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水氣」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水氣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病證,多因外感風寒、感受暑濕、飲食不節、勞倦過度等因素,導致水濕內停,水氣不化,聚集於體內而發病。

水氣的臨床表現主要有頭身困重、四肢倦怠、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便不利等。

水氣的治療以健脾利濕、化痰行水為主。常用方藥有三仁湯、五苓散、越鞠丸等。

水氣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
  2.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不暴飲暴食。
  3.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 在感冒、發燒等疾病時,要及時治療,避免病情加重。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生薑瀉心湯

  • 1.《類證治裁》:「去附子名三黃瀉心湯,治傷寒熱痞。半夏瀉心湯治胸滿而嘔。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逆。生薑瀉心湯治脅有水氣。痞雖虛邪,然表氣入里,熱鬱於心胸之分,必用苦寒為瀉,辛甘為散,諸瀉心湯所以寒熱互用也。雜病痞滿,亦有寒熱虛實之不同,如胃口寒滯停痰痞悶者,辛溫泄濁。
  • 2.《皇漢醫學》:「**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傷寒論》)**
  • 3.《奇效良方》:「治傷寒汗出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噫氣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不利者。
  • 4.《千金翼方》:「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堅,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而利,生薑瀉心湯主之。方:
  • 5.《皇漢醫學》:「本條山田正珍曰:「此乃心下有水,漬入腸中,為利之兆。蓋承『厥而心下悸』條(求真按:『傷寒厥而心下悸者,指先宜治水,宜服茯苓甘草湯條也』)而發也。俚語有之,腸鳴者必下,蓋喻事必有前兆也。此條之意與一百五十七條生薑瀉心湯證曰:『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
▼ 展開更多

大青龍湯

  • 1.《三指禪》:「大青龍湯治風寒兩中經而煩躁(寒鬱於外,熱蒸於內,陰陽攻擊),小青龍湯治風寒兩中腑之乾嘔(小便不利,心下有水氣,乾嘔,或兼咳,兼渴,兼噎,兼喘)。
  • 2.《張卿子傷寒論》:「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

  • 1.《三指禪》:「大青龍湯治風寒兩中經而煩躁(寒鬱於外,熱蒸於內,陰陽攻擊),小青龍湯治風寒兩中腑之乾嘔(小便不利,心下有水氣,乾嘔,或兼咳,兼渴,兼噎,兼喘)。
  • 2.《本經疏證》:「「心下有水氣,肺脹,咳,上氣而喘,衇浮」,皆小青龍湯證也。多一煩躁,則為小青龍加石膏湯證。覈之以大青龍湯之「不汗出而煩躁」,白虎湯之「大煩渴不解」,竹皮大丸之「中虛煩亂」,是石膏為煩設矣。但《傷寒》、《金匱》用石膏者,十一方,此纔得其四,其不煩而用者,何多也。
  • 3.《皇漢醫學》:「**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傷寒論》)**
  • 4.《皇漢醫學》:「《方輿輗》本方條曰:「大青龍、小青龍加石膏二湯,雖俱有煩躁,然在大青龍係不汗出,在小青龍加石膏係偏於心下有水氣,此二方之所以分也。」
  • 5.《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溫溫』,即『慍慍』,古字通用,當以『慍慍』為正。『膈上』,當作『膈下』,《脈經》第七卷不可吐篇,引此條云:『若膈下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當溫之。』本論勞復篇云:『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太陽中篇小青龍湯條云:『心下有水氣,乾嘔。
▼ 展開更多

五苓散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古人有潠水、灌水之法。潠者,以水吹於面也。灌者,以水澆於身也。此二法用於陽鬱證,自外以水氣激之,令鬱陽勃起,發散而解。無此陽鬱者,若行潠水、灌水之法,則表熱被劫,不得外出,彌更內逼而心煩,肉上卻因正氣虛而粟起也。粟起者,俗謂之雞皮,是被水劫之故。
  • 2.《奇效良方》:「治水氣,心下怔忡。
  • 3.《醫法圓通》:「一治頭暈咳嗽,嘔吐腹脹,小便短。病形雖現頭暈、咳嗽、嘔吐,總緣膀胱氣化不運,水濕之氣不得下降,氣機必返於上,上干清道,故現以上病形。五苓散功專利水,水氣下降,氣機自順,故病自愈。
  • 4.《金匱方歌括》:「男元犀按。臍下動氣。去朮加桂。仲師理中丸法也。茲何以臍下悸而用白朮乎。不知吐涎沫是水氣盛。必得苦燥之白朮方能制水。顛眩是土中濕氣化為陰霾上彌清竅。必得溫燥之白朮方能勝濕。證有兼見。法須變通。
  • 5.《傷寒貫珠集》:「太陽風邪。至六七日之久而不解。則風變熱而傳裡。故煩而渴。有表裡證。即身熱煩渴之謂。渴欲飲水。水氣不行。而反上逆則吐。名水逆者。言因水氣而逆。非火逆氣逆之謂。故當以五苓散辛甘淡藥。導水而泄熱也。

半夏瀉心湯

  • 1.《皇漢醫學》:「此方以有黃芩解心下之痞,有黃連去胸中之熱,亦有瀉心之名。然其證之大部分為水,主半夏以去水,伍乾薑以散結,伍人參以開胃口,和以甘草、大棗,以緩攣時之急。諸藥相和,而退胸中之熱以逐水氣,所以治其嘔,而去心下之痞也。…嘔而腸鳴之因為水氣也明矣。故雖不下利,亦用此方也。
  • 2.《成方切用》:「丹溪曰:腹中水鳴,乃火激動其水也,宜二陳湯加芩連梔子。)加生薑四兩,名生薑瀉心湯。(仲景)治汗解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噯同),食臭,完穀不化,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客氣上逆,伏飲搏膈,故痞硬。中氣不和,故干噯。胃虛火盛,邪熱不殺穀,故完穀不化。

半夏厚朴湯

  • 1.《皇漢醫學》:「《導水瑣言》曰:「又水氣蓄滯於心胸而難利,用吳茱萸、橘皮湯等而不通利者,可用半夏厚朴湯加犀角。又小瘡、頭瘡,內攻而腫,不至喘滿甚,只腹脹而小便難者,亦妙。」

甘草瀉心湯

  • 1.《皇漢醫學》:「一婦人年二十六七,妊娠有水氣,至產後不去。心下痞硬,雷鳴下利,口中糜爛,不能食鹽味,僅啜淡粥,噫氣,吐酸水。醫多以為不治。余以為口糜瀉,胃中不和之證,與甘草瀉心湯。數日痞硬去,食少進,益使連服,口中和,酸水止,而水氣下利依然。乃與大劑四苓湯加車前子,旬餘,兩證痊愈。
  • 2.《退思集類方歌注》:「(按: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之痞,故苦辛平等;生薑瀉心湯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薑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中氣,而痞自除。俗以甘草滿中,為痞嘔禁用之藥,蓋不知虛實之義者也。)痞硬雖同虛實異,(同一心下痞硬,生薑瀉心證屬實,甘草瀉心證屬虛。
  • 3.《退思集類方歌註》:「(按:半夏瀉心湯治寒熱交結之痞,故苦辛平等;生薑瀉心湯治水與熱結之痞,故重用生薑以散水氣;甘草瀉心湯治胃虛氣結之痞,故加重甘草,以補中氣,而痞自除。俗以甘草滿中,為痞嘔禁用之藥,蓋不知虛實之義者也。)痞硬雖同虛實異,(同一心下痞硬,生薑瀉心證屬實,甘草瀉心證屬虛。
  • 4.《醫學摘粹》:「陽證誤下,心下痞硬,下利,心煩乾嘔,腹中雷鳴,脅下有水氣,致小便不利者,為虛熱水氣之痞,宜生薑瀉心湯。若有是證,脅下無水氣,其痞急益甚者,為虛熱咳氣上逆之痞,宜甘草瀉心湯。凡有痞者,有無汗惡寒之表證,宜用桂枝湯。表解已,乃可以大黃黃連瀉心湯攻痞也。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 1.《皇漢醫學》:「《傷寒論正義》曰:「胸滿煩驚(煩驚者,如狂狀,因傷寒外襲,故致胸滿煩驚),小便不利(因水氣熱結,而致小便不利),譫語(是有內熱之候),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傷寒不解,致外襲胸滿,不得外出,故身重不能轉側也),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此方者,大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也)。」

真武湯

  • 1.《皇漢醫學》:「**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傷寒論》)**
  • 2.《外台秘要》:「仲景傷寒論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或咳,或小便自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方。
  • 3.《古今名醫方論》:「治少陰水氣為患,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其人或咳,或嘔,或小便利而下利者,用此加減。
  • 4.《湯頭歌訣》:「(仲景)壯腎中陽,茯苓朮芍附生薑。〔附子一枚(炮),白朮二兩(炒),茯苓、白芍(炒)、生薑各三兩。〕少陰腹痛有水氣,悸眩瞤惕保安康。(中有水氣,故心悸頭眩;汗多亡陽,故肉瞤筋惕。瞤,音純,動貌。苓、術補土利水,以療悸眩;薑、附回陽益火,以逐虛寒;芍藥斂陰和營,以止腹痛。
  • 5.《祖劑》:「成無己曰:真武,北方水神也,而屬腎,用以治水焉。水氣在心下,外帶表而屬陽,必應發散,故治以真武湯。青龍湯主太陽病,真武湯主少陰病。少陰腎水也,此湯可以和之。內經曰:脾惡濕,甘先入脾。茯苓白朮之甘,以益脾逐水寒淫所勝。平以辛熱,濕淫所勝。佐以酸平,附子芍藥生薑之酸辛,以溫經散濕。
▼ 展開更多

腎著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腎位夾臍左右,故腰以下病,名腎著,記其位也。水氣病多渴,故云反不渴。凡水氣病氣上衝者,小便不利,此病無衝逆之證,而在下焦,故小便自利也。所謂自利者,不用藥而自通,即小便比尋常較多之謂也。所謂飲食如故者,與未得病以前飲食無異也。此屬下焦,以示胃中無變化也。
  • 2.《千金翼方》:「治腎間有水氣,腰脊疼痛,腹背拘急絞痛方:

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山田正珍曰:「『溫溫』,即『慍慍』,古字通用,當以『慍慍』為正。『膈上』,當作『膈下』,《脈經》第七卷不可吐篇,引此條云:『若膈下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當溫之。』本論勞復篇云:『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太陽中篇小青龍湯條云:『心下有水氣,乾嘔。

防己黃耆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脈浮,汗出惡風者,是風感之證也。身重者,肌表有濕氣之候。此方非風邪發表之劑,是專實肌表而降水氣,自小便利去之,則與濕氣相感之風邪,不治而能自去矣。」

四物湯

  • 1.《奇效良方》:「四物與桂枝麻黃、白虎柴胡、理中四逆、茱萸水氣涼膈等,皆可作各半湯,易老用藥大略也。

射干麻黃湯

  • 1.《經方實驗錄》:「以上自小青龍湯至澤瀉湯凡五證,皆治痰飲。小青龍湯以心下有水氣為主,射干麻黃湯以喉中水雞聲為主,苓桂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以吐涎沫為主,皂莢丸以膠痰為主,澤瀉湯以眩冒為主,此其大較也。

麻黃湯

  • 1.《醫法圓通》:「一治頭暈咳嗽,嘔吐腹脹,小便短。病形雖現頭暈、咳嗽、嘔吐,總緣膀胱氣化不運,水濕之氣不得下降,氣機必返於上,上干清道,故現以上病形。五苓散功專利水,水氣下降,氣機自順,故病自愈。
  • 2.《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寒傷皮毛,則肺受之,中醫言「肺主皮毛」,西醫謂「肺中一呼吸,皮毛亦一呼吸」,其理正相合也。故發表之麻黃湯,用麻黃、杏仁以開肺與皮毛之鬱,桂枝以宣陽氣,甘草以平嘔逆,務使肺氣張於內,皮毛張於外,陽氣達於中,則皮裏膜外之水氣,因寒凝冱者,一時蒸迫成汗,而邪隨汗解矣。

桂枝湯

  • 1.《醫法圓通》:「一治周身皮膚作癢,時而惡風。周身毛竅乃太陽寒水氣化出路,風寒之邪外干而不得入,逆於皮膚,抑鬱生熱,故周身作癢。桂枝湯能宣太陽抑鬱之氣,故治之而愈。
  • 2.《古今名醫方論》:「柯韻伯曰:汗出不徹,而遽下之,表證仍在,而反無汗,更見心下滿痛,此謂有表裡證矣。病機向里,即當究其里。滿而不硬,痛而微,此非結熱,必水氣凝滯而然。當問其小便,若小便利者,邪未犯本,病仍在表,仍須汗散;如小便不利者,由膀胱之水氣不行,故營衛之津液不出,而非桂枝證未罷也。
  • 3.《張氏醫通》:「小青龍加石膏湯(金匱),治喘咳上氣煩躁。心下有水氣。
  • 4.《醫通祖方》:「治喘咳上氣,煩躁,心下有水氣。

八味地黃丸

  • 1.《古今名醫方論》:「消渴病,飲水一斗,小便亦一斗,此腎氣不能攝水,小便恣出,源泉有立竭之勢,故急用以逆折其水也。夫腎水下趨之消,腎氣不上升之渴,非用此以蟄護封藏,蒸動水氣,舍此曷從治哉?後人謂八味丸為治消渴之聖藥,得其旨矣。

理中湯

  • 1.《醫法圓通》:「一治心下嘈雜,吐水。夫心下一寸,乃胃之上口。胃主納,而脾主運。脾氣衰而不運,津液上逆於胃口,以致心氣不寧,故嘈雜吐水,即是明驗。理中湯力能溫暖中宮,脾土健運,水氣下行,嘈雜、吐水自已。

當歸散

  • 1.《奇效良方》:「水腫之疾,多由腎水不能攝養心火,心火不能滋養脾土,故土不制水,水氣盈溢,氣脈閉塞,滲透經絡,發為浮腫之證。心腹堅脹,喘滿不安。
  • 2.《內科摘要》:「三因當歸散,治脾土不能制水,水氣盈溢,滲透經絡,發為水腫。

當歸四逆湯

  • 1.《皇漢醫學》:「和久田氏曰:「平素氣虛之人,外邪襲入於心胸,正氣為之抑壓,自四肢厥逆,脈細欲絕者,以此方排心胸間之寒邪,導下水氣,舒暢正氣,則厥寒復溫,脈帶陽氣而愈矣。與三味之四逆湯不同,彼已在內,有下利清穀證,故於四肢謂厥冷。冷者,自內冷也,屬於內之詞也。

豬苓湯

  • 1.《奇效良方》:「治腳氣,兼水氣膈氣,通身腫滿,氣急,小便不通,坐臥不得者服之。
  • 2.《傷寒六書》:「若汗下後虛煩不得眠,梔子豉湯。咳而嘔,心煩悶不眠者,水氣也,豬苓湯。下後復熱,晝日煩躁,夜則安靜,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吐下後心中懊憹不眠者,梔子豉湯。陽勝陰,狂言不眠,亂夢,心煩乏氣者,酸棗湯。陰勝陽,則驚悸昏沉,大熱乾嘔,錯語呻吟,不眠者,犀角地黃湯治之。

越婢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惡風者陽虛,故加附子以益陽。風水者,則加朮以散皮膚間水氣,發穀精以宣榮衛,與麻黃、石膏為使,引其入土也。越婢之名,不亦宜乎!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柯韻伯曰:水飲者,少陰所主。心下者,太陽之部。心下有水氣,至於堅大如盤,是五臟之陽已竭也。惟邊如旋杯狀,尚有一線之微陽。斯時欲利水,則水堅而不可破;欲行氣,則氣泄而微陽亦亡。非大劑以扶陽,則束手待斃矣。《內經》曰: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
  • 2.《醫學從眾錄》:「單腹脹,死症也。或青年壯健,起於驟然,若心下堅大如盤者,以《金匱》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直搗其痰水氣血之巢穴。嗣以枳朮散消補並施,可救十中之一。然此猶實症也。若虛症難治,攻之則速其危,補之愈增其脹。余家傳有消鼓丹,加白朮一兩,試用四五劑,不增脹,方可議治。

小柴胡湯

  • 1.《青囊秘訣》:「小柴胡湯既舒其肝膽之氣,則上炎之火氣,其性即順而不逆也,又得茯苓以分消其水氣,則水順流而不橫,其血歸經而不逆,自然氣舒血和,而消毒矣,此方之所以奇耳。
  • 2.《傷寒纘論_傷寒緒論》:「乃陰陽不和邪居表裏之間,故有是證,當以小柴胡湯和之,然瘀血發黃水氣三證,
  • 3.《傅氏外科》:「小柴胡湯既舒其肝膽之氣,則上炎之火氣,其性即順而不逆也,又得茯苓以分消其水氣,則水順流而不橫,其血歸經而不逆,自然氣舒血和而消毒矣,此方之所以奇耳。

苓桂朮甘湯

  • 1.《讀醫隨筆》:「《傷寒論》霍亂條理中丸後,有臍上築築有動氣者,去朮,加桂。《金匱》水氣篇苓桂朮甘湯下,有少腹有氣上衝胸者,去朮,加五味子。世謂動氣忌術,以術能閉氣也。蓋動氣上衝者,氣之不能四達也。寒水四塞,腎中真氣不得旁敷,而逼使直上,故氣動也。桂枝、細辛所以散水而通絡,使氣旁達也。
  • 2.《金匱方歌括》:「次孫男心蘭稟按。心下者。脾之部位也。飲凌於脾。致脾弱不輸。不能制水。則生痰矣。故曰。心下有痰飲也。胸乃人身之太空。為陽氣往來之道路。飲邪瀰漫於胸。盈滿於脅。蔽其君陽。溢於支絡。故曰胸脅支滿也。動則水氣盪漾。其變態無常。或頭旋轉。目冒眩。心動悸諸症。

茯苓飲

  • 1.《金匱方歌括》:「男元犀按。人參乃水飲症之大忌。此方反用之。蓋因自吐出水後虛氣作滿。脾弱不運而設也。方中人參補脾氣。白朮健胃氣。生薑溫中散寒氣。茯苓降水氣。橘皮、枳實化痰運參、術。徐徐斡旋於中。以成其補虛消食散滿之妙用。此方施於病後調養則可。若痰飲未散者。切不可用。

旋覆代赭湯

  • 1.《長沙方歌括》:「俞麟州曰。此即生薑瀉心湯之變法也。夫二條皆有心下痞硬句。而生薑瀉心湯重在水氣下趨而作利。旋覆代赭湯重在胃虛挾飲水氣上逆而作噫。取治水氣下趨而利者。必用生薑以散水。胃虛挾飲而噫者。必用赭石以鎮逆。二條對勘。益見仲景制方之妙。

麻黃附子湯

  • 1.《金匱方歌括》:「客問曰。金匱水氣篇。杏子湯方闕。諸家注說。疑為麻杏甘石湯。不知是否。犀答曰。非也。麻杏甘石湯。傷寒論治發汗後汗出而喘。主陽盛於內也。本節云。水之為病發其汗即已。未云熱之為病自汗出也。蓋麻杏甘石湯治內蘊化熱自汗出之症。此水之為病發其汗為宜。則麻杏甘石湯不可用矣。
  • 2.《退思集類方歌注》:「甘草麻黃(湯)治里水,水從汗解斯方美。(《金匱要略·水氣病篇》云:「水病發其汗即已。」)脈沉小者屬少陰,溫固必須加附子。(名麻黃附子湯)麻得甘草緩中焦,汗不傷陰厥有旨。(王晉三《古方選注》曰:「甘草緩麻黃於中焦,取水穀之津為汗,則內不傷陰,邪從表散。」深得厥旨。

越婢加朮湯

  • 1.《金匱方歌括》:「(歌見水氣病。),治肉極熱。則身體津脫。腠理開而汗大泄。厲風氣。下焦腳弱。

當歸芍藥散

  • 1.《成方切用》:「㽲痛者,正氣不足,使陰得乘陽,而水氣勝土,脾郁不伸。鬱而求伸,土氣不調,則急痛矣。故以歸芍養血,苓朮扶脾。澤瀉瀉其有餘之舊水,芎藭暢其欲遂之血氣。不用黃芩,㽲痛因虛,則稍挾寒也。然不用熱藥,原非大寒,正氣充,則微寒自去爾。

大承氣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於斯,腎水因疏泄太過而將竭,不能上濟以鎮心火,且肝木不得水氣之涵濡,則在下既過於疏泄,在上益肆其橫恣,是以心下作痛口中乾燥也。此宜急下之,瀉以止瀉,則腎中之真陰可回,自能上濟以愈口中乾燥、心下作痛也。
  • 2.《醫學摘粹》:「與陽明裡證同見者,是為里喘,宜大承氣湯,兼結胸者宜大陷胸丸,若兼水氣表實者。宜小青龍湯,表虛及小便不利者,均宜五苓散加葶藶子。裡實者,宜葶藶大棗湯,兼腹脅硬痛者,宜十棗湯。裡寒者,宜真武湯。若脈微細,口鼻氣短喘乏,而無陰陽表裡證,此氣虛喘也,宜保元湯加五味子、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