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直指》~ 《傷寒直指》卷六 (1)
《傷寒直指》卷六 (1)
1. 辨太陰病脈證治第十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太陰為病,陽邪傳裡也。太陰之脈,布胃,邪氣壅而為腹滿。上不得降者,嘔吐;而食不下;下不得升者,自利益甚,時腹自痛。陰寒在內而為腹痛者,則為常痛;此邪干於裡,雖痛亦不常,但時時腹自痛也。
若下之,則陰邪留於胸下為結硬。經曰: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三陽云:此風寒中於太陰經,非陽邪傳裡也。若陽邪傳裡,正當下,何結硬之有?況痞字,與硬字有分別。邪之初起,必先入經,而後入腑臟。此邪中太陰之經,其病猶在上膈,非初中臟腑之陰證也,當辛甘之藥溫散之,則邪去而自和矣。今誤下,則邪氣乘虛,入胸膈間,作硬耳。
白話文: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太陰病症的表現為肚子脹滿,想吐,吃不下東西,經常感覺胃部不適,有時還伴隨肚子痛。如果使用瀉下藥物,就會導致胸部下方出現硬塊。
太陰為病,陽邪傳裡也。太陰之脈,布胃,邪氣壅而為腹滿。上不得降者,嘔吐;而食不下;下不得升者,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太陰病是陽氣被邪氣入侵導致的。太陰經脈循行於胃部,邪氣壅塞在胃部就會導致肚子脹滿。陽氣上行受阻,就會出現嘔吐、吃不下飯;陽氣下行受阻,就會導致胃部不適,時常腹痛。
陰寒在內而為腹痛者,則為常痛;此邪干於裡,雖痛亦不常,但時時腹自痛也。
如果肚子痛是由於體內陰寒造成的,就會持續疼痛。而太陰病的疼痛是由於邪氣入侵所致,雖然也會有疼痛,但不是持續性的,而是時不時地腹痛。
若下之,則陰邪留於胸下為結硬。經曰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三陽云此風寒中於太陰經,非陽邪傳裡也。若陽邪傳裡,正當下,何結硬之有?況痞字,與硬字有分別。
如果使用瀉下藥物,就會導致陰邪停留在胸部下方形成硬塊。經書上說:疾病發生在陰分,卻用瀉下藥物,就會導致出現痞塊。三陽經也指出:這是風寒入侵太陰經,而不是陽邪入侵所致。如果真的是陽邪入侵,那麼就應該使用瀉下藥物,怎麼會出現硬塊呢?而且痞塊和硬塊是不同的。
邪之初起,必先入經,而後入腑臟。此邪中太陰之經,其病猶在上膈,非初中臟腑之陰證也,當辛甘之藥溫散之,則邪去而自和矣。今誤下,則邪氣乘虛,入胸膈間,作硬耳。
邪氣入侵初期,必定先入侵經脈,然後再進入臟腑。太陰病的邪氣入侵太陰經,病症還停留在上膈,並非一開始就影響臟腑。應該用辛甘溫散的藥物來驅散邪氣,使身體自然恢復正常。現在誤用瀉下藥物,就會導致邪氣趁虛而入,進入胸膈之間,形成硬塊。
亮宸:此寒邪直傷太陰之本證也。三陰在裡,本屬陰寒,人氣壯者,受邪必從太陽始,化熱而內傳。若本虛,裡氣不固,一受邪,直傷三陰臟氣之陰,與外邪之寒,兩陰相合,而成陰證矣。太陰為三陰之表,於陰為微,故無厥證。而手足溫腹滿者,脈布胃中,寒邪壅而滿也。
吐者,裡寒而氣逆也;食不下,寒氣閉也;自利者,寒入於臟,臟寒故自利甚也。時腹自痛者,太陰之脈入腹,寒氣干之而痛也,此宜理中四逆溫之。若下之,則重寒凝結,而成痞硬矣。觀子:成氏以此為陽邪傳裡,且謂陰寒腹痛,痛有常,陽邪腹痛,痛無常,皆誤也。夫陽邪自三陽傳至太陰,為熱深矣,必不僅作腹痛。
白話文:
這個寒邪直接侵犯了太陰的根本,因為三陰在內部,本就屬陰寒,身體強壯的人,受寒邪會先從太陽開始,轉化成熱再往內傳。但如果體虛,內氣不足,一受寒邪,就會直接侵犯三陰臟氣的陰氣,與外來的寒邪相合,就形成了陰證。太陰是三陰的表層,在陰氣中算是較微弱的,所以不會出現厥證。而手腳溫暖、腹部脹滿,是因為寒邪阻滯在胃部,所以脈象布滿胃部,腹部也脹滿。
嘔吐是內寒導致氣逆,吃不下東西是寒氣阻滯,腹瀉是寒氣入侵臟腑,臟腑寒涼所以腹瀉嚴重。腹部時常疼痛,是因為太陰的經脈入腹,寒氣侵犯而疼痛,這應該用理中湯、四逆湯溫暖身體。如果用瀉藥,寒氣就會更加凝結,形成痞塊硬結。陳氏認為這是陽邪傳入內部,並且說陰寒腹痛,疼痛持續,陽邪腹痛,疼痛不固定,都是錯誤的。陽邪從三陽傳到太陰,已經是熱邪深入,不會只出現腹痛。
如序例之咽乾,及兼燥渴、便閉等證,即為傳邪無疑。若此之上則吐,食不下,下則自利益甚,非邪直於太陰之經而何。其腹時痛者,邪正相搏,利已稍減,故痛而不常。若實熱內結之痛,則有物而有常矣。然裡氣固虛,而陰寒之邪,與飲食之冷,傷其經者居多。不行溫解,而反以下藥攻之,虛其裡氣,則陰寒固結轉深,而布胃之經邪反結,復結硬胃下不去矣。使屬陽邪內傳,政宜下去者,何反結硬乎。
腹滿類,固太陰之本證,然猶屬病於經氣者多。故吐與利而誤下,亦成結硬。若但臟寒,如宜四逆輩者,必變清穀厥逆,安得僅為胸下之痞陷乎?健曰:此傷寒直中太陰經證,非三陽傳至之候。直中為陰為寒,傳至為里為熱;直中應溫經散寒,傳至應清邪下熱,務當詳審精別,庶無差失。諸論透澈,惟成注大謬經者。
白話文:
如果像序例中所說的咽喉乾澀,同時伴有口乾舌燥、大便不通等症狀,那肯定是由外邪傳入。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出現嘔吐、無法進食,下焦則自利甚多,這不就是外邪直接侵犯太陰經嗎?腹中時常疼痛,是正邪相爭,利氣稍減所致,所以疼痛時有時無。如果是實熱內結引起的疼痛,那往往是有明確固定的部位。然而,臨牀中多見的是裡氣虛弱,陰寒之邪,以及飲食生冷傷及經脈。如果不去溫和地疏通,反而用攻下藥物,會虛損裡氣,導致陰寒更加深重凝聚,分佈在胃經的邪氣也會結成硬塊,造成胃下堅硬疼痛。如果是陽邪內傳,本應使用攻下法,為什麼反而會形成堅硬的結塊呢?
腹滿屬於太陰經的本證,但大多還是屬於經氣病證。因此,如果在嘔吐、腹瀉後誤用攻下藥物,也會結成硬塊。如果僅僅是臟寒,如宜於使用四逆湯等方劑,必定會發展為清穀厥逆,怎麼可能僅僅表現為胸下痞悶呢?總結來說,這是寒邪直中太陰經的證狀,不是三陽傳至的病候。直中是陰寒證,傳至則為裡熱證;直中應該溫經散寒,傳至應該清邪下熱,務必要詳細審查、精細辨別,纔不會診斷錯誤。諸位名家的論述都很透徹,唯獨成無已的注釋錯得很離譜。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太陰,脈也,主榮四末。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風淫末疾也。表邪少則脈微,里向和則脈澀而長。長,陽也。陰病見陽脈生,以陰得陽而解,故云欲愈。海藏:表少里和脈長者,陽漸生也,故欲愈。此一證,為太陰經從外而至。
觀子:陰寒入里,干於脾陰之臟者多,然亦有但病於經者,蓋中風之邪,每從表得也。既脈浮可汗,肢節亦疼,雖不言發熱,其當溫表,而不當溫里明矣,故主桂枝治之。若陽微陰澀而長,陰病得陽,豈中於外者,邪氣猶淺,而欲愈亦不難乎?)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脾為陰土,王於醜、亥、子向陽之時,故云欲解。
白話文:
這段古文描述了太陰中風的症狀和治療方法,說明如果患者出現四肢痠痛,並且脈象呈現陽氣微弱、陰氣澀滯且脈搏較長,則病情將會好轉。古文還強調了治療中風應該溫和表證,並且指出太陰病通常在亥時到丑時之間好轉。
)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經曰:浮為在表,沉為在裡。太陰病脈浮者,邪在經也,故當汗散之。亮宸:太陰寒證宜溫,而此脈浮,為風邪在太陰之經,而不在臟,桂枝湯汗之當矣。然不言無汗者,陰不得有汗也,不用麻黃者,以陰病不當更發其陽也。故宇泰云:須識無汗,亦有桂枝證,正謂此耳。健曰:三陰皆有表證,而此是太陰中風表證也。)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自利而渴者,屬少陰,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為寒在中焦,與四逆湯以溫其臟。兼善:經言輩字,謂藥性同類,惟輕重優劣不同耳。四逆湯辛甘相合,乃大熱之劑,苟輕用之,恐有過度之失。所以,仲景不為定擬也。
白話文: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經書上說:脈浮表示病在表層,脈沉表示病在裡層。太陰病脈浮,說明邪氣在經絡上,因此應當發散。趙亮宸解釋:太陰病多屬於寒證,需要溫暖。但脈浮,說明是風邪在太陰經,不在臟器內,桂枝湯發汗是合適的。但是沒有提到無汗證,是因為陰證本不應出汗。不用[麻黃],是因為陰證不應再助長陽氣。所以宇泰說:一定要分清無汗證,也有按桂枝證治療的,指的就是這種情況。朱健解釋:三陰病都有表證,而這裡指的是太陰病的中風表證。)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自利(腹瀉)但不口渴的,屬於太陰病,因為臟腑有寒氣。應當溫補,適合服用四逆輩的藥物。(自利而口渴的,屬於少陰病,是寒氣在小腹;自利但不口渴的,屬於太陰病,是寒氣在中腹,用[四逆湯]溫補臟腑。錢士良解釋:經書上用「輩」字,表示藥物性味相同,只是強度有所不同。四逆湯辛甘相配,是溫熱的藥劑,輕易使用的話,可能會過度。所以仲景沒有規定用量。)
莫若以理中,循循而用之為當。亮宸:自利有陽邪而渴者,如少陰自利純清水,口燥咽乾,宜急下。厥陰下利慾飲水,為有熱,宜白頭翁湯,清之是也。有陰邪而渴者,如少陰自利,五六日,自利而渴,虛,故引水自救,厥陰消渴是也。此自利不渴,正屬太陰寒證,蓋少陰厥陰,寒之極也。
所謂物極,則反見兼化,故反渴。太陰不如少陰厥陰之甚,故止見寒證而不渴也。然陰臟有陰邪而利者,宜溫之,四逆為宜,輕則理中亦可,故曰四逆輩也。觀子:或曰太陰屬濕土,熱邪入而蒸動其濕,故不渴而多發黃。少陰屬腎水,熱邪入而消耗其水,故口謁而多煩躁,此仲景之分經辨證法。
白話文:
治療自利(腹瀉)最重要的是根據病理,循序漸進地用藥。亮宸說,如果自利是因為陽邪引起的,伴隨口渴,例如少陰自利,只排出清水,口乾舌燥,應立即用峻下藥。厥陰自利,想喝水,是因為有熱,應該用白頭翁湯清熱。如果自利是因為陰邪引起的,伴隨口渴,例如少陰自利,持續五、六天,自利且口渴,是因為虛弱,所以想喝水自救,這就是厥陰消渴。這種自利不口渴,屬於太陰寒證,因為少陰和厥陰是寒邪最盛的部位。
物極必反,寒極則反見熱化,所以口渴。太陰不如少陰和厥陰寒邪嚴重,所以只表現出寒證,不口渴。然而,如果陰臟有陰邪引起自利,應該溫補,四逆湯最合適,病情輕微則理中湯也可,所以說四逆湯是溫補的代表。觀子說,有人說太陰屬濕土,熱邪入侵,蒸動濕氣,所以不口渴,反而會出現小便黃。少陰屬腎水,熱邪入侵,消耗腎水,所以口渴,且容易煩躁,這就是仲景的分經辨證法。
而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自利而渴者屬少陰。然同一寒邪之入,太陰曰臟有寒,視寒之但傷於經,與飲食之侵於脾胃者,其陰寒為最甚,而裡氣且虛極矣,故直曰當溫,且以四逆主之也。嗣真:詳太陰病腹滿證有三,有次第傳經之邪,有下後內陷之邪,有直中本經之邪,不可不辨也。如腹滿咽乾者,非傳經之陽邪乎?法當下之。
腹滿吐食不下,自利腹痛者,非直入本經之陰邪乎?法當溫之。如太陽病醫下之,腹滿時痛,大實痛,非誤下內陷之邪乎?當以桂枝加芍藥大黃。今《活人書》不言二湯為治,誤下之劑,又不曰大實痛,而曰痛甚,設遇本經直入陰邪,脈沉細腹滿痛,亦以此下之,豈不貽胸下結硬之悔乎?又所謂大實痛者,乃胃中燥結而痛,則與痛甚迥別,以是知本經陰邪腹滿者,宜理中,加青皮陳皮。傳經之邪腹滿咽乾者,屬大柴胡,誤下後腹滿痛者,方屬桂枝加芍藥大黃也。
白話文:
說自己腹瀉不口渴是因為太陰經虛寒,自己腹瀉且口渴是因為少陰經虛寒。但是寒邪入體相同,稱為太陰經虛寒時,是臟腑有寒邪;稱為經脈虛寒時,是寒邪只侵犯經脈,與飲食傷脾胃的虛寒最嚴重,而且裡氣虛弱到了極點,所以直接說應溫補,並且用四逆湯來治療它。嗣真:詳細來說,太陰經病腹脹有三個證狀,有逐步傳經的邪氣,有下痢後內陷的邪氣,有直接侵犯本經的邪氣,不能不分辨清楚。比如腹脹咽喉乾燥,不是傳經的陽邪嗎?應當用下法。
腹脹吐食不下,腹瀉腹痛,是不是直接侵入本經的陰邪呢?應當用溫補法。好像太陽病誤用下法,導致腹脹腹痛加劇,大實痛,不是因為誤下內陷邪氣嗎?應當用桂枝湯加減芍藥(大黃)。現在《活人書》沒說這兩帖藥方治療誤下之證,而且也沒說大實痛,而是說劇烈疼痛,如果遇到本經直接侵入的陰邪,脈象沉細,腹脹腹痛,也用這個方法治療,難道不會導致胸腹以下結硬的後悔嗎?再說到大實痛,是因為胃中乾燥結塊而疼痛,與劇烈疼痛明顯不同,因此要知道本經陰邪腹脹的,應該用理中湯加減(青皮)(陳皮)。傳經的邪氣引起腹脹咽喉乾燥的,屬於大柴胡湯;誤下後腹脹腹痛的,方劑屬於桂枝湯加減芍藥大黃。
《活人》:問陰證有發熱者乎?太陰厥陰,皆不發熱,只少陰有反發熱。愚詳仲景論,三陰皆有發熱也。如陰經二證外,只有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死。少陰病,一身手足盡熱,以熱在膀胱,必便血,少陰四逆散中,用柴胡。亦有發熱,又厥陰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
下利脈數,有微熱,今汗出欲愈。面赤身微熱,為鬱冒,嘔而發熱,小柴胡。與夫太陰中風,四肢煩疼,是三陰皆有發熱,何其言之拘耶。又云太陰經無吐法,如虛煩腹實等證,可吐者,皆屬他經。獨華元化云:四日在胸可吐之,亦不曰太陰。今《活人》太陰病,在胸腹可吐而愈,何耶?況胸中非太陰部分,仲景雖有胸下結硬之文,是誤下後壞病,而胸下反近心腹處,亦非吐藥可治也。至云脈大而無吐病,可汗而已。
白話文:
《活人書》:請問陰證會有發熱的現象嗎?太陰厥陰,都不發熱,只有少陰會有反覆發熱。我仔細研讀仲景的理論,三陰證都有發熱的可能。比如陰經的二證,只有嘔吐腹瀉,手足不逆冷,反而發熱的,會死亡。少陰病症,全身手腳都發熱,是因為熱氣存在膀胱,一定會便血,少陰四逆散中,用到了柴胡。也有些會發熱,而厥陰先寒厥後發熱,同時有腹瀉,必然會自行停止。
下利時脈搏數,有微熱,現在出汗了,病情可能快好了。面色發紅,身體微熱,是鬱冒之症,嘔吐而發熱,應服用小柴胡湯。還有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這是說明三陰證都有發熱的可能,怎麼說三陰不會發熱呢?又說太陰經沒有嘔吐的病症,如果出現虛煩腹實等症狀,可採用嘔吐治療,這些都屬於其他經絡的證狀。只有華元化說:胸中有痰滿四天可以嘔吐治療,但他也沒有說這是太陰證。現在《活人書》中說太陰病症,在胸腹位置可以嘔吐治療而痊癒,這是為什麼?況且胸中並不是太陰經絡的範圍,仲景雖然提到過胸下結硬的說法,那是誤下後導致的疾病,而胸下正好靠近心腹的位置,也不能通過嘔吐藥物治療。最後說脈搏大而沒有嘔吐的病症,只需要發汗治療就可以了。
仲景但云太陰尺寸俱沉細,亦未嘗言脈大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腐穢當去故也。(太陰病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太陰入腑,傳於陽明也。今至七八日,暴煩,下利日十餘行者,脾家實,腐穢去也。
下利煩躁者死。此以脾氣和,逐邪下泄,故雖暴煩下利,而利必自上。觀子:脈浮緩,當為表病,病在表,手足必熱,今得之手足自溫,則緩為脾脈,知邪已去表,而下歸於脾,故曰系在太陰也。浮者,陽邪;緩者,脾濕。以熱邪內蒸太陰之濕,多發身黃,然小便利者,濕氣猶能外泄,不發黃也。
白話文:
仲景只說太陰的脈象沉細,並沒有提到脈大。
傷寒脈象浮緩,手腳溫熱,屬於太陰病。太陰病通常會發黃,但如果小便通暢,就不會發黃。到了第七、八天,即使出現煩躁,每天拉肚子十幾次,也會自行停止,因為脾臟實,腐敗之物需要排出。太陰病到第七、八天,大便乾燥,是太陰病入腑,傳給陽明。現在到了第七、八天,突然煩躁,每天拉肚子十幾次,是因為脾臟實,腐敗之物排出。
拉肚子,煩躁,就會死亡。這是因為脾氣和緩,驅邪下泄,所以即使出現煩躁、拉肚子,但排泄一定會自行停止。觀察病人的脈象:浮緩,應該是表病,病在表,手腳一定會發熱,現在病人手腳溫熱,說明緩是脾脈,知道邪氣已離開表,而下歸於脾,所以說系在太陰。浮,是陽邪;緩,是脾濕。由於熱邪內蒸太陰之濕,很容易發黃,但是小便通暢,說明濕氣還能夠外泄,就不會發黃。
七八日邪漸深,而入陰之際,既不去陽之陰,亦不結腑便硬,但暴煩而下利者,此非陰寒內甚之利也。煩者,陰之出陽,正猶勝邪,雖十餘行,利必隨止,何也?脾家實邪,不再傳,腐穢既去,太陰病衰,其病自除矣。蓋浮為陽,陰病得陽脈者生。緩為太陰之本脈,皆吉兆也。
又少陰脈陽微陰浮者為欲愈,厥陰脈微浮者欲愈。是三陰皆以浮,為自愈之診,非中風脈浮之浮也。序例所謂更不傳經者,太陰病衰,腹減如故,此七八日,政在太陰經儘自解之候矣。)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表邪未罷,醫反下之,邪因乘虛傳於太陰,裡氣不和,故腹滿時痛,桂枝以解表,加芍藥以和里。亮宸:表邪未罷,妄下之,陷入太陰。然非大熱證,故但邪壅而腹滿時痛耳。以桂枝仍解太陽之邪,倍芍藥以泄太陰之滿,邪去滯通,而病自止矣。
白話文:
原本是太陽病,醫生反而下瀉治療,因此腹滿時痛的,就屬於太陰證,應服用桂枝加芍藥湯為主。
(表邪未除,醫生反用下法,邪氣便乘虛傳入太陰,裡氣不和,所以腹滿時痛,桂枝發散解表,加芍藥調和裡氣。亮宸:表邪未除,妄行下法,邪氣陷入太陰。但並非大熱證,所以只是邪氣壅滯而腹滿時痛。用桂枝仍然解太陽之邪,倍用芍藥以瀉太陰之滿,邪去滯通,而病自止矣。)
健曰:此太陽誤下,邪陷太陰之證。)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大實大滿,自可除下之,故加大黃以下大實。潔古:此非本有是證,以其錯下,脾傳於胃,故曰誤傳。觀子:太陽病,誤下之,成結胸痞者,猶未離三陽之表也。若腹滿時痛,直入太陰之裡矣。然太陽之邪,仍未解,故復主桂枚;病在太陰,因加芍藥耳。
大實痛,則不獨表邪之內陷,而且有物留連矣。諸痛為實,實則必除去之,加大黃以通壅塞。其不可同於承氣證者,一為傳久入腑之熱邪,一為誤陷未解之表邪,是以雖同主下,而迥不侔矣。
婁氏:用四逆輩,固所當然,復用桂枝、大黃,夫大黃大寒,何為用之陰經,又兼桂枝,寒熱相雜,何也?曰:自利而渴者,屬少陰;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屬太陰,為寒在中焦,以四逆等溫其臟,此本經當用之藥也。其太陽病,反下之,表邪未解,乘虛傳於太陰,因而腹滿時痛,大實痛者,桂枝加芍藥大黃為宜。
白話文:
朱丹溪說:這是太陽經誤治,邪氣陷落太陰經的證狀。)腹中大實而疼痛的,應服用桂枝加大黃湯。(腹中大實大滿,自然可以瀉下,所以加大黃以瀉去大實。潔古:這不是原有的證狀,而是誤下後,脾臟的病傳給了胃,所以稱為誤傳。觀子:太陽病誤下後,形成胸悶痞結的,仍然沒有離開三陽經的表證。如果腹部滿痛,就已經直接深入太陰經裡證了。但是太陽經的邪氣仍然沒有解除,所以仍然主用桂枝和芍藥;病情在太陰經,所以加用芍藥。
大實痛,不只是表邪內陷,而且有邪氣滯留了。一切疼痛都是因為實證,實證就必須去掉它,加大黃以通利壅塞。這種證狀和承氣證的不能混為一談,一個是傳久進入腑臟的熱邪,一個是誤陷未解的表邪,所以雖然同樣都主用瀉,但卻有很大的不同。
婁氏:使用四逆湯等溫經散寒的藥物,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又用桂枝、大黃,大黃大寒,怎麼能用於陰經,還同時兼用桂枝,寒熱相雜,這是為什麼呢?答:利便而口渴的,屬於少陰經;因寒在膀胱以下,利便而不渴的,屬於太陰經,因寒在腹部。用四逆等藥溫暖臟腑,這是本經應該使用的藥物。其太陽病,反下之,表邪未解,乘虛傳於太陰,因而腹滿時痛,大實痛的,宜用桂枝加芍藥大黃湯。
)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腹滿痛者,太陰病也。脈弱,其人續自便利,則邪雖在裡,未成大實。欲與大黃芍藥攻滿痛者,宜少與之,以胃尚弱,易為動利也。健曰:以上皆太陰受邪本經之證,其從三陽傳入者,則俱列於太陽篇中。
)
白話文:
太陰病患者脉象微弱,常常腹泻,如果要使用大黄、芍药治疗,应该减少剂量,因为患者的脾胃虚弱,容易受到药物的刺激而引起腹泻。腹胀疼痛是太阴病的症状。脉象微弱,患者经常腹泻,说明邪气虽然在体内,但尚未形成实证。如果想用大黄、芍药治疗腹胀疼痛,应该减少用量,因为脾胃虚弱,容易受到药物的刺激而腹泻。以上都是太阴病受邪于本经的症状,如果从三阳传来的,则会在太阳篇中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