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一切痛疽發背,七十二般瘡癤,三十六種疔毒,無名腫毒,痰核瘰癧,內損骨節,外傷皮肉,手足麻木不仁,流註疼痛,膈前背後吊起刺痛。

秘傳太乙萬靈膏是一張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功效的方劑,可以用於治療一切痛疽發背、七十二般瘡癤、三十六種疔毒、無名腫毒、痰核瘰癧、內損骨節、外傷皮肉、手足麻木不仁、流註疼痛、膈前背後吊起刺痛等症狀。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
  • 《本草綱目》
  • 《神農本草經》
  • 《中藥大辭典》
  • 中醫學大辭典》

傳統服藥法



上為細末,攪勻,傾入冷水內扯拔, 換水浸二日,拔去火毒,然後裝瓷鉢內。
臨用攤貼。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多種中藥組成,其中羌活、蓖麻、蟬蛻、露蜂房、蜈蚣、龜板、苦參、皂莢、玄參、槐角、青蒿、甘草、荊芥、艾葉、黃芩、花椒、蒲公英、白蘞、龍膽草、防風、忍冬藤、白笈、附子、大黃、石菖蒲、梔子、赤芍、獨活、何首烏、黃耆、蛇床子、桔梗、黑牽牛、漏蘆、木鱉子、肉桂、大風子、巴豆、地骨皮、昆布、蒼耳子、黃柏、木香、連翹、牛蒡子、桃仁、白僵蠶、血餘炭、穿山甲、黃連、當歸、川牛膝、蒼朮、升麻、蛇蛻、檳榔、槐枝、柳枝、鉛丹、天南星、烏頭、細辛、半夏、高良薑、乳香、百草霜、沒藥、血竭、象牙、雄黃、寒水石、孩兒茶、硃砂、赤石脂、輕粉、熊膽、甘松、冰片、麝香、琥珀、珍珠、龍骨、水銀等藥物組成。

這些藥物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一切痛疽發背、七十二般瘡癤、三十六種疔毒、無名腫毒、痰核瘰癧、內損骨節、外傷皮肉、手足麻木不仁、流註疼痛、膈前背後吊起刺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麻痺癤和癰痲風 [漢生氏病]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化膿性關節炎背部膿瘡多痰吞咽障礙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太乙萬靈膏, 出處:《瘍醫大全》卷七。 組成:羌活1兩,蓖麻仁1兩,蟬蛻1兩,大蜂房1兩,蜈蚣1兩,敗龜版1兩,苦參1兩,豬皂角1兩,玄參1兩,槐角子1兩,青蒿1兩,過山龍1兩,甘草1兩,半枝蓮1兩,荊芥1兩,蕲艾葉1兩,黃芩1兩,仙人掌1兩,川椒1兩,蒲公英1兩,白蘞1兩,龍膽草1兩,防風1兩,忍冬藤1兩,白及1兩,生附子1兩,大黃1兩,石菖蒲1兩,梔子1兩,赤芍藥1兩,獨活1兩,何首烏1兩,黃耆1兩,蛇床子1兩,桔梗1兩,黑牽牛1兩,漏蘆1兩,木鱉子(去殼)1兩,肉桂1兩,大風子1兩,巴豆(去殼)1兩,地骨皮1兩,崑布1兩,蒼耳子1兩,黃柏1兩,青木香1兩,連翹1兩,鼠粘子1兩,桃仁1兩,白僵蠶1兩,血餘1兩,穿山甲1兩,黃連1兩,當歸1兩,牛膝1兩,蒼朮1兩,升麻1兩,蛇蛻1兩,檳榔1兩,槐枝1兩,柳枝1兩,桃枝1兩,上(口父)咀。用真麻油10斤浸,春 夏 秋 冬10日,入大鐵鍋內,熬至煙盡爲度,先去粗滓冷定,用大皮紙以針戳眼,濾去細滓,復入淨鍋內,熬至黑色,滴水成珠不散。每油1斤,人淘過黃丹炒紫色者8兩(如無黃丹,用水飛細密陽僧末8兩代之),下丹之時,以柳棍不住手攪勻,離火再下:白芷1兩,天南星1兩,草烏1兩,北細辛1兩,半夏1兩,高良薑1兩,川烏1兩,上7味俱生,爲細末,入膏內攪勻,冷定。再下後開乳極細末:海螵蛸1兩,乳香(去油)5錢,百草霜5錢,沒藥(去油)5錢,雞肫皮5錢,血竭5錢,象牙末5錢,雄黃5錢,寒水石5錢,兒茶5錢,白石脂5錢,朱砂5錢,赤石脂5錢,輕粉5錢,青魚膽3錢,熊膽3錢,甘松2錢,3奈2錢,潮腦2錢,冰片2錢,麝香2錢,琥珀2錢,珍珠2錢,龍骨2錢,水銀2錢。 主治:一切痛疽發背,七十二般瘡癤,三十六種疔毒,無名腫毒,痰核瘰癧,內損骨節,外傷皮肉,手足麻木不仁,流註疼痛,膈前背後吊起刺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