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恆論》~ 傷寒恆論卷二 (1)
傷寒恆論卷二 (1)
1. 傷寒恆論卷二
凡寒傷營之證,列於此篇,計五十八法(據舒本校增)
一、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重)〔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指脈的浮沉,浮取為陽,沉取為陰。「緊脈」如切繩狀,是緊張的現象,與弦脈相似而轉索有力。這裏所說的緊脈,是浮緊的脈象,浮緊為表寒,常與發熱惡寒並見。),名(曰)〔為〕傷寒(這裏的傷寒,不是指傷寒論之廣義傷寒,而是指麻黃證的狹義傷寒而言。)**。**原文3
【鄭論】,按已發熱者,邪已拂鬱於內也,未發熱者,邪入而未遏鬱也。據脈象,陰陽俱緊曰傷寒,論體(重)〔痛〕,則屬少陰,嘔逆則屬寒飲,似於此條內不切。以余細維,現有發熱、惡寒、身痛、脈浮緊者,乃為太陽傷寒之的候。若無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而獨見身(重)〔痛〕,嘔逆,脈象見緊,乃為寒入少陰之徵。蓋太陽底面,即是少陰,以此判其或已發熱,或未發熱二語,庶幾恰切。
白話文:
凡寒傷營之證,列於此篇,計五十八法(據舒本校增)
一、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重)〔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為〕傷寒。**
【鄭論】
按,已發熱者,邪氣已在體內鬱積。未發熱者,邪氣入侵但尚未鬱積。根據脈象,陰陽俱緊則稱為傷寒。論及體**(重)〔痛〕,則屬於少陰,嘔逆則屬於寒飲,似乎與這條內容不符。我仔細思考後認為,現有發熱、惡寒、身痛、脈浮緊者,才是太陽傷寒的典型症狀。若無頭痛、身痛、發熱、惡寒,而只見身(重)〔痛〕**、嘔逆、脈象緊,才是寒邪入侵少陰的徵兆。因為太陽經的底部就是少陰經,由此可知「或已發熱,或未發熱」這兩個詞語,才算是恰如其分。
【闡釋】,本條乃太陽傷寒證之主證主脈。與太陽上篇中風條參之自別,主要不同點是脈緊無汗,此外體痛、嘔逆也是中風證所沒有的。中風因見風而惡寒,傷寒則無風而亦惡寒矣。鄭氏釋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則不同於歷代注家之說,而曰「太陽底面,即是少陰,以此判其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庶幾恰切」。必惡寒者,傷於寒則惡寒也。
二、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痛)〔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原文35
【鄭論】,按此條乃寒傷太(過)〔陽〕之裏,裏寒太甚,閉束氣機,上逆而喘,此理之常,主以麻黃湯開其腠裏,俾邪外出,表裏通暢,一切證形,立即化為烏有,學者切勿以喘而即認為肺病也,須知。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了太陽傷寒證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主要症狀包括脈緊無汗、體痛、嘔逆,與中風證的不同在於中風證因見風而惡寒,而傷寒證則無風而亦惡寒。鄭氏認為,太陽傷寒證可能已發熱,也可能未發熱,這與傳統的解釋有所不同。對於惡寒的症狀,鄭氏解釋為寒氣傷及陽氣,導致惡寒。
第二段文字則描述了太陽病的另一種症狀:頭痛發熱、身痛腰痛、惡風、無汗而喘。治療方法是用麻黃湯,目的是打開腠理,使寒邪外出,讓表裡通暢,從而消除一切症狀。鄭氏提醒,喘症並非肺病,而是寒邪閉束氣機導致的,因此需要用麻黃湯來治療。
【闡釋】,本條為太陽傷寒的主要證狀,也是應用麻黃湯證的標準。鄭氏謂:「學者切勿以喘而即認為肺病。」蓋人身大氣,積於心中,上焦如霧也,而胸中為太陽所主,寒邪外束,榮衛閉固,氣不得泄,壅閼而為喘,於肺何有也。杏仁取其利氣,非治肺也,故麻黃湯實是治太陽傷寒之藥,而非治肺經之方也。
麻黃湯方(校補)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復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白話文:
闡釋:
這一條是太陽傷寒的主要症狀,也是使用麻黃湯的標準。鄭氏說:「學者們不要看到患者喘氣就立刻認為是肺病。」因為人體的元氣積聚在心臟,上焦就像霧氣一樣,而胸部是由太陽經主宰。當寒邪從外部入侵,阻礙了人體的陽氣,導致氣血閉塞,無法疏泄,氣機壅塞而導致喘息,這與肺部並沒有直接關係。杏仁的作用是宣肺利氣,並不是治療肺病,所以麻黃湯其實是治療太陽傷寒的藥方,而不是治療肺經的方子。
麻黃湯方(校補)
- 麻黃:三兩(去節)
- 桂枝:二兩(去皮)
- 甘草:一兩(炙)
- 杏仁:七十個(去皮尖)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九升,先煮麻黃,煮到水減為二升,去除浮沫後,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到剩下二升半,過濾掉藥渣,溫溫地服用八合,再稍微出點汗即可,不需要吃粥,其他方面按照桂枝湯的調理方法進行休養。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麻黃辛溫,開腠理而發汗;杏仁苦溫,疏利肺氣而治喘;桂枝辛甘溫,協同麻黃,增強其發汗作用;甘草甘平,協和諸藥,藥雖四味,方義周匝。本方為開表逐邪發汗之峻劑,為太陽病表實證之主方。汪昂曰:「麻黃中空,辛溫氣薄,肺家專藥,而走太陽,能開腠散寒;桂枝辛溫,能引營分之邪達於肌表;杏仁苦甘,能散寒而降氣;甘草甘平,發散而和中。」麻黃與杏仁相配,可以解表散邪,降逆平喘。
曹穎甫謂:「麻黃湯為傷寒之聖藥。獨怪近人畏忌麻黃,徒以荊芥、防風、豆豉、牛蒡等味,敷衍病家,病家亦以其平易而樂用之,卒之愈疾之功不見」。此為經驗有得之言。近代醫家惲鐵樵對用此方之標準謂:「除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更須注意兩點:第一是無汗,第二是口中和。如其有汗,麻黃是禁藥;如其口渴、舌乾、唇絳,桂枝也是禁藥。
白話文:
麻黃湯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方解:
麻黃性味辛溫,可以開通毛孔,促進發汗;杏仁性味苦溫,能疏通肺氣,治療喘息;桂枝性味辛甘溫,與麻黃相輔相成,增強發汗作用;甘草性味甘平,調和藥性,使藥物發揮最佳效果。雖然藥物只有四味,但方義卻非常全面。
麻黃湯是治療外感風寒,表證實證的峻劑,是太陽病表實證的主方。汪昂說:「麻黃中空,性味辛溫而氣味清淡,是肺經專用藥,且能走太陽經,可以開通毛孔,散寒;桂枝性味辛溫,能將停留在經絡中的邪氣引到肌表;杏仁性味苦甘,可以散寒降氣;甘草性味甘平,既能發散又能和中。」麻黃與杏仁配伍,可以解表散邪,降逆平喘。
應用範圍:
曹穎甫說:「麻黃湯是治療傷寒的聖藥。奇怪的是,近來很多人害怕使用麻黃,只用荊芥、防風、豆豉、牛蒡等藥物來敷衍病人。病人也因為這些藥物比較平易而樂意使用,最終卻不見療效。」這番話體現了經驗的總結。近代醫家惲鐵樵對於使用麻黃湯的標準指出:「除了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狀,還要注意兩個重點:第一是無汗,第二是口中和緩。如果有汗,麻黃就是禁忌藥;如果口渴、舌乾、唇紅,桂枝也是禁忌藥。」
只要是真確無汗,口中和,此方是唯一無二的妙法,可以藥到病除。」(見惲著《傷寒論輯義按》)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此太陽營分主方也。仲景原文治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無汗惡寒而喘者。」隨即舉出其圓通應用法三條:(1)治痘初出而急隱,壯熱無汗者;(2)治肩背沉重、覺內冷者;(3)治兩腳彎發起紅塊,痛甚。近代藥物之分析,麻黃有發汗、平咳、定喘諸作用,為辛溫發汗藥中效力最強大者。
故凡一切感寒、傷寒諸疾病之無汗者,如頭痛、腰痛、身痛、關節痛等,無不可以用之。筆者多年來常用麻黃湯以治傷寒咳嗽,無不應手取效,而從未見發生副作用。近人推廣應用此方治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屬表寒實證者,均獲良效。亦有用本方治療腎臟病的水腫,並不一定出汗,大都表現為小便增多而腫脹消。
白話文:
麻黃湯是治療無汗、口和等症狀的特效藥,其功效獨一無二。古代醫家認為,麻黃湯主要治療太陽營分疾病,包括頭痛發熱、身痛腰痛、骨節疼痛、無汗惡寒伴隨呼吸困難等。現代研究表明,麻黃具有發汗、平咳、定喘等作用,是辛溫發汗藥中藥效最強的。因此,凡是因感寒、傷寒而導致的無汗症狀,如頭痛、腰痛、身痛、關節痛等,都可以使用麻黃湯。筆者長期以來使用麻黃湯治療傷寒咳嗽,效果顯著,從未出現副作用。近來也用於治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表寒實證,以及腎臟病水腫,皆取得良好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麻黃湯治療腎臟病水腫時,不一定會出汗,而是通過增加排尿量來消腫。
三、傷寒(指廣義傷寒,包括中風在內,與上條名為傷寒有廣狹義之分。)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動)〔傳〕(指脈與證符(傷寒脈緊,中風脈緩),無數急現象。傳:謂以此之所受,轉授之於彼也。),頗欲吐,若(煩燥)〔躁煩〕,脈數急(與脈靜相對而言。)者,為傳也。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原文4、5
【鄭論】,按傷寒本旨,以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此就六經流行之氣機而言也。至於邪入太陽,雖七八日,十徐日,只要脈靜而不動,別無他經證形足徵,便不傳經。若脈見動,心煩欲吐,此為傳也。學者臨證,務要有別經證形可驗,脈象之動靜足徵,則得傳與不傳之實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得了傷寒(包括中風),在發病的第一天,太陽經受了寒邪,脈象靜止不動,並且有想吐的現象,感到煩躁不安,脈搏跳動得很快,這就代表寒邪已經傳入其他經脈了。如果傷寒患者在發病的二、三天之內,陽明經和少陽經的病症都沒有出現,則說明寒邪沒有傳入其他經脈。
【鄭論】
根據傷寒的本意,第一天太陽經受寒邪,第二天陽明經,第三天少陽經,第四天太陰經,第五天少陰經,第六天厥陰經,這是從六經氣機運行的角度來理解的。
然而,實際上寒邪入侵太陽經後,即使過了七、八天,甚至十天,只要脈象靜止不動,沒有其他經脈的病症出現,就代表寒邪沒有傳入其他經脈。一旦脈象出現動靜,感到心煩意亂,想吐,這就代表寒邪已經傳入其他經脈了。
學習傷寒的人,在臨床上必須注意觀察其他經脈的病症,以及脈象的動靜,才能真正判斷寒邪是否傳入其他經脈。
【註釋】
- 不傳:指寒邪沒有傳入其他經脈。
- 傳:指寒邪傳入其他經脈。
- 脈靜:指脈搏跳動緩慢,沒有明顯的變化。
- 脈數急:指脈搏跳動快速,而且有力。
- 煩躁:指感到心煩意亂,坐立不安。
- 太陽經:指人體表面的經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襲。
- 陽明經:指人體消化系統的經脈。
- 少陽經:指人體膽、肝等器官的經脈。
- 太陰經:指人體脾、胃等器官的經脈。
- 少陰經:指人體腎、心等器官的經脈。
- 厥陰經:指人體肝、膽等器官的經脈。
【現代醫學解釋】
以上所述的傷寒病症,與現代醫學的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處。脈象的變化可以反映患者的病情,但並不能完全替代現代醫學的診斷方法。
【建議】
如果出現疑似傷寒的症狀,請及時就醫,接受專業的醫療診斷和治療。不要輕易相信民間偏方或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闡釋】,鄭氏將辨太陽病脈證並治上第四條、五條合併為一條。臨床上的病變,並不是一日太陽、二日陽明……這樣機械刻板,它既可以傳入陽明,又可以傳入少陽,甚至也有轉屬太陰、少陰的。但也可以在太陽七八日、十徐日不發生傳變。可以從脈證的變化來診斷其傳與不傳,更應以證候為主。
如傷寒二日,並未見到不惡寒,但惡熱,口渴欲飲等陽明證,三日並未見到口苦、咽乾、目眩等少陽證,則可知病邪仍在太陽,而沒有傳變。於此充分說明了病情已否傳變,應以證候為主,決不可以日數來決定傳與不傳。亦即鄭氏說:「務要有別經證形可驗,則得傳與不傳之實也」。
白話文:
闡釋:
鄭氏將《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篇第四條、第五條合併為一條,說明臨床上的病變並非一成不變,不會像機器一樣,第一天太陽病,第二天就一定是陽明病。病邪可能傳入陽明,也可能傳入少陽,甚至可能轉屬太陰、少陰,但也有可能在太陽病發病七八日、十幾日後,仍然沒有發生傳變。
因此,判斷病邪是否傳變,應以脈證的變化為依據,不能單憑日數來決定。如果傷寒發病兩天,沒有出現惡寒,反而出現惡熱、口渴欲飲等陽明病證,三天後又沒有出現口苦、咽乾、目眩等少陽病證,就可知病邪仍然停留在太陽病階段,沒有傳變。
這充分說明了,判斷病情是否傳變,應以證候為主,決不可用日數來決定。正如鄭氏所說:「務要有別經證形可驗,則得傳與不傳之實也」。意思就是,必須有其他經脈的證狀出現,才能確認病邪是否傳變。
四、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心中築築然跳動和煩擾不寧的證狀。),奔豚主之(嘔家(指素有嘔吐症狀的人)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原文102
【鄭論】,按太陽司寒水之令,今二三日未見別經病情,只見心悸而煩,必是太陽失氣化之令,以致水停心下,為悸而煩,今主建中湯以化太陽之氣,氣化而行,則升降不乖,而心悸與煩,則立化為烏有。但嘔家不可用建中,以甘能上湧也,須知。
【闡釋】,傷寒二三日,心中悸煩是屬裏虛,雖有表證,亦不可汗之,總以救裏為急,中氣得到扶助,正氣能發揮祛邪作用,表邪亦往往能隨之而解。其所以裏虛,如鄭氏所說:「是太陽失氣化之令,以致水停心下,為悸而煩」。建中湯足以化太陽之氣,氣化而行,則升降不乖,而心悸與煩可愈矣。
白話文:
傷寒發病兩三天,病人心裡感到悸動不安,這是一種裡虛的表現。雖然還有表證,但不能再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應以救治裡虛為急。補益中氣,就能增強正氣,驅除邪氣,表證也會隨之緩解。裡虛的原因,正如鄭氏所說,是太陽經氣失調,導致水氣停留在心下,引起心悸煩躁。建中湯能化解太陽經的氣機,使氣機暢通,升降有序,心悸煩躁自然就會消失。不過,對於有嘔吐症狀的人,就不能用建中湯,因為甘味容易使人嘔吐。
小建中湯方後有「嘔家不可用桂枝,以甜故也」。鄭氏移在原文後,未知何故。
小建中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膠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湯以桂枝為君,辛甘發散,以祛邪為主;本方以膠飴為君,配芍藥酸甘相合,以補中為主。桂枝、生薑,溫中通陽;芍藥斂陰和營,桂、薑之辛,與棗、草、膠飴之甘合,則辛甘化陽;芍之苦,與甘相合,則苦甘化陰。膠飴甘溫,大補脾胃,棗、草助之,以補脾胃之虛,使中宮建立,則陽氣化而上行,陰氣化而下降,營衛調和,陰陽不偏,則心悸與煩可愈矣。又方後有「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白話文:
小建中湯方如下:
桂枝 三兩(去皮),甘草 二兩(炙),大棗 十二枚(擘),芍藥 六兩,生薑 三兩(切),膠飴 一升
以上六種材料,以水七升煮沸,得到三升濃縮液,過濾掉渣質,加入膠飴,再用微火使其溶解,適口溫服,每日三次,共一升。
對於嘔吐症狀的患者,不適合使用建中湯,這是因為其味道較甜所致。
【方解及適用範圍】
桂枝湯主要以桂枝為主,具有辛甘發散的特性,用於祛除病邪;小建中湯則以膠飴為主,配合芍藥的酸甘相合,用於補益中焦。桂枝和生薑能夠溫暖中焦,促進陽氣流通;芍藥則能收斂陰液,調和營養。桂枝與薑的辛味,加上棗、甘草、膠飴的甘味,可以合成溫煦的陽氣;芍藥的苦味,與甘味相結合,則可以化為滋潤的陰液。膠飴甘溫,強力補充脾胃功能,棗和甘草協助,用以補強脾胃虛弱,讓中焦建立穩定,陽氣得以上升,陰液得以下降,使得營養和血液循環協調,陰陽平衡,心悸和煩躁的情況便可得到改善。方後有註明,嘔吐症狀的患者不適合使用建中湯,主要是因為其味道比較甜。
」不知鄭氏何故,將此段移在原文之後。本方在《傷寒論》、《金匱要略》中凡五見。治裏虛腹痛,萎黃,心中悸煩,又治虛勞裏急、手足煩熱、夢遺失精等陰陽兩虛,寒熱錯雜諸症。近代推廣用之,治療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更年期綜合證、心律失常、腹痛、自汗、盜汗等。筆者用治營衛不調,食減神衰,咳嗽久不愈者,以此方健胃滋脾,從陽生陰,而咳自愈。
五、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原文117
【鄭論】,按寒傷太陽,在營在衛,原有區別,此言加溫針必驚,是邪在營分加溫針而驚耶?是邪在衛分加溫針而驚耶?以理揆之,當其時邪必在衛分,衛分屬陽,斷不可用溫針之法,邪在營分,方可用溫針之法。若邪在衛分而用之,如火上添膏,邪焉有不振驚內藏也,如此處斷,學者方有趨向,萬不致有用溫針之害矣。
白話文:
"鄭氏不知為何將這段文字放置在原文後面。這個方子在《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出現了五次。它主要用於治療體內虛弱引起的腹部疼痛,膚色萎黃,心中悸動煩躁,還可以治療虛勞引起的內臟緊繃、手腳發熱、夢遺失精等陰陽兩虛、寒熱混雜的症狀。近代醫學界將這個方子應用於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更年期綜合症、心律不整、腹痛、自汗、盜汗等疾病。我使用這個方子治療營養與衛生系統失調、食量減少、精神萎靡、咳嗽久治不愈的患者,通過調節脾胃功能,從陽氣生陰氣的方式來治療咳嗽,使其自行痊癒。
「五、太陽傷寒的情況下,如果加上溫針療法可能會導致驚厥。」原文117
「鄭氏評論」指出,寒氣侵襲太陽經脈,影響到營血與衛氣,原本就有區別。這段提到加溫針會導致驚厥,指的是在營分加溫針會導致驚厥,還是衛分加溫針會導致驚厥呢?根據道理分析,當時的寒邪很可能在衛分,因為衛分屬陽,不能使用溫針的方法;如果是寒邪在營分,則可以使用溫針。如果在衛分使用溫針,就像火上加油,寒邪怎麼可能不會驚動體內,這樣的判斷讓學習者有方向,避免了使用溫針可能帶來的害處。"
【闡釋】,歷代注家對病傷寒之人,加以溫針,一定要發生驚惕的變證。鄭氏則分別在營在衛,衛分屬陽,斷不可用溫針之法;邪在營分,可用溫針之法。如此處斷,便不致有用溫針之害矣。
六、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出路)〔從出〕(誤治後,表邪不能從汗而出。因火而盛:因誤用灸法,邪熱愈加熾盛。)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者,名〔水)〔火〕逆(凡誤用火法治療,因而形成變證的,稱為火逆。)也。原文116中段
【鄭論】,按脈浮之病,本應汗解,方為合法,醫家不究脈體,而妄以火灸之,大悖經旨。況表陽也,火亦陽也,二陽相合,邪不從外出而從內攻,遂致腰以下必重而痹者,是邪伏於下,阻其太陽寒水流行之氣機故也。名日火逆者,是重在未得汗解,而水滯於下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用溫針治療傷寒病人,一定會出現驚惕的症状。鄭氏則認為,如果病邪在衛分,也就是陽分,就絕對不能用溫針;如果病邪在營分,則可以用溫針。這樣區分開來,就不會出現用溫針的危害了。
另外,脈浮的病症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才是正確的。但有些醫生不了解脈象,就胡亂用火灸,完全違背了醫學原理。況且表證屬陽,火也屬陽,二者相合,病邪就無法從體外排出,反而會侵入體內,導致腰以下沉重麻痺。這是因為病邪滯留在下,阻礙了太陽寒水的運行造成的。這種情況稱為「火逆」,意思是未發汗而水氣滯留在下。
【闡釋】,本條係116條中一節,指出浮脈誤灸後的變證。浮脈在表,宜以汗解之,醫以火灸取汗,而不得汗,邪無從出,因火而盛,雖不一定焦骨傷筋,而火阻其邪,陰氣漸竭,下焦乃營血所治,營氣竭而莫運,必重著而為痹。亦即鄭氏所說:「邪不從外出而從內攻,遂致腰以下必重而痹者,是邪伏於下。」則欲治其痹者,宜先治其火矣。
七、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原文51、52
【鄭論】,按脈浮、脈數,雖云可發汗,然有用桂枝湯者,有用麻黃湯者。在營在衛,原有區分,不得以浮、數二字,而斷為麻黃湯的證也。學者務於有汗、無汗、畏風、惡寒處追求,便得用方之實據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明了浮脈誤用灸法後的病變。浮脈屬於表證,應以發汗解表,若使用灸法取汗卻未成功,邪氣無法排出,反而因火氣更盛,雖然不至於焦骨傷筋,但火氣阻礙邪氣,陰氣逐漸耗竭。下焦由營血滋養,營氣耗竭無法運轉,就會導致下肢沉重麻木,也就是所謂的「痹」。這也符合鄭氏所說,邪氣無法從表排出而轉入內攻,導致腰以下沉重麻木,是邪氣伏於下焦的表現。因此,治療痹症,應先治療火氣。
【闡釋】,本條在《傷寒論》為51、52條,鄭氏合併為一條。凡表病皆見浮脈,麻黃湯證之主脈為浮緊,並有頭疼發熱,惡寒無汗等證狀,方可用麻黃湯發汗。脈浮而數者,多是風熱在表的象徵,麻黃湯是不適合的,應該與本篇一條二條互參,如證與之相合,方可用麻黃湯發其汗,則諸證自愈。觀原文不曰以麻黃湯為主之,而皆曰宜麻黃湯,則有商量斟酌之意也。
八、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用)桂枝湯。原文57
【鄭論】,大約此證,既經汗解,而邪尚未盡解,故可更汗之,俾邪解盡無遺,庶無後患。
白話文:
傷寒病患者,經過發汗後,症狀減輕,但半日後又感覺煩躁,脈象浮而數,可以再次發汗,用桂枝湯比較合適。因為患者雖然已經發汗,但病邪可能尚未完全清除,所以再次發汗可以徹底驅除病邪,避免日後留下後患。
【闡釋】,本條為汗解後,表邪猶未盡,因而復煩,脈浮數者,邪氣仍在表之證,故可更發汗,以祛表邪。但已汗復汗,故不宜麻黃湯之峻發,而宜桂枝湯之緩發也。
九、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原文72
【鄭論】,按太陽傷寒,既稱發汗已,想是外邪已去。又見其脈浮數,煩渴,必是外邪已去,而內熱未解,故其脈浮數尚見。至於煩渴者,熱傷津液也,理應清解其熱,熱去則煩渴自解,脈數便平,何得即以五苓散主之?凡用五苓散,必要太陽邪已入腑,口渴而小便不利,原文只據一煩渴,脈數,學者每多不識。
白話文:
發汗後,雖然表面的病邪已經減輕,但仍未完全消除,病人依然感到煩躁,脈搏浮而數,說明病邪仍在體表。因此,可以繼續發汗,將表邪完全驅散。但是,已經發過汗了,就不能用麻黃湯這種峻猛的發汗藥,而應該用桂枝湯緩慢地發汗。
如果發汗之後,脈搏浮而數,並且感到煩躁口渴,就應該服用五苓散。
煩渴二字,亦有飲冷、飲熱之分,不可不察(頂批)
【闡釋】,此條鄭氏指出用五苓散之不當。凡用五苓散,必要太陽邪已入腑,口渴而小便不利,原文只據一煩渴,脈數,其不當明甚。
十、傷寒汗出而渴者(此處之口渴,不是陽明裏證的口渴,是水氣停在下焦,津液不能上布之口渴。),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原文73
【鄭論】,按汗出而渴,是太陽寒水從毛竅而出,不能滋潤腸胃,故見口渴,以五苓散主之,乃使太陽寒水之氣,不從外出,而仍從內出,則汗渴便止。然有不渴者,是津液未大傷,胃中尚可支持,雖見汗出,以茯苓甘草湯主之,亦是化氣行水之妙。此條據余所見,當時汗出而渴,小便不利者,以五苓散主之;汗出不渴,小便不利者,以茯苓甘草湯主之。加此四字,後學更易於明白了然。
白話文:
"煩渴"這兩個字,包含了飲冷水和飲熱水兩種情況,這是需要留意的。
在解釋部分,鄭氏提到了使用五苓散的誤區。使用五苓散時,必須確認身體的太陽邪氣已經進入了內臟,出現口渴和小便不暢的情況。即使只是單純的"煩渴"和脈搏快速,使用五苓散也是明顯不適當的。
第十條,對於傷寒後出現出汗和口渴的情況(這種口渴並非陽明裏證的表現,而是因為水氣停留在下部,導致津液無法上行到口腔的口渴),應使用五苓散來治療;若沒有口渴的症狀,則使用茯苓甘草湯來治療。原文73
鄭氏的解說是:按照出汗口渴的情況,這是太陽的寒氣通過皮膚排出,不能滋潤腸胃,因此會出現口渴的現象,使用五苓散可以讓太陽的寒氣既不外排,也不內出,這樣就能停止出汗和口渴。然而,也有可能是沒有口渴的情況,這表示津液損傷不大,胃部還能支持,即使出現了出汗,也可以使用茯苓甘草湯來治療。這兩種情況都是利用藥物來調節體內水分和氣血的精妙手法。根據我的觀察,當時出汗口渴且小便不利的情況,使用五苓散來治療;而出汗但無口渴,且小便不利的情況,使用茯苓甘草湯來治療。加上這四個字,對後來學習中醫的人來說,理解起來更加容易和清晰。
再按汗出而渴,在陽明㈠有白虎之方;汗出而不渴,在少陰有亡陽之概,學者宜知。
大渴飲冷(頂批)。
【闡釋】,此條為茯苓甘草湯證與五苓散證之辨證要點,只在渴與不渴之間,則其他證狀,如脈浮數,小便不利,微熱等情況,亦必大致相同。鄭氏釋為加小便不利四字,更加明白了然,是正確的。兩證的主要區別是:一則水蓄於下,口渴而小便不利;一則水停於中,口不渴而小便不利。
證情雖有異,但總的原因都屬停飲蓄水為患,所以都治以溫陽化水,不過一則重在溫化膀胱,以利小便,一則重在溫化胃陽而通利三焦,以蠲水飲,所以主治方劑各別。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汗後感到口渴,屬於陽明經的病症,應該使用白虎湯;如果病人出汗後不感到口渴,屬於少陰經的病症,可能是陽氣衰竭,學習者應該牢記。
病人非常口渴,並且喜歡喝冷飲。
這段文字說明了茯苓甘草湯和五苓散的辨證重點,它們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口渴。其他的症狀,例如脈浮數、小便不利、微熱等,通常也相似。
雖然兩種病症的症狀略有不同,但都是因為體內積聚了水液所致。因此,治療方法都是溫陽化水,只是茯苓甘草湯側重溫化膀胱,以利小便;五苓散則側重溫化胃陽,以通利三焦,排除水液,所以使用的方劑有所不同。
茯苓甘草湯方(校補)
茯苓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三兩(切)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治汗出不渴,其蓄水比五苓散為輕,因而去掉主要的利水藥,僅用茯苓之淡滲,加重桂枝溫陽,生薑溫胃,甘草和中,四味配伍,溫胃散水之功最佳,為治水氣停中焦,不煩不渴,心下悸而四肢厥逆的有效良方。
十一、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尺中的脈搏現遲而澀的現象,所謂「呼吸三至,來去極遲」。遲就是脈搏至數減少。但這裏的遲,是對緊而言。),不可發汗,〔何以知之?然②,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原文50
白話文:
茯苓四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三兩(切),將這四味藥材以水四升煮至二升,去渣,溫熱分三次服用。此方適合治療汗出不渴,水氣停滯中焦,不煩不渴,心下悸而四肢厥逆的患者。脉浮紧者,通常伴随身体疼痛,宜用发汗的方法治疗。但如果尺脉迟涩,则不可发汗,因为营气不足,血少。
十二、〔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等待的意思)表裏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原文49
【鄭論】,條內指一脈浮緊,身痛之人,法本當汗,假令尺中虛者,不可發汗,是言其陰分本虛,發之深恐亡陽,明是教人留意於發汗之間耳。即有他證,亦俟其津液自和,自汗出愈。蓋慎之深,防之密矣。
【闡釋】,按此二條,鄭氏合併來加以注釋,原文錯落較多,其按亦不全面。茲據《傷寒論》校補其錯落文字,分列兩條之釋文。脈浮緊,身疼痛,此傷寒之脈證,宜麻黃湯以汗之者也,然尺中脈遲,此營氣不足,而不可發汗之虛證也。至12條表證誤下後,見身重、心悸、尺脈微的,不能再用發汗,可俟其自汗出而愈。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數,通常應該要讓病人出汗才能痊癒。如果用下法,導致病人身體沉重、心慌,就不能再發汗,應該要等病人自然出汗才好。這是因為尺脈微弱,代表身體虛弱,需要等表裡充實,津液自然調和,才會自然出汗痊癒。
但亦可以酌用小建中湯一類方劑,溫養裏氣,使表裏正氣早復,氣血充沛,則津液自和,便能汗出而愈。
十三、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原文83
【鄭論】,凡咽喉乾燥之人,津液已傷,豈可再行發汗,以重奪其液乎?余謂咽喉乾燥之人,有因下元坎中真氣衰微,不能啟真水上升而致者,法宜扶陽;有因邪火灼其津液而致者,法宜清潤;有因寒水逆於中,阻其胃中升騰之氣而致者,法宜行水。學者留心察之,若此等證,皆非發汗所能了
【闡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一。咽喉乾燥者,上焦無津液也。鄭氏認為咽喉乾燥之人,有三種不同情況,並提出扶陽、清潤、行水三種治法。筆者認為扶陽可用四逆湯,清潤可用病機,行水可用茯苓甘草湯或五苓散。咽喉乾燥,現今多稱為慢性咽炎、喉炎,筆者常先用炮薑甘草湯加桔梗治之,繼加補腎藥調理而愈。
白話文:
但也可以適量服用小建中湯之類的方劑,溫暖調理身體內部的元氣,使外感和內在正氣早日恢復,氣血充盈,津液自然調和,就能透過出汗而痊癒。
十四、淋家(是指小便淋瀝不爽,尿時莖中疼痛的病人。)不可發汗,汗出(則)〔必〕便血。原文84
【鄭論】,凡患淋之人,或熱閉膀胱,或寒閉膀胱,或敗精滯於尿竅,氣化現有不宣,原無發汗之理,若強汗之,則津液外亡,中氣被奪,即不能統束血液,血液流注闌門秘清別濁之處,滲入膀胱,小便下血,於是乎作矣。
【闡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二。歷代醫家注解此條,其原因多由腎陰虛而膀胱有熱,鄭氏所指熱閉膀胱即此,法宜扶腎陰,用四苓滑石阿膠湯治之。繼指出有寒閉膀胱,或敗精滯於尿竅,氣化不宣者。寒閉膀胱者,由下焦陽微,陰寒阻截膀胱之路,陽微無力,不能化之,法宜扶下焦之陽,可用苓桂朮甘湯倍桂加砂仁、白蔻治之。
白話文:
第十四條:淋病患者(指的是排尿困難,尿道痛的人),不可以發汗治療,如果強行使用發汗療法,則可能導致尿血。鄭論認爲,患有淋病的人可能是因爲熱閉或者冷閉導致膀胱功能障礙,或者是敗精滯留在尿道口,氣化的功能受到影響,因此不應該採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如果強制進行發汗的話,會導致體內的水分流失過多,影響到身體內部的功能平衡,從而無法控制血液循環和血液流動的方向,使得血液流入了應該分離的地方——膀胱,最終引發尿血的症狀出現。解釋說這是禁止使用出汗方法的例子之一,並且列舉了幾種不同的治療方法,包括支持腎陰、幫助陽氣等。
至於敗精滯於尿竅,氣化不宣者,治當清熱利水中,加以化精化氣之品,可選用滋腎丸倍桂,或大劑回陽飲加味治之。淋家雖患外感,亦無強汗之理,若強汗之,陰液愈虛,膀胱之蓄熱愈熾,必致邪熱通血妄行,從小便而為尿血。
十五、瘡家(患瘡瘍病者,流膿已久,此皆亡失其津血。)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肌肉收縮,手足抽搐的現象)。原文85
【鄭論】,《內經》云:諸瘡痛癢,皆屬於火。火盛則血虧,若(在)〔再〕發汗,血液被奪,筋脈失養,痙證必作。然又當察其病情輕重,可汗則汗,不可固執。
白話文:
對於尿道堵塞、熱毒未消的情況,治療應當清熱利水,並加入調理精氣的藥物,可以選擇滋腎丸增加肉桂的份量,或者使用加大劑量的回陽飲加以調整。即使淋病患者有外感症狀,也不宜強迫發汗,若強迫發汗,會使陰液更加虛弱,膀胱內積聚的熱毒更加熾烈,必定導致邪熱侵犯血脈,從小便而出現尿血。
**第十五章 瘡家(患傷風或傷寒引起之瘡瘍病者,長時間流膿,這都是因為流失了津液和血液。)**即使身體疼痛,也不宜發汗,因為發汗會導致痙(肌肉收縮,手腳抽搐的現象)。
鄭論,《內經》說:各種創傷引起的疼痛或瘙癢,都與火有關。火勢旺盛會導致血液不足,如果再次發汗,血液就會被消耗,筋骨和脈絡得不到養分,痙的現象必定出現。然而,在診斷時還需觀察病情的輕重,可以發汗時就發汗,不要固執於不發汗。
【闡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三,瘡家久失膿血,營血勢必不足,若感外邪,雖有身體疼痛等證狀,虛多實少,若以麻黃湯發其汗,則必犯虛虛之戒,故不能發汗。汗出其營血必更加虧耗,筋脈失去濡養,必然強急而為痙矣。
十六、衄(常流鼻血的病人。)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頞)〔額〕上陷,脈急緊,(目)直視不能眴(眴同「瞬」,目轉動。不能眴,就是說目睛不能轉動。),不(能)〔得〕眠。原文86
【鄭論】,申言素患衄血之人,切切不可發汗,汗為血液,血液既傷,若更發汗,則陽從外亡,故現(頞)〔額〕上陷,脈緊急者,陽脫之象也。目直視不能眴者,肝開竅於目,血液已傷,不能灌溉,以致不眴不眠者,皆真陽欲絕,危亡之候也。
白話文:
【闡釋】
這條是汗法禁忌中的第三條。瘡家(患瘡的人)長期失血流膿,營血(血液)勢必不足。如果此時感染外邪,雖然會有身體疼痛等症狀,但虛多實少。如果用麻黃湯發汗,就會犯了虛虛之戒,因此不能發汗。出汗會讓營血更加虧損,筋脈失去滋養,必然會變得緊繃而痙攣。
十六、衄(常流鼻血的病人)
這種病人不可發汗,出汗必定會造成額頭凹陷,脈搏急促緊繃,眼睛直視無法轉動,無法入睡。
【鄭論】
這段話再次強調,患有鼻衄(經常流鼻血)的人,絕對不可發汗。汗液來自血液,血液已經受損,如果再發汗,陽氣就會從體外散失,所以會出現額頭凹陷、脈搏緊急的現象,這是陽氣脫虛的徵兆。眼睛直視無法轉動,是因為肝開竅於目,血液已經受損,無法滋養眼部,導致眼睛無法轉動、無法入睡,這些都是真陽將要斷絕,生命垂危的徵兆。
【闡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五。常患鼻衄的病人,由於經常失血,則血液素虧,不可任意發汗,更傷其血液,其變證多端,而嚴重的如鄭氏所說有真陽欲脫之危候。
十七、亡血家(平素有失血(包括吐血大便血、小便血、鼻血及婦人崩漏)疾患的病人。)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栗而振。原文87
【鄭論】,亡血二字,即亡陽之徵也。若更發汗,則陽從外越,而內無陽以溫暖,故寒栗而振,此等危候非大劑回陽不可。
【闡釋】,經常失血的病者,不但陰血不足,即陽氣亦不充沛,加之發汗亦能傷陽。陰血傷則無以濡養筋脈,陽氣傷則無以衛外為固,所以發生寒栗而振,此陰陽兩虛之危候。如鄭氏所言,非大劑回陽不可,誠屬經驗有得之言。
白話文:
常患鼻出血的人,由於經常失血,導致血液不足,不可隨意發汗,以免更傷血液,容易出現各種併發症,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陽氣衰竭的危險。平時有失血症狀的人,例如吐血、便血、小便出血、鼻出血或婦女月經過多,也不可發汗,因為發汗會使人發冷顫抖。因為失血本身就代表著陽氣不足,再發汗就會導致陽氣外泄,身體內部缺乏陽氣溫暖,就會出現發冷顫抖的症狀,這是一種很危險的情況,必須用大劑量的藥物回補陽氣才能治癒。經常失血的人,不僅陰血不足,陽氣也不充沛,而發汗也會傷及陽氣。陰血不足無法滋養筋脈,陽氣不足無法抵抗外邪,因此會出現發冷顫抖的症狀,這是陰陽兩虛的危險徵兆。正如古人所說,必須用大劑量的藥物回補陽氣,這確實是經驗之談。
十八、汗家(指平常慣會出汗的人,包括盜汗自汗在內。)重發汗,必恍惚心亂(神迷意惑,慌亂不安,形容精神失常的狀態。),小便已陰疼(小便後尿道作痛。),與禹餘糧丸。原文88
【鄭論】,按汗為心之液,素多汗之人,血液早虧,今重發其汗,汗出過多,則心陽外亡,神無所主,而恍惚生,,小便已陰疼者,血液已虧,不能澤及小便也。原文以禹餘糧丸主之,亦是收納元氣之意也。
【闡釋】,本條為汗法禁例之六。平日汗多者,血液早虧,表陽即虛,若重發其汗,則陽從外亡,胸中神魂無主,故心神恍惚。而小便已陰疼者,陽氣大虛,便出則氣愈泄而化源傷,因虛而疼。禹餘糧丸方,原文闕。
白話文:
平常就容易出汗的人,如果大量出汗,就會出現神志不清、心慌意亂的狀況,小便後還會感到尿道疼痛,可以用禹餘糧丸來治療。
十九、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反惡)〔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原文68、70
【鄭論】,按發汗病不解,與發汗後惡寒者,皆裏陽不足,因汗而陽更傷也,故見畏寒。原文以芍藥附子甘草湯,使其收納元氣歸根,而惡寒自己。若不惡寒而反惡熱,以調胃承氣湯,是為血虧火旺說法。余更有說焉,當其時發汗,有素稟元陽不足,因發汗而有元陽外越者,外大熱而內寒,學者務宜細察。若果血虧,陽明胃熱,必有舌苔乾黃,大渴飲冷,方可與調胃承氣湯。
白話文:
發汗後身體仍然不舒服,還伴隨畏寒,代表身體虛弱,可以用芍藥甘草附子湯來治療。如果發汗後沒有畏寒,反而覺得發熱,代表身體實熱,需要調和胃氣,可以用調胃承氣湯。
若其人因發汗而元陽外越者,雖周身大熱,舌必潤滑,口必不渴,二便自利,又當以回陽為要,切切不可妄與調胃承氣湯,切記。
【闡釋】,本條《傷寒論》分為兩條。「發汗病不解」至「芍藥附子甘草湯主之」為一條;以下又為一條。鄭氏所按,頗為恰當。但其中特提出元陽外越與血虧火旺,陽陰胃熱之區別,則與歷代注家不同,臨證時應特別注意。元陽外越者,可與大劑四逆或白通湯以回陽為要。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校補)
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白話文:
如果病人因為發汗導致元陽外泄,即使全身發熱,舌頭也會濕潤,口也不渴,大小便通暢,這時一定要以回陽為首要,絕對不能亂用調胃承氣湯,一定要記住。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芍藥以補陰斂液,附子溫經回陽,佐以甘草,從中調和,使芍、附作用,共同發揮,能夠兼顧氣陰,實屬陰陽雙補、扶正之劑。故用治汗出過多之惡寒屬於陰陽俱虛之證。筆者曾治患風濕疼痛,同時有汗出惡寒證狀,腳攣急,舌質淡,苔白膩,脈沉細,用大劑量芍藥甘草附子湯治之,芍、甘各用60克,附子80克,連服五劑而痊癒。
二十、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沉是重按才得,遲是跳動的次數緩慢。)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原文62
白話文:
藥方
右三味,用五升水煮,煮到剩下一升五合,去除藥渣,分三次溫熱服用。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這個方子中,芍藥滋陰斂液,附子溫經回陽,甘草作為調和之劑,讓芍藥和附子的功效互相協調,共同發揮。它能兼顧氣陰,屬於陰陽雙補、扶正的藥物。因此,可以用來治療汗出過多,惡寒屬於陰陽俱虛的病症。
我曾經治療過一位患者,他患有風濕疼痛,同時出現汗出惡寒的症狀,腳部抽筋,舌頭淡白,舌苔白膩,脈象沉細。我用大劑量芍藥甘草附子湯來治療他,芍藥、甘草各用60克,附子用80克,連續服用五劑,患者就痊癒了。
【鄭論】,據稱發汗後,身疼脈遲,明是裏分有寒也。汗則表陽被奪,而內寒卒起,閉塞經絡,故見身疼。原文以桂枝加芍藥人參新加湯,取薑桂以散陰寒,參芍以養血液,亦屬妥切。
【闡釋】,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此陽氣虛損,陰液耗竭,亦即氣陰兩傷,營血不足也。鄭氏所論「汗則表陽被奪,而內寒卒起,閉塞經絡,故見身疼」。亦屬確切之論。
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劈),生薑四兩
白話文:
發汗後,身體疼痛,脈搏沉而遲緩,說明身體內部有寒氣。發汗會使體表陽氣散失,而內部寒氣突然發作,阻塞經絡,所以出現身體疼痛。使用桂枝加芍藥湯,以薑桂散寒,人参芍药補血,非常合理。
發汗後身體疼痛,脈搏沉而遲緩,這是因為陽氣虛損,陰液耗竭,也就是氣陰兩傷,營血不足。這種情況,鄭氏所說「發汗則表陽被奪,而內寒卒起,閉塞經絡,故見身疼」,也十分正確。
藥方: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劈)、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生薑、人參.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湯有調和營衛,滋陰和陽的作用。本方即桂枝湯倍芍藥生薑加人參而成。倍生薑者,以脈沉遲營中寒也;倍芍藥者,以營不足,血少故也;加人參者,補諸虛也。補營陰而益衛陽,表虛身疼自愈。故汗出太過津液受傷,不能濡養筋脈而身疼痛者;氣血不足之身疼痛;正氣不足,風濕在表之痹證。均可酌用本方治療。
二十一、發汗後,不可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洗也,即以水冼浴之意思。)之亦喘。原文63、75後段
白話文:
取上述六味藥材,用一斗二升的水煮,煮至三升時,去渣,溫服一升。原本是桂枝湯,現在加了芍藥、生薑、人參。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湯有調和營衛,滋陰和陽的作用。此方是桂枝湯加倍芍藥和生薑,並加入人參而成。加倍生薑是因為脈象沉遲,說明營氣寒;加倍芍藥是因為營氣不足,血少;加人參則補虛。此方補營陰益衛陽,適用於表虛身疼,自癒。
適用症狀
- 汗出過多,津液受傷,不能滋潤筋脈,導致身疼痛者。
- 氣血不足引起的身疼痛。
- 正氣不足,風濕侵襲表面的痹證。
【鄭論】,按此條所論,與前論不符。此言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其人桂枝證仍在者,原有再用桂枝之法,此說不可用,非不符而何?又云:發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杏石膏〔甘草〕湯。據余所見,果係大熱、口渴、飲冷、氣喘者,則為火刑於肺,而麻杏石膏〔甘草〕湯可用。
若無大熱、口渴等情,只見汗出而喘,吾恐汗出亡陽,若再以麻黃杏仁之方治之,能不速其亡乎?又云:「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此必因發汗而津液傷,故渴欲飲水;水入亦喘者,是為水逆於中,而中州氣化不宣故也。
白話文:
【鄭論】提到,根據這條論述,和之前的論述不符。這句話表示,在發汗後,不能再使用桂枝湯,但如果一個人仍然有桂枝湯的症狀,原本應該再次使用桂枝湯的方法,這種說法不能應用,如果不是這樣,又怎麼會不符呢?此外,又說:在發汗後出現喘息,但沒有高熱的情況下,可以給予麻杏石膏甘草湯。根據我的觀察,如果確實有高熱、口渴、想喝水、呼吸困難的情況,則可能是肺部被火燒灼,此時麻杏石膏甘草湯是可以使用的。
然而,如果沒有高熱、口渴等情況,只是看到出汗且喘息,我擔心出汗會導致陽氣流失,如果再用麻黃杏仁的方式來治療,豈不是會加速這種流失嗎?另外,又說:「發汗後,大量飲水一定會喘息,就像用水灌注也會喘息。」這一定是因為發汗導致體內的水分損失,因此想要喝水;喝進去的水卻引起喘息,這表示中間有水分逆流,導致中焦的氣化功能無法正常運作。
【闡釋】,本條分為兩節,「發汗後」至「可與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為一節,即傷寒論,63,條全文;「發汗後」至「以水灌之亦喘」為後一節,即傷寒論75條後段。鄭氏謂「此條所論,與前論不符」,其解麻杏石甘湯之可用與不可用,確有見地,非隨文釋義可及。又原文「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鄭氏釋為津液傷,氣化不宣。
蓋汗後表氣虛,水氣乘虛,客於腠理皮毛之間,則皮毛之開闔不利,皮毛內合於肺,故肺之呼吸迫促,而為喘也。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校補)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傷寒論中關於發汗後的飲水問題。其中,第63條和第75條後段,分別描述了發汗後飲水過多導致喘的現象。鄭氏認為這兩條的論述並不一致,他對於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的應用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不能單純從字面意義理解。他認為發汗後大量飲水會導致喘,是因汗後表氣虛弱,水氣趁虛而入,阻礙了皮毛的開合,影響了肺部的呼吸,因此出現喘息。
麻黃四兩(去節),杏仁五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石膏半斤(碎、綿裹)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是麻黃湯去桂枝加石青而成。麻黃辛溫開泄肺氣;杏仁苦降,宣肺平喘;石膏辛甘寒直清裏熱;甘草以和諸藥。四味配合,有清肺定喘之功。此方除治本條所舉之證外,適用於邪熱壅肺各種病證,如風熱感冒,氣管炎、哮喘、百日咳、肺炎等。筆者常用此方治寒包熱之咳嗽、哮喘、肺炎,以及風溫初起,無汗而喘者,屢用屢效,獲得滿意效果。
白話文:
麻黃湯去桂枝加石膏方劑說明
藥材:
- 麻黃:四兩(去除節點)
- 杏仁:五十個(去除外皮和尖端)
- 甘草:二兩(炙烤)
- 石膏:半斤(研碎,用棉布包裹)
製作方法:
-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七升水煮沸,直至麻黃藥量減少二升。
- 去除藥液表面的浮沫。
- 加入其他三味藥材,繼續煮至藥液減少至二升。
- 過濾藥渣,取溫藥液服用,每次一升。
藥理分析及應用範圍:
此方是麻黃湯去除桂枝,加入石膏而成的方劑。麻黃性味辛溫,具有開泄肺氣的作用;杏仁味苦,性降,可宣肺平喘;石膏性味辛甘寒,直達內熱,能清熱解毒;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藥性。四味藥材配合,具有清肺定喘的功效。
除了文中所述的症狀外,此方亦適用於其他邪熱壅肺的疾病,例如:風熱感冒、氣管炎、哮喘、百日咳、肺炎等等。
本人經常使用此方治療寒包熱引起的咳嗽、哮喘、肺炎,以及風溫初起、無汗而喘的病人,皆取得良好療效。
二十二、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子〕〔甘草〕石膏湯。原文162
【鄭論】,按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此語皆非確論,其間有因下而引邪深入,其脈尚浮,病機尚欲外出,仍當以桂枝湯,因其勢而導之,方為合法,何得拘泥?至「汗出而喘,無大熱」句,更要仔細推求,果見脈浮緊,有熱象可徵,而麻杏甘膏湯,方是的對之方。若汗出,脈浮空,面舌俱青、白、黑色者,回陽猶恐不及,尚得以原文方治之乎?學者務要留心,探究陰陽消息,切勿死守柴胡,為方所囿,則得
白話文:
下完瀉藥後不應該再用桂枝湯,如果出汗喘不過氣,但沒有明顯發熱,可以用麻杏甘草石膏湯。
矣。
【闡釋】,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鄭氏謂此語非確論。若其人桂枝證仍在者,原有再用桂枝之法。太陽上篇第三十一條、三十二條,太陽中篇第二十九條,都是下後而又用桂枝湯之例。至「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否用麻杏甘膏湯,則應如鄭氏所說:探求陰陽實據,切勿死守陳言,為方所囿。
二十三、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叉手即兩手交叉,冒即按捺,形容病人的兩手復蓋在自己的心胸部位。),心下悸(跳動也。心下悸,即心下部位有緊張跳動的感覺。),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原文64
【鄭論】,按汗為心之液,今發汗過多,則心陽不足,其人叉手自冒者,是欲扶心之意,外援之一助也。至心下悸欲按,皆本此。
白話文:
如果病人已經發過汗,不應該再使用桂枝湯,鄭氏認為這不是絕對的說法。如果病人的桂枝證仍在,還是可以再用桂枝湯治療。例如太陽上篇第三十一、三十二條和太陽中篇第二十九條,都是已經發過汗之後,仍然使用桂枝湯的例子。對於「汗出而喘,無大熱」的病人,是否可以使用麻杏甘膏湯,應該要像鄭氏所說,根據陰陽實證來判斷,不要死板地遵循古人的說法,被方劑所束縛。
如果病人因為發汗過多,出現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想要人按壓的症狀,可以用桂枝甘草湯來治療。因為汗液是心臟的液體,發汗過多會導致心陽不足,病人叉手自冒,是想要扶持心臟的意思,是對身體外在的幫助。心下悸想要按壓,也是源於這個原因。
【闡釋】,此乃汗出過多,損傷胸中陽氣。因胸中陽虛,以致心下悸動不寧。叉手自冒心,亦是汗出多而胸陽虛的原故。
桂枝甘草湯方(校補)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並非解表,乃取其入心而益陽,配以甘草補虛以益氣。桂枝配甘草,則桂枝溫而不熱,所以能益陽而不致發汗。辛甘合用,陽氣乃生,心陽得復而悸動可愈。現本方廣泛用於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可調整血液迴圈功能。如心陽虛是受腎陽虛所引起,可酌加附子。
白話文:
【闡釋】,這表示出汗過多會耗損胸中的陽氣。因為胸中陽氣不足,所以會出現心下悸動不寧的情況。叉手自冒心,也是由於出汗過多導致胸陽虛弱所致。
桂枝甘草湯方(校正)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
以上兩種材料,以三升水煮沸,得到一升藥液,然後去掉濾渣,一次性服用。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甘草湯方,桂枝並不是用來解表,而是取其進入心臟以補益陽氣,配合甘草補充虛弱以增強體力。桂枝與甘草結合,桂枝溫暖但不熱,因此能夠補益陽氣而不會引起出汗。辛甘合用,使陽氣生髮,心陽恢復,心悸可以痊癒。現今本方廣泛用於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可以調節血液循環功能。如果心陽虛是由腎陽虛引起的,可以酌情加入附子。
二十四、未持脈時(與診脈同義),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也。原文75前段
【鄭論】,此條是教人探陰陽之妙諦,若其人令咳而能咳,則耳聰,令咳而不咳,則耳聾。故斷之曰,重發汗,以致心陽虛,濁陰上干,閉其輕竅,故耳聾也,此與風寒閉束者,大有涇渭之別,學者宜細察焉。
【闡釋】,本條通過望診與問診來診斷病情,決其陰陽,重發汗,以致心陽虛,心寄竅於耳,心虛故耳聾,此與肝膽風木之火上升,阻滯清竅而耳聾迥然不同,以小柴胡湯加減治之必不效,必大劑參附湯加味治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如何通過觀察病人外在表現來探究其陰陽狀態。如果醫生叫病人咳嗽,病人能夠咳嗽,就說明耳朵是好的;如果病人咳嗽不出來,就說明耳朵失聰。這是因為大量出汗導致心陽虛弱,濁氣上衝,阻礙了耳竅,所以才導致耳聾。這種耳聾和因風寒阻滯導致的耳聾完全不同,學習者應該仔細觀察區分。
【闡釋】,本條通過望診與問診來診斷病情,決其陰陽,重發汗,以致心陽虛,心寄竅於耳,心虛故耳聾,此與肝膽風木之火上升,阻滯清竅而耳聾迥然不同,以小柴胡湯加減治之必不效,必大劑參附湯加味治之。
這段文字說明,醫生通過觀察病人外貌和詢問病史來判斷病情,確定其陰陽虛實。大量出汗導致心陽虛弱,而耳朵與心臟相通,心臟虛弱就會導致耳聾。這種耳聾和因肝膽風火上衝導致的耳聾截然不同,所以用小柴胡湯治療肯定沒有效果,必須要用大劑量的參附湯加味才能治療。
二十五、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諸病源候論云「奔豚者,氣上下游走,如豚之奔,故曰奔豚」。此兩字在這裏是形容悸氣自小腹上衝心胸之勢,與腎積為奔豚不同。),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原文65
【鄭論】,既稱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是必因發汗而傷及腎陽也,腎陽既衰,不能鎮納下元水氣,以致臍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陽為是。原文所主之方,取茯苓以伐腎邪,而使水氣下泄,不致上奔,真立法之妙諦也。
【闡釋】,歷代注家認為發汗後心陽虛而腎水上逆臍下。鄭氏則謂傷及腎陽,不能鎮納下元水氣,以致臍下悸,欲作奔豚,法宜回陽為是。原文主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雖佳,但不若再加附片以扶腎陽,效果更好。
白話文:
發汗後,患者感到肚臍下方跳動,像是要衝上心胸,可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療。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校補)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名勞水。程林曰:「揚之無力,取其不助腎邪也。」錢天來曰:「動則其性屬陽,揚則其勢下走故也。」)一鬥,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鬥,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醫宗金鑒》云:「本方即苓桂朮甘湯去白朮加大棗倍茯苓也,彼治心下逆滿,氣衝胸,此則臍下悸欲作奔豚。蓋以水停中焦,故用白朮,水停下焦,故倍茯苓,其病由汗後而起,自不外乎桂枝之法也。」本方與苓桂朮甘湯、茯苓甘草湯的作用大致相同,都能治水氣疾患。
白話文:
此方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四味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因水氣停滯導致的腹部不適,如臍下悸動,感覺像有東西在肚子裡跑來跑去等症狀。此方與苓桂朮甘湯、茯苓甘草湯的功效相似,皆能化解水氣,但本方特別適合因汗出後引起的症狀,且以茯苓為主藥,增強其利水滲濕的功效。
甘瀾水
是一種經過特殊處理的清水,據說具有特殊的功效,但現代醫學尚未證實。
苓桂朮甘湯證,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茯苓甘草湯證,厥而心下悸,其病理機轉偏於中焦,所以一用白朮運脾,一用生薑溫胃。本湯證臍下悸欲作奔豚,其病理機轉偏於下焦,所以用大棗培土制水,倍茯苓以伐腎邪。
二十六、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原文66
【鄭論】,此病腹脹滿由於發汗後,明是汗出傷及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干,閉其清道,壅而為滿,法宜補中宣通,原方亦可用,似不若理中加行滯藥為當。
【闡釋】,此條為發汗後脾陽虛弱,不能運化轉輸,虛氣壅滯腹脹滿的治法。鄭氏云:「原方亦可用,似不若理中加行滯藥為當」。筆者治此類脾虛脹滿者,常用理中湯加丁香治之輒效。
白話文:
苓桂朮甘湯證,指的是患者感到心口悶滿,氣往上衝到胸口,這類症狀主要病變在中焦(脾胃),因此要使用白朮來健脾運化,生薑來溫暖胃氣。茯苓甘草湯證,指的是患者昏厥,心口跳動不安,這類症狀也主要病變在中焦,所以要使用白朮來健脾運化,生薑來溫暖胃氣。本湯證,指的是患者感到臍下悸動,想要跑跳,這種症狀主要病變在於下焦(腎膀胱),因此要使用大棗來滋陰補血,抑制水液過盛,並加倍茯苓來消除腎臟的邪氣。
發汗之後出現腹部脹滿,可以使用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來治療。
鄭氏認為,這種發汗後腹脹滿的病症,是因為出汗過多傷了胸中的陽氣,導致濁陰上逆,堵塞了清陽之氣的通道,所以才會腹部脹滿。治療方法應該要補益中焦,疏通氣機,原方雖然也可以使用,但不如理中湯加一些行氣消滯的藥物更為合適。
這段文字說明了發汗後腹部脹滿,是因為脾陽虛弱,無法運化和轉輸水谷精微,導致虛氣阻滯,腹部脹滿的病理。鄭氏認為原方雖然可以使用,但不如理中湯加一些行氣消滯的藥物效果更好。筆者治療這種脾虛脹滿的患者,常用理中湯加上丁香,效果非常顯著。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校補)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薑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為溫運脾陽,寬中除滿,消補兼施之劑。厚朴味苦辛,性溫,下氣開滯,豁痰泄實,故能平胃氣而除腹滿,生薑辛開理氣,半夏開結燥濕,人參、甘草健脾培土以助運用。參、草非脹滿之要藥,臨床時分量宜輕。除用治脾虛作脹外,近人推廣用於慢性胃炎、胃、腸消化不良等病症。
白話文: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方 (校補)
方劑組成:
- 厚朴 半斤 (炙,去皮)
- 生薑 半斤 (切)
- 半夏 半升 (洗)
- 甘草 二兩
- 人參 一兩
用法: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一鬥水煎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方解及應用範圍:
此方主要功能為溫運脾陽,寬中除滿,兼具消食和補益作用。
- 厚朴味苦辛,性溫,具有下氣開滯、豁痰泄實的功效,能平胃氣,消除腹滿。
- 生薑辛溫,可開胃理氣。
- 半夏能開結燥濕。
- 人參和甘草可健脾培土,幫助脾胃運化。
值得注意的是,人參和甘草並非治療脹滿的主要藥物,臨床上用量宜輕。
除了治療脾虛作脹,此方近來也常被應用於慢性胃炎、胃腸消化不良等疾病。
二十七、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鞭,乾(嘔)〔噫〕食臭(噫同噯,即噯氣帶有食臭味。),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形容腹腸間的響聲。)下利者,宜生薑瀉心湯〔主之〕。原文157
【鄭論】,此證既稱汗解,是外邪已去,何至胃中不和,心下痞鞭?此是因發汗過多,以致濁陰上逆於心而成痞乎?是因挾有宿食滯於心下而成痞鞭乎?是因有邪熱結於心下而成痞鞭乎?是因有寒水逆於心下而成痞鞭乎?不能無疑。又云:「乾(嘔)〔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至雷鳴下利」句,定是太陽氣化失職,以致寒水彌漫四旁,一切病情,俱由此而生。但原文以生薑瀉心湯主之,似不恰切。
白話文:
傷寒患者在發汗後,胃部不適,心口悶痛,還伴有反胃並帶有食物的臭味,肋骨下方有積水,肚子裡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並且腹瀉,這時應該服用生薑瀉心湯。
【闡釋】,鄭氏所注,與歷代注家不同,首先提出心下痞鞭有四種不同情況,此條心下痞鞭,是因寒水逆於心下而成,此太陽氣化失職,以致寒水彌漫,原文主以生薑瀉心湯為不恰當。筆者認為可用五苓倍桂以化太陽膀胱之氣,加附子以扶腎陽,較為妥切。
生薑瀉心湯(校補)
生薑四兩(切),甘草三兩(炙),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解說】,鄭氏的註解,與過去的注釋家有所不同,首先提出了心下痞鞭有四種不同的狀況。這條關於心下痞鞭的描述,是因為寒水在心下逆流所致,這是太陽之氣的運化失常,導致寒水廣泛散佈。原本主張使用「生薑瀉心湯」可能不太適合。我認為,可以使用「五苓倍桂」來調和太陽膀胱之氣,並加入「附子」以扶持腎陽,這樣的療法可能更為恰當。
生薑瀉心湯(修正版)
生薑四兩(切成片狀),甘草三兩(炙烤過後),人參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升(先清洗過),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掰開)。
上八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附子瀉心湯,本云加附子。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同體別名耳。生薑瀉心湯,本云理中人,參黃琴湯,去桂枝、朮加黃連,並瀉肝法。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生薑、半夏辛溫散寒,除脅下水氣以和胃,人參、大棗以補中,乾薑、甘草以溫裏,黃芩、黃連以除痞結。因本方以胃不和有水氣為主,故重用生薑以和胃散水,因以名方。本方主治皆屬裏證,寒多熱少,升降失司、虛實錯雜之證。現應用本方以治急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胃擴張,胃酸過多,腸胃功能紊亂等症。
白話文:
方劑
取上八味藥材,用水一斗(約十升)煮,煮到剩六升,去渣,再煎煮至三升,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三次。
附子瀉心湯
此方原本記載要加附子。
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
這兩個方劑跟上八味湯同屬於一類,只是名稱不同。
生薑瀉心湯
此方原本記載是用來治療「理中人」,也就是脾胃虛弱的人。它的配方是參黃琴湯去掉了桂枝和朮,再加了黃連,屬於瀉肝法。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中生薑、半夏性辛溫,具有散寒除濕的功效,能去除脅下積水,和胃止嘔。人參、大棗則補益中氣。乾薑、甘草溫暖脾胃。黃芩、黃連清熱解毒,消散痞塊。
由於本方主要針對胃氣不和、積聚水氣的症狀,因此大量使用生薑來和胃散水,故以此命名。
本方適用於內證,以寒邪為主,熱邪較少,升降失調、虛實夾雜的情況。
現代醫學應用上,本方可治療急性或慢性腸炎、消化不良、胃擴張、胃酸過多、腸胃功能紊亂等症。
二十八、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次)〔行〕,(完)穀不化(就是食穀不消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鞭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胃中虛氣上逆),故使鞭也,甘草瀉心湯主之。原文158
【鄭論】,此條既已誤下,而又復下,所現之症,既稱虛冷,此非結熱,原文以甘草瀉心湯主之,方中芩連之苦寒,而復可用乎?仲景不當處此。
【闡釋】,兩次誤下,其痞益甚,此非熱邪痞結,而是胃中虛冷之極也,理當急投四逆以救其陽,稍加人參以潤之,即四逆加人參湯。在臨床上,人參確有振奮胃機能,緩解虛性痞滿的作用。故鄭氏駁其不可用芩、連之苦寒,而曰仲景不當處此。
白話文:
患者患有傷寒中風,醫生卻誤用下法,導致患者腹瀉不止,每天拉肚子好幾次,吃下去的食物消化不良,肚子裡雷鳴作響,胸口堵塞脹滿,乾嘔噁心,心煩意亂,無法安寧。醫生看到胸口堵塞,認為病症未除,又再次用下法,結果胸口堵塞更加嚴重。這並不是由於熱邪積聚引起的,而是因為胃部虛弱,寒氣上逆所致,才會出現這些症狀。甘草瀉心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甘草瀉心湯方(校補)
甘草四兩(炙),黃岑三兩,乾薑三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黃連一兩
上六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用甘、棗以補中,乾薑、半夏,辛以通達,岑、連苦寒瀉痞清熱。甘草用至四兩,為本方君藥,故名甘草瀉心湯。現今推廣用以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多效,其證多為寒熱錯雜。
二十九、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即治療痞證。痞:痞塊、痞積,腹中可觸摸之硬塊,傷寒病等會發生此症狀。),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原文164
白話文:
甘草瀉心湯方(校補)
甘草四兩(用火烤過),黃芩三兩,乾薑三兩,半夏半升(洗淨),大棗十二枚(掰開),黃連一兩
將以上六味藥材,用一斗水煎煮,煮到剩六升,去掉藥渣,再煎煮到剩三升,溫溫的服用一升,一天服三次。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此方以甘草和大棗補益脾胃,乾薑和半夏辛溫通暢,黃芩和黃連苦寒瀉火清熱。甘草用量達到四兩,為本方的主藥,故名為甘草瀉心湯。現在廣泛應用於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效果顯著。其適應症多為寒熱交雜之症。
二十九、傷寒病患者大瀉之後,又再次發汗,心下有痞塊,怕冷,表示寒邪尚未完全去除。 此时不可急於攻治痞塊,应先解表散寒,待表邪解除了才能攻治痞塊。 解表宜用桂枝湯,攻治痞塊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鄭論】,既稱下汗後,以致心下痞,明是下汗,虧損表裏之陽,以致濁陰上干,結於心下而為痞,法宜溫中扶陽,宣中散逆為是。又云:惡寒者表未解,惡寒二字,雖云太陽面目,究竟陽虛而畏外寒,亦見惡寒,況既大下發汗後,果見脈尚浮緊,周身尚在疼痛,發熱,惡寒,如此可以解表,不然,祗見惡寒兩字,不得即當解表。
至於攻痞之說,雖有次弟,以此症而論,則攻痞之大黃黃連瀉心湯,亦未恰切,何也?未見有熱象足徵,祗有痞象一症,況此由下汗而成,並非未經汗下而見,前之大下,是大黃苦寒一派而致痞,既前之大黃不效,今又用之,又豈能必其效乎?吾想再下之,而命不永也。
白話文:
這位鄭先生說,既然說的是瀉下發汗之後,導致心下痞滿,那麼很明顯是發汗過度,損傷了表裡之陽氣,以至於濁陰之氣上逆,阻塞在心下而形成痞滿。治療方法應該溫暖中焦,扶助陽氣,宣通中焦,散解逆氣才是。
又說,患者怕冷,說明表症尚未解除。雖然說怕冷是太陽經的病症,但實際上是陽氣虛弱,畏懼外寒,也可能表現出怕冷。更何況,患者已經經歷過大瀉發汗,現在脈象仍然浮緊,周身疼痛,發熱,怕冷,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解表治療。反之,如果只是單單看到患者怕冷這兩個字,就貿然解表,那就不妥了。
至於說要攻治痞滿,雖然也有其道理,但以這個病症來分析,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來攻治痞滿,也不太恰當。為什麼呢?因為沒有看到明顯的熱證,只有痞滿這一症狀。而且這個痞滿是由於發汗過度引起的,並不是沒有經過瀉汗就出現的。之前的大瀉,正是由於大黃的苦寒性而導致的痞滿。既然之前用大黃沒有效,現在又用它,怎麼能保證一定會有效呢?我擔心再次瀉下,患者恐怕性命不保。
【闡釋】,鄭氏所按,層層分析,與歷代注家迥異。下汗後,以致心下痞,乃虧損表裏之陽,陰氣結於心下而成痞,法宜溫中扶陽,宣中散逆,所論極是。至惡寒二字,亦有陽虛而畏寒者,則不在解表之例。
至於攻痞之說,大黃黃連瀉心湯,亦不恰切,蓋只有痞象一症,而未見有熱象足徵,況此痞由下汗而成,並非未經汗下而見,前用大黃下之而成痞,今又用之,豈能必其效乎?故鄭氏慨然曰:「吾想再下之,而命不永也」。
三十、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與軟同,柔軟之意。),但氣痞(本是一種疾狀名稱,不是獨立的病名。但也有以痞為主證,而進行治療的,如諸瀉心湯證。)耳。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大)〔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原文151、154、155
白話文:
鄭氏的分析層層分明,與歷代註解家觀點迥異。出汗後導致心下痞,是因表裡陽氣受損,陰氣積聚於心下而形成痞塊,應當溫中扶陽,宣中散逆,其說法十分精確。至於「惡寒」二字,也可能因陽虛而畏寒,則不屬於解表範疇。
至於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來攻痞,也不合適,因為僅有痞塊症狀,沒有明顯的熱象,而且這個痞塊是因出汗後形成,並非未經出汗而出現。之前用大黃瀉下導致痞塊,現在又用它,效果難以保證。因此鄭氏感慨地说:「我担心再瀉下去,性命不保。」
脈浮而緊,又繼續瀉下,緊氣反入內,就會形成痞塊,按壓起來柔軟,這只是一种氣痞。心下痞,按壓起來柔軟,脈象在關上浮大,可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心下痞,還伴有惡寒出汗,可用附子瀉心湯治療。
【鄭論】,按脈浮而緊,是寒傷的候,理應解表,醫者不知解表,而復下之,緊反入裏,明明引邪深入而成痞滿之象,但按之濡,是無形之熱邪結於心下。至於關上浮大,足見中州之實有熱助之,而原文之大黃黃連瀉心湯,是的確之法。
若心下痞,而見惡寒汗出者,則又陽虛之徵,因誤下所致,原文以附子瀉心湯主之,附子可用,而芩連必不可用,何也?惡寒者,陽衰之驗,汗出者,亡陽之機,心下痞者,陰邪上逆之據,法宜大劑扶陽宣散為是,學者宜細察之。
【闡釋】,本條係《傷寒論》151、154、155,三條合併而成。「脈浮而緊」至「氣痞耳」為一節,說明痞的成因與證狀;「心下痞」至「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為第二節,此熱痞的證治;「心下痞」至「附子瀉心湯主之」為第三節,此痞證而兼陽虛的證治。鄭氏對第三節所按:「附子可用,芩、連必不可用。
白話文:
【鄭論】提到,脈搏浮緊,是寒邪侵襲的症狀,應該要發汗解表。但醫生若不進行解表治療反而使用下藥,寒邪就會轉入裡部,造成腹部脹滿的症狀。然而,當用手按壓腹部時,會發現膚質軟弱,這代表在心下方有無形的熱邪積聚。至於關脈浮大,這顯示中焦有熱邪相助。根據原文,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確實是對的方法。
如果腹部脹滿,同時出現畏寒出汗的情況,這是陽氣虛弱的表現,通常由誤用下藥所導致。根據原文,使用附子瀉心湯可以治療。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附子可以使用,但黃芩和黃連則不能使用。因為畏寒出汗是陽氣衰敗的跡象,出汗是陽氣外洩的現象,腹部脹滿是陰邪上逆的證據,所以治療方法應該是大量補益陽氣並促進其流通,學者應該仔細觀察這些原則。
【闡釋】,這段內容來自《傷寒論》的第151、154、155條,合併而成。其中「脈浮而緊」到「氣痞耳」部分解釋了脹滿的成因和特徵;「心下痞」到「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部分詳細說明瞭熱脹滿的治療方式;「心下痞」到「附子瀉心湯主之」部分則詳細描述了腹部脹滿兼有陽虛的治療方式。鄭氏強調,在處理腹部脹滿兼有陽虛的情況時,雖然可以使用附子,但黃芩和黃連則不能使用。
」發人深省。筆者認為可用附子理中湯扶陽抑陰,加半夏、砂仁健脾降逆為當。
大黃黃連瀉心湯(校補)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上二味,以麻沸湯(即沸水)二升漬之(用沸水泡藥,而不用煎熬。),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
附子瀉心湯方(校補)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別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大黃黃連瀉心湯為瀉火泄熱之劑。大黃苦寒,急瀉上炎之火;黃連瀉中焦邪火,清熱消痞。二藥僅用沸湯漬泡,取汁飲服,重在清中焦之熱邪而不主瀉下。故凡不惡寒,但惡熱,心下痞悶不舒,按之膨滿而微有抵抗,自覺煩熱,熱氣上衝,頭痛,面赤等,都可治之。《金匱》用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
白話文:
這段話讓人深思,我覺得可以服用附子理中湯來扶陽抑陰,再加入半夏、砂仁健脾降逆,應該是最適合的治療方法。
大黃黃連瀉心湯用來瀉火泄熱,大黃苦寒,能快速瀉去上焦的熱火;黃連瀉去中焦的邪火,清熱消痞。兩味藥只用沸水浸泡,取汁飲用,主要作用是清熱,而非瀉下。所以,凡是不怕冷,但怕熱,心口悶痛不舒,按壓時感到膨脹且略有抵抗,自覺發熱,熱氣上衝,頭疼,面紅等症狀,都可以用此方治療。《金匱》中用此方治療「心氣不足,吐血、衄血」。
」此氣盛火旺,逼血妄行也。近人推廣治療炎性的胃腸病,和一般突發的充血性疾病,如高血壓等,更廣泛用於熱盛之吐血,療效可靠。附子瀉心湯即上方加黃芩、附子,為寒熱並用,溫清兼施,正邪兩顧之和劑。三黃泄熱消痞,僅用沸水漬泡取汁,附子久煮,取濃汁。合和與服,取寒熱異其氣,生熟異其性藥雖同行,而功則各奏。
故凡證屬實熱而體屬陽虛之胃病或吐血鼻衄等病,都可適用。
三十一、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即承氣之類,非有別藥也。)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兼之)〔蒸蒸而振〕(蒸蒸,身熱汗欲出之狀也;振者,振振然動搖之貌,即寒戰也。),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鞭〔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可也)。但滿而不(病)〔痛者〕,此為痞,柴胡湯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原文149
白話文:
這類疾病是由於體內熱氣旺盛,導致血液失控流動造成的。現代醫學將其應用於治療胃腸發炎、突發性充血疾病,如高血壓等,尤其對熱盛導致的吐血效果顯著。附子瀉心湯是在原方基礎上加入黃芩、附子,寒熱並用,溫和清熱,兼顧正邪,是治療此病的最佳選擇。三黃泄熱消痞則用沸水浸泡取汁,附子則久煮取濃汁,合在一起服用,利用寒熱之氣、生熟之性的差異,藥物雖共同作用,但效果各不相同。
因此,凡是屬於實熱體質且陽虛的胃病,或吐血、鼻出血等疾病,都可以使用這個療法。
若患者在傷寒發病五六天後,出現嘔吐發燒的症狀,符合柴胡湯的症狀,但使用其他瀉藥後,柴胡症狀仍然存在,則可以再次服用柴胡湯,即使已經使用過瀉藥,也不會有副作用,並且會伴隨著發熱出汗,最终解除病症。 如果患者心下滿脹且疼痛,則屬於結胸,需要服用大陷胸湯治療。但如果只是滿脹不痛,則屬於痞,不適合服用柴胡湯,應該服用半夏瀉心湯。
【鄭論】,按柴胡湯症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症仍在者,是下之而邪未深入,尚在少陽,故不為逆,若下之而轉變別症,少陽症全無者,則是下之過,咎無可辭。若心下滿而鞕,雖名結胸,究竟務要察其虛實,果係有邪熱結於心下者,可與大陷胸湯。若係下之失宜,而陰寒水濕上逆而作者,猶宜溫中降逆,化氣行水方是。
所云滿而不(病)〔痛〕則為痞,原非柴胡湯所宜。原文以半夏瀉心湯,確乎有理,至於方中芩連,似覺不當,學者察之。
【闡釋】,此條乃柴胡湯證具,誤下後的三種病變。其一是雖誤下而證未變,所以仍用原方治療。其二是病轉結胸的證治,又有兩種情況,果係有邪熱結於心下者,可與大陷胸湯;若陰寒水濕上逆而作者,則宜溫中降逆,化氣行水,可用附子理中湯加肉桂、砂仁、半夏、茯苓治之。其三是轉痞滿的證治,亦即是心下滿而不痛的痞證,則宜用半夏瀉心湯治療。
白話文:
【鄭論】提到,如果按照柴胡湯的標準來判斷病情,卻使用了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導致病情並未改變,這說明邪氣還停留在少陽經,所以並不算錯誤的治療方式。但如果使用藥物後病情出現轉變,並且少陽經的症狀完全消失,那麼這就是過度治療,責任難以推卸。
如果患者出現心下部位滿脹且硬的症狀,即使被稱為結胸,但必須詳細鑒別其虛實,如果確定是邪熱在心下凝結的情況,可以使用大陷胸湯。如果是因為不當的下法導致陰寒和水濕逆流,則應當使用溫中降逆、化氣行水的方法進行治療。
所謂的心下部位滿脹但沒有疼痛的症狀,其實並不符合柴胡湯的適用範圍。原始的半夏瀉心湯理論是正確的,但在方劑中加入黃芩和黃連,似乎有些不妥,需要學者們去細心觀察和理解。
【闡釋】這段話總結了使用柴胡湯後出現的三種不同後果:第一種是錯誤的下法並未改變原本的病情,因此可以繼續使用柴胡湯進行治療。第二種是病情轉變為結胸,分為兩種情況:如果心下有邪熱凝結,可以使用大陷胸湯;如果是由於陰寒和水濕逆流造成的,則需要使用溫中降逆、化氣行水的方法,比如附子理中湯加上肉桂、砂仁、半夏、茯苓等。第三種是病情表現為心下部位滿脹但沒有疼痛的痞證,這種情況下,應當使用半夏瀉心湯進行治療。
鄭氏提出方中芩連,似覺不當,應用時宜詳加審察,示人以慎重之意。
半夏瀉心湯方(校補)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須大陷胸湯者,方用前第二法。原注云:「一方用半夏一升」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柯韻伯云:「即小柴胡湯去柴胡加黃連乾薑也。不往來寒熱,是無半表證,故不用柴胡,痞因寒熱之氣互結而成,用黃連乾薑之大寒大熱者,為之兩解也。」但下後中虛,所以用參草大棗以補正。近代推廣應用治療胃腸道疾病,如急慢性胃腸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臟寒腸熱之泄瀉等,都有一定療效。
白話文:
鄭氏認為方中黃芩、黃連的用量似乎不妥,建議在應用時要仔細斟酌,提醒人們要謹慎用藥。
三十二、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即大黃黃連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煩燥)〔燥煩〕(即口燥心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原文156
【鄭論】,痞由誤下而致,服瀉心湯而不解,又復見(煩燥)〔燥煩〕口渴,小便不利,原文以五苓散主之,可見初非下症,實太陽之症。因下而引入太陽之腑也。可見醫家不可妄下,總要斟酌妥貼為妙。
【闡釋】,痞由誤下而成,本條痞證是水飲內停,津液不行所致,故有渴而口燥心煩,小便不利等。如鄭氏所說:「實太陽之症,因誤下而引入太陽之腑,」故五苓散為對症之良方。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現心下痞,服用瀉心湯後症狀沒有改善,還伴隨口渴、口乾心煩、小便不利的狀況,就應該用五苓散治療。因為這種情況可能是誤下導致,本質上屬於太陽病,瀉心湯反而將病症引入太陽經脈,所以需要用五苓散來治療。醫生在治療時要謹慎,不可隨意使用瀉下藥物,應該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做出判斷。
三十三、傷寒服(瀉)〔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鞭,服瀉心湯已,(後)〔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說明理中湯的作用是調理中焦脾胃。),此利在下焦(是指病在下部。),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原文159
【鄭論】,據所稱傷寒,服(瀉)〔湯〕藥下利不止,而至心下痞,明是下傷胸中之陽,遂使濁陰僭居高位而成痞,雖服瀉心湯而病未解,又復下之,一誤再誤,所失愈多,醫㈠〔以〕理中湯治之,下利益甚。
白話文:
病人得了傷寒,服用瀉藥後一直拉肚子,心口悶痛,服用瀉心湯後也沒有好轉,又繼續服用其他瀉藥,結果拉肚子仍然不止。醫生給他喝了理中湯,病情大有好轉。理中湯的作用是調理脾胃,而這個病人拉肚子是因為病在下焦,應該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治療。如果拉肚子仍然不止,就應該讓病人多排尿。
非下利甚之可怪,實由中州轉運,而積陰下泄,雖泄甚一時,而收功已在旦夕,昧者不察,以為病在下焦,非理中可了,又復以赤石脂禹餘糧湯治之,仍不效,而曰當利小便,不知下利,有小便尚利者,有小便不利者,不利者可利,而小便利者決不可利。以余所見,全是誤下所致,理中是不易良法,理中內加桂、芩、砂、半是絕妙法,原文所論之方,皆在似是而非之例,學者詳細辨之。
【闡釋】,本條指出,下後再次誤下,有各種不同病情,應根據辯證論治的精神來處方治療。如下後痞鞕下利,而胃脘部痞鞭偏甚的,宜用瀉心湯;如中焦虛寒的,宜用理中湯。如下利不止,下虛滑脫的,可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如屬清濁不分,小便不利的,可用五苓散,小便一利,便可減少大便中水分,有利於下利不止的治療。鄭氏認為全是誤下所致,理中是不易良法,理中內加桂、苓、砂、半是絕妙法,亦可遵從。
白話文:
闡釋
這段文字強調了辨證論治的重要性。不同的下痢情況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
- 下痢伴隨腹脹,胃脘部痞滿嚴重的,宜用瀉心湯。
- 中焦虛寒的,宜用理中湯。
- 下痢不止,下虛滑脫的,可用赤石脂禹餘糧湯。
- 清濁不分,小便不利的,可用五苓散。
赤石脂禹餘糧方(校補)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餘糧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柯韻伯云:「大腸之不固,仍責在胃,關門之不緊,仍責在脾,此二味皆土之精氣所結,能實胃而澀腸,凡下焦虛脫者,以二物為末,參湯調服,最效」。此方亦可用於大腸咳嗽,咳則遺矢。李東垣謂:「固澀止咳」。
三十四、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鞭,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原文165
【鄭論】,按傷寒發熱,有風傷衛之發熱,寒傷營之發熱。出汗,有風傷衛之出汗,有陽明熱甚之出汗,有少陰亡陽症之出汗。而此只云:發熱汗出不解,是用桂枝解表之劑而出汗不解乎?是用麻黃解表而發熱汗出不解乎?此中全無實據。言陽越於外發熱也可,言汗出亡陽也可。
白話文:
將赤石脂和太一禹餘糧各一斤碎末,以六升水煮至二升,去渣,分三次溫服。此方能補脾胃,澀腸止瀉,適用於下焦虛脫、大腸咳嗽、咳則遺矢等症。
又云:心中痞鞭,嘔吐下利,全是太陰病情,則於太陽症不合,至於大柴胡湯,則更屬不合也,學者盍察之。
【闡釋】,此條鄭氏提出種種疑問,以及心中痞鞭,嘔吐下利,證屬太陰,皆值得學者辨證時深思,大柴胡湯為和表清裏之劑,與病症不合,不可用矣。舒馳遠更說:「大柴胡湯不可用,仲景必無此法」。方見「過經不解」一條。
三十五、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謂大邪已散去。),心下痞〔鞭〕,噫氣(即飽食息也。俗曰打飽呃。)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湯主之。原文161
白話文:
有人說,心中痞塞,嘔吐腹瀉,都是太陰證,與太陽證不符,至於大柴胡湯,更是完全不適合。學者應該仔細思考這些問題。
【鄭論】,按傷寒病,至用汗、吐、下三法,外病已解,而見心下痞,噫氣不除者,由或汗、或吐、或下,傷及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干,逆於心下,阻其升降之氣機而為噫。原文以旋覆代赭石湯主之,實屬至當之法。
【闡釋】,本條為傷寒大邪解後,虛氣作痞的治法。鄭氏釋「噫氣不除者,傷及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干,逆於心下,阻其升降之氣機而為噫」。實屬至當,主以旋覆代赭石湯,為確切不易之方矣。
旋覆代赭石湯方(校補)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薑五兩,代赭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傷寒病如果用汗、吐、下三種方法治療,外在症狀已經消失,卻出現心下痞塞、打嗝不止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出汗、嘔吐或瀉下過度,損傷了胸中的陽氣,導致濁陰之氣上逆,阻礙了心下的升降氣機,才造成打嗝。古人用旋覆代赭石湯治療這種情況,確實是十分合適的方法。
上七味,以水一鬥,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曰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人參、甘草養正補虛,薑、棗和脾養胃,半夏以蠲飲降濁,更以代赭石之重,使之斂浮鎮逆,旋覆花之辛,用以宣氣滌飲。濁降則痞鞕可消,清升則噫氣可除。現多用於慢性胃腸病,胃氣上逆,眩暈嘔吐,胸痞,痰多而黏,食不下,大便秘結,噎膈反胃等。
三十六、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指睾丸而言,此指陰莖縮入。)者,此名臟結(臟氣結塞不通的意思。),死。臟結無陽症(指發熱、頭痛、身疼、口渴等陽性證狀。),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則)舌上苔滑者,(而)不可攻也。原文167、130
白話文:
先將七味藥材放入一斗水中煮沸,直到水量減少至六升,去除藥渣後再次煎煮,直到剩三升,溫熱後服用一升,如此連續服用三次。
這方子以人參和甘草補益正氣,薑和棗滋養脾胃,半夏化痰降濁,代赭石鎮逆止嘔,旋覆花宣肺化痰。濁氣下降,則可消除腹脹,清氣上升,則可去除噯氣。現多用於慢性胃腸病、胃氣上逆、眩暈嘔吐、胸悶、痰多黏稠、食慾不振、便秘、噎膈反胃等症狀。
如果患者的脅肋下有長期存在的痞塊,連接到臍旁,疼痛蔓延至下腹部,並進入陰莖,這叫做臟結,預後極差。臟結無發熱、頭痛、身痛、口渴等陽性症狀,也不出現寒熱往來,患者反而很平靜,舌苔光滑,不可用攻伐之法治療。
【鄭論】,兩脅屬肝地面,素有痞連在臍旁,是陰寒久聚於厥陰而未解,陰邪甚則痛直入陰筋,故決其死。而曰臟結者,肝為陰臟故也。無陽症,不往來寒熱,其人安靜,舌滑苔,則是陰症之實據,言不可攻,是教人不可妄用藥以攻其結也。
【闡釋】,此條《傷寒論》原書分作兩條:「病脅下素有痞,……此名臟結,死」。為第一節,此言臟結的痞屬極危候。痞症之結深結久,惟陰無陽,陰氣過極,陽氣竭絕,故死。第二節為「臟結無陽症……不可攻也。」繼續說明臟結證的屬性,是純陰無陽,雖有如結胸的鞕滿證狀,慎不可攻,若誤攻之,則犯虛虛之戒。此條有論無方,前節言死,後節言不可攻。
白話文:
《傷寒論》中提到,兩肋部位屬於肝臟的區域,如果常年有痞塊位於臍旁,這是陰寒之氣長期積聚在厥陰經脈而未解,陰邪嚴重時會疼痛直入陰筋,因此會導致死亡。而將這種情況稱為「臟結」,是因為肝臟是陰性臟器。如果患者沒有陽氣症狀,也沒有寒熱往來,人很安靜,舌頭光滑有苔,這就是陰症實證,說明不可攻治,意思是提醒人們不要隨意用藥去攻破結塊。
筆者認為可用大劑四逆湯、白通湯以回陽,或當於十百中挽救一二,亦是盡治病之道而已。
三十七、問曰:病有結胸(證候名,主要證狀是心下鞕痛(胃脘部)。),有(結臟)〔臟結〕(證候名,主要證狀是心下鞕痛(胃脘部)。),其狀何如?答曰:按(則病)〔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為(結臟)〔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日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原文128、129
【鄭論】,按結胸、臟結兩症,答曰寸浮、關沉緊;寸浮、關細沉緊,皆非確論。若寸浮、關沉而不結胸;寸浮、關細沉緊而不臟結,則又當何說?以余鄙見,當時胸高突起,結於胸之上部者,可名結胸。如物盤狀,結於少腹兩側,或在臍旁,可名臟結。然後以脈象參之,庶為近理。若僅以脈象而論,恐未必盡如是說也,學者須知。
白話文:
我認為可以使用大量的四逆湯和白通湯來回陽救逆,即使只能在十個病人中救活一兩個,也是盡了醫治病人的責任。
【闡釋】,本條《傷寒論》原書分為兩條。「問曰……名曰結胸也」為一條;「何為臟結……難治」又為一條。鄭氏說:不能只憑脈辨結胸與臟結,而應結合證狀參之。如胸高突起,結於胸之上部者可名結胸;如物盤狀,結於少腹兩側,或在臍旁,可名臟結。必這樣辨結胸與臟結,方為恰當。亦即對證候的診斷,四診缺一不可。
三十八、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是說結胸證屬熱屬實,與寒實結胸相對而言。),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135
【鄭論】,此條明言熱邪盤聚胸中,以致心下痛,按之如石鞕,故取大陷胸湯以治之,急欲逐去熱邪之意也。前太陽上篇三十七條內云:脈浮者必結胸,此何不見脈浮也?脈沉緊者,必欲嘔,此何不見嘔也?總之,專以脈定病,決乎〔不〕可,況氣機變化莫測,焉能以二十八脈象,以定億萬病象乎?學者切不可為脈所囿,則得矣。
白話文:
《傷寒論》中提到,傷寒病發六七天,出現胸部脹痛、按壓時像石頭一樣硬的症狀,脈象沉而緊,稱為熱實結胸,可用大陷胸湯治療。此病症是由於熱邪積聚在胸中導致的,大陷胸湯能迅速驅散熱邪。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憑脈象來判斷結胸,應結合其他症狀,例如胸部高突、腹部兩側或臍旁有硬塊等,才能準確診斷。
【闡釋】,此節乃未經誤下而成結胸之證也。傷寒六七日,寒不外解,而反化熱入裏,故曰結胸熱實。提出熱實二字,恐人以沉緊之脈而誤認為寒實結胸也。此證寒化為熱,而與有形之水,搏結於心下,故按之石鞕而痛也。治以大陷胸湯,瀉熱逐水,得快利,則病自愈矣。鄭氏曰:「專以脈定病,決乎不可。
」必需四診合參,乃能探得病原,辨證處方,斯為得矣(此條舒本列為38條,鄭書列為58條,按理應列為38條,故從舒本將此條移前。鄭書38條移為39條,以下依次順移)。
三十九、小結胸(症)〔病〕,〔正〕在心下,(若)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者)小陷胸湯主之。原文138
白話文:
這一節講的是沒有誤服藥物而導致的結胸症狀。傷寒病發六七天,寒邪沒有被驅散出去,反而轉化成熱邪侵入內部,所以叫做結胸熱實。特別強調熱實,是怕有人看到脈象沉緊,誤認為是寒實導致的結胸。這個病症是寒邪轉化為熱邪,和體內的水分結合,阻塞在心窩部位,所以按壓時會有硬塊和疼痛。治療用大陷胸湯,瀉熱逐水,如果能通暢排泄,病就會自己痊癒。鄭氏說:「只憑脈象判斷疾病,絕對不行。」必須四診合參,才能找出病因,辨證施治,這樣才是正確的。
【鄭論】,既名結胸,何分大小,要知有熱結於胸者,有寒結於胸者,有痰結於胸者,有食結於胸者,總要分辨的確,庶無差錯。若小陷胸湯,與熱結者宜,而非寒、痰、食所宜,即以原文脈之浮滑而論,浮主風,而滑主痰,宜是內痰,若小陷胸湯,則未必妥切。
【闡釋】,小結胸症,有熱結於胸者?小陷胸湯為正治之方。若寒結、痰結、食結於胸者,則非小陷胸湯所宜。筆者在臨症中,對寒結於胸者,用大黃附子細辛湯;因痰結於胸者,則用苓桂朮甘湯加附子以溫化之;若食積結胸者,選用加味平胃散。此皆屢用屢效之方也。
白話文:
所謂「結胸」,不論大小,都要明白是熱、寒、痰、食哪種原因導致的,才能對症下藥。例如小陷胸湯,適合治療熱結於胸,但不適合寒、痰、食造成的結胸。原方脈浮滑,浮主風,滑主痰,說明可能是內痰,但未必適合用小陷胸湯。
寒結於胸,可用大黃附子細辛湯;痰結於胸,可用苓桂朮甘湯加附子溫化;食積結胸,可用加味平胃散,這些方子都經過多次驗證,效果顯著。
小陷胸湯方(校補)
黃連一兩,半夏半升(洗),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渣,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用黃連苦寒以清熱,半夏辛燥而祛痰,栝蔞實甘寒滑潤,既可助黃連以清熱,又可助半夏以化痰,藥力較大陷胸湯為緩,故稱為小陷胸湯。因本方有清熱、開結、化痰之作用,推廣應用於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病,如急慢性胃炎炎、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等呈痰熱結於胸脘之證者。
四十、傷寒十(條)〔余〕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主之)。但結胸(而)無大熱者,(指邪熱傳裏,表無大熱。),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欲)〔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原文136
白話文:
小陷胸湯由黃連、半夏、栝蔞實三味藥組成,先將栝蔞實煮水取汁,再加入黃連、半夏一起煮,最後分三次溫服。此方清熱、開結、化痰,適用於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支氣管炎、肺炎、胸膜炎等,症狀表現為痰熱結於胸脘者。
【鄭論】,據所稱熱結在裏,是見小便短赤乎?是見大便閉塞乎?是見舌苔乾黃、大渴飲冷乎?務要有一定實據,原文籠統言之,學者當於病情處探求,果見大便不利,復往來寒熱者,大柴胡湯可用。
又云:結胸而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但(欲)〔頭〕微汗,原文以大陷胸主之,既以無大熱,而為水結胸脅明是中宮不宣,水逆不行;法宜溫中、健脾、行水為是,若大陷胸湯,斷乎不可。
【闡釋】,熱結在裏,必要有裏熱之實據,復往來寒熱,則大柴胡湯可用。若水結在胸脅,明是中宮之陽不能傳運,水流入脅而結聚,應如鄭氏所說:「當溫中、健脾、行水,大陷胸湯斷乎不可」。此證可用理中湯加砂、半、茯苓治之。
白話文:
古人認為,如果有人出現小便短赤、大便閉塞、舌苔乾黃、口渴想喝冷飲,可能是體內有熱氣積聚。但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如果患者大便不通暢,而且反覆出現寒熱交替,就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
同樣,如果患者胸悶,但沒有明顯發熱,可能是水氣積聚在胸肋之間,導致氣機不暢,這種情況不能使用大陷胸湯,因為它會加重病情。應該採取溫中健脾、利水的方法,比如用理中湯加砂仁、半夏、茯苓等藥物治療。
四十一、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四肢關節疼痛之甚。),微嘔,心下支結(心下感覺支撐悶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原文146
【鄭論】,按傷寒至六七日,所現仍是太陽表證病情,但有微嘔,則柴胡桂枝湯可用。至於心下支結,是太陽寒水之氣上逆所致也,當於方中加茯苓、砂、半,庶為恰切。
【闡釋】,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此是太陽表證未除的現象;同時又現輕微嘔吐,並感覺心下支撐悶結,此即少陽證之輕者。兩經證狀都比較輕微,所以用桂枝湯、柴胡湯各取原方之半,雙解兩經之邪。
白話文:
【鄭論】
根據傷寒病的病程推斷,病發六七天,患者表現出來的仍然是太陽經的表證,但由於出現輕微嘔吐,所以可以使用柴胡桂枝湯。至於心下支撐悶結的感覺,是太陽經的寒水之氣上逆所致,應該在方劑中加入茯苓、砂仁、半夏,這樣治療才更恰當。
【闡釋】
發熱、輕微惡寒、四肢關節疼痛,這是太陽經表證尚未消除的表現;同時又出現輕微嘔吐,並且感覺心下撐著、悶悶的,這就是少陽經證狀的輕微表現。兩種經絡的症狀都比較輕微,所以採用桂枝湯和柴胡湯各取一半的劑量,雙管齊下,以解除兩經的病邪。
柴胡桂枝湯方(校補)
桂枝一兩半(去皮),黃芩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薑一兩半(切),柴胡四兩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本云:人參湯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黃芩,復如柴胡法,今用人參,作半劑。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此小柴胡與桂枝湯兩方各半合劑而成。桂枝湯疏通營衛,解太陽之邪,則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除;以柴胡湯和少陽半表半裏之邪,則微嘔、心下支結自愈。現推廣應用以治感冒,瘧疾、在表之風濕性關節炎,凡與本方病機相符者,均可使用。
白話文:
桂枝、黃芩、人參、甘草、半夏、芍藥、大棗、生薑、柴胡各取一定分量,加水煮沸,去渣後溫服。此方結合了桂枝湯和柴胡湯的功效,可以治療感冒、瘧疾、風濕性關節炎等疾病。
四十二、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原文107
【鄭論】,按此條果係下證,下則病去無遺,何至有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明是下傷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泛,而為胸滿煩驚者,心腎之陽為下所傷也。小便不利者,下焦之陽衰,不能化下焦之陰也。譫語者,濁陰上閉神明昏亂也。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者,少陰之陰寒甚,而無陽以化也。法非四逆、白通不能了。若原文之方,決不妥當
【闡釋】,鄭氏對此條,其見解獨特,與歷代注家不同。果係下證,下之則病去無遺,何致有胸滿煩驚,小便不利等證狀,明是傷及中下焦之陽,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則非對症之方。而又當用四逆、白通以扶中下焦之陽,則諸證自愈。筆者信之而不疑。
白話文:
《傷寒論》記載,病人發病八九天,已經服用過瀉藥,但仍有胸悶、煩躁、驚慌、小便不順、神志不清、全身沉重、無法翻身等症狀,應該使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治療。
鄭氏認為,如果真的是瀉下證,瀉下之後病症就應該消失,不可能出現胸悶、煩躁、小便不順等症狀。這些症狀說明瀉藥傷了胸中的陽氣,導致濁陰上泛,才出現胸悶、煩躁、驚慌等症狀。小便不順是下焦陽氣衰弱,無法化解下焦的陰氣。神志不清是因為濁陰上蒙蔽了心神。全身沉重無法翻身是因為少陰的陰寒太重,沒有陽氣來化解。因此,應該使用四逆湯或白通湯來溫補中下焦的陽氣,才能治好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不適合治療這種情況。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校補)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切),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大棗六枚(擘)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去渣,溫服一升。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係柴胡桂枝二湯合方,去芩、芍、甘草,加龍骨、牡蠣、茯苓、大黃、鉛丹。柴胡、桂枝解外而除身重,龍、牡、鉛丹鎮內而止煩驚,大黃和胃氣止譫語,茯苓利小便,人參、薑、棗益氣養營,扶正驅邪。如是則錯雜之邪,庶可內外盡解。本方有和解少陽,疏肝和胃,清熱鎮驚之作用。多用於治療神經系統方面的病證;或肝膽氣鬱、驚痰,與治癲癇多效。
白話文: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校補)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切碎),鉛丹、人參、桂枝(去皮),茯苓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洗淨),大黃二兩,牡蠣一兩半(熬過),大棗六枚(掰開)
以上十二種藥材,加入八碗水,熬煮至四碗,加入大黃切成碁子狀,再熬一至兩沸,濾去藥渣,溫熱後服用一碗。原本稱為柴胡湯,現在加入龍骨等藥材。
【藥方解說及適用範圍】
此藥方結合柴胡桂枝二湯,去除黃芩、芍藥、甘草,加入龍骨、牡蠣、茯苓、大黃、鉛丹。柴胡、桂枝解表散寒,消除身體沉重感;龍骨、牡蠣、鉛丹滋陰安神,鎮定煩躁;大黃調和胃氣,停止譫妄;茯苓利尿;人參、生薑、大棗補氣養血,扶正祛邪。如此一來,錯雜的病邪即可內外全解。本方具有和解少陽、疏肝和胃、清熱鎮驚的功效。多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或肝膽氣鬱、驚痰,對於癲癇也有很好的療效。
四十三、傷寒脈結代(是結脈和代脈的並稱。景岳說:「脈來忽止,止而復起,總謂之結。」代者更代之意,於平脈中忽見軟弱,或乍疏乍數,或斷而復起,均名為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一名復脈湯)〔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日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為)〔必〕難治。原文177、178
白話文:
四十三、傷寒脈結代
「結代」指的是結脈和代脈的合稱。景岳說:「脈搏忽而停止,停止後又恢復,總稱為結脈。」「代」則是指更替之意,在平時的脈搏中,突然出現軟弱,或者忽疏忽數,或者斷了又恢復,都叫做代脈。
如果出現心悸,可以用炙甘草湯治療。(炙甘草湯又名復脈湯)
當按壓脈搏時,感覺脈象來得緩慢,時而停頓又恢復,叫做結脈。
另外,脈搏跳動又突然停止,接著又來,但跳動次數變少,中間還出現反跳,叫做結脈,屬陰。
脈搏跳動又突然停止,不能自行恢復,然後又重新跳動,叫做代脈,也屬陰。
出現這種脈象的患者,很難治療。
【鄭論】,據脈而論,結促之止,止無常數,代脈之止,止有常數。結促之脈,病尚可治者多,而代脈之見者,十難九痊,仲景以復脈湯主之,亦是盡治病之道而已。
【闡釋】,心血不足,心陽不振,則脈見結代。兩脈的特徵,都是脈的搏動間有歇止。結脈之止無常數,或三五至一止,旋又八九至一止,旋二三十至一止,前後參差,無一定之止也。代脈止有定規,如十五至處歇止,其第二候亦在十五至歇止,第三候仍在十五歇止,謂之止有定數。這兩種脈都為氣血虛憊,而脈之搏動正常,都是陰陽營衛調協之功。
倘陰陽失調,氣血因虛不能正常運行,皆屬難治。筆者在臨症中,脈見結者,除用炙甘草湯外,並用大劑回陽飲扶陽驅陰治之而愈。至代脈者,甚屬罕見,雖用大劑四逆、炙甘草湯之類,收效甚微。誠如鄭氏所說:「結促之脈,病尚可治者多,而代脈之見者,十難九痊」。非虛語矣。
白話文:
根據脈象來判斷病情,結促脈的停頓時間不固定,而代脈的停頓時間則有規律。結促脈的病症多半可以治癒,但代脈則十之八九難以痊癒。張仲景用復脈湯治療,也是盡力而為而已。結代脈皆因心血不足、心陽不振所致,兩者都表現為脈搏跳動間歇。結脈的停頓時間不固定,可能三五下停一次,然後又八九下停一次,再二十三十下停一次,前後參差不齊。代脈則停頓時間固定,例如十五下停一次,第二個週期也停在十五下,第三個週期也停在十五下,這就是所謂的「止有定數」。這兩種脈象都反映了氣血虛弱,但脈搏跳動正常,是因為陰陽營衛協調的結果。如果陰陽失調,氣血虛弱無法正常運作,就會難以治癒。我在臨床中遇到結脈的病人,除了使用炙甘草湯外,還會用大劑回陽飲扶陽驅陰治療,效果良好。至於代脈,十分罕見,即使使用大劑四逆湯、炙甘草湯之類,效果也很有限。正如鄭氏所言:「結促之脈,病尚可治者多,而代脈之見者,十難九痊」,的確是肺腑之言。
炙甘草湯方(校補)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棗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以炙甘草為君,養胃益氣,人參補氣,桂枝通陽,生地、麥冬、麻仁、阿膠養陰補血,薑、棗調和營衛,又加清酒通經隧,則脈復而悸自寧矣。據現代藥物之研究,甘草有強心的作用,故以為主藥。其方具有滋陰生血,補氣復脈之功。後世滋補方劑,多從此方化裁而出。
白話文:
炙甘草湯配方(校正)
甘草四兩(烘烤過),生薑三兩(切片),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阿膠二兩,麥門冬半升(去籽),麻仁半升,大棗三十顆(掰開)
將上述九種藥材,加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熬煮八種藥材,取三升,去掉滓渣,加入阿膠溶解。溫熱服下一升,每日三次。又稱復脈湯。
【方劑解析及其應用範圍】
此方劑以炙甘草為主要藥材,能養胃益氣,人參補氣,桂枝通陽,生地、麥冬、麻仁、阿膠養陰補血,薑、棗調和營衛,再加入清酒通暢經脈,則脈絡恢復正常,心悸自然會平息。根據現代藥理研究,甘草具有強心作用,故為此方主藥。該方劑有滋陰生血、補氣復脈之效。後世滋補方劑,多由此方化製而成。
本方氣血雙補,陰陽兩調,為治心動悸、脈結代首選方。現推廣用來治心血管疾病,如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凡心肌炎、冠心病、風心病,肺心肺、以及冠狀動脈硬化、主動脈硬化等,只須見脈結代、心動悸者,均可採用。而在應用時,當根據病證偏陽虛或偏陰虛進行加減,如偏於陽虛者,可加附片、黃耆、肉桂;偏於陰虛者,可加枸杞、山藥。
四十四、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清古與「圊」通,清穀就是腹瀉而食物不化的意思。)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裏;(復)〔後〕身疼痛,清便(就是解大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原文91
白話文:
這個方子能補氣血、調陰陽,是治療心悸、脈搏結代的首選。現在也廣泛應用於心血管疾病,例如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律不整,像是心肌炎、冠心病、風心病、肺心病,以及冠狀動脈硬化、主動脈硬化等等。只要出現脈搏結代、心悸的症狀,都可以使用。在應用時,要根據病症是偏陽虛還是偏陰虛進行加減,如果偏陽虛,可以加附片、黃耆、肉桂;如果偏陰虛,可以加枸杞、山藥。
傷寒,醫生用下瀉的方法治療,之後卻一直腹瀉,而且食物不消化,身體疼痛,這時要急救內部;如果身體疼痛,大便自調,這時要急救外感。救內部要用四逆湯,救外感要用桂枝湯。
【鄭論】,救表救裏兩法,頗與病符,不再贅。
【闡釋】,表證誤下後,裏氣大虛,此指腸胃虛寒,竟至完穀不化,其嚴重程度可知,此時雖有身疼痛之表證,亦不暇顧及。因裏氣虛寒,如再行解表,必將造成虛脫之危候,故急當用四逆湯以救裏。俟大便正常,尚有身疼痛等表證,
再用桂枝湯以解表。
四逆湯方(校補)
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乾薑三兩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四逆湯一方,乃回陽救逆之主方。乾薑、附子為純陽大熱藥,附子是一團烈火也。凡人一身,全賴一團真火,真火欲絕,故病見純陰。仲景用之以補先天欲絕之火種,故用之以為君。乾薑辛烈溫散,能蕩盡陰邪之阻塞,使附子能直入根蒂,火種復興,而性命立復,故曰回陽。
白話文:
救治外感和內傷,方法要根據病症來定,這點就不多說了。如果誤把外感病症當成內傷治療,導致內氣虛弱,腸胃虛寒,吃下去的食物都消化不了,情況很嚴重。即使有發熱疼痛的表症,也顧不上治了。因為內氣虛寒,如果再用解表藥,就會造成虛脫。所以要先用四逆湯來救治內傷。等到排便正常,還存在發熱疼痛等表症時,再用桂枝湯來解表。
四逆湯的藥方:甘草兩錢,乾薑一錢半,附子一錢(生用,去皮,切成八片)。以上三味藥,用三碗水煮成一碗二分,去渣,分開溫熱服用。體質強壯的人可以加用附子一錢,乾薑三錢。
四逆湯是回陽救逆的主方。乾薑和附子都是純陽大熱的藥物,附子就像一團烈火。人體的健康全賴於一身真火,真火快要熄滅,就會出現純陰的病症。仲景用它來補充快要熄滅的先天之火,所以它是四逆湯的主藥。乾薑辛溫散寒,可以驅散阻礙真火的邪氣,讓附子直達病根,使真火重新燃起,性命得以恢復,這就是所謂的回陽。
陽氣既回,若無土覆之,光焰易熄,雖生不永,故繼以甘草之甘,以緩其正氣,緩者即伏之之意也。真火伏藏,命根永固,故得重生也。《傷寒論》原文治下利清穀,三陰厥逆,惡寒,脈沉而微者。前哲謂:寒病多為陽虛,而四逆湯亦不獨為少陰立法。凡太陽病脈沉與寒入三陰及一切陽虛之證,俱能治之。
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少陰為水火交會之地,元氣之根。四逆湯不專為少陰立法,而上、中、下三部之法俱備」。隨即舉出其圓通應用法:(l)治頭腦冷,(2)治氣喘痰鳴,(3)治耳腫皮色如常,(4)治舌黑唇焦,不渴少神,(5)治喉痛、畏寒、腳冷,(6)治喉痛、身大熱、面赤、目瞑、舌冷,(7)治吐血困倦,(8)治齒縫流血,(9)治朝食暮吐,完穀不化,(lO)治足心夜發熱如焚,不渴尿多,(11)治面赤發熱,汗出抽掣,(l2)治大便下血,氣短少神,(13)治頭搖,面白少神,(14)治背冷目瞑,(15)治舌腫鞕而青,(16)治唇腫而赤,不渴,(17)治鼻涕如注,面白少神,(18)治尿多,(19)治周身發起包塊,皮色如常,(20)治周身忽現紅片如云,不熱不渴,(21)治發熱、譫語、無神、不渴,(22)治兩目白睛青色,(23)治兩目赤霧縷縷,微脹不痛。
白話文:
當陽氣回復後,若沒有土來覆蓋它,就像火焰容易熄滅一樣,即使生命看似恢復,但並不能持久。因此,在治療中加入甘草的甘甜,用以緩和體內的正氣,緩和的意思是讓藥力潛藏。這樣可以使真火隱藏起來,讓生命的根柢永遠堅固,從而獲得重生。
根據《傷寒論》的原文,此方可以治療下痢、大便帶有水谷、三陰經的寒厥、惡寒症狀,以及脈搏沈微的情況。古人認為,寒病通常是由於陽氣不足所引起,而四逆湯並非僅為少陰經立下的規則,而是上、中、下三焦的療法都適用。
鄭氏在《醫法圓通》中指出,少陰經是水與火交匯的部位,也是元氣的根源。四逆湯並非僅針對少陰經設計,而是上、中、下三焦的療法都有涵蓋。他提出了四逆湯的廣泛應用方法:
- 治療頭部寒冷
- 治療氣喘和咳嗽
- 治療耳腫但外觀正常
- 治療舌頭黑色、嘴脣乾燥、口不渴、精神萎靡
- 治療咽喉疼痛、畏寒、腳部寒冷
- 治療咽喉疼痛、全身高熱、臉頰潮紅、閉眼、舌頭寒冷
- 治療吐血後疲憊不堪
- 治療牙縫出血
- 治療早晨吃的食物晚上就吐出,大便呈完整未消化的狀態
- 治療腳底晚上發熱如火,口不渴、小便頻繁
- 治療臉頰發紅、熱感、大量出汗
- 治療大便下血、呼吸急促、精神萎靡
- 治療頭顛動、面色蒼白、精神萎靡
- 治療背部冷感、閉眼
- 治療舌頭腫脹、青紫
- 治療嘴脣腫脹、紅色,口不渴
- 治療鼻涕如流水、面色蒼白、精神萎靡
- 治療頻尿
- 治療全身突然出現像雲朵般的紅斑,不熱、口不渴
- 治療發熱、神智混亂、無神、口不渴
- 治療雙眼白色部分呈青色
- 治療雙眼紅色霧狀、輕微脹痛感
這些應用範圍廣泛,適用於多種症狀,包括發熱、癲狂、失神、口不渴等。此外,還包括了眼睛的各種異常情況,如白眼球呈現青色、紅色霧狀、輕微脹痛等。
最後鄭氏說:「此方功用頗多,得其要者,一方可治數百種病,因病加減,其功用更為無窮。余每用此方,救好多人,人咸目余為薑、附先生。」的確,對於四逆湯能起死回生作用的重現,與善用之而活人無算,直可說是前無古人。
筆者在臨床中,細思此方既能回陽,則凡世之一切陽虛陰盛為病者,皆可服也,何必定要見四肢厥逆,腹痛下利,脈微欲絕等症而始用之,一見是陽虛症,而即以此方在分兩輕重上斟酌,效如桴鼓,從未發生任何副作用,實由鄭氏三書之教導也。
四十五、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起臥)〔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原文79
白話文:
鄭氏說,四逆湯用途廣泛,掌握其要領,就能用它治療許多疾病。根據病症加減藥量,功效更為無窮。我經常使用此方,救活了許多人,人們都稱呼我為「薑、附先生」。的確,四逆湯起死回生的功效,以及它救活無數人的事實,在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我在臨床中觀察到,四逆湯能回陽,所以凡是陽虛陰盛引起的病症,都可以服用。不必拘泥於四肢厥逆、腹痛下利、脈微欲絕等症狀才使用。只要發現是陽虛症,就可以根據病情的輕重,服用四逆湯,效果非常明顯,從未出現任何副作用,這都是鄭氏醫書的教導。
傷寒病症結束後,出現心煩腹滿、臥起不安的症狀,可以用梔子厚朴湯治療。
【鄭論】,按下後,至心煩腹滿,起臥不安,總緣下傷中宮之陽,
遂至濁陰上壅,而為腹滿,脾胃之精氣,不能上輸於心,故心煩,此病理應溫中扶陽,何得更行清熱破滯之品,庶覺不合。若果係熱邪,下後而仍舊彌漫,有熱象可憑,則原文定不可少,學者須知。
【闡釋】,下後至心煩腹滿,起臥不安,誠如鄭氏所說,有兩種不同情況。下傷中宮之陽者,應溫中扶陽,理中湯是也。下後熱邪彌漫,有熱象可憑,方可用梔子厚朴湯
梔子厚朴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厚朴四兩(炙,去皮),枳實四枚(水浸,炙令黃)
白話文:
如果瀉下後出現心煩腹滿、難以安睡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傷了脾胃陽氣,導致濁氣上逆,造成腹脹,脾胃精氣無法上輸心臟,所以心煩。這種情況應該溫補脾胃陽氣,不適合使用清熱破滯的藥物。如果瀉下後仍然有熱象,則可以使用梔子厚朴湯。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張隱菴云:「梔子之苦寒,能泄心中之煩熱,厚朴之苦溫,能消脾家之腹滿,枳實之苦寒,能解胃中之熱結。」合之則清熱除煩,氣行則滿自解。
四十六、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原文80
【鄭論】,按大下非微下可比,既稱大下,豈有邪下而不去之理乎?尚見身熱微煩,吾恐陽從外脫,已在幾希,若更吐之,能不速其亡乎?
【闡釋】,大下之後,損及脾胃之陽,形成中焦有寒。從條文中看,身熱不去,微煩,此上焦有熱。治以梔子清上熱,即所以除煩,乾薑溫中散寒。筆者不知鄭氏所指「若更吐之,能不速其亡乎」之意也!
白話文: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張隱菴說:「梔子的苦寒性,能排解心中的煩熱,厚朴的苦溫性,能消除脾臟的腹部脹滿,枳實的苦寒性,能解開胃中的熱結。」三者合用,就能清熱除煩,氣流通暢則腹滿自然解除。
**四十六、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原文80
【鄭論】,按照大下並不是微下可以相比的,既然被稱為大下,難道還有邪氣下不去的道理嗎?但仍然見到身熱未退,微煩,我擔心體內的陽氣可能已經從外脫失,僅存微弱,如果再使用吐法,難道不會加速病情的危急嗎?
【闡釋】,大下後,損害了脾胃的陽氣,形成中焦有寒。從條文中看出,身熱未退,微煩,這顯示上焦有熱。治療上,使用梔子來清上焦的熱,以此來除煩,乾薑則用於溫暖中焦,散除寒氣。對於鄭氏所指的「若再使用吐法,能不加速死亡嗎?」這部分,筆者無法理解他的意思。
梔子乾薑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梔子苦寒,清熱除煩;乾薑辛熱,溫中散寒。寒熱異性,功用不同,有是病即用是藥,有何不可。此為寒熱並用之方劑,亦即溫清兩行的治法。至方後所云:「得吐者止後服」。此不通之論,宜刪去。
四十七、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是一種支結而痛,由胸中窒塞不通進一步發展而成。)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胸中煩悶而熱的感覺。胸中窒:胸中痞塞不舒的感覺。),梔子豉湯主之。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儂(虛煩之劇,自覺心中煩亂不寧。),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呼吸時若不能接續的意思。),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指病人平素大便溏薄。)者,不可與服之。原文78、77、76後段、81
白話文:
將十四個梔子掰開,與二兩乾薑一同用三升半水煮成一升半,去渣,分兩次溫服,第一次服完若有嘔吐,則停止服用,待嘔吐停止後再服用第二次。
【鄭論】,按傷寒(病)四十七條內,用汗、吐、下三法,所用方,總以梔子豆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以余所見,務要果有熱象足徵,方可酌用。設若下後發熱,而有陽從外越者,因發汗而有陽外出者,因吐後氣機因而上浮者,此中大有經權,學者切勿以梔豉等湯,定為可恃也,汗下定要下細探求。
【闡釋】,鄭氏將《傷寒論》原書76條後段及77條78條81條合成47條,其所述皆是汗吐下後餘熱留擾胸隔的證狀與治法,最後一節為用梔豉湯的禁例。以上諸方之應用,務要果有熱象足徵,否則不要輕投。若下後發熱,有陽從外越者;因發汗而有陽外出者,因吐後氣機上浮者。必須細心探求辨證,故鄭氏告誡切勿以梔豉等湯,定為可恃也。
白話文:
《傷寒論》中提到的汗、吐、下三法,所用方劑多以梔子豆豉湯、梔子甘草豉湯、梔子生薑豉湯為主。但必須注意,這些方劑的使用必須有明確的熱象證據,才能酌情使用。如果患者在瀉下後發熱,出現陽氣外泄的現象,或因發汗導致陽氣外泄,或因嘔吐後氣機上浮,這些情況下,必須仔細探求辨證,不可一味地依靠梔子豆豉湯等方劑。
梔子豉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為二服,溫先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甘草二兩(炙),香豉二兩(綿裹)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校補)
梔子十四個(擘),生薑五兩,香豉四合(綿裹)
白話文:
梔子豉湯、梔子甘草豉湯和梔子生薑豉湯都是古代中醫常用的方劑。其中,梔子豉湯由梔子和香豉兩種藥材組成,梔子甘草豉湯則在梔子豉湯的基礎上加入了甘草,而梔子生薑豉湯則在梔子豉湯的基礎上加入了生薑。這三種湯方都需先用適量水煮梔子,然後再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最後去渣服用。服用時應先溫服,若有嘔吐現象,則停止後續服用。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渣,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按梔豉湯一方,乃坎離交濟之方,非湧吐之方也。夫梔子色赤、味苦、性寒,能瀉心中邪熱,又能導火熱之氣下交於腎,而腎臟溫。豆形象腎,製造為豉輕浮,能引水液之氣上交於心,而心臟涼。一升一降,往來不乖,則心腎相交矣。仲景以此方治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懊儂者,是取其有既濟之功。
由於方後注云;「得吐者,止後服」,故許多注家據此說本方為湧吐之劑,名醫家如柯韻伯、汪昂亦因襲其說,以訛傳訛,越錯越遠。獨不思仲景既列此方於汗、吐、下後虛煩之證,猶有復吐之理哉!梔子生薑豉湯即梔子豉湯加生薑一味,由於在梔子豉湯證的基礎上有嘔的兼證,所以加生薑以降逆止嘔,如梔豉湯有催吐作用,仲景又為何選用梔子生薑豉湯來止嘔耶?如果少氣無力則梔子豉湯中加甘草以補中益氣。上三方後皆云:「得吐者止後服」,皆已刪去。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用四升水,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加入豉(豆豉),繼續煮取一升半,去渣,分兩次服用,溫熱服用一次,如果嘔吐,就停止服用。
方劑解說及其應用範圍
梔豉湯是坎離交濟的方劑,不是催吐的方劑。梔子色紅、味苦、性寒,能瀉除心中的邪熱,又能引導火熱之氣下交於腎,使腎臟溫暖。豆豉形如腎臟,製作為豉後輕浮,能引水液之氣上交於心,使心臟涼爽。一升一降,往來不違背,則心腎就能相交。仲景用此方治療汗出、嘔吐、瀉下後虛煩不得眠,心中煩躁的人,是取其具有既濟之功。
由於方劑後註明:「嘔吐者,停止服用」,所以許多注家據此認為本方是催吐的劑方,名醫柯韻伯、汪昂也沿襲這種說法,以訛傳訛,越錯越遠。難道沒想到仲景既然將此方列於汗出、嘔吐、瀉下後的虛煩證,還會有再次嘔吐的道理嗎?梔子生薑豉湯就是梔子豉湯加生薑一味,由於在梔豉湯證的基礎上有嘔吐的兼證,所以加生薑以降逆止嘔,如果梔豉湯有催吐作用,仲景又為何選用梔子生薑豉湯來止嘔呢?如果是氣力不足,則可以在梔子豉湯中加入甘草以補中益氣。以上三方的後面都寫著:「嘔吐者停止服用」,現在都已經刪除。
四十八、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振栗惡寒的意思。),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原文60。
【鄭論】,按汗、下兩法,皆在要有可汗、可下之(列)〔例〕,當汗而不汗不可,當下而不下亦不可,汗、下均是祛邪之良法,若汗、下而不去,則正必虧,汗則傷陽,下則傷陰,陰陽兩傷,豈有脈不細而不振寒者乎?原文故稱內外俱虛,此刻只宜大固元氣,不可疏忽。
【闡釋】,下之虛其裏,汗之虛其表,是陰陽俱虛。振寒、脈微是陽氣虛,脈細是陰血不足。汗下後見此脈證,為內外俱虛之危候,當以陽虛為主。鄭氏謂此刻只宜大固元氣,不可疏忽。筆者認為應以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四逆以回陽,人參益陰。
白話文:
如果病人瀉下之後又出汗,並且出現發冷顫抖、脈象微細的症狀,這是因為身體內外都虛弱所致。這種情況下,應該注重補益元氣,不可輕忽。
四十九、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燥)〔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吐)〔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原文61
【鄭論】,按汗下太過,足以損傷元氣,至晝而煩(燥)〔躁〕,不得眠,其表陽之虛也明甚。但陰陽之道,晝宜不眠,從陽也,夜而安靜,從陰也。今病晝煩(燥)〔躁〕,是傷在陽分一面,夜而安靜,是未傷在陰分一面。不眠者,是煩(燥)〔躁〕已極,不能仰臥片時之意也。原文以附子乾薑湯主之,實屬妥切。
【闡釋】,下後又汗,內外陽氣大虛,陰邪獨盛,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正是陽虛陰盛的表現。繼提出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充分證明不是陽經熱證的煩躁,而是陽氣大虛,陰寒獨盛的煩躁。用乾薑附子湯大辛大熱以回陽,單刀直入為不易之法也。
白話文:
如果有人在瀉下之後,又出汗,白天感到煩躁不安,睡不着觉,晚上却安静,不呕吐也不口渴,没有外感症状,脉象沉细微弱,身体也没有明显发热,可以服用乾薑附子湯来治疗。
乾薑附子湯方(校補)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頓服(猶言一次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是四逆湯去甘草而成,乾薑、附子是辛熱回陽藥味,由於陰寒特盛,陽氣大虛,故不用甘草,以免牽制薑、附回陽祛寒之功,方比四逆湯為峻。凡有少陰病見證、其中煩躁一證晝甚夜較安靜為特出者,適用本方。
五十、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浮)〔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原文67
白話文: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去皮切成八片,用三升水煮成一升,去渣,一次服用。
此方是四逆湯去除甘草後的變化,乾薑和附子都是辛熱回陽的藥物。由於病症寒氣過盛,陽氣虛弱,因此不用甘草,避免影響薑、附回陽祛寒的效果,所以此方比四逆湯更為峻猛。適合少陰病症,表現為煩躁,白天更甚,晚上較為安靜的患者。
若傷寒病患者在嘔吐、腹瀉後,出現心下痞滿、氣上衝胸、起身頭暈、脈沉緊、發汗後四肢無力、身體搖晃的症狀,可以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治療。
【鄭論】,按此由吐、下,傷及胸中之陽,以致濁陰上干,逆於心下,氣逆上衝太甚,故頭眩,發汗傷陰,筋脈失養,故見筋惕肉瞤之狀,此刻只宜大劑扶陽,若原文之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恐力不足以當此任。
【闡釋】,傷寒吐、下後傷及胸中之陽,而水飲上逆,身為振振搖者,此說明不可汗,發汗則犯虛虛之禁。鄭氏謂只宜大劑扶陽,若原文之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恐力不足以當此任。筆者認為可原方加附片,或用茯苓四逆湯亦可。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沁方(校補)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甘草各二兩(炙)
白話文:
《鄭論》認為,因為嘔吐、瀉泄傷了胸中的陽氣,導致濁陰上逆,阻塞心下,氣逆上衝太過,所以頭暈目眩。發汗傷陰,筋脈失養,因此出現筋惕肉瞤的症狀。此時應該用大劑量的藥物來扶持陽氣,原方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可能力量不足以應付。
《闡釋》指出,傷寒嘔吐、瀉泄後傷及胸中陽氣,導致水飲上逆,身體搖搖晃晃,這說明不可發汗,發汗會犯虛虛之忌。鄭氏認為應該用大劑量的藥物來扶持陽氣,原方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可能力量不足以應付。筆者認為可以在原方中加入附片,或者使用茯苓四逆湯也可以。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劑: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甘草各二兩(炙)。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按苓桂朮甘湯一方,乃化氣行水之方也。夫桂枝辛溫,能化膀胱之氣,茯苓、白朮健脾除濕。化者從皮膚而運行於外,除者從內行以消滅於中,甘草補土又能制水。除用以治本條陽虛水停之心下滿頭眩等證外,筆者用治一切脾虛水腫及痰飲咳嗽、哮喘,皆取得滿意療效.現代有人用以治高血壓、腦震盪、帶下、潰瘍、風濕性關節炎及心力衰竭諸病,均取得較好效果。
五十一、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鞭,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搖)〔惕〕者,久而成痿(是一種證候的名稱,主要證狀是兩足軟弱不能行動。)。原文160
白話文:
藥方
將上述四味藥材,用六升水煎煮,煮至剩下三升,濾去藥渣,分三次溫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苓桂朮甘湯這一方藥,主要作用是化氣行水。桂枝性辛溫,可以化解膀胱之氣;茯苓、白朮健脾除濕。化氣從皮膚表面運行,除濕則從內部消滅,甘草補土也能制水。
除了用於治療本條所述的陽虛水停,表現為心下滿、頭眩等症狀外,筆者也用於治療各種脾虛水腫、痰飲咳嗽、哮喘,都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代有些人用它來治療高血壓、腦震盪、帶下、潰瘍、風濕性關節炎及心力衰竭等疾病,也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鄭論】,按汗、吐、下以致虛煩,脈微,元氣之衰可知,至八九日,心下痞鞭,經脈動,原文以為久而成痿,此全是虧損太過,寒水彌漫,陰逆上衝,故見脅下痛,與咽喉眩冒,經脈動者,皆汗、下、吐傷及血液,以致筋脈失養,成痿者,言氣衰而不振也。
【闡釋】,吐下後又復發汗,陰陽氣血俱虛,不能濡養筋脈,久而成痿。鄭氏曰:「此全是虧損太過。」但此處所指之痿,與雜病中的濕痿、寒痿、熱痿是不完全相同的,故治法亦不相同。仲景對此條雖未出方治,但根據從證測藥的法則,以及與上條之苓桂朮甘湯證頗有相同之處。筆者認為即可用上方重加附子合當歸補血湯治之,庶幾合拍。
白話文:
【鄭論】提到,使用出汗、吐瀉和下藥來治療,可能會導致虛弱和煩躁,脈搏微弱,這都是元氣衰竭的表現。到了第八到第九天,心下部位會感到堵塞,脈搏跳動,原本認為這是長期導致的痿症,這都是因為過度損耗,寒水泛濫,陰氣逆流向上衝擊,所以會出現脹痛於肋骨下方,以及咽喉眩暈,脈搏跳動的情況。這些現象都是因出汗、吐瀉和下藥傷害了血液,導致筋脈得不到養分而萎縮,表現為氣力衰減和沒有活力。
【闡釋】,在出汗、吐瀉後再次使用發汗的方法,導致陰陽氣血都虛弱,無法滋潤筋脈,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痿症。鄭氏指出:「這完全是過度損耗。」但這裡所說的痿症並非完全等同於雜病中的濕痿、寒痿、熱痿,因此治療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張仲景對於這一條並未開出特定的方劑,但根據從證測藥的原則,以及與上一條苓桂朮甘湯證有相似之處,筆者認為可以使用上方加上附子和當歸補血湯來治療,這樣的組合應該會相得益彰。
五十二、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不可用其他的藥。),宜抵當丸。原文126
【鄭論】,(具)〔據〕喻嘉言先生云:傷寒蓄血,較中風蓄血,更為〔凝〕滯,故變湯為丸,而連渣服之,所以求功於必勝也。
【闡釋】,此節乃蓄血之輕證也。傷寒有熱,少腹滿是邪在下焦,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知為有瘀血之候也,宜抵當丸緩下之。
抵當丸方(校補)
水蛭二十個(熬),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
白話文:
傷寒發熱,下腹部脹滿,本該小便不順,但反而腹瀉,這是瘀血的表現,應該馬上服用抵當丸治療,不可用其他藥物。抵當丸用水蛭、虻蟲、桃仁、大黃製成,能夠緩慢排出瘀血。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周時也,從今旦至明旦。)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藥物完全和抵當湯相同,其方解可參閱抵當湯條。但因改為丸藥劑型,藥物吸收緩慢,故其下血破瘀的作用,比抵當湯為和緩,但較之桃仁承氣湯的藥力,則仍為猛烈。
五十三、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持)〔搏〕(猶言風濕並至,風濕交作的意思。),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原文174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物,搗碎後分為四丸,每丸用一升水煮,取七合服用。傍晚(從今天早上到明天早上)服下後,理應會下血,若不下血再服一丸。
【藥方解析及應用範圍】
本藥方的藥物與「抵當湯」完全相同,其藥方解析可參考「抵當湯」條目。但本藥方改為丸劑型態,藥物吸收較慢,因此其下血破瘀的作用比抵當湯緩和,但仍比「桃仁承氣湯」的藥力猛烈。
五十三、傷寒八九天,風濕相持(意指風濕同時發作),身體煩疼,無法轉身側睡,不嘔吐也不口渴,脈象浮虛而澀的人,應服用「桂枝附子湯」。若是這樣的人大便不通,小便自利的人,應去掉桂枝,加入「白朮湯」來服用。
【鄭論】,按身體煩疼,乃風濕之的候,不能轉側,乃濕邪流入關節,阻滯之徵,不嘔不渴,脈虛浮者,濕邪之驗,原文以桂枝附子湯,溫經散寒除濕之意。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由中宮氣弱,不能輸津液於大腸,故大便鞕,小便自利,加白朮者,培中土之意,實為妥貼。
【闡釋】,所謂風濕病,就是風邪與濕邪合併為病。風為陽邪,風淫所勝,則周身疼煩,濕為陰邪,濕淫所勝,則肢體重,難於轉側。治以桂枝附子湯,乃溫經散寒除濕之意也。若小便自利,是濕邪能從下泄,所以大便變鞕,濕邪既欲下泄,即當因勢利導,所以去解表之桂枝,加燥濕健脾之白朮。濕去則津液自還,而大便之鞕結者自調。
白話文:
身體痠痛煩悶,是風濕的徵兆,無法翻身,是濕邪入侵關節,造成阻滯的表現。不嘔吐不口渴,脈象虛浮,都是濕邪的證據。古籍建議使用桂枝附子湯,溫經散寒除濕。如果患者大便乾燥,小便頻繁,是因中焦氣虛,無法將津液輸送到大腸,導致大便乾燥,小便頻繁。加入白朮,可以補益脾胃,非常合適。
桂枝附子湯方(校補)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去桂加白朮湯(校補)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朮四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朮,並走皮內,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鞭,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鞭,小便不利,當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
白話文:
桂枝附子湯方(更正)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製、去皮、打破),**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掰開),**甘草:**二兩(炙烤)
以上五種藥材,加水六升煮沸,煮至剩下二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熱服用。
去桂加白朮湯(更正)
**附子:**三枚(炮製、去皮、打破),**白朮:**四兩,**生薑:**三兩(切片),**甘草:**二兩(炙烤),**大棗:**十二枚(掰開)
以上五種藥材,加水六升煮沸,煮至剩下二升,去掉藥渣,分三次溫熱服用,第一次服用後,如果身體出現僵硬麻痺感,休息約半天后再服用第二次,三碗藥全部喝完後,可能會出現頭暈目眩,不要驚慌。這是因為附子和白朮一起作用,將體內的寒濕驅趕到皮下,所以會出現這些症狀。如果需要,可以添加桂枝四兩。此方共有兩種用法,如果大便乾燥、小便通暢,則去除桂枝;如果大便乾燥、小便不利,則添加桂枝。三枚附子劑量可能有取偏高,對於體虛或產婦,建議減量服用。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辛溫,驅在表之風邪,附子辛熱,逐在經之濕邪,甘草、大棗、生薑,辛甘化陽,相互配合以和營衛,五味成方,具有祛風溫經,助陽散濕作用,為風濕盛於肌表之主方。本方治風濕相搏的身體疼煩,桂枝與附子用量特重。附子小量,則溫經回陽,大量則力能鎮痛。本方用附子三枚,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只用附子一枚,所以主治完全不同。
本方減去桂枝之走表,加上白朮之燥濕健脾,用以治風濕病,見有大便鞕,小便自利者,主要作用是使濕邪從小便而出。筆者常用此二方治風濕痹證(即風濕關節炎),但劑量重,有時附子用量達250克,白朮100克,取得滿意效果。
白話文:
【藥方說明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辛溫,能驅逐表面的病邪風寒,附子辛熱,能驅逐經絡中的濕邪,甘草、大棗、生薑,辛甘能化生陽氣,互相配合以調和營衛之氣,五味藥材合方,具有祛風溫經,有助陽氣散除濕邪的作用,是風濕盛行於肌肉表面的主要藥方。本方治療風濕交織的身體疼痛煩悶,桂枝與附子的用量特別重。附子用量少,則溫煦經絡,恢復陽氣,用量大,則有鎮痛的作用。本方使用附子三枚,而「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只使用附子一枚,因此主治完全不同。
本方減去桂枝的發散表邪作用,加上白朮的燥濕健脾作用,用來治療風濕病,症狀為大便乾結,小便自利,主要作用是讓濕邪從小便排出。筆者常用這兩個藥方治療風濕痹證(即風濕關節炎),但劑量很重,有時附子用量可達250克,白朮100克,取得滿意的效果。
五十四、風濕相(持)〔搏〕,骨節疼(痛)〔煩〕掣痛(痛有牽引的感覺。)(而)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原文175
【鄭論】,按風濕相〔持)〔搏〕,明風與濕阻滯經脈,以致疼痛不能屈伸。近之則痛劇者,風濕之邪甚也。汗出〔短〕氣,小便不利者,太陽為風所擾,氣機不得下降,以致汗出而小便不利,惡風者,太陽風傷衛之驗也,不欲去衣者,濕氣滯內之驗也。或身微腫者,風邪之實據也。原文以甘草附子湯主之,實屬恰切。余意方中再加防風、雲苓,更覺功速。
白話文:
患有風濕病的人,骨頭關節會疼痛且有牽引的感覺,無法彎曲伸展,靠近時疼痛加劇,出汗卻氣喘,小便不順暢,怕風且不願意脫衣服,甚至身體微微腫脹,可以用甘草附子湯來治療。
【闡釋】,本條是風濕留注關節的證狀與治法。其證狀比上條更重篤,上條疼痛僅不能轉側,這條更不得屈伸,近之則劇痛;上條小便自利,這條小便不利」上條不嘔不渴,這條汗出短氣。短氣、身微腫、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都是心陽衰弱的徵象,亦即真陽之氣化不行,則當以甘草附子湯主之。鄭氏認為方中再加防風、雲苓,更覺功速。
蓋前者以祛風,後者以除濕矣。
甘草附子湯方(校補)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煩者,將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為始。
白話文:
闡釋:
這條講的是風濕停留在關節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它比上一條症狀更嚴重,上一條疼痛僅僅不能翻身,而這一條則連屈伸都做不到,靠近就劇烈疼痛;上一條小便通暢,這一條小便不暢;上一條不嘔吐不口渴,這一條則出汗氣短。氣短、身體輕微腫脹、小便不暢、怕風不想脫衣服,都是心陽衰弱的表現,也就是說真陽之氣無法正常運行,所以應該用甘草附子湯來治療。鄭氏認為在方中再加入防風、茯苓,效果更快。
因為防風可以祛風,茯苓可以除濕。
甘草附子湯方(校補)
甘草兩錢(炙),附子兩枚(炮去皮破),白朮兩錢,桂枝四錢(去皮)
以上四味藥,用六碗水煮至三碗,去渣,溫服一碗,一天服三次。剛開始服用時,能微微出汗就能解除症狀,如果能吃飯但出汗停止,又感到煩躁,可以服用五分之一碗,擔心一碗太多,可以先服六七分之一碗。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附子辛熱,用以溫經扶陽,除濕,白朮苦溫,燥脾化濕,桂枝辛溫合附子白朮同用,能溫表陽而固衛氣,甘草甘溫,甘能緩和諸藥,使猛烈的藥物,緩緩發揮其作用。風濕之邪,留注在關節之內,若徒恃猛力驅散,風邪易去,而濕邪不易盡除,故用甘草為君藥以名方,豈能忽視甘草之作用哉!筆者常用此方加味治療風寒濕邪留著關節之痹證。
患者大多惡風、特別怕冷,骨節抽掣疼痛,不得屈伸,短氣,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脈沉細。此表裏陽氣皆虛,致邪凝滯關節不解,用大劑甘草附子湯治療,甘、附用量有時各至250克,如鄭氏所言,有時加茯苓、防風,雖十數年之頑疾,亦獲滿意效果。
白話文: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這方子中的附子性辛熱,主要用來溫暖經絡,扶助陽氣,去除濕氣;白朮性苦溫,能燥濕脾胃,化解濕氣;桂枝性辛溫,與附子、白朮搭配使用,能夠溫暖表面的陽氣,固護衛氣;甘草性甘溫,甘味能緩和藥性,使藥效溫和緩慢地發揮出來。
風濕之邪如果長期停留在關節內,單靠猛烈的藥力驅散,雖然能把風邪趕走,但濕邪卻不易完全去除。因此,我們用甘草作為君藥,取其緩和之效,名為甘草附子湯。可見,甘草的作用絕不可忽視!
我常使用此方加味治療風寒濕邪停留關節所引起的痹證。
患者通常畏風怕冷,骨節抽搐疼痛,無法屈伸,氣短,小便不利,舌苔白滑,脈象沉細。這是因為表裡陽氣都虛弱,導致邪氣凝滯關節,無法散去。因此,可以用大劑量的甘草附子湯治療,甘草、附子的用量有時可達250克,正如鄭氏所言。有時我會加入茯苓、防風等藥物,即使是十幾年的頑固病症,也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五十五、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裏,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原文259
【鄭論】,既稱發汗已,而曰身目為黃,明言此為陰黃,而非陽黃也。陽黃有熱形可徵,此無陽象實據,故曰寒濕中求之,明言陰黃無疑。法宜溫中除濕為主。
【闡釋】,寒濕在裏而成的黃疸,是為陰黃,病屬太陰,與濕熱在裏的發黃,是為陽黃,病屬陽明,自屬不同。陰黃是脾胃中陽不足,寒濕內困,其黃晦暗,並有裏寒見證,至其治法,鄭氏云:「法宜溫中除濕」。筆者常用附子理中湯加茵陳治之,屢用屢效者。
白話文:
【鄭論】
,既然說發汗已畢,又說身體和眼球發黃,很明顯這是陰黃,而不是陽黃。陽黃會有熱象可以觀察,而這個病例沒有陽象的實質證據,所以說要“在寒濕中尋找治療方法”,明確說明是陰黃無疑。治療方法應該以溫中除濕為主。
【闡釋】
,寒濕停留在體內而導致的黃疸,是陰黃,屬於太陰病症。而濕熱停留在體內導致的發黃,是陽黃,屬於陽明病症,兩者截然不同。陰黃是脾胃陽氣不足,寒濕困阻內裡,導致的黃色晦暗,並且有裡寒的症狀。至於治療方法,鄭氏說:“法宜溫中除濕”。我常使用附子理中湯加茵陳來治療,屢試屢效。
五十六、傷寒,瘀熱在裏,身必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原文262
【鄭論】,按瘀熱在裏,未必盡成發黃之症,是必有濕邪相湊方成。
【闡釋】,本條是外有寒邪,內有濕熱,鬱蘊不解的發黃證治。原文敘證甚簡,從方劑的作用來理解,必有一系列的表證存在,如頭疼體痛,惡寒無汗等,因病勢偏重於表,故宜兼汗解以治之,清利濕熱亦不可少,此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之所以立也。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校補)
白話文:
傷寒導致體內瘀熱積聚,病人就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症狀,可以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來治療。
麻黃二兩(去節),連軺二兩,杏仁四十個(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棗十二枚(擘),生梓白皮一升(切),生薑二兩(切),甘草二兩(炙)
上八味,以潦水(李時珍云「潦水乃雨水所積」,取其味薄不助濕氣而利熱。)一鬥,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方中麻黃、杏仁、甘草、生薑、大棗以發散表邪,赤小豆、連招、生梓白皮以清泄濕熱,主要使濕熱鬱蒸之邪從表而散。此表邪未解,癖熱在裏的陽黃治法。
白話文:
麻黃杏仁甘草湯
藥材:
- 麻黃:二兩(去掉節)
- 連軺:二兩
- 杏仁:四十個(去掉皮尖)
- 赤小豆:一升
- 大棗:十二枚(掰開)
- 生梓白皮:一升(切片)
- 生薑:二兩(切片)
- 甘草:二兩(炙烤)
製作方法:
- 將以上八味藥材,用一鬥雨水(李時珍註解:潦水是雨水積聚而成,其味淡薄,不助濕氣,利於排除熱邪。)先煮麻黃,煮沸後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去渣。
- 分成三次溫服,半日內服完。
方解及應用範圍:
此方中,麻黃、杏仁、甘草、生薑、大棗具有發散表邪之功;赤小豆、連軺、生梓白皮則清泄濕熱。藥物合用,可以使濕熱鬱蒸之邪從體表散出。此方適用於表邪未解、裡熱蘊積的陽黃病症。
五十七、傷寒七八日,身黃如(紫)〔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篙湯主之。原文260
【鄭論】,此明主濕熱在裏,薰蒸而成,若小便利,則必不能發黃。因小便不利,濕熱之氣不得下趨,故成此候。而曰腹微滿者,太陽蓄尿之驗也。原文以茵陳篙湯主之,妥切。但此為蓄尿發黃,而非陽明發黃,原方可加入五荃方中,庶無大謬。
【闡釋】,本條是濕熱發黃,當以清熱利濕為治療準則。由於濕熱鬱蒸在裏,不得外達,又小便不利,濕熱不下行,故發黃,以茵陳篙湯主之,甚為恰切。鄭氏更進一層曰:「腹微滿者,太陽蓄尿之驗也」。此太陽腑證中之蓄尿證發黃,而非陽明發黃,故應原方加入五苓散,其效更佳,筆者從之。
白話文:
傷寒病發七到八天,身體發黃像橘子顏色,小便不順暢,肚子微微脹滿,用茵陳蒿湯治療。
五十八、傷寒身黃發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原文261
【鄭論】,此言身黃發熱,而在太陽,並非陽明,必是太陽之氣,拂鬱於皮膚,而成此候,原文以梔子柏皮湯,是從小便以逐邪之意也。
【闡釋】,本條之身黃發熱,亦濕熱鬱蒸所致,但沒有腹微滿的裏證,又沒有惡寒體疼的表證。梔子柏皮湯為清熱泄濕之劑,俾邪從小便而去,濕去熱清,黃亦自愈。
梔子柏皮湯方(校補)
肥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
白話文:
如果病人傷寒後出現全身發黃且發燒,可以使用梔子柏皮湯來治療。這種情況屬於太陽病,而非陽明病,因為太陽經絡的氣機鬱結在皮膚表面,才會導致身體發黃。梔子柏皮湯通過利尿排毒,將病邪從小便中排出,達到清熱除濕的目的,從而使黃疸消失。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渣,分溫再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梔子苦寒,瀉三焦火,通利小便,治心煩懊儂,鬱熱結氣;黃柏苦寒,善於清熱除濕。甘草甘溫,和胃保脾,緩苦寒之性。三味成方,為清泄濕熱之劑,使邪從小便而去,濕去熱清,黃亦自愈。
白話文: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梔子性寒味苦,能瀉三焦之火,利尿,用於治療心煩意亂、鬱熱結氣等症狀;黃柏性寒味苦,善於清熱除濕。甘草性溫味甘,能和胃健脾,緩解梔子與黃柏的寒性。三味藥材合用,為清泄濕熱之劑,能使邪氣從小便排出,濕氣去除,熱氣消散,黃疸自然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