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新書》~ 卷五 (1)
卷五 (1)
1. 起脹三日訣
曰起脹,是點已定,毒氣盡出時也。本乎上者上之,本乎下者下之。血氣定位,毒被制服成膿矣。若白不從頂,紅不斂顆,氣血毒混而為一,元氣弱也。苟能察形色,驗唇舌,如轉柁迴流,一持而正,後斷如破竹勢矣。
白話文:
如果你看到患處開始腫脹,表示患處已確定,毒氣都出來了。毒氣在上面就從上面抽出,毒氣在下面就從下面抽出。血氣固定在患處,毒氣被制服並變成膿了。如果膿腫沒有從患處頂端出現,膿色也不紅斂成一個小顆粒,而是氣血毒氣混在一起,這就表示元氣虛弱。如果能仔細觀察患者面色形體,檢查脣舌,像控制船舵,使水流轉向,只要能把住一點,讓它端正,那麼接下來就如同破竹一般了。
凡痘三日後,先見者先起脹,後見者後起脹,頂白根紅,如一顆明珠,坐於胭脂之上,面與目漸浮腫,鼻流涕,口角涎出,眼蒙欲開不開,順症也。即不然,兩腮間,有一二悅目起腫者,頂白根紅,亦順症也。不可妄治。
白話文:
痘瘡病一般在發病三後開始出現。首先長出的痘瘡先出現腫脹,之後長出的痘瘡之後出現腫脹。痘瘡的頂部呈白色,根部呈紅色,就像一顆晶瑩剔透的珍珠,位於發紅的皮膚上。痘瘡患者的面部和眼睛逐漸浮腫,鼻涕流出,嘴角流口水,眼睛閉著,想要睜開卻睜不開,這是正常症狀。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就不要隨意治療。還有一些情況,痘瘡患者兩腮之間會出現一兩個發紅腫脹的痘瘡,痘瘡的頂部呈白色,根部呈紅色,這也是正常症狀。此時也不要隨意治療。
凡起脹時,色焦紫者,毒盛也。形大皮薄而起皺紋者,毒盛氣虛也。頂紅滿者,血滯也。滯者活之。焦者清之,氣虛毒盛,補而兼解之。但面部有一二悅目可愛,用藥當節,則枯者潤,薄者厚,而生意勃然矣。
白話文:
每次起來腫脹時,顏色焦紫的,毒素盛行。形體大皮薄且起皺紋的,毒盛氣虛。頭頂發紅發滿的,是瘀血。瘀滯的要疏通。焦灼的要清,氣虛毒盛,要補益還要瀉解。只見臉上有個一二個點可愛悅目,用藥應該節制,這樣枯槁的就會滋潤,單薄的就會豐厚,活力就會蓬勃地產生了。
方鹿村曰:明此則虛中夾毒,非逆症可知。
痘至五日,而內外症平,宜該起發退紅,不爾正氣虛也。方中倍加參、耆。古人以此為喚漿法也。
白話文:
方鹿村說:明白這一點就知道是虛弱中夾雜著毒素,並不是逆症。 當天花發作到第五天時,如果內外的症狀都平穩了,應該開始出現痘疹起發並且紅色減退的情況。如果不是這樣,那就說明正氣虛弱。在這個時候,處方中應加倍使用人參和黃耆。古人把這種方法稱為喚漿法。
起脹時諸痘未起,而有一二似膿非膿,色如黃金者,名曰賊脹痘。又四日起,大快亦非吉兆。何者?表虛毒盛也。七日後腫退倒靨,皆此之變,遇此須分虛實預防之。
白話文:
起水痘時,其他痘痘尚未長出,而有一兩顆痘痘既不像膿包,也不是膿包的顏色,其顏色像黃金一樣的,叫做賊瞘。痘痘在長出四天後,很快就痊癒了,這也不是好的徵兆。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身體虛弱,毒氣過於旺盛的緣故。痘瘡發出七天後,腫脹消退,痘印凹陷,都是這種變化。遇到這種情況,必須辨別虛實,並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起脹時,有一等光活可愛,嬌嫩豔觀,手揉之則破,燈照之如琉璃,此假脹也,名曰空歡喜。急救表,或可幸活,否則癢塌而死。
又有至五日,即帶黃色,假漿也,不信,請以神彩辨之。有神有彩者為真漿,此則無也。或補或瀉,唯舌是准。
白話文:
起脹時,有一種脹滿、光滑、活潑可愛、嬌嫩豔麗的,用手揉搓它就會破裂,在燈光下照耀它就像琉璃一樣,這是一種假脹,名叫「空歡喜」。需要緊急搶救,也許有幸活命,否則就會發癢塌陷而死。
起脹時,痘上有小孔,不黑不白,曰癍痘,此元氣不足而受寒,用保元湯,加丁、桂服之其孔一密而痘自起。
白話文:
當長痘痘時,痘痘上有小孔,不是黑色也不是白色,這種叫做癍痘,是元氣不足又受了寒氣造成的,可以用保元湯,加上丁香、桂枝服用,痘痘的孔就會密閉起來,痘痘也會自己痊癒。
有四圍高起,中間略低凹者,曰茱萸痘。此中氣不足,發未透徹,能食者,至養漿時盡充滿而起。不能食者,宜扶中氣排膿湯,加苓、術主之。
有四圍沸起,中間落陷無水,猶是死肉,其形如錢,名曰鬼痘,急宜攻之。
白話文:
有一種痘瘡,四周高起,中間略微低凹,叫做茱萸痘。這是因為體內正氣不足,痘瘡發不透徹,如果痘瘡患者還能吃東西,那麼在養漿時期,痘瘡就會逐漸充滿而痊癒。如果痘瘡患者不能吃東西,應該服用扶中氣排膿湯,並加入茯苓、白朮等藥材。
痘正起發時,口唇先熟,內帶黃漿,名為鵝口,最惡之候。待諸痘成漿,此痘已靨,唇皮揭脫,漸變嘔嗆,不可救矣。亦宜急攻。
白話文:
痘瘡剛開始發作時,嘴脣首先成熟,裡面帶有黃色的膿汁,稱為「鵝口」,是最惡劣的時期。等到所有的痘瘡都變成膿瘡,這個痘瘡已經潰爛,嘴脣的皮膚脫落,逐漸變成嘔吐和嗆咳,就不可救藥了。也應該緊急攻治。
起發時,痘漸變黑,延蔓一身,此天行疫癘之氣所致,正謂火發而熏昧者也。加味保元湯主之。
白話文:
痘瘡發作時,痘瘡逐漸轉為黑色,並蔓延全身,這是由於天行疫癘之氣所導致的,正所謂火氣發作而燻蒸掩蔽人體的清氣。可以使用加味保元湯來治療。
水疱者,形大皮薄,內含一包清水,是毒氣壅遏留伏於內,熱氣衝突,毛孔開張,驅透津液而先行也。速以銀針刺其根窠,令出紫血,以胡荽酒,調官粉塗之。
痘出五六日,眼不封,鼻不塞,而大孔時失氣者,元氣下陷也,難治,輕痘無妨。
白話文:
水泡是一種形狀大、皮薄、內含一包清水的疾病。它是由於毒氣壅塞在體內,熱氣與毒氣互相衝突,使毛孔張開,體內津液被驅趕而出而形成的。
治療的方法是:用銀針刺破水泡的根部,使其排出紫色的血液,然後用胡荽酒調和官粉塗抹於患處。
大都痘出五六日,而氣血不分,顏色焦紫,而紅腫如瓜,而痘伏,或猶煙雲罩定,或舌白至唇,唇白者內潰,或通身發紫疱,或悶亂不寧,叫哭不已,腰腹猶痛,皆死症也。雖然,亦有神色本善,調理失宜而然者。又有誤餌湯藥而然者,在醫者活看。
白話文:
在大都市裡,痘瘡通常在出現五六天之後,氣血不分,痘瘡的顏色焦紫,腫脹得像瓜一樣,痘瘡也消退了,或者像煙雲一樣覆蓋著,或者舌頭白色延伸到嘴脣,嘴脣白色的是內部潰爛,皮膚通體發紫,或者煩悶不安,哭叫不止,腰腹仍然疼痛,這些都是死亡的徵兆。儘管如此,也有一些人神色原本是好的,但調理不當而發生的情況。還有一些人是誤服了湯藥而發生的,在醫生看來,這些都是可以治癒的。
加減排膿湯,治血熱痘症,服藥後熱症悉退,內外和平,唯不易長者用之。保元氣,活血行滯,助痘成功。如前症未除,仍當服十神、解毒,不可執程法而拘泥也。
白話文:
加減排膿湯,用於治療血熱導致的痘痘症狀,服用藥物後,熱症症狀全部消失,內外平衡,但不要給不容易長痘痘的人用。保元氣,活血行滯,幫助痘痘成熟。如果前面的症狀沒有消除,仍應服用十神、解毒,不能固守程式和方法,拘泥不變。
當歸,川芎,白芍,人參,甘草,陳皮,白芷,山楂,桔梗,木通,黃豆(二三十粒),筍尖(五錢)
五六日後,易用糯米引。
白話文:
當歸:具有活血補血、調經止痛的作用。
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作用。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作用。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養神的作用。
甘草:具有補氣健脾、和中益氣的作用。
陳皮:具有理氣健胃、化痰止咳的作用。
白芷:具有散風通竅、止痛止癢的作用。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作用。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排膿的作用。
木通:具有通利小便、清熱解毒的作用。
黃豆(二三十粒):具有益氣養血、健脾寬中的作用。
筍尖(五錢):具有清熱化痰、健脾開胃的作用。
色尚乾紅焦紫,加紫草、紅花,調滿天秋。(備用方)
白話文:
顏色上應該呈乾燥的紅色或焦紫色,可以加入紫草、紅花來調配,再配上滿天秋。 (備用藥方)
不甚起發,加大力子、蟬蛻。
皮薄塌陷,加黃耆。
起發不勻,加防風。
咳嗽,加麥冬、五味。
渴如之。
泄瀉,加升麻、澤瀉。
水疱,加白朮、茯苓。
作癢,加殭蠶、白芷。
毒停肌肉,或風寒阻塞,不易起發者,俱加賽春雷。(備用方)
停痰經絡,板硬不灌者,加一丸托之。此行漿聖藥也。五日後有停痰症者宜用,不可缺。
白話文:
不太能發起來的時候,加大黃芪和蟬蛻的用量。 皮膚薄且塌陷時,增加黃耆的使用。 如果發起來不均勻,可以加防風。 咳嗽的話,加上麥冬和五味子。 口渴也是這樣處理。 出現腹瀉症狀時,添加升麻和澤瀉。 對於水皰的情況,加入白術和茯苓。 感覺瘙癢時,可以加僵蠶和白芷。 當毒素停留在肌肉中,或者因為風寒阻塞而不容易發起來的時候,都可以加上賽春雷這個方劑。(作為備用方案) 如果痰停滯在經絡中,導致局部僵硬無法流通,可以加用一丸來促進。這是疏通漿液的聖藥。對於五天後仍有痰滯症狀的人適用,不可缺少。
或問毒滯痰停,與風寒阻塞,何以別之,曰渾身壯熱,形色焦紫,或乾枯,或塌陷,或腫脹其肉而痘不起者,毒滯肌肉也。內外無症,唯痘板硬不起者,痰滯經絡也。板硬不起而復喘滿身熱者,風寒阻塞也。
白話文:
有人問,毒滯痰停與風寒阻塞,該如何區別呢?
回答是:全身壯熱,形色焦紫,或乾枯,或塌陷,或腫脹其肉而痘不起的,是毒滯肌肉。
內外沒有症狀,唯獨痘板硬不起的,是痰滯經絡。
板硬不起,而且又喘滿身熱的,是風寒阻塞。
2. 灌膿三日訣
痘出七日,陰中之陽,盡達於外,內則空虛,如釜中甑內之氣,妙不可言。陽起一分,陰亦長一分,故其漿也,則宜漸而黃,根下血暈,則宜漸而緊。如線圍定,不鋪散,不灰黯,晝夜不痛楚,飲食倍常,大便少,身熱微微,吉兆也。反是者逆。至是決死生,惟視血暈緊散,膿色真偽耳。
白話文:
痘痘長了七天,陰中之陽,盡數傳達到外頭,內部就變虛空,就像釜中甑內的水蒸氣,妙不可言。陽氣增長一分,陰氣也增長一分,所以痘痘的膿汁也應該逐漸變黃,痘根下的血暈也應該逐漸變緊。如果痘痘被線條圍繞,不擴散,不灰暗,晝夜不疼痛,飲食加倍,大便少,身體微熱,這是吉兆。反之,則是不好的。到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決定生死了,只要看血暈緊散,膿液的顏色真假就可以了。
真者寶色燁燁,手捏黏絲;偽則土黃色。緊者氣能拘血化毒也,散則氣虛散而華氣將絕矣。血暈全無者死,膿者毒所化也。訣曰:六日以後,專看膿色,故有膿則生,無膿則死。使或有或無而根腳不紅,或連肉灰紅作癢,煩躁目封欲開,作瀉乾嘔不食,少睡氣虛,不能拘血化毒也,急峻補之。倘此時尚見舌黑有刺,生意絕矣。
不唯不容補,即補之何益。
白話文:
真正的附子顏色光亮鮮豔,捏在手裡能粘出絲來;假的顏色則發黃。堅實的附子氣能聚集血液並且能化解毒素,鬆散的則氣虛而散,陽氣將要消失。血暈完全沒有的會死亡,膿則是有毒物質轉化而來的。訣竅說:附子服下六天以後,專門看膿的顏色,有膿則生,無膿則死。如果出現膿液似有似無,而根部不紅或者連著肉體的地方灰紅並發癢,患者煩躁不安,眼睛閉著想睜開,腹瀉並乾嘔,不想吃東西,睡得少,氣虛,不能聚集血液並且化解毒素,那就需要緊急大補。如果此時還看見舌頭發黑並有刺,患者的生機就斷絕了。
痘出七日,忽大瀉者,氣陷也,急宜澀之。若漿色正而根線緊繞定,雖瀉無妨。漿色不正,根盤不化,血散不斂,毒在內也。七日毒仍在內,如命何。
白話文:
痘痘生長了七天,如果突然腹瀉,可能是氣血虛弱,需要及時止瀉。如果腹瀉的糞便顏色正常,而且痘根線條緊實,就不必擔心。但如果腹瀉的糞便顏色不正,痘根沒有化開,血毒沒有凝聚,說明毒素還在體內。痘痘生長七天,毒素還在體內,實在危險。
漿行七日,腫要過項,漿要過胸,腫者毒外出也。言過胸者,從上下也。至陽物亦要灌,乃宗筋之會也。兩腳不灌不妨。又兩臂亦宜滿,不然臨收時必不食而生他變,手臂脾所主也。
凡痘當瀉時,但看根窠紅活,飲食如故,精神清爽,此陽瀉也。無妨,但看舌,用兼止之藥而愈。
白話文:
七天之後,腫脹就要超過脖子,膿液就要超過胸部,腫脹意味著毒素排出。說膿液超過胸部,從上到下。連陽具都要灌腸,這也是宗筋的交匯處。兩隻腳不灌腸也沒關係。至於兩隻手臂也應該要灌滿,否則到了收治的時候,一定會拒食並產生其他變化,手臂是由脾臟主導的。
八九日漿行似足,忽眼開而陷,毒內攻也。內攻者必悶亂煩躁,根暈飛散。若無是而唇舌潔淨,托裡湯,加桂、附治之。唇燥舌赤,托裡如芩、連治之。
白話文:
八、九天後,膿液像腳一樣流動,突然眼睛睜開而眼窩凹陷,這是毒素內攻的徵兆。毒素內攻的人一定會煩悶、煩躁、心神昏愡,精神渙散。如果沒有這些症狀,而嘴脣和舌頭乾淨,可以使用託裡湯,並加入桂枝、附子治療。如果嘴脣乾燥、舌頭發紅,可以使用託裡湯,並加入黃芩、黃連治療。
有一等至第八日,充實飽滿,挨摸不破,而剔破無膿,毒陷伏也。不可作順症誤人。托裡加賽春雷同服,是正法也。若數服而板硬無膿,根窠不活,生意可知矣。然必神不內寧。若神寧痘少,自可不必藥治。
白話文:
有些人到了第八天,痘瘡充實飽滿,即使按摸也不會破裂,而且挑破後沒有膿,是毒素潛伏體內,不能當作順利症狀而誤導病人。應該服用內外雙管齊下的藥物,如「託裡加賽春雷」,這是正確的治療方法。如果服用幾次藥物後,痘瘡仍然堅硬、沒有膿,痘根沒有活力,那就可以知道病情嚴重了。但是,一定要注意病人的精神狀態,如果精神不佳、痘瘡又少,則可以不用服藥治療。
灌膿時作癢,十常六七,並當以唇舌驗之。但爬破成坑,或干而無水,皆不治。
行漿作痛。大熱也,亦吉兆也。毒滯作痛,血熱作痛,皆實症也。
白話文:
灌膿的時候會發癢,這種情況十次中有六七次,並且應該通過嘴唇和舌頭來檢驗。但如果抓破後形成坑洞,或者乾燥而沒有液體流出,都是無法治療的跡象。 流膿時感到疼痛。如果伴隨著大熱,這反而是個好兆頭。但如果是毒素停滯引起的疼痛,或是血液過熱導致的疼痛,這些都是實證的表現。
八九日寒顫咬牙,虛極也。惟峻補而已,不止重補之,此外無法。若頭搖手顫,目閉無魂,為痘後驚癇,陽氣絕於內也,不治。
旬仲曰:亦有火極似水,寒顫咬牙者,當清之。
白話文:
八九天寒顫咬牙,這是氣虛極了。只能用猛補的方法,不止是重補,除此之外沒有辦法。如果頭搖手顫,眼睛閉著沒有精神,為出痘後驚厥,體內陽氣絕了,無法治癒。
八九日,有一等土黃色而硬者,往往作正漿目之,不知此為陰陽失政,漿注於中,板膩死塞而黃硬也,名曰板黃痘。急須辨舌治之。
珠不在大,在乎體之明;漿不在足,在乎色之正。土黃者,黃而無彩者也。
白話文:
大約八九天時,有一種痘瘡是土黃色而堅硬的,常常被當作正宗的膿瘡,卻不知這是陰陽失調,導致體內膿液淤積,造成痘瘡板結、不通暢而發黃變硬,被稱為「板黃痘」。需要趕快辨別舌苔情況並施以治療。
又有灌漿充足,至九日大便忽欲出不出,陽明血燥也,托裡倍當歸潤之,不治則靨落之後,非滯下必乾熱而死。即不死,亦難免癰疽疔毒。
灌膿發疱,氣太過甚也。托裡加苓、術滲利之。擦破水出,而不能抱者,敗草散掩之,切不可用氣藥而破泄也。
白話文:
另外有一種灌漿過多,直到第九天大便突然想出來又出不來,是陽明經血熱所引起的,要加入當歸來潤腸通便,不處理的話,面靨消退之後,不是腸胃不通就是死於熱烘枯竭。即使不死,也很難避免癰疽疔毒。
八九日,最忌皮薄漿清,皮薄則嫩而易破(氣虛),漿清則水而不膿(血虛)。書曰:漿假毒成,毒從漿化,若此而幸成者,未之有也。凡皮薄漿清,至九日而躁亂不寧,生死可隔壁斷矣。周歲半歲,又不必九日,只七日便蹬打不定,揩破即干,萬不能救一。何者?痘以七日為界,七日以前,氣血外行也;七日以後,氣血內行也。
外行時尚不能化毒,矧內入時乎?故七日以後躁亂者,是毒內攻也,毒內攻者必死。
白話文:
八、九天時,最怕痘瘡水泡表皮薄、膿液清稀,表皮薄就嫩而容易破裂(氣虛),膿液清稀就表示有水分而沒有膿(血虛)。古書上說:膿液清稀則毒氣生成,毒氣由膿液化生而來,如果是這個樣子而能僥倖痊癒的,從來沒有。凡是痘瘡水泡表皮薄、膿液清稀,到了九天時煩躁不安靜不下來,生死可由這一關判斷。周歲半歲的患兒,又不必九天,只要七天便蹬腿掙扎不定,擦破了就乾枯,是絕對救不活一個的。為什麼呢?因為痘瘡以七天為界限,七天以前,氣血在體外運行;七天以後,氣血在體內運行。
灌膿時,額上如湯泡,皮肉盡赤而干,此氣自盡而不能拘血,血亦不能附氣而製毒,必死。諸痘才灌,而兩唇先黃硬,此毒先入脾,失次序矣,必死。擦破而瘡痕隱隱有生意,穢觸也,不當作死症治。
加減托裡湯,治實熱之症,服寒涼而冰伏,嘔吐瀉利,或皮薄漿清,或塌陷無神。
白話文:
在長膿期間,如果額頭上出現像水泡一樣的腫脹,皮膚和肌肉都變成紅色並乾燥,這是氣血衰竭而無法固攝,血液也不能滋養氣血,而是轉化為毒素,患者必死無疑。各種痘瘡剛剛長出來,兩脣就先變黃變硬,這是毒素先侵入脾臟,失去了正常的次序,患者必死無疑。如果擦破痘瘡,但傷口隱隱有生機,這是受到不潔淨的東西感染,不應當作為致死症狀來治療。
血色不活,躁癢煩渴,凡此則唇舌必淡白潔淨,大便必不牢固,綿延不治,而腹脹悶亂,寒顫咬牙,死不旋踵矣。
白話文:
如果血色暗淡無光、情緒煩躁不安又口渴,那麼病人的嘴脣和舌頭一定會顏色、光澤都好的很乾淨,大便也一定是很稀的,拖延很久不能治癒,那麼肚子就會脹氣、煩悶、心煩意亂,然後感到寒冷、打哆嗦、咬緊牙關,接著不久就會死掉了。
黃耆,人參,甘草,當歸,白芍,白芷,山藥,陳皮,木香,肉桂,糯米
臨服加人乳半杯,酒釀數匙,同飲。
白話文:
-
黃耆:性微溫,味甘,具有益氣補中、升陽固表、益氣託毒、託瘡生肌、益氣養血的作用。
-
人參:性微溫,味甘、微苦,具有補氣養血、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
-
甘草:性微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緩急止痛、清熱解毒的作用。
-
當歸:性溫,味甘、辛,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作用。
-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具有養血調經、斂陰止汗、平抑肝陽的作用。
-
白芷:性溫,味辛、苦,具有通竅止痛、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山藥:性微溫,味甘,具有健脾益胃、補肺益腎、益氣養血的作用。
-
陳皮: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健胃、化痰止咳、燥濕化痰的作用。
-
木香:性溫,味辛、苦,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理氣調經的作用。
-
肉桂:性大熱,味辛、甘,具有溫陽補腎、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作用。
-
糯米:性微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胃、止虛汗的作用。
泄瀉,去當歸,加升麻、訶子、肉蔻、炮薑、丁香,調銀鎖匙。(備用方)
白話文:
腹瀉,去掉當歸,加入升麻、訶子、肉蔻、炮製的薑、丁香,用銀鎖匙攪拌均勻。(備用方)
腹痛,加煨乾薑、神麯。
咳嗽,加麥冬、五味子。
煩渴同之。
水泡,加防風,倍白芷。
作癢亦然。
抓爛,以松花粉或喬麥粉掩之。
寒顫咬牙,四肢逆冷,唇舌淡白,加附子。
凡皮薄漿清,或泄瀉,木香異功散皆可用。
白話文:
腹痛時,加入煨過的乾薑和神曲。 咳嗽時,加入麥冬和五味子。 煩渴時也是這樣處理。 如果出現水泡,加入防風,並增加白芷的用量。 皮膚癢的時候也是一樣的處理方法。 如果抓破了皮膚,可以用松花粉或喬麥粉來覆蓋傷口。 當感到寒冷顫抖、咬牙切齒、四肢冰冷且唇舌呈現淡白色時,加入附子。 凡是皮膚薄而分泌物清澈,或是有瀉洩的情況,都可以使用木香異功散。
按:此即前加減益氣湯也。益氣為元氣素虛者設,此則非也。元氣素虛,則火邪易動,故終始不移。若素實而寒涼以致者,是火由寒伏,偏於補益,則藥不終劑,而原本之火,又炎炎起矣。治之者務宜斟酌,不嫌一日數服,審內外調治之。
白話文:
註解:此即前加減益氣湯也。益氣為元氣素虛者設,此則非也。元氣素虛,則火邪易動,故終始不移。若素實而寒涼以致者,是火由寒伏,偏於補益,則藥不終劑,而原本之火,又炎炎起矣。治之者務宜斟酌,不嫌一日數服,審內外調治之。
這個藥方就是前面加減益氣湯。益氣湯是為元氣素虛的人而設,這個則不是。元氣素虛,那麼火邪就容易活動,所以始終沒法去除。如果是體質原本健壯,因寒涼而致病的,這是火被寒伏伏著,偏重於補益,那麼藥還沒吃完,原本的火,又熊熊燃起了。治療這種情況的人,務必要斟酌,不要嫌一天服好幾次,仔細調理內外。
如漿足而不減參、耆,唇舌紅而不除桂、附,實實之禍,其能免乎?夫盲者肢廢者,甚至不待目盲肢廢而先父母去者,誰之咎歟?吾嘗論醫不難於治,而難於識症,師亦曰:六日之前,專看唇舌;六日之後,亦專看此。此用藥樞紐也。是故有苔者清之下之,淡白者溫之補之,不苔燥不淡白者平劑以調之。
當毒盛之際,而竟行溫補,得無誤乎。
白話文:
虛寒的人食用滋補藥物,但食用足夠後仍不減量時,嘴脣、舌頭紅潤而不停止食用桂附之類的辛熱藥物,造成實熱的病患,這種情形怎麼能避免?那些眼睛失明的,肢體殘廢的患者,甚至是沒等到眼睛失明、肢體殘廢時父母就先去世的人,這是誰的錯?我曾經說過,醫學的治療比較容易,比較難的是辨別疾病。老師也說過:生病在六天之內主要觀察嘴脣及舌頭顏色;超過六天的話也主要觀察嘴脣及舌頭顏色,這是用藥的關鍵。因此,有舌苔者,清淡食物使病情下降;舌苔淡白的,溫熱補品使病情得到補益;沒有舌苔、不乾燥也不淡白的,用平性藥物來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