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通祖方》~ 一、桂枝湯 (1)
一、桂枝湯 (1)
1. 一、桂枝湯
桂枝(《玉函》)
治風傷衛氣,脈浮緩,發熱,自汗,營衛不和。
桂枝(三錢),白芍(二錢),甘草(炙,二錢),生薑(五片),大棗(掰,四枚)
上五味水煎溫服,啜熱稀粥一盞,以助藥力,覆暖取微汗,效。不汗,少頃再服。
小建中湯(《玉函》)
治風木乘脾,寒熱腹痛。
桂枝湯倍芍藥,加膠飴三錢。
黃耆建中湯(《金匱》)
白話文:
桂枝湯可用於治療風邪侵襲衛氣,導致脈象浮緩、發熱、自汗、營衛不和的症狀。藥方由桂枝、白芍、甘草(炙)、生薑、大棗組成,水煎溫服,並喝一碗熱稀粥來幫助藥效發揮,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如果沒有出汗,稍等片刻再服用一次。
小建中湯可用於治療風木之邪侵犯脾胃,導致寒熱腹痛的症狀。藥方以桂枝湯為基礎,增加白芍的用量,並加入膠飴。
黃耆建中湯則出自《金匱要略》,具體用法和應用需參閱相關醫籍。
治虛勞,感寒發熱,自汗。
桂枝湯加黃耆錢半,膠飴一合。《千金》多人參二錢。
桂枝湯和營表藥,倍芍藥,加膠飴,便能建立中氣。以芍藥之酸斂護營血,膠飴之甘培養中土,更加黃耆以實衛氣,營衛臟腑俱和而受益多矣。《千金》於小建中方加入當歸,名曰內補建中,其調和中外之力可知。
陽旦湯(《千金》)
治冬溫脈浮,發熱,項強,頭痛。
桂枝湯加黃芩錢半。
白話文:
治療虛勞、受寒發熱、自汗的症狀,可用桂枝湯加入黃耆半錢、膠飴一合。千金方中則加人參兩錢。桂枝湯具有調和營氣和表氣的作用,倍加芍藥,再加入膠飴,能有效地建立中氣。芍藥的酸味可以收斂保護營血,膠飴的甘味可以滋養中土,再加上黃耆以增強衛氣,使營氣、衛氣、臟腑都得到調和,療效顯著。《千金方》在小建中湯中加入當歸,稱為內補建中湯,也能有效地調和內外之力。
治療冬季溫病,脈象浮,發熱、頸項僵硬、頭痛的症狀,可用桂枝湯加入黃芩半錢。
陰旦湯(《千金》)
治冬溫內寒外熱,肢節疼痛,中挾寒食。
桂枝湯加黃芩錢半,乾薑五分。
陰霾四塞,非平旦之氣無以開啟陽和。桂枝湯原名陽旦,開啟陽邪之藥也,《千金》於中加入黃芩之苦寒,性輕以治冬溫在表之邪熱,仍以陽旦稱之。若兼挾寒食,再加乾薑之辛溫散結,以治中土之停滯,遂因之曰陰旦,與經絡之陰陽風馬牛不相涉也。
獨活湯(《千金》)
治風懿,奄忽不知人,咽中閉塞不能言,四肢不收,手足嚲曳。
白話文:
《千金》中的陰旦湯用來治療冬天溫病,內寒外熱,肢體疼痛,伴隨寒食的症狀。桂枝湯加入黃芩來治療表面的熱邪,再根據寒食的狀況加入乾薑來散結中土的停滯。獨活湯則出自《千金》,用於治療風邪引起的昏迷不醒,咽喉閉塞無法言語,四肢無力,手腳拖曳的症狀。
桂枝湯桂枝易桂心,去大棗,加獨活、栝蔞根、生葛發其汗。不得汗,去獨活、栝蔞根、生薑,加防己、防風、麻黃。喑瘂不語,並皆治之。
當歸四逆湯(《玉函》)
治陽邪入犯厥陰,四肢厥逆。
桂枝湯去生薑,加當歸三錢,細辛、通草各一錢。
邪犯厥陰之界,有入無出,雖有熱邪,勢必從陰而為厥逆。故厥陰篇中有厥深熱深之例,以振發傳經之變端。病邪至此最為緊迫。醫者苟無成識於胸中,臨病將何措指?南陽先師乃毫不以厥逆為意,仍取太陽例中桂枝湯方,加入當歸協濟芍藥以護厥陰之營,細辛引領桂枝以為厥陰嚮導,通草通利膀胱以疏厥陰出路,與桂枝平分力量,為分解之捷徑。
白話文:
桂枝湯原本用桂枝,容易傷心,所以去掉大棗,加入獨活、栝蔞根和生葛,幫助發汗。如果發不出汗,就再去掉獨活、栝蔞根、生薑,加入防己、防風和麻黃。對於喑啞不語,這兩種方子都能治療。
當歸四逆湯用來治療陽邪入侵厥陰,導致四肢厥逆。
桂枝湯去掉生薑,再加入三錢當歸、一錢細辛和一錢通草。
邪氣入侵厥陰,進不去也出不來,雖然有熱邪,但必然從陰寒方向發病,導致厥逆。所以《厥陰篇》中提到厥深熱深,這是傳經變化的表現。病邪發展到這個地步非常緊急,醫生如果沒有成熟的認識,遇到病人該怎麼辦呢?南陽先師毫不在意厥逆,仍然按照太陽經的桂枝湯方子,加入當歸配合芍藥來保護厥陰的營氣,細辛引導桂枝進入厥陰,通草通利膀胱,為厥陰開闢出路,與桂枝分擔力量,這是快速解決問題的捷徑。
雖厥陰與太陽兩經接壤,邪入陰,斷無復傳陽經之理,先輩六經例有不罷再傳之說,大可噴飯。而桂枝方中獨去生薑者,恐辛辣性暴,不待氣味入陰,便從太陽開發,轉虛其衛,再有何力以振驅邪之任歟?由是廣推大小青龍、大小柴胡和解營衛兩歧,表裡交界之邪必用薑棗為一定之法。若麻黃則專主寒傷營證,便與生薑無預,逮至三陰等治,從無一方泛用生薑者。
生薑為手頭常用之物,尚爾若此之慎,況有不察厥深熱深之旨,一見四肢厥冷,漫投姜附、四逆,於此能無慼慼乎?
白話文:
雖然厥陰經與太陽經相鄰,邪氣入侵厥陰經,絕不可能再傳至陽經。古人對於六經傳變的論述,有些說法過於武斷,根本站不住腳。
桂枝湯中獨獨去除生薑,可能是因為生薑辛辣性強,還沒等藥性深入厥陰經,就已經從太陽經開始發散,反而會耗損衛氣,失去了驅邪的力量。由此推廣至大青龍湯、大小柴胡湯等治療營衛兩歧、表裡交界之邪的方劑,一定都要使用生薑和大棗。
至於麻黃湯專門針對寒邪傷及營氣的證候,就不需要使用生薑。到了治療三陰等證候的方劑,也從來沒有哪一方劑泛用生薑。
生薑是隨手可得的藥材,使用都如此謹慎,何況那些不了解深熱深厥的道理,一看到四肢厥冷就胡亂投用薑附、四逆湯的醫生,難道不會讓人心痛嗎?
內補當歸建中湯(《千金》)
治產後血虛,虛羸不足,腹中刺痛,少腹中急,或感寒發熱。
桂枝湯桂枝易肉桂,加當歸二錢,膠飴六錢。
崩傷內衄不止,加地黃六錢,阿膠三錢。產後一月服四五劑,令人強壯。
桂枝龍骨牡蠣湯(《玉函》)
治虛勞夢泄,惡寒發熱。
桂枝湯加龍骨(煅)、牡蠣(熬)各錢半。
桂枝大黃湯(《玉函》)
白話文:
《千金》記載的內補當歸建中湯,用於治療產後血虛、虛弱無力、腹痛、小腹緊縮或受寒發熱等症狀。方劑以桂枝湯為基礎,加入當歸和膠飴。若出現崩漏或鼻出血不止,則需加入地黃和阿膠。產後一個月內服用四五劑,能增強體質。
《玉函》記載的桂枝龍骨牡蠣湯,用於治療虛勞、夢遺、畏寒發熱。方劑以桂枝湯為基礎,加入煅龍骨和熬牡蠣。
《玉函》記載的桂枝大黃湯,沒有說明具體的治療功效。
治太陰中風誤下,引邪入內,腹滿痛。
桂枝湯加大黃一錢。
桂枝湯,表藥也,以其誤下引邪內賊,而腹滿痛,渾是表邪在內不解之故,故仍用桂枝湯,略加大黃因勢利導,病既變,則藥亦不得不隨之而變也。
桂枝葛根湯(《玉函》)
治太陽經柔痙,自汗,脈浮。
桂枝湯加葛根二錢。
栝蔞桂枝湯(《金匱》)
治痙,太陽證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沉遲。
桂枝湯加栝蔞根二錢。
桂枝加附子湯(《玉函》)
白話文:
治療太陰中風誤用下瀉之法,導致寒邪入侵內部,腹脹疼痛。
使用桂枝湯,加入大黃一錢。
桂枝湯是治療表證的藥物,因為誤用下瀉之法導致寒邪入侵內部,引起腹脹疼痛,這都是表邪未解的緣故,所以仍然使用桂枝湯,並稍微加入大黃,順應病情引導寒邪排出。疾病變化了,藥物也必須隨著變化而調整。
(《玉函》)
治療太陽經經絡痙攣,自汗,脈象浮。
使用桂枝湯,加入葛根二錢。
(《金匱》)
治療痙攣,太陽經證候俱全,身體強直僵硬,脈象沉而遲緩。
使用桂枝湯,加入栝蔞根二錢。
(《玉函》)
治亡陽漏風,肢體屈伸不和。
桂枝湯加熟附子一錢。
桂枝加黃耆湯(《金匱》)
治黃汗,發熱,經冷,腰以上汗出,下無汗。
桂枝湯加黃耆二錢。
耆芍桂酒湯(《金匱》)
治汗如柏汁,肢體腫,發熱,汗出而渴。
桂枝湯去甘草、薑、棗,加黃耆五錢,苦酒和水煎。
黃耆桂枝五物湯(《金匱》)
治血痹,身體不仁,如風狀。
桂枝湯去甘草,加黃耆等分。《千金》桂枝易桂心,加人參,名黃耆湯。
白話文:
如果出現陽氣不足、體表氣機外泄,導致肢體屈伸不適,可以用桂枝湯加熟附子一錢治療。如果出現發熱、出黃汗、經脈發冷、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汗,可以用桂枝湯加黃耆二錢治療。如果出現汗液像柏樹汁一樣、肢體腫脹、發熱、出汗且口渴,可以用桂枝湯去掉甘草、生薑、大棗,加黃耆五錢,用苦酒和水煎服治療。如果出現血痹,身體麻木,像被風吹一樣,可以用桂枝湯去掉甘草,加黃耆等量治療,也可以用桂枝換成桂心,加入人參,稱為黃耆湯。
茯苓甘草湯(《玉函》)
治風邪入犯膀胱氣分,小便不利。
桂枝湯去芍藥、大棗,加茯苓二錢。
苓桂朮甘湯(《玉函》)
治心下有支飲,胸腹支滿,目眩。
桂枝湯去芍藥、薑、棗,加茯苓二錢,白朮一錢。
此僅用桂枝湯之半,以流動中外之支滿;兼四君子之半,以運行在裡之痰氣也。
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金匱》)
治肺癰吐涎沫初起,有表邪者。
白話文:
茯苓甘草湯用於治療風邪入侵膀胱,導致小便不利的症狀。將桂枝湯中芍藥和大棗去除,加入茯苓。苓桂朮甘湯則用於治療心下有積水、胸腹脹滿、目眩的病症。將桂枝湯中芍藥、生薑、大棗去除,加入茯苓和白朮。此方取桂枝湯一半,疏通胸腹積水;又取四君子湯一半,化解體內痰氣。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用於治療肺癰初期,伴有表邪的症狀,患者會出現吐涎沫的現象。
桂枝湯去芍藥,加皂莢一枚(去皮、核,酥炙)。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金匱》)
治氣分,心下如盤。
桂枝湯去芍藥,加麻黃、附子各一錢,細辛半錢。
病在氣分,非麻桂不能分解;病氣盤錯,非辛附不能破結。去芍藥者,惡其酸收也。
小青龍湯(《玉函》)
治溢飲,喘咳,自利,發熱。當發其汗。
桂枝湯去薑、棗,加麻黃三錢,半夏二錢,炮薑、細辛、五味子各半錢。
白話文:
桂枝湯去掉芍藥,加入皂莢一枚(去皮、核,用微火烤至酥脆)。
這是《金匱》中記載的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用於治療氣分病,症狀是心下有如盤子般脹滿。
桂枝湯去掉芍藥,加入麻黃一錢、附子一錢、細辛半錢。
氣分病需要麻黃和桂枝來化解,病氣交錯需要辛辣的附子、細辛來打破結塊。去掉芍藥是因為芍藥性酸收,不利於治療。
《玉函》中記載的小青龍湯用於治療溢飲、喘咳、腹瀉、發熱,需要發汗治療。
桂枝湯去掉生薑和紅棗,加入麻黃三錢、半夏二錢、炮薑、細辛、五味子各半錢。
小青龍加石膏湯(《金匱》)
治喘咳上氣,煩躁,心下有水氣。
小青龍湯加石膏雞子大一枚(碎)。
桂枝麻黃各半湯(《玉函》)
治太陽證,脈微,惡寒。
桂枝湯加麻黃、杏仁。
桂枝二越婢一湯(《玉函》)
治營衛俱傷,風多寒少而煩滿。
桂枝湯本方各二錢,加麻黃二錢、石膏三錢。
白話文:
《金匱》記載的小青龍加石膏湯,用於治療喘咳上氣、煩躁、心下有水氣的症狀。
藥方為小青龍湯的基础上,加入石膏和雞蛋一枚(碎)。
《玉函》記載的桂枝麻黃各半湯,用於治療太陽證,脈搏微弱,怕冷的症狀。
藥方為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麻黃和杏仁。
《玉函》記載的桂枝二越婢一湯,用於治療營衛俱傷,風寒症狀較少而感到胸悶的症狀。
藥方為桂枝湯的基礎上,各加二錢,並加入麻黃二錢、石膏三錢。
桂枝芍藥知母湯(《金匱》)
治肢節痛,腳腫如脫。
桂枝湯去大棗,加麻黃二錢,白朮半兩,知母、防風各四錢,熟附子二錢。
炙甘草湯(《玉函》)
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及肺痿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虛勞不足,汗出而悶。
桂枝湯去芍藥,倍甘草,加人參二錢、生地三錢、麥門冬二錢、麻子仁一錢、阿膠二錢。
混是清潤調補藥中,但用桂枝一味以流動經脈之滯,麻仁一味以滋潤腸胃之結,而脈虛結代、心虛動悸,一切虛勞不足得以榮養,則脈虛自復,心悸自寧矣。
白話文:
治療肢體關節疼痛,腳腫脹得像要脫落一樣。
桂枝湯去掉大棗,加入麻黃兩錢,白朮半兩,知母、防風各四錢,熟附子兩錢。
治療傷寒脈象結代,心臟跳動而且心悸,以及肺痿唾液過多,心裡感覺溫溫濕濕的,虛勞不足,出汗卻感到悶熱。
桂枝湯去掉芍藥,甘草加倍,加入人參兩錢、生地三錢、麥門冬兩錢、麻子仁一錢、阿膠兩錢。
這些都是清潤調補的藥方,但都使用桂枝這一味藥來流動經脈的瘀滯,麻仁這一味藥來滋潤腸胃的結塊,而脈象虛弱結代、心臟虛弱心悸,一切虛勞不足得以滋養,那麼脈象虛弱自然就會恢復,心悸自然就會平息。
芍藥甘草湯(《玉函》)
治營血受傷,熱不止。
桂枝湯去桂枝、薑、棗。
芍藥甘草附子湯
治發汗病不解,反惡寒及瘡家發汗成痙。
桂枝湯去桂枝、薑、棗,加附子一錢(炮)。
黃芩湯(《玉函》,一名黃芩芍藥湯)
治伏氣發溫,太陽少陽合病,白利。
桂枝湯去桂枝、生薑,加黃芩三錢。
黃芩加半夏湯(《玉函》)
治伏氣發溫,內挾痰飲,痞滿,咳逆。
白話文:
芍藥甘草湯用於治療營血受傷,發熱不止,由桂枝湯去桂枝、薑、棗而成。芍藥甘草附子湯用於治療發汗後症狀未解,反而惡寒,以及因發汗導致瘡家痙攣,由桂枝湯去桂枝、薑、棗,加附子而成。黃芩湯,又名黃芩芍藥湯,用於治療伏氣發溫,太陽少陽合病,小便不利,由桂枝湯去桂枝、生薑,加黃芩而成。黃芩加半夏湯用於治療伏氣發溫,兼夾痰飲,胸悶,咳嗽氣逆。
桂枝湯去桂枝,加黃芩三錢,半夏二錢。
黃芩湯本治春夏溫熱,熱自內發,故於桂枝湯中除去桂枝、生薑之辛溫,易以黃芩之苦燥,轉溫散為涼解,大匠運斤,妙用不可思議。後世藉以治下利身熱,亦不出此。其黃芩加半夏湯治自利而嘔與夏秋下利白沫,若合苻節,異病同治,總不出南陽之繩墨也。
白話文:
將桂枝湯中的桂枝去除,加入黃芩三錢、半夏二錢。黃芩湯原本用於治療春夏溫熱,熱氣從體內發出,因此在桂枝湯中去除桂枝和生薑的辛溫,改用黃芩的苦燥,轉變溫散的性質為涼解,這就像巧匠運用斧頭,妙用不可思議。後世也用此方來治療腹瀉伴隨身體發熱,原理也是相同的。其中黃芩加半夏湯用於治療腹瀉伴隨嘔吐以及夏秋季節腹瀉伴隨白沫,這都是運用相同的原理,以不同方劑治療不同的病症,但都遵循著南陽醫學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