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方歌括》~ 卷四 (1)
卷四 (1)
1. 越婢湯
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此湯主之。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風水。加朮四兩。
歌曰,一身悉腫屬風多。水為風翻湧巨波。二草三姜十二棗。石膏八兩六麻和。
男元犀按。惡風者。風也。一身悉腫者。水也。脈浮者。風發也。風為陽邪。風動則水火戰而浪湧矣。湧於上則不渴。湧於外則續自汗出。云無大熱者。熱被水蔽。不得外越。內已醞釀而成大熱矣。前章云身重。為濕多。此章云一身悉腫。為風多。風多氣多熱亦多。系屬猛風。
故君以石膏重鎮之品。能平息風浪以退熱。引麻黃直越其至陰之邪。協生薑散肌表之水。一物而兩握其要也。又以棗、草安中養正。不慮其過散傷液。所以圖萬全也。
白話文:
越婢湯
治療因風引起的浮腫,症狀為全身腫脹、脈象浮弱、不口渴、持續自汗、沒有明顯發熱。此方主治此症。
藥方: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用法:以上五味藥材,加水六升,先煮麻黃,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若伴隨惡風,加附子一枚;若為風水腫,加蒼朮四兩。
歌訣:全身腫脹多屬風,水為風所激起巨浪,二兩甘草三兩薑,十二枚棗六兩麻黃,石膏八兩調和。
註解:惡風是風邪,全身腫脹是水邪。脈象浮弱,是風邪發作的表現。風邪屬陽邪,風動則水火交爭而波浪翻湧。湧向上則不口渴,湧向外則持續自汗。雖然沒有明顯發熱,但那是因為熱邪被水邪阻隔,不能外泄,內在已積聚成大熱。前文所述的身重,是濕邪過多;本文所述的全身腫脹,是風邪過多。風邪多則氣多,熱也多,屬於猛烈的風邪。
因此,方中以石膏為君藥,它能鎮壓風邪,退熱。麻黃能直達陰邪,生薑能疏散肌膚表面的水濕。一藥而兼顧兩方面。再用大棗、甘草來滋養正氣,防止藥物過於辛散傷及體液,力求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