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醫通祖方》~ 一、桂枝湯 (3)

回本書目錄

一、桂枝湯 (3)

1. 一、桂枝湯

炙甘草湯(《玉函》)

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及肺痿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虛勞不足,汗出而悶。

桂枝湯去芍藥,倍甘草,加人參二錢、生地三錢、麥門冬二錢、麻子仁一錢、阿膠二錢。

混是清潤調補藥中,但用桂枝一味以流動經脈之滯,麻仁一味以滋潤腸胃之結,而脈虛結代、心虛動悸,一切虛勞不足得以榮養,則脈虛自復,心悸自寧矣。

芍藥甘草湯(《玉函》)

治營血受傷,熱不止。

桂枝湯去桂枝、薑、棗。

芍藥甘草附子湯

治發汗病不解,反惡寒及瘡家發汗成痙。

桂枝湯去桂枝、薑、棗,加附子一錢(炮)。

黃芩湯(《玉函》,一名黃芩芍藥湯)

治伏氣發溫,太陽少陽合病,白利。

桂枝湯去桂枝、生薑,加黃芩三錢。

黃芩加半夏湯(《玉函》)

治伏氣發溫,內挾痰飲,痞滿,咳逆。

桂枝湯去桂枝,加黃芩三錢,半夏二錢。

黃芩湯本治春夏溫熱,熱自內發,故於桂枝湯中除去桂枝、生薑之辛溫,易以黃芩之苦燥,轉溫散為涼解,大匠運斤,妙用不可思議。後世藉以治下利身熱,亦不出此。其黃芩加半夏湯治自利而嘔與夏秋下利白沫,若合苻節,異病同治,總不出南陽之繩墨也。

白話文:

一、桂枝湯

炙甘草湯(出自《玉函》)

這個方子治療傷寒導致的脈搏結代(脈搏跳動不規律,時快時慢或中斷),心悸,以及肺虛引起的咳嗽多痰,胸中覺得溫熱但不適,身體虛弱無力,出汗後感到胸悶。

這個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芍藥,加倍甘草的用量,再加入人參二錢、生地三錢、麥門冬二錢、麻子仁一錢、阿膠二錢。

這個方子屬於清潤調補的藥方,但使用桂枝一味藥來疏通經脈的阻塞,用麻子仁一味藥來滋潤腸胃的乾燥,讓脈搏虛弱、跳動不規律,心虛心悸,以及各種虛勞不足的症狀都能得到滋養,這樣脈搏自然恢復正常,心悸也會平靜下來。

芍藥甘草湯(出自《玉函》)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營血受損,導致發熱不止的情況。

這個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桂枝、生薑、大棗。

芍藥甘草附子湯

這個方子治療因為發汗後病沒有好,反而怕冷,以及瘡瘍病人發汗後導致抽搐的情況。

這個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桂枝、生薑、大棗,加入炮附子一錢。

黃芩湯(出自《玉函》,又名黃芩芍藥湯)

這個方子治療潛伏的病邪發作引起的發熱,太陽經和少陽經合併發病,以及腹瀉。

這個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桂枝、生薑,加入黃芩三錢。

黃芩加半夏湯(出自《玉函》)

這個方子治療潛伏的病邪發作引起的發熱,同時體內有痰飲,感到胸悶腹脹,咳嗽,噁心。

這個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去掉桂枝,加入黃芩三錢,半夏二錢。

黃芩湯本來是用來治療春夏季節的溫熱病,這種熱是從體內發出的,所以從桂枝湯中去掉桂枝、生薑這些辛溫的藥,換成黃芩這種苦寒的藥,把溫散的作用轉為涼解,就像高明的工匠運用斧頭,非常巧妙。後世用它來治療腹瀉發熱,也是出自這個原理。而黃芩加半夏湯治療腹瀉並伴隨嘔吐,以及夏秋季節腹瀉排出白沫的情況,如果病情符合,不同的疾病也可以用相同的藥方來治療,總之都符合仲景的用藥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