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長沙藥解》~ 卷一 (1)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

1. 卷一

甘草,味甘,氣平,性緩,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備沖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資,入金木兩家之界,歸水火二氣之間,培植中州,養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藥,調濟氣血之靈丹。

傷寒炙甘草湯,甘草四兩,桂枝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人參二兩,生地一斤,阿膠二兩,麻仁半升,麥冬半升。清酒七升,水八升,煮三升,去渣,入阿膠,消化,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治少陽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以少陽甲木化氣於相火,其經自頭走足,循胃口而下兩脅,病則經氣上逆,沖逼戊土,胃口填塞,礙厥陰風木升達之路,木鬱風作,是以心下悸動。其動在胃之大絡,虛里之分,正當心下。

經絡壅塞,營血不得暢流,相火升炎,經絡漸而燥澀,是以經脈結代。相火上燔,必刑辛金,甲木上郁,必克戊土,土金俱負,則病轉陽明,而中氣傷矣。甲木之升,緣胃氣之逆,胃土之逆,緣中氣之虛。參、甘、大棗,益胃氣而補脾精,膠、地、麻仁,滋經脈而澤枯槁,薑、桂,行營血之瘀澀,麥冬清肺家之燥熱也。

甘草瀉心湯,甘草四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黃連一兩,黃芩三兩,乾薑三兩。治太陽傷寒中風,下後心下痞硬,乾嘔心煩,穀不化,腹中雷鳴下利者。以下後中氣虛寒,水穀不消,土木皆郁,升降倒行,脾陷而賊於乙木,則腹中雷鳴而下利,胃逆而賊於甲木,則心下痞硬而乾嘔。君相火炎,宮城不清,是以心煩。

甘、薑、大棗,溫補中氣之虛寒,芩、連,清瀉上焦之煩熱,半夏降胃逆而止乾嘔也。

四逆湯,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附子生,一枚。治太陰傷寒,脈沉腹脹,自利不渴者。以寒水侮土,肝脾俱陷,土被木賊,是以腹脹下利。附子溫補其腎水,薑、甘,溫補其脾土也。脾主四肢,脾土濕寒,不能溫養四肢,則手足厥冷。四肢溫暖為順,厥冷為逆,方以甘草而君姜附,所以溫中而回四肢之逆,故以四逆名焉。

治少陰病,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以其腎水上凌,火土俱敗,寒飲泛溢,胃逆作嘔。薑、甘、附子,溫補水土,而驅寒飲也。治厥陰病,汗出,外熱裡寒,厥冷下利,腹內拘急,四肢疼者。以寒水侮土,木鬱賊脾,微陽不歸,表裡疏泄。薑、甘、附子,溫補水土,以回陽氣也。

通脈四逆湯,甘草、乾薑各三兩,生附子一枚。治少陰病,下利清穀,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者。以寒水侮土,木鬱賊脾,是以下利。脾陽頹敗,四肢失溫,是以厥逆。經氣虛微,是以脈微欲絕。薑、甘、附子,溫補裡氣,而益四肢之陽也。治厥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

以水土寒濕,木鬱賊脾,微陽不斂,表裡疏泄。薑、甘、附子,溫暖水土,以達木鬱也。

白話文:

甘草,味道甘甜,性質平和,藥性緩和,主要作用於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它具有中和調合的特性,蘊含淳厚滋養的功效,能調和金、木兩行的界限,歸屬於水、火二氣之間,可以培植中焦脾胃,滋養身體四肢和周邊組織,是能夠交合陰陽、調和精神的妙藥,也是調養氣血的靈丹。

傷寒的炙甘草湯,使用炙甘草四兩、桂枝三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人參二兩、生地一斤、阿膠二兩、麻仁半升、麥冬半升,加入清酒七升、水八升一同煮,煮至剩三升時,濾掉藥渣,再加入阿膠使其融化,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這個方子也叫做復脈湯。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少陽傷寒,症狀是脈搏結代不規律、心悸。這是因為少陽的甲木之氣轉化為相火,其經脈從頭走到腳,沿著胃部向下到兩脅,生病時經氣上逆,衝擊戊土,導致胃部堵塞,阻礙厥陰的風木升發,木氣鬱結而產生風,所以心下會悸動。悸動的位置在胃部的大絡,也就是虛里穴的位置,正好在心下。

經絡阻塞,導致營血不能順暢流動,相火上炎,經絡逐漸變得乾燥澀滯,所以脈搏結代。相火向上燃燒,一定會損害辛金,甲木向上鬱積,一定會克制戊土,土和金都受到損傷,病情就會轉變到陽明,而中氣也受損。甲木之氣的上升,是因為胃氣的逆行;胃土之氣的逆行,是因為中氣虛弱。人參、甘草、大棗可以補益胃氣、補養脾精;阿膠、生地、麻仁可以滋養經脈、潤澤枯槁;生薑、桂枝可以疏通行營血的瘀滯;麥冬可以清除肺部的燥熱。

甘草瀉心湯,使用甘草四兩、大棗十二枚、半夏半升、黃連一兩、黃芩三兩、乾薑三兩。可以治療太陽傷寒中風,在攻下之後,出現心下痞硬、乾嘔心煩、食物不消化、腹中雷鳴、腹瀉等症狀。這是因為攻下之後,導致中氣虛寒,水穀無法消化,土木之氣都鬱滯,升降功能失調,脾氣下陷而損傷乙木,所以腹中雷鳴並發生腹瀉;胃氣上逆而損傷甲木,所以心下痞硬並發生乾嘔。君火(心火)和相火(肝火)過旺,導致心神不安,所以心煩。

甘草、乾薑、大棗可以溫補中氣的虛寒;黃芩、黃連可以清瀉上焦的煩熱;半夏可以降逆胃氣,並止住乾嘔。

四逆湯,使用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生附子一枚。可以治療太陰傷寒,症狀是脈搏沉弱、腹部脹滿、腹瀉卻不口渴。這是因為寒水侵犯脾土,導致肝脾都虛陷,脾土受到木氣的克制,所以會腹脹腹瀉。附子可以溫補腎水,乾薑、甘草可以溫補脾土。脾主管四肢,脾土濕寒,無法溫養四肢,所以會出現手足冰冷。四肢溫暖為順,冰冷為逆,這個方子以甘草為主,配合乾薑和附子,所以可以溫補中焦,使四肢回溫,因此叫做四逆湯。

可以治療少陰病,出現膈上有寒飲、乾嘔的症狀。這是因為腎水上凌,火和土都衰敗,寒飲上溢,導致胃氣上逆而作嘔。乾薑、甘草、附子可以溫補水土,並驅除寒飲。可以治療厥陰病,症狀是出汗、體表發熱但體內寒冷、手腳冰冷、腹瀉、腹部拘急、四肢疼痛。這是因為寒水侵犯脾土,木氣鬱結而損傷脾,微弱的陽氣無法歸藏,導致體表和體內疏洩。乾薑、甘草、附子可以溫補水土,使陽氣恢復。

通脈四逆湯,使用甘草、乾薑各三兩,生附子一枚。可以治療少陰病,症狀是腹瀉不止,瀉出未消化的食物,手足冰冷,脈搏微弱快要消失。這是因為寒水侵犯脾土,木氣鬱結而損傷脾,所以會腹瀉。脾陽衰敗,四肢失去溫養,所以會手足冰冷。經氣虛弱微少,所以脈搏微弱快要消失。乾薑、甘草、附子可以溫補體內的氣,並增強四肢的陽氣。可以治療厥陰病,症狀是腹瀉不止,瀉出未消化的食物,體內寒冷體表卻發熱,出汗並手足冰冷。這是因為水土寒濕,木氣鬱結而損傷脾,微弱的陽氣無法收斂,導致體表和體內疏洩。乾薑、甘草、附子可以溫暖水土,使木氣得以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