上,瘡痂容易脫落。

金華散,治療痘疹後的肥瘡、疳瘡、疥癬,能收斂傷口、清涼肌膚、解毒。

藥材:黃丹、黃柏、黃耆、黃連、大黃、麝香。

做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傷口濕潤時直接灑在傷口上,傷口乾燥時用融化的豬油調和後塗抹。

拔毒膏

藥材:馬齒莧(搗汁)、豬油、石蜜(蜂蜜)、赤小豆(粉末)、綠豆(粉末)。

做法:將以上藥材混合熬成膏狀,塗抹在腫脹的地方,如果乾燥了,就用水潤濕。

人牙散

藥材:人牙(燒成灰,用韭菜汁淬火,大牙淬三次,小牙淬二次,研磨成粉末,加入少量麝香,也可以用紅曲代替,用雞冠血調成膏狀,用半杯好酒、一杯牛奶和一撮蔥白一起煎煮後服用)。

說明:如果外感邪氣,痘疹會凹陷;如果吃了不潔的食物,痘疹會凸起。所以用這兩種穢物來使凹陷的痘疹浮起,從筋骨達到皮膚,沒有比這更快的方法了。

吳楚源說:如果痘疹顏色發黑,嘴唇冰冷,是最危險的徵兆。用七隻狗蠅,搗爛,用少量酒調服,就會恢復紅潤。冬天,蒼蠅藏在狗的耳朵裡。

獨聖散

藥材:穿山甲(炒過,一錢)、麝香(一分)。

做法:用雞冠血調和,用酒沖服,作用和人牙散相同。

吹口丹

藥材:黃連、青黛、兒茶、冰片。

三仙散,治療牙齦腐爛,很快就會死亡的病症。

藥材:婦人洗澡桶中的污垢(白色的,燒過,一錢)、銅綠(三分)、麝香(一分)。

麝礬散,治療和三仙散相同的病症。

藥材:銅綠(五錢)、膽礬、生白礬(各一錢)、麝香(少量)。

張特英說:如果藥還沒配好,可以將黃鱔剁斷,取熱血塗在患處,效果也很好。

麥湯散,水痘患者,面色紅潤,嘴唇發紅,眼睛水汪汪的,咳嗽打噴嚏,鼻涕唾液黏稠,身體發熱兩三天後出疹子,疹子透明如水泡,容易發出也容易消退。溫補會使痂難以脫落,形成潰爛。也不適合吃薑辣食物、用冷水洗澡,會導致皮膚病、水腫。自始至終,只能服用此藥。

藥材:地骨皮(炒過)、甘草(炙過,各一錢)、滑石(二錢)、麻黃(四分)、人參、熟地、知母、羌活、甜葶藶(各三分)、小麥(十粒)。

稀痘方,忌諱女性的手觸碰藥材。

藥材:羌活、生地、黃柏、升麻、防風、麻黃(各五分)、甘草、黃連、當歸身(各三分)、川芎、黃芩(用酒泡過)、藁本、柴胡、葛根、蒼朮(各二分)、紅花(用酒泡過)、細辛、蘇木、陳皮、白朮(各一分)、連翹(炒過)、吳茱萸(各半分)。

做法:以上二十二味藥材配成一劑,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晚上,取兩盅水煎到八分,放在露天一夜,如果陰天,就放在屋簷下,第二天早上溫服。一年服用四劑,就不用再服用了。小孩服藥後如果輕微腹瀉,說明胎毒已經排出,沒有腹瀉說明胎毒較輕。

鄭芳貽說:鳳雛(指此方的作者)本來不喜歡提前用藥來解痘毒,認為這是方士煉製的金石丹藥。而此方只是普通藥材,可以調理血脈,疏通內臟,竟然有奇效。我開始也不相信,後來多次觀察到效果,服用四劑的人沒有出痘疹,服用一兩劑的人出痘疹也很少。鳳雛救世心切,聽到我的話後,急忙要求將此方刊印出來,希望讀者不要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