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心下悸」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心下悸是中醫的一個病證,主要表現為心前區跳動感,或心悸、心慌、胸悶、氣短等症狀。心下悸的病因多與情志不遂、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病後虛弱等因素有關。

心下悸的治療,以調理心脾、疏肝理氣為主。常用方藥有:

  • 柴胡疏肝散:主要成分為柴胡、白芍、枳殼、香附、甘草等。具有疏肝理氣、和胃降逆的功效。
  • 歸脾湯:主要成分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酸棗仁、遠志、木香、龍眼肉等。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
  • 四君子湯:主要成分為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等。具有健脾益氣、和胃補虛的功效。

心下悸的預防,應注意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食肥甘厚膩、生冷寒涼之物;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心下悸是中醫的一個常見病證,如果出現心悸、心慌、胸悶、氣短等症狀,應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小柴胡湯

  • 1.《祖劑》:「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即本方去半夏,加栝蔞根(四兩),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
  • 2.《成方切用》:「)心下悸,(經曰:太陽證飲水多,心下必悸,水停心下故悸。)小便不利,(水蓄不行。)去黃芩,(苦反堅腎。)加茯苓。(淡能利水。)本經頭痛加川芎,(入肝活血,散郁除風。)發黃加茵陳以利濕。
  • 3.《古今名醫方論》:「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加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 4.《普濟本事方》:「若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一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分,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六錢一字,乾薑二分。記有人患傷寒五六日,頭汗出,自頸以下無汗,手足冷,心下痞悶,大便秘結,或者見四肢冷,又汗出滿悶,以為陰證。予診其脈沉而緊。
  • 5.《長沙方歌括》:「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仁齋直指方論》:「五苓散(方見水飲門)加赤茯苓,治停飲眩冒,心下悸氣。
  • 2.《保命歌括》:「水在腎,心下悸,宜五苓散主之。
  • 3.《方機》:「心下悸。吐涎沫。頭眩者。(紫丸)
  • 4.《傷寒恆論》:「本方治汗出不渴,其蓄水比五苓散為輕,因而去掉主要的利水藥,僅用茯苓之淡滲,加重桂枝溫陽,生薑溫胃,甘草和中,四味配伍,溫胃散水之功最佳,為治水氣停中焦,不煩不渴,心下悸而四肢厥逆的有效良方。

四逆散

  • 1.《金匱方歌括》:「因奔豚湯治氣上衝胸。即悟烏梅丸氣上衝心之治。並四逆散加茯苓心下悸之治也。因桂枝加桂湯治氣從少腹上衝心。即悟理中湯去朮加桂臍下動氣之治也。先祖云。仲景書一言一字。俱是活法。難與不讀書者道。亦難與讀書死於句下者道也。
  • 2.《醫宗必讀》:「脈結代,心悸,炙甘草湯。傷寒三四日,心悸而煩,小建中湯。汗發過多,心悸喜按,桂枝甘草湯。心神不寧,怔忡不臥,安神丸。少陰病,厥逆,心下悸,四逆散加桂。飲水多而悸,雖有他邪,亦先治水,茯苓甘草湯。寒熱心悸,小便不利,心煩喜嘔,小柴胡湯。少陽發汗,譫語悸動,小柴胡湯。

白虎湯

  • 1.《醫方集解》:「欲飲水者,不可不與,不可過與,恣飲則有水結胸、心下悸、喘咳、噦噎、腫脹、癃秘、下利諸變證;亦治傷寒無大熱,口澡渴,心煩,背微惡寒者背為陽,背惡寒、口中和者,少陰病也,宜附子湯;今熱未退而微惡寒,為表未全罷,尚屬太陽,然燥渴心煩為裡熱已熾,與白虎湯解表邪,清裡熱,加人參補氣生津。

真武湯

  • 1.《長沙方歌括》:「治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
  • 2.《醫方考》:「傷寒發汗過多,其人心下悸,頭眩身瞤,振振欲擗地者,此方主之。
  • 3.《皇漢醫學》:「**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傷寒論》)**
  • 4.《古今醫統大全》:「【溫】太陽病發汗後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心瞤,動振欲擗地,真武湯。吐下后里虛,氣上逆,眩,脈沉緊,身為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小建中湯。
  • 5.《醫述》:「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 展開更多

小半夏湯

  • 1.《外台秘要》:「仲景傷寒論療嘔噦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小半夏湯方。
  • 2.《祖劑》:「即小半夏湯去生薑加麻黃等分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治心下悸者。
  • 3.《外臺秘要》:「仲景傷寒論療嘔噦心下悸,痞硬不能食小半夏湯方。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方機》本方主治曰:「手足厥冷而煩躁者。肉瞤筋惕,手足厥冷者。心下悸,而惡寒,腹拘急,下利者。」

小建中湯

  • 1.《張卿子傷寒論》:「柴胡證。是邪氣在表裡之間也。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但見一證。便宜與柴胡湯治之。不必待其證候全具也。
  • 2.《傷寒大白》:「此申明寒傷營之嘔逆症,必發熱惡寒,身體重痛,嘔逆而無汗,脈陰陽俱緊者。傷寒二三日,心下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 3.《傷寒治例》:「_補中_,虛則心下悸,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傷寒二三日,心下悸,小建中湯。發汗過多,其人胸中陽氣不足,手冒,心下悸,欲得按者,與桂枝甘草湯。

黃芩湯

  • 1.《長沙藥解》:「然甚能寒中,厥陰傷寒,脈遲,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小柴胡湯,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凡脈遲、腹痛、心下悸、小便少者,忌之。

腎著湯

  • 1.《皇漢醫學》:「下焦,臍以下也。身勞云云,病因也。然此但云下焦得濕氣之由,不僅得諸衣裡之冷濕也。余按下焦易虛,故寒濕必感自下焦,蓋下焦感寒濕之所也。此方主以茯苓、乾薑者,去寒利水也,其無心下悸、目眩等證者,以無氣衝逆之候也。」

甘草湯

  • 1.《皇漢醫學》:「《麻疹一哈》曰:「有一男孩年十三,疹後咳嗽不已,聲啞不出,數十日。雖用藥而無效,更請診於予。按其腹狀,心下悸,上逆耳鳴,目眩,胸間痰鳴,因作苓桂五味甘草湯使服之。又使雜服滾痰丸,下利日二三行。半月許,前證全治而復舊。」
  • 2.《傷寒六書》:「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有心下悸,茯苓白朮甘草湯;小便少者,必裡急,豬苓湯。
  • 3.《方機》:「咳後沖逆劇、手足厥冷、或心下悸、或頭眩、或肉瞤筋惕者。(以上諸症皆兼用南呂丸)若沖逆已愈。但咳滿者。芩甘五味姜辛湯主之。於前方內去桂加茯苓四兩(六分。)乾薑細辛各三兩(四分五釐。)

苓桂朮甘湯

  • 1.《皇漢醫學》:「此方治眼患,與苓桂朮甘湯略似,而彼以心下悸、心下逆滿、胸脅支滿、上衝等證為目的。此以發熱、消渴、目多眵泪、小便不利為目的,二方俱以利小便而奏效也。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東洞翁本方定義曰:「半夏厚朴湯,治咽中如有炙臠,或嘔,或心下悸者。」

當歸芍藥散

  • 1.《皇漢醫學》:「然反於彼而含茯苓、朮、澤瀉,故有治冒眩、心悸、心下悸、肉瞤筋惕、小便不利之特能,是以本方能奏效於腦、神經、肌肉、心、腎、子宮等疾患也,腹證亦相酷似。然此證本因水毒停蓄,故腹部稍軟弱而胃內必有停水,且他體部亦得認為停水之候,此其別也。

炙甘草湯

  • 1.《傷寒治例》:「_補中_,虛則心下悸,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傷寒二三日,心下悸,小建中湯。發汗過多,其人胸中陽氣不足,手冒,心下悸,欲得按者,與桂枝甘草湯。

茯苓飲

  • 1.《方機》:「腳氣小便不利。心下悸逆滿嘔者。(蕤賓或紫丸)

桂枝茯苓丸

  • 1.《方機》:「婦人沖逆頭眩。或心下悸。或肉瞤筋惕者。(夷則)

理中湯

  • 1.《傷寒直指》:「呃逆噦逆,加薑汁、木香、丁香(各一錢)。心下悸,或小便少,加茯苓二錢。瀉多,小便不利,倍人參、白朮,合五苓散為理苓湯。內虛腹痛,合小建中為二中湯。心下痞滿,寒實結胸,加枳實二錢。

歸脾湯

  • 1.《醫學芻言》:「_虛痛_,虛痛心下悸而痛,脈虛細澀,喜按,得食少安,二便清利,宜歸脾湯加石菖蒲;或當歸肉桂建中湯,或黃耆建中湯加吳萸、川椒。

桂枝湯

  • 1.《成方切用》:「去芍藥薑棗,名桂枝甘草湯。(仲景)治發汗過多,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湯。(景仲)治太陽病發汗,逐漏不止,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方中行已,此亦太陽中風誤汗之變證。夫固表斂汗,無出桂枝有矣。而欲復陽益氣,所以有附子之加焉。

大柴胡湯

  • 1.《長沙方歌括》:「蔚按。凡太陽之氣逆而內干。必藉少陽之樞轉而外出者。仲景名為柴胡證。但小柴胡證心煩。或胸中煩。或心下悸。重在於脅下苦滿。而大柴胡證不在脅下而在心下。曰心下急鬱郁微煩。曰心下痞硬。以此為別。小柴胡證曰喜嘔。曰或胸中煩而不嘔。而大柴胡證不獨不嘔。而且嘔吐。

茯苓四逆湯

  • 1.《方機》:「心下悸。惡寒。腹拘急。下利者。

木防己湯

  • 1.《方機》:「若喘滿止或不渴。心下悸而痞堅難解者。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於木防己湯方內。去石膏。加茯苓四兩。芒硝三合。

小半夏加茯苓湯

  • 1.《醫方簡義》:「治濕阻中焦脘痞。或飲停心下悸眩等症。
  • 2.《湯頭歌訣》:「(仲景)。行水散痞有生薑。(半夏一升,茯苓三錢,生薑半斤。除茯苓,名小半夏湯。)加桂除夏治悸厥,茯苓甘草湯名彰。(加桂枝、甘草,除半夏,名茯苓甘草湯,仲景治傷寒水氣乘心,厥而心下悸者,先治其水,卻治其厥。火因水而下行,則眩悸止而痞滿治矣。)

附子湯

  • 1.《方機》:「身體痛。小便不利。(仲呂)心下悸或痞硬者。
  • 2.《皇漢醫學》:「附子湯方是真武湯之去薑加參者也。真武湯條下有心下悸、頭眩、身瞤動證,則此湯證有脫證也明矣。

桂枝甘草湯

  • 1.《傷寒直指》:「)發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發汗漏不止,惡風,小便難,四肢急難屈伸,(桂枝加附子湯。)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和營衛以通津液,自愈。(柴胡桂枝湯。)發汗過多,叉手冒心,心下悸,(桂枝甘草湯。)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虛也。
  • 2.《醫宗必讀》:「_桂枝甘草湯_,治發汗過多,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
  • 3.《金匱玉函經》:「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64)
  • 4.《傷寒直指》:「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發汗過多,亡陽也。陽受氣於胸中,胸中陽氣不足,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與桂枝甘草湯,以調不足之氣。健曰:方書向稱汗多亡陽,猶未之信也。夫汗為血化,乃心之液,是陰類也,何謂乎亡陽哉。
  • 5.《傷寒瘟疫條辨》:「傷寒小便自利,正因不當利而反自利也。如太陽陽明自汗,不應小便利,而反自利者,寒為膀胱不禁,熱為蓄血使然,是以傷寒之一證也,安得不辨治乎?太陽小便自利,以飲水多,必心下悸,桂枝甘草湯。身黃小便當不利,今反自利,其人如狂,下焦蓄血也,代抵當湯丸。
▼ 展開更多

茯苓澤瀉湯

  • 1.《方機》:「吐而渴欲飲水者。此正症也。(紫丸)渴(有水而渴也)而小便不利、心下悸、或腹脹滿(水滿也)者。(蕤賓紫丸仲呂之類選用。)
  • 2.《皇漢醫學》:「《類聚方》本方條曰:「治心下悸,小便不利,上衝及嘔吐,渴欲飲水者。」

茯苓甘草湯

  • 1.《藥徵》:「茯苓甘草湯證曰:心下悸。
  • 2.《傷寒經解》:「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用](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 3.《註解傷寒論》:「傷寒厥而心下悸者,(趙本無「者」字)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趙本有「茯苓甘草湯方」詳見卷三)
  • 4.《退思集類方歌註》:「治傷寒汗出,厥而心下悸,口不渴者。
  • 5.《尚論篇》:「(27)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用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原文
▼ 展開更多

枳實薤白桂枝湯

  • 1.《皇漢醫學》:「《生生堂治驗》曰:「一人患胸痛嘔吐者已七年,變為嗝噎。師診之,六脈細小,心下悸,有水聲瀝瀝然,與枳實薤白桂枝湯,每時下赫赫圓三十丸。三日,所下痢皆色黑如漆,病勢頗退。後十餘日,心中懊憹,吐膠固黑痰後,所患方除。後經十餘年之久,復發而死。」

梔子乾薑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桃花湯

  • 1.《皇漢醫學》:「一男子,年三十,病下血旬餘,其人常嗜酒,身體尤肥豐。師脈之,頗有力,按其心下悸,乃使服桃花湯一帖,瀉三五行而瘥。

導水茯苓湯

  • 1.《先哲醫話》:「凡治水腫導水茯苓湯,以心下悸為主。若心下專有水氣者,宜實脾飲,其他木防己湯、六物附子湯類,可隨證而選用。

生脈散

  • 1.《時方歌括》:「陳修園曰。脈。資始於腎。資生於胃而會於肺。仲景於手足冷脈微欲絕症。取通脈四逆湯。以扶少陰之真陽。於心下悸脈結代。取復脈湯。以滋陽明之津液。皆救危之方也。孫真人制生脈散。為暑熱傷肺。肺傷則脈漸虛散為足慮。宜於未傷之前。取人參麥冬之甘潤。五味子之酸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