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穎甫

《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 《傷寒發微》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發微》 (1)

1. 《傷寒發微》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此節為太陽病總綱,故但言脈浮,而不備言兼見之脈(兼見之脈,如中風脈浮而必兼緩,傷寒脈浮而必兼緊之類)。蓋無論所受何等外邪,始病必在肌表,皆當見此浮脈。不惟合本篇太陽病言之,並賅痙濕暍篇太陽病之言也。外邪束於肌表,內部陽氣被遏,則上衝頭項,於是有頭項強痛之證。

皮毛肌腠之中,皆有未泄之汗液,從淋巴管輸泄而出,醫家謂之「太陽寒水」,邪犯肌表,必阻阨其外出之路,此水內停,即有惡寒之症。無論傷寒惡寒,中風亦有時惡寒,即溫病之初起,亦必微惡寒也。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白話文:

太陽病的症狀與脈象:

「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陽病的病人,脈象浮,頭頸部會感到強烈的疼痛,並且畏寒。

這段文字是太陽病的總綱,所以只提到了浮脈,並沒有提到其他常見的脈象,比如中風的浮脈通常也伴隨緩脈,傷寒的浮脈通常伴隨緊脈。這是因為無論受到哪種外邪侵襲,疾病初期都表現在肌膚表面,所以都會出現浮脈。這不僅僅適用於本篇太陽病的描述,也包括了痙濕暍篇中提到的太陽病。

外邪被束縛在肌膚表面,體內的陽氣受到阻礙,就會向上衝擊頭頸部,造成頭頸部疼痛。

皮毛、肌肉和肌膚的縫隙中,都存在尚未排出的汗液,這些汗液會通過淋巴管排出體外,醫家稱之為「太陽寒水」。外邪侵犯肌膚表面,就會阻礙汗液的排出,導致寒水停留在體內,從而出現畏寒的症狀。無論是傷寒、中風,還是溫病初期,都可能出現畏寒。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陽病患者,如果出現發熱、出汗、畏風,且脈象緩慢,就稱為中風。

風為陽邪,當皮毛開泄之時,由毛孔內竄,著於肌肉,而腠理為之不開。肌腠皆孫絡密佈之區,營氣所主,營血熱度最高(華氏寒暑表95度),與風邪抵抗,易於發熱,故始病即見發熱。大戟以為風傷衛者,誤也。熱勢張於內,毛孔不得復合,故汗出。汗方出而外風又乘毛孔之虛,犯肌理而增寒,故惡風。

氣從內泄,毛孔不外閉,無兩相抵拒之力,故脈緩。脾為統血之藏,風中於肌肉,則脾受之,故解肌之桂枝,用甘草、生薑、大棗以助脾陽,桂枝以宣陽氣,芍藥以泄營分,務使脾陽動於內,營鬱發於外,血中凝沍之水液,得以分泌成汗,直透毛孔之外。內熱既隨汗泄,則毛孔閉而汗自止矣。

白話文:

風氣屬於陽性邪氣,當毛孔打開、透氣時,會從毛孔鑽入,黏附在肌肉上,導致毛細孔關閉。肌肉和毛細孔都很細微緻密,佈滿著細小的血管,由營氣主管,營血的溫度最高(華氏寒暑表 95 度)。營血與風邪對抗時,容易發熱,因此,病情一開始就會出現發熱。大戟用來治療風邪所傷的表皮,是錯誤的。熱氣在體內增強,毛孔無法閉合,所以會出汗。汗水正要排出時,外來的風又會趁著毛孔虛弱時入侵,侵犯肌肉毛細孔並加重寒冷,所以會怕風。

氣從體內排出,但毛孔並不會由外側封閉,所以沒有兩股力量相互抵抗,因此脈搏會緩慢。脾臟是統管血液的器官,一旦風氣入侵肌肉,脾臟就會受到影響。因此,可以利用桂枝、甘草、生薑和大棗來解除肌肉緊繃感,以幫助脾臟陽氣,而桂枝則可以宣發陽氣,芍藥可以洩散營氣。這樣一來,脾臟的陽氣就會在體內運作,營氣的鬱滯也會宣洩到體外,血液中凝結的水液就會分泌成汗液,直接透過毛孔排出身體。體內的熱氣隨著汗液排出後,毛孔就會閉合,汗水也會自動停止。

服藥後,啜熱粥者,亦所以助脾陽也。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為傷寒。

寒為陰邪,而其中人即病者,或由於暴受驚恐,心陽不振之時,或由向有痰濕之體,或由天時暴熱,皮毛開泄之後,當風而臥,夜中露宿,或衛陽衰弱,寒夜臥起不定,寒因襲之。所以致病者不同,而病情則一,蓋寒邪中人,皮毛先閉,汗液之未泄者,一時悉化寒水。肌裏之營血,並力抗拒,血熱戰勝遂生表熱。

初病時,血熱不達,或無表熱,而要以惡寒為不易之標準。此證雖至鼻燥,眼中熱,唇口焦而惡寒不減,甚有當六月盛暑時,猶必覆以重衾,溫以炭爐者,其體痛或如錐刺,或如身臥亂石中。予於春夏之交,蓋屢見之,寒鬱於外,陽氣不得外泄,胆胃被劫而上衝,因病嘔逆,間亦有不嘔逆者。寒邪外逼,血熱內亢,兩相抵拒,故脈陰陽俱緊。

白話文:

服藥之後,喝熱粥,也是為了幫助脾陽。

太陽病,有已經發熱的,也有還未發熱的,一定怕冷,身體疼痛,反胃,脈搏陰陽兩部都緊的,叫做傷寒。

寒是陰邪,侵入人體就會生病,可能由於突然受到驚嚇,心陽不足的時候,或者本來就有痰濕體質的人,或者天氣突然炎熱,皮膚毛孔打開後,迎著風睡覺,或者在晚上露宿,或者衛陽虛弱,在寒冷的夜晚不能安穩地睡覺,寒氣趁虛而入。所以致病的原因不同,但是病情卻是一樣的,因為寒邪進入人體,首先會閉塞皮膚的毛孔,沒有排出的汗液一時全部化成寒水。肌肉裡面的營血共同抵抗,血熱戰勝寒邪後就會產生表熱。

剛開始生病的時候,血熱沒有到達體表,可能沒有表熱,但是惡寒是一條不易變化的標準。這個證候雖然到了鼻子乾燥,眼睛發熱,嘴脣發焦的程度,惡寒也不會減輕,甚至在大暑時節,還必須蓋上厚被子,用火爐取暖,身體疼痛有的像錐子刺一樣,有的像身體躺在亂石頭當中一樣。我在春夏交替的時候經常看到這種情況,寒氣鬱積在外,陽氣不能外洩,膽胃被劫持而上衝,所以會反胃,偶爾也有不反胃的。寒邪從外面逼迫,血熱在裡面亢盛,兩者互相對抗,所以脈搏的陰陽兩部都緊。

寒傷皮毛,則肺受之,中醫言「肺主皮毛」,西醫謂「肺中一呼吸,皮毛亦一呼吸」,其理正相合也。故發表之麻黃,用麻黃、杏仁以開肺與皮毛之鬱,桂枝以宣陽氣,甘草以平嘔逆,務使肺氣張於內,皮毛張於外,陽氣達於中,則皮裏膜外之水氣,因寒凝冱者,一時蒸迫成汗,而邪隨汗解矣。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四日太陰受之,五日少陰受之,六日厥陰受之,此本《內經》文字。仲師祖述《內經》,豈有推翻前人之理(《內經》原係漢人譌托,當在仲景之前),故發端即曰:「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自來注家不知一日為一候,遂致相沿譌謬。

白話文:

寒邪侵襲皮毛,會影響肺部,《中醫學》稱「肺主皮毛」,《西醫學》也說「肺部呼吸一次,皮毛也呼吸一次」,兩者的道理完全一致。因此,治療外感風寒時使用的「麻黃」藥方,用麻黃和杏仁來疏散肺部和皮毛的鬱滯,桂枝用來宣通陽氣,甘草用來平息嘔吐反胃,目的在於使肺氣在體內宣暢,皮毛在體外舒展,陽氣運行順暢,這樣一來,被寒邪凝結在皮肉之間的水氣,就會被蒸發成汗液排出體外,從而驅除病邪。

傷寒第一天,太陽經受邪侵襲,脈象平穩表示病邪沒有傳變,患者會感到想吐,如果心煩意亂,脈象數快,表示病邪已經傳變。

傷寒第一天,太陽經受邪侵襲,第二天陽明經受邪侵襲,第三天少陽經受邪侵襲,第四天太陰經受邪侵襲,第五天少陰經受邪侵襲,第六天厥陰經受邪侵襲,這些記載出自《內經》。仲景繼承了《內經》的學說,怎麼會推翻前人的道理呢(《內經》原本是漢代人託名撰寫的,應該在仲景之前),所以他在《傷寒論》的開篇就說:「傷寒第一天,太陽經受邪侵襲,脈象平穩表示病邪沒有傳變。」後世醫家不懂得「一日」是指一個時辰,於是傳抄訛誤。

高士宗明知二日未必遽傳陽明,以為正氣相傳,不關病氣。夫六經營衛,晝夜流通,豈有既病傷寒,一日專主一經之理,仲師恐人不明一日、二三日之義,後文即申之曰:「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此可見本節所謂一日,即後文所謂七日,傷寒發於太陽,以七日為一候,猶黃疸病發於太陰,以六日為一候也。

《詩.豳風》七月篇,詳言農政,以三十日為一候,故冬十一月為一之日,十二月為二之日,正月為三之日,二月為四之日也。知一日、二日為一候、二候,則未滿三日可汗而愈,既滿三日可下而愈,可以釋然無疑矣。此節憑脈辨證,知邪之傳與不傳,蓋浮緊為傷寒正脈,靜即不變動之謂,已滿七日,而浮緊之脈絕無變動,便可知其為不傳他經,此意惟包識生能言之,餘子碌碌,不足數也。

白話文:

高士宗明白,傷寒病不一定会在两天内就传到阳明经,认为正气是互相传导的,与病气无关。人体有六经运行卫气,昼夜不停,怎么可能会因为得了伤寒病,就一天只主宰一条经脉呢?仲景担心人们不明白一日、二三日的意思,所以后面就解释说:太阳病头痛超过七天自行痊愈的,是因为经气运行完全了。如果想要再传到其他经脉,就针刺足阳明经,使经气不再传导,病就会好。由此可见,本节所说的“一日”,就是后文所说的“七日”,伤寒病发于太阳经,以七天为一个阶段,就像黄疸病发于太阴经,以六天为一个阶段。

《诗经·豳风》七月篇详细描述了农业生产,以三十天为一个阶段,所以冬十一月为第一个阶段,十二月为第二个阶段,正月为第三个阶段,二月为第四个阶段。明白一日、二日就是一个阶段、两个阶段,那么不到三天就出汗而愈,满三天就下泄而愈,就可以释然无疑了。本节根据脉象辨别病证,了解邪气是否传导,因为浮紧脉是伤寒病的正脉,静就是指脉象不变化。已经满七天了,浮紧脉没有任何变化,就可以知道它没有传到其他经脉,这个意思只有包识生这种有见识的人才能说出来,其他人都平庸无能,不值得一提。

至如太陽失表,胃中化燥,薰灼未泄之汗液,致濕痰留於胃之上口,胃底胆汁不能相容,則抗拒而欲吐,蓋濕痰被胃熱蘊蒸,若沸湯然,上溢而不能止也。胃中化熱,陽熱上攻,則苦躁煩,而脈亦為之數急,即此可決為邪傳陽明。張隱庵乃謂:「太陽受邪,感少陰之氣化者為傳。

」殊失仲師本旨。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內經》一日、二日為一候、二候,前條既詳言之矣。二候在七日以後,三候在十四日以後,蓋傷寒以七日為一候也,惟傳經初無定期。發於春夏之交,地中陽氣大泄,人身之皮毛肌理易開,常有一二日即傳陽明者,亦有冬令嚴寒,二十餘日不傳陽明者。仲師言其常,不言其變也。

白話文:

如果太陽病症表現在外,而胃中燥熱,熱氣蒸灼著尚未排出的汗液,導致濕痰停留在胃口,胃底的膽汁無法與之相容,就會出現想吐的症狀。這是因為濕痰被胃熱悶蒸,就像沸騰的湯水一樣,向上溢出而無法止住。胃中熱氣上升,陽氣上攻,就會感到口苦、躁動煩悶,脈象也會變得快速急促,由此可判斷是邪氣傳入了陽明經。張隱庵認為太陽病受邪氣影響,感受少陰之氣化為傳變,這就與仲師的本意相悖了。

傷寒病發病兩三天,如果沒有出現陽明經或少陽經的症狀,就是沒有傳變。

《內經》中將一天兩天為一候,兩候,前面的條文已經詳細說明了。兩候在第七天以後,三候在第十四天以後,這是因為傷寒病以七天為一候。只有傳變沒有固定的時間。如果是在春夏交替的時候發病,地下的陽氣大量散發,人體的皮膚、毛髮、肌理容易舒張,可能在一兩天就傳入陽明經;而如果是在冬天的嚴寒季節發病,則有可能二十多天都不會傳入陽明經。仲師所說的是一般的情況,並沒有提到特殊情況。

以傳經常例言,八日後當傳陽明,十五日後當傳少陽,為冬令天地閉塞,人身陽氣未外泄為汗,故為期較緩。若八日後,不見潮熱渴飲、不惡寒但惡熱、譫語、小便多、大便硬、闕上痛等症,即為不傳陽明。十五日後,不見口苦、咽乾、目眩、耳聾、吐黃色苦水,即為不傳少陽。

可見傷寒之輕者,雖未經療治,亦有七日自愈、十四日自愈之證也。若始病惡寒體痛,即投大劑麻黃湯,則一汗而病良已,寧復有傳經之變證乎!

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曰風溫。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黃色,劇則如驚癇,時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白話文:

平常慣例,八天之後應傳變到陽明經,十五天之後應傳變到少陽經,因為這是冬季,天地閉塞,人體陽氣未向外發散成汗,所以傳變的時間較慢。如果八天之後,沒有出現潮熱、口渴、不惡寒但惡熱、譫妄、小便多、大便硬、胸上疼痛等症狀,就表示沒有傳變到陽明經。十五天之後,沒有出現口苦、咽喉乾、頭暈目眩、耳聾、吐出黃色苦水,就表示沒有傳變到少陽經。

由此可見,傷寒症狀較輕的,即使不經過治療,也有在七天或十四天後自愈的可能。如果從發病開始就惡寒、身體疼痛,立刻服用大劑量的麻黃湯,就會出一身汗讓病情大有好轉,怎麼可能還有傳經變證的狀況呢!

太陽經病,發燒而口渴,但不惡寒的,稱為溫病。如果已經發汗過,身體仍然灼熱的,稱為風溫。風溫病發作時,脈象浮而無力,自發出汗,身體沉重,嗜睡,呼吸有鼾聲,說話困難。如果被寒邪所侵,就會小便不利,目光直視,失禁。如果被火邪所侵,會微發黃色,嚴重時會像驚風癲癇,時常抽搐。若被火邪薰蒸,一次發作還能拖過一天,再發作一次就會危及性命。

發端便稱太陽病,是必有脈浮頭項強痛之見證,則溫病不由少陰傳出,確無可疑(按溫病之輕者,其始亦必惡寒。近世蜀醫張子培著有《春溫三字訣》,言惡寒之時,用麻絨二三錢於桑菊飲中,視原方尤妙)。所以發熱而渴者,其人冬不藏精,當春氣發生之時,內藏失其滋養也。

所以不惡寒者,則以津液素虧,裏氣本燥,益以外感之溫邪,而表裏俱熱也。此證宜清營泄熱,醫者反發其汗,以致津液重傷,風乘毛孔之虛而倍益其燥。於是遍身灼熱,一如熾炭之灼手,是為風溫。脈左主營,而右主衛,左右俱浮,故曰陰陽俱浮。自汗者,表疏而陽熱外泄也。

白話文:

如果一開始就診斷為太陽病,就一定會有脈象浮、頭項強痛的症狀,這樣溫病就不是從少陰經傳出來的,可以確定無誤。不過溫病初期輕症患者,也會有惡寒的症狀。近來蜀中醫生張子培寫了一本《春溫三字訣》,提倡在惡寒時,於桑菊飲中加入麻絨二三錢,這比原方更有效。所以,如果病人發熱且口渴,說明他冬天沒有好好儲藏精氣,當春天到來,氣機開始活動時,內臟就失去滋養了。

如果病人沒有惡寒,則可能是體內津液本來就虧損,內在氣血本來就乾燥,再加上外感溫邪,導致表裡都發熱。這種情況應該清熱解毒,但如果醫生反而讓病人發汗,就會加重津液損傷,風邪趁著毛孔虛弱趁虛而入,導致燥熱更嚴重。於是全身灼熱,就像燒紅的炭火灼燒手一樣,這就是風溫病。脈象左邊主營氣,右邊主衛氣,左右都浮,所以稱為陰陽俱浮。自汗是表層疏鬆,陽熱向外散發的表現。

身重者,脾精不濡肌肉,肌肉無氣而不能轉側也。試觀垂死之人,身重如石,此非肌肉無氣之明證歟!脾陽受困,肢體無力,故多眠睡,且以風引於上,熱痰上蒙清竅,不能受清陽之氣,故白晝一如昏暮也。風著腦中,咽中痰涎被吸作聲,故息必鼾。風痰阻塞咽喉,故語言難出。

此風溫挾痰之變,起於誤汗者也。病溫之人,精液本少,渴飲不惡寒,則有似陽明實症,若誤認陽明而下以承氣,勢必因津液內亡而小便不利,目系不濡,因而直視。且始因誤下而氣併於腸,牽制膀胱氣化,而小便不利,繼則硝、黃藥力一過,氣脫於前,而為失溲,此風溫化燥之變,起於攻下者也。但溫病之始,必微惡寒,溫病之成,汗多而渴,汗下雖誤,然猶有說以處之也。

白話文:

身體沉重的人,是因為脾臟的精氣無法滋潤肌肉,肌肉沒有氣力,所以無法翻身。看看垂死的人,身體沉重得像石頭一樣,這不就是肌肉沒有氣力的明證嗎?脾臟的陽氣受到阻礙,四肢无力,所以容易昏睡。並且由於風邪上犯,熱痰阻塞清竅,無法接受清陽之氣,所以白天也像夜晚一樣昏沉。風邪侵犯腦部,咽喉中有痰涎被吸入,所以呼吸時會打鼾。風痰阻塞咽喉,所以說話困難。

這種風溫挾痰的變化,是誤用汗法引起的。溫病患者,精液本來就少,口渴但不怕冷,看起來像陽明實證,如果誤認為陽明證而使用承氣湯瀉下,必然會導致津液內耗,小便不利,眼睛乾澀,只能直視。而且因為誤用泻下藥,導致氣滯腸道,牽制膀胱氣化,所以小便不利。接著,硝石、黃連等藥效一過,氣力耗散,就會出現尿失禁,這就是風溫化燥的變化,是因攻下而引起的。但是溫病剛開始時,一定會稍微畏寒,等到病情發展,就会出汗多且口渴,即使誤用汗法,還是有辦法治療的。

至如燒針及隔薑而灸、隔蒜而灸,則庸妄之至矣。夫津液充足之人,遇火則汗出,故冬令圍爐猶不免裏衣沾漬,盛夏執爨,則更無論矣。若皮毛肌腠,絕無津液留遺,以火攻之,迫肌理血液外附皮毛而微見黃色。黃色者,津液不能作汗,而血色代見於外也。三陽之絡,皆上於頭,血受火灼,為炎上之勢,所挾絡脈之血,一時上衝於腦,時見牽掣指臂,瘈瘲如驚癇狀。若火從下熏,輕微之毛羽紙片,時上時下,而不能定,則必死無疑矣。

或汗或下為一逆,被火為再逆。一逆則尚及救治,再逆則朝不保暮,此真越人所謂醫殺之也。予謂此症初起,即宜病機及竹葉石膏湯,使其熱勢漸殺,或當挽救一二。門人劉仲華治安徽林振羽病親見之,始由某醫誤汗誤下,諸症皆備,劉用白虎湯加西洋參、生地、犀角。二劑後始有轉機,十餘日方見霍然,治法差謬,生死攸關,是不可以不慎也。

白話文:

至於所謂燒針、隔著薑片灸、蒜片灸等療法,簡直是荒謬至極。氣血充沛的人,遇到火就會出汗,因此冬天圍著火爐都不能避免內衣被汗水沾濕,更不用說盛夏拿著竈爐了。如果人體的皮膚和肌肉組織中已經沒有津液殘留,再用火灼,就會逼迫肌肉中的血液外滲到皮膚表面,導致皮膚微呈黃色。這是因為津液不足,無法化為汗液,導致血液的顏色顯示在外部。

人體的三條陽經都上達於頭部,如果血液受到火的灼傷,就會形成上行的熱勢,帶動脈絡中的血液瞬間衝擊大腦,患者可能會出現頭部疼痛、手臂抽搐、癲癇發作等症狀。如果火從下面燻灸,即使是輕微的羽毛或紙片,也會反覆上浮和下落,無法穩定,那麼患者必定會死亡。

出汗或瀉下都是一種逆證,再被火氣灼傷就是二度逆證。唯一的逆證尚可搶救,二次逆證則可能朝不保夕。這正如越人所說的「醫殺」。我認為如果這種病症剛開始發作,就應該使用「竹葉石膏湯」來治療,讓熱勢逐漸消散,或許還能挽救一兩條性命。

我的學生劉仲華曾親眼見證過安徽林振羽的病情,他起初被某位醫生誤用發汗和瀉下的治療方法,導致各種症狀齊發。劉仲華給他使用了「白虎湯」並加入「西洋參」、「生地」、「犀角」。兩劑藥之後,病情才開始好轉,十幾天後才完全康復。由此可見,治療方法的差異,關係到生死,因此必須謹慎對待。

又按犀角、生地,能清腦中上衝之熱血。惲鐵樵治王鹿萍子腦中熱痛,用之奏效,亦其一證也。

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六日愈,發於陰者七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此條訂正)

發於陽者為中風,以風為陽邪故也。中風之證,發熱有汗而惡風,然亦間有惡寒者,如太陽中風,嗇嗇惡寒,可證也。發於陰者為傷寒,以寒為陰邪故也。但本節「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則為傳寫差誤。據後文「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十二日為兩候。

風家病癒在十二日,則發於陽者,當云六日愈。後文又云:「太陽病,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傷寒以七日為一候,則發於陰者,當云七日愈,但陽病遇陰數而愈,陰病遇陽數而愈,亦屬術家言,有時不甚可據,但存其說可也。

白話文:

另外,犀角和生地黃可以清除腦部上衝的熱血。惲鐵樵用這兩種藥治療王鹿萍的腦部疼痛熱症,效果顯著,這也是一個驗證。

疾病如果出現發熱惡寒的症狀,是從陽氣方面發作的。沒有發熱惡寒的症狀,是從陰氣方面發作的。從陽氣方面發作的六天後痊癒,從陰氣方面發作的七天後痊癒。這是因為陽數是七,陰數是六的緣故(這條條文已更正)。

從陽氣方面發作的是中風,這是因為風是陽邪的緣故。中風的症狀有發熱出汗和怕風,但也有一些會怕冷,例如太陽中風,瑟瑟發抖怕冷,這可以證明。從陰氣方面發作的是傷寒,這是因為寒是陰邪的緣故。但是這段文字中「從陽氣方面發作的七天後痊癒,從陰氣方面發作的六天後痊癒」,這是抄寫時出錯了。根據後面的文字「風家(傷風)的症狀經過一段時間後仍然沒有痊癒的,十二天後痊癒」。十二天是兩個候。

風家病在十二天痊癒,那麼從陽氣方面發作的,應該說六天後痊癒。後面的文字又說:「太陽病,到了七天以上才自己痊癒的,這是因為它的經脈運行結束的緣故。」傷寒以七天為一個候,那麼從陰氣方面發作的,應該說七天後痊癒。但是陽病會在陰數的時候痊癒,陰病會在陽數的時候痊癒,這也是術家之言,有時不一定可以作為依據,不過,保留這個說法也無妨。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

太陽傷寒,以七日為一候,所謂「發於陰者,七日愈」也。蓋風寒束於表,血熱抗於裏,始則無熱惡寒,繼則發熱而仍惡寒,使正氣足以勝邪,則當一候之期,汗出而頭痛可愈。夫頭之所以痛者,皮毛為表寒所閉,陽氣不得外達,鬱而上冒也。汗泄則表寒去而皮毛自開。至於表解汗泄,則氣之上冒者平矣。

設有未解,則七日之後,當傳陽明,故曰:「作再經。」言太陽一經病後更傳一經,非謂六經傳遍,復轉太陽也。太陽當傳陽明,故瀉趺陽穴以泄其熱,使陽明氣衰而不復傳,則病亦當愈。此真曲突徙薪之計,不似近世醫家,俟治療期至,然後治之,焦頭爛額為上客也(足陽明為趺陽穴,在足背上小兒繫鞋帶處)。

白話文:

因受太陽風寒所致的疾病,頭痛,持續七天以上自癒的,是因為太陽經的邪氣已行盡流走。如果想要讓邪氣再傳到另一條經脈,可以針刺足陽明經的穴道,讓邪氣無法傳播,這樣就會痊癒。

太陽傷寒,以七天為一個週期,有「發於陰者,七日愈」的說法。因為風寒束縛在表層,血熱抵抗在裡層,一開始沒有發燒但惡寒,接著發燒仍惡寒。如果正氣足夠戰勝邪氣,那麼在一個週期之內,就會出汗而頭痛痊癒。頭之所以會痛,是因為皮毛被表寒閉住,陽氣無法外達,鬱結而上衝。汗液排出,表寒消除,皮毛就會自然打開。至於表寒解除,汗液排出,原本鬱結上衝的氣就會平息。

如果表寒沒有解除,那麼七天之後,邪氣會傳到陽明經,所以說「作再經」。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陽經病後再傳到另一條經脈,並不是說六條經脈都傳遍了,又再回到太陽經。太陽經傳到陽明經,因此就針刺足陽明經的趺陽穴以瀉其熱,讓陽明經的氣衰弱而不再傳播,那麼疾病也就會痊癒。這真是釜底抽薪的好辦法,不像現在的醫生,等到治療時機到了才開始治療,最後焦頭爛額成為病人的上客(足陽明經的趺陽穴在足背上,是小孩子繫鞋帶的地方)。

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人身衛氣行於表,表虛則陽氣不能衛外,因病傷寒。衛氣晝行於陽,從巳至未上。正日中陽盛,無病者進午餐之候,陽明正氣當旺,此時衛氣若強,便當一汗而解,蓋病之將退,不惟專恃藥力,亦賴天時之助也。《金匱.痙濕暍篇》云:「風濕相摶,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愈。

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其汗。』汗之病不愈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也。」由此觀之,寒病不得天陽之助,庸有濟乎。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風為陽邪,故風家之向愈,以六日為候,就陰數也。風家表解,謂解肌發汗之後,不了了者,或頭尚微痛,或欬吐風痰。仲師不出方治,但云「十二日愈」,不欲以藥味傷正氣也。如必欲服藥,可於陸九芝《不謝方》中求之。

白話文:

太陽病想要痊癒時,從巳時到未時。

人體防衛的氣血在體表運行,體表虛弱,陽氣無法捍衛體外,因此患上傷寒。防衛的氣血在白天順著陽氣而行,從巳時到未時。正午陽氣旺盛,沒有生病的人會在這個時候進午餐,陽明正氣當旺,這時防衛的氣血如果強盛,就會出一身汗而痊癒。這說明疾病即將退去,不只完全依賴藥效,也需要天時幫忙。《金匱要略.痙濕暍篇》說:「風濕相結合,全身疼痛,治療方法是以出汗來痊癒。

遇到下雨連綿不絕的天氣,醫生說:『這樣的天氣可以讓他發汗。』發汗後疾病沒有痊癒,是因為風氣已經消失,濕氣還存在,所以沒有痊癒。」由此可見,寒病得不到天陽的幫助,怎麼可能好轉呢?

風病的表證治療後沒有痊癒,十二天後會痊癒。

風是一種陽邪,所以風病的痊癒時間,以六天為準,符合陰數。風病的表證治療,指的是解肌發汗之後,沒有完全痊癒的情況,或許頭部還有輕微疼痛,或有咳痰。仲景沒有提出治療的方法,只說「十二天後會痊癒」,不希望藥物損傷人體正氣。如果一定要服藥,可以參考陸九芝的《不謝方》。

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傷寒之為病,外雖壯熱,往往擁被而臥,雖在盛暑,衣必裝綿,並欲向火,兼有目珠火熱,鼻中燥,唇口瘡發者,要以背如冷水燒灌,為病之真相,甚者如臥井水中,但胸腹之間,絕無患苦,此即病未入裏之驗,所謂標熱本寒也。此時用麻黃湯原方,當可一汗而愈,惟麻黃劑量,萬不可輕,輕則無濟(余常以二、三錢為標準,重症或用至五、六錢,章成之亦能用之。世言麻黃發汗,能亡陽,予治病多年未見有亡陽者。

時醫但用二、三分,又加蜜灸,故無濟)。設汗後胃中略燥,可用調胃氣以和之,得下便無餘事矣。若溫熱之為病,外雖微寒,往往當風而坐,雖在冬令,猶欲去衣,甚至飲冰盥涼,猶言畏熱,此症有實熱為濕痰所遏,不得外出而手足厥逆者,有津液素虧而尺中脈微者,要以渴欲冷飲為病之真相。實熱內伏者,宜大承氣湯,即厥陰篇厥者當下之例也。

白話文:

病患體溫很高,卻想要靠近衣物,表示熱氣在皮膚表面,寒氣在骨髓中。病患體溫很低,反而不想靠近衣物,表示寒氣在皮膚表面,熱氣在骨髓中。

傷寒這種疾病,外在表現雖然是發熱,但患者常常蓋著棉被睡覺,即使在盛夏也要穿著棉衣,而且喜歡靠近火源,同時會有眼睛發紅、鼻子乾燥、嘴脣生瘡等症狀。究其原因,是患者後背感覺像被冷水澆灌,而胸腹之間卻沒有不適,這表示疾病還沒有深入到內部,也就是所謂的「標熱本寒」。此時服用麻黃湯原方,通常可以發汗而痊癒。但是麻黃的用量不能輕忽,用量太少就會沒有療效(我通常使用二到三錢為標準,如果是重症可能會用到五到六錢,章成之也能這樣用。世人說麻黃發汗會耗盡陽氣,但我行醫多年,從未見過有耗盡陽氣的病例)。

如果發汗後胃部略有乾燥,可以使用調胃氣的藥方來緩和,排便後就沒事了。至於溫熱病,外在表現雖然略有寒意,但患者常常迎風而坐,即使是在冬天,也喜歡脫掉衣服,甚至喝冰水、洗冷水,仍然覺得很熱,這種情況有以下幾種可能:熱氣實伏在體內,受到濕痰阻隔而無法外出,導致手足冰冷;津液素來不足,尺脈微弱。究其原因,主要以口渴、想喝冷飲為判斷依據。熱氣實伏在體內的患者,適合服用大承氣湯,這是根據厥陰篇中的「厥者當下」的原則。

陰虧陽陷者,宜人參白虎湯,加涼營解渴之品,如麥冬、生地、玉竹、栝蔞根之類,皆可應手奏效。一或錯誤殺人俄頃,學者慎之(此條骨髓但作在裏解,若以為腎主骨,而誤認為熱在少陰,則誤矣)。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桂枝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後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後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症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麵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白話文:

腎水不足,陽氣衰弱的人,宜服有人參的白虎湯,再加入清熱、解渴的藥材,如麥冬、生地黃、玉竹、栝樓根等,都能立刻見效。但有的人誤判,倉促治療失誤而致死,學習者要謹慎(這句話的意思是,骨髓的虛弱只能從內部來解釋,如果誤認為腎主骨而認為熱在少陰,那就是錯誤的)。

桂枝湯配伍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開)

以上五味,搗碎,加水七升,用小火煮取三升,濾渣,調成冷熱適宜的溫度,服用一升,服用後稍等片刻,再喝熱稀粥一升多,以幫助藥效。溫暖蓋被,約過一個時辰,全身微微出汗纔好。但不可讓汗水像流水一樣淌下,否則病無法痊癒。如果服一劑後出汗,病情好轉,就停止服用,不必服完所有劑量。如果不汗,再服用,方法同上。再不出汗,後續服用時,時間間隔縮短,半日內服用三劑。如果病情較重,一天一夜內服用,觀察一週。服完一劑後,病情仍未緩解,可再服用。不出汗的話,服用兩三劑即可,並忌食生冷、黏膩、肉麵、五辛、酒、酪、臭味等食物。

中風發於陽,故衛陽外浮,風著肌理之孫絡,閉其外出之路,故營陰內弱。發熱惡風既惡寒並見者,上文所謂「發熱惡寒,發於陽者」是也。風襲肺竅,鼻中有清涕而氣不通,故鼻鳴。風沍肌腠,脾陽內停,水濕不能作汗外達,故胃氣不和而乾嘔。桂枝湯方用桂枝以通肌理達四肢,芍藥以泄孫絡,生薑、甘草、大棗以助脾陽,又恐脾陽之不動也,更飲熱粥以助之,而營陰之弱者振矣。

營陰弱者振,然後汗液由脾而泄於肌腠者,乃能直出皮毛,與衛氣相接,衛始無獨強之弊,所謂「陰陽和而自愈」者也。

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白話文:

中風是陽氣外溢造成的,所以衛氣浮於體表,風邪侵犯肌膚表面的經絡,阻礙陽氣外出,導致陰血不足。病人發熱怕風又怕冷,這正是「發熱惡寒,發於陽者」的表現。風邪襲擊肺部,鼻腔有清涕,呼吸不暢,所以鼻塞。風寒阻滯肌膚腠理,脾陽內停,水濕無法透過汗液排出,因此胃氣不調,出現乾嘔。桂枝湯用桂枝疏通肌理,達於四肢;芍藥疏泄經絡;生薑、甘草、大棗助脾陽。擔心脾陽不足,所以還需喝熱粥溫暖脾胃,幫助陰血恢復。

陰血恢復後,汗液才能從脾經輸送到肌膚表層,直達皮毛,與衛氣相結合,衛氣不再單獨強盛,這就是「陰陽調和而自愈」的道理。

太陽病,頭痛、發熱、出汗、怕風,可用桂枝湯治療。

邪薄於外,正氣不得外泄,則上衝於頭,故無論傷寒中風,皆有頭痛之症。兩太陽穴(在目外眥旁)最為空虛,故上衝之氣,此最先受。初病便發熱者,為其發於陽也。當皮毛開泄之時,風襲汗孔之虛,內薄肌腠,肌腠為孫絡叢集之區(草書絲字近形於孫,故《內經》俱作孫絡,即今西醫所謂微絲血管),營氣居之,營氣隨受隨抗,故一病即見發熱。皮毛本開,故汗自出。

風從汗孔入犯肌肉,故惡風。所以用桂枝湯者,取其辛甘發散,但令脾陽內動,營氣自能作汗,從肌理泄出皮毛,然後肌表通徹,風邪即從汗解矣。無如近世庸工,謬以芍藥為酸寒,又不知薑、棗、甘草為扶脾主藥。桂枝、甘草所用不過三五分,生薑不過三片,紅棗不過三枚,桂枝湯乃無復愈疾之功,可笑亦可歎也。

白話文:

外來的邪氣微弱,正氣無法宣洩,就會向上衝擊頭部,所以無論是傷寒還是中風,都會出現頭痛的症狀。兩太陽穴(位於眼角外側)最為空虛,所以上衝的氣息會首先衝擊此處。剛開始生病就發熱的人,是陽氣發於外的緣故。皮毛應該開泄汗液的時候,風邪乘虛入侵汗孔,向內侵犯肌膚。肌膚是孫絡(微絲血管)叢集的地方,營氣在此處流動。營氣受風邪侵襲後,會立刻反抗,所以一發病就會發熱。皮毛本應開泄,所以會自然出汗。

風邪從汗孔入侵侵犯肌肉,所以會惡寒。使用桂枝湯,是因為桂枝辛甘,具有發散的作用,可以使脾胃陽氣內動,營氣就能自己發汗,從肌理中宣發到皮毛表面,這樣肌膚表裡就能通暢,風邪就能通過汗液排出體外。可惜的是,近代庸醫錯誤地認為芍藥酸寒,又不知道薑、棗、甘草纔是扶補脾胃的主藥。桂枝、甘草用量不過三五分,生薑不過三片,紅棗不過三枚,這樣做的桂枝湯就沒有治癒疾病的效果了,既可笑又可嘆。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桂枝加葛根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葛根(四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須啜粥,餘如桂枝將息及禁忌法。

太陽經脈,出腦下項,挾脊抵腰中。寒邪隨經下陷,則項背強几几。几几,鳥之短羽貌,猶詩所謂「不能奮飛」也。邪阻太陽經隧,至於拘縶不解,坐臥行起,無不牽掣,一似寒邪傷於表分,經脈被束而不舒,然果係寒鬱於表,即不當見汗出惡風之中風證,今乃反見汗出惡風,則其為桂枝證無疑。

白話文:

桂枝加葛根湯的方子

  • 桂枝(三兩,去皮)
  • 芍藥(三兩)
  • 甘草(二兩,炒焦的)
  • 生薑(三兩,切片)
  • 大棗(十二枚)
  • 葛根(四兩)

以上六種藥材,加入七升水,煮取三升藥液,過濾去除渣滓,溫服一升。不需要喝粥,其他注意事項和桂枝湯的相同。

太陽經脈,從腦部下方出來後,沿著脊椎兩側到達腰部。寒邪如果隨著經脈往下侵襲,就會造成脖子和後背僵硬疼痛。僵硬疼痛的樣子就像鳥類的短羽毛,「几几」這個詞,就像詩中所說的「不能奮飛」一樣。邪氣堵塞了太陽經脈,導致身體拘束不伸展,坐臥行走都受限,就像寒邪侵襲體表,經脈被束縛住了一樣。但如果寒邪真的只停留在體表,就不會出現出汗怕風的中風症狀,而現在卻反而是出汗怕風,所以可以肯定這是桂枝證。

但病邪既陷太陽經輸,固當加葛根以提而出之,其不用葛根湯者,有汗則皮毛本開,不必再用麻黃也。

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若不上衝者,不得與之。

太陽之病本無當下之理,一經誤下,則變證百出。魄汗未盡,挾表寒內陷,則利遂不止而病寒濕,此宜用四逆、理中者也。挾標陽內陷,則轉為協熱利,此宜用大承氣者也。若標陽並寒水,因誤下而停蓄膈上,則為大小結胸,此宜大陷胸湯、小陷胸湯者也。若表寒因之而留滯心下,則結而成痞,此宜用瀉心湯者也。

白話文:

如果病邪已經入侵太阳经脉,就应该用葛根来提拔它排出体外。如果不用葛根汤,是因为患者已经出汗,皮毛已经张开,不需要再用麻黄了。

太阳病,如果泻下之后,气往上冲,可以服用桂枝汤。如果不上冲,就不能服用。

太阳病本来不应该泻下,一旦误泻,就会出现各种变化。如果汗还没出完,表寒内陷,就会一直腹泻,形成寒湿病,这时候应该用四逆汤、理中汤。如果表阳内陷,就会转化为发热腹泻,这时候应该用大承气汤。如果表阳和寒水同时存在,因为误泻而停滞在膈膜上,就会形成大小结胸,这时候应该用大陷胸汤和小陷胸汤。如果表寒因为误泻而留在心下,就会形成痞块,这时候应该用泻心汤。

又其甚者,寒濕太重,一下而成無陽之藏結,是又在不可攻之例矣。是故一經下陷,而氣不還者,則氣不上衝。下陷而有所留滯,則氣亦不上衝,所以不得與桂枝湯者,為其已成壞病也。惟其雖經誤下,而氣仍欲出表,不甚則為微喘,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主之,甚則利不止而脈促,葛根湯主之。要其為氣上衝則一也。

蓋仲師雖言可與桂枝湯,一於本方加厚朴、杏仁,一於本方加麻黃、葛根,固未嘗不可隨證變通耳。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白話文:

如果寒濕太過嚴重,就會導致陽氣衰竭,形成難以治療的病症。因此,一旦出現氣虛下陷,氣機無法回升,就不適合使用桂枝湯。因為下陷導致氣機停滯,也無法使氣上衝,這時已經是嚴重的病況,不再適合桂枝湯。

即使曾經誤用下法,但若氣機仍想外出表,症狀較輕則出現微喘,可用桂枝湯加厚朴和杏仁治療。如果症狀較重,出現持續腹瀉和脈搏急促,則可用葛根湯治療。總之,治療的關鍵在於讓氣機上衝。

仲師雖然說可以用桂枝湯,但在原方基礎上,可以根據病情加厚朴、杏仁或麻黃、葛根,這也說明了中醫治療要根據病情變化調整用藥。

太陽病持續三日,已經發汗,但經過吐下或溫針治療後仍然沒有好轉,這就是嚴重的病況,不再適合使用桂枝湯。要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了解病情屬於哪種逆證,並根據症狀進行治療。

太陽病,汗吐下溫針病仍不解,仲師但言「桂枝不中與」。又曰:「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然未嘗標明何證何方,令人無從揣測,此當研求而得其大要,以為臨證標準。假如發汗溫針亡陽,則有脈微身寒之變,宜桂枝加附子湯。吐傷中氣,氣逆脈促者,宜生薑半夏湯。

下之而寒水下陷,利遂不止,脈濡滑者,宜四逆、理中輩。汗吐下溫針之後,陽明生燥,脈洪渴飲者,宜人參白虎湯。發汗燒針,陽浮於外,吸引少腹之氣上衝,欲作奔豚,則宜桂枝加桂湯。發汗後臍下微有水氣,欲作奔豚,則宜苓桂甘棗湯。散見於《傷寒》《金匱》者,不勝枚舉。

白話文:

得了傷寒後,即使使用汗法、吐法、下法、溫法和針灸等方法仍不見好轉時,仲景大師只說:「桂枝湯不合適。」又說:「觀察病人的脈象和症狀,就知道是哪種證型,應該根據證型治療。」但他從未明確指出哪種證型應該用哪種方劑,讓人無法揣測。所以必須仔細研究,掌握治療的大要,作為臨牀診療的標準。

如果發汗或溫針後陽氣耗損,就會導致脈象微弱、身體寒冷的變化,應該使用桂枝加附子湯。如果因吐法而損傷脾胃之氣,出現氣逆、脈搏急促的症狀,應該使用生薑半夏湯。

如果因下法而導致寒水下陷,腹瀉不止,脈象濡滑,應該使用四逆湯或理中湯等方劑。如果汗吐下溫針後,陽明經氣分出現燥熱,脈象洪大、口渴喜飲,應該使用人參白虎湯。如果發汗或灸法後,陽氣浮於體表,吸引小腹之氣上衝,出現奔豚欲吐的症狀,應該使用桂枝加桂湯。如果發汗後臍下有輕微水氣,出現奔豚欲吐的症狀,應該使用苓桂甘棗湯。

這些方劑散見於《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不勝枚舉。

略標出之,以俟學者類推。

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桂枝解肌,所以別於麻黃之解表,而於發熱有汗惡風者宜之。若脈浮緊汗不出者,邪正方相持於皮毛,所賴營氣未虛,血熱足與外寒相抵,奈何在表之寒邪,不驅之外泄,而反引之入裏乎!不特此也。皮毛不開而張發肌理之陽氣,外不得泄而鬱於皮毛之內,不病喘逆,即增煩燥。

近人不明此理,反謂桂枝湯為斂汗之劑(陳修園亦不免)。與後文「當以汗解,復發其汗」諸條,顯相抵牾。按之「解肌」二字,已不可通,推原其故,皆由李時珍本草誤人。蓋因本方有芍藥,李時珍《綱目》,不知何所依據,目為酸寒,市醫以耳為目,於是謬謂「芍藥監桂枝之燥,及斂肝陰」之邪說。不知芍藥在《本經》,但言苦平,苦者主泄,故能通營分之凝結。

白話文:

大致標示出來,讓學者類推。

桂枝主要是用來解除肌肉表層的症狀,如果病人的脈象浮緊,發熱卻不出汗,不能用桂枝。一定要認清這種情況,不要誤用。

桂枝解除肌肉表層的症狀,不同於麻黃解除表面的症狀,而適用於發熱、怕冷、出汗的患者。如果脈象浮緊不出汗,邪氣和正氣正相持於皮膚表層,幸虧營氣沒有虛弱,血熱足以抵抗外在的寒氣,可是如果表層的寒邪不趕出去,反而引到體內,那怎麼辦!不僅如此。皮膚表層閉塞不通,而毛孔周圍的陽氣卻受到刺激,陽氣既不能發散出去,又鬱結在皮膚表層內,不生喘逆,也會增加煩躁。

近人不明瞭這個道理,反而認為桂枝湯是收斂汗液的藥方(連陳修園都難免)。與後文「應該用排汗的方式,讓汗水再次發出」等條目,顯然互相矛盾。探究它的原因,不能理解「解除肌肉表層的症狀」這幾個字,究其根本,都是因為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誤導了大家。因為這個藥方含有芍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不知道依據什麼,將芍藥視為酸寒之品,市井醫生以訛傳訛,於是便謬傳「芍藥抑制桂枝的燥熱,並斂護肝臟陰氣」這種錯誤的說法。殊不知芍藥在《神農本草經》中,只說是苦平之品,苦味主導瀉的作用,所以能通利營分的凝滯。

肌理為孫絡滿布,風襲肌理,營氣凝閉而不解,故用芍藥以泄之。婦人腹痛及瘡癰、腫痛皆用之,亦正以解血絡之凝閉也(今人內證用白芍,外科用赤芍,其實則一)。然則桂枝湯之解肌,芍藥實為主要,反謂監桂枝之燥烈,有是理乎?予嘗親試之。白芍甘而微苦,赤芍則甚苦,而皆無酸味(黃坤載《長沙藥解》亦以為酸寒,真是糊塗萬分)。明乎此,仲景立方本旨,乃可大白矣。

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喘家,作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

白話文:

人體肌膚遍佈著細微的經絡,當風寒侵襲肌膚,營氣阻塞不通時,就要用芍藥來疏解。婦女腹部疼痛、瘡瘍腫痛等,也都可用芍藥,同樣是為了疏解血絡的阻塞。現代人內服用白芍,外科用赤芍,其實功效是一樣的。然而,桂枝湯解肌,芍藥才是主要藥物,反倒是說芍藥抑制了桂枝的燥烈,這道理說得通嗎?我親自試驗過,白芍甘中略苦,赤芍則苦味更重,但都沒有酸味。黃坤載在《長沙藥解》裡說芍藥性酸寒,實在是糊塗至極。明白了這些,就能理解仲景立方本意了。

如果酒客生病,不能給他喝桂枝湯,因為會導致嘔吐,這是因為酒客不喜歡甘味。

患有喘病的人,可以用桂枝湯加厚朴、杏仁來治療。

凡服桂枝湯吐者,其後必吐膿血也。

酒之為氣,標熱而本寒(初飲則身熱,酒後則形寒)。標熱傷肺,則為喘,本寒傷脾,則為痰,故治酒客病者,法當利肺而舒脾。肺氣利則標熱泄而喘滿除,脾氣舒則本寒化而濕痰解。

桂枝湯方中加厚朴之苦溫,以去脾藏之濕,杏仁之苦泄,以疏肺藏之熱,或可用之,否則肺脾二藏多濕熱之人,本不喜甘,更用大棗以助脾濕而壅肺氣,無論服湯必嘔,而標熱一盛再盛,肺癰既成,必吐膿血。如不得已而用桂枝湯,或加厚朴、杏仁而去大棗,理亦可通,以肺脾多濕熱之人,本兼痰喘故也。故仲師首節言不可與,言其正也。

白話文:

如果喝了桂枝湯後嘔吐,之後一定會吐膿血。因為酒性雖然表面上燥熱,但本質上寒涼。喝了酒,一開始身體會發熱,但酒後卻會感到寒冷。酒的熱性傷害肺部,導致喘息,酒的寒性傷害脾臟,導致痰多。所以治療酒客的疾病,應該要疏通肺氣並調理脾臟。肺氣通暢,則熱氣可以排出,喘息和胸悶就會消失;脾氣舒展,則寒氣可以化解,濕痰就會減少。

桂枝湯中加入厚朴的苦溫,可以去除脾臟的濕氣;加入杏仁的苦泄,可以疏通肺臟的熱氣。這樣做可以有效治療酒客的病症。如果沒有加入厚朴和杏仁,而是使用大棗,反而會加重脾臟的濕氣,阻塞肺氣。這樣一來,無論喝多少湯都會嘔吐,熱氣越來越盛,最終會導致肺癰,吐出膿血。如果必須要使用桂枝湯,可以加入厚朴和杏仁,去除大棗。這樣也是合理的,因為脾肺濕熱的人本身就容易有痰喘。所以仲師在第一節就說不可使用桂枝湯,是有道理的。

次言加厚朴、杏子,言其權也。三節言甘味壅塞,必吐膿血,極其變也。仲師於此不出方治,但舉喘家加厚朴、杏子,使人自悟加減之法,於不言中求生活耳。不然,下之微喘條,後文自有方治,此處何煩贅說乎?蓋特為酒客言耳。莫氏謂「凡服桂枝湯,條」當在「喘家」之前,非仲師本旨,不可從。

若夫既嘔膿血,仲師自有治法。《金匱.嘔吐篇》云:「不可止嘔,膿盡自愈。」不當止嘔,但需排膿,則狐惑篇赤小豆當歸散、瘡癰篇排膿散,並可用也。包識生以首節為營實之禁忌桂枝,次節為衛實之禁忌桂枝,似也。三節為營衛俱實之禁忌桂枝,則非也。服桂枝而吐,與上得湯則嘔何異?何所見而與首條殊異乎。

白話文:

接著提到加厚朴和杏子,這是說它的權衡。第三段說甘味壅塞,必定會吐出膿血,這是最嚴重的變化。張仲景在這裡沒有提出具體的方劑治療,只是舉出喘證可以加厚朴和杏子,讓讀者自己領悟加減藥方的法子,在無言中尋求生存之道罷了。否則,後面關於微喘的條目,後面自有方劑治療,這裡何必多此一舉呢?這大概是專門針對嗜酒的人而說的。莫氏認為「凡服桂枝湯條」應該在「喘家」前面,這並不是張仲景的本意,不可採信。

至於已經嘔吐出膿血,張仲景自有治療方法。《金匱要略.嘔吐篇》說:「不可止嘔,膿盡自愈。」不應該止住嘔吐,只要排出膿液,那麼《狐惑篇》的赤小豆當歸散和《瘡癰篇》的排膿散都可以使用。包識生認為第一段是營實時禁忌桂枝,第二段是衛實時禁忌桂枝,這話似乎也有道理。第三段是營衛俱實時禁忌桂枝,那麼就錯了。服用桂枝而嘔吐,與第一段服湯之後嘔吐有什麼區別?根據什麼而認定它與第一條條文不一樣呢?

況以傷寒通例論,中風一證,原係營實衛虛,若以為營實當禁桂枝,中風一證,先當禁用桂枝矣。自來注釋家,多犯顧此失彼之誤,傷寒所以無通才也(實為邪實,風勝而血弱也。慎勿以邪實營弱而誤認虛證)。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湯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發汗遂漏不止,與下之利遂不止同,皆用藥過當之失也。蓋發汗則毛孔大開,皮毛為衛陽所屬,衛陽以發汗而虛,毛孔乃欲閉不得,風襲毛孔之虛,因而惡風。汗與小便,同源而異趨,春夏汗多則小便少,秋冬汗少則小便多,可為明證。汗不能止,水液能外而不能內,故小便難也。

白話文:

再看傷寒的一般論述,中風這一疾病,原本是營氣充實而衛氣虛弱。如果認為營氣充實就應該禁止使用桂枝,那麼中風這一疾病就應該一開始就禁止使用桂枝了。自古以來的註解家,大多犯了顧此失彼的錯誤,所以傷寒才沒有通才(實為邪氣實盛,風邪勝而血氣虛弱,切忌以為邪氣充實、營氣虛弱而誤認為虛證)。

太陽病,發汗後,汗液持續流出不止,患者畏風,小便困難,四肢稍微拘急,屈伸不利者,使用桂枝加附子湯主治。

桂枝加附子湯方

桂枝湯加附子(一顆,炮製後去除外皮,切成八片)

發汗後汗液持續流出不止,與大便後大便持續流出不止相同,都是用藥過度的緣故。因為發汗會導致毛孔大開,皮膚屬於衛陽所統攝,衛陽因發汗而虛弱,毛孔便無法閉合,風邪乘虛襲擊毛孔,因此畏風。汗液與小便,同源而流向不同,春夏季節汗液多,小便就少,秋冬季節汗液少,小便就多,可以作為明證。汗液無法停止,津液只能外流而不能內返,所以小便困難。

津液從皮毛外泄,則四肢脈經脈不濡,屈伸為之不利。夫汗出惡風原屬桂枝湯本證,惟表陽不固,不得不於本方中加熟附子一枚,以固表陽,但令表陽能復。衛氣之屬於皮毛者,自能衛外而為固,於是漏汗止,而諸恙自愈矣。

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汗下之後,病情未離肌腠,則仍宜桂枝湯。上節於汗後表陽虛者,則加附子以溫之。本節則於下後陰虛,及陰陽並虛者,更示人以加減之法也。下後氣上衝,則脈促而胸滿。氣上衝者,陽有餘而陰不足,芍藥苦泄傷陰,非陰虛者所宜,故去之。若下後脈微,則裏陰虛,所以知其為裏陰虛者,以脈管中血液不足知之也。

白話文:

津液由皮膚和毛髮流失,導致四肢脈絡乾燥,活動變得不靈活。出汗畏風原本就是桂枝湯的主症,但若表層陽氣不穩固,必須在桂枝湯中加入熟附子一枚,以強化表層陽氣,確保表層陽氣恢復正常。這樣,皮膚和毛髮的衛護功能就能重新發揮,流汗的情況得以停止,所有病症自然痊癒。

太陽病,下藥後,脈搏加快且胸腔感到堵塞時,使用桂枝去芍藥湯來治療。如果伴有微寒症狀,則使用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在下藥後,病情仍未完全離開皮膚層,則仍應使用桂枝湯。上一段中,對於下藥後表層陽氣虛弱的情況,會加入熟附子來溫補。這段則進一步示範,在下藥後出現陰虛,或陰陽雙虛的情況,如何進行藥物的調整。下藥後,氣體上沖,脈搏加快且胸腔堵塞。氣體上沖表示陽氣過剩而陰氣不足,芍藥苦寒性質會傷害陰氣,對於陰虛的人來說不適合,因此去除芍藥。若下藥後脈搏微弱,則是體內陰虛,可以通過脈管中血液不足來推斷這是體內陰虛的症狀。

下後身寒,則表陽虛,所以知其為表陽虛者,以腠理血熱不勝表寒知之也。陰虛故去芍藥,此與脈促胸滿同。陽虛故加熟附子一枚,此與發汗後漏遂不止同。學者於此,可以觀其通矣。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吐、更下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麻黃(去節,後倣此)、甘草(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及兩仁者)

白話文:

如果下半身冰冷,就表示陽氣不足,這可以用皮膚表面發熱卻無法抵抗寒冷來判斷。由於體內陰氣不足,所以要去掉芍藥;這和脈搏急促、胸悶一樣的道理。因為陽氣不足,所以要加一顆熟附子;這和出汗後仍然不停地流汗一樣的道理。學者應該可以從這些觀點中了解其中的道理。

如果得了太陽病,已經持續八九天,症狀像瘧疾一樣,發熱畏寒,發熱的時間比畏寒的時間長,病人不嘔吐,大便通暢,一天發作兩三次。脈象微弱而緩慢,表示疾病快要痊癒了。如果脈象微弱卻畏寒,就代表陰陽兩虛,不能再使用發汗、吐瀉的治療方法。如果面色反而有發熱的紅潤,則代表疾病還沒想要痊癒。由於無法微微出汗,身體一定會發癢,可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治療。

桂枝麻黃各半湯的藥方如下: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生薑、麻黃(去節)各一兩,甘草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浸泡後去皮尖和兩邊的仁)。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人一身毛孔,為魄汗從出之路,衛氣主之。衛氣行水,故稱寒水,所以無汗之太陽病,外寒為多。人一身肌腠孫絡交互,營氣主之。營氣行血,易於生熱,所以有汗之太陽病,表熱為甚。瘧病由汗液不徹,留著毛孔之裏、肌理之外,發時則先寒後熱,固為肌表同病,太陽病如瘧狀者亦然。得太陽病八九日,已在一候之後,於法當傳陽明,乃更發熱惡寒,則不傳陽明可知。

便是熱多寒少,其人嘔,大便硬,或小便赤痛,尤當為少陽陽明同病。今則其人不嘔,則胆胃無上逆之氣。清便自可,則腸中及下焦,並無燥熱之象,且瘧之將愈,以發無定候為驗。今一日二三度發,則太陽之邪當隨汗解,此正在必先振慄郤復汗出而愈之例。設脈弦者,可與小柴胡湯,脈不弦而微緩,即可決為將愈,並小柴胡亦可不用。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用五升水先煮麻黃兩次沸騰,去除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煮取兩升藥液,去掉藥渣,趁溫熱喝一升。

詳細說明

人體皮膚毛孔是汗液排出體外的通路,由衛氣控制。衛氣運行水液,所以稱為「寒水」,所以沒有出汗的太陽病,多半是外感寒邪所致。人體肌肉、皮膚、筋脈相互交錯,由營氣控制。營氣運行血液,容易產生熱量,所以有出汗的太陽病,表熱較為嚴重。瘧疾是由汗液閉塞,滯留在毛孔內、肌肉外,發作時會先寒後熱,本質上是肌肉和皮膚同受病邪所侵,表現為太陽病類似瘧疾的症狀。

得了太陽病八九天後,已經過了第一個病程,按理應該轉傳到陽明經,但病人卻又發熱惡寒,說明沒有轉傳到陽明經。

如果是寒邪多、熱邪少,病人會嘔吐、大便硬結,或小便赤痛,更應當是少陽和陽明經同時有病。現在病人沒有嘔吐,說明膽胃沒有上逆之氣。大便清稀正常,說明腸胃和下焦沒有燥熱的現象,而且瘧疾將要痊癒的徵兆,就是發作沒有固定的時間。現在病人一天發作兩三次,說明太陽經的邪氣將要隨著汗液排出體外,這正是先戰慄然後出汗而痊癒的徵兆。如果脈象弦緊,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如果脈象不弦,而微緩,可以斷定將要痊癒,小柴胡也不用服用了。

所以然者,凡病血分熱度漸高則病加,熱度漸低則病退,脈微而緩,熱度漸低之證也。然同是脈微,要不可執一而論。若脈微而身寒,則又為陰陽俱虛,不可發汗、更吐、更下,仲師雖不出方治,要以四逆、理中為宜。若面有熱色,微頳,如鬱冒狀,則營熱欲泄為汗,而皮毛不達也。

且營熱內張,毛孔外塞,則其身必癢,故宜桂枝麻黃各半湯,以期肌表雙解,則一汗而愈矣。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則愈。

風池穴在腦後,風府在背脊第三節下。凡風邪之中人,必從腦後及背後輸入,乘其虛也,故俗稱「仙人只怕腦後風」。太陽中風,既服桂枝湯,便當蒸發腠理之血液,泌汁而成汗。然不能直出於表,藥力助血熱內張,必有反煩不解之見證。所以然者,則以風邪從入之穴,抑塞而不通也。

白話文:

之所以這樣,凡是血分發熱的疾病,體溫逐漸升高病情就會加重,體溫逐漸下降病情則減輕,脈搏微弱而緩慢,也是體溫逐漸下降的徵兆。但同樣是脈搏微弱,不能一概而論。如果脈搏微弱,身體發寒,那麼又會因為陰陽兩虛,不能發汗、再嘔吐、再瀉下,仲景先生雖然沒有提出方劑治療,但宜用四逆湯、理中湯。如果面部有熱色,微微昏沈,好像有鬱悶遮蔽的樣子,那麼營血過熱想要發出汗來,但皮膚毛孔並不通暢。

而且營血熱氣內盛,毛孔外阻,那身體必定會發癢,所以宜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希望使肌表同時解表發散,這樣一發汗就能痊癒。

太陽病,最初服用桂枝湯,反倒煩熱得不能減輕的人,先針刺風池、風府穴,然後再服用桂枝湯就會痊癒。

風池穴在後腦勺,風府穴在脊椎骨的第三節下。凡是風邪侵犯人體,必定從後腦勺和後背進入,趁虛而入,所以俗話說「神仙也怕腦後風」。太陽中風,已經服用了桂枝湯,就應該使腠理中的血液蒸發,排出汁液變成汗液。但是不能直接透發於體表,藥力促使血熱內盛,必定會出現反倒煩熱得不能減輕的徵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風邪從進入的穴位,阻塞不通的緣故。

故但需刺二穴以瀉之,更服桂枝湯,便當汗出而愈矣。所以然者,則以此二穴最空虛,為營分熱力所不達,故初服桂枝湯而無濟也。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不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此條訂正)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生薑(一兩六銖)杏仁(十六枚)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白話文:

所以只要針刺兩個穴位放血,再喝桂枝湯,就會出汗而痊癒。這是因為這兩個穴位最空虛,營分的熱力無法到達,所以一開始喝桂枝湯沒有效果。

如果喝了桂枝湯,大量出汗,脈搏卻不洪大,就按照之前的做法服用桂枝湯。如果症狀類似瘧疾,一天發作兩次,出汗就會解除,應該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桂枝二麻黃一湯的配方是: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生薑一兩六銖、杏仁十六枚、甘草一兩二銖、大棗五枚。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五升水,先煮麻黃一、二沸,去掉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二升,去渣,溫溫地服用一升,一天服用兩次。

服桂枝湯而大汗出,設風邪即從汗解,脈當和緩,為其風邪去而營氣和也。設大汗後不見洪大之脈,而病仍不解,則陽明未曾化燥,故宜與桂枝湯如前法,不妨一汗再汗。此條與後一條為比例,後條脈見洪大,故宜白虎,本條脈不洪大,故仍宜桂枝。傳寫者脫去「不」字耳。

若既服桂枝湯,形似熱多寒少之瘧,日再發而無定候,但令營氣與衛氣和則一汗可愈。然必用桂枝二麻黃一湯者,則以營分之血熱,勝於衛分之水氣故也。

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湯方載陽明篇。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如果風寒是從汗液中解出的,脈象應該和緩,因為風寒已去,營氣調和了。如果大量出汗後脈象沒有洪大,病症也沒有解除,表示陽明經氣尚未化燥,所以應該繼續服用桂枝湯,就像之前一樣,不妨再出一次汗。這段文字和下一段文字是對照的,下一段提到脈象洪大,所以應該使用白虎湯,而這段文字脈象不洪大,所以仍然應該使用桂枝湯。抄寫者遺漏了「不」字。

如果已經服用了桂枝湯,症狀看起來像熱多寒少的瘧疾,一天發作兩次但沒有固定時間,只要營氣和衛氣調和,出一身汗就能痊癒。但是一定要用桂枝二份、麻黃一份的比例來煎藥,因為營分中的血熱勝過衛分的水氣。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出現極度煩躁、口渴難解、脈象洪大的情況,應該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治病之法,愚者察同,智者察異。服桂枝湯大汗出,與上節同,而前證與桂枝湯如前法者,為其脈不洪大,且無煩渴之變證也。夫大汗之後,營陰苟略無耗損,則當外安靜而內潤澤。今乃心神煩冤,大渴引飲,則太陽寒水外盡,陽明燥氣內張,心營被灼,故大煩。胃液頓涸,故大渴。

方用石膏、知母以除煩,生甘草、粳米加人參以止渴,而煩渴解矣,此白虎湯加人參之旨也。惟近世用人參多係種參,吉林人以硫水溉之,使易發生,每含溫性,似不如西洋參為適用,然西醫稱其能補胃液。北京產婦多服之,則竟用遼參,亦未為不合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的方法,愚蠢的人只看相同的地方,聰明的人則觀察不同之處。服用桂枝湯大量出汗,跟之前的情況相同,但之前的症狀與桂枝湯的適用情況一樣,這是因為脈象不洪大,也沒有煩渴的變化症狀。大量出汗之後,營氣陰液如果沒有損耗,就應該外在安靜,內在滋潤。現在卻心神煩躁,口渴難忍,這是因為太陽經的寒水外洩,陽明經的燥氣內盛,心營被灼熱,所以心煩。胃液枯竭,所以口渴。

因此用石膏、知母來消除煩躁,生甘草、粳米加上人參來止渴,煩渴症狀就消失了,這就是白虎湯加人參的用意。只是近來使用的人參大多是栽培的人參,吉林人用硫酸水澆灌,使它快速生長,每種人參都帶有溫性,似乎不如西洋參合適,但西醫認為它可以補充胃液。北京的產婦大多服用它,那麼就用遼參,也不算不合適。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湯。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發汗。(此條訂正)

桂枝二越婢一湯

桂枝、芍藥、麻黃、甘草(各十八銖)大棗(四枚)生薑(一兩二銖)石膏(二十四銖,碎綿裹,後倣此)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節為風寒兩感治法。中風之確證在發熱,傷寒之確證在惡寒。熱多寒少,則風重而寒輕,師於是用桂枝二以解肌,越婢一以解表,便當汗出而愈。設令寒多熱少,麻黃重於桂枝,不可言知,越婢之有石膏,又當在禁例矣。按「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句,當在熱多寒少下,今在節末,實為傳寫之誤。

白話文:

太陽病,發燒惡寒,發熱較重而惡寒較輕,宜服用桂枝二越婢一湯。脈象微弱者,表示陽氣不足,不可發汗。(此條已更正)

桂枝二越婢一湯

材料:

  • 桂枝、芍藥、麻黃、甘草(各 18 克)
  • 大棗(4 枚)
  • 生薑(12 克)
  • 石膏(24 克,用棉紙包好)

作法:

  1. 將上述七種材料,放入五升水中。
  2. 煮沸麻黃 1-2 次,除去浮沫。
  3. 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沸至藥量剩餘二升。
  4. 去除藥渣,趁溫熱時服用一升。

此節講述風寒併發時的治療方法。中風的明顯症狀是發熱,傷寒的明顯症狀是惡寒。若發熱重於惡寒,表示風寒較重,因此應使用桂枝二來舒緩肌肉,越婢一來解表,讓汗液排出而痊癒。如果惡寒重於發熱,則應加大麻黃的劑量,而桂枝應減少,不可不察。越婢中含有石膏,禁止在禁汗的情況下使用。根據「宜桂枝二越婢一」湯句,應在「發熱較重而惡寒較輕」下方,目前出現在節末,實為傳抄錯誤。

否則既云不可發汗,猶用此發汗之藥,有是理乎?若夫脈微弱而無陽,惡寒甚,則宜乾薑附子湯,不甚,亦宜芍藥甘草附子湯,此正可以意會者也。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小便利,則愈。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薑、白朮、茯苓(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如果不說不能出汗,卻使用能出汗的藥物,有道理嗎?如果脈象微弱沒有陽氣,畏寒嚴重,適合用乾薑附子湯;如果程度不太嚴重,也可以用芍藥甘草附子湯,這些都是可以從中理解的情況。

服用桂枝湯或者進行過排便後,如果仍然頭痛頸痛,發熱,不出汗,心口脹滿,微微疼痛,小便不通暢,應該使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如果小便變得通暢,那麼病情就會好轉。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配方:

  • 白芍(三兩)
  • 甘草(二兩)
  • 生薑、白朮、茯苓(各三兩)
  •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服桂枝湯,汗從肌腠外泄,便當盡劑而愈。或服湯已,而汗出不徹,或因表汗未泄,而反下之,則水氣當停心下。水鬱於中,則陽冒於上,而頭項為之強痛。翕翕發熱而無汗者,停蓄之水,不能作汗故也。水停心下,則心下滿而微痛。水氣不行,故小便為之不利。方用芍藥、甘草以舒頭項之強急,生薑、大棗溫中而散寒,白朮、茯苓去水而降逆,但使水道下通,則水之停蓄者,得以舒泄,而標陽之鬱於頭項及表分者散矣。邪不陷於在背之經輸,故不用升提之葛根。

水在心下而不在下焦,故不用豬苓、澤瀉。去桂枝者,則以本病當令水氣內消,不欲令陽氣外張故也。

白話文:

服用桂枝湯後,如果汗液從皮膚表面排出,則應服完所有劑量直到痊癒。若服湯後,汗出不暢,或因為表汗未宣泄而反致腹瀉,則水氣會停聚在心下。水鬱積在體內,則陽氣上冒頭部,導致頭痛頸痛。身體發熱但不出汗,是因為停滯的水分無法化為汗液排出。水氣停滯在心下,則心下脹滿隱痛。水氣不流通,因此小便不利。方中用芍藥、甘草舒緩頭頸強直,生薑、大棗溫暖中焦散寒,白朮、茯苓利水降逆。只要疏通水道,停聚的水分便能宣洩,上焦的陽氣鬱結在頭頸及表分也會散去。邪氣不侵犯背部經絡,因此不使用升提的葛根。

水停留在心下而不至下焦,所以不用豬苓、澤瀉。去掉桂枝,是因為本病應讓水氣內消,不讓陽氣外張。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乾,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腹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甘草乾薑湯方

甘草(四兩)乾薑(二兩)

白話文:

傷寒病人脉象浮,自汗不止,小便次数多,心烦意乱,稍微怕冷,腿部抽筋,有些人就想用桂枝来治疗,想要攻其表,这是错误的。如果病情加重,出现昏厥、咽喉干燥、烦躁不安、呕吐等症状,就要用甘草乾薑湯来治疗,以温补阳气。如果昏厥消失,脚部也温暖了,再用芍藥甘草湯,腿部就会伸直。如果胃气不和,出现神志不清,要少量服用調胃承氣湯。如果反复发汗,还要用烧针灸治,就用四逆湯来治疗。

甘草乾薑湯的组成:甘草四两,乾薑二两。

上兩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芍藥甘草湯方。

芍藥、甘草(炙各四兩)

上兩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自汗出,微惡寒為表陽虛。心煩,小便數,腳攣急為裏陰虛。蓋津液耗損,不能濡養筋脈之證也。表陽本虛,更發汗以亡其陽,故手足冷而厥。裏陰本虛,而更以桂枝發汗,傷其上潤之液,故咽中乾。煩燥吐逆者,乃陽亡於外,中氣虛寒之象也,故但需甘草乾薑湯溫胃以復脾陽,而手足自溫,所以不用附子者,以四肢稟氣於脾,而不稟氣於腎也。

白話文:

將芍藥和甘草各四兩,以水三升煮成一升五合,去除藥渣,分開溫服。

其不用龍骨、牡蠣以定煩燥,吳茱萸湯以止吐逆者,為中脘氣和,外脫之陽氣,自能還入胃中也。此誤用桂枝湯後救逆第一方治,而以復中陽為急務者也。至於腳之攣急,則當另治。脾為統血之藏,而主四肢,血中溫度,以發汗散亡,不能達於上下,故手足厥。陽氣上逆,至於咽乾吐逆,則津液不降。

血不濡於經脈,故腳攣急。師為作芍藥甘草湯,一以達營分,一以和脾陽,使脾陽動而營氣通,則血能養筋而腳伸矣。此誤用桂枝湯後救逆第二方治,以調達血分為主者也(芍藥通血之瘀,故婦入腹中疾痛用之,外證癰膿脹痛亦用之,可以識其效力矣)。至於胃氣不和,譫語,重發汗燒針亡陽,則於誤發汗,外歧出之證,治法又當別論。

白話文:

如果不用龍骨、牡蠣來安撫煩躁,也不用吳茱萸湯來止住嘔吐,這表示中脘之氣和順,體外所散失的陽氣自然能回歸胃中。這是誤用桂枝湯後,以救治陽氣衰竭為首要任務的第一個補救方法。至於腳抽筋的問題則要另外治療。

脾臟是統御血液的臟器,主掌四肢功能。血液的溫度因流失汗液而降低,無法輸送至身體各部位,因此手腳冰冷。陽氣逆行向上,造成咽喉乾燥、嘔吐,津液無法下降。

血液無法滋養經脈,導致腳抽筋。老師開立芍藥甘草湯,一則通調營血,一則調和脾胃陽氣,讓脾胃陽氣活動,營氣運行暢通,血液就能夠滋養筋脈,腳就能伸展。這是誤用桂枝湯後,以調和營血為主的第二個補救方法。(芍藥能通血瘀,因此女性的腹部疾病疼痛用它,外證如癰膿腫痛也使用它,由此可知它的效力。)

至於胃氣失調、說胡話,重複使用發汗法、針灸療法導致陽氣散失,則屬於誤用發汗法導致外邪外散的情況,治療方法應另行討論。

夫胃中水穀之液充牣,則潤下而入小腸。胃中之液,為發汗所傷,則燥實不行,壅而生熱。穢熱之氣,上衝於腦,則心神為之蒙蔽,而語言狂亂,則稍稍用調胃承氣以和之。若以發汗手足冷,燒針以助其陽氣,陽氣一亡再亡,不獨中陽虛,並腎陽亦虛,乃不得不用四逆湯矣(芍藥甘草湯,並腸癰之右足不伸者用之亦效。甲戌六月,於陸家根驗之)。

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乾,兩經拘急而譫語。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從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咽中乾,煩燥,陽明內結,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故知病可愈。」

白話文:

繁體中文

夫胃中水穀之液充盈,則流入小腸。若胃中之液被發汗傷到,就會乾燥壅塞,產生熱氣。這些熱氣上衝腦部,則心神矇蔽,語言錯亂。若情況加劇,可用調胃承氣湯來調理。如果發汗後手足冰冷,可以用針灸來幫助陽氣。若陽氣不斷耗損,不僅中陽虛弱,腎陽也會虛弱。此時,不得不使用四逆湯(芍藥甘草湯,腸癰導致右腿不能伸展時,使用此湯也有效。甲戌年六月,在陸家根親自驗證)。

問:「症狀明顯是陽證,但照此方法治療後病情加重,出現厥逆(手腳冰冷)、咽喉乾燥,經絡攣急而譫語。您說半夜手足應變暖,雙腳應能伸展,若果真如此,您是如何知道的?」

答:「寸口脈浮大,浮主風,大主虛,風證會產生微熱,虛證會導致小腿攣急。疾病表現類似桂枝症,因此加入附子參與其中。增加桂枝的分量,以發汗,附子可以溫暖經絡,是因為病人陽氣虛弱。厥逆、咽喉乾燥、煩躁,都是陽明經脈內熱鬱結所致,譫語煩亂,可以再服用甘草乾薑湯。半夜陽氣回升,雙足應會溫熱,小腿可能仍有輕微攣急。這時再服用芍藥甘草湯,小腿就會伸展。使用承氣湯微微瀉下,就能止住譫語,所以知道疾病可以痊癒。」

此節申明上節之義,示人治病之法,當辨緩急也。太陽中風,發熱汗出惡風,為桂枝湯證,惟腳攣急不類。按寒濕在下,則足脛痠疼,當用附子以溫腎,却不知此證之自汗出為表陽虛,心煩、腳攣急為裏陰虛,更用桂枝發汗,則表陽更虛,而手足冷。汗出則裏陰更虛,由是津液不足而咽乾,血不養筋而拘急,胃中燥而譫語,但救逆當先其所急。

手足厥冷,為胃中陽氣亡於發汗,不能達於四肢,故先用乾薑甘草湯以復中陽,而手足乃溫。脛拘急為血隨陽鬱,不能下濡筋脈,故用疏營分瘀滯之芍藥,合甘緩之甘草,使血得下行而濡筋脈,而兩腳乃伸。至如胃中燥熱而發譫語,則為穢濁上蒙於腦,一下而譫語即止,故治法最後。

白話文:

這段文字說明瞭治療疾病的方法,重點在於分辨病情的急緩。太陽中風症狀包括發熱、出汗和畏風,適用桂枝湯,但若出現腳部抽搐,則不符。若寒濕侵襲下體,腳脛會感到痠痛,應使用附子來溫暖腎臟,但若自汗表示體表陽氣不足,心煩和腳部抽搐則是體內陰虛,若再用桂枝湯發汗,會使體表陽氣更加虛弱,導致手腳冰冷。出汗會使體內陰虛加重,從而導致口乾,血液無法養生筋骨,引發抽搐,胃部乾燥會導致神智混亂。治療時應先處理最迫切的問題。

若手腳冰冷,表示胃部的陽氣因過度發汗而流失,無法達到四肢,應先用乾薑甘草湯來恢復中間的陽氣,手腳才能回暖。腳部抽搐是因為血液因陽氣鬱滯,無法向下滋潤筋脈,所以使用芍藥來疏通營分中的瘀滯,配合甘草的甘緩作用,讓血液能順利下流滋潤筋脈,腳部就能伸展。

至於胃部乾燥發出神智混亂的情況,是因為穢物上蒙腦部所引起,只要一解除障礙,神智混亂就會停止。

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芍藥(二兩)生薑(二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桂枝(二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葛根加半夏湯方

葛根湯加半夏(半升,洗)。

白話文:

太陽病,脖子和后背僵硬,没有出汗,怕风,用葛根汤治疗。

葛根汤的配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芍药二两、生姜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

将以上七味药,用一斗水先煮麻黄、葛根,煮到减少两升。去掉浮沫,放入其他药材,煮到三升,温热服用一升,盖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

太阳病和阳明病同时发作,一定会腹泻,用葛根汤治疗。

太阳病和阳明病同时发作,不腹泻,只呕吐,用葛根加半夏汤治疗。

葛根加半夏汤的配方:葛根汤再加上半夏半升,洗净。

太陽之氣,衛外之陽氣也,合營衛二氣為以為用者也。氣之化為水者,汗也,故稱太陽寒水。寒水者,裏氣為表寒所化,與病邪俱去之大轉機也(服麻黃湯後,所出之汗多冷,此為明證)。設寒水不能外泄為汗,鬱於經輸之內,為強為痛。陷於足陽明胃,下泄而為利,上泛而為嘔。

故必用升提之品,將內陷之邪提出,然後太陽寒水,乃能從肌腠皮毛外泄而為汗,此葛根湯之作用也。獨怪近世庸工,於大熱之陽明府證,往往漫投葛根。夫清陽明之熱,自有白虎、承氣二方,安用此升提之品乎!元人張潔古妄以為陽明仙藥,並言邪未入陽明,不可輕用,不知桂枝加葛根湯及葛根湯二方,果為邪入陽明設乎!抑邪入陽明之後,可更用麻黃、桂枝以發皮毛肌腠之汗乎!李時珍本草猶采其說,真所謂大惑不解矣。

白話文:

太陽經的氣,是保護身體外在的陽氣,與營氣和衛氣合用。氣化為水的是汗水,所以稱太陽經寒水。寒水是指身體內在的氣,因為外界的寒冷而化生的,隨著病邪一起排出體外,是病症好轉的重要徵兆(服用麻黃湯後,大量出冷汗,就是明證)。如果寒水不能從體外排出為汗,鬱積在經絡中,就會產生痠痛。如果寒水侵襲足陽明胃經,就會向下排出為腹瀉,向上泛溢為嘔吐。

所以,一定要使用升提的藥物,將內陷的病邪提出體外,這樣太陽經的寒水才能從肌膚和皮毛排出為汗,這就是葛根湯的作用。我很奇怪近代的庸醫,在陽明經發熱發炎的證候時,竟然隨便使用葛根。要清除陽明經的熱,自有白虎湯和承氣湯這兩種方劑,為什麼還要用這種升提的藥物呢?元代的張潔古錯誤地認為葛根是治療陽明經的仙藥,還說病邪沒有進入陽明經之前,不能輕易使用葛根。但是桂枝加葛根湯和葛根湯這兩種方劑,真的是針對病邪進入陽明經而設計的嗎?抑或是病邪進入陽明經之後,還能繼續使用麻黃、桂枝發汗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還引用了張潔古的說法,真是讓人不解。

按次節「自下利」,與首節「下陷經輸」同,故但用葛根湯本方以升提之,三節「不下利但嘔」,為水氣上逆,故加生半夏以抑之(仲師所謂「更納半夏以去水」是也),所謂同中求異也。又按太陽陽明合病,非太陽表證未罷,即見潮熱渴飲不大便譫語之謂,以太陽汗液不能暢行於表,反入於裏,與太陰之濕併居,水氣甚,則由胃入腸而成下利之證。水氣不甚,則滲入中脘,胃不能受而成不下利而嘔逆之證。

不曰太陽與太陰合病,而曰與陽明合病者,一因下利由胃入腸,一因水氣入胃,胃不能受而病嘔逆,病機皆假道陽明,故謂與陽明合病也。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白話文:

按照條文中的「自下利」,與第一條的「下陷經輸」相同,所以只用葛根湯原本的方子來提升它。第三條「不下利但嘔」,是水氣上逆,因此加入生半夏來抑制它(仲師所說的「更納半夏以去水」就是這樣),這就是所謂的同中求異。

再者,按照太陽、陽明合病,不是太陽表證沒有消除,就是出現潮熱渴飲、不大便、譫語等症狀。這是因為太陽汗液無法順暢地運行於表,反而進入到裏,與太陰的濕氣共同存在,水氣很多,就會由胃進入腸道,形成下利的症狀。如果水氣不多,就會滲入中脘,胃不能承受,就形成不下利而嘔逆的症狀。

不說太陽與太陰合病,而說與陽明合病,一方面是因為下利是由胃進入腸道,另一方面是因為水氣進入胃,胃不能承受而病發嘔逆,病機都借道陽明,所以說與陽明合病。

太陽病,桂枝證,醫生反而用下瀉的方法,結果腹瀉不止。脈搏快速,表示表證沒有解除。呼吸急促,且出汗,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

葛根黃芩黃連湯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兩)黃芩(三兩)黃連(三兩)

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此節「醫反下之至表未解也」為一證,「喘而汗出者」又一證。太陽魄汗未盡,誤下者利不止,此與內陷之自利,略無差別。但仲師於此節鄭重分明,歷來為注釋家所誤,未能分析,致仲師立言本旨,如墮五里霧中,今特為分析言之。仲師曰:「脈促者表未解也。」表屬皮毛,皮毛未解,固不宜專用解肌之桂枝湯。

白話文:

葛根黃芩黃連湯,用葛根半斤、甘草二兩、黃芩三兩、黃連三兩,加水八升,先煮葛根至水減二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二升,去渣,溫熱分服。如果病人出現「醫反下之至表未解也」或「喘而汗出者」的症狀,說明太陽經的汗尚未完全排泄,誤用下藥導致腹瀉不止,與內陷自利的情況十分相似。張仲景在這裡特別強調,歷來注釋家未能分析理解,導致其立論精髓被掩蓋。張仲景認為,脈促者說明表證未解,因為表證屬於皮毛,皮毛未解,就不適合單用解肌的桂枝湯。

脈促,即浮緊之變文。曰:「表未解」,則仍為葛根湯證,與上「自下利證」同法,不言可知。惟喘而汗出,則陽熱內盛,裏陰外泄,乃為葛根芩連湯證。其作用正在清熱而升陷,注家含糊讀過,妄謂喘而汗出,即上所謂表未解,夫豈有表未解而汗出者乎?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麻黃湯方

麻黃(二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枚)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餘如桂枝將息法。

白話文:

脈搏快速,其實就是浮緊脈的變化。如果說「表證未解」,那就還是葛根湯的症狀,跟之前提到的「自下利證」一樣,用同樣的方法治療,不需多說。不過,如果患者喘不過氣卻又出汗,就代表陽氣過盛,內熱外泄,這時就應該使用葛根芩連湯。葛根芩連湯的作用是清熱升陷。有些人沒有認真研究,就胡亂說喘汗就是表證未解,這根本不可能,表證未解怎麼會出汗呢?

太陽病,患者頭疼、發燒、全身痠痛、腰痛、骨節疼痛、怕風、沒有汗卻喘不過氣,應該用麻黃湯治療。

麻黃湯的藥方如下:

麻黃二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枚。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九升,先將麻黃煮至減至二升,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下二升半,去渣,溫溫地服用八合。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不需要吃粥,其他方面按照桂枝湯的休息方法進行。

寒從表鬱,則裏熱無所發洩,迫而上衝於腦,即為頭痛。太陽穴最空虛,故受之最早。血熱與外寒抗拒,故發熱。表寒甚,則周身血液與水氣皆凝,故身疼。腰痛者,太陽寒水不得通於下焦也。一身骨節疼痛者,水氣不能外散,流入關節也。表寒故惡風,皮毛與肺氣俱閉,故無汗而喘。

但病象雖多,要以開泄毛孔,使魄汗外達,為不二法門。但令肺氣外通,則諸恙不治自愈,此麻黃湯所以為傷寒之聖藥也。獨怪近人畏忌麻黃,徒以荊芥、防風、豆豉、牛蒡等味,敷衍病家,病家亦以其平易而樂用之,卒之愈疾之功不見。鳴呼!此醫道之所以常不明也。

白話文:

當寒邪入侵體表,卻無法散發出去,就會導致內熱無處宣洩,向上衝擊頭部,造成頭痛。太陽穴部位空虛,所以最先受到影響。血液的熱氣與外來的寒邪互相抗拒,因此發熱。體表寒邪嚴重,則全身血液和水分都凝滯,導致身體疼痛。腰痛是因為太陽經絡的寒邪阻礙了水分下行到下焦。全身骨節疼痛則是因為水氣無法外散,流入關節所致。體表寒邪入侵,所以怕風,皮膚毛髮和肺氣都閉塞,所以無汗且喘不過氣。

雖然病症很多,但疏通毛孔,讓汗液排出,才是唯一的治病方法。只要讓肺氣暢通,各種病症自然會痊癒,這就是麻黃湯被稱為傷寒聖藥的原因。奇怪的是,現在的人害怕使用麻黃,只用荊芥、防風、豆豉、牛蒡等藥物敷衍病人,病人也因為這些藥物平和而樂於接受,結果卻沒有真正治癒疾病的效果。唉!這就是醫道常常無法精進的原因。

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太陽與陽明合病,有寒水陷腸胃而下利者,有水氣積於心下,胃不能受,而嘔逆者,前文已詳言之矣。惟太陽之表寒未徹,陽熱內鬱,肺氣不宣,則上衝而喘。太陽水氣積於心下,胃不能受,則病胸滿。此證表寒為甚,不可妄下,下之必成結胸。但令毛孔開泄,胸膈間水氣,悉化為汗,而洩於皮外,則水氣盡而胸滿除,肺氣開而喘自定矣。此其所以宜麻黃湯也。

太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白話文:

當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生病,出現呼吸急促、胸悶的情況,千萬不能使用瀉下藥,應該服用麻黃湯。

如果太陽經和陽明經同時生病,伴隨有寒邪入侵腸胃導致腹瀉,或是水氣積聚在心窩處,胃部無法承受而出現嘔吐,這些情況在前面已經詳細說明過了。但如果太陽經表面的寒邪尚未完全消除,陽熱在內部鬱積,肺氣無法宣散,就會向上衝導致呼吸急促。同時,太陽經的水氣積聚在心窩處,胃部無法承受,就會出現胸悶。這種情況是表寒較重,不能隨意使用瀉下藥,否則會導致胸部積聚形成結塊。最好的方法是讓毛孔開泄,胸膈之間的水氣全部轉化為汗液排出體外,這樣水氣就會消失,胸悶也會解除,肺氣也會通暢,呼吸急促自然就會好轉。這就是為什麼要服用麻黃湯的原因。

如果患了太陽病,十天後病症消退,脈象浮細,患者嗜睡,表示外寒已經解除了。如果同時出現胸悶、脅肋疼痛,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如果脈象只是浮,則應該服用麻黃湯。

太陽病十日以去,則已經過七日之期,診其脈浮而細,則標陽已衰。嗜臥,則表熱已退。由躁而靜,其為太陽解後,不傳陽明可知。若水氣留於心下而見胸滿,水氣結於腎膀之上而見脅痛,則為太陽水氣內陷。故同一浮細之脈,水氣由少陽三焦牽涉寒水之藏府,則外仍未解。

寒水之藏,屬足少陰,故脈細。此時雖無潮熱,而太陽水氣未盡,故仍宜小柴胡湯以解外。故脈但浮而不細者,水氣當在膈上,而但見胸滿之證,與上節麻湯證同,不定牽涉足少陰而並見脅痛,故不見少陰微細之脈,此當於無字處求之者也。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

白話文:

太陽病十天過去之後,已經超過七天了,診斷脈搏浮而細,表示表層的陽氣已經衰退。嗜睡,表示表層的熱症已經退了。從躁動轉為平靜,說明太陽經的症狀解除了,不會傳變到陽明經。如果水分停滯在心臟以下,出現胸悶;水分凝結在腎臟和膀胱上方,出現脅痛,則為太陽經的水分內陷。所以,同樣是浮細的脈象,如果水分經少陽三焦牽引到寒水藏腑,那麼表層症狀仍然沒有解除。

寒水藏腑,屬於足少陰經,所以脈搏細。此時雖然沒有潮熱,但太陽經的水分沒有完全消退,所以仍然應該用小柴胡湯來解除表層症狀。所以,脈象只浮而不細,水分應該在膈肌以上,只出現胸悶的症狀,與上文麻黃湯證相同,不一定牽涉到足少陰經而同時出現脅痛,所以沒有少陰經脈搏微細的脈象,這要在沒有字的地方去尋找。

太陽中風,脈搏浮緊,發燒怕冷,全身疼痛,不出汗而煩躁,應服用大青龍湯。如果脈搏微弱,出汗怕風,不可服用,否則會出現厥逆、筋惕肉瞤等逆證。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杏仁(四十枚)大棗(九枚)生薑(三兩)石膏(如雞子大)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出者,停後服。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

此二節表明大青龍湯證治,而並申言其禁忌也。蓋此方與桂枝二越婢一湯同意,但以杏仁易芍藥耳。前以發熱惡寒為發於陽,故雖「脈浮緊,身疼痛,不汗出」並同傷寒,仲師尤以中風名之,為其發於陽也。惟其風寒兩感,故合麻黃、桂枝二方,以期肌表兩解。惟其裏熱為表寒所壓,欲泄不得,因而煩燥不安,故加雞子大之石膏一枚。

白話文:

大青龍湯

成分:

  • 麻黃(六兩)
  • 桂枝(二兩)
  • 甘草(二兩)
  • 杏仁(四十顆)
  • 大棗(九顆)
  • 生薑(三兩)
  • 石膏(如雞蛋大小)

製法:

以上七味藥材,加入九升水,先煮麻黃,煮到水量減少兩升,去除浮沫,再放入其他藥材,繼續煮沸,煮到水量剩下三升。將藥渣濾出,溫服一升藥液。服後稍微出汗,出汗過多者,用溫粉撲身。一碗藥液服後發汗即可,暫停服用。

主治:

傷寒,脈象浮緩,身體不痛只覺得沉重,偶爾有輕快的時候,沒有少陰證,則用大青龍湯發散邪氣。

這兩節說明瞭大青龍湯的證治範圍,也強調了它的禁忌。此方與桂枝二越婢一湯作用相同,只是將芍藥換成了杏仁。前者以發熱惡寒為發病於陽,因此雖然「脈浮緊,身疼痛,不汗出」都屬於傷寒,但仲景特別稱之為中風,因為其發病於陽。由於同時感受風寒,故合併麻黃、桂枝這兩種方劑,以期肌表同時解表。而因為裡熱被表寒壓制,無法發散,因此導致煩燥不安,故加入雞蛋大小的石膏一枚。

如是則汗液外泄,裏熱乘機迸出,乃不復內鬱而生煩燥矣。蓋表證為「發熱,惡寒,身疼痛」,裏證為「煩燥」,皆以不汗出為主要。一身之毛孔,受氣於肺,肺在人身,譬之發電總機,總機停止,則千百電機,為之牽掣而俱停。肺中一呼吸,毛孔亦一呼吸,今以風寒遏皮毛與肺,以致表裏俱病,故汗一出而發熱惡寒疼痛煩躁悉愈,是何異總電機發而光燄四出也。此首節用大青龍湯之義也。

若夫脈浮緩,則其病在肌而不在表。氣疏故身不疼。寒濕冱於肌理,不能作汗外泄,故身重。乍有輕時者,此非外寒漸減,實為裏熱之將盛。肌裏為營血所居,與統血之脾相應,人之一身,惟血最熱,肌理不開,裏熱易熾,故亦宜大青龍湯發之,脾藏之伏寒積濕,悉化為汗,從皮毛外出,而裏熱自清。

白話文:

這樣一來,汗液就會外泄,裡面的熱氣趁機湧出,就不會再在內部積鬱而產生煩躁了。外證的症狀是「發燒、怕冷、身體疼痛」,裡證的症狀是「煩躁」,都以不出汗為主要症狀。全身的毛孔,受肺的氣支配,肺在人體中,就像發電機的總機一樣,總機停止運作,那麼成千上萬的電器,就會受到牽制而全部停止。肺呼吸一次,毛孔也跟著呼吸一次,現在因為風寒阻滯了皮膚和肺部,導致裡裡外外都產生疾病,所以只要汗一出來,發燒、怕冷、疼痛、煩躁的症狀都會全部消失,這和總機發動而光亮四射有什麼不同呢?這是《大青龍湯》第一節藥方的用法。

如果脈象浮緩,那麼疾病就在肌肉裡,不在表皮。氣血運行疏鬆,所以身體不疼痛。寒濕凝結在肌肉組織裡,不能化為汗液外泄,所以身體沉重。有時候症狀有所減輕,這並不是外寒逐漸減退,而是裡熱將要發作。肌肉組織裡是營血所居住的地方,和統治血液的脾臟相應,人體當中,只有血液最容易發熱,肌肉組織不通暢,裡熱就容易旺盛,所以也應該用大青龍湯來發汗,脾臟裡積聚的寒氣和濕氣,都會化為汗液,從皮膚毛孔排出,而裡熱自然也會消退。

蓋即本論所謂「脈浮而緩,手足自溫,繫在太陰」之證,病機繫在太陰,而發於太陽之肌腠,故治法仍以太陽為標準。此次節用大青龍湯之義也。至如脈微弱,則裏陰虛,汗出惡風,則表陽又虛,更以發汗重傷其表陽,則為厥逆。裏陰虛者,水液本不足供發汗之用,而更用大青龍湯責汗於血,則血不足以養筋濡分肉,則裏陰重傷,必且筋惕而肉瞤。蓋脈微弱與脈微細者相近,汗出惡風,與惡風踡臥者亦相近,此正為太陰將傳少陰之候。

合觀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可以知所宜忌矣。黃坤載補真武湯為救逆方治,確有見地。

白話文:

其實這就是《傷寒論》中說的「脈浮而緩,手足自溫,繫在太陰」的情況,病症的病機在太陰,但是表現在太陽的肌膚腠理,所以治療方法還是以太陽為基準。這次使用大青龍湯的原因就在於此。如果脈象微弱,就表示裡陰虛,出汗怕風,就表示表陽也虛弱,再用發汗的藥物嚴重損傷表陽,就會導致厥逆。裡陰虛的人,體內的水液本來就不足夠供應發汗的需求,還用大青龍湯逼出汗液,就會導致血液不足以滋養筋骨和肌肉,這樣就會嚴重損傷裡陰,必然會出現筋惕肉瞤的現象。脈象微弱和脈象微細很相似,出汗怕風和怕風蜷縮臥床也很相似,這正是太陰將要傳入少陰的徵兆。

綜合觀察沒有少陰症狀的人,使用大青龍湯來治療,就能夠明白應該怎麼使用和禁忌了。黃坤載補充說真武湯是救逆方,治療確實有道理。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桂枝、芍藥、細辛、乾薑、甘草(各三兩)半夏(半斤洗)五味子(半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蕘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若噎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斤,去皮尖。

白話文:

如果病人患了傷寒,表面症狀未解,胸口感覺有水氣,乾嘔,發燒並咳嗽,可能伴隨口渴、腹瀉、噎塞、小便不利、小腹脹滿或呼吸困難,可以用小青龍湯治療。

小青龍湯的藥方如下:麻黃、桂枝、芍藥、細辛、乾薑、甘草各三兩,半夏半斤,洗淨,五味子半斤。將這八味藥用一斗水先煮麻黃,煮至水量減少二升,去除浮沫後,加入其他藥材,再煮至三升,過濾渣滓,溫熱服用一升。如果病人口渴,可以去除半夏,加入栝蔞根三兩;如果輕微腹瀉,可以去除麻黃,加入蕘花,大小如雞蛋,熬至紅色;如果噎塞,可以去除麻黃,加入炮製過的附子一枚;如果小便不利,小腹脹滿,可以去除麻黃,加入茯苓四兩;如果呼吸困難,可以去除麻黃,加入杏仁半斤,去皮尖。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此條訂正)

痰飲之源,始於水氣,水氣之病,則起於傷寒。使寒沍皮毛,早服麻黃湯,一汗之後,表氣當從汗孔散出,惟其失時不治,寒水凝沍不出,因與脾藏之濕,合併而成飲。水氣在胃之上口,胃不能受,則為乾嘔、為欬、為喘。水氣下陷於十二指腸,則為利、為少腹滿。水氣阻隔,液不上承,則為渴。

水合痰涎阻於上膈,則食入而噎。水和痰涎下走輸尿管中,沾滯而不得暢行,故小便不利。間或水氣上行,衝激肺藏而為微喘與欬,或營氣為水邪所鬱而生表熱。水氣上承喉舌,因而不渴。失時不治,即為痰飲,故小青龍湯為痰飲篇欬逆倚息之主方。但令太陽水氣得溫藥之助,作汗從毛孔外泄,則心下水邪既盡,津液不能獨存,故服湯已而渴者為欲解,但此條為不渴者言之耳。若陽氣為水邪隔塞,不得上至咽喉而渴,得小青龍湯溫化,必反不渴。

白話文:

傷寒,心臟以下有水氣,咳嗽、微喘,發熱但不口渴,服用小青龍湯治療。服藥後,口渴的人,這是寒氣將要解除的徵兆。

痰飲的來源,起於水氣,水氣的疾病,則起於傷寒。如果寒邪滯留在皮膚表面,及時服用心麻黃湯,出汗後,表氣應該從汗毛孔散發出去。但由於錯過時機沒有治療,寒水凝結滯留不出,於是與脾臟的濕氣結合,形成痰飲。水氣停留於胃的上方,胃部無法承受,就會引起乾嘔、咳嗽、喘息。水氣下陷於十二指腸,就會出現腹瀉和下腹脹滿。水氣阻塞,體液不能上行,就會口渴。

水和痰涎阻滯於上膈,就會食入食物時噎住。水和痰涎向下流經輸尿管,粘滯不暢通,所以小便不利。偶爾水氣上行,衝擊肺臟而引起微喘和咳嗽,或者營氣被水邪阻滯而產生表熱。水氣上至喉舌,所以不會口渴。錯過時機不治療,就會形成痰飲,因此小青龍湯是痰飲導致咳嗽、氣喘的主方。只要讓太陽經的水氣得到溫藥的幫助,從毛孔排出汗液,那麼心臟以下的水邪就會排出,津液不能單獨存在,所以服藥後口渴的人是將要痊癒的徵兆,但這條說法是針對不口渴的人來說的。如果陽氣被水邪阻隔,不能上到咽喉而口渴,服用小青龍湯溫化,一定會使口渴症狀消失。

以水氣作汗外泄,胃中津液,以無所阻隔而上承也(說見《金匱》苓甘五味薑辛湯條下)。

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發端但言太陽病,原不能定其傷寒、中風。設傷寒發汗以後,猶見有汗惡風之象,即為外證未解。要其為病在肌腠,即與中風無別。按其脈浮而弱,浮為風邪外薄,弱則血分熱度太低,不能抵抗外邪,故亦宜桂枝湯,以助營分之熱,但令熱度略高,足以蒸化汗液,則餘邪悉從汗解而病愈矣。

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

白話文:

人體的水氣可以透過出汗排出體外,胃裡的津液也因此能暢通無阻地向上輸送。

如果一個人得了太陽病,外在症狀還沒消退,脈象浮而弱,就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適合服用桂枝湯。

一開始只說太陽病,還無法確定是傷寒還是中風。假如是傷寒發汗之後,仍然出現出汗怕風的症狀,就代表外在症狀還沒消退。這時病邪還在肌膚腠理之間,就和中風沒什麼差別了。因為脈象浮而弱,浮表示風邪停留在體表,弱則表示血分熱度太低,無法抵抗外邪。所以也適合服用桂枝湯,幫助營分熱度稍微升高,足以蒸發汗液,這樣餘邪就能隨著汗液排出,病也就好了。

如果一個人得了太陽病,還伴隨輕微的喘息,就說明表證還沒消退,這時應該服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杏仁(五十枚)厚朴(二兩炙,去皮,後倣此)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前文喘家用桂枝湯加厚朴杏子佳,為酒客病言之也。酒客則傷脾與肺,固當加厚朴以燥脾藏之濕,杏仁以疏肺藏之氣,然究非正治,特酒客病未曾化熱者宜之耳,若已化熱,其勢將成肺癰。上節云:「不可與桂枝湯,得之則嘔。」後節又云:「凡服桂枝湯嘔者,其後必吐膿血。

」可見雖加厚朴、杏子,猶非所宜也。若本節太陽病下之微喘,此方乃為正治。蓋病在太陽,原有因誤下而成痞、成結胸者,若下後不見壞病,而但見微喘,則病氣猶在肺與皮毛。蓋傷寒表不解,原有水停心下而喘,宜小青龍湯者。但微喘而不兼欬,心下水氣甚微,可決為非小青龍證,此正與下後氣上衝可與桂枝湯同例。

白話文:

桂枝加厚朴杏仁湯方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杏仁(五十枚)厚朴(二兩,烤焦去皮,其他材料同此法處理)_

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七升,用小火煮取三升藥汁,濾去渣滓,溫熱服下一升,蓋住被子微微出汗為宜。_

之前提到過用桂枝湯加上厚朴杏子治療喘咳效果好,這是針對愛喝酒的人的疾病來說的。愛喝酒的人會損傷脾和肺,所以適當地加上厚朴來乾燥脾臟的濕氣,用杏仁來疏通肺臟的氣。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這不是正統的治療方法,特別適合那些愛喝酒但是還沒化熱成病的人。如果已經化熱,情況將發展成為肺癰。上文中提到:「不能與桂枝湯一起,服用了就會嘔吐。」後面又提到:「凡是服用桂枝湯後嘔吐的,之後肯定會吐膿血。」

可見即使加上了厚朴、杏子,仍然不適宜服用。如果本節所說的太陽病引起輕微喘息,這個方子就是正統的治療方法。因為太陽病的病因,本來就有因誤下藥而導致痞氣、胸結的,如果下藥後沒有見壞症狀,而只見輕微喘息,說明病氣仍然停留在肺和皮毛。因為傷寒表證未解,原本心下有水停滯而引起喘息,應該使用小青龍湯。但是隻有輕微喘息而不兼有咳嗽,心下水氣很輕微,可以確定不是小青龍湯的證型,這和下藥後氣往上衝可以與桂枝湯同類處理。

究其所以喘者,則以心下微有水氣,肺氣不宣之故,故於桂枝湯方中,加厚朴、杏仁以蠲微飲,而宣肺鬱,則汗一出而微喘定矣。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所以為下後微喘之主方也。

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此二節申言外證未解,雖有陽明證不可下之之例。太陽傷寒,始病則在皮毛,既而血熱與表寒戰勝,熱發汗出,便當痊可。其不愈者,則其病已在肌腠,桂枝湯其主方也。但病在肌腠,至於發熱汗出,其病已近陽明,間有渴飲汗出而熱不解者。設不明其病在肌腠,而以承氣下之,則肌腠凝沍之濕邪,既不能隨下而盡,而中氣一虛,反以牽掣其外出之路,故曰下之為逆。若夫先發汗不解,而見燥渴惡熱之陽明證,於是本先汗後下之例,復用承氣湯以下之。

白話文:

究其喘的原因,是因為心臟下方有輕微的水氣,肺部的氣無法順暢運行,因此在桂枝湯的方劑中,加入厚朴和杏仁來去除輕微的水飲,並且疏通肺部的鬱結,當汗液排出後,輕微的喘氣就會平息。這個桂枝加厚朴杏子的方劑,就是治療下痢後輕微喘氣的主方。

太陽病,外證尚未解除,不可用瀉下法,否則會造成「逆」。如果想要解除外證,應該使用桂枝湯。

太陽病,先發汗卻沒有解除,反而又用了瀉下法,脈象浮起的,不會痊癒。浮脈表示疾病在體表,卻反而使用瀉下法,因此不會痊癒。現在脈象浮起,就知道疾病在體表,應該先解除外證才會痊癒,宜用桂枝湯。

這兩節話補充說明,外證尚未解除時,即使有陽明證的症狀也不可使用瀉下法。太陽傷寒,初期病症在皮毛,接著血熱與表寒交戰,熱發汗出,就應該痊癒。如果沒有痊癒,表示疾病已經深入肌膚,桂枝湯是其主方。但是疾病在肌膚,如果到了發熱、流汗的程度,病症已經接近陽明證,有時會有口渴、流汗而熱度不退的狀況。如果不明病症在肌膚,而使用承氣湯瀉下,則肌膚凝滯的水濕病邪無法隨同瀉下排盡,而中氣一虛,反而會阻礙外證的排出,所以說瀉下是「逆」。至於先發汗卻沒有解除,反而出現燥渴惡熱的陽明證,則遵循先發汗再瀉下的原則,再用承氣湯瀉下。

設外邪已解,直當一下而愈。無如病者尚見浮脈,浮脈在外,故傷寒則見浮緊,中風則見浮緩,所以別於裏證也。今病者反見浮脈,故不當一下而愈。所以然者,以其人雖有陽明裏證,風邪猶在肌腠,裏熱反為外邪所吸,雖用硝黃不得下行,故曰當先解外則愈。此正表解乃可攻裏之旨,非謂必無裏證,並非謂不可攻下也。

不然,仲師但言解外即愈可矣。何必曰先解外乎。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麻黃湯主之。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此條訂正)

白話文:

如果外邪已經解除,病應該很快就會痊癒。但病人脈象仍然浮,浮脈代表病邪在外,所以傷寒會出現浮緊脈,中風則出現浮緩脈,藉此區別內證。現在病人反而出現浮脈,所以不應該馬上痊癒。原因是雖然病人有陽明裏證,但風邪仍然停留在肌膚腠理,裏面的熱氣反而被外邪吸住,即使用硝石黃芩也無法往下行,所以要先解外邪才能痊癒。這說明解表才能攻裏的道理,並不是說一定沒有裏證,也不是說不能攻下。

否則,仲師只需要說解外即愈就好,何必特地說先解外呢?

太陽病,脈象浮緊,沒有汗,發熱,全身疼痛,八九天都未見好轉,表證仍然存在,這就需要發汗,麻黃湯可以治療。服用藥物後,病情略微好轉,但病人開始煩躁,眼皮沉重,嚴重者還會流鼻血,流鼻血後病情才好轉。這是因為陽氣過盛的緣故。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太陽病而脈見浮緊,為傷寒本脈。無汗身疼痛,無論發熱與否,俱為傷寒本病。雖過經一二日,雖發熱而脈證未變,其為麻黃湯證,確然無可疑者。惟太陽傷寒,始病則起於皮毛,衛陽為表寒所困,水氣不能外達,因而無汗。肌肉中血熱與之相抗,血熱戰勝,因而發熱,但血分之熱度高低不等。

設令血中熱度,僅足與表寒相抵,則服麻黃湯後,熱當隨汗而解。設血中熱度太高,雖服麻黃湯後,表證略輕,然以陽熱太甚之人,驟得麻黃升發之力,鬱熱必上衝於心而發煩,上衝於腦而目為之瞑,甚為顱骨為開,血從骨縫中溢出,從闕上下走鼻孔,是為衄,衄後其病方解。所以然者,血熱太勝,不能悉從皮毛散故也。

白話文:

太陽病證,脈搏浮緊,發燒,身上不出汗,自己流鼻血者較容易痊癒。

太陽病證,脈搏浮緊,是傷寒的典型脈象。沒有汗液,身體疼痛,無論是否發燒,都是傷寒的本病證候。即使病程過了一兩天,仍然發燒,脈象證候沒有改變,就確診為麻黃湯證。

但太陽傷寒一發病,就從皮毛開始,衛陽被表寒所困,水氣無法排出體外,因此不出汗。肌肉中的熱血與表寒相抗,熱血占上風,於是發燒,但血液的熱度並不相同。

假如血液的熱度剛好足以抵禦表寒,服用麻黃湯後,熱隨汗液一起排出。假如血液的熱度太高,即使服用麻黃湯後,表證稍微減輕,但是陽熱太盛的人,突然服用有發散之力的麻黃湯,鬱熱必然會衝上心臟而致煩躁,衝上腦部而導致視力模糊,嚴重者會使顱骨開裂,血從骨縫中滲出,從鼻孔流出,這就是流鼻血。流鼻血之後,病情才會緩解。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血液的熱度太高,無法完全從皮毛散發出去所致。

至如血之熱度最高者,雖不服麻黃湯,亦能自衄而愈。所以然者,血與汗同源而異物,故奪血者不可發汗,瘡家不可發汗,有金創者不可發汗,以血去液少故也。近日醫家以血為紅汗,意即本此。

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若太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下之為逆。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拂鬱在表,當解之熏之。若發汗不徹不足言,陽氣拂鬱不得越,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以汗出不徹故也。更發汗則愈,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濇故知也。

白話文:

血熱到極點的人,即使不服用麻黃湯,也能自行流鼻血而痊癒。這是因為血液和汗液同源卻屬不同物質,所以不能瀉血之後再發汗。患有瘡瘍或有傷口的人也不可發汗,因為這會導致血液流失过多。現代醫家認為血就是紅色汗液,就是基於這個道理。

當太陽和陽明兩個經絡同時生病,太陽經絡剛開始生病時,就應該發汗,但汗液要先排出,不能不透。如果汗液沒有完全排出,轉而屬於陽明經絡,會接著出現輕微的汗出,而且不惡寒。如果太陽經絡的病症沒有減輕,就不能瀉下,瀉下會導致病情逆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稍微发汗。如果患者面色紅潤,表示陽氣鬱結在表,就應該用解表的方法疏通它。如果发汗不透,陽氣就无法散發出去,患者会感到燥热烦躁,不知道哪里疼痛,一会儿在腹部,一会儿在四肢,按壓也找不到痛点,还会呼吸短促,只能坐着,都是因为汗液没有完全排出所致。再次发汗就可以痊癒。怎么知道汗液没有完全排出呢?可以通过脉搏浮紧來判断。

二陽並病,與上太陽陽明合病,同源而異證。故有太陽水氣未能作汗,外泄流入腸胃而成下利者,有因汗液不徹,水氣鬱於胃之上口而病嘔逆者。以水氣不盡,牽涉足陽明胃,故謂之合病。今以汗出不徹,轉屬陽明,其病亦由水氣內停,非胃中有燥屎邪熱上薰腦部,心神無所寄託而作譫語之證也,亦非大實滿痛。陽明支脈從腹下髀走伏兔者,牽掣右膝臏而不良於行也。

雖續自汗出,不惡寒,時有陽明見象,但兼有「項背強,汗出,惡風」諸證,一經誤下,反傷在裏之陽氣,不能助之出表,即前文所謂「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也。」此證當以發汗為正治,但仲師言可小發汗,而不出方治,張隱庵以為桂枝麻黃各半湯,似亦未當。夫麻黃本為無汗惡寒而設,豈有「續自微汗出,不惡寒」而可用麻桂各半湯者,其必為桂枝加葛根無疑也(此為第一段)。

白話文:

二陽病症同時出現,與上太陽陽明合病,雖然來源相同,但表現卻有所不同。因此,有人因為太陽經的水氣無法發汗,外泄流入腸胃而導致腹瀉,有人則因為汗液不暢,水氣鬱積在胃的上口而出現嘔吐。由於水氣未盡,牽連到足陽明胃經,所以稱之為合病。現在患者雖然汗出不透,轉屬陽明經,但病症是由於水氣停滯在體內,並非胃中燥屎邪熱上熏腦部,導致心神無處安放而出現譫語,也不是由於過於實滿而導致疼痛。陽明經的支脈從腹部下方大腿走至伏兔穴,牽連到右膝髕骨,因此行走不便。

雖然患者接續著出汗,不惡寒,偶爾出現陽明經的症狀,但同時伴有「項背強直,汗出,惡風」等症狀,如果錯誤地使用下瀉藥物,反而會損傷內在的陽氣,無法幫助它向外發散,也就是之前所說「外證未解不可下,下之為逆也」。此病應當以發汗為主要治療方法,但仲師只說可以小發汗,並沒有開具藥方。張隱庵認為桂枝麻黃各半湯也不適合。因為麻黃本是用於無汗惡寒的症狀,怎麼可能在「接續著微汗出,不惡寒」的情況下使用麻桂各半湯呢?這肯定要用桂枝加葛根湯才對。

設太陽標熱,欲泄不得,則必鬱而上浮,視病者之面,赤色漸次增加,則較之微汗出不惡寒者,證情殊異,治法正自不同。但需荊芥、防風、紫蘇、殭蟲、蟬衣等味,煎湯薰其頭面,陽氣之內鬱者,當從汗解(此為第二段)。又其甚者,發汗時僅得微汗,不足言汗出不徹。

陽氣以毛孔閉塞,而拂鬱於皮毛及顏面者,一時未易發泄,本應用麻黃湯以發汗,濡滯而不敢用藥,則肌理營血之熱,為表寒所遏,熱度漸高,即見躁煩。太陽水氣與太陰之濕並居,陽熱外張而寒濕內鬱,至於不知痛處。足太陰主腹,亦主四肢,故寒濕時注腹部,時竄四肢,而痛處迄無定在。

白話文:

如果太陽病患者發熱,想要排汗卻無法排汗,熱氣就會鬱積在體內,往上浮動,病人面頰會越來越紅。這與微微出汗,不惡寒的患者相比,病情和症狀截然不同,治療方法自然也大不相同。應該用荊芥、防風、紫蘇、殭蟲、蟬衣等藥物煎湯,熏蒸患者頭面,將體內鬱積的陽氣從汗液中排泄出來。病情嚴重的患者,發汗時只出微汗,不足以說汗出透徹。

陽氣被毛孔阻塞,鬱結在皮膚和臉部,一時難以排出,本應該使用麻黃湯發汗,但因為病情虛弱,不敢用藥,導致肌肉組織和血液中的熱氣被表寒阻礙,熱度越來越高,就會出現躁煩。太陽經的陽氣和太陰經的濕氣同時存在,陽熱向外擴散,寒濕卻鬱積在內,病人甚至不知道哪裡疼痛。足太陰經主宰腹部,也主宰四肢,因此寒濕會時而集中在腹部,時而竄入四肢,疼痛部位不定。

按之不可得者,以其流走而不見停蓄者也。皮毛不開,肺氣阻塞,故短氣。氣短者,臥即喘逆,故但坐不得眠。脾主肌肉,亦主血,今以水邪混於足太陰脾,固當用桂枝湯以助脾陽而增血熱,使在裏之濕邪,悉從肌理外散,則一汗而愈矣,所謂「更發汗則愈」也。以其脈濇,因知其肌理為濕邪所阻,而血熱不充,以肌理血熱不充,因知其不能解肌而汗出不徹,此其所以宜桂枝湯也(此為第三段)。須知汗出不徹而轉屬陽明,與胃中燥熱者迥殊,皆不當急於攻下。

此節雖曰「二陽並病」,治法則仍以太陽為主也。

脈浮數者,法當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發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裏虛,須表裏實,津液自和,便汗出愈。

白話文:

按壓身體某些部位時,感覺不到任何東西,是因為氣血流動不息,沒有停滯在某個地方。皮膚和毛髮閉塞,肺氣不通暢,所以呼吸短促。呼吸短促的人,一躺下就喘不過氣來,只能坐著睡覺。脾臟負責控制肌肉和血液,現在體內有水濕邪氣混雜在足太陰脾經,所以應該服用桂枝湯來幫助脾臟陽氣,增加血液熱度,讓體內的水濕邪氣從肌肉組織中散發出來,就能出一身汗而痊癒,這就是「再發汗就治好了」的道理。因為脈象滑數,就知道肌肉組織被濕邪阻礙,血熱不足,導致肌肉組織血熱不足,就無法解表發汗,汗出不透,所以才適合服用桂枝湯。需要注意的是,汗出不透而轉屬陽明,和胃中燥熱的情況完全不同,都不應該急於攻下。

雖然這段文字說的是「二陽並病」,但治療方法還是以太陽病為主。

脈象浮數,應該要發汗才能治癒。如果服用瀉下藥,就會出現身體沉重、心慌等症狀,不能發汗,要等身體自然出汗才能痊癒。這是因為寸口脈微弱,代表身體虛弱,必須表裏同治,津液自然調和,才能出汗而痊癒。

脈浮數為有熱,證屬標陽,實即肌腠血熱外抗,所謂「法當汗而愈」。已經發汗者,即後文所謂「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之證也。未經發汗者,即後文「脈浮而數,宜麻黃湯」之證也。若經誤下之後,肌肉無陽氣而見身重,營血虛而見心悸,此正與「亡血家不可發汗」、「失精家不可發汗」同例。此證陽浮而陰弱,不可急治,當俟其陰氣漸復,得與陽和,乃能汗出而愈。

尺中脈微,胞中血虛之徵,故曰裏虛也。此麻黃、桂枝二湯證,因表實裏虛,津液不和,而不能發汗者也。

浮脈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汗,何以知之?然以營氣不足,血少故也。

白話文:

脈搏浮而數,代表身體有熱症,屬於外在症狀,實際上是肌肉、皮膚、血液的熱氣外溢,抵抗外邪,這就是「應該發汗才能痊癒」的道理。如果已經發汗過,就屬於之後所說的「脈搏浮而數,可以再發汗,適合使用桂枝湯」的情況。如果還沒發汗過,就屬於之後所說的「脈搏浮而數,適合使用麻黃湯」的情況。如果誤服瀉藥,導致肌肉沒有陽氣,出現身體沉重,營血虛弱,出現心悸,這就如同「失血之人不可發汗」、「失精之人不可發汗」的道理。這種情況屬於陽氣浮現而陰氣衰弱,不可急著治療,要等待陰氣慢慢恢復,與陽氣相和,才能發汗痊癒。

尺脈微弱,代表胞中血虛,所以稱為裏虛。使用麻黃湯、桂枝湯的情況,都是因為表實裏虛,津液不調,導致無法發汗。

浮脈而緊,通常會伴隨身體疼痛,應該用發汗的方式治療。如果尺脈遲緩,就不可發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營氣不足,血少的原因。

古人「然」字多有作「曰」字解者,宋玉《九辨》亦用然字,並同。故有議扁鵲《難經》多用然字為偽書者,則不明古訓之過也。

脈浮緊,為寒束於表,而血熱內抗。法當身疼痛者,則以寒傷肌肉之故。此傷寒之脈證,宜麻黃湯以汗之者也。然尺中脈遲,與前條尺中脈微正同。尺中主下焦,亦為胞中血少而不當發汗,此亦在「奪血者不可發汗」之例。此麻黃湯證,因營氣不足,而不可發汗者也。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此節為裏氣不虛者言之,故一見「無汗,身疼痛」之證,無論脈浮及脈浮數者,皆可用麻黃湯以發之。與下後「身重,心悸,脈浮數而尺中微」,及未經誤下而「尺中遲」者,固自不同也。

白話文:

脈象浮緊,表示寒氣滯留在體表,但體內氣血熱盛。如果身體出現疼痛,是因為寒氣損傷了肌肉。這屬於傷寒脈證,宜用麻黃湯發汗治療。但是,如果尺中脈遲,與前面條文中提到的尺中脈微相同。尺中脈主下焦,也代表胞宮血量不足,不當發汗。這也屬於「奪血者不可發汗」的原則。這種麻黃湯證,是因為營氣不足,不宜發汗。

脈象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脈象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這段話是在講表氣沒有虛弱的情況下,所以只要出現「無汗,身疼痛」的症狀,無論脈象浮或脈象浮數,都可以用麻黃湯發汗治療。與後面「身重,心悸,脈浮數而尺中微」的情況,以及未經誤用瀉下而出現「尺中遲」的情況不同。

病嘗自汗出者,此為營氣和。營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營氣和諧故爾。以營行脈中,衛行脈外,復發其汗,營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此二節為病後餘邪不徹,營氣弱,而不能與衛氣相接言之。蓋即《金匱》百合病「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也。自汗出為營氣和,「和」之為言「平」也,血分中熱度不高之說也。血分熱度不高,而病後餘濕,尚凝沍肌理,不能達於毛孔之外,故力弱而不能與衛氣相接。營氣行於肌肉,由動脈而外出孫絡,故曰營行脈中。

白話文:

生病的人常常自發出汗,這是因為營氣調和。營氣調和,外邪就無法入侵。這是因為衛氣不能與營氣協調一致,導致外邪趁虛而入。營氣運行於血管內,衛氣運行於血管外,如果再次發汗,營衛氣調和,疾病就會痊癒,可以用桂枝湯治療。

病人原本沒有其他病症,但時常發熱,自發出汗,卻無法痊癒,這是衛氣不調和的表現。如果及時發汗,就可以痊癒,可以用桂枝湯治療。

這兩段文字說明了病後餘邪未盡,營氣虛弱,不能與衛氣相合。這就如同《金匱要略》中百合病篇所說的「見於陰者,以陽法救之」。自發出汗是營氣調和的表現,「和」的意思就是「平」,說明血分中熱度不高。血分熱度不高,但病後餘濕還停留在肌理之中,無法到達毛孔之外,因此力量不足,無法與衛氣相合。營氣運行於肌肉,從動脈流出,到達孫絡,所以說營行脈中。

衛氣由六府淋巴管直達皮毛,不在孫絡之內,故曰衛行脈外。衛氣自強,故毛孔開而自汗。營氣自弱,故腠理凝沍之濕不能直達毛孔,與淋巴管中排泄之廢料同出而俱散,故汗出而病不愈。要惟用辛甘發散之桂枝湯,以助肌理之血熱,但令血熱與出表之水氣同化,則營衛和而病自愈矣。此病後但見自汗,如寒無寒,如熱非熱,病見於營陰之弱,以陽法救之治也。

至如病人藏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其病亦由營分之弱。曰「衛氣不和」者,為其淋巴管中水液,自行排泄於毛孔之外,而血分熱度太低,不能排泄肌腠留戀之濕邪,兩者不相和,故營分久鬱而時發表熱,但用桂枝湯於未發熱之時,則血中熱度增高,使肌肉中餘濕一時蒸化成汗,與在表之水氣合併而出,則營氣與衛氣混合為一,而病自愈矣。此病後兼見發熱自汗,身形如和,其脈微數,病見於營陰之弱,以陽法救之者也。

白話文:

衛氣通過淋巴管直接到達皮膚表面,不在血管中運行,所以說衛氣行於脈外。衛氣強盛,毛孔就會張開,自然出汗。營氣虛弱,肌膚組織的寒濕就無法直接透過毛孔排出,會與淋巴管中排出的廢物一起散發,所以出汗卻不能治癒疾病。必須使用辛甘發散的桂枝湯,幫助肌膚組織的血液升溫,讓血液中的熱量與表面水分融合,這樣營衛協調,病就會自然痊癒。這種病症之後只會出現自汗,像是寒症卻又沒有寒症的徵兆,像是熱症卻又沒有熱症的徵兆,病症源於營陰虛弱,用溫陽的方法治療。

同樣地,如果病人身體沒有其他疾病,但偶爾發熱,自汗不止,病症也是因為營氣虛弱。我們說「衛氣不和」是因為淋巴管中的水液自行排泄到皮膚表面,但血液的溫度太低,無法排出肌膚組織中殘留的濕邪,兩者無法協調,所以營氣長期鬱積,偶爾會發熱,用桂枝湯在發熱之前服用,就可以提高血液的溫度,使肌肉中殘留的濕氣蒸發成汗,與表面的水分結合排出,這樣營氣和衛氣融合為一,病就會自然痊癒。這種病症之後會同時出現發熱自汗,身體看似無恙,脈搏微弱而數,病症源於營陰虛弱,用溫陽的方法治療。

向與門人王慎軒論《金匱》百合病仲師所處七方,皆在發於陽者以陰法救之之例,而於發於陰者以陽法救之,篇中闕而不備,慎軒以為此二條足以當之,頗為近理。仲師所以不列於百合病者,或以不用百合之故,且欲留其不盡之旨,使人於無字處求之也。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為病,脈浮緊無汗,為一定不易之病理。麻黃湯一方,亦為一定不易之治法。但陽氣太重之人,有服麻黃湯後以衄解者,亦有不待服麻黃湯而以衄解者。似不發汗而致衄,病當從衄解矣。乃自衄之後,脈之緊如故,發熱惡寒無汗亦如故,此麻黃湯證不為衄解而仍宜麻黃湯者,與營虛不可發汗之證,固未可同日語也。

白話文:

與門徒王慎軒討論《金匱要略》中的百合病,仲景先生提到的七種治療原則,都是關於陽性病狀用陰性方法治療的例子。然而對於陰性病狀,則使用陽性方法來治療,這部分在書中沒有詳細列出。王慎軒認為這兩點足以概括這部分內容,他的觀點似乎比較合理。仲景先生之所以不在百合病中列出這些原則,可能是因為他不使用百合藥材,並且希望留下一些未盡之意,讓讀者從字句間自行理解。

傷寒症狀,脈象表現為浮緊,若未能發汗,導致鼻血(衄)出現時,應使用麻黃湯來治療。

傷寒是一種病症,脈象為浮緊無汗,這是確切且不易改變的病理現象。麻黃湯是一個確切且不易改變的治療方法。然而,對於那些體內陽氣過旺的人來說,他們可能在服用麻黃湯後出現鼻血,或者即使沒有服用麻黃湯,也會自行出現鼻血。若只是因未能發汗導致鼻血,那麼病症似乎已經通過鼻血得到解脫。然而,即使出現了鼻血,脈象依然保持浮緊,發熱和畏寒的症狀也沒有改變,這表明麻黃湯的治療效果並未通過鼻血得到緩解。因此,這與那些由於營養不足而不適合發汗的病症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裏,仍在表也,當須發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已及再經之期,病邪將傳陽明。六七日不大便而見頭痛發熱,則已見陽明之證,但陽明頭痛與太陽異,太陽之頭痛,在額旁太陽穴,陽明頭痛在闕上(兩眉間曰闕,屬陽明)。病傳陽明,故闕上痛,痛則可與承氣湯。惟大腸燥熱,必蘊蒸輸尿管及膀胱,而小便赤痛,若小便清者,則腸中無熱,病邪尚在皮毛,便當用麻黃湯以發皮毛之汗。以病在肺與皮毛,太陽寒水用事,故小便清也。

若太陽標熱太盛,上衝於腦,則闕上或連太陽穴痛,顱骨之縫,以得熱而開,必將血流鼻孔而成衄,故頭痛者必衄。所以然者,以腠理不開而鬱熱上冒也。用桂枝湯以發肌理之汗,則汗一出而衄自止矣。

白話文:

傷寒,六、七天未大便,頭痛發熱,可服用承氣湯。小便清澈,表示病邪不在體內,仍在體表,應該發汗。如果頭痛,一定會流鼻血,適合服用桂枝湯。

傷寒拖延六、七日未排便,已到了二次月事的時間,病邪將傳入陽明經。六、七日未排便且頭痛發熱,已出現陽明經的徵兆。但陽明經的頭痛與太陽經不同,太陽經的頭痛在額頭兩側的太陽穴,陽明經的頭痛在兩眉間的「闕上」,此處屬陽明經。病邪傳入陽明經,造成闕上疼痛,此時可服用承氣湯。由於大腸燥熱,必定會蒸熱並影響輸尿管及膀胱,導致小便赤痛。若小便清澈,表示腸道內沒有熱,病邪仍在皮膚表層,應服用麻黃湯發散皮膚表的汗液。因病邪在肺與皮膚表層,太陽經寒水盛行,故小便清澈。

若太陽經標熱過盛,向上衝至腦部,則闕上或連太陽穴疼痛,顱骨的縫隙因受熱而張開,必定會流鼻血。因此,頭痛的人一定會流鼻血。這是因為腠理未開,鬱熱上沖所致。服用桂枝湯發散肌肉的汗液,汗液一出,流鼻血的現象就會停止。

傷寒,發熱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初病為麻黃湯證,發汗已,則其病當愈。乃半日許忽然煩熱,此非邪傳陽明,正以肌腠餘邪,未能盡隨汗解,或由毛孔大開,外風襲於肌理故也。故宜桂枝湯以發之。

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陰陽自和者,必自愈。

此節言誤治亡津液者,當俟其自愈,以見庸工滋陰伐陽之不可為訓也。蓋陰液之生,根於陽氣,若蒸氣然,必俟爐中熾炭,釜甑寒水乃得化氣上行。設爐中無火,僅恃無陽之寒水,則生氣索然矣。凡病若發汗、若吐、若下、若亡血,皆能耗損其津液,但此為藥誤,而非人體中燥熱所致,故必靜以養之。但得「身有微汗,口中不燥」,即為陰陽自和,而病當自愈。

白話文:

傷寒,發熱已經退卻,半日後又復發,脈搏浮而數的,可以再發汗,宜用桂枝湯。

傷寒初起時為麻黃湯證,發汗後,病當癒。可是半日後忽然煩熱,這不是邪氣傳入陽明,而是因為肌肉肌膚中殘餘的邪氣,未能隨著汗液全部散發,或者因為毛孔大開,外風乘虛而入肌理所致。所以宜用桂枝湯來發汗。

凡是疾病,如果發汗、嘔吐、瀉下、失血、亡津液,陰陽自和的話,一定會自愈。

此節所言的誤治亡津液者,當等待其自愈,以表明庸醫滋陰伐陽的做法不可效仿。蓋陰液的生成,根源於陽氣,像蒸汽一樣,必須等到爐中的熾炭,釜甑中的寒水才能化為氣體上升。如果爐中無火,只靠沒有陽氣的寒水,那麼生成氣體的過程就會停止。凡是疾病,如果發汗、嘔吐、瀉下、失血,都會耗損津液,但這都是藥物誤治所致,而非人體中燥熱所致,所以只能靜養。只要「身有微汗,口中不燥」,就是陰陽自和,而疾病也當自愈。

若急於養陰,而妄投生地、石斛、西洋參、麥冬之類,陽氣被遏,濕痰滋生,病乃蔓延而不可治矣。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凡病大下後,則腸胃中淋巴管中乳糜必少,加之以發汗,更竭其皮毛肌腠之水液,因致小便不利。庸工不知病之出於汗下,一見小便不利,更用五苓散、豬苓湯以利之,重傷其津液,此病之所以不愈也。蓋此證當靜俟其小便自利,而不當急治,意與上節略同,所謂「以不治治之」也。

白話文:

如果急著滋補陰氣,就亂吃生地、石斛、西洋參、麥冬等藥物,陽氣就會被抑制,濕痰就會滋生,病情就會蔓延,無法治癒。

大量瀉下之後,又再發汗,小便不利的,是損失了津液的緣故。不要治療它,等到小便順暢了,就會自然痊癒。

凡是病患大量瀉下之後,腸胃和淋巴管裡的乳糜就會減少,再加上發汗,更會耗竭皮膚、毛髮、肌肉和筋骨的水液,因此導致小便不利。庸醫不懂得病症是因汗下造成的,只看見小便不利,就用五苓散、豬苓湯來利尿,反而加重了津液的損傷,這就是病症無法痊癒的原因。其實這種情況應該靜待小便自然恢復,不應該急著治療,道理與前面一段相似,這就是所謂的「以不治治之」。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下後則亡其裏陰,復發汗則亡其表陽,陰陽兩虛,則必背毛懍然,甚至惡寒而蜷臥。按其脈必微細,內外俱虛,病乃延入少陰,此為四逆湯證,可於言外領取之。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後倣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此節為汗下後虛陽外越之證,與下「婦人傷寒,經水適來」之證,適得其反。陰血實則其病在營,營氣夜行於陽,故「晝日明了,夜則譫語,如見鬼狀」。陽氣虛,則其病在衛,衛氣晝行於陽,虛陽隨之俱出,故「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陰實者泄其熱,陽虛者溫其寒,但按其證情,不嘔不渴,則內無實熱可知。

白話文:

瀉下之後,又發汗,必定感到寒冷,脈搏細微,這是因為內外都虛弱的緣故。

瀉下後,體內的陰分耗盡,又發汗,導致體表的陽氣耗盡,陰陽兩虛,就會感到背部毛孔豎起寒冷,甚至惡寒蜷臥。此時脈搏一定會細微,內外都虛,病情已經發展到少陰經,這就是四逆湯證,可以從字面上領會。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成八片,以後依此方法)

以上兩味藥,用三升水煎煮,取一升藥液,去渣頓服。

這一段講的是汗下後虛陽外越的症狀,與「婦人傷寒,經水剛來」的症狀相反。陰血充實,則其病在營分,營氣夜間沿著陽經運行,所以「白天神志清楚,晚上則胡言亂語,好像看到鬼的樣子」。陽氣虛弱,則其病在衛分,衛氣白天沿著陽經運行,虛陽也跟著一起外出,所以「白天煩躁不安,不能入眠,晚上卻很安靜」。陰實的瀉其熱,陽虛的溫其寒,但是根據其證狀,不嘔吐也不口渴,說明體內沒有實熱可知。

身無大熱,其為虛熱又可知。脈沉而微,則少陰虛寒,孤陽不歸其根也。故宜乾薑附子湯,以溫寒水之藏,但令蒸氣漸復,虛陽得所依附,乃不至蕩而無歸,而煩躁自愈矣。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主之。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甘草(二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生薑(四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傷寒身疼痛,以寒邪由表及肌,傷其孫絡,血絡不通之故,故但須麻黃湯發汗,肌表通徹而疼痛自止。至如發汗後之疼痛,則其病專屬肌腠,汗液發泄,血液加少,分肉中孫絡乃凝滯而不通,所謂「不通則痛」也。試觀癰疽之發,見於何部分,即痛在何部分,此無他,血絡不通故也。

白話文:

身體沒有明顯的高熱,但有虛熱的現象,這可以得知。脈象沉細微弱,表示少陰虛寒,虛陽無法歸回根本。因此適合使用乾薑附子湯,來溫暖寒水之藏,讓蒸氣慢慢恢復,虛陽有地方可以依附,就不會虛浮而無處可歸,煩躁的現象也會自然而癒。

發汗後,身體疼痛,脈象沉緩遲滯,可以用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來治療。

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甘草(二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生薑(四兩)

以上六種藥材,用水一斗二升煮沸,取三升。濾去渣滓,溫服一升。

傷寒導致的身體疼痛,是由於寒邪從表及裡,損傷了孫絡,血絡不通暢所致,所以只需要用麻黃湯發汗,讓肌表通暢,疼痛自然會停止。至於發汗後的疼痛,則病症只限於肌腠,汗液大量排出,血液減少,分佈在肉中的孫絡就會凝滯不通,這就是所謂的「不通則痛」。觀察癰疽的發作,就會發現它出現在哪裡,疼痛就在哪裡,這是因為血絡不通暢的緣故。

又如趺打損傷,傷在何處,即痛在何處,亦血絡不通故也。夫脈,尺中遲為營氣不足,為血少,前於「脈浮緊,法當身疼痛」條下,既詳言之。今乃脈見沉遲,其為汗後營氣不足及血少,確為信而有徵。但前條既云不可發汗矣,今乃用桂枝人參新加湯,得毋犯發汗之禁乎。不知未發汗時,禁其發汗,懼傷陰也。

既發汗而疼痛,又不可不稍發汗以和之,為業經傷陰而救正之也。譬之安靜無事,則無寧不生事,既生事則當務息事。新加湯方,惟桂枝、甘草、大棗,劑量同桂枝湯,蓋桂枝湯原方本為宣發脾陽而設,今加人參以增胃液,胃主肌肉,脾亦主肌肉,但使胃液內生,脾陽外散,更倍通瘀之芍藥,散寒之生薑,引在內之津液,貫輸孫絡而略無阻礙,則肌肉之疼痛可愈矣(癰疽疼痛重用赤芍者,意與此同,蓋必孫絡通而疼痛方止也)。

白話文:

此外,例如因摔跌而受傷,傷痛在何處,疼痛感就出現在何處,這是因為血脈不通暢所致。

脈象中,尺脈緩慢表示營氣不足,血氣不足,之前在「脈浮緊,針灸治療原則是會全身疼痛」一節中已有詳細說明。現在所見的脈象呈現沉脈緩慢,確實證明患者在出汗後出現營氣不足及血氣不足。不過,前一節已經說過不能發汗,現在卻使用桂枝人參新加湯,這樣不違反發汗的禁令嗎?

要知道,在未發汗時,禁止發汗,是擔心會傷及陰氣。

如果已經發汗而出現疼痛,就不得不稍微發汗來調理,這是因為已經傷及陰氣,必須採取措施來調整。就像安靜無事時,最好不要平添事端;一旦事情發生,就要設法平息。新加湯的方劑中,只有桂枝、甘草、大棗,劑量與桂枝湯相同。原來桂枝湯的方劑主要是發散脾陽而設計的,現在添加人參來增加胃液,胃主肌肉,脾也主肌肉,只要胃液內生,脾陽外散,再加上通血瘀的芍藥,散寒的生薑,引導體內的津液,貫穿經絡而沒有阻礙,肌肉的疼痛就能痊癒。(癰疽的疼痛,需要使用赤芍藥,其用意與此相同,因為必須經絡通暢,疼痛才能停止。)

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主之。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

麻黃(四兩)杏仁(五十枚)甘草(二兩)石膏(半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發汗後,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與桂枝湯以發汗,此為皮毛開而肌理閉塞者言之也。今乃云「不可更行桂枝湯」,得毋自相刺謬乎?曰:「否。」蓋發汗之後,汗已中止,外證乃在,故乃宜桂枝湯以解外。若服麻黃湯後,汗出而喘,豈有更行桂枝湯之理,此本無待煩言者,仲師言此,特欲辨發汗後更見何證耳。

白話文:

發汗後,不可再服用桂枝湯。如果發汗後出現喘息,但沒有高熱,可以服用麻黃杏仁湯。

麻黃杏仁湯方劑:

  • 麻黃(四兩)
  • 杏仁(五十枚)
  • 甘草(二兩)
  • 石膏(半斤)

將上述四種藥材與七升水一起煮,煮到麻黃湯汁減少兩升後,撇去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到剩下兩升,濾去藥渣,溫服一升。

發汗後,如果半天左右後又出現煩熱,脈象浮數,可以再次服用桂枝湯以發汗。這是因為皮毛已經疏通,但肌肉組織仍然閉塞。

現在說「不可再服用桂枝湯」,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回答是「否」。因為發汗之後,汗液已經停止,外感證狀還在,因此需要用桂枝湯來緩解外感。如果服用麻黃湯後,出現發汗和喘息,怎麼可能再服用桂枝湯呢?這是不言而喻的。仲景提到這一點,只是為了說明發汗後出現的具體證狀。

使汗出而喘,壯熱不解,則為胃熱上衝肺部而喘,病邪已屬陽明,直可決為白虎湯證,惟其身無大熱而喘,仍為肺氣不宣,故宜麻杏石甘湯。麻黃湯去桂枝以疏達肺氣,加石膏以清裏熱,則表裏和而喘定矣。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服。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出汗後呼吸急促,發高燒且持續不退,就是胃火上炎衝擊肺部導致呼吸困難,病邪已經到達陽明經,可以判定為白虎湯證。但病人身上沒有明顯的發熱,只是呼吸急促,說明肺氣不通暢,因此應該服用麻杏石甘湯。麻黃湯去除桂枝,可以疏通肺氣,加入石膏可以清熱解毒,這樣就能使表裡協調,呼吸平穩。

如果發汗過多,病人雙手叉腰,自己用手捂住胸口,心慌心悸,想讓人按壓胸口,則應該服用桂枝甘草湯。

桂枝甘草湯的配方是:桂枝四兩,甘草二兩。將這兩種藥材用三升水煮,煮到剩下約一升,去渣後溫服。

如果發汗後,病人臍下悸動,想要奔走跳躍,則應該服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大棗(十五枚)甘草(四兩)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水氣淩心為悸,《傷寒》《金匱》之通例也。發汗過多,虛其心陽,水氣乘虛上僭,則心下悸欲得按。若於發汗之後,虛陽上吸,牽引水邪上僭,臍下悸欲作奔豚,病雖不同,其為水邪上僭則一,故心下悸欲得按,則用桂枝甘草湯。臍下悸欲作奔豚,則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白話文: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方

組成:

  • 茯苓(半斤)
  • 桂枝(四兩)
  • 大棗(十五枚)
  • 甘草(四兩)

用法:

將以上四味藥材,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約300毫升),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取三升(約450毫升),去渣,溫服一升(約150毫升),每日三次。

**甘瀾水製作方法:**取水二斗,置於大盆中,用勺子攪動,水面上會出現許多像珍珠一樣的小水珠,約五六千顆,這些就是甘瀾水,取用之。

功效主治:

水氣凌心導致心悸,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的常見症狀。發汗過度,容易損傷心陽,水氣乘虛而上,就會導致心下悸動,想要按壓。若在發汗之後,虛陽上浮,牽引水邪上衝,則臍下悸動,甚至想要奔走,雖然病狀不同,但都是水邪上衝所致。因此,心下悸動想要按壓,則使用桂枝甘草湯;臍下悸動想要奔走,則使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皆所以培養脾胃而厚其堤防,使水氣不得上竄,但此二方,皆為汗後正虛救逆之法,而非正治,是故《金匱‧痰飲篇》「心下痞,膈間有水氣,眩悸者,則宜小半夏加茯苓湯。」「臍下悸,吐涎沫,顛眩者,為有水,則宜五苓散。」直折其水氣而使之下行,病根已拔,更無須甘溫補中,此虛實之辨也(心動悸則用炙甘草湯,此證心下悸,甘草亦當炙)。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白話文:

這些方劑都是為了培養脾胃,加強其防禦能力,讓水氣無法上竄。但這兩個方劑都是發汗後正氣虛弱時用來救逆的方子,不是正治之法。

所以《金匱要略·痰飲篇》中說:「心下痞,膈間有水氣,眩悸者,則宜小半夏加茯苓湯。」「臍下悸,吐涎沫,顛眩者,為有水,則宜五苓散。」這兩個方劑直接針對水氣,使其下行,病根已除,就不需要再用甘溫的藥物來補中,這就是虛實之辨。

(如果出現心動悸,則可以用炙甘草湯,這個症狀是心下悸,所以甘草也要炙。)

發汗後,腹脹滿者,用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治。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厚朴(炙半斤)生薑(半斤)半夏(半斤)甘草(二兩)人參(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發汗之傷血、傷津液,前文屢言之矣,但傷血、傷津液,其病在標,標病而本不病,故仲師不出方治,而俟其自愈。至於發汗後腹脹滿,傷及統血之脾藏,其病在本,此即俗所謂「脾虛氣脹」也。脾虛則生濕,故用厚朴、生薑、半夏以去濕。脾虛則氣不和,故用甘草以和中。

脾虛則津液不濡,故用人參以滋液(西醫謂人參能滋胃液,然北京婦人產後,多有三朝以後即服吉林參,眠食俱安,可見胃為生血之源,補胃即所以補血也)。則水濕下去,中氣和而血液生,汗後之腹脹自愈矣。

白話文:

厚朴、生薑、半夏各半斤,甘草二兩,人參一兩。這五味藥材,用一斗水煮,煮到只剩下三升,去渣,溫熱喝下一升,每天喝三次。

發汗傷血、傷津液,前面已經說過很多次了。但傷血、傷津液,只是疾病的表面症狀,而根本並沒有生病,所以仲師不開藥治療,只等它自然痊癒。

至於發汗後肚子脹滿,傷及統血的脾臟,這就是病根了,俗稱「脾虛氣脹」。脾虛就會生濕,所以用厚朴、生薑、半夏來去除濕氣。脾虛就會氣不和,所以用甘草來調和脾胃。

脾虛還會導致津液不足,所以用人參來滋養津液(西醫認為人參能滋養胃液,但北京婦女產後,大多在第三天後就服用吉林人參,睡眠飲食都很好,可見胃是生血的源泉,補胃就是補血)。這樣一來,水濕去除,脾胃調和,血液生成,汗後腹脹自然就會好了。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真武湯主之。(此條訂正)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朮、甘草(各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苓桂朮甘為痰飲主方,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為水氣淩心,此與痰飲篇「胸脅支滿,目眩,苓桂朮甘湯主之」者,其病正同。惟「發汗動經,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即後文真武湯證。蓋發汗陽氣外泄,水氣乘虛而上,則為頭眩。陽氣散亡,氣血兩虛,故氣微力弱,不能自持,而振振動搖,若欲傾仆者然。

白話文:

傷寒,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後,導致胸腹脹滿,氣息上衝胸部,起身時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可以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來治療。脈象沉細有力,發汗後會導致病情加重,出現全身震顫的症狀,則應使用真武湯來治療。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劑

茯苓(一斤)桂枝(半斤)白朮、甘草(各四兩)

以上四味藥材,加入水六升,煮沸後取三升藥液,去渣,分成三份溫服用。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是治療痰飲證的主方,症狀爲胸腹脹滿,氣息上衝胸部,起身時出現頭暈目眩,這是水氣侵犯心肺所致,與《痰飲篇》中記載的「胸脅脹滿,頭暈,茯苓桂枝朮甘湯主之」的病症相同。但「發汗動經,身瞤動,振振欲擗地」的症狀,則屬於後文所述的真武湯證。因爲發汗會導致陽氣外泄,水氣乘虛而上,從而導致頭暈。陽氣散失,氣血虛弱,所以氣力不足,不能穩固,而出現振振動搖,彷彿要跌倒的樣子。

然則本條「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當在「頭眩」之下,「發汗動經,身為振振搖者」下,當是脫去「真武湯主之」五字,蓋汗出陽亡,正須附子以收之也。況脈之沉緊,正為腎氣虛寒乎。此與後兩條用附子同例。張隱庵乃謂「振振搖為中胃虛微,振振欲擗地為心腎兩虛」,不知何所依據而強分二也。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甘草(各三兩)附子(一枚炮)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發汗病不解,未可定為何證也。「汗大出,惡熱」,則為白虎湯證。外證不解,汗出惡風,則仍宜發汗,為桂枝湯證。若反惡寒者,則為營氣不足,血分中熱度太低,不能溫分肉而濡皮毛,故反惡寒。芍藥甘草湯,在誤服陽旦湯條下,原為血不養筋,兩腳攣急,疏導營血下行之方治。

白話文:

不過本條「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有效」,應在「頭暈」之下,「發汗動經,身體搖晃」之下,應當刪除「真武湯有效」五個字,因為汗出陽氣散失,正好需要附子來收攝。況且脈象沉緊,正是腎氣虛寒所致。此條與後兩條使用附子同理。張隱庵卻說「身體搖晃是中胃虛弱,身體晃動並想要倒地是心腎兩虛」,不知道根據什麼而強行分為兩類。

發汗後,病情沒有好轉,反而怕冷的人,是因為虛弱,芍藥甘草附子湯有效。

芍藥甘草附子湯配方

芍藥、甘草(各三兩)附子(一枚炮)

以上三味藥,用五升水,煮取一升五合,去除藥渣,分三次溫熱服用。

發汗後病情沒有好轉,不能肯定是什麼證狀。「汗出很多,怕熱」,就是白虎湯的證狀。外證沒有消退,汗出怕風,仍然適合發汗,屬於桂枝湯的證狀。如果反而怕冷,則是營氣不足,血液中的熱度太低,不能溫暖四肢肌肉和滋潤皮膚,因此反而怕冷。芍藥甘草湯,在誤服陽旦湯條下,原本是血不養筋,兩腳攣急,疏通營血下行的治法。

今微絲血管中血熱不充,至於不能抵禦外寒,故用芍藥、甘草以疏達營血,使得充滿於微絲血管中,更加熟附子一枚以助之,使血分中熱度增高,而惡寒之證自愈。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四兩)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生)甘草(二兩)乾薑(兩半)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發汗,若下後,病仍不解,津液之不足,要為理所必至。使津液不足而胃中燥熱,是必渴欲飲冷而為白虎湯證。惟胃液燥於中,水氣寒於下,絕無蒸氣以相濟,則胃中燥氣,上薄心藏,而厭聞人聲,畏見生客,時怒小兒啼哭,或忽喜觀覽書籍,不數行輒棄去,是之謂煩。陽氣在上,下焦水液不能與之相接,謂之火水未濟。

白話文:

茯苓四逆湯藥方

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一枚生用) 甘草(二兩) 乾薑(兩半)

以上五種藥材,加水五升煎煮,取三升藥液,去掉藥渣,溫熱服用七合(約 200 毫升),一天三帖。

發汗又拉肚子後,如果病情依舊沒有改善,津液不足幾乎是必然的。津液不足導致胃中燥熱,必定會口渴想喝冷水,這符合「白虎湯」證。只是胃液在裡面燥熱,水氣在下面寒冷,完全沒有水氣上升來幫忙,因而胃中燥氣上升侵犯心臟,所以厭煩聽到人聲、害怕見到陌生人,有時會對小孩哭鬧感到生氣,或突然喜歡翻閱書籍,但沒看幾行字就放棄了。這樣的狀況稱為「煩」。陽氣在上焦,下焦的水液無法與它相接應,這就是所謂的「火水未濟」。

水不得陽熱蒸化則不溫,不溫則陽熱獨抗於上,此時欲臥不得,欲坐不得,欲行不得,反覆顛倒,頃刻間屢遷其所,而手足不得暫停,是之謂躁。此時用茯苓、人參增胃液以濡上燥,合四逆湯以溫下寒,而發其蒸氣,使蒸氣與胃液相接,則水火既濟而煩躁愈矣。愚按煩躁不定,係少陰陰虛,陽氣外浮,故煩躁,此與上文「晝日煩躁,夜而安靜」者,並責之虛。但前證陰虛不甚,故不用人參,而但用乾薑附子湯,此證陰虛太甚,故用人參,為小異耳。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此節借上乾薑附子、桂枝甘草湯證,以見調胃承氣湯證惡寒與熱之絕不相類也。汗後惡寒為虛,惡熱為實,虛寒者當溫,實熱者當瀉,此意最為平近,初學者能辨之。

白話文:

水分需要陽氣蒸發才能溫暖,如果水分不溫暖,陽氣就會單獨向上浮動,這時躺下不舒服,坐著不舒服,走動也难受,不斷翻來覆去,一會兒換個地方,手腳也無法安定,這就是躁動不安。这时可以用茯苓、人参增加胃液滋润上面的燥热,配合四逆汤溫暖下面的寒气,促进蒸汽的产生,使蒸汽与胃液相连接,水火交融,烦躁不安的症状就会减轻。我認為,烦躁不安是因为少阴虚寒,阳气外浮,所以才会烦躁,這和白天烦躁,晚上安静的情況一樣,都是因为虚弱。但前者阴虚不严重,所以不用人参,只用干姜附子汤,而现在的症状陰虛比較嚴重,所以用人参,差別就在這裡。

出汗后,感到怕冷的,是虛寒的表现;不出汗,只感到热的,是实热的表现。应该调理胃气,服用调胃承气汤。

这段文字借鉴了之前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的病症,来解释调胃承气汤的病症,说明怕冷和发热两种情况完全不同。出汗后怕冷是虚寒,发热是实热,虚寒者要溫暖,实热者要泻泄,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初学者应该能够理解。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豬苓(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朮(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

上五味,搗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發汗後,大汗出,則胃中津液必少,故有胃實惡熱而宜調胃承氣湯者。若但見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則僅為胃中乾燥,而非胃中之實,故但須稍稍飲之以水,而胃中自和,煩躁自愈。

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則為大汗之後,浮陽張發於外,輸尿管中水氣被吸,不得下行,如是則宜五苓散以利小便,但使水道下通,而陽氣得以還入胃中,和其入胃之水飲,而消渴自愈。此正與痰飲心下有水氣而渴,服乾薑、細辛而反不消渴者同例。方治後「多飲暖水,汗出愈」七字,與本證不合,或傳寫之誤也。

白話文: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發汗後,出大汗,胃中水分必定不足,所以有適合用調胃承氣湯的胃中實熱症狀。若只見到煩躁不安,無法入睡,想要喝水,則僅是胃中乾燥,而非胃中實熱,因此只需少量喝水,胃中自然會調和,煩躁自然會痊癒。

若「脈搏浮動,小便不利,稍微發熱,口渴」,則是出大汗後,浮陽外發,輸尿管中的水氣被吸乾,無法往下流。如此一來,就應該用五苓散來利小便,只要水路暢通,陽氣就能回到胃中,和胃中的水飲調和,口渴自然會痊癒。這正好與痰飲心下有水氣而口渴,服用乾薑、細辛反而無法止渴的情況相同。

方劑後面的「多喝溫水,出汗就能痊癒」這七個字,與本證不相符合,可能是傳抄時寫錯了。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生薑(三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發汗汗出,淋巴管中水液,隨陽氣盡發於外,故有脈浮數而煩渴者,亦有不待發汗,汗出而渴者。自非引水下行,則在表之水液,必不能還入胃中,故皆宜五苓散。若汗出而不渴,則胸中陽氣,尚不為水邪所遏,而津液猶能還入胃中,故但用茯苓甘草湯,使肌理中營氣與皮毛之衛氣相接,而其汗自止。蓋此證汗出,亦由營弱衛強,與病常自汗出用桂枝湯略同,故處方亦略同桂枝湯也。

白話文:

發汗後,脈搏浮動、跳動頻繁,感到煩渴,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傷寒,發汗後感到口渴,可以用五苓散治療。不口渴的,可以用茯苓甘草湯治療。

茯苓甘草湯藥方

  • 茯苓(二兩)

  • 桂枝(二兩)

  • 甘草(一兩)

  • 生薑(三兩)

  • 以上四味藥材,加入四升水煮取三升,過濾後分三次溫熱服用。

發汗後津液隨陽氣外發,因此脈搏浮動、跳動頻繁,感到煩渴。有些人不發汗也感到口渴。如果不用利水藥物,表層的津液就無法返回胃中,因此都適合使用五苓散。如果發汗後不口渴,表示胸中的陽氣尚未被水邪抑制,津液還能返回胃中,因此只需要使用茯苓甘草湯,讓肌肉中的營氣與皮膚的衛氣相接,汗水自然就會停止。這個證型發汗的原因也是因為營氣虛弱、衛氣強盛,與通常使用桂枝湯治療自汗的證型類似,因此處方也與桂枝湯類似。

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裏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中風證發於陽,血分熱度本高,故未有不發熱者。「六七日」,則已過六日一候之期。「不解而煩,有表裏證」,則已由太陽而傳陽明,故有渴欲飲水之證。然「水入則吐」,則水氣內阻,津液不生,非由胃中燥熱所致,故名水逆。水逆者,下流壅塞也,故必利其水,然後陽氣始得外散,不復如從前鬱熱之不解矣。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因教試令欬,而不欬者,此必兩耳聾,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其為心下悸,不問可知,蓋發汗過多,原自有虛其心陽,水氣淩心,心下悸而欲得按者,即上所謂「桂枝甘草湯證」也。師因教令欬者,蓋欲辨其水氣之虛實。假令欬而吐涎沫,即為水氣實,則直可決為小半夏加茯苓湯證。病者置之不答,則其為耳聾無疑。

白話文:

中風發燒,超過六七天沒有好轉,並且感到煩躁,有表裡症狀。口渴想喝水,但水喝進去就會吐出來,這種情況叫做水逆,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

中風發作於陽氣旺盛的時候,血中溫度本來就高,所以沒有不發燒的。超過六七天,已經超過了六日一候的時間。「沒有好轉並且感到煩躁,有表裡症狀」,這表示病邪已經從太陽經傳到了陽明經,所以纔有口渴想喝水的症狀。但是「水喝進去就會吐出來」,表示水氣在體內受到阻礙,津液無法產生,並不是胃中燥熱所導致的,所以稱之為水逆。水逆就是下部的通道受阻,所以必須利水,讓陽氣才能向外疏散,不再像之前那樣鬱熱不散了。

在沒有把脈的時候,病人兩手交叉按壓自己的心口,於是教他試著咳嗽,但是沒有咳嗽,這種情況一定是雙耳失聰,沒有聽見。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出汗太多,導致陽氣虛弱。

「在沒有把脈的時候,病人兩手交叉按壓自己的心口」,他的心下悸動,不用問就知道,因為出汗過多,本來就會虛耗心陽,水氣上蒸心臟,心下悸動而想要按壓,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桂枝甘草湯證」。老師於是教他試著咳嗽,是想分辨他的水氣是虛還是實。假設咳嗽並且吐出涎沫,就表示水氣實,就可以直接判斷是小半夏加茯苓湯證。病人沒有反應,就表示他一定是耳聾了。

蓋發汗後,虛陽上出於腦,兩耳氣閉,故聾。此非於桂枝甘草本方中,重用龍骨、牡蠣,以降浮陽,聾必不治,而心下之水氣為虛,正可不治自愈矣。

發汗後,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肺中一呼吸,皮毛亦一呼吸。發汗後,肺與皮毛,俱為陽熱張發,是必有燥渴惡熱之表證,使病家不知為標陽,而誤為裏熱,於是渴而飲冷,則陽熱遏入肺藏而為喘。惡熱而灌以冷水,則陽熱之在皮毛者,亦以被遏入肺藏而為喘。水氣外加,標熱反入於裏,是與發汗後汗出而喘同例,當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一以開肺與皮毛,一以清內陷之標熱,而喘自定矣。

白話文:

發汗後,人體的虛陽會上浮到頭部,導致兩耳氣血流通不暢,所以會耳聾。這種情況如果在桂枝甘草湯的基礎上,大量使用龍骨、牡蠣來降低浮陽,耳聾就無法治癒,反而心下水氣虛弱,反而有可能不治而愈。

發汗後,如果喝大量的水,必然會喘,用冷水灌注身體,也會喘。

因為肺部每一次呼吸,皮膚毛髮也會跟著呼吸。發汗後,肺和皮膚毛髮都處於陽熱擴張發散的狀態,所以一定會有口渴、怕熱的表證。病人不知道這是表面的陽熱,誤以為是裏面的熱,於是口渴就喝冷水,導致陽熱被阻遏進入肺部而喘不過氣。怕熱就用冷水灌注身體,同樣會導致表面的陽熱被阻遏進入肺部而喘不過氣。水氣從外部加入,表面的熱氣反倒進入體內,這跟發汗後出汗而喘的原因是一樣的。應該服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一方面疏通肺部和皮膚毛髮,另一方面清熱解毒,消除內陷的陽熱,這樣喘氣自然就會好了。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不止。(此條訂正)

發汗後陽氣外浮,不能消水,水入則吐,要惟大病阻,足以降逆而和胃。若胃中虛寒,則乾薑甘草湯、吳茱萸湯皆可用之。此證忌更發汗,要無庸議。發汗則水氣隨陽熱而張發於上,吸胃中水液俱上,傾吐而不可止,此理可通者也。若淋巴管中水液既傷於汗,又傷於吐,陽氣獨張於上,而水液內亡,豈有反病下利不止之理。蓋下利一證,必水濕有餘之證也。

然則此「下」字必傳寫之誤,當訂正之,毋以必不可通之說,貽仲師累。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白話文: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否則反逆。如果繼續發汗,一定會吐不止。(此句已訂正)

發汗後,陽氣外浮,不能消化水分,喝水就會嘔吐,只有在大病阻滯,能夠降逆和胃的情況下才可以喝水。如果胃中虛寒,可以使用乾薑甘草湯或吳茱萸湯。這種情況忌諱再發汗,無庸置疑。發汗會導致水氣隨著陽熱而蒸發上浮,吸取胃中的水分一起上行,傾瀉嘔吐而無法控制,這個道理很清晰。如果淋巴管中的水分既受到發汗的損傷,又受到嘔吐的損傷,陽氣獨自上浮,而水液內耗,怎麼會有反覆下利不止的道理呢?因為下利必定是水濕過多的證候。

因此這個「下」字一定是抄寫錯誤,應該訂正過來,不要用一定不能通順的說法來誤導仲聖。

發汗、嘔吐或發汗、嘔吐、腹瀉後,虛熱煩躁無法入睡,如果情況嚴重,一定會反覆輾轉,心中懊惱,可以使用梔子豉湯治療。如果氣虛,可以使用梔子甘草豉湯治療。如果嘔吐,可以使用梔子生薑豉湯治療。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緜裹,餘倣此)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溫二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甘草(二兩)香豉(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溫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生薑(五兩)香豉(四合)

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薑取二升半,內豉煮取升半,去滓,分溫二服。

白話文:

梔子豉湯、梔子甘草豉湯和梔子生薑豉湯都是用梔子、香豉為主要藥材,再搭配甘草或生薑,以水煎煮而成。其中,梔子豉湯只用梔子和香豉,而另外兩種湯方則分別加入甘草或生薑。所有湯方都需先將梔子(和甘草或生薑)煮至一定量,再加入香豉繼續煮,最後去渣分溫服用。

發汗吐下後,津液消耗,在表之浮陽不收,在裏之餘熱不去,則鬱結而生虛煩,甚則眠不得安,心中懊喪,不能自言其所苦。然究為病後餘邪,故開表發汗,不待麻黃、桂枝,但用香豉已足。清裏不待葛根、芩、連,但用梔子已足。則表裏餘邪並去而虛煩愈矣。若夫無氣則加甘草,嘔則加生薑,其所以無氣,所以嘔者,正需研核而始見。

四肢肌肉俱稟氣於胃,胃中少氣,則四肢為之無力,一身肌肉為之重滯,所謂無氣以動也。其病皆由汗吐下後,胃氣空虛,故於解表清裏外,佐以補中之甘草。胃中胆汁上逆則嘔,濕邪入胃,胃不能受,則亦嘔。此證之嘔,要以汗吐下後,胃中虛寒,故於解表清裏外,加生薑以散其微寒,而其嘔亦止矣。

白話文:

出汗或服用瀉藥後,體內的津液消耗,表面的陽氣無法收斂,內裡的餘熱也無法消除,就會鬱結而產生虛煩。嚴重時會睡不安穩,心裡感到煩躁,說不出自己的痛苦。然而,這其實是病後殘餘的邪氣作祟,所以需要疏通表氣、發汗,不需要麻黃、桂枝,單用香豉就夠了。清熱解毒也不需要葛根、黃芩、黃連,單用梔子就夠了。這樣一來,表裡面的餘邪都能去除,虛煩也會痊癒。

如果患者沒有力氣,就加點甘草;如果嘔吐,就加點生薑。至於患者為什麼沒力氣、為什麼會嘔吐,需要仔細分析才能明白。

四肢肌肉都依靠胃氣來維持,胃氣不足,四肢就會無力,全身的肌肉都會感到沉重,這就是所謂的「無氣以動」了。這些病症都是由於出汗或服用瀉藥後,胃氣虛弱造成的。因此,在疏通表氣、清熱解毒的同時,還要用甘草來補益脾胃。如果胃中膽汁逆流就會嘔吐,濕邪侵入胃,胃無法承受也會嘔吐。這種情況下的嘔吐,主要是因為出汗或服用瀉藥後,胃中虛寒,所以需要在疏通表氣、清熱解毒的同時,加入生薑來散寒,這樣嘔吐就能止住了。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吐下後而煩熱,與大下後身熱不去同,皆因液虛之後,津液不能外出皮毛,標熱留而不去也。蓋在外之標陽,以汗液和之則散,然液虧之人,又不能用發散峻劑,故但用香豉而已足。津液內亡,是生裏熱,於是氣壅上膈,則胸中窒,甚則心中熱,但病後餘熱,與實熱不同,故但用生梔子十四枚而已足。在表者散而去之,在高者引而下之,而病後之餘邪自解矣。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發汗後病人出現腹瀉,並且伴隨發熱、胸悶,可以服用梔子豉湯。

傷寒病發病五到六天,大瀉之後,體溫仍然很高,胸口疼痛,沒有要消退的跡象,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吐瀉後發熱,和瀉後體溫不退的情況相似,都是因為體液虧虛,津液無法到達皮膚毛髮,導致表面的熱氣無法散去。因為體液不足的人不能使用發散的峻猛藥物,所以只用香豉就足够了。津液內失,會產生內熱,導致氣體壅塞在膈膜,造成胸悶,嚴重時還會心熱。但這是病後餘熱,與實熱不同,所以用十四枚生梔子就足够了。對於表面的熱氣,用散寒藥來驅散它,對於上焦的熱氣,用引導藥物向下引導,病後餘邪自然就會消退。

傷寒病發病後,患者出現心煩、腹脹、躺臥不安的症狀,可以使用梔子厚朴湯治療。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十四枚)厚朴(四兩)枳實(四枚,炒,水浸去穰,後仿此)

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二服。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之主。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枚)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升半,去滓,分溫二服。

以上二節,皆為病後有表裏證言之也。若但有裏證而不兼表證,香豉之發散,要在必去之例。但裏證各有不同,借如「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則為濕熱餘邪留於腸胃,鬱熱上薄心藏,則心煩。濕與熱壅阻於腹部,欲下行而不得,故臥起不安。方用梔子以降之,厚朴以燥之,枳實以通之,則大便通而上煩下滿除。

白話文: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十四枚)厚朴(四兩)枳實(四枚,炒,水浸去瓤,後仿此)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二服。

傷寒,醫生用丸藥大量瀉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的主治。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枚)乾薑(二兩)

以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二服。

以上二節,皆爲病後有表裏證的說明。若只有裏證而不兼表證,香豉的發散,要在必去之例。但裏證各有不同,比如「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則爲溼熱餘邪留於腸胃,鬱熱上侵心藏,則心煩。溼與熱壅阻於腹部,欲下行而不得,故臥起不安。方用梔子以降之,厚朴以燥之,枳實以通之,則大便通而上煩下滿除。

又如以丸藥大下後,身熱不去而微煩,則未下之先,原有表熱,表熱不為下後而減,加之以心煩,一似實熱在裏,當用涼解者(如白虎湯、葛根芩連湯、竹葉石膏湯之類皆是)。不知下為大下,脾陽必以下陷而虛寒,浮熱之在表者,既不得脾津以相接,而為之和洽,故用乾薑。蓋所以溫脾而生津,若蒸氣四出者然,使得和表也。

虛陽張於上,而心為之煩,故用生梔子以降之,蓋所以定心氣而抑虛煩也。此又腸胃無濕熱之治法也。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白話文:

如果服用大劑量的丸藥後,身體發熱卻無法消退,並伴隨輕微的煩躁,就說明患者在服用藥物之前就存在表熱,服用藥物後表熱沒有減輕,再加上心煩,就好像實熱在裡一樣,應該使用涼解的藥物,例如白虎湯、葛根芩連湯、竹葉石膏湯等等。但是要記住,服用大劑量的藥物會導致脾陽下降,出現虛寒的情況。表面的浮熱由於脾津不足,無法得到滋潤和調和,因此要加入乾薑。乾薑的作用是溫脾生津,就像蒸汽四散一樣,使表熱和解。

由於虛陽上浮,導致心煩,因此要使用生梔子來降火,目的是安定心氣,抑制虛煩。這也是針對腸胃沒有濕熱的治療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梔子湯的患者,如果原本就有輕微的腹瀉,就不應該服用。

梔子味苦而主泄,能使脾濕下陷,故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今人動以梔豉湯為吐劑,夫探吐之劑,當從口出,豈有反能下瀉者,其謬一。第一節言汗吐下後之餘邪,豈有吐後虛煩而更吐之理,其謬二。況嘔逆者,加生薑以止之,豈有吐劑而反能止嘔者,其謬三。蓋舊本方治後,有「得吐止後服」五字,此因瓜蒂散中有香豉而誤。

張隱庵本刪之,具見特識,為標出之。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太陽與少陰為表裏,太陽為寒水之經,外主皮毛,內統上中二焦(西醫謂之淋巴管,為水液所出)。少陰為寒水之藏,膀胱為寒水之府,屬下焦(西醫謂之尿管,又名淋巴系統,為水道所自出)。發汗不解,則少陰腎氣為浮陽所吸,水氣淩心,故心下悸。水在心下,故陽不歸根而頭眩、身瞤動。

白話文:

梔子味苦有瀉下作用,會使脾胃濕氣下陷。因此,大便已微溏(偏軟)的病人,不可以用梔子。現在的人常當梔豉湯作為催吐劑使用,但是催吐的藥物應該從口吐出,怎麼會有下瀉的呢?這就是錯誤之一。

第一節提到汗、吐、下後的餘毒,怎麼會有吐後虛煩更吐的道理呢?這是錯誤之二。

而且嘔逆(噁心反胃)時,應該加入生薑止嘔,怎麼會有催吐劑反而能止嘔的呢?這是錯誤之三。

應該是舊版的藥方在治療後,寫了「得吐止後服」這五個字,這是因為【瓜蒂散】中含有香豉而造成的誤會。

張隱庵的版本刪掉了這五個字,展現了他的獨特見解,並將其標示出來。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病人仍然發熱,心下悸動,頭暈,身體抽動,感覺要在地上打滾,可用真武湯治療。

太陽與少陰是表裡關係,太陽屬寒水之經,外主皮毛,內統上中二焦(西醫稱之為淋巴管,是水液的來源)。少陰為寒水之藏,膀胱為寒水之府,屬下焦(西醫稱之為尿管,又稱淋巴系統,是水道的來源)。發汗不解,則少陰腎氣被浮陽吸走,水氣侵犯心臟,因此心下悸動。水氣在心下,所以陽氣無法歸根而出現頭暈、身體抽動。

振振欲擗地者,上實下虛,故痿弱不支,諺所謂頭重腳輕也。此為表汗太過,少陰上逆之證,故非用炮附子一枚,溫其腎氣,使三焦水液,化蒸氣外出皮毛,上及頭目,不足以收散亡之陽,非利水之茯苓、白朮,不足以遏心下之水,非芍藥、生薑,疏營之瘀而發其汗液,不足以殺其水氣。此太陽篇用真武湯之義也。

少陰病情,與此相反,所以同一方治者,詳少陰篇中。

咽喉乾燥者,不可發汗。

咽喉為肺胃之門戶,肺主皮毛而胃主肌肉。汗之自內出者,一由肺氣外泄出之皮毛,一由脾輸胃中水穀之液出之肌理。咽喉乾燥,則肺胃精液,本自虧損,一經發汗,淋巴管中乳糜盡涸,其燥益不可支,甚則肺熱葉焦,而成痿躄,不甚則唇口焦黑而譫語,此不可發汗之由於肺胃液虧者也。高士宗乃謂:「心系入肺上挾咽,咽乾而燥,為心血虛。

白話文:

身體虛弱无力,感觉想要猛地站起来,这是上实下虚的表现,就像俗话说的“头重脚轻”。这是因为表汗过度,少阴之气上逆,所以必须用炮附子温补肾气,让三焦的水液转化为蒸汽,从皮毛散发出去,到达头面,这样才能补足散失的阳气。同时还要用茯苓、白术利水,来遏制心中积聚的水气,用芍药、生姜疏通营气,让汗液排出,才能彻底去除水气。这就是《太阳篇》中使用真武汤的原理。

少阴病症与之相反,治疗方法也相反,详细内容请参考《少阴篇》。

咽喉干燥的人,不能发汗。

咽喉是肺胃的通道,肺主皮毛,胃主肌肉。汗液从体内排出的途径,一是通过肺气外泄,从皮毛散发,二是通过脾脏将胃中水谷之液输送到肌肉。咽喉干燥,说明肺胃精液本已亏损,如果再发汗,淋巴管中的乳糜就会全部干涸,干燥难忍,严重会导致肺热叶焦,造成痿躄,不严重也会导致唇口焦黑,神志不清,这就是不能发汗的原因,因为肺胃液亏。高士宗认为:“心经连通肺部,上连咽喉,咽喉干燥,是心血虚的表现。

腎脈入肺中循喉嚨,喉乾為腎虛,心腎精血皆虛,故不可發汗。」吾不信咽喉之滋溉,果恃此心腎二脈乎,抑猶重恃肺胃之液乎!究之愈精微,則愈迂遠不切。學者誤從其說,則終身迷罔矣。

淋家不可發汗,發汗必便血。

凡津液虧耗之人,強責其汗,陽氣外張,必動其血。風溫火劫發汗,微發黃色,此即津液不足,借血液為汗,血色外見之明證。淋家陰液日損,萬難供作汗之用,強責其汗,必由寒水府藏牽動胞中血海。是故全體液虧而責其汗,則肌理之血液外泄而發黃。下部液虧而責其汗,則胞中血傷而見便血。要其為液虧,不能作汗,則一也。

白話文:

腎經循行至肺,並上達喉嚨,喉嚨乾燥就說明腎氣虛弱。心腎精血都虛,因此不可發汗。我認為咽喉的滋潤,到底是依靠心腎二經的滋養,還是更依賴肺胃的津液呢?越是深入研究,就越顯得繁瑣而不切實際。學者誤信這種說法,就終身會被迷惑。

淋病患者不可發汗,發汗必會導致便血。

凡是津液虧損的人,強行發汗,陽氣外散,必然會動血。風溫火熱等疾病發汗,汗液略帶黃色,這就是津液不足,借血液來發汗,血液顏色外顯的明證。淋病患者陰液日漸損耗,根本無法提供汗液,強行發汗,必然會牽動膀胱中的血海。因此,全身津液虧損而強行發汗,就會導致肌膚血液外泄而發黃。下半身津液虧損而強行發汗,就會傷及胞中血海而出現便血。總之,津液虧損,不能發汗,道理是一樣的。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

傷寒為病,甚者寒從皮毛直入,凝沍肌肉,一身肌肉,為之疼痛,非用大劑麻黃湯興發血中之熱度,則疼痛不止。惟瘡家膿血太多,不能再行發汗,發汗則肌肉中營血不足以資營養,筋脈剛燥而為痙,故雖身疼痛,止宜薰洗而不當發汗。蓋薰洗從外治,自能得微汗而解(薰洗之方,可用紫蘇、乾薑、烏頭、紅花、桂枝、赤芍)。

衄家不可發汗,汗出必額旁陷,脈緊急,目直視,不能眴,不得眠。(此條訂正)

傷寒入於營分,始見發熱,初犯皮毛,固無熱也。但皮毛不開,血分熱度增高,不能從毛孔泄,則上衝於腦,顱骨受陽熱薰灼,則骨縫開而腦中血出,由闕上下走鼻孔,是為衄,此不發汗而致衄者,所以發其汗則愈也。若夫衄家,則未病時已屢見衄,不因失表而見,與不發汗而致衄者不同,故與淋家瘡家,並有發汗之戒。「脈緊急」者,陽氣以發汗而愈張。

白話文: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抽搐痙攣。

傷寒嚴重時,寒氣從皮毛直入,凝結在肌肉中,導致全身疼痛。如果不使用大量麻黃湯來激發血液中的熱度,疼痛就無法停止。但是瘡家膿血過多,不能再發汗。如果發汗,肌肉中的血液供應不足,筋脈就會變得僵硬乾燥而抽搐。因此,儘管身體疼痛,也只宜進行燻洗,而不宜發汗。因為燻洗是從外部治療,自然可以出點小汗而緩解(燻洗的方法可以使用紫蘇、乾薑、烏頭、紅花、桂枝、赤芍)。

流鼻血的人不可發汗,發汗必定導致額頭兩側凹陷,脈搏急促,目光直視,不能斜視,無法入睡。(此條已更正)

傷寒進入營分,初期會發燒,最初侵犯皮毛,所以沒有發熱。但皮毛不能打開,血分的熱度升高,不能從毛孔排出,就會上升到頭部,導致顱骨被陽熱灼燒,骨縫打開,腦中出血,從鼻孔流出,這就是流鼻血。這種不發汗而導致流鼻血的人,發汗就會好。至於流鼻血的人,在還沒有發病的時候就經常流鼻血,不是因為受表而造成的,與不發汗而流鼻血的人不同。所以與淋家瘡家一樣,流鼻血的人也要忌諱發汗。「脈搏急促」是因為陽氣發汗而愈加強盛。

「目直視,不能眴」,津液亡而目系燥也(此與溫病誤下直視同)。惟「額上陷」三字,殊不可通。額上顱骨覆冒處,不似無骨之處,易於下陷,豈有病衄之人,一汗而陷之理。愚按「上」字為「旁」字之誤,指兩太陽穴,嘗見久病勞瘵之人,形脫肉削,兩太陽穴下陷不起,年老之人,氣血兩虛者亦然。

則夫衄家發汗,一虛再虛,宜其形脫肉削而額旁陷也(余治《金匱》知「額」字為「顴」之誤,蓋顴上即太陽穴也)。

亡血家不可發汗,發汗則寒慄而振。

人之一身,惟血最熱,少年血盛則耐寒,老年血衰則畏寒,孟子言五十非帛不暖者,血虛故也。婦人血敗,雖當盛暑亦必寒戰,此其明驗也。故無論吐血、衄血、便血,及婦人崩漏,其體必屬虛寒。至如亡血而身熱,則裏陰不能抱陽,陽蕩而無歸矣。至是更用涼血之藥,十不活一。

白話文:

**眼睛直視,不能斜視。**這是因為津液耗盡,導致眼睛繫帶乾燥所致(這種情況與溫熱病誤下後直視的情形相同)。

然而,**「額上陷」**這三個字,實在解釋不通。額上的顱骨覆蓋著頭骨,不像沒有骨頭的地方那樣容易下陷。難道流鼻血的病人,只要出一身汗就會導致額頭下陷嗎?

依愚見,**「上」字應該是「旁」**字之誤,指兩側的太陽穴。我曾見過久病勞累的人,身體消瘦、兩側太陽穴下陷而不能復原。年老氣血兩虛的人也會這樣。

因此,流鼻血的人如果發汗,會越發虛弱,自然會導致形脫肉削,額旁陷落。(我在研究《金匱要略》時,得知**「額」字應該是「顴」**字之誤,因為顴骨上就是太陽穴。)

失血的人不可發汗,發汗就會寒顫發抖。

人體中,血液是最熱的。年輕人血氣旺盛,所以耐寒;老年人血氣衰退,所以怕冷。孟子曾說五十歲的人不穿絲綢就不會感到溫暖,這是因為血虛的緣故。婦女血敗,即使在盛夏也會發冷,這是一個明證。因此,無論是吐血、衄血、便血,還是婦女崩漏,身體必定屬於虛寒。如果失血後身體發熱,則表示體內的陰氣不能涵養陽氣,陽氣散失而無所歸。此時再使用涼血藥物,十人中也難保一人性命。

所以然者,為其陰中之陽氣,一戕於亡血,再戕於涼藥故也。明乎此,乃可與言亡血家之不可發汗。夫亡血家,血中陽熱,雖暴經摧抑,表陽尤未虛也(按華氏寒暑表九十五度,謂之血溫)。若更發汗,外則虛其表陽,內則重傷其血之溫度,有不寒慄而振乎。空室無人居,炎夏生晝寒,由其動氣少而中陽虛也。

予嘗治宋姓婦人血崩,惡寒蒙被而臥,用大熟地四兩,生潞參三兩,陳皮五錢,一劑手足溫,二劑血崩止。初未當用附、桂之屬,蓋血分充則陽氣自復,意寒慄而振者,亦當如是耳(予亡友丁甘仁常用附子理中湯以治血證,非深明此理者,不足與言亡血之治法也)。

白話文:

所以失血者會這樣,是因為身體中陰氣中的陽氣,一次被失血所傷害,再被寒涼藥物所傷害的緣故。明白了這個道理,纔可以用汗法治療失血者。失血者,血液中陽氣熱,即使暴雨寒風摧殘,體表的陽氣仍然沒有虛弱(按照華氏寒暑表九十五度,稱為血溫)。如果再發汗,外則虛耗了體表陽氣,內則嚴重損傷了血液中的溫度,會導致不冷卻而顫抖。空空的屋子沒有人居住,炎熱的夏天白天會變得很冷,這是因為活動的氣少而體內的陽氣虛弱的緣故。

我曾經治療過一位姓宋的婦女失血不止,她惡寒蓋著被子躺在牀上,我用了生地四兩、生潞參三兩、陳皮五錢,一劑藥手腳就溫暖了,兩劑藥失血就止住了。一開始並沒有用附子、肉桂之類的藥物,因為血量充盈了,陽氣自然就會恢復,那些意寒而顫抖的人,也應該如此(我的已故朋友丁甘仁經常使用附子理中湯來治療血證,不深刻理解這個道理的人,不足以談論失血的治療方法)。

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宜大承氣湯(此條訂正)

汗家,非中風有汗之證。中風之證,當云風家。汗家云者,以陽明多汗言之也。陽明有餘之證,復發汗以劫胃中之液,則胃中燥氣上薄於腦,而心神為之不寧。按人之思索事理,必仰其首,或至出神而呼之不應。心神有所專注,凝定而不散也。若胃中燥熱上薄,則心神所寄欲靜而不得,於是恍惚心亂,遂發譫語,則論中「恍惚心亂」四字,直以譫語當之,所謂胃中水竭,必發譫語也。後文又云:「小便已陰疼。

」蓋汗後,重發汗必大腸燥實,燥氣薰灼於前陰,故小便短赤而陰疼,此為大承氣的證,予親驗者屢矣。後文宜「禹餘糧丸」五字,實為下利證脫文,與本篇利在下焦,用赤石脂禹餘糧湯同例,不知者誤移於此(藥為止澀之藥,喻嘉言常用之以治下利)。歷來注家,強作解人,不可從。

白話文:

汗家再次發汗,必然神志恍惚、心神不寧,小便短赤,下腹疼痛,應當使用大承氣湯(此條條文改正)。

汗家,並不是中風伴有出汗的證狀。中風的證狀,應該稱為風家。汗家是指陽明經發汗過多。陽明有餘的證狀,如果再次發汗來劫奪胃中的津液,則胃中的燥氣會上攻大腦,導致心神不安。

觀察一個人思考問題時,必定抬頭仰望,甚至會出神到呼喚而不應答。這是因為心神專注,凝神不散。如果胃中燥熱上攻,心神寄託的地方想要靜止下來卻不能,於是神志恍惚、心神不寧,遂發出譫語。因此,條文中「恍惚心亂」四字,可以直接用譫語來解釋,所謂胃中水竭,必定發出譫語。

後文又說:「小便短赤,下腹疼痛。」發汗後,再次發汗必定導致大腸燥熱實證,燥氣燻灼前陰,所以小便短赤,下腹疼痛,這是大承氣湯的證狀,我親自驗證過很多次。

後文應有的「禹餘糧丸」五字,實際上是下利證脫漏的條文,與本篇下焦有濕熱,使用赤石脂禹餘糧湯的情況相同,不知情的人誤將其移到這裡(此藥具有止澀作用,喻嘉言常以此治療下利)。歷來的註解家,勉強裝作明白條文,不可採用他們的說法。

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

文曰:「病人有寒,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師但言病人有寒,而不言寒之所在,然即繼之曰:「復發汗,胃中冷,必吐蚘。」可知寒邪即在胃中,非用乾薑以溫之,反用桂枝湯劫其汗,致胃中之胰液饞涎,並胃底消穀之胆汁,一泄無餘。由是胃中虛冷,蚘乃不安而上竄,《金匱》所謂「藏寒」,此即證也。

主治者為烏梅丸,雖有黃連、黃柏之苦寒,方中溫胃之藥,居其太半。所禁為生冷滑臭,其為胃中虛寒,灼然無疑。獨怪編《醫宗金鑒》者,何所見而必改此非藏寒也。又按胃中熱度,甚於熾炭,水飲入胃,即從淋巴細管中化氣,四散而出。惟熱度漸低,乃病留飲,濕之所聚,蟲病乃作,飲家所以多嘔也。

白話文:

病人如果本來就體寒,又再次出汗,胃裡也感到冷,就一定會吐蟲。

此為胃中虛冷後蔓延之證,學者不可不知。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傷寒成例,先解其表,而後攻其裏。所以然者,為其水液未盡而遽下之,不病結胸,必有利下不止之變也。至於溫病,有時與傷寒相反,太陽未解,腸胃已化熱化燥,若更先行發汗,表裏燥熱,甚有燔灼而死者,故吳又可《溫疫論》,以大承氣為第一主方。吾亡友丁甘仁稱其得仲景遺意,即此節言之。

蓋溫病本當先下,而先發其汗為逆,先下之反不為逆也。此傷寒、溫病論治之不同也。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法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麻黃湯。(此條訂正)

白話文:

按照傷寒病的治療原則,應先解表,後攻裡。這是因為如果水液未盡就急於攻下,如果不導致胸中瘀結,也必定會出現腹瀉不止的變證。

至於溫病,有時與傷寒相反,太陽經沒有解表,腸胃已經化熱化燥,如果再先發汗,表裡燥熱,很容易會出現燥熱灼傷而死亡。因此吳又可在《溫疫論》中提到,以大承氣湯作為第一主方。我的故友丁甘仁稱讚吳又可用仲景的治療思想,正是根據這段話說的。

因為溫病本應先攻下,如果先發汗就為逆,先攻下反而不為逆。這就是傷寒和溫病治療方法的不同。

古文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法救裏。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裏宜四逆湯,救表宜麻黃湯。(此條訂正)

傷寒病人,運用攻下法後,繼續出現腹瀉清穀不止,身體疼痛的,應急用救裡的方法。如果後出現身體疼痛,清利的大便自己調整好的,應急用解表的方法。救裡應使用四逆湯,救表應使用麻黃湯。(此條已更正)

傷寒下後,續得下利清穀,此本太陽表證誤下,本氣之寒陷入腸胃之證也。太陽傷寒,身必疼痛,以寒傷皮毛肌腠,津液凝沍,血絡不通之故。蓋即上節「本發汗而醫反下之」之證也。但既經誤下,表證仍在,裏證復起,法當先救其裏而後救其表。所以然者,一因裏寒下陷,有生命之虞。

一因水氣在下,雖經發汗,汗必牽制而不出,又恐一汗而陰陽離決,將有虛脫之變也。若但身疼痛而絕無裏證,自當以解表祛寒為急,而絕無可疑,此皆初學之人,不待煩言而自解者。惟體痛為傷寒的證,他病所無,故「身疼痛,腰痛,骨節疼痛,麻黃湯主之。」「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

白話文:

傷寒病人在瀉下之後,又繼續腹瀉,排出的都是未消化的食物,這是因為原本是太陽經表證,誤用瀉下藥造成的,導致原本表面的寒氣深入腸胃所致。太陽傷寒,患者身體一定會疼痛,因為寒氣傷了皮膚、毛髮、肌肉和腠理,導致津液凝結阻塞,血脉不通暢。這正是前面提到的「原本應該發汗治療,卻誤用瀉下藥」的情况。

但既然已經誤用瀉下药,表證仍然存在,裏證又重新出現,應該先治裏證,再治表證。這是因為:第一,裏寒下陷,危及生命。第二,水氣在下,即使發汗,汗液也会被牵制而无法排出,而且担心一发汗就会阴阳离决,导致虚脱。如果只是身體疼痛,而没有裏證,就应该以解表祛寒为急,这毫无疑问。这些都是初学者不需多说就能明白的道理。

只有身体疼痛是伤寒的典型症状,其他疾病没有,所以「身體疼痛、腰痛、骨节疼痛,用麻黃湯治疗。」「脈搏浮緊,通常伴随身體疼痛,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疗。」

」師雖未出方治,其為麻黃湯證,決然無疑。《金匱.痙濕暍篇》云:「風濕相摶,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又云:「濕家身煩疼,可與表氣不固發其汗。」又云:「病者一身盡痛,日晡所劇者,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則身疼痛之當用麻黃,已可類推。況本論又云:「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汗不出者,不可與之。

」則身疼痛而急當救表之證,身必無汗,脈必浮緊,桂枝湯正在禁例,何得反云宜桂枝湯,故知仲景原文,必云救表宜麻黃湯(厥陰篇與此同)。學者讀仲景書,不觀其通,一切望文生訓,一旦用之失當,反令活人方治,不能取信於病家,此真與於不仁之甚也。

白話文:

老師雖然沒有開出藥方,但根據他的指示,可以確定是使用麻黃湯來治療的。《金匱要略》中的《痙濕暍篇》提到:「風濕交纏,全身都感到疼痛,應當出汗才能痊癒。」又說:「濕氣引起身體疼痛時,應當發汗以穩定體內氣血。」再說:「如果病人全身都疼痛,下午時疼痛加重,可以使用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從這些描述可以推測,身體疼痛的情況下使用麻黃是合理的。此外,論文還提到:「桂枝湯原本是用來解開肌肉的,如果一個人的脈搏浮緊、沒有出汗,就不能使用桂枝湯。

」因此,當身體疼痛且急需救護表皮的症狀出現時,身體應該沒有汗液,脈搏應該浮緊,這時桂枝湯就不在推薦的範圍內了,反而應該使用麻黃湯。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張仲景在書中一定強調了當救護表皮時,應該使用麻黃湯(這在厥陰篇中也有相同提法)。學習者閱讀張仲景的著作時,如果不理解整體脈絡,只是單純地依字面解釋,一旦應用失當,反而可能讓藥方無法獲得病人的信任。這種行為實際上是違反了仁慈原則的極端表現。

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腹中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此條訂正)

病發熱頭痛,其病在表,則其脈當浮,而脈反見沉,則表證當減,為血分之熱度漸低,而表熱當除,頭痛當愈也,此理之可通也。惟後文所云:「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裏,宜四逆湯。」則大誤矣。夫身體疼痛為麻黃湯證,即上節所謂急當救表者,豈有病表而反救其裏之理。

愚按「身體疼痛」四字,實為「腹中疼痛」之誤。寒邪入腹,故脈沉,如此乃與「宜四逆湯」四字密合無間。自來注家遇此等大疑竇,猶復望文生訓,坐令仲師醫學失傳,可歎也。

太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裏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裏未和,然後復下之。

白話文:

病人發燒頭痛,脈象卻沉,如果病況沒有改善,腹部疼痛,就應該治療內寒,適合服用四逆湯。

太陽病本不應下,先行誤下,裏氣先虛,因復發汗,表氣再虛,然下後之發汗,水氣業經下陷,有所牽制,雖發汗而汗必不暢。於是陽氣不得暢行於表,而鬱冒於上,必待汗液大泄,而鬱冒始解。所以然者,皮毛既開,陽氣之鬱冒於上者,始得散佈而出也。故治病之要,病在表者當先解表,表解後見裏未和,然後用承氣湯以下之。

若清便自調者,則一汗可愈,無容再議攻下矣。

太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微,必先振慄,汗出乃解。但陽脈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此條訂正)

師言太陽病未解,初未嘗言欲解也。脈陰陽俱停不可通,「停」實「微」字之誤,玩下文但陽脈微,但陰脈微兩層,其誤自見。按脈法云:「脈微而解者,必大汗出。」又曰:「脈浮而緊,按之反芤,此為本虛,當戰而汗出也。」浮緊為太陽本脈,芤則為營氣微,微則血中熱度不高,陽熱為表寒所鬱,不能外達,必待正與邪爭而見寒戰,乃能汗出而愈。「脈陰陽俱微」者,氣血俱微,即脈法所謂本虛也。

白話文:

太陽病原本不應該用瀉下法來治療,如果一開始就誤用瀉下,會導致裡氣先虛。之後再用發汗法,表氣又會虛弱。然而,瀉下之後再用發汗法,水氣已經下沉,受到牽制,即使發汗,汗也不會暢通。因此,陽氣無法暢行於表皮,而鬱結在上,直到大汗淋漓,鬱結才得以解除。這是因為,皮膚毛孔一旦打開,陽氣鬱結於上的才能散發出來。所以,治療疾病的要點,在於表症當先解表,待表解之後,裡證尚未調和,再用承氣湯來瀉下。

如果大便通暢,則發一次汗就能痊癒,不必再考慮用攻下法。

太陽病未解,脈象陰陽都微弱,必定先出現寒戰,發汗後才能解除。但若陽脈微弱,先發汗就能解除。但若陰脈微弱,用瀉下法就能解除。如果要瀉下,宜用調胃承氣湯。(這條訂正)

師傅說太陽病未解,從一開始就沒有說要解除。脈象陰陽俱停,表示脈象微弱,「停」字實為「微」字之誤,從後文「但陽脈微」、「但陰脈微」兩層意思中,誤字不言而喻。按脈法雲:「脈微而解除者,必定大汗出。」又云:「脈浮而緊,按之反彈,這是因為本虛,應戰慄發汗而痊癒。」浮緊為太陽病的本脈,反彈表示營氣微弱,微弱則血中的熱度不高,陽熱被表寒所鬱結,無法外達,必須等到正氣與邪氣相爭,出現寒戰,才能發汗而痊癒。「脈陰陽俱微」者,氣血俱微,即脈法所謂本虛。

至如「但陽脈微者」,陰液充足,易於蒸化成汗,故先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津液不足,中脘易於化燥,故下之而解也。張隱庵不知「停」字為「微」字之誤,漫以「均」字釋之,並謂表裏之氣和平。不知正氣內微,勉與表寒相抗,至於振慄,然後發熱汗出而解,一似瘧發之狀,其表裏之不和平,顯然可見,則張注不可通也。脈法又云:「脈大而浮數,故知不戰,汗出而愈。

」所以然者,以陽氣本旺,表寒不能相遏,故能不待寒戰,自然汗出而解。此正與陰陽俱微相反,病之當戰汗出而解,與不待戰而自汗解者,可以得其標準矣。

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營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白話文:

如果脈象顯示陽氣微弱,表示體內陰液充足,容易蒸發成汗,所以先出汗就能解表。反之,如果脈象顯示陰氣微弱,表示津液不足,胃部容易乾燥,所以需要瀉下才能解表。張隱庵誤將「停」字解讀為「微」字,並以「均」字解釋,認為表裡之氣和平。其實,正氣內虛,勉力抵抗外寒,導致寒戰,之後發熱出汗而解,如同瘧疾發作一樣,表裡之氣不和平顯而易見,張隱庵的解釋不通。

脈法中提到:「脈搏有力而浮動迅速,說明身體沒有寒戰,出汗就能痊癒。」這是因為陽氣旺盛,表寒無法阻擋,所以不會出現寒戰,自然出汗而解。這與陰陽俱虛的情況正好相反。患病時應該出現寒戰之後出汗才能解表,而不是不經過寒戰就自行出汗,這樣就能清楚辨別病症。

太陽病發熱出汗,這是因為營氣虛弱而衛氣強盛,所以導致出汗。為了驅逐邪風,應該使用桂枝湯。

邪風,即飲酒當風,汗出當風所受之風邪。邪乘皮毛之開,內襲肌理,肌理閉塞,而孫絡中血熱與之相抗,因而發熱。血熱內蒸,皮毛不閉,故汗常出,此即太陽中風之本病。此節所謂「營弱衛強」者,即肌理不開,皮毛獨疏之謂,非於中風之外,別有所謂邪風也。又按脾為統血之藏,外主肌肉,肌理為孫絡叢集之處,而為裏陰從出之道路,故謂之營,西醫所謂微絲血管也。惟其營弱,故裏汗閉而不出,惟其衛強,故表汗獨泄也。

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欬者,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所謂「邪風」,指的是喝酒後吹風或出汗後吹風所引起的風邪。這種邪氣會趁著毛孔張開之際,侵入肌肉組織,導致肌肉組織阻塞。而血液中的熱氣會與邪氣抵抗,因此會發燒。熱氣往外蒸,毛孔無法閉合,所以會一直出汗,這就是太陽中風的根本病因。這裡說的「營弱衛強」,指的是肌肉組織阻塞,只有毛孔張開的狀態,並不是指除了中風之外,還有其他邪風。

另外,脾臟是統管血液的臟器,向外主宰肌肉,肌肉組織是細微血管密集的地方,也是陰氣從內部往外走的通道,因此稱為「營」,也就是西醫所說的微血管。由於營氣虛弱,所以內部的汗液被阻塞無法排出,而衛氣強盛,所以表面的汗液才會不斷地流出。

如果患了傷寒,病程到了五六天,出現中風症狀,表現為寒熱交替,胸脅部感到悶脹,不願吃東西,心煩意亂,想嘔吐,或者胸口悶熱卻不嘔吐,或者口渴,或者肚子痛,或者脅肋下有硬塊,或者心慌,小便不順暢,或者不渴,身體微微發熱,或者咳嗽,都可以用小柴胡湯來治療。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加栝蔞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取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從來治傷寒者,凡見小柴胡證,莫不以「少陽」二字了之。試問所謂少陽者,手少陽乎,抑足少陽乎。竊恐仲師而後無有能言之者,此正中醫不治之痼疾,貽笑於外人者也。吾謂此當屬手少陽三焦。手少陽三焦,唐容川概謂之網油,非也。《內經》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白話文:

小柴胡湯配方

柴胡(半斤)、黃芩、人參、甘草(炙)、生薑(各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以上七味藥,用一斗二升的水煮沸,取六升藥液,去除渣滓後再煎煮,取三升藥液,溫服一升,每日三次。

如果覺得胸中煩悶但沒有嘔吐,則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如果口渴,則去半夏,加人參,與前面的藥材合起來為四兩半,再加栝蔞根四兩。

如果腹中疼痛,則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如果脅下痞硬,則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如果心悸小便不利,則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如果口不渴,但有微微發熱,則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暖覆蓋,發微汗後就會好。

如果咳嗽,則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從古至今治療傷寒的人,凡是見到小柴胡證,都僅僅用「少陽」兩個字來概括。請問所謂的少陽,是指手少陽還是足少陽。我恐怕仲景之後沒有人能說清楚,這正是中醫難以治癒的痼疾,也讓外人嘲笑。我認為這應該屬於手少陽三焦。唐容川把「手少陽三焦」籠統地稱為網油,這是錯誤的。《內經》說:「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如霧者,淋巴管中水液排泄而出,已化為氣,未受鼻竅冷空氣者也。如漚者,淋巴管中始行排泄之水液,含有動氣者也。如瀆云者,即腎與膀胱之淋巴系統,西醫直謂之輸尿管。水由腎藏直接膀胱而外泄,故《內經》謂之「決瀆之官」。蓋太陽之脈,夾脊抵腰中,而三焦直為太陽寒水之徑隧,如瀆之下焦,即從腰中下泄太陽之府,此可見太陽之病關於少陽者,三焦為之主也。本節所列證象,全係夾濕。

太陽汗液,不能透發留著皮裏膜外,濕甚則生表寒,血熱內亢是生表熱,故其病為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者,氣為濕阻。柴胡以散表寒,黃芩以清裏熱,濕甚生痰則胸脅滿,故用生薑、生半夏以除之。中氣虛則不欲飲食,故用人參、炙甘草、大棗以和之,此小柴胡湯之大旨也。

白話文:

「霧狀者,是淋巴管中水液排泄出來的,已經化為氣體,還沒有受到鼻孔冷空氣的影響。漚狀者,是淋巴管中剛開始排泄的水液,含有運動的氣體。瀆狀者,就是腎臟和膀胱的淋巴系統,西醫直接稱之為輸尿管。水從腎臟直接排泄到膀胱,再排出體外,所以《內經》稱之為「決瀆之官」。太陽經的脈絡,夾著脊柱到達腰部,而三焦直接作為太陽經寒水流動的通道,就像瀆狀的下焦,從腰部向下排出太陽經的府臟。由此可見,太陽經的疾病與少陽經有關,而三焦是其主宰。本節所列出的症狀,都是夾雜著濕邪的。

太陽經的汗液,無法發散出來,滯留在皮膜之外,濕邪過重會產生外寒,血熱內盛會產生外熱,所以這種疾病表現為寒熱交替。「胸脅疼痛脹滿,悶悶不樂不想吃東西,心煩喜歡嘔吐」是氣被濕邪阻滯的表現。柴胡可以散發外寒,黃芩可以清解內熱,濕邪過重生痰,就會導致胸脅脹滿,所以用生薑、生半夏來消除痰濕。中氣虛弱,就會不想吃東西,所以用人參、炙甘草、大棗來調理中氣。這是小柴胡湯的基本原理。」

「胸中煩而不嘔」,是濕已化熱,故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以消胃中宿食,而濕熱清矣。若渴者,津液少也,故去半夏加人參、栝蔞根以潤之。腹中痛則寒濕流入太陰而營分鬱,故去苦寒之黃芩,加疏達血分之芍藥以和之。脅下痞硬,下焦不通而水逆行也,故去滋膩之大棗,用牡蠣以降之。

心下悸小便不利,是為水氣淩心,故去黃芩,加茯苓以泄之。「不渴,外有微熱」者,內有濕而表陽不達也,故去人參,加桂枝以汗之。欬者,濕勝將成留飲也,故去人參、大棗之培補,加五味、乾薑以蠲飲。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摶,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也。以法治之。

白話文:

胸中煩悶但沒有嘔吐,是濕氣已經化熱,所以去除半夏、人參,加入栝蔞果實以消化胃中的宿食,這樣濕熱就會消除了。如果感覺口渴,是津液不足,所以去除半夏,加入人參、栝蔞根來滋潤。腹中疼痛,是寒濕流入太陰而氣血鬱滯,所以去除苦寒的黃芩,加入疏通血分的芍藥來調和。脅下痞硬,是下焦不通導致水逆流,所以去除滋膩的大棗,用牡蠣來降水氣。

心臟以下悸動,小便不利,是水氣上侵心臟,所以去除黃芩,加入茯苓來利水。不感覺口渴,但身體有微微熱感,是體內有濕氣而外陽不通暢,所以去除人參,加入桂枝來發汗。咳嗽,是濕氣過盛將要形成飲水蓄積,所以去除人參、大棗的補益,加入五味子、乾薑來化飲。

**氣血虛弱,皮膚腠理鬆弛,邪氣因此侵入,與正氣相搏鬥,凝結在脅下,正邪爭鬥,出現寒熱交替,有時發作有時緩解,沒有精神不思飲食,臟腑相連,疼痛必然會向下發展,邪氣在上疼痛在下,所以會導致嘔吐。**小柴胡湯是主要的治療藥方。服用了小柴胡湯後如果口渴,是屬於陽明證。按照相應的法則來治療。

太陽部分,為肌表兩層,表氣統於手太陰肺,衛氣所從出也。肌腠統於足太陰脾,營氣所從出也。營衛兩傷,不獨表氣不固,肌理亦不密,病邪直薄太陽陷於脅下。脅下者,寒水之藏所居也。正氣從裏出表,與外邪相抗,邪氣勝,則生表寒,正氣勝,則生表熱。休作有時之由,古未有能言其意者,蓋病雖起於營衛兩虛,惟兩虛之中,必有一勝。

設衛氣差勝,則衛氣出與邪爭而作於晝,以衛氣晝行於陽也。設營氣差勝,而衛陽虛,則營氣出與邪爭而作於夜,以營氣夜行於陽也。正氣歷若干時而勝,即歷若干時而休,此休作有時之確證也。嘗見病瘧之人,休作日早則易愈,日晏則難愈,蓋以發於清晨,衛陽強盛,發於日晡,衛陽日消故也。所以默默不欲飲食者,消水之力,氣為主,氣盡則肺不能肅降,而水之上源渟,渟則不渴。

白話文:

太陽篇,肌表兩層 表氣由手太陰肺統率,衛氣由這裡而出。肌膚腠理由足太陰脾統率,營氣由這裡而出。營衛受傷,不僅表氣無法固守,肌理也會鬆弛,病邪會直接侵入太陽,陷於脅下。脅下是寒水藏匿之處。正氣由內而外出表,與外邪交戰。外邪勝,就會產生表寒;正氣勝,就會產生表熱。發作和休止有自己的時間,古人沒有人能說出其道理。這是因為疾病雖然起於營衛兩虛,但是兩虛之中,一定有一方略勝。

如果衛氣略勝,衛氣會外出與外邪交戰,產生白天發作的狀況,因為衛氣白天運行在陽分。如果營氣略勝,而衛氣較虛弱,營氣會外出與外邪交戰,產生晚上發作的狀況,因為營氣晚上運行在陽分。正氣過一段時間後會勝出,也就會休止一段時間,這就是發作和休止有時間規律的證據。我曾經看過瘧疾患者,發作和休止的時間早的話比較容易痊癒,晚的話就比較難痊癒。這是因為發作於清晨時,衛氣較強盛;發作於傍晚時,衛氣日漸衰退的緣故。所以病患會默默地不想吃飯,是因為化水的力量由氣為主導,氣用盡了,肺就無法肅降,水份的上游就會不通暢,不通暢就不會口渴。

消穀之力,脾為主,血弱則脾不能健運,而消穀之力微,微則不飢。水與宿食俱停,故不欲飲食。至於「藏府相連」數語,尤為解人難索,吾直以為藏即腎藏,寒水之藏也。府即膀胱,寒水之府也。藏府相連,為下焦決瀆之道路,即西醫所謂「輸尿管」,《內經》所謂「水道出焉」者是也。

蓋腎與膀胱,以二輸尿管相連屬,故仲師謂之「藏府相連,邪正相摶,結於脅下」,適當太陽寒水藏府相連之處。下焦決瀆,阻而不行,於是脅下之痛,下連少腹。太陽標陽吸於上,下焦水道阻於下,遂至倒行逆施而成嘔。且痛之為義,本為邪正相持,水擁腎與膀胱,而痛連一藏一府,究其實則為下焦不通,《內經》所謂「不通則痛」也。至若方之所以用柴胡者,柴胡發表寒也,黃芩清上熱也,此為寒熱往來設也。

白話文:

消化食物的力量,主要是由脾臟主導。如果血氣虛弱,脾臟就無法順利運作,消化食物的力量就會減弱,進而不會感到飢餓。水液和未消化的食物停滯在體內,因此會不想進食。

至於「藏府相連」這幾句話,更是讓解讀的人難以理解,我直接認為「藏」是指腎臟,也就是寒水的貯藏之處。「府」是指膀胱,是寒水的容納之所。藏府相連,就是下焦排洩道路的通道,也就是西醫所說的「輸尿管」,《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水道出焉」就是這個意思。

腎臟和膀胱通過兩條輸尿管相連,因此仲景說「藏府相連,邪正相交,結於脅下」,這正好位於太陽經寒水藏府相連的地方。下焦排洩道路受阻而不通暢,於是脅下就會疼痛,並向下連接到小腹。太陽經主陽,向外吸取陽氣,而下焦水道在下部受阻,於是就會倒流向上,導致嘔吐。而且疼痛的本質,是因為邪氣和正氣相持,水液充塞腎臟和膀胱,而疼痛連接一個「藏」和一個「府」,究其根源是因為下焦不通暢,《黃帝內經》說「不通則痛」。

至於方劑中使用柴胡的原因,是因為柴胡可以發散寒邪;黃芩可以清熱,這是針對寒熱交替的病症而設置的。

人參所以滋肺陰,以其主氣也。大棗、甘草所以助脾陽,以其統血也,此為血弱氣盡設也。生薑以安胃,則不嘔。生半夏以去水,則一藏一府之痛消,而以外無餘事矣。惟服小柴胡湯而渴,則證屬陽明白虎承氣,隨證酌用可也。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小柴胡湯主之。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穀者,噦。(此條訂正)

得病六七日,當是論列小柴胡湯證,兼及不宜小柴胡湯證。所恨諸家望文生訓,不能補其脫漏,令仲師立言本旨,前後自相刺謬也。夫曰「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與上「血弱氣盡」何異。「惡風寒,手足溫」,此證屬肌理凝閉,與中風同。本書所謂「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繫在太陰」,正以足太陰脾主一身肌肉故也。

白話文:

人參滋養肺陰,因為它能補益氣血。大棗、甘草能幫助脾陽,因為它們能統攝血液。這些藥物適用於氣血虛弱的情況。生薑能安胃,不會嘔吐。生半夏能祛除積水,從而消除臟腑的疼痛。只有服用了小柴胡湯而口渴,症狀屬於陽明經,可以適當地使用白虎承氣湯來治療。

患病六七天,脈搏緩慢而浮弱,惡寒,手腳溫熱,醫生使用了二三次下法,患者不能進食,脇肋以下感到脹痛,應使用小柴胡湯治療。面部和身體發黃,頸部僵硬,小便困難的人,在服用小柴胡湯後必須使用大下法。症狀口渴,喝水就會嘔吐的人,不適合服用小柴胡湯。進食穀物的人會噁心(此條經訂正)。

患病六七天,應當是討論小柴胡湯的適應症和不適應症。令人遺憾的是,諸多醫家只根據字面意思解釋,不能補充其遺漏的部分,導致仲景的立論與前後的論述互相矛盾。說「患病六七天,脈搏緩慢而浮弱」,這與上文說的「氣血虛弱」有什麼不同呢?「惡寒,手腳溫熱」,這種症狀屬於肌肉筋脈閉塞,與中風相似。本書中所說的「傷寒脈搏浮而緩,手足溫熱的人,病在太陰」,正是由於足太陰脾經主司全身肌肉。

此本桂枝二麻黃一湯證,醫家不知病在太陽,而反二三下之,以致中氣虛而不能食。太陽寒水,陷於脅下而成滿痛。此與上「默默不欲飲食,邪正相摶,結於脅下」又何異。況「太陽病十日以去,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成例具在,焉可誣也。若以小柴胡湯為禁忌,則後此陽明篇「胸脅滿而不去,小柴胡湯主之。

」「脅下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少陽篇「脅下硬滿,不能食,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俱不可通矣。吾直謂滿痛下遺脫「小柴胡湯主之」六字。「面目及身黃」以下乃為忌柴胡證,夫面目及身黃,即陽明篇身目俱黃,寒濕在裏不解之證。輕則宜麻黃加朮,重則桂枝附子、白朮附子二湯可知也。

白話文:

這本記載桂枝二麻黃一湯證的書,有些醫家不明白病症在太陽經,反而反覆使用二三下之法,導致中氣虛弱,無法進食。太陽經寒水積聚在脅下,形成滿痛。這與之前所說的「默默不欲飲食,邪正相搏,結於脅下」有什麼不同?況且「太陽病十日以去,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的成例都已經記載,怎麼能誣蔑呢?如果以小柴胡湯為禁忌,那麼之後陽明篇「胸脅滿而不去,小柴胡湯主之。」、「脅下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以及少陽篇「脅下硬滿,不能食,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這些論述就都無法通了。我直言,「滿痛下遺脫小柴胡湯主之」這六個字才是重點。至於「面目及身黃」以下的內容,才是忌用柴胡的病症,因為面目及身黃,正是陽明篇身目俱黃,寒濕在內無法消除的病證。輕症可以用麻黃加朮,重症則可以用桂枝附子、白朮附子兩味湯藥,這都是可以理解的。

「頸項強,小便難」,此太陽經輸未解而裏陰先竭,上文所謂亡津液之證,陰陽和必自愈者也。若寒濕在裏之證,更投黃芩以撤熱,則腹痛下利,可以立見。津液亡而更以柴胡劫其表汗,則虛陽吸於外,腸胃涸於內,必至欲大便而不得。雖下節頸項強手足溫而渴者,未嘗不用柴胡,但彼係未經二三度誤下之證,不似此證之亡津液也,此所謂「與柴胡湯,後必下重」者也。若夫本渴,飲水而嘔,是名水逆,為五苓散證,或中有留飲故也。

於此而不以五苓散利其小便,導上逆之衝氣,使之下行,反與小柴胡湯迫其戰汗,致令陽氣外浮,胃中虛冷,而食入呃逆矣,故曰:「食穀者噦也。」無如庸工密傳衣缽,動以柴胡湯為和解之劑,而不知為發汗之劑,何怪液虛者重虛之,卒令津枯胃敗,致人於死而不自知也。

白話文:

脖子僵硬,小便困難,這是太陽經的經氣不通,導致體內陰液不足。這就像失去水分一樣,需要陰陽協調才能痊癒。如果體內有寒濕,再用黃芩清熱,就會腹痛腹瀉,效果明顯。但如果已經失去津液,再用柴胡逼出汗,就會導致體表陽氣虛浮,內臟空虛,最終導致便秘。雖然有些情況下,即使出現脖子僵硬、手腳溫熱、口渴的症狀,也依然會使用柴胡,但那是因為沒有經過多次錯誤的瀉藥治療,情況不同於現在這種失去津液的情況。這種情況下,使用柴胡湯,最後必定會加重便秘。如果本身就口渴,喝水還會嘔吐,這就是水逆,應該用五苓散治療,因為可能是體內有積水。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使用五苓散利尿,引導上逆的氣機向下,反而用小柴胡湯逼汗,就會導致陽氣外浮,胃中虛寒,進食後會打嗝,所以說「食穀者噦也」。有些人不懂醫術,卻擅自用柴胡湯作為調和的藥物,卻不知道它是發汗的藥物,因此造成體液虛損,更加虛弱,最終導致津液枯竭,胃氣衰敗,甚至死亡而不自知。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上節言太陽病之誤下傷津液者,不可用柴胡湯。此節言津液未經耗損者,仍宜柴胡湯以解外也。傷寒四五日,則猶未及一候。身熱惡風,則營血之熱,與表寒戰勝,皮毛外泄而惡風也。頸項強與前證同,而不見小便之難,則津液之充滿可知。水氣停蓄於脅下,不能作汗外出,故脅下滿。

脾主肌肉,亦主四肢,血分中熱度漸高,水液流於脅下者,不能還入胃中,故手足溫而渴。此證身熱惡風,頸項強,皆外未解之明驗。脅下滿,手足溫,則為柴胡湯的證。蓋太陽寒水,源出於入胃之水飲,胃中熱如熾炭,不能容涓滴之水,一時從淋巴微管發出,外泄毛孔則為汗,是為中焦。其氣上蒸肺藏,鼻中吸入空氣,化為水液,是為上焦。

白話文:

得了傷寒四五天,發燒、怕冷,頸項僵硬、脅下脹滿,手腳溫熱、口渴的,用小柴胡湯治療。

上一節說的是太陽病因為誤下而傷津液的人,不能用柴胡湯。這一節說的是津液沒有消耗的人,仍然適合用柴胡湯驅散體外的寒邪。傷寒四五天,還不到一候。發燒怕冷,是因為營血發熱,戰勝了表寒邪,皮毛疏鬆而怕冷。頸項僵硬與前面的證狀相同,但沒有小便困難,說明津液充足。水氣停留在脅下,不能發為汗,所以脅下脹滿。

脾臟主肌肉,也主四肢。血液中的熱度逐漸升高,導致水液流向脅下,不能迴流到胃中,所以手腳溫熱、口渴。這個證狀發燒怕冷,頸項僵硬,都是表邪未解的明顯證據。脅下脹滿,手腳溫熱,則是小柴胡湯的證狀。因為太陽寒水,源於進入胃部的水飲,胃中熱氣如熾炭,容不下點滴水液,一時從淋巴微管排出,外泄到毛孔就成為汗,這是中焦。它的氣上蒸到肺臟,鼻子吸入空氣,轉化為水液,這是上焦。

水流脅下,從淋巴系統(輸尿管)直達膀胱,是為下焦。三焦水道,古稱手少陽。蓋此水自腰以上,從無統系之淋巴微管,散出肌理皮毛,是為太陽之表。自腰以下從淋巴系統輸出膀胱,是為太陽之裏。若外不得汗,裏不成溺,而壅阻脅下,則為太陽之半表半裏。半表半裏者,不能外內之說也。

不能外內,則水道梗塞而為病,此證服柴胡湯後,必背毛灑淅,頭搖小便出,脅下之水氣既去,然後陽氣無所阻遏,乃能出肌腠皮毛而為汗,而表裏之證悉除矣。惟方中柴胡為主藥,分兩不可過輕,半夏亦但宜生用,製則不能去水,但洗去其泥可也(腰以上腫,當發汗,腰以下腫,當利小便。其理正在於此)。

白話文:

水從身體側面流下,經由淋巴系統(輸尿管)直達膀胱,這稱為下焦。三焦水道,古稱手少陽。這水從腰部以上,經由無固定系統的淋巴微管,散布到肌肉、皮膚和毛髮,是為太陽之表。從腰部以下,經由淋巴系統輸出到膀胱,是為太陽之裏。如果外不排汗,裏不排尿,而阻塞在身體側面,就稱為太陽之半表半裏。半表半裏,不能單純歸類為外或內。

不能區分外內,就代表水道阻塞而導致疾病。這種情況服用柴胡湯之後,必然會出現背部毛髮發散,頭昏眼花,小便排出,身體側面積聚的水氣也會消散。之後陽氣不再受阻,就能從肌肉、皮膚和毛髮排出,形成汗液,表裏之證也就能完全消除。不過方中柴胡是主藥,用量不可過輕,半夏也應該生用,加工後就無法去水,只需要洗去泥土即可。(腰部以上腫脹,應該發汗;腰部以下腫脹,應該利尿。道理就在這裡。)

傷寒,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奔豚。不差者,與小柴胡湯。

小建中湯方

芍藥(六兩)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膠飴(一升)大棗(十二枚)

以水六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陽脈濇為氣不足,陰脈弦為水有餘。氣不足而水有餘,則氣與血俱衰弱。胆汁由十二指腸下注迴腸者,並為寒水所遏,不得暢行。陽微而氣鬱腹中,所以急痛也。桂枝湯本辛甘發散,助脾陽而泄肌理之汗,加飴糖以補中氣之虛,但令脾陽內動,而氣之鬱結於足太陰部分者,得以稍緩,所謂「急則治標」也。此先予小建中湯之義也。

白話文:

傷寒,陽脈虛弱,陰脈緊繃,會導致腹中劇烈疼痛,先給予奔豚湯。如果症狀未改善,再給予小柴胡湯。

小建中湯配方:

芍藥(六兩)桂枝(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麥芽糖(一升)大棗(十二枚)

以水六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掉渣滓,加入麥芽糖,再用小火溶解,溫熱時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陽脈虛弱是因為氣不足,陰脈緊繃是因為水過多。氣不足而水過多,則氣和血都衰弱。膽汁由十二指腸下注到迴腸,但被寒水阻擋,無法順利流動。陽氣虛弱而氣積聚在腹中,所以感到劇烈疼痛。桂枝湯原本辛甘發散,幫助脾陽運作並排出肌肉中的汗液,加入麥芽糖以補充中氣的虛弱,但讓脾陽內部活動,而氣積聚在足太陰的部分可以稍微緩解,這就是所謂的「急則治標」。這是先給予小建中湯的原因。

小柴胡湯方,「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腹中急痛服小建中湯不差,則此證不惟扶脾陽而建中,抑當疏營瘀而解外。脾本統血之藏,而外主肌肉,肌肉為微絲血管密佈之區,陽氣外痹,則營血內阻。小柴胡方用柴胡以資汗液之外泄,用芍藥以通血分之瘀塞,使血絡無所阻礙,汗仍得暢行無阻,寒濕之內沍者解矣。寒濕解而胆汁之注於腸中者,不復鬱結為患矣,此不差與小柴胡湯之義也。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傷寒為病,由表寒不能作汗,水氣流入手少陽三焦,而其病為脅下滿痛。中風為病,由肌理凝閉不能作汗,脾濕並胆汁為陷而為腹中急痛,此其大較也。傷寒、中風之柴胡證,病狀各有不同,師是以有但見一證即是之訓。

白話文:

**小柴胡湯方:「腹部疼痛者,去除黃芩,加入三兩芍藥」。**如果腹部急痛服用小建中湯無效,則這個症狀不僅是要扶助脾陽,建中焦,還應該疏通營血瘀塞,解除體外寒氣。脾臟主司統攝血液,同時主導肌肉,肌肉是微絲血管分佈密集的區域,陽氣在外受阻,則營血就會在體內受阻。小柴胡湯方用柴胡來幫助汗液排出,用芍藥來疏通血脈瘀塞,讓血脈暢通無阻,汗液也能順暢排出,體內的寒濕之氣便能得到解除。當寒濕之氣解除後,膽汁也不會再鬱結於腸中而造成問題,這就是小建中湯無法奏效而小柴胡湯奏效的緣故。

傷寒、中風,只要出現小柴胡症狀的一種,就符合使用小柴胡湯的條件,不必所有症狀都出現。

傷寒是一種疾病,由表寒無法發汗引起,水氣進入手少陽三焦,導致脅肋下面疼痛。中風是一種疾病,由肌肉組織鬱閉無法發汗引起,脾臟濕氣與膽汁下陷,導致腹部急痛,這些是兩者的主要特徵。傷寒和中風的小柴胡症狀,病狀各有不同,因此師傅說只要出現一種症狀就符合使用小柴胡湯的條件。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小柴胡湯,必蒸蒸而振,郤復發熱,汗出而解。

凡柴胡湯病證,不惟以「口苦、咽乾、目眩」言之也。少陽無正病,故方治絕少,所謂柴胡湯證,皆以太陽病邪內陷言之,是無論太陽傷寒由水分內陷者,當從汗解,即太陽中風從血分內陷者,亦當從汗解。柴胡出土者為柴,在土中如蒜狀為胡,其性升發,能引內陷之邪而出表,故柴胡證雖經誤下,而本證不罷者,復與小柴胡湯,必先寒後熱,汗出而解。所以然者,太陽之氣,營衛俱弱,不能作汗,必藉柴胡升發之力,然後得從外解。

後文云:「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夫所謂解外者,與上欲解外者宜桂枝湯,本同一例。桂枝湯解外曰發汗,柴胡湯之解外,獨非發汗乎?不發汗,則營衛二氣之內陷者,何自而出乎?況本篇又云:「嘔而發熱,柴胡湯證悉具,而以他藥下之(非大柴胡湯)。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復發熱,汗出而解。

白話文:

柴胡湯的病證,不僅以口苦、口乾、頭暈來判斷。少陽經沒有明確的病證,所以針對的方劑也很少,所謂的柴胡湯證,都是指太陽病的邪氣內陷所致,無論是太陽傷寒由水分內陷,還是太陽中風由血分內陷,都應該以發汗來治療。柴胡出土稱為柴,在土中呈蒜狀稱為胡,其性質升發,能引發內陷的邪氣外出,所以柴胡證即使誤用下法而導致本證未除,再次服用小柴胡湯,必定先寒後熱,出汗而痊癒。這是因為太陽之氣、營衛俱弱,無法發汗,必須藉助柴胡升發的力量,才能從外解表。

後文說:「潮熱是實證,首先宜用小柴胡湯解表。」所謂解表,與上文說解表宜用桂枝湯,道理是一樣的。桂枝湯解表稱為發汗,柴胡湯的解表,難道就不是發汗嗎?不發汗,營衛兩氣內陷的邪氣,如何能排出呢?況且本篇又說:「嘔吐而發熱,柴胡湯證俱全,但誤用他藥下之(而非大柴胡湯)。柴胡證仍未消除者,再次服用柴胡湯,必定先寒後熱,復發熱,出汗而痊癒。

」合之本條,不皆明言發汗乎?吾故曰柴胡湯為汗劑也。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傷寒二三日,為二三候之期限(二候為十四日、三候為二十一日)。過七日則當傳陽明,過十四日則當傳少陽。此時脾陽不振,血分中熱度漸低,太陽水氣與標熱並陷中脘,水氣在心下則悸。水氣微,故顛不眩。熱在心下則煩。熱不甚,故不見燥渴。此證但用桂枝湯不能發肌理之汗,必加飴糖以補脾藏之虛,然後太陽標本內陷者,乃能從肌理外達而為汗,此用小建中湯之旨也。陳修園誤以為補中之劑,而以悸為虛悸,煩為虛煩,殊失本旨。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柴胡湯,其實也是一種發汗藥。

傷寒病發病兩三天,出現心悸煩躁的症狀,可以用小建中湯來治療。

傷寒病發病兩三天,指的是病程處於第二、三個階段,也就是發病十四天或二十一天之內。過了七天,病邪就應該傳到陽明經,過了十四天則應該傳到少陽經。這個時候,脾陽虛弱,血分中的熱度逐漸下降,太陽經的寒氣和表熱都沉積在中脘部位。寒氣在心下就導致心悸,寒氣較輕,所以不會頭昏眼花。熱氣在心下則導致煩躁。熱度不重,因此不會出現口渴。這個時候單用桂枝湯不能發散肌膚深處的汗,必須加入飴糖來補脾胃虛弱,才能讓太陽經的表裡寒熱從肌膚表面發散出來,形成汗液,這就是使用小建中湯的道理。陳修園誤以為小建中湯是補中藥,認為心悸是虛悸,煩躁是虛煩,完全錯解了藥方的本意。

不然,桂枝湯本發汗之劑,豈一加飴糖,全失其發汗之作用乎!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夏(各半斤)黃芩、芍藥(各三兩)生薑(五兩)枳實(四兩炙)大棗(十二枚)大黃(二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而不解,此證仍宜汗解可知也。反二三下之,水氣當內陷手少陽三焦,而病脅下滿痛,或上燥而口苦咽乾,此即為柴胡證。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雖大便不行,仍當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外。若胃底胆汁上逆而嘔,小半夏湯所不能止,於是胃中燥氣迫於心下,而心下急,鬱鬱微煩,則宜於小柴胡湯中加枳實大黃以和其裏,裏和而表氣自解矣。

白話文:

若不然,桂枝湯本來就是發汗的藥劑,怎麼能加上飴糖,就完全失去發汗的作用呢?

太陽病,超過十幾天,又連續拉肚子兩三次。接著再過四五天,柴胡證還在的,先給小柴胡湯。如果嘔吐不止,心窩難受,鬱悶煩躁的人,是因為病還沒好。給大柴胡湯讓他拉肚子,就會痊癒。

大柴胡湯的藥方

柴胡、半夏(各半斤)黃芩、芍藥(各三兩)生薑(五兩)枳實(四兩炙)大棗(十二枚)大黃(二兩)

以上八種藥材,用水一斗二升,煮成六升,過濾掉渣滓,再煮一次,溫熱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太陽病,超過十幾天都不好,這個證狀還是應該要用發汗來解。連續拉肚子兩三次,水氣應該內陷到手少陽三焦,而病症是脅部疼痛,或者上半身乾燥,口苦口乾,這就是柴胡證。接著再過四五天,柴胡證還在,即使大便不通,還是應該先給小柴胡湯來發散外邪。如果胃底的膽汁上逆嘔吐,小柴胡湯不能止吐,這時候胃裡的燥氣壓迫到心窩,導致心窩難受,鬱悶煩躁,那麼就應該在小柴胡湯中加入枳實和大黃來調和裡面,裡面調和好了,外表鬱悶的氣自然就會散發出來。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柴胡加芒硝湯方

柴胡(二兩)黃芩、甘草、人參、生薑(各一兩)半夏(二十銖)大棗(四枚)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傷寒,十三日不解,過經譫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硬,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十三天未見好轉,胸脅脹滿而嘔吐,下午發燒,接著輕微腹瀉。這原本是柴胡證,但服藥後未見腹瀉,現在反而腹瀉了,知道醫生用丸藥讓患者腹瀉,並非正確的治療方法。發燒是實熱的症狀。應先用小柴胡湯解除表症,再用柴胡加芒硝湯為主藥。

柴胡加芒硝湯方

柴胡(兩)黃芩、甘草、人參、生薑(各一兩)半夏(二十銖)大棗(四枚)芒硝(兩)

以上八味藥材,加水四升,煎煮取兩升,去渣,加入芒硝,再煮至微沸,分兩次溫熱服用。如果症狀未見好轉,可再次煎煮服用。

傷寒,十三天未見好轉,出現譫語,這是因為有熱邪,應使用湯劑治療。如果小便通暢,大便應當乾燥,但現在反而腹瀉,脈搏調和,知道醫生用丸藥讓患者腹瀉,並非正確的治療方法。如果患者自行腹瀉,脈搏應微弱,但現在脈搏反而調和,這表明內有實熱,應使用調胃承氣湯。

傷寒七日為一侯,在《內經》即名一侯為一日。本論中間亦有沿襲之者,如一日、二三日之日,皆以一侯言之。六日愈、七日愈之日,即以一日言之,是不可以不辨也,本論發端云:「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此二節蓋為傳陽明、少陽言之。十三日不解,已將抵二候之末,上節言少陽陽明之傳,次節言正陽陽明之傳,蓋雖在一候之中,傳變固不同也。

少陽陽明之傳,上濕而下燥,上濕則胸脅滿而嘔,下燥則裏熱挾濕上薰,而日晡所發潮熱,此本大柴胡湯證,見證治證,原不當更見微利。所以致此者,俗工以大柴胡為猛峻,巧借輕可去實之名,下以丸藥。既不能決蕩下燥,又不能肅清上濕,卒至初服不應,漸積而成微利。

白話文:

傷寒病從發病到痊癒,每七天為一個階段,稱為「一侯」,《內經》中將「一侯」稱為「一日」。《傷寒論》中也沿用這種說法,例如「一日」、「二三日」等,都是指「一侯」。同樣地,「六日愈」、「七日愈」等,也是以「一日」來表示,不能混淆。

《傷寒論》開頭就提到:「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這兩句話說明的是陽明、少陽經脈傳變的過程。如果十三天後病症未解,就快要接近第二個階段的尾聲了。上一段講的是少陽、陽明經脈的傳變,下一段講的是正陽、陽明經脈的傳變。雖然是在同一個階段內,但傳變過程卻有所不同。

少陽、陽明經脈的傳變,表現為上半身濕熱,下半身燥熱。上半身濕熱會導致胸脅滿悶、嘔吐,下半身燥熱會導致內熱夾雜濕氣上蒸,出現日晡潮熱。這正是大柴胡湯的主治證候,按照症狀治療,原本不應該出現腹瀉。之所以出現腹瀉,是因為一些庸醫認為大柴胡湯藥性猛烈,就用輕瀉的丸藥來代替。這樣既不能徹底去除下半身的燥熱,也不能肅清上半身的濕熱,導致藥效不顯,病情逐漸加重,最終出現腹瀉。

究之潮熱為陽明實證,法當排決,徒以上濕未祛,先宜小柴胡解其外,而以柴胡加芒硝終之。此邪傳少陽陽明治法,宜於先表後裏者也。正陽陽明之傳,濕去而燥獨留,燥熱在腸胃,上薰於腦,則神昏而譫語。小便利者,大便必結,而證情反見下利,自下利者,脈必微細,手必見厥,而反見脈條暢手足溫和者,此非自利。亦俗工畏承氣猛峻,以丸藥下之之失,為其內實未除也。

內實必待調胃承氣而始盡,益可信輕可去實之謬矣。此邪傳正陽陽明治法,急當攻裏者也。獨怪近世醫家,一見譫語,便稱邪犯心包,犀角、羚羊角、紫雪丹,任意雜投,脫有不諱。內實至死不去,即或倖免,正氣亦日見消亡。求如丸藥下之之古代庸醫,併如鳳毛麟角之不數數覯也。

白話文:

潮熱是陽明實證,需要排泄。單用利濕藥無效,應該先用小柴胡湯解表,再用柴胡加芒硝湯清熱。這是邪氣由少陽傳至陽明的治療方法,先治表後治裏。陽明實證的邪氣,濕氣去除後,燥熱會留在腸胃,上熏腦部,就會神志昏迷,胡言亂語。小便通暢,大便一定便秘,但卻出現腹瀉,這是假象。真正的腹瀉,脈象一定微弱,手腳一定冰冷,但卻出現脈象有力,手腳溫暖,這就不是真的腹瀉。這是因為庸醫害怕承氣湯峻猛,用丸藥瀉下,導致內實未除。

內實必須用調胃承氣湯才能徹底去除,那些認為輕微的藥物可以去除實證的說法是錯誤的。這是邪氣傳入正陽陽明的治療方法,必須要急攻裏。奇怪的是近世的醫家,一見到病人胡言亂語,就說是邪氣犯心包,隨意使用犀角、羚羊角、紫雪丹等藥物,結果往往導致病人死亡。內實之症沒有去除,即使侥幸活下来,正氣也會逐漸消亡。像古代庸醫一樣用丸藥泻下的醫生,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亦可哀已。

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結,下之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訂正此條)

桃核承氣湯方

桃核(五十個取仁)大黃(四兩)甘草(二兩)桂枝(二兩)芒硝(二兩)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溫服五合,日三服,當微利。

太陽病不解,標熱陷手少陽三焦,經少陰寒水之藏,下結太陽寒水之府,直逼胞中血海,而血為之凝,非下其血,其病不愈。攷其文義,當云:「血自結,下之愈。」若血既以自下而愈矣,不特下文「尚未可攻」,「乃可攻之」,俱不可通,即本方亦為贅設矣。此非仲師原文,必傳寫之譌謬也。

白話文:

太陽病如果沒有解開,熱氣積聚在膀胱,病人會像發狂一樣,血會凝固在一起,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就能痊癒。如果外在症狀沒有解開,還不能攻治內在,應該先解開外在症狀,外在症狀解開後,如果只有小腹急痛緊結,就可以攻治了。應該使用桃核承氣湯。

桃核承氣湯的藥方:

桃核(五十個去皮取仁) 大黃(四兩) 甘草(二兩) 桂枝(二兩) 芒硝(二兩)

以上五味藥材,用七升水煮到剩二升半,去渣,加入芒硝,再用小火煮沸,溫溫地喝五合,一天喝三次,應該稍微通便。

至如如狂之狀,非親見者不能道,非惟發即不識人也。即荏弱少女,亦能擊傷壯夫。張隱庵以為病屬氣分,非若抵當湯之發狂,徒臆說耳,豈氣分亦可攻耶?若進而求如狂所自來,更無有能言之者,蓋熱鬱在陰者,氣發於陽。嘗見狐惑陰蝕之人,頭必劇痛,為毒熱之上衝於腦也。

熱結膀胱之人,雖不若是之甚,而蒸氣上蒙於腦,即神智不清,此即如狂所由來。熱傷血分,則同氣之肝藏,失其柔和之性,而轉為剛暴,於是有善怒傷人之事,所謂「銅山西崩,洛鐘東應」也。血之結否不可見,而特以如狂為之候,如狂之愈期何所定,而以醫者用下瘀方治為之候,故曰:「其人如狂,血自結,下之愈也。」惟外邪未盡,先攻其裏,最為太陽證所忌,故曰:「尚未可攻。

白話文:

到了發作時如同瘋狂的症狀,不是親眼見到的人無法描述,不只發病時認不出人,即使是柔弱的少女,也能擊傷壯漢。張隱庵認為這種病屬於氣分,不像抵當湯的發狂,只是空想的說法而已,難道氣分也能發作嗎?

如果進一步探求這種發狂症狀的成因,那就沒有人能說清楚了,可能是陰分熱氣鬱結,而陽分氣機發作。我曾經看過被狐妖迷惑而陰氣受損的人,頭部一定會劇烈疼痛,這是因為毒熱向上衝擊腦部所致。

熱氣結聚在膀胱的人,雖然不像上述情況那麼嚴重,但陽氣蒸騰上蒙於腦部,就會導致神智不清,這就是發狂症狀的成因。熱氣傷及血分,就會使得同氣相求的肝臟失去柔和的性質,轉變為剛暴,於是就會出現喜歡發怒、傷人的情況,這就像「銅山在西邊崩塌,洛鐘在東邊響應」的說法。血分結聚的情況無法直接看到,只能根據發狂的症狀來推測。發狂症狀的痊癒期限如何確定呢?根據醫師使用下瘀方治療為指標,因此說:「患者發狂,是因為血分結聚,使用下瘀方治療就可以了。」不過,如果外邪尚未完全清除,就先治療內部,這是太陽證最忌諱的,因此說:「尚未可以發動攻伐。」

」而解外方治,仲師未有明言。惟此證由手少陽三焦水道下注太陽之府,則解外方治,其為小柴胡湯,萬無可疑,惟少腹急結無他證者,乃可用桃核承氣湯以攻其瘀,此亦先表後裏之義也。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方

柴胡(四兩)龍骨、黃芩、生薑、人參、茯苓、鉛丹、牡蠣、桂枝(各兩半)半夏(二合)大棗(六枚)大黃(二兩)

白話文:

外在的治疗方法,仲师并没有明确说明。但这个症状是因为手少阳三焦经水道下注太阳经的府,所以外在治疗要用小柴胡汤,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有少腹急结,没有其他症状的,才可以服用桃核承气汤来攻其瘀血,这也是先治表后治里的意思。

如果患者患伤寒,在八九天的时候,已经服用泻药,却仍然胸闷,烦躁不安,神志不清,小便不利,说胡话,全身沉重,不能翻身,就应该使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来治疗。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组成如下: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薑、人參、茯苓、铅丹、牡蠣、桂枝各两半,半夏二合,大枣六枚,大黄二两。

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更煮一二沸,去滓,溫服一升。

傷寒八九日,正二候,陽明受之之期,本自可下,惟下之太早,雖不必遽成結胸,而浮陽衝激而上,水濕凝沍而下,勢所必至。浮陽上薄於腦,則譫語而煩驚,水濕內困於脾,則胸滿而身重,所以小便不利者,下既無氣以泄之,上冒之浮陽,又從而吸之也。以太陽寒水下併太陰而為濕也。

因有胸滿身重小便不利之變,故用柴胡湯以發之。以陽明浮熱,上蒙腦氣,而為譫語,上犯心臟而致煩驚,於是用龍、牡、鉛丹以鎮之。以胃熱之由於內實也,更加大黃以利之。此小柴胡湯加龍骨牡蠣之大旨也。張隱庵妄謂「龍骨、牡蠣啟水中之生陽」,其於火逆驚狂起臥不安之證,用桂枝去芍加蜀漆龍牡救逆者,及燒針煩躁用桂甘龍牡者,又將何說以處之。要而言之,邪熱決蕩神魂也,若煙端火焰上出泥丸,即飄忽無根。

白話文:

上方的十二種藥材,用八升水煎煮取四升,加入大黃,再煎煮一到兩次,去渣,溫熱後服用一升。

傷寒到了八九天,正按著二之候,陽明腸胃受寒的時間到了,原本是可以下瀉的,只是如果下得太早,雖然不一定會馬上形成胸悶,但浮陽之氣會衝擊向上,水濕凝滯在下,都是必然會發生的。浮陽之氣上衝到腦部,就會出現胡言亂語和煩躁不安;水濕內困在脾臟,就會胸悶感覺全身沉重,所以會小便不利,是因為身體上下都無法通暢氣血,下部沒有氣能瀉出,上部的浮陽之氣又從中作梗阻礙。因為太陽經寒水下併太陰經而形成濕氣。

由於症狀出現胸悶、全身沉重、小便不利的變化,所以使用柴胡湯來發散表面熱氣。因為陽明經浮熱,上蒙腦氣而導致胡言亂語,上犯心臟而致煩躁不安,因此用龍骨、牡蠣、鉛丹來鎮定。因為胃熱是由於內實引起的,所以再加用大黃來通利。這是小柴胡湯加上龍骨牡蠣的主要用意。張隱庵錯誤地認為「龍骨、牡蠣能引發水中的陽氣」,對於火熱上逆、精神錯亂、起臥不安的症狀,用桂枝去掉芍藥加上漆這樣的藥材加入龍牡來救急;以及燒針引起煩躁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又將用什麼說法來處理?總的來說,邪熱擾亂神魂,就好像煙霧中的火焰從泥丸宮往上冒出,就會飄忽不定沒有根據。

於是,忽夢山林,忽夢城市,忽夢大海浮舟,而譫語百出矣。濕邪之凝閉體魄也,若垂死之人,肌肉無氣,不能反側,於是身不得起坐,手足不得用力,而一身盡重矣。是故非降上冒之陽而下泄之,則神魂無歸,非發下陷之濕而外泄之,則體魄將敗,是亦陰陽離決之危候也。彼泥柴胡為少陽主方者,又烏乎識之。

傷寒,少腹滿痛,譫語,寸口脈沉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此條訂正)

傷寒,發熱自汗出,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小便利,其病欲解。(此條訂正)

刺期門二節,有數疑竇,不特無刺期門之確證,即本文多不可通。腹滿譫語似陽明實證,脈應滑大而數,不應見浮緊之太陽脈,一可疑也。即張隱庵引辨脈篇曰:「脈浮而緊名曰弦。」不知緊與弦本自無別,若即以此為肝脈,其何以處麻黃證之浮緊者,是使後學無信從之路也,二可疑也。

白話文:

於是,忽而夢見山林,忽而夢見都市,忽而夢見海上漂浮,胡言亂語也多了。濕邪凝滯於身體,就像垂死之人,肌肉沒有生氣,不能翻身側臥,於是身體無法起身坐起,手足使不上力,整個身體都感到沉重。因此,如果不將上逆的陽氣降下來,洩出去,則神魂無法安居;如果不將陷落的濕邪發散出去,洩出去,則身體將會敗壞,這也是陰陽分離的危險徵兆。那些把柴胡當作少陽主治方劑的人,又怎麼會懂得這個道理呢?

傷寒,發熱自汗,大口喝水,小腹一定脹滿,這是肝氣犯肺,稱為「橫」,刺期門穴,小便通暢,病情即將好轉。(此條已修正)

對於「刺期門」兩節,有幾個疑問,不僅沒有明確的刺期門證據,而且本文中許多地方也無法解釋。腹滿胡言亂語,似乎是陽明實證,脈象應滑大而數,不應出現浮緊的太陽脈,這是第一個疑問。其次,張隱庵引用《辨脈篇》說:「脈浮而緊,名為弦。」但浮脈與弦脈其實並無區別,如果由此判斷為肝脈,那麼又如何解釋麻黃證的浮緊脈象?這會使後學者無所適從,這是第二個疑問。

《金匱.婦人雜病》原自有熱入血室而譫語者,然必晝明了而夜譫語,即不定為夜分譫語,亦必兼見胸脅滿如結胸狀。又有下血譫語者,又必以但頭汗出為驗,今皆無此兼證,三可疑也。發熱惡寒,病情正屬太陽,不應即見渴欲飲水之陽明證,四可疑也。腹滿為病,固屬足太陰脾,然腹滿而見譫語,何以謂之肝乘脾,五可疑也。

且渴飲,胃熱也。腹滿,脾濕也。何證屬肝,何證屬肺,而必謂之肝乘肺,六可疑也。不知書傳數千年,累經傳寫,遺脫譌誤,在所不免,仍其譌脫之原文,奉為金料玉律,此亦信古之過也。吾謂上節為太陽寒水,不行於表,分循三焦下陷胞中,水與血並結膀胱之證,屬血分。

白話文:

《金匱·婦人雜病》中記載熱入血室而譫語的病人,通常白天清醒,晚上才出現譫語,而且胸脅滿悶,像是有結胸一樣。還有下血譫語的病人,往往伴隨頭部出汗。但這位病人並沒有這些特徵,所以有三個可疑之處。她發熱惡寒,屬於太陽病,不應該出現口渴想喝水的陽明病症狀,這是第四個可疑之處。腹滿屬於足太陰脾經的病症,但腹滿伴隨譫語,為何要說是肝氣乘脾,這第五個可疑之處。

再者,口渴是胃熱,腹滿是脾濕,為何要說肝氣乘肺,這第六個可疑之處。古書流傳數千年,經過多次抄寫,難免出現遺漏或錯誤,但卻把錯誤的內容當成金科玉律,這是過於迷信古書的錯誤。我認為上節所描述的是太陽寒水,沒有表現在外,而是循著三焦向下進入胞中,水與血積聚在膀胱,屬於血分病證。

次節為胃中胆汁鬱熱上薄,吸引水道不得下行之證,屬氣分,故首節當云:「少腹滿痛,譫語,寸口脈沉而緊。」惟少腹滿痛而見譫語者,乃可據為膀胱蓄血。脈沉緊者,責諸有水。太陽之水,合其標熱下陷寒水之一臟一府,乃有蓄血之證。蓄血則痛,即前文所謂「藏府相連,其痛必下」者是,如是方與《金匱》刺期門條例相合。

蓋水勝則肝鬱,鬱則傷及血分。氣閉而為痛,小柴胡、小建中湯諸方,並同此例。然則刺期門者,正所以宣肝鬱而散其血熱也。次節當云:「發熱汗出,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蓋胃中胆汁太多,化為陽明浮火。發熱自汗者,浮火之上炎也。浮火在上,則吸引水氣而不得下泄,故其腹必滿。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胃中膽汁鬱熱上衝,導致水分無法順利排泄的病症,屬於氣分病變。症狀包括少腹脹痛、神志不清、脈沉緊等。少腹脹痛伴隨神志不清,可能是膀胱積血所致,脈沉緊則表明體內有水腫。太陽經的水分與膀胱經相連,而膀胱經屬寒水,因此出現積血的病症。積血會導致疼痛,正如古書中所言「藏府相連,其痛必下」,這與《金匱要略》中刺期門的療法相吻合。

由於水氣過盛會導致肝氣鬱結,肝氣鬱結會損傷血分,氣機阻滯則會引起疼痛,因此可用小柴胡湯、小建中湯等方劑治療。刺期門的目的是疏解肝氣鬱結,散去血熱。接下來的症狀是發熱、出汗、口渴,腹部脹滿。這是因為胃中膽汁過多,轉化為陽明經的浮熱。發熱自汗是浮熱上炎所致。浮熱在上,會吸引水氣,導致水分無法下泄,所以腹部才會脹滿。

胆火上炎,外達肺主之皮毛為發熱,為自汗,故謂之肝乘肺。陽熱在上,吸水不行,則腹為之滿,非刺期門而疏肝鬱,則胆火不泄。胆火不泄,則浮陽上吸而小便不利。小便不利,即腹滿不去,病將何自而解乎。水氣直下為縱,縱者直也。水氣倒行為橫,橫者逆也。後文太陽少陽並病刺期門者,義與此同。

若夫「嗇嗇惡寒」四字,決為衍文,削之可也。

太陽病,二日,煩躁,反熨其背而大汗出,火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譫語。十餘日,振慄,自下利者,此為欲解也。故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鞕,小便當數而反不數及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穀氣下流故也。

白話文:

膽火上升,影響到肺部的皮毛,導致發熱和自汗,因此稱為肝氣犯肺。陽熱在上,無法正常吸納水氣,導致腹部脹滿。如果不針刺期門穴疏解肝鬱,膽火無法排出,就會導致浮陽向上,小便不利。小便不利,腹部脹滿無法消退,病情如何才能緩解呢?水氣直下稱為縱,縱代表直。水氣倒流稱為橫,橫代表逆。後文中太陽少陽並病刺期門的治療原則,與此相同。

「嗇嗇惡寒」四個字,明顯是多餘的,可以刪除。

太陽病,兩天後,患者煩躁,反覆熨背,大量出汗,火熱進入胃中,胃中水分耗竭,煩躁不安,必然會說胡話。十多天後,患者出現寒戰,腹瀉,這是疾病將要痊癒的徵兆。因此,患者腰以下出不了汗,想小便卻小不了,反胃,想排尿卻排不出來,腳底怕風,大便乾結,小便應該頻繁卻反而不頻繁或過多,大便後頭部突然疼痛,患者腳心一定會發熱,這是穀氣下流導致的。

太陽病二日,即起病之二候,上所謂「十三日不解」之證也。二候本當傳陽明,得陽熱之氣,是生煩躁(今人動謂陽煩陰躁,誤人不淺)。此時不以白虎清其陽熱,而反熨太陽之經,劫其胃中之液,火邪與陽熱並居胃中,於是煩躁益劇,燥矢之氣上蒙於腦,遂發譫語。後十餘日,病垂四候,陰液漸復,陰加於陽,是生振慄,譬之暑令浴溫水中,暴入必振慄,所以然者,外泄之汗液,其氣本寒,驟與溫水相接,不能遽為融洽故也。

陰液來復胃中,燥氣欲去,自下利,此即「發汗,亡津液而小便不利,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之例也。此證津液內耗,承氣既不能用,實熱異於浮陽,龍、牡又不能施,要惟靜以俟之,方為萬全之策。陽熱吸於上,故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而反嘔。陰隔於下,故欲失溲而足下惡風。

白話文:

太陽病的第二候

太陽病發病後的第二天,就是所謂的第二候,也就是「十三天不退」的徵兆。第二候本來應該轉為陽明熱證,得到陽熱之氣,就會產生煩躁(現在的人常說陽煩陰躁,誤人不淺)。此時如果不用白虎湯來清瀉陽熱,反而熨燙太陽經,會劫奪胃中的津液,導致火邪與陽熱同時停留在胃中,於是煩躁更加劇烈,燥熱之氣上衝大腦,就會發出胡言亂語。

十多天後,病情將近第四候,陰液逐漸恢復,陰盛於陽,就會產生寒戰,就像在炎熱的夏天泡在溫水中,突然跳出來一定會寒戰,這是因為外散的汗液,其氣本寒,突然接觸溫水,無法立即融洽的緣故。

陰液回到胃中,燥氣想要散去,就會出現下利,這就是「發出汗,津液耗盡而小便不通暢,不要治療,等到小便通暢了,一定會自然痊癒」的道理。這種證候津液內耗,承氣湯不能使用,實熱不同於浮陽,龍牡湯也不能使用,只要靜待其自愈,纔是萬全之策。陽熱聚集在上面,所以腰以下不會出汗,想要小便卻不能,反而會嘔吐。陰氣隔絕在下面,所以想要排尿卻不能,而腳部會怕風。

斯二者,病皆出於陽明之燥實。大便硬者,小便必數且多,為腸胃津液迫於燥氣而旁出也。今既因津液耗損而成燥實,豈更有餘液化為小便。但病經十餘日,津液始還入胃中,而自行下利,則胃中無根之毒熱,必至上衝於腦,故其頭卓然而痛。卓然者,直衝而上也。足下本自惡風,其人足心熱者,足心為湧泉穴,屬少陰,以驟得大便,胃氣下行,足心轉熱,所謂少陰負趺陽為順也,此證仲師不出方治。可見不治之治,實精於治。

若在今人,麥冬、石斛、天花粉、玉竹之類雜湊成方,正恐欲滋陰而陰未能滋,反為胃中燥氣蒸化,變為痰濕,是又不可以不慎也。

白話文:

這兩種病症,都是由陽明經的燥熱實證引起的。大便乾燥的人,小便必定頻繁且量多,這是因為腸胃津液受燥氣迫使而從旁流出。既然已經因津液損耗而形成燥熱實證,怎麼可能還有多餘的津液化為小便呢?但是,疾病持續十多天后,津液才回到胃中,並自行瀉下,這表示胃中沒有根基的毒熱,必定會向上衝擊腦部,所以頭部會突兀地疼痛。突兀是指直衝而上。病人本來就怕風,而他的腳心發熱,是因為腳心是湧泉穴,屬於少陰經,由於突然排泄大便,胃氣下降,腳心就轉熱,這就是所謂的少陰經負載趺陽經順應氣機的道理。這種症狀,仲師(指仲景)並沒有開方治療,可見不治之治,其實是精通治病之道。

如果用在現代人身上,用麥冬、石斛、天花粉、玉竹等藥材混合成方,很可能想要滋陰卻未能滋陰,反而被胃中的燥氣蒸化,變成痰濕,這一點是不可不慎的。

太陽病,中風,以火劫發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滿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太陽中風,本桂枝湯證,漫用火劫發其汗,治法已誤,況風本陽邪,與火併居,迫肺藏衛氣之出於皮毛者,脾藏營血之出於肌腠者,一時合併外溢,於是血氣流溢而作汗液者,失其常度矣。魄汗逼迫垂竭,血中之精液隨之,故其身發黃。今試以針刺手,必有一點血出,血過即出黃水,是即血中之液發黃色之驗。

白話文:

太陽病中風,原本可以用桂枝湯來治療,卻誤用了火劫發汗的方法。風本來就是陽邪,與火合在一起,就迫使肺部和衛氣從毛孔排出,脾臟和營血從肌膚滲出,一下子都跑到外面,導致血氣大量流失,汗出無度。汗液逼迫,精氣快要耗盡,血裡的精液也隨之流失,所以身體發黃。如果用針刺手,一定會有血流出來,血流完之後就會出現黃色的水,這就是血中精液變黃的證據。

傷寒之發黃,大抵熱傷血分使然,火劫發汗,其較著也。陽逆於上,則鼻中出血,陰竭於下,則小便不行。營衛二氣竭於皮毛肌腠間,則枯燥而不見汗色。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者,厥陽獨行於上,而陰虧不能作汗也。腹滿微喘者,脾陽頓滯於下,肺氣不宣於上也。口乾咽爛者,胃中燥熱也。

不大便而譫語者,燥矢積於腸胃,而毒熱上蒙清竅也。噦本多寒,此獨為熱,陽熱內熾,清氣從肺竅入者,格而不能受也。手足秉氣於胃,胃熱故躁擾,神魂被毒熱上薰,搖搖欲出泥丸,故神憺蕩而不收,捻衣摸床,一似有所尋覓者。此證自腹滿以下,全係承氣湯證,特因津液內耗,不下必死,下之亦死,為其津液內耗,不勝攻伐也。惟小便利者,津液尚有來復之機,終不難一下而即愈,故曰其人可治。

白話文:

傷寒導致發黃,主要原因是熱邪損傷了血氣,導致火熱過盛,發汗時症狀明顯。陽氣上逆,則鼻中出血;陰液虧損,則小便不通。營氣衛氣在皮毛肌膚之間耗竭,則皮膚乾燥無汗。只有頭部出汗,流經頸部後停止,表明厥陽之氣獨行於上,而陰氣不足無法產生汗液。腹脹微喘,是脾陽受阻於下,肺氣無法宣發於上。口乾咽喉腫痛,是胃中熱燥所致。

大便不通且神志不清的,是因為乾燥的大便堆積在腸胃中,毒熱上衝清竅所致。嘔吐通常是由寒邪引起,但這裡卻是因熱邪,陽熱內盛,清氣無法從肺部進入,被阻擋在外。手足的氣血來自於胃,胃熱所以手足煩躁不安,神魂被毒熱上薰,搖搖欲出泥丸宮(大腦),所以神志恍惚不能集中,抓衣摸牀,好像在尋找什麼。這些症狀從腹滿以下,都屬於承氣湯證,但由於津液內耗,不管瀉下還是不瀉下,都會死亡,因為津液內耗,無法承受攻伐。只有小便通利者,津液還有恢復的可能,最後很難用一次瀉下治療就能治癒,所以說這樣的人是可以救治的。

張隱庵引上陰陽自和者必自愈,得小便利者自愈為證,猶為未達一間。本論云:「噦而腹滿,知其前後何部不利,利之而愈。」可以悟此證之治法矣。

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亡陽,必驚狂,起臥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方

桂枝(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牡蠣(熬五兩)龍骨(四兩)蜀漆(三兩,洗去腥)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白話文:

張隱庵說,陰陽自和者必然自愈,得小便利者也自愈,這只不過是尚未達至精髓而已。《傷寒論》說:「呃逆而腹脹滿,要明白是前後哪個部位不利,針對不利之處治療,便能痊癒。」從中可以悟出治療這種病症的方法。

若患傷寒,脈象浮,醫生用火攻的方式驅邪,卻導致陽氣耗損,病人必然出現驚狂、起臥不安的症狀,可用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來治療。

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的組成:桂枝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牡蠣(熬五兩),龍骨四兩,蜀漆(三兩,洗去腥味)。

用法: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去二升,再放入其他藥材,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

傷寒脈浮,此本麻黃湯證,醫者急於奏功,以其惡寒也,漫令熾炭以薰之,因致汗泄而亡陽。陽浮於上,故神魂飄蕩。心氣虛則驚,熱痰上竄則狂,驚則不寧,狂則不靜,故起臥為之不安,方用龍、牡以收散亡之陽。蜀漆(即常山苗,無蜀漆即代以常山)以去上竄之痰,而驚狂乃定。

於桂枝湯原方去芍藥者,方欲收之,不欲其泄之也。又按亡陽有二,汗出陽虛者,宜附子以收之,汗出陽浮者,宜龍骨、牡蠣以收之,病情不同,故治亦因之而異也。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緊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譫語。弱者發熱,脈浮,解之,當汗出而愈。

白話文:

患上傷寒,脈搏浮緩,這是典型的麻黃湯證。醫生急於治癒,見病人畏寒,就貿然用熾熱炭火熏蒸,結果導致汗出過多,損傷陽氣。陽氣浮於表面,所以病人神魂恍惚。心氣虛弱則容易驚恐,熱痰上湧則會神志不清,驚恐不安,神志恍惚,因此病人翻來覆去睡不踏實。治療要用龍骨、牡蛎收斂散失的陽氣,用蜀漆(或常山)化解上湧的痰液,使驚恐和神志不清的症状得以緩解。

桂枝湯原方去掉了芍藥,就是為了收斂陽氣,不讓它外泄。另外,陽氣耗損分為兩種:汗出陽虛者,要用附子收斂;汗出陽氣浮於表者,要用龍骨、牡蠣收斂。不同的病症,治療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患上傷寒,脈搏不緊不弦反而虛弱。虛弱的病人一定會口渴,因火毒灼傷的病人一定會說胡話。虛弱的病人發熱,脈搏浮緩,只要解表退熱,就會出汗而痊癒。

傷寒之為病,寒邪暴迫於皮毛,營衛之氣未動,邪正相持於表分,其勢緊張,故脈必弦緊。若脈不弦緊而弱,雖形寒發熱,究屬衛陽之虛,所謂「陽虛生表寒」也。且脈為血脈,脈不緊而弱,則營陰亦虛,虛者而更以火劫之,必胃中液涸而見譫語。譫語者,胃熱上蒙空竅也。

但陽虛而見外寒,必陽不足以衛外,而表邪因之,乃見惡寒發熱。但令弱而見浮,雖陰陽俱虛,猶當發汗而解。解外而兼顧裏陰,則栝蔞桂枝為宜。解外而兼清裏熱,則麻杏石甘為宜,不但如黃坤載所謂桂枝二越婢一湯也。張隱庵乃云:「當自汗出而愈。」按之「解之」二字,殊為差誤。

白話文:

傷寒病症的分析與治療

傷寒病是由寒邪入侵皮毛而引起的。起初,營衛之氣尚未受到影響,邪氣和正氣在表層相互抗衡,呈現緊張狀態,因此脈象一定會緊弦。如果脈象不緊弦反而微弱,即使患者表現出畏寒發熱的症狀,實際上屬於衛陽虛弱,也就是「陽虛生表寒」。

另外,脈象代表著血脈狀態。脈象不緊弦而微弱,說明營陰也虛弱。虛弱的狀態下如果再用火熱之法治療,必然導致胃液枯竭,進而出現神志不清(譫語)。譫語是因為胃火上炎,蒙蔽了頭部的竅竅所致。

然而,陽氣虛弱而出現畏寒,是因為陽氣不足以抵禦外邪,表邪趁虛而入,才會出現畏寒發熱的症狀。但是如果脈象微弱而浮,說明陰陽俱虛,仍然需要採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

治療外邪同時兼顧內在的陰虛,可以使用栝蔞桂枝湯。如果治療外邪同時要清內熱,可以使用麻杏石甘湯。這與黃坤載所說「桂枝湯二劑,越婢湯一劑」的治療原則相符。張隱庵則認為應該通過自汗出而痊癒。但「解之」二字卻是錯誤的說法。

太陽病,以火薰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經不解,必圊血,名為火邪。

脈浮熱甚,反灸之,此為實,實以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

《內經》有言,陽絡傷則唾血,陰絡傷則便血數升。太陽之病,本當從外解,漫以火薰,使毛孔乾燥,汗不得泄,陽氣內張,皮外固拒,則其人必躁,以至欲坐不得,欲臥不安,七日不解,陽熱內陷,傷其陰絡,遂致圊血。脈浮固屬太陽,熱甚則將傳陽明,本屬實熱,反誤認為假熱實寒而灸之,於是陽熱上熾,傷其陽絡,遂致咽燥唾血。咽為胃管,以咽燥,故知其將傳陽明也。

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白話文:

太陽病患者被火烤著,卻無法出汗,病人必然躁動不安,若持續七天無法解熱,就會出現便血,這稱為火邪。

脈象浮而熱度很高,卻反過來用灸法治療,這是錯誤的,因為這是實熱,卻用虛寒的方式治療,導致火邪更盛,病人就會出現咽喉乾燥、吐血的症狀。

《內經》裡說,陽絡受傷會吐血,陰絡受傷則會便血不止。太陽病本應從外解表,卻用火烤,導致毛孔乾燥,汗液無法排出,陽氣鬱積在體內,皮膚表面緊閉,因此病人會感到躁動不安,坐立難安,七天不解熱,陽熱內陷傷及陰絡,就會出現便血。脈象浮,屬於太陽病症,熱度高則表示將要傳入陽明經,本屬於實熱,卻誤以為是虛熱實寒而使用灸法,於是陽熱更加旺盛,傷及陽絡,就會出現咽喉乾燥、吐血。咽喉是胃的管道,咽喉乾燥,就知道將要傳入陽明經了。

脈象微弱而數,切不可使用灸法,因為火氣本身就是邪氣,會導致煩躁逆氣,這種做法是追逐虛弱,驅趕實熱,導致血氣散布在脈絡中,即使火氣微弱,但內攻之力強大,會灼傷骨骼、損傷筋脈,血氣難以恢復。

灸有隔薑而灸、隔蒜而灸之別。要必其人寒濕內阻,陽氣不達,關節酸痛者,乃為無弊。若其人見微數之脈,則虛陽外浮,真陰不守,陰虛不勝熏灼,則心煩而氣逆。追本虛之陰氣,逐原實之陽熱,於是腠理之血受灼,流溢經脈之中,星星爝火,化為燎原。行見血不養筋,筋不束骨,而痿躄成矣。

《內經》云:「血脈者,所以利關節,濡筋骨。」今血為火灼而內竄經脈,由經脈而關節,由關節而筋骨,煎熬內攻,日就枯槁,欲關節之復利,手足屈伸如志,可復得乎?吾故曰成痿躄也。此仲師言外之微旨也。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脈浮,故知汗出解也。

白話文:

灸法有以隔著薑片或蒜瓣灸的差別。必須是身體寒氣濕氣鬱結,陽氣無法到達,關節痠痛的人,才適合此法。若是有脈搏微弱而跳動頻繁的現象,表示虛陽外浮,真陰不足守住,陰虛受不了熱灸,就會心煩氣逆。追尋根本原因是陰氣虛,追逐原本的陽熱,因此皮肉縫隙的血氣受到灼傷,流到經脈中,像星星之火,變成燎原之勢。會導致血氣無法濡養筋脈,筋脈無法束住骨骼,最後變成痿縮、癱瘓。

《內經》說:「血脈的作用是滋養關節,濡潤筋骨。」現在因為血液被火灼而往內竄到經脈,從經脈到關節,從關節到筋骨,遭受煎熬、內部侵蝕,日漸枯萎。想要關節恢復靈活,手腳屈伸自如,怎麼可能呢?所以我才說會變成痿縮、癱瘓。這是仲師言外之意的細微旨意。

脈象浮動,適宜用發汗的方法解表,若用火灸,邪氣無法排出,反而會因熱而加重,病症從腰部以下,必定加重且麻痺,稱為火逆。想要自行發汗解表,必定先感到心煩,然後才會出汗。如何知道呢?脈象浮動,就能知道會出汗而解表。

太陽寒水,標熱而本寒,若沸湯然,汗之,則熱與水俱去而病當立解,此麻黃、桂枝二方,所以奪造化之權也。凡病用藥內攻,則邪從外散。用火外灸,則邪反內陷。所以然者,毛孔受火,則汗液凝閉而不得泄,標熱反因火而熾。由是陽熱在上,寒濕在下,腰以下身重而痹。

痹者,閉也。不惟無汗,而又益之枯燥也。所以然者,陽氣不得下達故也。火邪並陽熱併居於上,故名火逆。然脈仍見浮,則仍當自汗而解。惟太陽水氣之寒,因誤下內陷者,必先振慄,然後汗出而解。太陽標氣之熱,因火攻而下陷者,必先煩,然後汗出而解。陰加於陽,故振慄,陽加於陰,故先煩,為其誤治之原委,固自不同也。

白話文:

太陽病的寒水性質,表現為表面發熱,但內裡卻是寒冷,就像滾燙的開水一樣。如果用汗法治療,就能讓熱氣和寒水同時排出,病症也會立刻解除。麻黃湯和桂枝湯就是運用這種原理,奪取了自然運化的權力。一般來說,用藥內攻治療疾病,會讓邪氣從體表散發出去;而用灸法外治,則會讓邪氣反倒向內入侵。這是因為毛孔受熱後,汗液就會凝固堵塞,無法排出,表面的熱氣反而會因為火氣而更加旺盛。這樣一來,陽熱之氣就會停留在上部,寒濕之氣就會沉積在下部,導致腰以下的身體沉重而感到麻痹。

麻痹,指的是閉塞不通。不僅沒有汗出,反而會變得更加乾燥。這是因為陽氣無法下降到下部所致。火邪和陽熱之氣都停留在上部,所以叫做火逆。但是如果脈象仍然浮現,就仍然需要用自汗法來治療。只有太陽病寒水性質的病症,因為誤用下寒藥而導致寒邪內陷的,才會先出現發抖,之後才出汗而痊癒。而太陽病標氣性質的病症,因為火攻而導致熱邪下陷的,才會先出現煩躁不安,之後才出汗而痊癒。陰寒之氣加於陽氣之上,所以會發抖;陽熱之氣加於陰氣之下,所以會煩躁。這就是誤治導致病情變化不同的原因。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二兩。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牡桂(二兩合桂枝共五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燒針令發汗,此本桂枝湯證,先服桂枝湯不解,針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即愈之證也。先啟其風邪從入之門戶,然後用桂枝湯宣營分之鬱,使血熱達於高表,迸風邪而外出。陽氣外盛,針處又何從而被寒乎?乃治法不密,未能發肌腠之陽熱,合衛氣而固表,艾火既熄,寒氣乘虛閉其針孔。夫風池本少陽之穴,風池為寒邪遏抑,則少陽之氣不受,熱勢必抗而上行。

白話文:

用灼熱針灸讓病人出汗。若針灸的地方被寒氣侵襲,導致腫塊隆起發紅,則會引發驚厥。氣息從小腹上衝到心臟,則在腫塊上各灸一處,並服用桂枝加桂湯,再加入兩錢桂皮。

桂枝加桂湯配方

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牡桂(二兩,與桂枝合計五兩)

以上六味藥材,用七升水煎煮,取三升藥液,去掉渣滓,溫熱服用一升。

使用灼熱針灸促進發汗,這是桂枝湯證的治療方法。先服用桂枝湯,若症狀未緩解,再針刺風池、風府穴,並配合桂枝湯治療,便能痊癒。首先疏通風邪侵入的門戶,然後使用桂枝湯舒暢營分鬱結,使血熱達到肌表,驅除風邪外泄。陽氣外盛,針灸的地方怎麼會被寒氣侵襲呢?這是因為治療方法不周密,未能發揮肌膚腠理的陽熱,也未能使衛氣固表,艾火熄滅後,寒氣便趁虛閉塞針孔。風池穴本屬少陽經,如果風池穴被寒邪阻抑,則少陽之氣無法運行,熱氣勢必上行抗拒。

風府本督脈之穴,屬腎之奇經,風府被寒邪閉,吸則少陰之氣不平,亦且鬱而欲動。以少陽之升發,挾少陰之衝氣,此所以一見針處核起而赤,即氣從少腹上衝,欲作奔豚也。譬之陰霾晝晦,盛暑鬱蒸,地中水氣被吸,隨陽上升,一時風雨雷電突然交至,今少陽之火,挾腎氣上僭,與天時陽熱吸水氣上行,適相等也。迅雷疾風息乎雨,奔豚之為病息乎汗,又相類也。

故仲師治法,先灸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是即「先刺風池、風府,却與桂枝湯」之成例。蓋必疏泄高表之氣,然後可以一汗奏功。加牡桂者,所以復腎臟之元陽,倘亦引火歸原之義乎?黃坤載自負今古無雙,於灸核上之義,徒以「散寒」二字了之,又去原方之牡桂,吾笑其目光如豆耳。

白話文:

風府穴是督脈上的穴位,屬於腎臟的奇經,當風府穴被寒邪阻塞時,就會導致少陰之氣不順暢,進而鬱積並想衝出。由於少陽之氣具有升發作用,會帶動少陰之氣向上衝擊,因此針刺風府穴時,會看到針孔處立刻出現紅腫,這是氣從小腹向上衝擊,想要發作奔豚病的徵兆。這就好比陰霾籠罩白天,酷暑蒸悶,地底的水氣被吸上來,隨著陽氣上升,突然就下起風雨雷電一樣。現在少陽之火挾著腎氣向上僭越,與天時陽熱吸水氣上行的狀況正好相同。迅雷疾風隨雨而止,奔豚病也會隨著出汗而消退,兩者十分相似。

所以仲師的治療方法是,先在紅腫處各灸一壯,並服用桂枝加桂湯,這就符合「先刺風池、風府,然後再服桂枝湯」的原則。因為必須先疏通高處表面的氣機,才能用一次出汗來達到治療效果。加入牡桂的原因,是為了恢復腎臟的元陽,這也是「引火歸原」的道理。黃坤載自詡古今無雙,對於灸紅腫處的意義,只用「散寒」兩個字就解釋了,還去掉了原方中的牡桂,真是目光短淺,令人嗤之以鼻。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一兩)甘草(二兩)龍骨(二兩)牡蠣(二兩熬)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

火逆為陽盛劫陰,陰液本虧而又下之,則重傷其陰矣。乃不清其陽熱,益之以燒針,於是太陽陽熱,鬱而加熾,是生煩躁。仲師用桂枝湯中之桂枝、甘草,以疏太陽之鬱,因營虛而去苦泄之芍藥,以陽盛而去辛甘之薑、棗,加龍骨、牡蠣以鎮浮陽,而煩躁息矣。此本節用桂甘龍牡之義也。

白話文:

火气上逆,要往下引導。如果病人因為火气上炎而出現心煩意亂、焦躁不安,可以用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來治療。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的藥方如下:

桂枝一兩,甘草二兩,龍骨二兩,牡蠣二兩(先用火熬制)。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五升,煎煮至二升半,去除藥渣,溫服八合。

火气上逆是陽氣過盛而耗損陰液,原本陰液就虛弱,再加上往下瀉,就會嚴重損傷陰液。如果不清除陽熱,反而用針灸來刺激,就會讓太陽經絡的陽氣鬱積而更加熾盛,導致煩躁。仲景醫生在桂枝湯的基础上,用桂枝和甘草來疏通太陽經絡的鬱結,因為營氣虛弱所以去掉了苦寒瀉下的芍藥,因為陽氣過盛所以去掉了辛甘溫補的生姜和枣,加入龍骨和牡蠣來鎮住浮躁的陽氣,這樣煩躁就會消失。這就是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的用藥原理。

然則太陽中風,不汗出而煩躁者,何以用大青龍湯?曰:「此陰液未傷,陽氣欲達不達,故一汗而病已解。」「下後發汗,晝煩躁而夜安靜。」何以用乾薑附子湯?「發汗若下,病仍不解,煩躁者」,何以用茯苓四逆湯?蓋一為腎陽無根,隨天陽而外浮,故用乾薑、生附以續之,無他,陽微故也。一為陽氣傷於汗下,不能外達,故用茯苓四逆以助之,亦陽微故也。

故但以汗下不解之因於濕阻而加茯苓,以汗下不解之由於傷陰而加人參,要無取鎮逆之龍、牡。煩躁同,而所以為煩躁者異也。若後節所謂太陽傷寒,加溫針必驚者,證情與火劫亡陽同為龍、牡的證,方治見上,故本條不贅。

白話文:

如果太陽中風,沒有出汗卻感到煩躁,為什麼要用大青龍湯?因為這時候陰液沒有受損,陽氣想要發散卻又發散不出來,所以只要出一身汗,病就會好了。如果患者在瀉下之後再發汗,白天煩躁,晚上安靜,為什麼要用乾薑附子湯?因為發汗和瀉下之後,病症仍然沒有好轉,患者還感到煩躁。為什麼要用茯苓四逆湯?因為一種情況是腎陽虛弱,隨著天陽的外浮而外浮,所以用乾薑、附子來補腎陽;另一種情況是陽氣因發汗和瀉下而受損,不能外達,所以用茯苓四逆湯來幫助陽氣外達。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陽氣虛弱。

所以,對於發汗和瀉下之後仍然感到煩躁的患者,如果是因为濕阻而导致的,就加茯苓;如果是因為傷陰而导致的,就加人參。不需要用龍骨、牡蛎來鎮逆。雖然都是煩躁,但导致烦躁的原因不同。像後面提到的太陽傷寒,加溫針就會驚厥的,這種情況和火劫亡陽症狀類似,需要用龍骨、牡蛎來治療,在前面的内容已經提到了,所以這裡不再赘述。

太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此證為浮陽遇火劫而暴升,與上「脈浮」節意旨略同,為桂枝去芍藥加龍骨牡蠣證,前條已詳,茲特舉其所以必驚者之言。蓋太陽傷寒病由,實為毛孔水液被外寒凝沍,在氣分而不在血分,故但須麻黃湯開泄皮毛。若加溫針以助血熱,毛孔方為重寒所錮,陽氣不得外泄為汗,血熱重發於內,必至上衝於腦,而心神為之不寧,譬之關門捕盜,必至反鬪傷人不止也。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白話文:

太陽傷寒的病人,如果用溫針治療,一定會驚慌。因為這種病症是陽氣被火熱逼迫而突然升起,就像「脈浮」所描述的一樣,屬於桂枝去芍藥加龍骨牡蠣證,前面已經講過,這裡特別說明為什麼會驚慌的原因。太陽傷寒是由於毛孔中的水分被外寒凝結,停留在氣分,沒有進入血分,所以只需要用麻黃湯來疏通皮毛即可。如果用溫針來助長血熱,毛孔就被嚴重的寒氣封閉,陽氣無法外泄成汗,血熱在體內加重,就會衝擊腦部,導致心神不安,就像關門捉賊,反而被賊反擊一樣,傷人不止。

太陽病應該出現惡寒發熱的症狀,現在卻自汗出,反而不惡寒發熱,脈象細弱而數,這是因為治療過度導致嘔吐的緣故。如果嘔吐了一兩天,就會肚子餓,吃不下東西。如果嘔吐了三到四天,就會不喜歡吃稀飯,想吃冷食,早上吃東西晚上就吐,都是因為治療過度導致嘔吐造成的,這就是小逆。

世之治傷寒者,動稱汗吐下三法,此大謬也。三陽之證,惟汗下為常法,然汗之太過,下之太早,尚不免於流弊。至於吐,則在禁例,與火劫發汗相等,即如太陽傷寒,惡寒發熱其常也,此麻黃湯證也。即自汗出而見發熱,亦其常也,此中風主桂枝湯證也。今自汗出,反不惡寒發熱,關上脈見細數,細則為虛,數則為熱,關上則為脾胃,胃中原有胆汁及肝脾之液,為之消穀。

惟吐之太過,胆汁傾泄則黃而苦,肝液傾泄則清而酸,脾液傾泄則膩而甜(脾,西醫謂之脺,亦稱甜肉)。吐之太過,則胃中虛寒,不能消磨水穀。細數之脈,真寒而假熱。脈數者當消穀,今不能食,此與後文「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之脈數正復相等。

白話文:

治療傷寒的人,動不動就說要發汗、吐、下三種方法,這真是大錯特錯。三陽證,通常以發汗或下瀉為主要治療方法,但是發汗過度,瀉下過早,還是可能造成不好的後果。至於吐,則屬於禁止的治療方法,就像火災時用水滅火一樣,非常危險。就拿太陽傷寒來說,惡寒發熱是常見的症狀,這時候適合用麻黃湯。如果已經自汗,又出現發熱,也是常見的症狀,這時候適合用桂枝湯。但是,如果自汗之後,反而沒有惡寒發熱,而且脈象在關上位置細數,細則代表虛弱,數則代表熱,關上位置代表脾胃,胃中原本有膽汁和肝脾的液體,幫助消化食物。

如果吐得太過,膽汁大量流失,就會出現黃色苦味;肝液大量流失,就會出現清澈酸味;脾液大量流失,就會出現黏膩甜味(脾,西醫叫做胰臟,也稱為甜肉)。吐得太過,就會導致胃中虛寒,無法消化食物。細數的脈象,其實是真寒假熱。脈象數代表應該要消化食物,現在卻無法進食,這和後面提到的「發汗導致陽氣微弱,膈氣虛弱」的脈象是一樣的。

仲師言「一二日吐之腹中飢,口不能食」者,一候至二候為八九日之期,八九日則太陽氣將傳陽明,用藥吐之則傷胃氣,胃傷不受水穀,故腹中飢而口不能食,其所以不能食者,膈上之虛陽阻之也(此條宜附子理中冷服方受,或於溫藥中略增川連以導之)。

言「三四日吐之,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者,三候至四候為二十二、三日之期,二十二、三日,病氣將傳太陰,此時用藥吐之,傷其脾精,脾液不能合胆汁、肝液還入胃中而消穀。氣逆於膈上則生虛熱,陽微於中脘則生實寒,虛熱在上,不能受糜粥之熱,故反喜冷食。

胃中本寒,熱食尚不能消,況於冷食,故朝食而暮吐(此證名反胃,宜大半夏湯。半夏宜生用,甚則吳茱萸湯)。謂之小逆者,此雖吐之內煩,不比汗下亡陽之變,一經溫中,虛煩立止,故稱小逆。

白話文:

**仲景說:「一兩天就吐腹中饑餓,嘴不能吃」**的人,第一候到第二候是八九天,八九天後太陽經的氣將傳遞到陽明經,如果用藥催吐就會損傷胃氣,胃受損後不能消化食物,所以腹中飢餓而嘴不能吃,不能吃的原因是橫膈上的虛陽阻礙了食物。

**說:「三四天就吐,不愛糜粥,想吃冷食,早上吃東西晚上吐」**的人,第三候到第四候是二十二三天的時間,二十二三天的時候,病氣將傳遞到太陰經,此時用藥催吐,會損傷脾臟的精氣,脾液不能和膽汁、肝液一起返回胃中消化食物。氣逆於橫膈之上會產生虛熱,中脘陽氣微弱會產生實寒,虛熱在上,不能承受糜粥的熱氣,所以反而愛吃冷食。

胃中本來就寒,熱食尚不能消化,何況是冷食,所以早上吃下去的東西晚上就會吐出來。(這種證狀稱為反胃,宜用半夏湯。半夏宜用生品,嚴重時可用吳茱萸湯。)稱為小逆,是因為這種吐雖然會內熱煩躁,但和汗出下瀉導致陽氣喪失的變證不同,只要溫和中氣,虛煩就能馬上停止,所以稱為小逆。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太陽病當惡寒,以吐之之故,反不惡寒,此與前條同。惟不欲近衣,則與前條異。熱在骨髓,乃不欲近衣。吐之內煩,何以見此證情。仲師又不出方治,此正所當研核者也。蓋太陽之氣標熱而本寒,太陽寒水不能作汗,反隨湧吐而告竭,標熱乃獨張於外,此證若渴飲而脈洪大,則為人參白虎湯證,為其入陽明也。若但熱不渴者,則為桂枝白虎湯證,為其入陽明而未離太陽也。

學者能於此而推擴之,則思過半矣。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飲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白話文:

患上太陽病,會出現嘔吐,而太陽病通常會伴隨著怕冷,但現在病人卻不畏寒,甚至不想要靠近衣服,這是因為嘔吐導致內熱煩躁。

太陽病本應該怕冷,因為嘔吐的關係,反而不怕冷了,這點和前文相同。然而不想要靠近衣服就和前文有所不同了。熱氣侵入骨髓,所以才會不願意穿衣服。嘔吐導致內熱煩躁,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仲師也沒有提出治療方法,這正是我們應該仔細研究的地方。

太陽病的症狀表面是熱,但本質是寒。太陽的寒水無法發汗,反而隨著嘔吐而消耗殆盡,表面的熱氣就獨自外露。如果病人感到口渴,脈象洪大,這就是人參白虎湯的證候,因為熱氣已經侵入陽明經。如果只是發熱不口渴,這就是桂枝白虎湯的證候,因為熱氣侵入陽明經,但尚未離開太陽經。

學習者能夠以此推廣,就能掌握一半的醫理了。

病人脈象快速,快速代表熱氣,應該可以正常吃飯,卻反而嘔吐,這是因為發汗導致陽氣衰微,膈氣虛弱,脈象才會快速。快速代表外來的熱氣,無法正常消化食物。因為胃中虛寒,所以才會嘔吐。

脈數為熱,庸工之所知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則非庸工之所知矣。仲師不嫌苦口以啟迪後學,而舉世夢夢,直至今日,此醫道之所以常不明也。夫脈數果為實熱,則當消穀。今乃飲食入而反吐,以發汗太過,損其胃中之陽。膈上承受胃氣,氣乃不虛,今胃陽微而膈氣虛,由是虛陽上浮而脈反動數。

究其實,則為胃中虛冷,故食入反吐,按此即甘草乾薑湯證。上節所謂「燥煩吐逆,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者,此證是也。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其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吐,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吐,故知極吐下也。(此條訂正)

白話文:

脈搏跳動頻繁,是普通醫師都能辨別的熱證。但如果脈搏快是因為外感熱邪,患者又無法進食,這就不是一般醫師能理解的了。仲師不忌諱直言不諱,用來啓發後學,但世人卻浑浑噩噩,直到今天,醫道仍然蒙昧不清。如果脈搏快真的是實熱,那患者就應該能正常進食。現在患者卻是吃下去就吐出來,這是因為過度發汗損傷了胃陽。胸膈依靠胃氣來維持,如果胃氣不虛,胸膈也不會虛弱。現在胃陽微弱,胸膈氣虛,虛陽上浮導致脈搏跳動頻繁。

事實上,這是胃中虛寒導致的,所以吃下去就吐出來,這就是甘草乾薑湯的病症。上一段中提到的「燥煩吐逆,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就是指的這種病症。

太陽病如果超過十天,感到心窩溫熱想吐,胸口疼痛,大便稀溏,腹部微微脹滿,心情鬱悶煩躁,之前已經服用過峻下藥的,可以用調胃承氣湯治療。如果沒有服用過峻下藥,就不能使用。如果只是想吐,胸口疼痛,大便微溏,這就不是柴胡證。由於想吐,所以就知道之前已經服用過峻下藥了。(此條訂正)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已在三候之期,病機當傳陽明。「心下溫溫欲吐」者,溫溫如水將沸,水中時有一漚,續續上泛,喻不急也。胸為陽位,胸中陽氣不宣,故胸痛。但上閉者下必不達,而大便反溏,腹微滿而見溏,正繫在太陰腐穢當去之象。「鬱鬱微煩」者,此即「太陽病,若吐、若下、若發汗,微煩,與小承氣湯和之」之例也。

然必審其先時自極吐下傷其津液者,乃可與調胃承氣湯,若未經吐下,即不可與。所以然者,慮其濕熱太甚,下之利遂不止也。惟「但欲嘔,胸中痛,微溏」,何以決其非柴胡證,但欲嘔何以知其極吐下,意旨殊不了了。按傷寒十三日不解條下云:「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

白話文:

太陽病經過十多天已在三候的階段,病機應傳給陽明經。「心下溫溫欲吐」是說,溫溫的感覺就像水將要沸騰時,水中不時冒出一個泡,接連浮上來,這說明不緊急。胸部是陽分的地方,胸中的陽氣不疏通,所以胸痛。但是上半身不通,下半身必定不通暢,大便反而溏瀉,腹部稍有脹滿,同時出現溏瀉,正是太陰濕邪應當去除的現象。「鬱鬱微煩」這個症狀,是「太陽病,如果嘔吐、腹瀉、發汗,微煩,與〔小承氣湯〕合用」的例子。

然而,必須仔細辨別患者之前是否因極度嘔吐、腹瀉而損傷津液,才能給予調胃承氣湯,如果沒有嘔吐、腹瀉過,就不可以用。之所以如此,是考慮到患者濕熱過盛,用了瀉下藥就不能止瀉。只有「但想嘔,胸中疼痛,微溏」的症狀,如何確定不是柴胡徵候,但想嘔如何知道是極度嘔吐、腹瀉後所致,這些意思特別不分明。按照傷寒十三日不解條中所說:「胸脅部位脹滿而嘔吐,午後發作潮熱,一會兒又微溏」,這本來是柴胡徵候。

今但欲嘔而胸中痛,與胸脅滿而嘔相似,微溏則又與微利相似,況柴胡證多嘔,今反因嘔而決其為極吐下,意旨尤不可通。不知「嘔」字即上溫溫欲吐之「吐」,傳寫者誤作嘔字耳。但欲吐者,緣吐下傷其中氣,中陽虛寒而氣上泛也。惟既極吐下,胃津告竭,不無燥矢,故可與調胃承氣湯。

此條正以當傳陽明之期,證明調胃承氣證。張隱庵反謂非承氣證,已屬謬誤。又以「自極吐下」釋為「自欲極吐下」,按之文義,尤屬不通。此不過攷其未至十餘日時曾經吐下否耳。張隱庵惟不知「嘔」字為「吐」之誤,故說解支絀如此。

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陽隨經瘀熱在裏故也,抵當湯主之。

白話文:

現在病人想吐,但胸口疼痛,這和胸脅脹滿想吐很像;稍微腹瀉又和輕微腹瀉相似。况且柴胡證經常會想吐,現在反而因為想吐就下猛烈的瀉藥,這道理不通。其實“嘔”字就是上焦溫熱欲吐的“吐”,抄寫的人誤寫成“嘔”字而已。病人只是想吐,是因為瀉藥傷了中焦的氣,導致中焦陽虛寒氣上泛。不過既然已經猛烈瀉藥,胃液耗竭,不免會出現大便乾結,所以可以服用調胃承氣湯。

這段論述正是針對太陽病的後期,證明調胃承氣湯的證候。張隱庵卻反駁說這不是承氣湯的證候,這已經是錯誤的。他又把“自極吐下”解釋成“自欲極吐下”,按文義來說,更加不通。這只是考察病人十多天內是否曾經服用瀉藥而已。張隱庵只不過不懂得“嘔”字是“吐”字的誤寫,所以解釋得如此牽強。

太陽病,病程六七天,表證仍然存在,脈象微弱沉細,但沒有結胸。病人發狂,是因為熱邪在裡焦,少腹靠近膀胱的位置脹滿,小便自利,排出血液就痊癒了。這是因為太陽病邪隨著經脈的循行,熱邪停留在裡焦的緣故,抵當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抵當湯方

水蛭(熬)蝱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大黃(三兩酒洗)桃仁(三十個)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再服。

太陽病六七日,已滿一候,仍見惡寒發熱之表證,則其病為不傳。但不傳者,脈必浮緊及浮緩,乃反見沉微之脈。攷結胸一證,關上脈沉,以其結在心下也。今見沉微之脈,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因太陽陽熱陷於下焦,致少腹硬滿。夫下焦者,決瀆之官,上出於腎,下屬膀胱,西醫謂之輸尿管,亦稱腎膀管,中醫以為腎與膀胱相表裏者以此。以少陰為寒水之藏者,未嘗不以此也。

白話文:

抵當湯方

方劑組成:

  • 水蛭(熬製)三十個
  • 蝱蟲(去翅足熬製)三十個
  • 大黃(三兩,酒洗)
  • 桃仁(三十個)

製法:

將以上四味藥材,以水五升,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若服用後無效,可再服。

適用症狀:

太陽病發病六七日,已滿一候,仍出現惡寒發熱的表證,則此病為不傳之症。但不傳之症,脈象必浮緊或浮緩,反倒會出現沉微的脈象。

病理分析:

考究結胸症,關上脈沉,是因為病邪結聚於心下所致。現今出現沉微的脈象,卻不出現結胸症狀,患者反而發狂,這是因為太陽病的陽熱陷於下焦,導致少腹硬滿。

下焦是決瀆之官,上通腎臟,下連膀胱,西醫稱之為輸尿管,也稱腎膀管,中醫認為腎與膀胱相表裡,正是因為此。少陰經主寒水,所以也與下焦有關。

血海附麗於膀胱,太陽陽熱,隨經而結於府,傷及胞中血海,因病蓄血,然必驗其小便之利,乃可定為血證。抵當湯一下,而即愈矣。

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少腹硬,小便不利者,為無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證諦也。抵當湯主之。

太陽病身黃,血液之色外見,已可定為血證。加以脈沉結,少腹硬,則太陽標熱,已由寒水之藏,循下焦而入寒水之府。然小便不利者,尚恐其為水結,抵當湯不中與也。要惟小便利而其人如狂者,乃可斷為胞中血結,然後下以抵當湯,方為萬全無弊。蓋小便通則少腹不當硬,今少腹硬,故知其為熱瘀血海也。

白話文:

血海與膀胱相連,太陽經陽氣熱盛,隨著經絡聚集在膀胱,損傷了胞中血海,導致病患積血。必須觀察小便是否通暢,才能確定是否為血證。服用抵當湯後,病情就能迅速痊癒。

太陽病患者身體發黃,脈象沉澀緊結,小腹硬實,小便不順暢,這是因為身體缺乏血液。如果小便自如,但患者神志不清,像發狂一樣,就可以確定是血證,用抵當湯治療。

太陽病患者身體發黃,血液的顏色外露,已經可以確定是血證。再加上脈象沉澀緊結,小腹硬實,說明太陽經的熱氣已經從陽明經的熱性部位轉移到寒水之藏,沿著下焦經絡進入寒水之府。然而,小便不順暢,還不能確定是血結,不能服用抵當湯。只有當小便通暢,患者神志不清像發狂一樣,才能斷定是胞中血結,然後服用抵當湯治療,才能保證萬無一失。因為小便通暢,小腹就不會硬實,現在小腹硬實,說明是熱氣瘀阻血海。

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餘藥,宜抵當丸。

抵當丸方

蝱蟲(去翅足)水蛭(熬各二十個)桃仁(二十五個)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傷寒不從外解,太陽標熱循三焦水道,貫腎藏而下膀胱,因有蓄水之證,而少腹滿,但蓄水者小便必不利,五苓散主之,豬苓湯亦主之。今小便反利,證情實為蓄血。蓄血者,於法當下,為其熱結膀胱,延及胞中血海,所謂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也。「不可餘藥」云者,謂抵當丸外,不當復進他藥。

白話文:

傷寒病患發燒,肚子脹滿,原本應該排尿不順,現在卻反而排尿通暢,這是因為體內有積血的緣故,應該立刻用藥排出積血,不能再服用其他藥物,應該服用「抵當丸」。

抵當丸的藥方如下:

蝱蟲(去掉翅膀和腳) 水蛭(熬製,各二十個) 桃仁(二十五個) 大黃(三兩)

將以上四味藥搗碎分成四丸,用一升水煮一丸,取七合服用。服用後,不久應該會排出積血,如果沒有排出,就再服用一次。

傷寒病若不從外解,陽氣會沿着三焦水道循行,貫穿腎臟而下達膀胱,會出現蓄水症狀,導致肚子脹滿,但蓄水者小便通常不順利,可以用五苓散或豬苓湯來治療。現在病人反而排尿順暢,說明是蓄血的症狀。蓄血需要用藥排出,因為熱毒會積聚在膀胱,影響到子宮的血海,就像城門失火,也會波及池塘一樣。文中提到「不可餘藥」是指除了抵當丸以外,不應該再服用其他藥物。

丸之力緩,故晬時方下血,亦以其無發狂、如狂之惡候,故改湯為丸耳。

太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裏急也。

太陽標熱太甚,則飲水必多。惟太陽之熱,不能消水,雖其初小便自利,而水氣淩心,心下必悸,以心之悸,即可知其非蓄血。若小便不利而膀胱急結,其為蓄水益信矣。

問曰:「病結胸,有藏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

「何為藏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藏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白話文:

丸藥的效果緩慢,所以滿月時才下血,也是因為嬰兒沒有發狂、像發狂一樣的惡劣症狀,所以才將湯藥改為丸藥。

太陽病,小便頻繁者,是因為喝水太多,必然心悸。小便量少者,必然是膀胱疼痛且急迫。

太陽病的熱度過高,就會喝水很多。但是太陽病的熱度無法消解水氣,即使最初小便通暢,但水氣侵犯心臟,心下必然會悸動。因為心悸可以知道病患不是蓄血。如果小便不暢,膀胱緊縮,那就可以肯定病患是蓄水。

問:「病患患結胸,有藏結,症狀是什麼樣的?」答:「按壓胸部會痛,寸脈浮,關脈沉,叫做結胸。」

「什麼是藏結?」答:「像結胸一樣的症狀,飲食如常,時常腹瀉,寸脈浮,關脈細小沉緊,叫做藏結。舌苔白滑者,難以治療。」

結胸、藏結二證,予未之見,大率近代醫家,以硝黃為禁劑,既無下之太早之變。予所治太陽證,無不以發汗為先務,故亦無此變證,然其理則可知也。大抵太陽標熱挾實者易治,太陽本寒挾虛者難治。結胸之證,陰盛格陽者,難治。藏結之證,獨陰無陽者不治。黃坤載云:「本異日之陽明證,早下而成結胸,本異日之太陰證,誤下即為藏結。

」此數語最為深切著明。張隱庵乃以為「病發太陽而結於胸,病發少陰而結於藏」,無論此二證為誤治之壞病,不當言發於某經,結於某處,即太陽壞病而強認為少陰,究何異於瞽者之論五色乎。蓋論病不經實地試驗,即言之成理,終為誕妄。太陽之將傳陽明也,上濕而下燥,魄汗未盡,留於上隔,則為痰涎。

白話文:

结胸、藏结这两种病症,我从未亲眼见过,一般来说,现代医生都禁止使用硝黄,因此也不会有过早下泻的现象。我治疗太阳证,总是先以发汗为主要方法,所以也从未遇到过这种病变。但其中的道理是可以理解的。大体上来说,太阳证如果表热夹实,就比较容易治疗,如果太阳证本寒夹虚,就很难治。结胸的病症,是阴盛格阳,很难治疗。藏结的病症,则是独阴无阳,无法治疗。黄坤载说:“本来是阳明证,但过早下泻就形成了结胸;本来是太阴证,错误下泻就形成了藏结。”这段话非常精辟,点明了关键。张隐庵认为,“病发于太阳而结于胸,病发于少阴而结于藏”,我认为无论这两种病症是误治导致的,都不应该说发于某经,结于某处,即使是太阳证误治而强说是少阴证,这跟盲人论五色有什么区别呢?毕竟论病不能不经过实际检验,就算说得头头是道,最终也会是空洞的。太阳证即将传给阳明时,上部湿润而下部干燥,汗液未排尽,留在上焦,就形成了痰涎。

燥氣獨發於腸胃,則為便難。燥熱蒸迫上膈,乃見潮熱。熱邪合穢之氣,上衝巔頂,則為頭痛。濁氣上蒙於腦,則為譫語。此不難一下即愈者也。若夫下燥而上濕,則胃中之火不盛,濕邪上泛則嘔多,濕邪停於上膈,則心下硬滿。設攻之太早,燥矢雖略通,而痰涎內結,必不能一下而盡。

於是下後濕注大腸,則利下不止而死。濕留上膈而不去,則為結胸,此即陽明未經燥實,早下而病結胸之明證也。太陽寒水之併入太陰也。上寒而下濕,上寒則吐,下濕則腹滿。中陽不運,則食不下。水與濕混而為一,則自利甚。寒併太陰部分,則腹痛。此不難一溫而即愈者也。

白話文:

如果燥熱單獨在腸胃發作,就會導致排便困難。燥熱向上蒸騰逼迫到橫膈膜,就會出現潮熱。熱邪與穢濁之氣結合,向上衝擊頭頂,就會導致頭痛。濁氣上蒙蔽腦部,就會出現胡言亂語。這些症狀不難在一瞬間治癒。

但如果下面是燥熱,上面卻是濕邪,那麼胃裡的火氣就不旺盛,濕邪向上泛起就會導致嘔吐不止,濕邪停留在橫膈膜就會導致心窩處硬滿。如果過早地用藥攻治,雖然燥熱的糞便稍微通暢,但痰涎卻會在體內凝結,無法一次治癒。

這樣一來,大腸下面就會因為濕邪而導致瀉痢不止,最終危及生命。如果濕邪停留在橫膈膜而不消散,就會導致結胸,這就是陽明經脈還沒被燥熱所傷,就過早地用藥導致結胸的明證。

太陽經的寒水與太陰經的濕邪結合在一起。上面寒涼,下面濕濁,上面寒涼就會導致嘔吐,下面濕濁就會導致腹脹。中焦陽氣不能運轉,就會導致食慾不振。水與濕邪混合在一起,就會導致腹瀉不止。寒邪與太陰經結合在一起,就會導致腹痛。這些症狀不難用溫陽的方法在一瞬間治癒。

若夫太陽寒水閉於皮毛腠理者,未經化汗,太陰濕藏沾漬不解者,未經陽熱蒸迫化燥,設謬以為可攻,而在表之寒在裏之濕,凝固而不去,於是濕痰下注入腸,無陽氣為之蒸化,則其病為痼瘕(痼瘕色白而粘膩,設見渴飲諸證,則中含陽明燥氣,下之可愈)。濕痰併居中脘,無陽熱與之相抗,則其病為胸下結硬,是謂藏結。

藏結者,結在太陰之藏也,此即太陽之病繫在太陰,誤下而成藏結之明證也。凡病中有所不通則痛,痰涎凝結於胸中,故按胸而痛。寸脈浮者,表未解也。關脈沉者,以邪結胸膈而中氣不通也。然則藏結何以如結胸狀,明其為太陰之病,胸下結硬之證也。此證食本不下,因誤下之故,而反飲食如故,本自利而自利未減者,此正與厥陰證之除中相類。除中者,陰寒內據,胃氣中絕,上無所拒,而下不能留也。

白話文:

如果太陽的寒氣水液閉塞在皮膚腠理中,沒有通過發汗散發出來;太陰的濕氣濕潤內臟,粘滯不散,沒有通過陽熱的蒸騰化為乾燥;如果錯誤地認為可以用攻的治療方法,那麼表面的寒氣和裡面的濕氣就會凝結在一起無法消散;濕痰於是下注腸道,沒有陽氣來蒸化,那麼這種病就會成為難以治癒的痼瘕(痼瘕的顏色是白色而粘膩的,如果出現口渴、想喝水等症狀,那麼裡面含有陽明經的燥氣,下法可以使病症好轉);濕痰同時停留在中脘,沒有陽熱來抗衡,那麼這種病就會表現為胸下結塊,這叫做藏結。

藏結就是結在太陰臟腑的病,這是太陽的病連累到太陰,錯誤地使用了攻下法而導致藏結的明確證據。凡是身體內有不通暢的地方就會疼痛,痰涎凝結在胸中,所以按壓胸部就會疼痛。寸脈浮起,說明表證還沒有解除。關脈沉細,是因為邪氣結在胸膈,導致中氣不通。那麼,藏結為什麼表現得像結胸,可以看出這是太陰臟腑的病,胸下結塊的證狀。這種病症本來飲食就難以下嚥,因為錯誤地使用了攻下法,反而使飲食恢復正常;本來腹瀉,而腹瀉並沒有減輕,這種情況正好與厥陰證的除中相似。除中就是指陰寒內聚,胃氣被阻,上面沒有東西抵擋,下面不能留住。

寸脈浮關脈細小沉緊者,則以太陽之氣浮於外,胸以下固獨陰無陽也。「舌上白苔滑,難治」云者,蓋胃中有熱併濕上蒸則苔黃膩,胃有燥熱乃見焦黑,若但見白苔而兼潤滑,則中陽已敗。乾薑、甘草不足以復之,附子理中不足以溫之,而扁鵲驚走矣。

藏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胎滑者,不可攻也。

病機陷於半表半裏者,邪正相爭,則往來寒熱,故太陽病有發熱惡寒之桂枝麻黃各半湯,有形似瘧日再發之桂枝二麻黃一湯,有發熱惡寒之桂枝二越婢一湯,又有傷寒中風五六日往來寒熱之柴胡湯。若不往來寒熱,則正氣不能與邪爭。惟其為獨陰無陽,故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脾腎虛寒而不復溫升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在寸關部位浮而細小,沉而緊,就表示陽氣浮於體表,胸部以下則只有陰氣而無陽氣。有句話說:「舌頭上有白苔而且滑潤,很難治療。」這是因為胃裡有熱氣和濕氣上蒸,就會形成黃膩的苔,胃裡有燥熱就會出現焦黑的苔。如果只看到白苔而且光滑,就表示陽氣已經衰敗了。乾薑、甘草不足以恢復陽氣,附子理中藥也無法溫暖它,扁鵲都會感到驚慌失措。

如果病症停留在體內,沒有陽氣,而且不出現寒熱交替的現象,病人反而很安靜,舌頭上有滑苔,就不能用攻邪的方法治療。

疾病的機理如果陷於半表半裏,邪氣和正氣互相爭鬥,就會出現寒熱交替。所以太陽病有發熱惡寒的桂枝麻黃各半湯,有類似瘧疾每天發作兩次的桂枝二麻黃一湯,有發熱惡寒的桂枝二越婢一湯,還有傷寒中風五六天出現寒熱交替的柴胡湯。如果沒有寒熱交替的現象,就表示正氣無法與邪氣抗爭。由於是獨陰無陽,所以病人反而很安靜。舌頭上有滑苔,表示脾腎虛寒而無法溫暖上升。

譬之,土潤潯暑,則地生莓苔。可見舌上有苔,實由脾陽挾水氣上行,鬱蒸而始見,今藏結之證,中陽垂絕,寧復有生氣發見於舌本,故但見寒濕之苔滑,而絕無一線生機。此證不攻必死,攻之亦死,曰不可攻者,冀其陽氣漸復,或當挽救於萬一也。

十棗湯,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結胸者,體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此條訂正)

大陷胸丸方

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尖熬黑)

白話文:

就像土地濕潤炎熱就會長出青苔一樣,舌苔的出現是因為脾陽攜帶著水氣上行,鬱積蒸騰才顯現出來。現在這種內藏積結的病症,中陽衰竭快要斷絕,哪還有生氣能顯露在舌根上?所以只看見寒濕的滑苔,絲毫沒有生機。這種病不治療必死,治療也死,說不可治療,是希望陽氣慢慢恢復,或許能有一線生機。

十棗湯本應該溫補陽氣,卻反而導致瀉下,熱氣內陷導致結胸。病症本就屬於陰寒,卻反而瀉下,進一步加重了痞塞。所以造成結胸的原因,是瀉下得太早。

結胸的患者,身體僵硬如同抽筋,瀉下之後則會舒緩,適合服用大陷胸丸。

大陷胸丸的藥方:大黃半斤,葶藶子半升熬製,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尖熬黑。

上四味,搗篩二味,內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彈丸一枚。別搗甘遂一錢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溫頓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為效,禁如藥法。

此條病發於陽,病發於陰,自當以太陽言之,與上發於陽發於陰一例。黃坤載懸解,最為諦當。張隱庵以陰為少陰,其謬誤要無可諱。陳修園因之,此又應聲之過也。風為陽邪,則病發於陽,為中風,當以桂枝湯發腠理之汗,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曰熱入者,因中風有熱故也。

寒為陰邪,則病發於陰為傷寒,當以麻黃湯發皮毛之汗,而反下之,寒入因而作痞,仲師不言寒入者,省文耳。中風有汗發熱,易於傳化陽明,俟其傳陽明而下之,原無結胸之變。惟下之太早,汗未透達於肌表,因合標陽內壅,寖成熱痰,阻遏肺氣。肺氣塞於上,則腸胃閉於下,其證略同懸飲之內痛。

白話文:

上列四味藥材中,搗碎杏仁和芒硝這兩種藥材。將搗碎的杏仁、研磨成脂狀的芒硝,與散劑混合,取如彈丸般大小的一份。另外搗碎甘遂一錢匕,加入白蜜二合,水二升,煮至剩餘一升,溫熱後一次服下。服用後一晚即會產生效果,若未瀉下則可再服。以瀉下為治療效果,禁忌與藥物法相同。

此病症發於陽,病發於陰,理應以陽症論之,與上文中的「陽發於陽、陰發於陰」一例相同。黃坤載的懸解最為準確妥當。張隱庵以陰為少陰,其謬誤顯然。陳修園因循張隱庵之說,此亦是附和之過。風為陽邪,則病發於陽即為中風,應以桂枝湯發散肌表之汗。若反用瀉下之法,會使熱氣入裡而形成結胸。所謂「熱入」,因中風時已具熱症。

寒為陰邪,則病發於陰為傷寒,應以麻黃湯發散皮毛之汗。若反用瀉下之法,會使寒氣入裡而形成痞證。仲師未言「寒入」,乃簡略用詞。中風時若有發汗發熱的現象,容易轉化成陽明證。待其轉為陽明證後再用瀉下之法,原本不會產生結胸的變化。但若瀉得過早,汗未透達於肌膚表層,便會導致表陽內壅,逐漸形成熱痰,阻礙肺氣。肺氣若在上焦受阻,則腸胃在下焦會受閉,此症狀與懸飲之內痛略同。

所以然者,以濕痰膠固於陽位故也。濕痰凝於膈上,燥氣留於中脘,故其為病,體強如柔痙。《金匱痙.濕暍篇》所謂「身體強,几几然」者即是。由體強几几而進之,即為臥不著席之大承氣證。今本條却言項強,傳寫者誤體為項耳。仲師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者,葶藶、杏仁、甘遂以去上膈之痰,硝、黃以導中脘之滯。

燥氣既去,經脈乃伸,其所以用丸不用湯者,此正如油垢粘滯,非一過之水所能盪滌也。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易否之彖傳曰:「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外君子而內小人。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明乎此,乃可與言結胸之危候。仲師之言曰:「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又曰:「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夫群邪在位,賢人在野,則其國必亡。虛陽外脫,陰寒內據,則其病必死,其所以必死者,結胸而見沉緊之脈,雖陰寒在裏,遏其真陽,邪正交爭,脈因沉緊,但令真陽戰勝,則一下而陰寒消歇,其病決不致死。若反見浮大之脈,譬之明季阮馬持權於內,史閣部併命於外,必至君子與小人同敗。

白話文: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濕痰粘固在陽位。濕痰凝結在膈肌上方,燥邪停留在中脘,因此病症發作時,身體強直猶如柔痙。《金匱痙.濕暍篇》中所說的「身體強直,抽搐不止」就是指這種情況。由身體強直抽搐發展下去,就會變成臥牀不起的重症大承氣證。現在這條醫案卻記載為項部強直,應該是傳抄時誤把「體」寫成了「項」。仲景說用下藥就會和解,應該使用大陷胸丸,其中的葶藶、杏仁、甘遂可以去除上膈的痰液,硝石、芒硝可以導通中脘的滯氣。

燥氣消除後,經脈才能舒展,使用丸劑而不是湯劑的原因,就像油垢粘滯,不是一時的水就能沖刷乾淨的。

結胸證諸證齊全,煩躁的人,也會死亡。

《易經》中的《否卦》的彖傳說:「內部陰柔而外部陽剛,內部柔軟而外部堅硬,外部君子而內部小人。小人得勢,君子衰落。」明白了這個道理,才能瞭解結胸證的危重。仲景說:「結胸證,脈搏浮大的人,不能用下法治療,用下法就會死亡。」又說:「結胸證諸證齊全,煩躁的人,也會死亡。」當羣邪在位,賢人在野,那麼國家必定滅亡。陽氣外泄,陰寒內侵,那麼疾病必定致命,之所以必定致命,是因為結胸而見沉緊脈,雖然陰寒在內,遏制了真陽,邪正交爭,脈象因此沉緊,只要真陽獲勝,一用下法,陰寒就能消散,病症就絕對不會致命。但如果相反,見到浮大脈象,就好像明末清初阮大鋮把持朝政,史可法苦苦支撐,最終導致君子和小人同歸於盡。

以沉涸之陰寒,格垂脫之真陽,苟不顧其本原而攻下之,不根之陽,方且因之而滅息。此結胸見浮大之脈,所謂下之而必死者也。其所以煩躁亦死者,結胸之為病,本痰涎併居胸膈之證。其脈沉而緊,心下痛而硬,不大便,舌燥而渴,日晡潮熱,心下至少腹俱硬滿而痛,或體強如柔痙,或心中懊憹。脈之所以沉緊者,病氣凝聚而中有所著也。

心下痛而硬者,痰濁與水氣併居陽位,格拒而不下也。不大便,舌燥而渴,日晡潮熱,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者,太陽寒水凝於上,陽明燥氣動於下也。體強如痙者,陽熱內陷而燥氣傷筋也。心中懊憹者,心陽為濕痰所鬱,而氣不舒也。夫所謂結胸證悉具者,在外則狀如柔痙,在裏則膈內拒痛,陰寒內乘,陽熱外灼,此證已屬大難,若更加以煩躁,則證情益劇。蓋陽氣欲發,格於外寒則煩躁,孤陽無歸,格於裏陰,則亦煩躁。

白話文:

沉滯的寒氣阻滯了垂危的陽氣,如果不顧及根本原因而採用瀉下的方法,虛浮的陽氣不僅不會恢復,反而會因瀉下而消亡。這種結胸症狀表現為脈浮大,也就是說如果採用瀉下的方法,必定會導致死亡。

結胸症狀之所以會出現煩躁不安,是因為結胸病的本質是痰涎聚積在胸膈之間。其脈象沉而緊,心下疼痛而堅硬,不大便,舌頭乾燥口渴,到了下午潮熱,心下至小腹都堅硬滿脹而疼痛,或者身體強直如柔痙,或者心中煩悶鬱結。之所以脈象沉而緊,是因為病邪凝聚,中焦受到阻滯。

心下疼痛而堅硬,是因為痰濁與水氣同時聚集在陽位,阻滯不暢而不能下行。不大便,舌頭乾燥口渴,到了下午潮熱,心下至小腹堅硬滿脹而疼痛,是因為太陽經寒水凝結在上,陽明經燥氣激發在下。身體強直如痙,是因為陽熱內陷,燥氣損傷筋脈。心中煩悶鬱結,是因為心陽被濕痰鬱結,氣機不暢所致。所謂結胸證狀齊全的,在外在表現為柔痙,在內在則膈內疼痛阻滯,寒氣內侵,陽熱外灼,此證已屬大難,如果再出現煩躁不安,則病情會更加嚴重。這是因為陽氣欲發,受到外寒阻滯則會煩躁,孤陽無所歸,受到內陰阻滯,同樣也會煩躁。

煩躁同而格於裏陰者為甚。譬之漢唐明之末,群奸擅威福於朝,黨錮清流東林之獄,流毒海內,士氣消磨殆盡,而三社屋矣。夫群奸肆虐,稍有人心者,不能不併力而爭,此亦一煩躁之象也。結胸一證,苟中脘陽氣未亡,無論湯盪丸緩,皆當下之,而即愈。若濁陰內閉孤陽不歸,脾腎虛則裏寒益劇,裏寒劇則標熱益熾。

譬之油燈將滅,必反大明,此結胸證悉具,所為煩躁而亦死者也。張隱庵乃謂「太陽正氣內結,而不能外出」,並謂「今之患結胸而死者,皆由正結」,見理之悠謬,明眼人當自辨之(陳修園謂「邪實固結於內,正虛反格於外」,極有見地,黃坤載說尤精)。

白話文:

煩躁症狀加重,並深入體內陰寒之處,情況十分嚴重。就好像漢唐明朝末年,奸臣把持朝政,黨錮清流,東林黨人遭受迫害,禍害遍及天下,士氣消沉,國家危在旦夕。奸臣橫行霸道,稍具良知的人,都不得不奮起反抗,這也是一種煩躁的表現。

結胸病症,如果胃脘部的陽氣尚未耗盡,無論是用湯劑、散劑還是丸劑,都應該立即治療,就能痊癒。如果陰邪阻礙在體內,陽氣孤獨無依,脾腎虛弱,則體內寒氣更加嚴重,內寒加劇,則表面的熱症也更加猛烈。

這就好像油燈快要熄滅時,反而會突然燃燒得更加明亮一樣,這正是結胸病症的典型表現,也是煩躁而致死的原因。張隱庵認為這是「太陽正氣內結,不能外出」,並認為「現在患結胸而死的人,都是由於正氣內結」,他的觀點十分錯誤,明眼人應該自己辨別。陳修園說「邪氣固結在體內,正氣虛弱反而向外發散」,他的見解非常精闢,黃坤載的論述更是精妙。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中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此黃宜茵陳蒿湯為是)。

大陷胸湯方

大黃(六兩)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滓,內芒硝。煮一兩沸,內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白話文:

太陽病,脈搏浮動而跳得快,浮則表證,數則熱證,動則疼痛,數則氣虛。頭痛發熱,微微盜汗,卻又怕冷,表示表證未解。如果醫生錯誤地使用下法,脈搏浮動變慢,胸膈疼痛,胃中空虛,外邪犯胸,呼吸短促煩躁,心中悶悶不樂,陽氣內陷,心中感到硬塊,這就是結胸,可以用大陷胸湯治療。如果沒有結胸,但頭部出汗,其他地方不出汗,汗液從脖子流回,小便不利,身體一定會發黃(這種黃疸適合用茵陳蒿湯治療)。

大陷胸湯的配方:

大黃(六兩)、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

以上三味藥,用六升水,先煮大黃,取兩升,去渣,加入芒硝。煮沸一兩沸後,加入甘遂末,溫服一升,如果效果良好,就停止服藥。

太陽病,無問傷寒中風,其脈必浮。浮而見數,則為中風發熱。動者,不靜之謂。風中肌腠,則上冒太陽之穴而頭痛。數為營氣之熱,肌腠閉而營虛不能作汗。風熱上鬱,故頭痛而脈數。醫者苟遇此證,一見頭痛發熱,汗出惡寒者,不特腠理未解,既皮毛亦未解,桂枝二越婢一湯,其正治也。醫反下之,則表陽隨之下陷而營氣益虛。

動數之脈,因變為遲,此證太陽魄汗未經外泄,則以誤下而成上濕。太陽陽熱不從汗解,則以誤下而成下燥。上濕不盡,則痰涎凝結而膈內拒痛,下後胃中空虛,中無所阻,下陷之陽熱上衝,客氣動膈,而又上阻於痰濕,則短氣而躁煩。於是心中懊憹。懊憹者,濕盛陽鬱而氣機不利也。

白話文:

太陽病,無論是傷寒還是中風,其脈象必然浮起。如果脈象浮起且見到數(快速)脈,則為中風發熱。動脈,指的是脈搏跳動不平穩的現象。風邪入侵肌膚腠理,會使頭部受到影響而引起頭痛。數脈表示營氣(血液循環)的熱度,肌膚腠理閉塞,導致營養不足,不能出汗。風熱向上鬱積,因此會引起頭痛和脈數的現象。

當醫生遇到這種情況時,一旦發現頭痛發熱、出汗畏寒的症狀,不僅是皮膚沒有解開,連皮膚的表層也沒有解開,應當使用桂枝二越婢一湯來進行正確治療。然而,如果醫生不當使用下法(如大黃等藥物),會使表陽之氣隨之下陷,導致營氣更加虛弱。

脈動數的現象,會轉化為緩慢,這表明太陽的汗液並未經由外洩,而是因為誤用下法而導致上部出現濕氣。太陽的陽熱不能通過出汗來解除,則會因為誤用下法而導致下部乾燥。上部的濕氣未能完全排出,痰涎會凝結在膈內,引發疼痛,下後(即下藥)後胃中空虛,中無所阻,下陷的陽熱上衝,客氣(即邪氣)會動膈,加上上部被痰濕阻礙,會使人感到短氣和煩躁。這時心中會感到懊惱。懊惱表示濕氣過重,陽氣被阻滯,氣機運轉不順暢。

陽氣迫於下,濕邪停於上,壅阻膈下,心下因硬,此為結胸所由成。內陷之陽氣,欲出而不得,故躁煩可以不死,非似孤陽外浮、陰寒內阻之煩躁,為陰陽離決而必死也。是故大陷胸湯,用大黃、芒硝,以除內陷之陽熱,用甘遂以祛膈下之濁痰,而結胸自愈矣。設因誤下之後,不病結胸,則寒濕內陷,而上無津液,證情與火劫發汗但頭汗出劑頸而還相似。

惟火劫發汗者,津液已涸,故陰虛不能作汗,此證為陰液內陷,故亦見但頭汗出劑頸而還之證。陰液與濕熱並居,故小便不利而身發黃,但令小便一利,則身黃自退。太陽府氣通,陰液得隨陽上升,而汗液自暢,此又為五苓散證,而無取大陷湯者也(不由誤下之結胸,予屢見之)。

白話文:

當陽氣被逼向下,濕邪停留在上,阻塞胸膈下方,導致心窩處堅硬,這就是結胸的成因。內在的陽氣被困住,想要出來卻無法,因此會出現躁煩,但並不會致命,這與陽氣外浮、陰寒內阻所導致的躁煩不同,後者屬於陰陽分離,必死無疑。所以大陷胸湯使用大黃、芒硝來消除內在的陽熱,用甘遂來去除胸膈下方的濁痰,如此結胸自然會痊癒。

假如誤用下瀉藥之後,沒有患上結胸,則寒濕會內陷,而上焦沒有津液,症狀與火劫發汗後只有頭部出汗,汗液流到脖子就返回的情況相似。

然而火劫發汗的人,津液已經枯竭,所以陰虛無法出汗,這個情況是陰液內陷,也會出現只有頭部出汗,汗液流到脖子就返回的症狀。陰液和濕熱共同存在,所以小便不利且身體發黃,只要讓小便通暢,身體發黃就會自然消退。太陽經脈氣機通暢,陰液就能隨著陽氣上升,汗液自然流暢,這又是五苓散的病症,不需要使用大陷胸湯(這是我多次見到的,並非誤用下瀉藥導致的結胸)。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甫及一候,所謂「傷寒一日,太陽受之」也。本寒鬱於上,標熱實於下,因病結胸。關上脈沉緊者,寒與熱並居於中脘也。中脘氣阻,故心以下痛。水氣與熱結而成痰,故按之石硬。但用硝、芒以去實熱,甘遂以下濕痰,而結胸自愈。此證不由誤下而成,治法與之相等,學者於此,可以悟參變矣。

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裏,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傷寒十餘日,當兩候之期,設傳陽明,必發潮熱,乃熱結於腸胃,而又往來寒熱,則陽明之證垂成,太陽之邪未解,如是即當與大柴胡湯,使之表裏雙解。但胸中痛而表無大熱,則陽明之火不實,而太陽之水內壅,上積於胸下及兩脅三焦,水道不能下達膀胱。大黃、芒硝皆在禁例,但須與懸飲內痛同治,投之以十棗湯,而胸脅之水邪已破。

白話文:

傷寒,六七日,結胸熱盛,脈象沉而緊,心臟以下疼痛,按壓如石頭般的硬,可用大陷胸湯治療。

傷寒經過六七天,也就是一候的時間,所謂「傷寒一天,受於太陽經」。寒氣鬱積在上,熱邪實結在下,因此形成結胸。關上脈象沉而緊,表示寒與熱同時存在於中脘。中脘不通暢,因此心以下疼痛。水氣與熱邪結合形成痰,所以按壓時感覺堅硬如石。只用硝石和芒硝來清除熱邪,甘遂來化解濕痰,結胸就能痊癒。這種情況不是誤下造成,但治療方法相同,學者可以從中領悟衍變。

傷寒,十餘日,熱邪結於內,反覆發作寒熱,可以使用大柴胡湯。但若只結胸,沒有明顯發熱,這是水邪結在胸脅,只要頭部微微出汗,可用大陷胸湯治療。

傷寒十餘天,約兩候的時間,如果傳入陽明經,必定發作潮熱,表示熱邪結於腸胃,同時又反覆發作寒熱,則陽明經證狀即將形成,太陽經邪氣尚未解除,如此即應使用大柴胡湯,讓表裡同時疏解。但若胸中疼痛而表面沒有明顯發熱,表示陽明經實火不盛,而太陽經水氣內停,上積於胸下及兩脅三焦,水分無法下達膀胱。大黃和芒硝都不適用,只需要和治療懸飲內痛一樣,服用十棗湯,就能消除胸脅水邪。

要惟頭有微汗出者,陽氣既不能外泄而成汗,寒水又不能化溺而下行,不得已而用大陷胸湯,此亦從頭上之微汗,察其中有陽熱,格於中脘痰濕而攻之。設頭上並無微汗,則仍為十棗湯證,不當更用大陷胸湯矣。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之病,重發汗而復下之。津液屢傷,則陽明之府氣將燥,故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有潮熱,此皆大承氣湯證。惟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手不可觸者,可決為水氣痰涎凝沍不解,而非承氣湯所能奏效。特於大黃、芒硝外,加甘遂以攻之。如是則不特去陽明之燥,併水氣痰涎一時劖削,此亦雙解之法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頭上微微出汗,說明陽氣無法正常排出形成汗液,寒水也無法轉化為尿液排出,這時就需要用大陷胸湯。這是因為從頭上微汗可以看出體內有陽熱,被痰濕阻滯在中脘,因此需要用藥攻治。但如果頭上沒有微汗,就仍然是十棗湯的病症,不應該使用大陷胸湯。

太陽病,如果多次發汗又服用瀉藥,導致津液受損,陽明經的氣機就會變得乾燥,因此會出現五六天沒有大便的症状。舌頭乾燥口渴,下午出現潮熱,這些都是大承氣湯的病症。但如果心下到小腹硬滿疼痛,碰觸都無法忍受,就可以判斷是水氣、痰涎凝結阻塞,而不是承氣湯能夠治療的。因此在原方大黃、芒硝的基础上,加入甘遂來攻治。这样不僅可以去除陽明經的燥热,还能同時消散水氣和痰涎,這是雙重功效的治療方法。

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小陷胸方

黃連(一兩)半夏(半斤)栝蔞實(大者一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蔞,取三升,去滓,內諸藥,煎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病在心下,故稱結胸。小結胸與大結胸同,此部位之不可改易者也。但按之痛,則與不按亦痛之大結胸異。脈浮滑,則與大結胸之沉緊異。所結不實,故無沉緊之脈,必待按之而始痛。太陽標熱並於上,故脈浮。水氣濕熱結於心下,故脈滑。小陷胸湯,黃連苦降,以抑在上之標熱,半夏生用,以泄水而滌痰,栝蔞實以泄中脘之濁。

白話文:

胸口有輕微的疼痛,按壓時會痛,脈搏浮滑,可以使用小陷胸湯治療。

小陷胸湯的藥方是:黃連一兩、半夏半斤、栝蔞實一個(大的)。

將以上三味藥材用六升水先煮栝蔞實,煮到剩下三升,去渣後再加入其他藥材,煎煮到剩下兩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胸口疼痛是因為心下有結塊,稱為結胸。小結胸與大結胸相同,都是發生在這個位置,不可變動。但是小結胸按壓才會痛,而大結胸不按壓也痛。小結胸的脈搏浮滑,和大結胸的沉緊不同。由於結塊不實,所以沒有沉緊的脈搏,只有按壓才會痛。太陽經的熱氣上升,所以脈搏浮。水氣濕熱聚集在心下,所以脈搏滑。小陷胸湯中,黃連苦寒,可以抑制上升的熱氣;半夏生用,可以泄水去痰;栝蔞實可以排除中脘的濁氣。

按此,即瀉心湯之變方。後文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皆黃連、半夏同用,是其明證也。意此證裏實不如大結胸,而略同虛氣之結而成痞。方中用黃連以降上冒之熱邪,用栝蔞實以通胃中之積垢,與後文治痞之大黃黃連瀉心湯相類,但此證為標熱陷於心下,吸引痰涎水氣而腑滯稍輕,故以黃連、半夏為主,而以栝蔞實易大黃。

後文所列之痞證,關上脈浮者,腑滯較甚,而又為標熱吸引,故以大黃為主,而黃連副之,不更納去水之半夏也。

白話文:

這篇文字的意思是,這方子是瀉心湯的變方。後面提到的半夏瀉心湯、生薑瀉心湯、甘草瀉心湯,都含有黃連、半夏,這就證明了這一點。

這個證狀,不像大結胸那樣實證,而是有點像虛氣凝聚而成的痞證。方子中用黃連來降伏上衝的熱邪,用栝蔞實來通暢胃中的積垢,與後面治療痞證的大黃黃連瀉心湯類似。但是,這個證狀屬於表熱陷於心下,吸引痰涎水氣,而腑滯相對較輕,所以用黃連、半夏為主,用栝蔞實代替大黃。

後面列出的痞證,脈象關上脈浮,說明腑滯較重,又是表熱吸引造成的,所以用大黃為主,黃連輔助,就不需要再加入利水化痰的半夏了。

太陽病,二三日,不能臥,但欲起,心下必結。脈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結胸,未止者,四日復下之,此作協熱利也。

古者庸工之誤治,必有誤治之因,所患一間未達耳,非似今日之名醫,不論何證,既以不能生人不能殺人之藥為標準,置人於不生不死之間也。太陽病二三候,正當傳陽明、少陽之期。「不能臥,但欲起,心下結」,此正與胃家實相似,蓋胃不和,固寐不安也。誤下之因,實出於此。

由是以微弱之脈本有寒分者,置之不辨,反與滑大之脈同治。若一下而即止,標熱與本寒停蓄心下,因作結胸。若一下不止,則標熱與本寒並趨大腸,因作協熱利。寒即因利而消,寒從水盡也。按後文協熱利者,脈沉滑,《金匱》:「下利脈滑者,當有所去」,則當及四候之期,更進大承氣湯,乃一下而更無餘事矣。少陰篇「下利色純青」,與此同例,故知用大承氣也。

白話文:

太陽病,發病兩三天,不能平臥,總是想坐起來,胸中一定會發悶。脈象微弱者,這本來就有寒邪存留,如果誤用瀉下法,如果腹瀉停止,一定會形成心胸悶結,如果腹瀉沒有停止,四天後再次用瀉下法,這是因為協熱引起的腹瀉。

古代庸醫的誤治,一定有誤治的原因,所患的疾病並沒有弄清,不像現在的名醫,不管什麼病,都以不能治死人也不能救活人的藥物為標準,使人處於不生不死之間。太陽病的二三候,正處於傳入陽明、少陽的時期。「不能平臥,總是想坐起來,胸中發悶」,這正是與胃部實證相似,因為胃部不和,自然不能安眠。誤用瀉下法的緣故,其實就出於此。

由此可知,脈象微弱原本就有寒邪的,卻沒有辨別清楚,反而與脈象滑大的同治。如果瀉下一次就停止了,正氣與本來的寒邪積蓄在胸中,就會形成心胸悶結。如果瀉下不止,正氣與本來的寒邪同時進入大腸,就會形成協熱利。寒邪也就是因為瀉下而消除,寒邪從水盡也。根據後面的記載,協熱利的脈象是沉滑的。《金匱要略》中說:「腹瀉脈象滑利者,一定有所消耗」,那麼應該等到四候的時期,再服用大承氣湯,這一次瀉下以後,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少陰篇中的「腹瀉糞便純青」,與這一例同出一理,所以知道要服用大承氣湯。

太陽病,下之,其脈促,不結胸者,此為欲解也。脈浮者,必結胸。脈緊者,必咽痛。脈弦者,必兩脅拘急。脈細數者,頭痛未止。脈沉緊者,必欲嘔。脈沉滑者,協熱利。脈浮滑者,必下血。

太陽病下之後,其脈促,則太陽表氣不因誤下而陷,而反欲上衝。氣上衝者,雖不結胸,其胸必滿,無他,為其營氣欲出,衛不與之和也,故其證當從汗解,上節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者,即係此證。若喘而汗出,則又為葛根芩連證。揆之本條欲解之義,未能強合。結胸之脈,寸口必浮,若關上見沉緊,即為大結胸證,設但見浮脈,標熱在上,將成小結胸證。

白話文:

太陽病如果被錯誤地用下藥治療後,脈搏變得緊繃,即使沒有形成心下硬結的症狀,這表示病情可能正在改善。如果脈搏浮動,則通常會出現心下硬結的症狀;脈搏緊繃則常常伴隨咽喉疼痛;脈搏呈現弦狀,則可能導致兩側肋骨周圍的肌肉緊繃;脈搏細且快,則頭痛可能仍未停止;脈搏深沈且緊繃,則可能引發嘔吐;脈搏深且滑動,則可能引發協同熱症加腹瀉;脈搏表面浮動且滑動,則可能引發下血癥狀。

總之,治療太陽病時如果使用了下藥,可能會觀察到不同脈象的變化,這些脈象的不同表現對診斷和治療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例如脈搏的緊繃、浮動、弦狀、細數、沈緊和沈滑等,分別對應著不同的病理狀態和可能的症狀。根據脈象的特點,可以判斷病情的好轉或惡化,並選擇相應的治療方法。

脈緊固傷寒之本脈,下後脈緊咽痛者,表氣因下驟虛,外寒閉其皮毛,阻遏陽氣,因病咽痛,按此為麻杏石甘湯證。蓋咽為胃之門戶,寒遏於肺,麻、杏以散之,熱鬱於胃,石、甘以清之,而非少陰咽痛用半夏散之證也。「脈弦,必兩脅拘急」云者,蓋弦為陰寒之脈而主痛,《金匱.腹滿疝宿食篇》云:「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不滿者,必便難,兩胠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

」蓋兩脅居兩腎之上,為三焦水道之衝,太陽寒水從三焦下行,由腎出膀胱者,《內經》認之下焦(即輸尿管)。太陽寒水,不能化汗而出皮毛,則寒濕阻於兩脅,故其證惡寒。惡寒者,表寒未解而水氣內積。今人一見弦脈,便言肝胆為病,曾亦知為手少陽三焦之病乎?所以謂「脈細數頭痛未止」者,頭痛為太陽本病,云未止者,表未解也。細數雖非太陽本脈,然標熱上鬱,終異陽明實熱,故脈來細數。

白話文:

脈緊本來是傷寒的脈象,如果腹瀉後脈象緊且咽喉疼痛,是因外表的氣機因腹瀉而突然虛弱,外在的寒氣閉塞皮膚和皮毛,阻隔陽氣,因此引起咽喉疼痛。根據這個脈象,判斷是麻杏石甘湯證。咽喉是胃的門戶,寒氣遏阻在肺部,麻黃、杏仁可以散寒,熱氣鬱結在胃部,石膏、甘草可以清熱。這和少陰型咽喉疼痛,使用「半夏散」的證候不同。

脈弦,必定兩側脅部拘急,弦脈代表陰 холодно寒的脈象,主導疼痛。《金匱要略·腹滿疝宿食篇》記載:「趺陽脈微弦,應該腹部脹滿,如果不脹滿,一定是便祕,兩側脅部疼痛,這是虛寒從下向上運作,應該服用溫熱的藥物。」寸口脈弦,就會出現脅部下方拘急疼痛,患者會感到精神萎靡,畏寒。

兩側脅部位於兩個腎臟上方,是三焦水道的要衝,太陽寒水從三焦下行,從腎臟排出膀胱。《內經》認為這是下焦(即輸尿管)。太陽寒水無法化為汗液排出皮膚和皮毛,就會導致寒濕阻滯在兩側脅部,因此患者會出現畏寒。畏寒代表身體表面的寒氣尚未消散,水氣內積。現在的人一見到弦脈,就說肝膽生病,難道不知道這是手少陽三焦的病症嗎?所以「脈細數,頭痛未止」,頭痛是太陽經的本病,說「未止」,表示身體表面的寒氣尚未消散。細數雖然不是太陽經的本脈,但標熱上鬱,終究有別於陽明經的實熱,因此脈象細數。

前文云「脈浮數者,可發汗」,亦表未解也。本太陽病不解而轉入少陽者,必乾嘔而脈沉緊。沉則寒水著於裏,緊則標熱拒於表,少陽篇主以小柴胡湯,柴胡以散表寒,黃芩以清裏熱,使內陷之邪,仍從太陽外解而為汗,則沉緊和而嘔亦止矣。脈沉滑所以成協熱利者,沉則在裏,滑則停瘀,此即上「四日復下」之之證也。

脈浮滑必下血者,太陽標熱,繫於表則浮,入於府則滑。太陽之府,與胞中血海相附麗,故必傷及血分。苟其蓄而不下,則為抵當湯證。若血既自下,其勢無可再攻,求之《金匱》,惟赤小豆當歸散最為允當,此無他。以胞中之血,部位甚下,直可決其為近血故也。

白話文:

前面提到“脈浮數者,可發汗”,其實也說明了病症尚未完全解決。如果太陽病沒有解開,轉而進入少陽,必定會出現乾嘔,脈象沉緊。沉則表示寒水停留在體內,緊則表示表面的熱氣被阻擋在外,少陽篇主要用小柴胡湯來治療。柴胡用來散解表面的寒氣,黃芩用來清瀉體內的熱氣,讓內陷的邪氣從太陽經外解出來,以汗的形式排出,這樣沉緊的脈象就會緩和,嘔吐也會停止。脈象沉滑是因為體內熱氣鬱結,導致血瘀,這正是“四日復下”的症狀。

脈象浮滑必然會導致出血,因為太陽經的熱氣停留在表面,所以脈象浮,進入臟腑就變成了滑。太陽經的臟腑與胞中的血海相連,因此必定會傷及血液。如果血液積聚不排泄,就會出現抵當湯證。如果血液已經流出來,就沒有必要再攻伐,參考《金匱》的記載,用赤小豆當歸散最合適,這沒有其他原因。因為胞中的血液位置很低,直接用赤小豆當歸散能有效地治療近血部位的病症。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陷胸湯。白散亦可服。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

白散方

桔梗、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白話文:

病症在陽明經,應當使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但卻用了冷水來沖洗,如果用冷水灌入,熱氣被阻隔無法排出,病情反而加重,患者會感到更加煩躁,身體表面會出現雞皮疙瘩,想要喝水,但卻不口渴。這種情況下可以服用文蛤散。如果藥效沒有改善,則可以改用五苓散。對於寒邪凝聚在胸腹,沒有熱症表現的病症,可以使用三物小陷胸湯進行治療。白散也是可以選擇的藥方。

文蛤散配方

文蛤粉 (五兩)

以上一料,研磨成粉末,用沸騰的開水攪拌,取一寸見方的量服用。

白散配方

桔梗 (三分),貝母 (三分),巴豆 (一分,去掉皮和心,經過烤製至黑色,研磨成如同油脂般的細末)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並非專業醫療建議。對於健康問題,請尋求合格醫生或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

上三味,為散,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匕,羸者減之。

太陽標熱,其氣外張,發於皮毛者無汗,發於肌腠者多汗。設用麻黃湯以解表,桂枝以解肌,皆當一汗而愈。要之太陽標熱,異於陽明實熱者,不無憑證。浮熱外張,其口必燥,故意欲飲水。胃中無熱,故不渴。太陽本氣,不從汗解,反因淒滄之水,逼而入裏。心下有水氣,故津不上承,而欲飲水。

文蛤當是蛤殼,性味鹹寒而泄水,但令水氣下泄,則津液得以上承而口不燥矣。服文蛤散而不差,或以文蛤泄水力薄之故,改用五苓以利小便,則水氣盡而津液得以上行矣。此冷水迫太陽水氣入裏,脾精為水氣阻隔,不達舌本,真寒假渴之方治也。若太陽本寒之氣,以冷水外迫,內據心下,而成寒實之結胸,則當用黃連以降逆,生半夏以泄水,栝蔞實以通腑滯,非以其有宿食也。不如是,不能導水下行也。

白話文:

首先將三種藥材混合,然後把巴豆磨成粉,與白水調和後服用。強壯的人可以用半錢匕的劑量,虛弱的人則減少劑量。

太陽病的熱症,其氣往外發散,若表現在皮膚上則沒有汗,發在肌肉上則出汗很多。如果用麻黃湯來解表,或用桂枝來解肌,通常都應該出一身汗才會痊癒。要知道,太陽病的熱症不同於陽明病的實熱,這是有根據的。因為浮熱在外,口腔一定會乾燥,所以會想喝水;但如果胃裡沒有熱,就不會渴。太陽的真氣不會單靠出汗來解決,反而因為冷水強行進入體內。心下有水氣,因此津液上不去,會想喝水。

文蛤應是蛤殼,性味鹹寒,能排水,只要讓水氣向下排出,津液就能上承,口腔就不會乾燥。服用文蛤散不會出錯,若文蛤的利水效果不明顯,可以改用五苓來促進小便,這樣水氣就能全部排出,津液就能向上流動。這種冷水迫使太陽的水氣進入內部,脾胃的精華因水氣被阻隔,不能達到舌根,這是治療真寒假渴的方子。若太陽的真寒之氣受到冷水壓迫,內部積存在心下,就會形成寒實的結胸,則應用黃連來降逆,生半夏來排水,栝蔞實來通暢腑滯,這不是因為有積食。否則,水氣無法順利排出。

至如白散則尤為猛峻,桔梗、貝母以開肺,巴豆能破陰寒水結,導之從大腸而出。夏令多飲寒水,心下及少腹痛,諸藥不效者,皆能勝之,此冷水迫陰寒入裏,寖成水結之方治也。

太陽與少陽併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太陽與少陽併病,其原有二,一為太陽水氣不能作汗外解,循三焦水道內壅,水結寒水之藏,則脅下痛,水結寒水之府,則少腹滿而小便不行,此併手少陽三焦為病者也。一為太陽水氣垂盡,胃中消食之胆汁生燥,此證津液先虧,設治之不慎,使胆火熾於胃底,胃中津液耗損殆盡,由是胃熱上薰於腦,神識被蒙,發為譫語,此合足少陽為病者也。

白話文:

至於白散,則尤其猛烈。桔梗、貝母用來疏通肺部,巴豆能破除陰寒水結,引導它們從大腸排出。夏季大量飲用寒水,導致心腹以下及小腹疼痛,其他藥物無效的,都能用白散治療。這是因為冷水逼迫陰寒進入體內,逐漸形成水結,這是治療的方法。

太陽與少陽同時患病,頭頸強痛,或頭暈,時常像胸部鬱悶。心腹堅硬疼痛的,應當針刺大椎穴第一椎間、肺俞穴、肝俞穴,慎重不可讓病人出汗,出汗會導致胡言亂語。脈象弦緊,五天後胡言亂語不止的,應當針刺期門穴。

太陽與少陽同時患病,其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太陽水氣不能夠出汗排出體外,沿著三焦水路淤堵在內,水結在藏寒水的部位,則脅下疼痛,水結在貯藏寒水的臟腑,則小腹脹滿小便不通,這是同時患有手少陽三焦病。一種是太陽水氣耗盡,胃中消化食物的膽汁生熱,這種情況津液先虧,若治療不慎重,使膽火熾盛於胃底,胃中津液耗盡,從而胃熱上攻於腦,神志被矇蔽,發為胡言亂語,這是同時患有足少陽病。

無如近世醫家,妄稱半表半裏,甲木乙木,而不求病原之同異,一遇此證,無不以大小柴胡為圭臬,此真相之所以常不明也。攷頭項本太陽經脈,由腦後下項之道路,水氣不能作汗,則強痛。水氣少而經脈拘急,則亦強痛。水氣鬱而欲達,則病眩冒,此眩冒當從汗解者也。水氣虛而標熱上行,則亦眩冒,此眩冒之不當從汗解者也。

水氣結於心下,則心下痞硬而成結胸。水液不足,則虛氣上衝,心下痞硬而時如結胸。時如結胸云者,明其有時而軟,可斷其非水結也,故治法當刺大椎第一間(間,去聲,隙也)。瀉其肺俞、肝俞,令肺氣不鬱於上,則上源足資津液之虛。肝臟不鬱於中,則肝液亦能滋胃中之燥。

白話文:

現在的醫生,常常亂用「半表半里」、「甲木乙木」這些詞,卻不仔細探究疾病根源的差異,只要遇到類似症狀,就一股腦兒用大小柴胡湯,所以真相總是難以明瞭。

頭項是太陽經脈所經之處,從腦後往下至頸項,水氣無法化為汗液,就會引起疼痛。水氣不足,經脈就會緊縮,也會感到疼痛。水氣鬱結,想要往外排泄,就會出現頭昏眼花,這種頭昏眼花應該透過發汗來治療。水氣虛弱,陽氣上浮,也會頭昏眼花,這種頭昏眼花就不適合發汗治療。

水氣積聚在心下,就會造成心下痞硬,形成結胸。體內水分不足,虛氣上衝,也會造成心下痞硬,但這種情況有時會軟化,表示不是水氣凝結,所以治療方法應該是用針刺大椎穴的第一間,瀉掉肺俞和肝俞,使肺氣不再鬱結於上,這樣上部的津液就不會不足。肝臟不再鬱結於中,肝液就能滋潤胃部的燥熱。

設不明其為津液之虛,泥於頭項強痛,誤用麻黃發汗,則胃中胆火,益無所制,將胃中宿食盡化燥屎,毒熱穢氣上熏於腦,而譫語作矣。曰:「脈弦,五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者」,此亦開肝臟之鬱,借肝藏餘液,以息胃中胆火,使不至燥熱而生變。蓋因胆寄肝葉之內,惟肝液能制其燄故也。

若過此以往,直可決為大承氣證矣。不然,少陰篇之下利色純青,此正胆汁為病也。何以急下而宜大承氣湯乎?厥陰之厥深熱深,厥微熱微,此亦胆火內熾也。何以應下誤汗而口傷爛赤乎?近人因此條譫語刺期門與後二節同,謬指為熱入血室。夫婦人有經水適來、經水適斷憑證,故其譫語,可定為熱入血室。

白話文:

如果不知道是津液不足,只注意到頭頸部疼痛,就錯誤地使用麻黃發汗,那麼胃中膽火就會更旺盛,無法控制,導致胃裡的食物全部變成燥屎,毒熱穢氣上熏腦部,就會出現神志不清的情況。有人說:「脈象弦緊,神志不清五天不停止,應該刺期門穴」,這是利用刺期門穴來疏通肝臟鬱結,借助肝臟儲存的津液,來熄滅胃中的膽火,避免燥熱而引起病變。這是因為膽囊依附在肝臟的葉子上,只有肝液才能控制膽火。

如果病情發展下去,就會變成大承氣湯證。否則,少陰篇所描述的下痢,大便顏色呈青色,就是膽汁引起的疾病。為什麼要急於瀉下,適合使用大承氣湯呢?因為厥陰的寒邪深,熱邪也深,寒邪輕,熱邪也輕,這也是膽火內熾的表現。為什麼誤用發汗治療,反而會導致口乾舌燥、嘴唇破裂呢?現代人把這個神志不清的症狀與刺期門穴,以及後面的兩個節點聯繫起來,錯誤地認為是熱邪進入血室。只有女性在月經來潮或月經剛結束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神志不清的症狀,才能確定是熱邪進入血室。

此證為液虧胃燥之證,不知何所據,而指為熱入血室也。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

婦人中風,當內熱已盛,表寒未罷,經水適逢其會而至,此未可定為熱入血室否也。得病七八日,正發於陰而惡寒之證,當熱除身涼之候,乃果應七日當愈之期,熱退而脈遲(不數且緊之謂遲)身涼,證情當霍然矣。乃又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設為太陽標熱並水氣結心下、脅下,要惟硬滿而痛,不當譫語,譫語者,鬱熱上蒙空竅,神識模糊,為如狂發狂之漸,以前此經水適來,故知為熱入血室。然則何以不用抵當湯丸及桃核承氣,而但泄肝之期門穴。

白話文:

這個症狀是陰液虧損、胃燥的表現,不知道根據什麼,就說是熱入血室。

婦女中風,發燒怕冷,剛好遇到月經來潮,病了七八天,退燒後脈象變緩、身體發涼,胸脇下脹滿,像是有東西堵住一樣。如果出現神志不清的狀況,這才叫做熱入血室,應該刺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取穴。

婦女中風,應該是指內熱已經很盛,表寒還沒退,月經又剛好來潮,這還不能確定是不是熱入血室。病了七八天,正是發病於陰分,怕冷的症狀應該消失,應該是要退燒身體發涼,符合七日當愈的時程,熱退後脈象變緩、身體發涼,症狀應該明顯改善了。但是又出現胸脇下脹滿,像是結胸的樣子。如果說是太陽病表熱和水氣積聚在心下、脇下,應該表現為硬滿疼痛,不應該出現神志不清。神志不清是因為鬱熱上蒙蔽了竅竅,神識模糊,像是要發狂的徵兆。之前月經剛好來潮,所以才說是熱入血室。既然如此,為什麼不用抵當湯丸和桃核承氣湯,而只瀉肝的期門穴呢?

曰「此證雖熱入血室,而胞中血海尚無瘀血,故先刺期門以瀉肝胆之熱,此曲突徒薪之計」。隨其熱之實而先時以取之,不待血之既結,後時而救之也。

婦人中風,七八日,經水適斷者,續得寒熱,發作有時,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此條訂正)

此節「經水適斷」四字,張隱庵謂當在「七八日」下,此說良是。中風七八日,以向愈之期,經水適然中斷。設中風本證未罷,病之無關於經水,更何待言。若本證已解,續得發作有時之寒熱,愈而復病曰續,新而非故曰得。中風之熱無間昏旦,此獨休作有時,可見經水適斷之即為病因矣。

白話文:

意思是说,虽然这个病症是热邪入侵血室,但子宫内还没有瘀血,所以先刺期门穴泻肝胆的热邪,这是提前采取措施的策略。根据热邪的程度,提前采取措施,不用等到血瘀形成,再进行治疗。

关于“婦人中風,七八日,經水適斷者,續得寒熱,發作有時,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这一段,张隐庵认为“經水適斷”四个字应该放在“七八日”后面,这个说法很正确。妇女中风七八天,正值经期结束,这时又突然出现寒热交替,发作有规律,这就是热邪入侵血室,导致血瘀,所以表现出像疟疾一样的症状。发作有规律,可以用小柴胡汤来治疗。

因为中风七八天,正是病势将要好转的时候,经期恰好也停止了。如果中风本身没有好转,病症和经期无关,更不用说了。如果中风本身已经缓解,又突然出现有规律的寒热交替,这种情况称为“续得”,也就是说,病症又复发,是新的病症,不是原来的病症。中风导致的热邪,不会分白天黑夜,而这个病症却只在特定时间发作,可见经期停止正是导致病症的原因。

經水既來,即血室空虛,太陽餘熱,乘虛而入,阻其下行之路,以致血結胞中。但寒熱發作之時,仲師未有明文,吾以為當在暮夜。營氣夜行於陽,熱之鬱伏血室者,乃隨之而俱發,此證得自經後,血雖結而不實,究以氣分為多,故但需小柴胡湯以解外,寒熱去而血結自解。設或不解,然後再用抵當湯攻之,熱邪之內陷者去,瘀血無所吸引,則固易為力也。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婦人傷寒,業經發熱,則全身腠理孫絡,一時迸出至高之熱度,與表寒戰勝。此時病氣,固已在營而不在衛,若當經水適來,營分之標熱,乃因類而乘其虛,營氣晝行於陰,不與天陽相接,故晝日明了,及其夜行於陽,血中邪熱隨陰氣而動者,乃至上塞心竅而昏腦氣,故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此證血熱在下,故但需攻瘀泄熱,病當自愈。

白話文:

月經來潮後,血室虛空,太陽餘熱乘虛而入,阻礙下行的道路,導致血液凝聚在子宮中。但仲師沒有說明寒熱發作的時間,我認為應該是晚上。營氣在晚上運行於陽氣之中,血室中鬱積的熱氣就會隨著營氣而發作。這種情況是由於月經後,血液雖然凝結,但還不致於太嚴重,主要還是氣分的影響。因此,只需使用小柴胡湯來解表,寒熱消除了,血結自然就會解開。如果不解開,再用抵當湯攻伐,把內熱邪氣除去,瘀血就沒有什麼吸引力了,這樣就很容易解決了。

婦人傷寒,發燒,月經恰好來潮,白天頭腦清醒,晚上胡言亂語,好像看見鬼一樣,這是熱氣進入血室,沒有侵犯胃氣和上部兩焦,一定會自己好轉。

婦人傷寒,已經發燒,全身的皮膚肌肉和經絡,一時之間都爆發出很高的熱度,與表面的寒戰相抗衡。此時病氣已經在營分,不在衛分了。如果恰好月經來潮,營分的標熱,就會因為同類相吸而趁虛而入。營氣白天運行於陰分,不與天陽相接,所以白天頭腦清醒。等到晚上營氣運行於陽分,血中的邪熱隨著陰氣而運動,就會上升阻滯心竅,使腦氣昏亂,所以晚上就胡言亂語,好像看見鬼一樣。這種情況是下半身的血熱造成的,所以只要攻逐瘀血,瀉除熱氣,病情就會自己好轉。

若發其汗,損中脘之胃液,竭上中二焦之水分,血熱乃益無可制矣,此則仲師言外之意也(此證當用大柴胡湯)。

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柴胡桂枝湯方

柴胡(二兩)黃芩、人參(各一兩半)半夏(二合半)甘草(一兩)桂枝、芍藥、生薑(各一兩半)大棗(六枚)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傷寒六七日,已盡一候之期。太陽本病為發熱惡寒,為骨節疼痛。今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疼,特標熱較甚耳。太陽外證,固未去也。微嘔而心下支結者,胃中濕熱閉阻,太陽陽熱欲達不得之狀,此即太陽病機繫在太陰之證。發在裏之濕邪,作在表之汗液,柴胡桂枝湯其主方也。

白話文:

如果讓病人發汗,會損傷腹部的胃液,耗盡中上二節的水分,血熱就會更加嚴重,無法控制。這是仲景在文中未明示的含義(此病證應使用大柴胡湯)。

傷寒,過六七天,發熱,略微怕冷,四肢痠痛,略微嘔吐,心窩裡有結塊,表證尚未散去的,應使用柴胡桂枝湯來治療。

柴胡桂枝湯方

柴胡(40克) 黃芩、人參(各30克) 半夏(50克) 甘草(20克) 桂枝、芍藥、生薑(各30克) 大棗(12枚)

以上九味藥材,加水7升,煎煮濃縮到3升,去掉渣滓,趁溫熱服用1升。

傷寒病程超過六七天,已經過了一個時辰。太陽經本來的病症為發熱惡寒,骨節痠痛。現在發熱怕冷症狀輕微,四肢痠痛,特別說明熱症比較嚴重。太陽經的表證仍未散去。略微嘔吐而心窩裡有結塊,是胃中濕熱阻滯,太陽經的陽熱想要透達卻受阻礙的情況,這是太陽病機與太陰經有關的證狀。發生的裡證是濕邪,發散出去的表證是汗液,柴胡桂枝湯是主要的治療方劑。

然則病本傷寒,何不用麻黃而用桂枝。曰:「傷寒化熱,則病阻於肌,故傷寒亦用桂枝。」本書傷寒五六日,發汗復下之變證,用柴胡桂枝乾薑湯,其明證也。設中風未化熱,則病猶在表,故中風亦間用麻黃,本書大青龍湯及《金匱》風濕用麻黃加朮,用麻黃杏仁甘草薏苡,其明證也。蓋必具此通識,然後可與讀仲景書。

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柴胡桂枝乾薑湯方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乾薑(二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甘草(二兩)栝蔞根(四兩)

白話文:

既然傷寒病本是寒邪入侵,為何不使用麻黃而要用桂枝呢?這是因為傷寒化熱後,病邪會阻滯於肌膚,所以傷寒也會使用桂枝。這本書裡提到傷寒發病五六日,已經發過汗又出現下瀉的轉變,就用柴胡桂枝乾薑湯來治療,這就是明顯的證據。如果中風沒有化熱,病邪還在表層,所以中風也會間歇使用麻黃,這本書中的大青龍湯以及《金匱》中治療風濕的麻黃加朮湯,以及麻黃杏仁甘草薏苡湯都是明顯的例子。必須具備這些通識,才能更好地理解仲景的著作。

如果傷寒發病五六日,已經發汗過後又出現腹瀉,胸脅脹滿,微微結實,小便不暢,口渴但不嘔吐,只有頭部出汗,反覆出現寒熱,心煩躁,這就是病邪未解的表現,可以用柴胡桂枝乾薑湯來治療。

柴胡桂枝乾薑湯的藥方如下:

柴胡(半斤)桂枝(三兩)乾薑(二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甘草(二兩)栝蔞根(四兩)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傷寒五六日,未及作再經之期,汗之可也。已發汗而復下之,則非也。苟令汗之而當,則病機悉從肌表外散,上自胸脅,下及三焦膀胱,當可全體舒暢,寧有停蓄之標熱本寒,鬱於中而不達。惟其當可汗之期,早用芒硝、大黃,以牽掣其外出之路,於是未盡之汗液,留於胸脅,而胸脅為滿,並見蘊結不宣之象。標熱吸於上,故小便不利。

先經發汗,胃中留濕較輕,故渴而不嘔。標熱吸於外,本寒滯於裏,表裏不融,故往來寒熱。陽浮於上,內陷之陰氣不從,故但頭汗出。陽上越,故心煩。此正與「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同例,非似病後之虛煩。以曾經發汗,故早下而不成結胸也。方用柴胡、桂枝、乾薑,溫中達表,以除微結之邪,用黃芩、生草、栝蔞、牡蠣,清熱解渴降逆,以收外浮之陽,於是表裏通徹,汗出而愈矣。按此證與前證略同,以其無支節煩疼而去芍藥。

白話文:

上面七味藥,用一斗二升的水煮到剩六升,去掉渣滓,再煎到只剩三升,溫熱服下一升,一天服用三次。剛開始服用時會感到輕微煩躁,繼續服用,等出汗後,症狀就會好轉。

傷寒五六日,還沒到使用二經的時期,可以發汗。已經發汗後再服用瀉藥,就不合適了。如果恰當地發汗,病邪就會從肌膚表面散發出去,從胸脅到三焦膀胱,全身都會感到舒暢,不會有停蓄的標熱本寒,鬱結於中而不散發。只有在適合發汗的時期,早早使用了芒硝、大黃,阻隔了發汗的出路,於是未發散的汗液滯留在胸脅,導致胸脅滿脹,出現鬱結不宣的症狀。標熱鬱結在上,所以小便不利。

發汗前,胃中留下的濕氣較少,所以口渴但不嘔吐。標熱鬱結在外,本寒滯留在內,表裏不調和,所以出現往來寒熱。陽氣浮在上,內陷的陰氣不得伸展,所以只出頭汗。陽氣上越,所以心煩。這和「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的情況相同,不是病後虛煩。因為曾經發過汗,所以早早下泄也不會形成胸滿。方中使用柴胡、桂枝、乾薑,溫中通表,祛除微結的邪氣;使用黃芩、生草、栝蔞、牡蠣,清熱解渴降逆,收斂外浮的陽氣,這樣表裏通暢,出汗後就會痊癒。需要注意的是,這個證型和前一個證型很相似,但因為沒有四肢關節疼痛,所以要去掉芍藥。

以其渴而不嘔,加栝蔞根而去半夏。以其胸脅滿兼有但頭汗之標陽,去人參而加牡蠣,不難比較而得也。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裏也。脈沉亦在裏也,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外證,悉入在裏,此為半在裏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太陽標陽盛,則表證多汗而傳陽明,本寒勝,則水結心下,由三焦連屬脅下而病延少陰之藏(脅下為腎藏所居)。此標陽外絕,所以有藏結無陽之證也。今傷寒五六日,已將一候,苟其陽盛,則必外有潮熱而轉陽明。今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飲食,大便硬,陰寒之象見於外,寒濕之氣凝於裏,大便雖硬,其不為陽明承氣湯證,要無可疑。頭汗出,則標熱尚存。

白話文:

傷寒病發數日,頭部出汗,輕微惡寒,手腳冰冷,心窩脹滿,不想進食,大便乾硬,脈搏細弱。這表明陽氣虛弱,表證再次出現且併發裡證。脈搏沉伏也表明有裡證,而頭部出汗表明陽氣虛弱。假設純屬陰證,則不會再有表證,會全部轉為裡證,這屬於一半在外一半在裡的狀況。脈搏雖然沉緊,但不能診斷為少陰病。原因在於,陰證不會出汗,而現在頭部出汗,所以知道不是少陰病,可以服用小柴胡湯。如果未見好轉,則排便後會好轉。

太陽病的標陽症狀旺盛,就會表證多汗,而傳變為陽明病。陽明病的寒邪較盛,就會導致水液凝結在心窩,並通過三焦與脅下相連,而病邪會蔓延至少陰臟腑(脅下為腎臟所在)。這時標陽證狀已經完全消失,因此會有臟腑堵塞、陽氣不足的症狀。現在傷寒已發病數日,已經進入一個時辰。如果他的陽氣旺盛,則必定會有潮熱向外傳,而轉變為陽明病。現在頭部出汗,輕微惡寒,手腳冰冷,心窩脹滿,不想進食,大便乾硬,說明陰寒在外,寒濕之氣在裡凝聚。儘管大便乾硬,但這不是陽明承氣湯證,這點毋庸置疑。頭部出汗說明標熱尚存。

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則水氣結於心下,似與寒實結胸相類。結胸證原有五六日不大便者,於大便硬一層,要可存而不論,且此證脈細沉緊,與少陰藏結證之小細沉緊略無差別。然以證情論,不惟藏結無汗,即結胸亦不當有汗,則此證所當注意者,獨有頭汗出耳。但頭汗出而心不煩,故仲師謂之陽微結。

陽微結者,標陽微而水氣結也。標陽微於外,故但頭汗出。本寒結於裏,故微惡寒。手足冷而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者,上濕而下燥也。但頭汗出而不及遍體,故曰陽微。心下滿,故知為水結,設但為寒結,外必無汗,今有頭汗,故知非純陰之藏結。且無陽之藏結,不特外無汗液,水氣由三焦下陷,必且悉數入裏而痛引少腹,此由寒水之藏入寒水之府,而病屬足少陰者也。

白話文:

患者感覺微寒,手腳感到冰冷,心窩部位有飽脹感,說明體內水氣凝結在心窩下方,情況類似寒邪實結於胸部。患有實結於胸證的人,通常會五六天不大便,大便表面有一層硬結,可以先不管它。此外,此證的脈象細弱而緊實,與少陰寒邪內結的脈象大致相同。

然而,根據證狀來看,不只是內結沒有汗,實結於胸也不應該有汗。因此,此證需要注意的,只有頭部出汗。然而,頭部出汗時,患者的心中並不會煩躁不安,因此仲景醫生稱之為「陽微結」。

陽微結,是指表面的陽氣微弱,而體內的水氣凝結。表面的陽氣微弱,所以只會頭部出汗。而內部的寒氣凝結,所以患者會感到微寒。手腳冰冷、心窩飽脹、食慾不振、大便硬結,說明上半身潮濕而下半身乾燥。但是,頭部出汗沒有遍及全身,所以稱之為陽微。心窩飽脹,說明水氣凝結。如果只是寒氣凝結,體外肯定不會出汗。現在患者有頭部出汗,所以知道不是純陰性的內結。另外,在沒有陽氣的內結情況下,不僅體外不會出汗,三焦的水氣也會下陷,全部進入體內,並引起少腹疼痛。這是因為寒水進入寒水的藏腑,而病症屬於足少陰經。

今但見為心下滿,而復有頭汗,故知其非少陰證,可用小柴胡湯達心下水氣,還出太陽而為汗,而病自愈矣。若不了了,則下燥未化也,故曰:「得屎而解。」門人丁濟華以為不若與大柴胡湯,較為直捷,不知此證緊要,只在去心下之滿,原不急乎消大便之硬。上濕既散,津液自當下行,不待硝、黃攻下,自能得屎而解也。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却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白話文:

現在只看到患者胸腹滿悶,還伴隨著頭汗,由此可知這不是少陰病症,可以用小柴胡湯疏通胸腹水氣,讓水氣上升到太陽經脈而發汗,病自然就會痊癒。如果一直沒有好轉,就是因為下焦燥熱未化,所以才說「得屎而解」。學生丁濟華認為不如直接用大柴胡湯,效果更快,卻不明白此症的關鍵在於消除胸腹滿悶,並不在於急於解決大便乾燥。上焦濕氣散去,津液自然會下降,不必用硝石、黃芩等藥物攻下,就能自然排便。

傷寒病發病五、六天,伴隨嘔吐發熱的,符合柴胡湯的證候,卻用其他藥物瀉下。如果柴胡證仍然存在,就應該再服用柴胡湯,即使已經瀉下也不要逆反,患者必然會感到全身發熱、顫抖,接著發熱出汗而解。如果胸腹滿悶且硬痛,就是結胸,大陷胸湯可以治療。如果只是滿悶不痛,就是痞,柴胡湯不適合,應該用半夏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斤)黃芩、乾薑、甘草、人參(各二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承上,凡柴胡湯病證節引起誤下成結胸,誤下成痞之變證。水氣入裏,胃不能受,故嘔。太陽表證仍在,故發熱。有表復有裏,故曰柴胡湯證具,非必兼「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脅下痞硬,小便不利」諸證也。誤下不見變證,語詳柴胡湯為汗劑條,茲不贅述。若下後變證,見心下滿而硬痛,則痰涎停蓄中脘,為宿食阻格而不下,故用甘遂、硝、黃以通之(設見上「傷寒六七日,結胸」條下)。設病滿而不痛,不因誤下而始見,則胸脅苦滿及頭汗出而心下滿,何嘗非小柴胡證。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斤)、黃芩、乾薑、甘草、人參(各二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七味藥材,加入水一斗二升,煮到剩六升,去掉渣滓後再煎熬,取得三升藥液,溫熱後喝一升,每天喝三次。

此方是在前面內容的基礎上,針對柴胡湯病狀引發的誤下結成胸悶、誤下導致痞結的變證。水氣進入身體內部,胃部不能承受,因此嘔吐。太陽經的表證仍未消除,因此發熱。有表證又有裡證,所以說是柴胡湯的症狀,但並非一定兼具「往來寒熱、胸脅苦悶、脅下痞硬、小便不利」等症狀。誤下後沒有出現變證,詳細說明請參閱柴胡湯作為發汗劑的條目,這裡不再贅述。如果誤下後出現變證,表現為心下脹滿而疼痛,則是痰涎停留在中脘,宿食阻滯而不下,因此使用甘遂、硝石、黃連來疏通(請參閱前面的「傷寒六七日,結胸」條目)。如果病狀只有脹滿而不疼,不是因為誤下而開始出現的,那麼胸脅苦悶、頭汗而出、心下脹滿,與小柴胡湯的症狀並無不同。

今出於誤下之後,是當與結胸同例,而為水氣之成痞,故宜以半夏瀉心湯,生半夏以去水(納半夏以去其水見《金匱》),黃芩以清肺,黃連以降逆,乾薑以溫胃,甘草、人參、大棗以和中氣。脾陽一振,心下之痞自消矣。以其有裏無表,故曰柴胡不中與之。

太陽、少陽併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漿不下,其人心煩。

太陽寒水之氣,循手少陽三焦上行,外出皮毛則為汗,由手少陽三焦下行,輸泄膀胱則為溺。若夫二陽併病,則上行之氣機不利而汗出不徹,下行之氣機不利而小便難。水道不通,正宜五苓散達之,而反用承氣以下之,於是水結心下,遂成結胸。水滲大腸,下利不止,水結上焦,故水漿不下。

白話文:

現在患者是誤服瀉藥之後,症狀與結胸相似,都是水氣停滯在胸腹形成痞塊,因此應該使用半夏瀉心湯治療。生半夏可以去除水氣,黃芩清肺熱,黃連降逆氣,乾薑溫暖胃氣,甘草、人參、大棗調和中氣。脾胃陽氣一振,胸腹的痞塊自然就會消散。因為患者屬於內傷,無外感症狀,所以柴胡不適合使用。

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卻誤用瀉藥,導致水氣停滯在胸部,形成結胸。患者胸腹硬結,腹瀉不止,水液無法排出,心裡煩躁不安。

太陽經的寒水之氣,沿着手少陽三焦經上行,到達皮膚毛髮則表現為出汗,沿着手少陽三焦經下行,到達膀胱則表現為排尿。如果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生病,則上行之氣無法通暢,導致汗出不暢,下行之氣無法通暢,導致小便不利。水液無法正常流通,應該使用五苓散來疏通水道,卻誤用承氣湯瀉下,結果水氣停滯在胸部,形成結胸。水氣滲入大腸,導致腹瀉不止,水氣停滯在上焦,導致水液無法排出。

水氣遏抑,陽氣不宣,故心煩。按此證上濕下寒,即上三物小陷胸湯證,以寒實結胸而無熱證,與病在陽節略同,故知之。

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裏,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

浮緊之脈,屬太陽傷寒,寒邪迫於衛,營熱抗於裏,故兩脈浮緊。此本麻黃湯證,一汗可愈者也,而反下之,脈因沉緊,心下結而成痞。寒本陰邪,傷寒誤下成痞,即上所謂「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浮緊者,陽氣外張,與表寒相持不下,誤下裏虛,陽氣反陷於裏,仍見相持不下之沉緊,此時陽氣內陷,太陽寒水之氣,未嘗隨之俱陷,故按之而濡。則舍氣痞而外,初無所結,其證為但熱不寒。

白話文:

水氣停滯在体内,阳气无法正常散发,所以感到心烦。这种情况是上半身湿气重,下半身寒气重的表现,和三物小陷胸汤所治的症状类似,都是由于寒邪积聚在胸部而没有发热,与病症在阳气部位类似,所以很容易理解。

脉象浮而紧,但又往下沉,紧脉反倒进入体内,就形成痞块,按压时感觉湿润,但只是气滞形成的痞块而已。

浮紧的脉象,属于太阳伤寒,寒邪入侵卫气,营热抵抗在内,所以脉象浮紧。这原本是麻黄汤的症状,只要出汗就可以痊愈,但反而往下沉,脉象变得沉紧,心下结块形成痞块。寒邪是阴邪,伤寒误用下法导致痞块,正如古书所说,“病症从阴邪开始,却用下法治疗,反而形成痞块”。浮紧的脉象,表示阳气外张,与表寒对抗,误用下法导致体内虚寒,阳气反倒陷入体内,仍然出现沉紧的脉象,此时阳气内陷,太阳寒水之气并没有随之陷入,所以按压时感觉湿润。除了气滞形成的痞块之外,并没有其他结块,所以表现为发热不寒。

仲師於此條,雖不出方治,要即為後文大黃黃連瀉心湯證。本浮緊之脈,緊反入裏,則浮仍在外可知。張隱庵注反以是為虛寒之象,真是誤人不淺,使其果屬虛寒,則後文心下痞按之濡,何能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乎。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裏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匕,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

白話文:

仲景在這裡雖然沒有開具方劑治療,但卻是後文大黃黃連瀉心湯證的依據。本來是浮緊的脈象,緊脈反覆出現,那麼浮脈仍然在外是可知的。張隱庵的注釋反而將此視為虛寒的現象,這真是誤導後人,如果真的屬於虛寒,後文按壓心下而有痞滿,怎麼可以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呢?

十棗湯方劑

-芫花(炮製) -甘遂 -大戟

上述三味藥材,等分,分別搗碎為末,用水一升半,先煮大棗十枚,取八合的藥液,去除滓渣,加入藥末,身體強壯的人服用一錢匕,身體虛弱的人服用半錢匕,直到大便通暢後,喝粥調理身體即可。

發熱惡風有汗脈浮緩者為中風,寒水陷於大腸,則濕滲陽明而病下利。寒水陷於胃,則少陽胆汁從胃中抗拒而為嘔,雖病情兼見少陽,似在禁下之例,而部分已屬陽明。陽明標熱本燥,而中氣則為濕,陽明不從標本而從中氣,則證屬濕痰。痰濕係於陽明,例得攻下,然惟發熱惡風之證罷,乃可攻之。

故其人汗出如潮熱狀,陽氣上盛,故頭痛。此頭痛與不大便五六日之頭痛同在闕上。之數者,皆可決為太陽合陽明為病。心下氣阻,按之硬滿,引脅下而痛,皆可決為太陽水氣合三焦水道為病,而攻下必以汗出不惡寒為驗,按此證與《金匱》懸飲內痛略同。太陽之邪,出於寒水,水氣積,則吸入之氣,無所容而氣為之短。

白話文:

發燒怕風,並且出汗,脈搏浮弱,這是中風。寒涼的水氣下降到腸子裡,就會導致濕氣滲透到陽明經,引起腹瀉。寒涼的水氣下降到胃裡,就會導致少陽膽汁從胃裡逆流上衝,導致嘔吐。雖然病症兼具少陽經的表現,看似屬於禁下(禁忌瀉下)的範疇,但部分病症已經屬於陽明經了。陽明經的表證以發熱乾燥為主,而中氣則偏向濕潤,如果陽明經不從表裡證,而是從中氣入手,那麼症狀就屬於濕痰。痰濕停滯在陽明經,可以考慮瀉下治療,但必須要出現發燒怕風的症狀才能瀉下。

所以患者汗出如潮,熱症明顯,陽氣上盛,因此頭疼。這種頭疼和便秘五六天導致的頭疼,都屬於太陽經和陽明經共同引起的病症。心窩處氣機阻滯,按壓時堅硬飽滿,並連帶脅肋下方疼痛,這可以判斷為太陽經的水氣與三焦經的水道結合導致的病症,而瀉下治療的關鍵在於出汗而不怕冷。這個症狀與《金匱要略》中懸飲內痛的症狀類似。太陽經的邪氣,源於寒涼的水氣,水氣積聚,就會導致吸入的氣息無處容身,氣息變得短促。

太陽之標為熱,水氣得熱,蒸久成痰,欲嘔而不能傾吐,則為乾嘔。汗出不惡寒,則外自皮毛,內達肌理,絕無外邪留戀,即此可定為表解。可見心下痞,按之硬滿,痛引脅下,直裏未和耳,然後用十棗湯以下其水,此亦先解其表,後攻其裏之通例也。

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不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表裏俱虛,陰陽氣並竭。無陽則陰獨,復加燒針,因胸煩,面色青黃,膚瞤者難治。今色微黃,手足溫者易愈。(此條訂正)

太陽病發其汗,猶曰:「太陽病當以汗解也。」無問在表之用麻黃,在肌之用桂枝,一也。所難解者,遂發熱惡寒耳。豈未經發汗之前,本不發熱,本不惡寒,因發汗之故,遂致發熱惡寒乎?若初不見發熱惡寒,何以知為太陽病乎,此不可通者一。醫雖至愚,誰不知發熱惡寒之當發其汗,何至誤用硝、黃,則因復下之句,「因」字全無著落,不可通者二。今細玩本文,特於惡寒上遺脫「不」字耳,如此則因字方有著落。

白話文:

太陽的標誌是熱,水氣受到熱,蒸發久了就變成痰,想要嘔吐卻吐不出來,這就是乾嘔。出汗但不畏寒,代表外在的皮毛和內在的肌理都已經排出邪氣,沒有外邪留戀,可以確定表症已經解除了。可以觀察到心下痞滿,按壓時硬實且疼痛,疼痛蔓延到脅肋下方,內裡尚未調和。這時可以用十棗湯來瀉下水分,這也是先解表後攻裡的通例。

太陽病,醫生用發汗法治療,結果病人發熱但不畏寒,接著又用瀉下法治療,導致心下痞滿,表裡都虛弱,陰陽之氣都耗竭了。沒有陽氣就只剩陰氣,如果再用燒針治療,就會導致胸悶,面色青黃,皮膚抽搐,這種情況就難以治癒了。現在病人面色稍微泛黃,手腳溫暖,則容易治癒。(此條訂正)

太陽病發汗治療,就如同說:「太陽病應該用發汗法來治療。」不論是表證用麻黃,還是肌表證用桂枝,原理都是一樣的。難以治療的是,病人發熱又畏寒。難道在發汗治療之前,病人原本就不發熱,也不畏寒,是因為發汗治療才導致發熱畏寒的嗎?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出現發熱畏寒的症狀,怎麼知道是太陽病呢?這點说不通。醫生再愚蠢,也知道發熱畏寒應該用發汗法治療,怎麼會誤用硝石、黃芩呢?而「因復下之」這句話中的「因」字沒有根據,也不通。現在仔細研究這段文字,發現「惡寒」上少了一個「不」字,這樣「因」字就有了根據了。

蓋太陽發熱惡寒之病,一汗之後,遂致發熱不惡寒,此時頗類傳入陽明。因其似陽明而下之,太陽水氣,已由一汗而衰,不能再作結胸,於是虛氣無所附麗,因結於心下而成痞。蓋發汗則衛氣虛,陰液傷於上也。下則營氣虛,脾陽陷於下也。陰陽氣正並竭,更以燒針損其已傷之陽氣,耗其已傷之陰血,遂致胸中煩熱。

血凝則面色青,濕聚則面色黃(跌打損傷,俱見青色,傷血故也。瘕疝之證,面見黃色,聚濕故也)。燒針動經,故膚瞤。血凝濕聚,周身皮膚跳動,皆正氣不支之象,故曰難治。但見面色微黃,手足溫者,初不過脾虛濕勝,故曰易愈,於太陰中求之足矣。愚按陰陽氣並竭下,忽著「無陽則陰獨」五字,殊難解說,前既云「陰陽氣並竭」矣,何所見而指為陰獨乎。自來注釋家,往往囫圇讀過,故所言並如夢囈。

白話文:

太陽病發熱惡寒,出一身汗後,就變成發熱不惡寒,這時候很像傳入了陽明經。因為病症像陽明經但又往下走,太陽經的水氣已經因為出汗而衰退,無法再造成結胸,所以虛氣沒有依附的地方,就聚集在心下形成痞塊。發汗會導致衛氣虛弱,上焦的陰液受損;下焦則會導致營氣虛弱,脾陽下陷。陰陽氣都耗竭了,再用燒針療法損傷已經受損的陽氣,消耗已經受損的陰血,就會導致胸中煩熱。

血液凝滯就會面色青,濕氣聚集就會面色黃(跌打損傷都會出現青色,因為傷了血;瘕疝的症狀,面部會呈現黃色,是因為濕氣聚集)。燒針療法會刺激經脈,所以皮膚會跳動。血液凝滯、濕氣聚集,周身皮膚跳動,都是正氣不足的表現,所以說這種病難治。但如果只是面色微黃,手腳溫暖,那只是脾虛濕盛,所以容易治癒,在太陰經中尋找治療方法就可以了。我認為,在「陰陽氣並竭下,忽著「無陽則陰獨」五字,非常難以理解。前面已經說了「陰陽氣並竭」,為什麼又說「陰獨」呢?以往的註解家,往往囫圇讀過,所以他們說的話就像夢話一樣。

仲師何以不言陰陽並竭,而言陰陽氣並竭,蓋氣為陽,汗後肺陰外泄,而衛氣一傷。下後脾陽下陷,而營氣再傷。營衛之陽氣兩耗,而痰濕結痞於心下者,乃獨存無氣之濁陰,故曰無陽。無陽者,無氣也。試觀膠粘成塊之白痰如結晶體者,方在咯出之時,咽喉中已覺冰冷,此即濁陰無陽氣之明證。心下之痞,正如是耳。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上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大黃、黃連氣味苦寒,其性善泄,生則易行,熱則遲緩,故麻沸湯漬之)。

白話文:

仲師為何不說陰陽都竭盡,而說陰陽氣都竭盡?這是因為氣屬於陽,汗出後肺陰外泄,衛氣就受損。下痢後脾陽下陷,營氣又受損。營衛的陽氣雙雙耗損,痰濕結聚在心下,只剩下沒有氣的濁陰,所以說無陽。無陽,就是無氣。試想一下,膠粘成塊的白色痰液,像結晶體一樣,在咳出時,咽喉中已感到冰冷,這就是濁陰沒有陽氣的明證。心下之痞,也是如此。

心下痞,按之濡,脈象關上浮,可以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來治療。

大黃黃連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

將上述藥材用麻沸湯二升浸泡,片刻後,絞去藥渣,分溫兩次服用。(大黃、黃連性味苦寒,善於泄瀉,生用則容易發揮作用,熱炒則緩慢,所以用麻沸湯浸泡。)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附子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黃芩(各一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開,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內附子汁,分溫再服。

此二節,發端便言心下痞,而不言其所以然。蓋承上「脈浮緊」節言之。太陽標熱,誤下內陷,因成氣痞。氣與水合,則按之硬痛,有氣無水,則按之而濡,但為氣痞,故關上脈浮而不見弦緊。標熱陷,則與陽明燥氣相合,而大便不行,故宜大黃黃連瀉心湯以泄之。俾陽明之火下降,而心氣不足者自紓(《金匱》十六:「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按《金匱》有黃芩,此則傳寫遺脫也)。

白話文:

胸口下疼痛,又惡寒,出汗,用「附子瀉心湯」治療。

附子瀉心湯的藥方

大黃(兩)黃連、黃芩(各一)附子(一,炮製去皮,破開,煮取汁)

以上四味藥,切碎三味,用麻沸湯兩升浸泡,一會兒,絞去渣,加入附子汁,分三次溫服。

這兩段一開頭就說胸口下疼痛,但沒有說明原因。其實是接著前面「脈浮而緊」說的。太陽經的表熱,誤治後向內陷,因此形成氣痞。氣和水結合,按之堅硬疼痛,有氣無水,則按之潮濕,但因為是氣痞,所以關上脈浮而沒有弦緊。表熱陷下,就會和陽明經的燥氣結合,而大便不通,所以應該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瀉下。使得陽明經的火氣下降,心氣不足的自然就會緩解。(《金匱》十六:「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注:金匱有黃芩,這裡是傳抄時遺漏了。)

若夫標熱熾於裏而上見心氣之抑塞,表陽復虛於外而見惡寒汗出,是又當於芩、連、大黃引火下泄外,加炮附子一枚,以收外亡之陽,則一經微利,結熱消而亡陽收矣。此仲師示人以隨證用藥之法,學者能於此悟隨證加減,庶無膠柱鼓瑟之弊乎。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本以誤下成痞而用瀉心湯,設為標熱結於心下,太陽寒水初不與俱陷,則但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一下而痞解矣。或同為標熱成痞而微見惡寒汗出之真陽外脫,則加附子一枚,兼收外脫之陽,而痞亦解矣。然卒不解者,此時論治,正需詳辨其本原。

白話文:

如果患者体内热气旺盛,导致心气郁结,而外在阳气虚弱,表现为怕冷出汗,就应该用黄芩、黄连、大黄引火下泻,同时加炮附子一枚,以收敛外散的阳气,这样只要稍微泻泻肚子,心里的热气就会消散,阳气也能收敛回来。这是仲师教导我们根据病症用药的方法,希望学习者能够从中领悟随证加减的精髓,避免固守成规、不知变通。

如果患者因泻下过度而导致心下痞闷,可以用泻心汤治疗。如果服用泻心汤后,痞闷症状没有缓解,患者还出现口渴、口干烦躁、小便不利的情况,就应该用五苓散治疗。

如果患者本来是因误下导致的痞闷,而误用泻心汤,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心下有热结,但太阳寒水没有同时陷入,这时只要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就能马上解开痞闷。或者患者是因体内热气导致的痞闷,并且出现怕冷出汗的症状,说明真阳外脱,这时候就应该加附子一枚,同时收敛外散的阳气,痞闷也能解开。如果服用药物后仍然没有缓解,这时候就需要仔细辨别病因,才能对症治疗。

若便以渴而口燥,誤認為陽明實熱,正恐硝、黃、朴、枳,傷無病之腸胃,而正氣益虛,即明知非陽明內實,而漫投入人參白虎以解渴而止燥,要惟小便自利者,方可決為下後液虧而用之無疚。設其人小便不利,則為太陽本氣鬱陷,標熱上結,本寒下阻,不去其水則陰液不升,陰液不升則陽熱之結於心下者不降,然則仲師方以五苓散。實為探本窮原之治,所謂牽一髮而全身俱動也。

不然,五苓散利小溲之藥耳,即多飲暖水發汗,亦為發汗之藥耳,安在其能消痞乎(五苓散消痞功用如此,歷來注家多不解)。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因為口渴而口乾舌燥,誤以為是陽明實熱,就可能用硝石、黃連、大黃、枳實等藥物,損傷原本健康的腸胃,導致正氣虛弱。即使明白不是陽明內實,卻仍然用人參白虎湯解渴止燥,只有當小便通暢的情況下,才能確定是下焦津液虧虛而使用它。如果病人小便不利,則屬於太陽經氣鬱結,表熱上攻,本寒下阻,如果不祛除水濕,陰液就無法上升,陰液不升,陽熱結聚在心下就無法下降,因此仲景用五苓散治療,才是探究病根治病的正確方法,這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道理。

否則,五苓散只是利尿的藥物,即使多喝溫水發汗,也是發汗的藥物,怎麼能消痞呢?(五苓散消痞的功效,歷代注家多不理解)。

傷寒病人出汗後,身體不適,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嘔,食物腐臭,脅肋有水氣,腹部咕嚕作響,腹瀉,用生薑瀉心湯治療。

生薑瀉心湯方

生薑(四兩)甘草、人參(各三兩)乾薑(一兩)黃芩(三兩)半夏(半斤)大棗(十二枚)黃連(一兩)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一證,惡寒無汗者,自以汗出表解為向愈之期。但汗發太過,胃中津液耗損,亦時見調胃承氣之證。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皆似之。但令發汗透暢,太陽水氣,悉由皮毛外泄,則必無未盡之水液,從三焦水道流注脅下而為脹滿。亦必不至水氣混雜太陰寒濕,致腹中雷鳴而下利。

夫胃中胆汁生燥,故不和。胆胃上逆,則乾噫食臭。太陽標熱合水氣結於胃之上口,故心中痞硬。水氣吸於標陽,乃不能由腎下出膀胱,以至凝結於脅下。脅下固腎藏所居,輸尿之關鍵也。水道不通,則溢入大腸,雷鳴而下利。痰飲之水流脅下,及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其證情正相類也。

白話文:

生薑瀉心湯

材料:

  • 生薑(4兩)
  • 甘草、人參(各3兩)
  • 乾薑(1兩)
  • 黃芩(3兩)
  • 半夏(半斤)
  • 大棗(12枚)
  • 黃連(1兩)

作法:

將以上八種藥材加入約1000毫升(1鬥)的水中煮沸,熬製至剩約1800毫升(6升),濾去渣滓,取3升藥液。溫熱後分三次服用,每日三次。

適應症:

傷寒發作,惡寒無汗,適合發汗治療。但若汗發過多,胃中津液耗損,就會出現類似調胃承氣湯的症狀,如胃部不適、心下痞硬、乾噫食臭等。

病理:

發汗過多,導致太陽之水氣全部從皮膚排出,胃中津液耗盡,無法經由三焦水道流注脅下,因而脹滿。也不會出現太陰寒濕導致腹鳴下利的症狀。

此外,胃中膽汁生熱,導致不和。膽汁上逆,就會出現乾噫食臭。太陽標熱和水氣結於胃之上口,導致心下痞硬。水氣被吸到上焦陽氣的地方,無法由腎下出膀胱,因而凝結於脅下。脅下是腎藏之處,也是輸尿管的關鍵位置。水道不暢,就會溢入大腸,產生雷鳴下利的症狀。痰飲之水流入脅下及腸間,也會出現類似瀝瀝有聲的現象,症狀與此相似。

然則仲師何以不用豬苓湯、五苓散。曰:「此必無濟也。」陽熱吸於上則水氣必難下達,不去其上熱,則水道不行,故用生薑瀉心湯。生薑、半夏以泄上源之水,黃芩、黃連以清上焦之熱,炙草、人參、乾薑、大棗,以扶脾而溫中,則上熱去,下寒消,而水道自通矣。按此證與後文「腹中痛,欲嘔吐」者略同,故黃連湯方治,即為生薑瀉心湯之變方,但以桂枝易生薑、黃芩耳。

究其所以不同者,則以非芩、連並用,以肅降心肺兩藏之熱,而痞將不去也(附子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大黃瀉心湯、甘草瀉心湯並同,可見立方本旨矣)。

白話文:

然而,為何仲師不用豬苓湯、五苓散呢?他說:「這必定無效。」陽熱向上吸引,水氣就會難以下達,不消除上焦的熱,則水路不通暢,所以要用生薑瀉心湯。生薑、半夏用來瀉去上源的水分,黃芩、黃連用來清熱上焦,炙草、人參、乾薑、大棗用來扶持脾胃、溫暖中焦,這樣上焦的熱消退了,下焦的寒氣也消散了,水路自然暢通。

觀察此症狀與後文「腹中痛,欲嘔吐」略同,所以黃連湯方治,就是生薑瀉心湯的變化方,只是以桂枝代替了生薑、黃芩而已。

究其所以不同之處,是因為沒有同時使用黃芩、黃連,就無法肅降心肺兩臟的熱,而痞塞的症狀將無法消除(附子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大黃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皆同,可見立方之本旨了)。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黃芩、乾薑(各三兩)半夏(半升)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無表汗,則汗之以麻黃,中風表汗泄而肌理無汗,則汗之以桂枝,此仲師定法,不可變易者也。若醫反下,則太陽寒水,不能外達為汗,反乘下後裏虛,內陷於腸胃而下利日數十行,致有「完穀不化,腹中雷鳴」諸變。要知猝發之變證,為水氣暴迫所致,但用五苓散以利小便,而更無餘病,不似病久太陰寒濕,腸胃俱虛,必待四逆、理中也。若並見「心下痞結硬滿,乾嘔,心煩不得安」諸證,則決非五苓散證可知。

白話文:

傷寒、中風,醫生卻用瀉下藥,病人腹瀉不止,每天數十次,食物不消化,腹中雷鳴,心下堵塞堅硬而脹滿,乾嘔,心煩不安。醫生看到心下痞塞,認為疾病沒有好全,又再用瀉下藥,結果痞塞越來越嚴重,這不是因為熱結,而是因為胃中虛弱,客氣上逆,所以導致硬塞。甘草瀉心湯主治此症。

甘草瀉心湯方劑

  • 甘草(四兩)
  • 黃芩、乾薑(各三兩)
  • 半夏(半升)
  • 黃連(一兩)
  • 大棗(十二枚)

以上六味藥材,用一斗水煎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每天三次。

傷寒沒有表證而發汗,則用麻黃發汗;中風發汗散表後,肌理不復發汗,則用桂枝發汗,這是仲景的定法,不可更改。如果醫生反用瀉下藥,則太陽寒邪不能外達而汗出,反而乘虛進入腸胃,導致日夜腹瀉,並出現「未消化的食物,腹中雷鳴」等變化。要了解突然發生的變證,是水氣暴迫所致,只要使用五苓散利小便即可,不會有其他症狀,不像久病太陰寒濕,腸胃俱虛,必須使用四逆、理中湯。如果同時出現「心下痞結硬滿,乾嘔,心煩不得安」等症狀,則肯定不是五苓散證。

《內經》云:「暴迫下注,皆屬於熱。」此時下利日數十行,甚至完穀不化,腹中雷鳴,可知太陽標熱,已隨寒水下陷。心下硬滿之痞,不惟與結胸之標熱寒水並停心下者不同,與太陽標熱獨陷心下但氣痞者亦異。夫陽熱結於心下,與胃中胆汁兩陽相薄,則陽明之火,當挾胃實而益熾,以大黃黃連黃芩湯復下之可也。

至下後寒水合標熱衝迫,至胃中不留完穀,則與標熱結心下成痞,挾胃實為病者,絕然相反,以大黃芩連湯復下之,不可也。乃醫者誤以為標熱內結之氣痞,誤用大黃瀉心湯,遂致其痞益甚。不知藏府之中,惟胃至熱,若熾炭然,不能容涓滴之水,水入於胃,則悉化為氣(西醫飲牛以盆水隨殺而驗之,胃中固無水也,此雖胃中不能容水初步之試驗,而其理確不可易)。若胃中留水,即病痰飲。

白話文:

《內經》說:「暴烈迫切向下流注的病症,都屬於熱症。」此時腹瀉一天幾十次,甚至連未消化的食物都排出,腹中雷鳴作響,可以知道太陽經標證的熱氣,已經隨著寒水往下陷了。心窩以下硬塊滿滿的痞證,不僅與結胸標證的熱氣寒水同時停留在心窩以下不同,也與太陽經標證的熱氣獨自陷在心窩以下但只出現氣痞不同。陽熱積結在心窩以下,與胃中的膽汁這兩個陽氣互相摩擦,則陽明經的熱火,應當挾帶著胃中的實證而更加熾烈,可以用大黃黃連黃芩湯再往下瀉。

至於瀉後寒水合標熱衝擊,到了胃中不能停留未消化的食物,則與標熱積結在心窩以下形成痞證,挾著胃中的實證作為病症,完全相反,用大黃黃芩黃連湯再往下瀉,是不可以的。於是醫生誤認為是標熱內結的氣痞,錯誤用大黃瀉心湯,就導致痞證更加嚴重。不知道臟腑當中,只有胃會很熱,像燃燒的炭火一樣,容不下涓滴的水分,水進入胃中,則全部化為氣體(西醫用牛飲盆子水然後隨即宰殺實驗,胃中確實沒有水,這雖然是胃不能容納水初步的實驗,但是它的道理確實無法改變)。如果胃中留有水,就是病痰飲。

所以然者,則以胆汁不足,而消水之力弱也。今以誤下致胃虛而胆火挾客氣上結心下而成痞,與太陽標熱挾胃實成痞者,雖氣痞同,而所以成氣痞者不同。彼為標熱內結,此則不由標熱也。乾嘔者,胃中胆汁因下後生燥,無所依據而上逆也。心煩不得安者,胆火由胃底衝迫胸膈,而坐立不安也,非太陽標熱,故謂之客氣。

仲師主以甘草瀉心湯者,重用生甘草以清胃中之虛熱,大棗十二枚以補胃虛,乾薑、半夏以滌痰而泄水,芩、連以抑心肺兩藏之熱,使上熱下行,水與痰俱去,則痞消於上而乾嘔心煩已,濕泄於下而利亦止矣。但方治更有未易明者,痞在心下,但用黃連以抑心陽導之下行足矣,而諸瀉心湯方治,何以並用清肺之黃芩。蓋肺為水之上源,肺藏熱則水之上源不清,上源不清,則下游之水氣不泄。

白話文:

所以會這樣的原因,是因為膽汁不足,導致消化水分的力量變弱。現在誤用瀉下藥,導致胃氣虛弱,而膽火夾雜著客邪之氣,在心窩以下的部位凝聚成痞塊。與太陽表熱挾帶著胃中有實邪而形成的痞塊雖然症狀相同,但形成痞塊的原因不同。太陽表熱挾胃實是由表熱內結所引起,而現在這種情況則不是由表熱所引起。乾嘔的原因,是因為胃中膽汁因吃了瀉下藥後產生燥熱,沒有東西可以依附,所以向上逆流。心煩不安的原因,是因為膽火從胃底衝迫胸膈,導致坐立不安。這不是太陽表熱,所以稱之為客氣。

仲景主張使用甘草瀉心湯,大量使用生甘草來清除胃中的虛熱,十二顆大棗來補益胃氣虛弱,乾薑、半夏來去除痰濁、疏通水分。黃芩、黃連來抑制心肺兩臟的熱邪,讓上方的熱邪往下走,水分和痰濁一起排出,那麼上方的痞塊就會消散,乾嘔心煩也會消失,下方的濕熱之氣也會排出,腹瀉也會停止。但方劑的治療原理還有一個不容易理解的地方,痞塊在心窩以下,只要使用黃連來抑制心陽,引導熱邪往下走就夠了,但所有甘草瀉心湯的方劑,為什麼還要加入清肺的黃芩呢?這是因為肺是水氣的源頭,肺中藏有熱邪,那麼水氣的源頭就不清淨,源頭不清淨,下游的水氣就無法排出。

此其所以芩、連並用也。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赤石脂、太乙餘禹糧(各一斤)

上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傷寒不解其表,先攻其裏,以致太陽水氣,與太陰之濕混合,下利不止。下後胃虛,客氣上逆,以致心下結痞硬滿,此時服甘草瀉心湯是也。乃服瀉心湯已,痞去而利依然(觀下文但言治利,不更言痞,可見其痞已愈)。醫以為協熱利也(協熱利本有四日復下之例),復以他藥下之,利仍不止。

白話文:

這就是為何芩連同時使用的緣故。

傷寒,服用湯藥,腹瀉不止,心窩處硬結,服用瀉心湯後已痊癒。再次服用他藥攻下,腹瀉依舊不止。醫師以理中湯方給病人服用,症狀大為好轉。理中湯方,主治中焦受損,而此例腹瀉乃下焦之症狀,應選用赤石脂禹餘糧湯方為主。服藥後腹瀉仍不止,則應利小便。

赤石脂禹餘糧湯方

  • 赤石脂、禹餘糧(各一斤)

  • 以上藥材加水六升,煮沸後取二升藥液,去渣,分三次溫熱服用。

傷寒不解表症,先攻裡症,導致太陽水氣與太陰濕氣相合,腹瀉不止。攻下後胃氣虛弱,客氣上逆,以致心窩結硬滿悶,此時應服用甘草瀉心湯方。服瀉心湯方後,硬結消退,但腹瀉依然(觀賞後文僅提到治療腹瀉,不再提及硬結,可見硬結已痊癒)。醫師認為是協熱利(協熱利一般有四日後再次攻下的做法),再次服用他藥攻下,腹瀉仍不止。

醫又以為太陰寒濕也,而以理中與之,果其證屬寒濕,不難得溫便愈。然竟利益甚者,蓋理中作用,在升清而降濁,向以虛氣膨脹於胃中,阻其降濁之力,中氣得溫而升,胃中積垢自當從大腸下泄而無餘。若下焦水氣,不從腎關而出為溺,以至溢入大腸,則病不在中而在下。

中氣升,即下無所吸,此其所以利益甚也。大腸為水衝激,至於滑疾而不收,是當以收攝為主。赤石脂禹餘糧湯既能泄濕,又復斂腸。若腸中水氣無多,利當自愈。其不愈者,必腸中水氣甚盛,非用五苓散開其決瀆,必不能殺其衝激之力也。

白話文:

醫生認為病症是太陰寒濕所致,便用理中湯來治療。如果病症確實屬於寒濕,用溫熱的方法治療,不難取得療效。然而,理中湯真正有效的原因,是它具有升清降濁的作用。以往由於虛氣在胃中積聚膨脹,阻礙了降濁之力,導致中氣受寒而升,胃中積存的污垢自然會從大腸向下排出,不留餘地。

如果下焦的水氣沒有從腎關排出成尿液,而溢入大腸,那麼病症不在中焦而在下焦。

中氣上升,下焦自然沒有吸納之力,這就是理中湯療效顯著的原因。大腸被水氣衝擊,導致滑疾無法收敛,因此應該以收攝為主。赤石脂禹[餘糧湯]既能泄去濕氣,又能收斂腸道。如果腸中水氣不多,病症自然會痊癒。如果無法痊癒,一定是腸中水氣過盛,必須用五苓散疏通水道,才能消除衝激之力。

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鞕,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傷寒吐下之後,津液已虛,更發其汗,津液更虛,血與汗同體而異用,故奪血者不可發汗。液與精異物而同源,故失精家亦不可發汗。今津液傷於吐下,復發其汗,則其血必虛,血虛則心煩而脈微。病延八九日,已在兩候當傳陽明之期,胃液以汗而生燥,肝胆與胃同居中部,而掩覆於胃之右側,時出餘液入胃,為消融水穀之助。

胃燥則肝胆俱燥,胆火上逆,則心下痞硬,但此證心下無水,虛氣成痞,按之當濡,而轉見硬者,標熱自上而下,其氣衰,客氣自下上攻,其氣盛。方盛之氣,不可屈抑,故硬也。脅下為下焦水道之衝,自腎而下,即由下焦輸出膀胱,以吐下後之發汗,致太陽腑氣上逆,而中焦水道為虛氣所格,不能由腎下走膀胱,故脅下痛。

白話文:

傷寒的病情在嘔吐和藉著下瀉後,若再發汗,會使身體的津液更加虛弱,脈搏變得微弱。如果病程持續八九天,心口會感到脹痛,肋下會有痛感,氣會衝上喉嚨,出現頭暈目眩的情況,經脈受到影響,時間久了就會導致虛弱。

在傷寒嘔吐和下瀉之後,身體的津液已經虛弱,再繼續發汗,會使血液更加虛弱。血虛會導致心煩意亂和脈搏微弱。如果病情持續八九天,這時正是傳陽明的時期,胃液因為發汗而變得乾燥。肝膽與胃在中部相互作用,肝膽有時會分泌剩餘的液體進入胃中,幫助胃消化水穀。

當胃乾燥時,肝膽也會變得乾燥,膽火上升,會感到心口部位脹硬。但如果這種情況下心口沒有水分,虛氣會形成脹痛,按壓時會感覺濕潤,而轉變為硬的情況,這是因為上面的熱氣無法降低,而下面的氣又逆著上升,氣的力量強盛。強盛的氣是不容易被壓制的,所以才會感到硬脹。脅下則是下焦水道的壓力,水從腎下流出,然後輸送到膀胱。由於嘔吐和下瀉後再發汗,導致太陽腑的氣上逆,而中焦的水道又因為虛氣阻塞,無法由腎下走向膀胱,因此脅下會感到疼痛。

陰竭而陽亢,噫氣仍上衝咽喉,此氣即心下結痞,胃中濁熱之氣,此證與後文胸有寒之瓜蒂散證相似,其不同者眩冒耳。寒水結為痰涎,故阻阨肺氣,噫氣反上衝咽喉而鼻竅不通,陰傷而陽越,故噫氣亦上衝咽喉,以致顛眩而鬱冒。設令陰虛陽亢,未見經脈動惕,此往尚無遺患,若浮陽暴衝於上,一身脈絡,為之跳蕩不寧,則血分既耗折殆盡,終以不能養筋,久而成痿。痿者,枯萎而不榮也(張注謂「委棄不為我用」,迂曲不通,不可為訓)。

究病原所自出,蓋不出於吐下,而出於吐下後之發汗。津液既損於前,而又重發其汗竭之,故虛陽益張而不可遏。愚謂此證惟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最為近似,柴胡湯以散心下之痞,通脅下之痛,龍骨、牡蠣以收暴發之浮陽,然後養陰補血以善其後,或亦千慮之一得也。

白話文:

陰氣耗竭,陽氣亢盛,導致打嗝的氣體不斷上衝咽喉,這氣體正是心下結塊、胃中濁熱之氣,這症狀與後文胸中有寒的瓜蒂散證相似,不同之處在於頭昏眼花。寒氣凝結形成痰涎,阻塞肺氣,因此打嗝的氣體反向上衝咽喉,鼻子也堵塞不通。陰氣受損,陽氣過盛,所以打嗝的氣體也上衝咽喉,導致頭昏眼花。如果陰虛陽亢,但沒有出現經脈跳動,則尚無大礙。但如果浮陽暴衝向上,全身經脈都跳動不安,則血分已經耗竭殆盡,最終無法滋養筋脈,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痿症。痿症就是身體枯萎無力,無法正常運作。

究其病因,主要不是因為吐瀉,而是因為吐瀉後再過度發汗。體內津液已經損耗,又再次大量出汗,導致虛陽更加亢盛,無法控制。我认为治疗此症,以柴胡加龍骨牡蠣湯最为合适。柴胡湯可以散去心下的結塊,通暢脅下的疼痛,龙骨、牡蠣可以收敛暴发的浮阳,然後再用滋陰补血的藥物來調理,或许可以找到解決此症的方法。

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湯主之。

旋覆代赭石湯方

旋覆花(三兩)代赭石(一兩)人參(二兩)甘草(三兩生)半夏(半升)生薑(五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

「傷寒,惡寒,無汗,頭項強痛」者,以發汗而解。胸痞氣衝,胃中有濕痰,吐之而解。病傳陽明,潮熱而渴者,下之而解,解後當無餘病矣。然卒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此正與「汗出解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略相似,但彼為表解之後,裏水未盡,下滲大腸而見腹中雷鳴下利,故宜生薑瀉心湯,以消痞而止利。此證但見胃氣不和,絕無水濕下滲之弊,然則噫氣不除,其為濕痰壅阻無疑。

白話文:

得了傷寒,發汗治療後,出現嘔吐、腹瀉等症狀,解便後心下部仍有堅硬痞塊,並且一直打嗝的,可以使用旋覆[代赭石湯]。

旋覆[代赭石]湯配方

旋覆花(120克)代赭石(40克)人參(80克)甘草(120克,生用)半夏(200克)生薑(200克)大棗(12枚)

以上七味藥材,加水一斗(約2000毫升)煎煮,取六升(約1200毫升)藥液,去渣後再煎,取三升(約600毫升)藥液,溫服一升(約200毫升)。

對於「傷寒、畏寒、無汗、頭頸部疼痛劇烈」的患者,採用發汗法治療後,症狀即可緩解。胸部痞悶氣息上衝,胃中有濕痰,採用催吐法治療後,症狀即可緩解。病邪傳至陽明經,出現潮熱口渴等症狀,採用瀉下法治療後,症狀即可緩解,解便後一般不會有其他不適。但是,如果在解便後仍出現心下痞硬、打嗝不止等症狀,這與「出汗後、解便後、胃中不協調、心下痞硬、乾打嗝、食物有臭味」的情況比較相似,但後者是表證解除後,裏面的水液未完全排出,下滲到大腸而出現腹中雷鳴、腹瀉等症狀,因此宜用生薑瀉心湯來消除痞塊,止住腹瀉。而本證只是胃氣不協調,絕無水液下滲的徵候,那麼打嗝不止,必定是因為濕痰壅阻所致。

方用旋覆、代赭以降逆,半夏、生薑以去痰,人參、甘草、大棗以補虛而和中,則濕痰去而痞自消,中脘和而噫氣不作矣。惟其證情相似,故方治略同,有虛氣而無實熱,故但用旋覆、代赭以降逆,無需泄熱之芩、連也。

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傷寒未經下後,則脾實而胃濡,既下則脾虛而胃燥。桂枝湯所以發脾藏之氣出肌肉而為汗者也。脾虛不能作汗,故桂枝湯為禁例,此即上節「下後氣不上衝,不得與之」之說也。氣上衝則為喘,前此云:「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主之。」加厚朴以舒胸膈,加杏仁以宣肺氣,以肺為主氣之藏。

白話文:

這個方子使用旋覆花、代赭石來降逆氣,半夏、生薑去除痰濕,人參、甘草、大棗補虛和中,這樣濕痰去除,痞塊自然消散,中脘和緩,呃逆不再出現。由於症狀相似,治療方法也略同,患者有虛氣但沒有實熱,所以只用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氣,不需要用黃芩、黃連來泄熱。

下完瀉藥後,不能再使用桂枝湯。如果病人出汗並且喘,但沒有明顯的發熱,可以服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傷寒病沒有經過瀉藥治療,脾胃就會比較強健,胃部也比較濕潤。下完瀉藥之後,脾胃就會虛弱,胃部也變得乾燥。桂枝湯的功效是發散脾臟的氣,使其從肌肉中排出,形成汗液。脾虛弱不能出汗,所以桂枝湯是禁忌,這就是上面提到「下完瀉藥後氣不上衝,不能使用桂枝湯」的道理。氣往上衝就會導致喘,之前說過:「太陽病,下瀉後輕微喘的,是表症未解造成的,可以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湯來治療。」加入厚朴可以舒展胸膈,加入杏仁可以宣發肺氣,因為肺是主氣的臟器。

喘家,為表未開而肺氣鬱也。此可知氣上衝之可與桂枝湯,初未嘗專指本方也。但喘之為病,究係麻黃本證,桂枝加厚朴杏子,猶非主治之證方。觀於無汗而喘之用麻黃湯,欬而微喘之用小青龍湯,其餘已可概見。表氣不因下後而陷,故汗出而喘。下後胃家不實,故無大熱。

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用麻黃、杏仁開肺而通皮毛,石膏、甘草助脾而泄肌理,則表寒裏熱並散,喘定而熱解矣。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桂枝人參湯方

白話文:

喘息的患者,是因为表层没有打开,肺气郁结所致。由此可知,气上冲的症状可以用桂枝汤来治疗,并非一开始就专门针对这个方子。但喘息的病症,本质上还是麻黄的病证,桂枝加厚朴杏子,并非主要的治疗方。观察无汗而喘息的患者用麻黄汤,咳嗽且微喘的患者用小青龙汤,其他的情况也都可以由此推知。表气没有因为下后而陷入,所以出汗且喘息。下后胃部不充实,所以没有明显的热症。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使用麻黄、杏仁开肺通皮毛,石膏、甘草助脾泄肌理,这样表寒里热都能散开,喘息平息,热症消退了。

太阳病,外证没有消除就多次服用泻下药,导致热气协同而利尿,泻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调的患者,可以用桂枝人參汤来治疗。

桂枝(四兩)甘草(四兩炙)白朮(三兩)人參(三兩)乾薑(三兩)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內桂枝,煮取三升,日再服,夜一服。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誤下之,水氣與標陽俱陷心下,則為結胸。標熱獨陷心下,則為氣痞。下後胃虛,客氣上逆,則亦為氣痞。但與標陽獨陷心下之痞,有濡硬之別耳。若外證未除,而數下之,水氣合標熱同陷,遂至利下不止。寒水之氣,結於胃之上口而心下痞硬,仍見發熱惡風之外證,仲師特以桂枝人參湯主之。

炙草、白朮、人參、乾薑以溫胃而祛寒,桂枝助脾以發汗,而外證及裏痞俱解矣。所以後納桂枝者,以裏寒重於外證,恐過煎氣薄,失其發汗功用也。所以日夜三服者,則以數下之後,陽氣內陷,非一劑所能開泄也。

白話文:

將桂枝、甘草、白朮、人參、乾薑各取適量,加水煮沸,先煮甘草、白朮、人參、乾薑,取一半湯汁,再加入桂枝,繼續煮至剩下三分之一,每天分兩次服用,晚上再服用一次。這種方劑適用於太陽病患者,外感症状未消卻就服用瀉藥,導致水氣和陽氣都陷入心下,形成結胸。或者只有熱邪獨自陷入心下,形成氣痞。服用瀉藥後胃氣虛弱,外邪上逆,也會造成氣痞,但與陽氣獨自陷入心下的痞症不同,這種痞症會伴有濡硬的症狀。如果外感症状未消卻,多次服用瀉藥,水氣和熱邪一起陷入心下,就會導致持續腹瀉。寒水之氣積聚在胃的上口,引起心下痞硬,同時伴隨發熱惡風等外感症状,仲景特別用桂枝人參湯治療。甘草、白朮、人參、乾薑溫胃祛寒,桂枝有助脾發汗,可以同時解除外感和裏痞。在配方中最後加入桂枝,是因為裏寒比外感更嚴重,擔心過度煎煮導致藥性減弱,影響發汗作用。因此一日服用三次,是因為多次服用瀉藥後,陽氣陷入體內,單服一劑無法完全開泄。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麻黃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此條訂正)

傷寒大下後,標陽鬱陷心下,已足成痞。復發汗以傷胃液,則胃液虛而客氣益逆,標陽客氣並居心下,因而成痞。虛氣成痞則按之濡,加以客氣上逆則按之硬。若表證已解,更不虞水氣之內陷,要不妨直行攻痞。惟病者惡寒,則衛氣束於表寒,其脈必見浮緊,正需麻黃湯以解皮毛,俾水氣悉從汗解,然後可徐圖攻痞,此亦先解其表後攻其裏之例也。

然則本條言解表宜桂枝湯者,直傳寫之誤也(桂枝本為解肌,惡寒則病在皮毛,不在肌肉,不可譌誤)。至於痞成於大下之後,表寒不與標陽俱陷,原屬大黃黃連瀉心湯證,加以發汗,胃中津液益涸,而大便不行,胃中燥氣上逆,則肺與心並受灼爍,故用黃芩、黃連以清心肺,大黃以除胃實,痞乃隨胃實而俱消矣(心下痞按之濡條下方治無黃芩,傳寫脫誤)。

白話文:

傷寒,嚴重腹瀉後,又發汗,心口以下痞悶,怕冷的,是外表症狀沒有解除。不可攻治痞悶,應該先解除外表症狀。解除外表症狀後,纔可以攻治痞悶。解除外表症狀宜用麻黃湯,攻治痞悶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

傷寒嚴重腹瀉後,表陽之氣鬱結陷於心下,已經形成痞悶。又發汗會傷及胃液,致使胃液虛弱而客氣(外邪之氣)更加逆亂,表陽之氣和客氣並存心下,因此形成痞悶。虛氣形成的痞悶,按壓會感覺潮濕,加上客氣上逆,按壓會感覺堅硬。如果外表症狀已經解除,就不必擔心水氣內陷,可以直接攻治痞悶。但病人怕冷,表示衛氣拘束於外表寒邪,脈象必定浮緊,需要麻黃湯來解除皮毛之寒,讓水氣隨著汗液排出,然後再慢慢攻治痞悶,這也是先解外表症狀,再攻治內裡的法則。

然而,條文中說解除外表症狀宜用桂枝湯,這是抄寫錯誤(桂枝是用於解除肌肉表層之寒,怕冷是因為病在皮毛,不在肌肉,不可以弄錯)。至於痞悶形成於嚴重腹瀉之後,外表寒邪並不會和表陽之氣一起陷於心下,原本是適合用大黃黃連瀉心湯,再加上發汗,胃中津液更加乾涸,大便難以排出,胃中燥氣上逆,導致肺和心都受到灼熱,因此使用黃芩、黃連來清熱清肺,大黃來解除胃中的積滯,痞悶就會隨著胃中積滯而一同消除(心下痞悶,按壓會感覺潮濕,條文下方治法中沒有黃芩,為抄寫脫漏)。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者,病機已屬陽明。心臟本實,雖胃繫脈道所屬,為營氣出納之所,但容積甚隘,心中正不當有痞,可知所謂心中痞者,特虛氣為胃中實熱所迫,阻遏於心之部位而不能散,故轉似心中痞硬,實即後文胸中痞耳。胃中胆火上僭,故嘔吐(太陽傳陽明,頗欲吐,胃氣逆故也)。

胃中胆汁善泄,不能容留水液,故下利(此與少陰篇下利色純青同例),此證不去陽明之燥,則痞必不除。於柴胡湯解外降逆藥中,加攻下之枳實、大黃(一本無大黃),使熱從下泄,即氣從上解,而痞已無形消滅矣。愚按此方當用大黃,陳修園乃阿附張隱庵,以為宜用大柴胡湯之無大黃者,吾正不知其何所取義也。今更以處方大法言之,柴胡發太陽鬱陷之氣而使之外出,是為君。

白話文:

傷寒發燒,汗出不解,心中脹硬,嘔吐下痢的,應使用大柴胡湯。

「傷寒、發熱、汗出不解」的,病機已經屬於陽明經絡。心臟原本堅實,雖然與胃氣相通,是營氣出入的地方,但容積很小,心中本來不應該有脹滿,所以所謂的「心中脹硬」,實際上是虛氣被胃中的實熱壓迫,阻滯在心的部位而無法散開,才會好像心中脹滿硬實,其實就是後文所說的「胸中脹滿」。胃中的膽汁上逆,所以會嘔吐(太陽經傳至陽明經,很想要嘔吐,這是因為胃氣逆行所致)。

胃中的膽汁善於瀉泄,不能容納水液,所以會下痢(這和少陰經篇章中的下痢顏色純青是同一個道理)。這種病症如果不消除陽明經的燥熱,那麼脹滿就不會解除。在柴胡湯疏散外邪、降逆的藥物中,再加入瀉下的枳實、大黃(有一種版本沒有大黃),讓熱氣從下方瀉出,也就是氣從上方疏解,那麼脹滿自然就會消失。我認為這個方子應該使用大黃,陳修園卻附和張隱庵,認為應該使用沒有大黃的大柴胡湯,我實在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現在再從處方的大原則來說,柴胡發散太陽經鬱結的氣,讓它向外排出,這是君藥。

黃芩苦降,以清內熱之上僭,芍藥苦泄,以疏心營之瘀結,是為臣。生半夏、生薑,以去水而滌痰,大棗和中而補虛,是為佐。枳實、大黃排胃中濁熱而泄之,在上之鬱結自開,是為使。此則用大柴胡湯之義也。

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黃)赤小豆(一分,分音問)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豉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不吐者,少少加,得吐乃止。諸亡血虛家,不可與之。

白話文:

黃芩苦寒,能清內熱上衝;芍藥苦泄,能疏解心營瘀結,這是藥方中的臣藥。生半夏、生薑,能去水化痰;大棗和中補虛,這是藥方中的佐藥。枳實、大黃能排出胃中濁熱,使上焦鬱結得以舒解,這是藥方中的使藥。這就是大柴胡湯的用法。

如果病人出現類似桂枝證的症狀,頭不痛、脖子不僵硬,寸脈微浮,胸部脹滿硬結,氣往上衝咽喉難以呼吸,這是胸中有寒氣,需要吐出來,可以用瓜蒂散治療。

瓜蒂散的配方是:瓜蒂(熬成黃色)、赤小豆,各取一份,分別搗碎過篩,混合在一起,取一錢匕,用香豉一合,加熱水七合煮成稀粥,去渣取汁,和藥粉一起溫熱服用。如果沒有吐出來,可以少量多次服用,直到吐出為止。體虛失血的人不能服用。

桂枝證發熱惡風有汗,但頭不痛,項不強,可知非衛強營弱之證,非開泄肌理之汗,所能奏效,惟寸脈微浮,則病氣猶屬太陽。太陽之表氣,內應於肺(肺主皮毛),表寒內陷胸中,則寒痰凝結而為痞硬。痰涎阻遏,陽氣欲達,乃衝激於咽喉,喘促不得息。此與小青龍湯證略相似,而未嘗欬吐,痰涎有欲出不得之勢,故曰:「胸中有寒。

」有寒者,有寒痰也。寒痰阻塞胸膈,非急為之傾吐,則喘息不平,故特用瓜蒂之苦泄以湧其寒痰,香豉以散寒,赤小豆以泄濕,一吐而衝逆止矣。惟亡血家及體虛之人,則為禁例,蓋恐亡血家一吐之後,引動咯血,舊疾復發。虛羸者不勝震盪,正氣將益不支也。須知吐法在《傷寒論》中,惟此一條。

白話文:

桂枝證患者發熱畏風,伴隨有汗,但頭部不痛,脖子也不僵硬,可知這不是衛氣強盛而營氣虛弱的症狀,單靠發汗開泄肌理無法奏效。只不過寸脈微浮,說明病氣仍然屬於太陽經。太陽經的表氣,內應於肺,表寒內陷胸中,寒痰就會凝結形成痞塊。痰涎阻塞,陽氣想要到達,就會衝擊到咽喉,導致呼吸急促,喘不過氣。這與小青龍湯證略微相似,但患者並沒有咳嗽或吐痰,只是痰涎想吐卻吐不出來,所以說「胸中有寒」。有寒,指的就是有寒痰。寒痰阻塞胸膈,不趕快把它吐出來,就會喘息不停,所以特別選用瓜蒂的苦味來泄瀉,以將寒痰涌出來,香豉散寒,赤小豆泄濕,一吐便能緩解衝逆之症。不過失血的人和體虛的人,則不能用此法,因為失血的人一吐之後,可能會引發咯血,舊疾復發。體虛的人經不起震盪,正氣將會更加虛弱。要知道,吐法在《傷寒論》中,只有這一個條目。

仲師不得已而用之,故方治後又垂戒如此。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藏結,死。(此痞由腰下斜入少腹,粗細類竹竿,約長數寸,色青而堅,痛不可忍,病者大小便不通,予向者親見之)

此節仲師發明太陽腑氣陰寒凝沍之死證,惟黃坤載謂:「藏結之證,陰盛則寒,陽復則熱,陰為死機,陽則生兆。」尚為近是,餘說俱不可通。張隱庵注此條,牽涉三陰,糾纏不清,值盲人評黑白耳。惟解「素」字為「現在」,如《中庸》素富貴之素,則確不可易,謂驟起之急證也。

脅下為少陰腎臟,腎與太陽膀胱為表裏。所謂藏結者,寒結少陰之藏,與肝脾固無關也。臍之兩旁為輸尿管,由腎下達膀胱之道路,《內經》謂之下焦(《靈樞》云:「下焦別迴腸注於膀胱」)。太陽寒水下輸之路,由脅下穿腎關,從臍之兩旁直走少腹,下出陰筋,是為溺。

白話文:

仲景醫師不得已才使用此法,所以方劑治療結束後,又特別提醒警誡如此。

病患脅腹下方原本就有痞氣,連接到肚臍旁,疼痛延伸到小腹,入侵陰部的筋脈,稱為「藏結」,會致死。(這種痞氣從腰部下方斜入小腹,粗細像竹竿,長約數寸,顏色青黑而堅硬,疼痛難忍,病患大小便不通,我曾經親眼見過)

這段話是仲景醫師揭示太陽經氣陰寒凝滯的致命證據。只有黃坤載認為:「藏結的證據,陰氣盛則寒冷,陽氣恢復則發熱,陰氣是死亡的徵兆,陽氣則是生機。」比較接近實際情況。其他說法都沒有道理。張隱庵註解這條文,牽涉到三陰經絡,糾纏不清,就像盲人評論黑白一樣。只有將「素」字解釋為「現在」,如同《中庸》中「素富貴」的「素」,才能正確表達,表示突然發生的急病。

脅腹下方屬少陰腎臟,腎臟與太陽膀胱經絡互為表裡。所謂藏結,是指寒氣凝結在少陰經絡的臟腑中,與肝脾經絡無關。肚臍兩旁是輸尿管,從腎臟通到膀胱的通路,《內經》稱之為下焦(《靈樞》說:「下焦從迴腸分出,注入膀胱」)。太陽經絡中寒水下輸的通路,從脅腹下方穿過腎臟關口,從肚臍兩旁直通小腹,流到陰部的筋脈,就是小便。

太陽之氣,由膀胱而上出臍旁輸尿管,穿腎藏至脅下,抵中焦,出皮毛,是為汗。寒凝腎藏,則小便不通。寒結膀胱,則表汗不徹。今以腎藏暴感陰寒而痞在脅下,使膀胱陽氣猶存,蒸氣漸漬腎藏,表汗時出,小便時通,則臍旁之輸尿管,尚不至痛引少腹而入陰筋。惟其少陰之藏,陰寒凝固,於是由臍旁輸尿管走竄太陽之府,而痛入陰筋,此為太陽陽氣下絕,而寒水之府與寒水之藏,直如冬令之水澤,腹堅絕無一線生機。仲師蓋深明內藏關係,故特於太陽篇發明此條。

竊意此證重用附、桂至一二斤,或當於十百中挽救一二。仲師可作,或不以予言為罪謫也。(俗工泥於《內經》肝小則藏安,無脅下之病,遂誤認脅下之病為肝病,而不知肝胆主疏泄而性條達,三焦受氣於胆而行水道,有所拂鬱則失其疏泄之能而水道為之不通。可見脅下之病,為腎與三焦膀胱之病,而非肝之本病矣)。

白話文:

太陽經的氣,從膀胱上行到臍旁的輸尿管,穿過腎臟達到脅下,抵達中焦,外達皮膚毛孔,就是汗。寒氣凝滯在腎臟,小便就會不通。寒氣結聚在膀胱,表層的汗液就不能排出。現在,腎臟突然受到陰寒侵襲,導致脅下氣滯,膀胱的陽氣依然存在,熱氣逐漸浸漬腎臟,表層的汗液時而排出,小便時而通暢,那麼臍旁的輸尿管就不會連接到少腹,進入陰經。但是由於少陰(腎)的臟腑受到陰寒凝固,所以由臍旁的輸尿管竄行到太陽經(膀胱)的府(膀胱)中,導致疼痛進入陰經。這是因為太陽經的陽氣已經下絕,而寒水的府(膀胱)和寒水的臟腑(腎)直接就像冬天的水澤,腹中堅硬,一點生機都沒有。仲師對內臟的聯繫瞭解得很透徹,所以特別在太陽篇中闡述了這一條。

我猜測這種證狀需要大量使用附子、桂枝,達到一兩斤的量,纔有可能在十分絕望的情況下挽救一二。仲師可以這樣做,或者不認為我的話是罪過。(一般的醫生拘泥於《內經》中「肝氣通達則臟器安定,不會有脅下的疾病」,就把脅下的疾病誤認為是肝病,不知道肝膽主管疏泄,性質條達,三焦從膽那裡接受氣,並運行水道,如果有鬱結,就會失去疏泄的功能,水道因此不通。可見脅下的疾病,是腎臟、三焦、膀胱的疾病,而不是肝臟的根本疾病。)

四明門人張永年向不知醫,以為此證即近世所謂夾陰傷寒,病出於房後冒寒飲冷,頗為真切,因附存之,以備參攷(昔在甲辰年六月,予弟振甫曾患此,宿於娼家房後飲冷所致。予用時俗驗方白朮三兩肉桂三銖吳萸、公丁香各三銖,一服而大小便俱通。惟通後不曾以溫藥調理,下利二十餘日方愈。

按此證可用大劑四逆湯)。

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熱結在裏,表裏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吐下後,陰液傷耗,七八日不解,已踰一候,病氣當傳陽明。太陽標熱結在中脘,而表熱依然不解,此為太陽陽明合病。時時惡風者,表熱甚而皮毛開泄,外風乘之而不能受也,此為太陽未解之明證。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中脘之陽熱,因津液少而益熾,此為病傳陽明之明證。

白話文:

四明門人張永年認為這個病症就是現代所說的夾陰傷寒,是由於房事後受寒飲冷所致,他認為這個說法很準確,因此把它記錄下來供人參考。他還提到,他在甲辰年六月,弟弟振甫就患過這種病,是由於在妓院房後飲冷水引起的。他當時用了一個民間驗方,用白朮三兩、肉桂三銖、吳萸、丁香各三銖,一劑下去,大小便就都通了。不過,他沒有用溫藥調理,導致弟弟腹瀉了二十多天才好。

他認為這個病症可以用大劑四逆湯治療。

傷寒病,如果患者嘔吐或腹瀉後,七到八天仍未好轉,熱氣積聚在內,表裡都發熱,時常怕風,口渴,舌頭乾燥煩躁,想要喝很多水,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傷寒病嘔吐或腹瀉後,體內的陰液損耗,七到八天仍未好轉,已經超過一候,病氣會傳到陽明經。太陽經的熱氣積聚在中脘,但表面的熱氣依然未消,這是太陽陽明合病。時常怕風是因為表面的熱氣很重,皮毛開泄,外風趁虛而入,這是太陽經尚未解表的明顯徵兆。口渴,舌頭乾燥煩躁,想要喝很多水,是因為中脘的陽熱,由於津液減少而更加熾盛,這是病氣傳到陽明經的明顯徵兆。

惟仲師主以人參白虎湯,有似專治裏熱而不關太陽者,不知石膏之質中含硫養,涼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實熱者用之,近人張錫純之言可信也。但石膏性本微寒,欲徹表裏之熱者,最少亦需雞子大一枚,否則無濟,若煅而用之,則尤為謬妄(《傷寒》《金匱》用石膏方治並屬生用,多至雞子大小六枚,甚有用至二十四枚至半斤者,非以其微寒力薄乎!惟漆匠膠入殮後之棺蓋則用煅石膏,取其凝固收澀也。然則白虎湯所以徹表裏之熱者,取其清涼透肌乎!抑取其凝固收澀乎!此又不辨自明也。

更以豆腐驗之,投煅石膏於煮沸之豆漿,則凝而成腐矣)。去其清涼透肌之性,一變為凝固收澀之敗質,致胸膈間熱痰,結而成痞,吾不知其何以謝病家也。蓋白虎湯方治,要為偏於陽熱而設,且以吐下傷津液之後,始用人參,故同為太陽陽明合病。太陽表病重於裏熱者,則宜桂枝加葛根湯,陽明裏熱重於太陽者,則宜白虎加人參湯。

白話文:

只有仲景大師主用人參白虎湯,似乎專治裡熱而不關太陽病。不知道石膏的本質中含有硫化物,涼而又能散,有透發表裡、解肌之力。外感有實熱的患者用它,近代張錫純的話可以相信。但石膏性質原本微寒,想要徹底清除表裡之熱,至少也要用一個雞蛋大小的量,不然沒有效果。如果將石膏煅燒後再使用,那就更錯誤了。(《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用石膏的方劑,都是生用,最多的用到雞蛋大小六枚,甚至有使用二十四枚到半斤的,不就是因為它的微寒之力薄弱嗎?只有漆匠在膠合棺材蓋時,會用煅石膏,因為它的凝固收斂作用。那麼,白虎湯之所以能徹底清除表裡之熱,是取它清涼透肌的作用嗎?還是取它凝固收斂的作用呢?這不用分辨就很明顯了。

再以豆腐為例,在煮沸的豆漿中加入煅石膏,就會凝結成豆腐。去除了它的清涼透肌性,變成了凝固收斂的劣質品,導致胸膈間熱痰凝結成痞證,我不知道它怎麼能治癒病人。其實,白虎湯的用法,就是要用於偏於陽熱的患者,而且是在吐下傷津液之後,才開始使用人參,所以它同時治療太陽經和陽明經的合病。太陽經表病重於裡熱的患者,應該用桂枝加葛根湯。陽明經裡熱重於太陽經的患者,應該用白虎加人參湯。

夫各有所當也。

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傷寒無大熱,胃家未實,潮熱不甚可知。口燥渴心煩,則陽明裏熱而兼液虧之證。背微惡寒,則太陽未罷之兼證也。惟其裏熱甚而表寒微,故清裏即所以透表,更無需解肌之桂枝。此與上一條略相似而微有不同,蓋津液有因吐下而虛者,有不待吐下而津液本虛者,治法固然不同也。

傷寒,脈浮,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脈浮為太陽肌表證,傷寒、中風之所同也。若發熱無汗,其表不解,直可決為太陽傷寒矣。此時急以麻黃湯發汗,劑量太輕,猶恐不逮。溫散肌理之桂枝湯,且在禁例,而況辛涼透肌之白虎湯乎。一經誤用,不惟遏寒邪外出之路,抑且表裏俱寒,此其所以不可與也。故惟渴欲飲水,無表證者,乃可與人參白虎湯。

白話文:

白虎加人參湯

對於傷寒,沒有發高熱,口乾舌燥,心煩,背部微微發寒,就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傷寒沒有發高熱,胃部虛弱,潮熱不十分明顯。口乾舌燥心煩,是陽明經氣分熱盛,兼有津液不足的症狀。背部微微發寒,是太陽經寒證尚未完全消退的兼證。由於體內熱盛,體表寒氣微弱,所以清熱就可以透發體表,無需再用解肌的桂枝。這條方劑與上一條略有相似,但略有不同。津液虛耗的有因嘔吐、瀉下而導致的,也有不用嘔吐、瀉下本身津液就虛的。治療方法當然會不同。

白虎加人參湯

對於傷寒,脈象浮浮,發熱,沒有出汗,體表沒有解表的症狀,不能使用白虎湯。口渴想喝水,沒有體表證狀的,就使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

脈象浮浮是太陽經肌表證狀,傷寒、中風都可能出現。如果發熱沒有出汗,體表沒有解表的症狀,可以明確判斷為太陽傷寒。此時應趕緊使用麻黃湯發汗,藥量太少,恐怕無法達到目的。溫散肌理的桂枝湯,也在禁用之列,何況辛涼透肌的白虎湯呢?如果誤用,不僅會阻止寒邪外出的通路,還會導致表裏俱寒,所以不能使用。所以只有口渴想喝水,沒有體表證狀的,才能使用人參白虎湯。

所以然者,為其熱鬱於胃,使得從所主之肌理而外泄也。獨怪近人動稱清涼解表,烏知夫表不解者,原不可以輕用涼劑乎。

太陽少陽併病,心下鞕,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此節大旨,於上不可發汗條論之已詳。仲師蓋惟恐人誤認不可汗為可下,特為鄭重申言之。蓋太陽寒水將盡,則胃中燥而胆火上逆,心上之硬,實由於此。頸項為太陽經脈絡腦還出別下項之處,太陽之氣不濡,故強。太陽標陽挾胆火上薰於腦,故眩。仲師立法,因瀉大椎第一間之大杼,瀉三椎之肺俞,借水之上源,柔經脈而濡中脘。

瀉第九椎之肝俞,資肝液以涵胆火,於是浮陽息而諸恙可愈矣。若誤以為陽明實熱而妄下之,其能免於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變乎。

白話文:

所以然者, 因為熱氣鬱結在胃裡,所以從他所主掌的肌肉組織外發出來。奇怪的是,近來的醫師常常提倡清涼解表,殊不知表證不解,本來就不應該輕易使用涼藥。

太陽少陽併病,心下鞕,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這一段大意,在前面「太陽不可發汗」條文中已經論述得很詳細了。仲景醫師恐怕有人誤認為不可發汗就可以攻下,所以特別鄭重地說明。因為太陽寒水將盡,就會導致胃中乾燥,膽火上逆,心上感到硬痛,其實是這個原因造成的。頸項是太陽經脈絡腦還出別下項的地方,太陽之氣得不到滋潤,所以才會強直。太陽標陽挾帶膽火上燻於腦,所以會眩暈。仲景醫師制定治療方法,因此瀉大椎第一間的大杼穴,瀉三椎的肺俞穴,藉助水之源頭,濡潤經脈而滋潤中脘。

瀉第九椎的肝俞穴,資助肝液以涵養膽火,這樣浮陽就會消退,各種症狀就可以痊癒了。如果誤以為陽明實熱而妄下之,能夠避免小便不利、直視失溲這些變化嗎?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主之。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甘草、芍藥(各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於前方加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太陽寒水,合手少陽三焦,下從少陰寒水之藏,輸洩入太陽之府。寒水混合脾藏之濕至中下焦,水道不通而溢入大腸,則為自利,此太陽之病合於手少陽者也。太陽標熱,並水氣內陷,胃底胆汁而與之相抗,則為嘔逆,此太陽之病合於足少陽者也。蓋太陽水氣,因少陽陽氣不足,內陷即入太陰,太陰之濕,受化於少陽,陽氣外出,即仍繫太陽。按太陽標熱與水氣同陷心下,則為結胸。

白話文:

太陽與少陽同時發病,有腹瀉症狀:

與「黃芩湯」的處方相同。如果還有嘔吐,則使用「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黃芩湯方:

黃芩(三兩)、甘草、芍藥(各二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四味藥材,以一斗水煎煮,取三升藥液,過濾後,溫服一升,每日白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

黃芩加半夏生薑湯方:

在黃芩湯方中加入半夏(半升)、生薑(三兩)

標熱獨陷心下,則為氣痞。二證皆不下利者,一因水氣為標熱所吸,一則陽熱獨陷,併無水氣故也。要惟寒水偏勝,離標陽而下趨,乃有自利之證,此時不疏脾藏之鬱而補其虛,則利將不止。不抑在上之標陽,使與裏寒相協,必不能載水氣而俱升。黃芩湯方治,黃芩苦降以抑標陽,芍藥苦泄以疏營鬱,甘草、大棗甘平以補脾胃,則中氣健運而自利可止。不用四逆、理中以祛寒,不用五苓以利水,此不治利而精於治利者也。

寒水不足,胃燥而胆火上逆,是為心下硬。寒水內薄,胃中胆汁不能相容,是為嘔。嘔者,水氣內陷與下利同。脾胃不和亦與下利同。其不同者,特上逆與下泄耳。故仲師特於前方加半夏、生薑,為之平胃而降逆。蓋小半夏湯,在《金匱》原為嘔逆主方,合黃芩以清胆火,甘草、大棗以和胃,芍藥以達鬱,而嘔將自定。抑仲師之言曰:「更納半夏以去其水。

白話文:

發熱獨自沉陷在心以下,就會形成氣喘。這兩種情況都不會腹瀉,一種是因為水氣被發熱吸走,另一種則是因為陽熱獨自沉陷,所以沒有水氣。關鍵在於寒水過盛,離開表面陽氣而向下流動,才會出現自行腹瀉的現象。此時如果不疏通脾臟的鬱滯,並補強脾臟的虛弱,那麼腹瀉就不會停止。不抑制上方的表面陽氣,讓它與裡面的寒氣協調,就無法承載水氣並一起升發。黃芩湯的方劑就是用來治療這種情況的:黃芩苦寒瀉下,以抑制表面陽氣;芍藥苦泄,以疏通營氣鬱滯;甘草、大棗甘平,以補脾胃,這樣中氣運轉正常,腹瀉就可以止住了。不用四逆、理中湯來祛寒,不用五苓散來利水,這是因為黃芩湯不治標而精於治本的原因。

寒水不足,胃部乾燥而膽火上逆,這就是心下硬滿。寒水內陷,胃中膽汁不能相容,這就是嘔吐。嘔吐,是水氣內陷與腹瀉相同。脾胃不和也與腹瀉相同。它們的不同之處,只在上逆與下泄而已。所以仲景在原方中特別加入半夏、生薑,以平胃降逆。小半夏湯,在《金匱要略》中原本就是嘔逆的主方,加入黃芩以清膽火,甘草、大棗以和胃,芍藥以通達鬱滯,那麼嘔吐自然就會平息。另外仲景說:「再加入半夏以去除水氣。」

」此以去水止嘔者也。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黃連湯方

黃連、甘草、乾薑、桂枝(各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夜三服。

此節歷來注家,惟黃坤載以胃中有邪氣認為肝胆之病,以欲嘔吐為胆邪乘胃,以腹中痛為肝邪乘脾。按之病情,頗為近似。但彼猶泥於五行生尅,而真相尚有未明。蓋胃中原有肝胆餘液,以消融水穀。胸中有熱,則肺陰失降而化為濕痰,水之上源不清,濕痰入胃,胃中胆汁不受,因病嘔逆。

白話文:

這方法是用來去除水分止嘔的。

如果患了傷寒,胸口有熱,胃裡有邪氣,肚子痛,想吐,就用黃連湯來治療。

黃連湯配方

黃連、甘草、乾薑、桂枝(各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一斗,煮到剩六升,濾掉藥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三次,晚上也喝三次。

這個段落,歷代的醫學家都認為「胃中有邪氣」指的是肝膽的疾病,「想吐」是因為膽邪入侵胃,「肚子痛」是因為肝邪入侵脾臟。這解釋看似合理,但仍然停留在五行生剋的範疇,真相尚未完全明瞭。其實,胃裡本來就有肝膽的剩餘液體,用來消化食物。胸口有熱,就是肺陰氣不足,往下下降的力量減弱,就會變成濕痰,水氣的源頭不乾淨,濕痰就會進入胃,胃裡的膽汁就不受影響,因此就會生病嘔吐。

可見胸中有熱,所以欲嘔吐者,胆火之抗拒濕痰為之也。胃中肝液,原以濟消穀之用,其氣徹上徹下,足以調達其抑塞,是故中有所拂鬱。氣之由胃上出於口者為噯,由胃下出大腸為轉矢氣,中脘之脹懣乃舒,凡此皆肝液之疏達為之。若濕痰阻於上膈,氣機乃不能宣達,而反鬱於中脘,而下及腹部,可見胃中邪氣,為脾陽不振,肝藏抑塞所致。肝乘脾藏之虛,故腹中痛也。

黃連湯方治,用黃連以止嘔,必用乾薑、半夏以滌痰者,嘔因於痰也。甘草、人參、大棗以扶脾而緩痛,必用桂枝以達鬱者,痛因於鬱也。此黃芩湯之大旨也。然則仲師此條,何以不列於太陰少陽二篇而列入太陽,曰:「此病源出於太陽也。」標熱內陷,胸中水氣,蒸為濕痰,而肝胆始鬱。

白話文:

如果有人感到胸悶發熱,想吐,這可能是膽火與濕痰相互抵抗所致。胃裡的肝液原本用來幫助消化食物,其氣息能上下貫通,疏通阻塞,所以胸腹會感到悶脹。氣體從胃往上到嘴巴的叫做噯氣,從胃往下到大腸的叫做矢氣,這些都是肝液疏通暢達的表現。如果濕痰阻礙了上膈膜,氣機就無法宣通,反而會在中脘處積聚,並向下蔓延到腹部。由此可見,胃裡的邪氣是由於脾陽不足、肝氣鬱結造成的。肝氣過盛壓制脾胃虛弱,所以肚子會疼痛。

黃連湯是用來治療這種疾病的,黃連可以止嘔,乾薑、半夏可以化痰,因為嘔吐是由於痰濕引起的。甘草、人參、大棗可以補脾緩痛,桂枝可以疏通鬱結,因為疼痛是由於鬱結引起的。這就是黃連湯的治療原理。仲師將這條內容放在太陽篇,而不是太陰少陽篇,是因為他認為這種疾病的病源來自於太陽,因為熱邪內陷,胸中水氣蒸發成濕痰,肝膽才開始鬱結。

肝胆與胃同部,餘液皆入於胃,故病發於胃,皆不過相因而致病。黃坤載移此條於太陰篇中,亦祗見其不達耳。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摶,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脈浮虛而濇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炮)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甘草(二兩)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二服。

桂枝附子加白朮湯方

白話文:

肝膽與胃在同一個系統中,肝膽的剩餘液體都流入胃中,所以胃病的發作,大多是由肝膽的影響引起的。黃坤載把這條原則移到太陰篇,顯然是不理解其中的道理。

傷寒病發病八九天,風寒濕氣交纏在一起,導致身體疼痛難受,無法翻身,不嘔吐,脈象浮虛而緊澀,可以用桂枝附子湯治療。如果病人大便乾燥,小便通暢,則去掉桂枝,加入白朮湯治療。

桂枝附子湯的藥方:桂枝四兩,附子三枚(炮製),大棗十二枚,生薑三兩,甘草二兩。以上五味藥,用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去渣,分兩次溫服。

桂枝附子加白朮湯的藥方:在桂枝附子湯的基礎上,加入白朮適量。

白朮(四兩)甘草(二兩)附子(三枚炮)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朮並走皮肉,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爾。法當加桂四兩,此本方二法也。(一法去桂加朮。一法加朮更加桂四兩)

傷寒八九日,已過一候,或病從表解,或傳陽明,其常也。若表汗不徹,水氣留著肌肉而為濕。風乘皮毛之虛,入犯肌肉而凝閉其腠理,則有風濕相摶之變。寒濕傷其肌肉而腠理不通,故身疼。風濕困於外,血熱抗於內,故身煩。凡人以陽氣通徹為生機,陰寒凝沍為死兆。無病之人身輕者,為其近陽也。

白話文:

白朮四兩、甘草二兩、附子三枚(炮製)、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這五味藥材用七升水煮成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第一次服藥後,病人可能會感到身體像被針扎一樣疼痛,半日後再服第二次,三次服完後,病人可能會有冒汗的症狀,不用擔心,這是因為附子、白朮藥性走皮肉,驅逐水氣尚未完全排出,所以才會有這種反應。正確做法是加桂枝四兩,這是一個基本方劑,還有兩種變化:一種是去桂枝加白朮,另一種是加白朮並增加桂枝四兩。

傷寒病發八九天,已經過了第一個階段,病情可能會從表證轉為陽明證,這是常見的情況。如果表汗不透,水氣會留在肌肉中形成濕氣。風邪乘虛而入,侵入肌肉,阻塞腠理,就會出現風濕結合的病變。寒濕侵襲肌肉,導致腠理閉塞,所以會感到身體疼痛。風濕困於外,血熱鬱於內,所以會感到煩躁。人體以陽氣通暢為生機,陰寒凝結為死兆。身體輕盈的人,是因為陽氣充足。

垂死之人身重者,為其無陽也。風濕相摶,至於不能自轉側,身之無陽而重可知矣。是故不嘔不渴,外既不達少陽之陽樞,內更不得陽明之燥化,其證為獨陰無陽,脈必浮虛而濇,不惟不見邪正交爭之浮緊,並不見邪正並居之浮緩,為其正氣衰也。

病情至此,非重用透發肌理之桂枝,不足以疏外風,非重用善走之附子,不足以行裏濕(或謂桂枝四兩,每兩當今一錢六分,不過一兩零四分,然附子三枚,至小每枚八錢,亦得二兩四錢,此證裏濕固重,外風亦復不輕,似當以經方原定為正)。外加生薑、甘草、大棗以扶脾而暢中,使之由裏達表,而風濕解矣。

白話文:

臨死之人身體沉重,是因為陽氣不足。風濕交纏,導致病人無法翻身,身體沉重正是因為陽氣不足的表現。因此,病人不會嘔吐、口渴,因為外邪無法到達少陽的陽樞,內裡更得不到陽明的燥化作用,症狀表現為單純陰寒,沒有陽氣,脈象一定浮虛而細弱,既不會出現邪正交爭的浮緊脈,也不會出現邪正並居的浮緩脈,這是正氣衰敗的徵兆。

病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必須重用能夠透發肌理的桂枝,才能疏散外風;必須重用善於走行的附子,才能驅散內濕。外加生薑、甘草、大棗來扶助脾胃,使之由內而外,暢通氣機,風濕就能消散。

顧同為風濕相摶之證,惟大便堅小便自利者,最難辨識。合之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似當在先解其表後攻其裏之例。但寒濕留著肌肉,外風束之,既非若傷寒中風之始病,發表解肌,可一汗而見功。設汗之而不得汗而妄行攻下,濕邪且乘虛以下利不止而死。究其所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與陽明實證正自有別。

陽明證小溲當赤,此則獨清,一也。外無潮熱,二也。不譫語,三也。脈不見實大而滑,四也。不渴飲,五也。闕上不痛,右膝下經絡,不牽髀肉而痛,六也。痛在周身肌肉,而中脘未嘗拒按,七也。有此七端,則此證不當攻下明矣。然則大便之所以堅者可知矣,濕困脾藏,則脾陽停而胃納沮,水穀既失運輸之路,則腸中穀氣愈少,而日漸乾涸。反胃證,糞如羊矢者,實與此同。

白話文:

風濕相結合所致的疾病,但大便乾燥而小便頻繁的症狀,最難辨別。如果身體疼痛煩悶,無法自己轉身側臥,似乎應先解表後攻裡。但寒濕滯留肌肉,外風束縛,與傷寒中風的初期症狀不同,發散解表後,可以發汗見效。如果發汗無效,卻妄行攻下,濕邪會乘虛而下,小便不止,最終導致死亡。探究大便乾燥而小便頻繁的原因,與陽明實證有所不同。

陽明實證小便應當發赤,而此症狀小便清澈,這是區別之一。沒有潮熱,這是區別之二。不說胡話,這是區別之三。脈象不見實大而滑,這是區別之四。不口渴,這是區別之五。上腹部不痛,右膝以下的經絡,不牽連大腿肌肉而疼痛,這是區別之六。疼痛位於周身肌肉,而中腹部沒有拒按,這是區別之七。具備這七個特點,則此證不應攻下已很明顯。那麼,大便乾燥的原因,就可以理解了。濕困脾臟,脾陽停止而胃納失常,水穀失去運輸的通路,腸中的穀氣逐漸減少,而日漸乾燥。反胃的症狀,糞便乾結如羊糞,與此症狀相同。

加以太陽寒水,以表氣不通,獨有下行之路,正如潦水赴谷,一去不還。不似發汗太過,陽氣行於肌表,津液自外而內,尚得還入胃中也。白朮附子湯用白朮四兩,取其化燥以祛肌表之濕,用附子三枚,取其善走以收逐濕之功,仍用甘草、生薑、大棗以助脾陽,使得從皮中而運行於肌表。一服覺身痹者,附子使人麻也。

半日許再服者,懼正氣之不支也。三服後其人如冒狀者,陽氣欲達而不得也。故必於加朮外更加桂四兩,然後陽氣迸肌表而出,寒濕得從汗解,表陽既通,脾氣自暢,新穀既入,陳氣自除,大便之堅,正不需治耳。

白話文:

當太陽寒水入侵,導致表氣不通,只有向下走的路,就像洪水奔向山谷,一去不回頭。不像發汗過度,陽氣留在肌表,津液從外而內,還能回到胃中。白朮附子湯使用白朮四兩,以其化燥祛除肌表濕氣,用附子三枚,以其善於運行,收攝驅逐濕氣之功。再用甘草、生薑、大棗輔助脾陽,讓藥力從皮膚進入,運行於肌表。服用一劑後感到肢體麻痺,是附子的作用。

半日之後再服用,擔心正氣不足。服用三劑後,患者像感冒一樣,陽氣想到達肌表卻不能。因此必須在白朮之外,再加入桂枝四兩,如此陽氣才能衝破肌表而出,寒濕隨著汗液排出,表陽通暢,脾氣自然舒展,新穀能進入,舊氣自然消除,大便的堅硬,自然不需要治療了。

風濕相摶,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白朮(各二兩)桂枝(四兩)附子(二枚炮)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初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止復煩者,服五合。

風濕一證,起於皮毛,失治則入肌理。肌理失治,則流關節。關節失治,則久成歷節。故風濕之始病,起於中風,故第一方治,即用中風之桂枝湯去芍藥而加附子,所以加附子者,以其善走,停蓄不流之濕,得附子陽熱之氣,將挾之而俱動也。過此則由肌肉濕痹,脾胃之外主肌肉者,亦以陽氣不通,日見停頓,脾不升清,胃不降濁,以致大便日堅(不動則津液日消,若陰乾者然,譬之溝渠不流,則腐穢積也)。

白話文:

風濕相伴,導致骨節疼痛、掣痛,無法屈伸,靠近熱源時疼痛加劇,出汗短氣,小便不通暢,畏風且不願意脫衣,或身體微腫的人,可以使用甘草附子湯來治療。

甘草附子湯配方

  • 甘草、白朮(各二兩)
  • 桂枝(四兩)
  • 附子(二枚,炮製)

以上四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熬煮,取三升藥湯,濾去藥渣,溫熱後服一升,一天三次。剛開始服用時,會有輕微出汗,症狀就會緩解,可以吃東西。如果汗止後病情又惡化,可以服五合(約一升半)。

風濕這個病,最初起因於皮膚,治療不當就會深入肌肉和關節。關節久病不治,就會形成慢性關節炎。因此,風濕病初起時,是由於中風引起的,所以第一個治療方案,就是使用治療中風的桂枝湯,並去除芍藥而加入附子。之所以加入附子,是因為它能很好地疏通停滯不流的濕氣,得到附子陽熱之氣的幫助,就能將濕氣帶動起來。發展到這個階段,肌肉會因為濕氣而痹阻,脾胃負責主導肌肉,陽氣不通,就會日漸停滯。脾氣不升清,胃氣不降濁,導致大便乾燥(不活動,津液就會逐漸減少,就像陰乾一樣,就好比溝渠不流,就會積聚污穢)。

故第二方用中風之桂枝湯,於原方去芍藥外,去桂枝加附子、白朮,以補中而逐水,使中氣得溫而運行,則大便之堅者易去,濕之漬於肌理者,亦得從汗外解。其有不得汗而見鬱冒者,則以營氣太弱,不能與衛氣並達皮毛之故,於是更加桂以濟之。失此不治,乃由肌肉流入關節,於是有「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之證。

風中於表,故汗出(此即中風有汗之例)。濕阻於裏,故短氣(歷節之短氣視此)。水濕不入腸胃,則腸胃涸而小便自利。水濕混入腸胃,則腸胃滋而小便不利。不利者,濕邪壅成垢膩,若穢濁之水,積於汗下者,然有停蓄而無旁流也。惡風不欲去衣者,風勝於表也。或身微腫者,濕勝則腫也。

白話文:

因此第二方使用中風的桂枝湯,在原方去掉芍藥,再去除桂枝加入附子、白朮,用來補中逐水,使中氣溫暖運行,這樣大便堅硬的就能容易排出,濕氣積聚在肌膚的也能從汗液中排解出去。如果沒有出汗反而出現鬱悶發熱,就是因為營氣太弱,無法與衛氣共同到達皮毛所致,所以再加入桂枝來幫助它。如果錯過這個時機不治療,就會導致濕氣從肌肉流入關節,於是出現「骨節疼痛煩躁抽搐,不能彎曲伸展,靠近就疼痛加劇」的症狀。

風邪在表層,所以會出汗(這就是中風有汗的例子)。濕邪阻滞在內,所以會呼吸短促(歷節的呼吸短促也是這個道理)。水濕不進入腸胃,則腸胃乾燥而小便自利。水濕混入腸胃,則腸胃濕潤而小便不利。不利的原因是濕邪阻滯形成垢膩,就像污濁的水一樣,積存在汗液下面,但會停滯不流。怕風不願意脫衣服,是風邪勝於表層。身體稍微腫脹,是濕邪過盛導致腫脹。

故風濕第三方,用中風之桂枝湯,去芍藥、薑、棗而加朮、附,使在裏之濕,悉從腠理外泄,而病已解矣。此證病篤於前,而愈病則易於前。所以然者,以其證情偏勝於表,不比身煩痛而重、小便自利者,如流寇之散而不聚,未易一鼓成擒也。要知濕為獨陰無陽之類,凝澀而不動,一如懶惰之人,未易驅使,非重用善走之附子,必不能挾其所必不動者而動之。失此不治,則寖成歷節矣。

歷節之疼痛如掣,汗出短氣,不可屈伸,並與風濕同,故桂枝芍藥知母湯,即本甘草附子湯而增益之。以不得屈伸,為積久成痹,異於濕之暴病,而加芍藥(芍藥甘草湯治腳攣急同此例),即以通營血之痹。以毛孔之痹閉而加麻黃,即以開衛陽之痹。以外風不去而加防風。以胸中有熱,溫溫欲吐而加知母。

白話文:

由於風濕在身體的三焦中運行,因此採用中風的桂枝湯,但去除芍藥、薑和棗,加入朮和附子,讓身體裡的濕氣全部從皮膚滲透出來,疾病就痊癒了。這種疾病在發病前期症狀嚴重,但病情好轉後則比較快。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類疾病的症狀主要集中在體表,不像身體出現嚴重的痠痛與沉重,小便自行通暢的情況,就像流寇四散而不聚集,不容易一舉擒拿。要知道,濕氣屬獨陰無陽,凝滯而不流通,就像懶惰的人一樣,不容易驅使,非重用強效且擅長通行的附子,否則無法強制讓它產生作用。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就會逐漸形成歷節的症狀。

歷節疼痛就像被拉扯,出汗、氣短,無法伸展屈曲,這些症狀與風濕相同,因此「桂枝芍藥知母湯」就是根據甘草附子湯再加以增益。由於無法伸展屈曲,這是長期累積的痹症,不同於濕氣引起的急病,因此再加入芍藥(芍藥甘草湯治療腳部抽筋攣急也採用此例),以疏通流血的痹症。由於毛孔痹阻,所以再加入麻黃,以疏通衛陽的痹症。由於體表的風還未去除,所以再加入防風。由於胸中有熱,溫溫的感覺想要嘔吐,所以再加入知母。

以胃中有寒而加生薑。要其立方本旨,實亦從桂枝湯加減,而以朮附盡逐濕之能事,蓋病雖久暫不同,而其病源則一也。

傷寒,脈浮滑,此表有寒,裏有熱,白虎湯主之。(此條訂正)

脈浮為表邪未盡,滑則為濕與熱,以證情準之,當云:「表有寒,裏有熱。」本條言表有熱裏有寒,則傳寫之誤也。惟白虎湯方治,裏熱甚於表寒者宜之。若表寒甚而裏熱微者,要以越婢及大青龍、麻杏石甘諸方為主,石膏、知母不當妄用,此即「發熱無汗,其表不解,不可與白虎湯」之例也。若夫表寒垂盡,裏熱已熾,乃能用清涼透肌之石膏,驅裏熱由肌出表,其病遂解。

白話文:

胃裡有寒就加生薑,這是從桂枝湯加減而來,用蒼朮、附子盡力驅散濕氣,因為雖然病程長短不同,但病因卻是一樣的。

傷寒,脈象浮滑,這是表證有寒,裡證有熱,白虎湯主治。脈象浮表示表邪未盡,滑則表示濕氣和熱氣,根據症狀判斷,應該說「表有寒,裡有熱」。原本的說法是表有熱裡有寒,應該是抄寫錯誤。白虎湯適合治療裡熱重於表寒的患者。如果表寒重而裡熱輕,應該以越婢湯、大青龍湯、麻杏石甘湯等方為主,不應該隨意使用石膏、知母,這就如同「發熱無汗,表證未解,不可用白虎湯」的道理一樣。等到表寒快要消失,裡熱已經很盛,才能用清涼透肌的石膏,驅散裡熱從肌膚排出,疾病就會痊癒。

此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白虎加人參湯主之」之例也。予向者疑「裏有寒」為衍文,猶為未達一間(又按,表有微熱,裏有實寒為四逆湯證,與白虎正相反,詳少陰、厥陰篇)。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桂枝、生薑(各三兩)人參、阿膠(各二兩)大棗(三十枚)麻仁、麥冬(各半斤)生地黃(一斤)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又名復脈湯。

白話文:

這正好是「燥渴、心煩、背部略微發寒,白虎加人參湯可以治療」的例子。我以前懷疑「裏有寒」是後人增補的文字,還沒有完全理解箇中道理。(另外,表面有微熱,內有實寒屬於四逆湯證,與白虎湯正好相反,詳細情況請參考少陰、厥陰篇。)

傷寒,脈象沉緊,跳動不規律,心悸,可以用炙甘草湯治療。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桂枝、生薑(各三兩)、人參、阿膠(各二兩)、大棗(三十枚)、麻仁、麥冬(各半斤)、生地黃(一斤)。

以上九味藥材,用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藥材,取三升,去渣,加入阿膠,烊化融化,溫服一升,每日三次。又名復脈湯。

此久病血虛者,心陽不振之病也。夫血統於脾,而出於胃中之水穀。胃虛則無以濟生血之源,生血之源不繼,則營氣不足。脈見結代者,心陽不振,而脈中之血沾滯不得暢行也。故炙甘草湯,用炙草、生薑、人參、大棗和胃以助生血之源,麥冬潤肺以溉心藏之燥,阿膠、生地黃以補血,桂枝以達心陽,麻仁潤大腸,引中脘燥氣下行,不復薰灼心藏,與麥冬為一表一裏,和胃養血,則脈之結代舒。潤肺與大腸,而心之動悸安。

更加桂枝以扶心陽,而脈之失調者順矣。此證或緣於久病,或得之病後,往往不能起坐,坐則頭汗出,或三至一代,或五六至一代,大便累日不行。予於己巳四月二十一日,治古拔路葉氏女孩親見之。蓋陰傷於內,陽氣外浮,陽氣浮而陰液不與俱升,故脈見結代。心動悸者,心營虛而上不受肺陰之溉,下更受腸燥之逼,以致此也。

白話文:

久病血虛的人,是心陽不振的病症。血液源於脾,而脾的營養來自胃消化水谷。胃虛弱就無法供給生血的來源,生血源頭不足,就會導致營氣不足。脈象呈現結代,是因為心陽不振,導致血液在脈中滯留,無法順暢流動。所以炙甘草湯,用炙草、生薑、人參、大棗溫補脾胃,以助生血之源,麥冬潤肺滋陰,滋養心臟,阿膠、生地黃補血,桂枝溫通心陽,麻仁潤滑大腸,引導胃中燥氣下行,不再薰灼心臟,麥冬和麻仁一表一裏,共同作用,和胃養血,就能舒緩脈象的結代。潤肺和潤腸,也能安撫心悸。

加上桂枝扶持心陽,脈象失調的情況就能改善。這種病症可能是因為久病導致,也可能是疾病之後遺症,患者往往不能起身坐立,坐下就會頭冒汗,而且可能三天到五天排便一次,甚至五六天才排便一次,大便也很難排出。我在己巳年四月二十一日,親自治療了古拔路葉氏的女孩,親眼見證了她的病情。她的病症屬於內傷陰液,陽氣外浮,陽氣浮上卻沒有陰液隨之升起,所以脈象呈現結代。心動悸是因為心血不足,上不能接受肺陰的滋潤,下又受到腸燥的逼迫,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三月中,章次公亦遇此證,惟大便溏泄為特異,用原方去麻仁,一劑後病良已。但當其定方之時,鄉人某見而笑之,以為古方必不可治今病。夫古人治傷寒雜證之方,不可以治今日之廣瘡、麻瘋、中蠱,是已,以為不可治今日之傷寒雜證,有是理乎。

敬告同人,幸弗與鄉愚一轍,同類而共笑也(結代之脈,向者於姚建律師見之,用本方三五劑而結脈除,又於引線衖陸勛伯見之,陸方下利甚劇,乃用本方合附子理中大劑,五日而結脈止,利亦尋愈)。

按脈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陽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此條訂正)

白話文:

在三月期間,章次公遇到一個特殊案例,主要特點是大便溏瀉。他使用了原先的藥方,但將其中的麻仁去掉,一個療程後,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然而,在他確定這個藥方的時候,有一位鄉間人士看到後笑了,認為古人的藥方無法治療現代的疾病。

事實上,古人治療傷寒和各種疾病的藥方,不能用來治療現代的廣瘡、麻風或中毒,這是當然的道理。然而,認為這些藥方無法治療現代的傷寒和各種疾病,這種觀點就有些過於武斷了。

敬告同仁們,請不要和那些不懂醫學道理的鄉下人一樣,對這種事情一同嗤之以鼻。例如,在我曾經見到的姚建律師身上,使用這套藥方三到五劑後,結脈得到了消除。同樣地,在陸勛伯先生所在的引線衖,我見到他的情況很嚴重,於是使用了這個藥方加上附子理中的大量劑量,五天後結脈停止,腹瀉也迅速痊癒。

脈象緩慢,時而停頓,再次出現的,被稱為「結」。脈象動而停頓,再來時有幾次小幅度的跳動,其中有一個迴旋,再跳動的,稱為「結」,屬陽。脈象動而停頓,無法自行迴旋,再次跳動的,稱為「代」,屬陰。得到這種脈象的人,疾病一定難以治癒。以上說明經過修正。

此承上節申言結代之脈也,然必先明結代之義,然後可與明仲師之言。結者,如抽長繩,忽遇繩之有結處,則梗塞而不條。代,猶代謝,譬之水中浮漚,一漚方滅,一漚纔起,雨後檐溜,一滴既墜,一滴懸空,離而不相續也。蓋氣未脫而停頓者,曰結。氣中絕而更至者,曰代。

心寄肺藏之中,資脾胃中氣而生血液。胃中燥實,脾陽內停,則陽熱上薄肺藏,而肺藏亦燥。上下俱燥,則心營不濡,脈道因而不調。本藏發為動悸,脈之來緩,至於時一止復來,譬之逐隊偕行,中途忽有阻礙,而權時落後,此非不相續也,阻礙者為之也。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譬之潮入斷港,為淤泥所折,及越之而過,其來倍捷,而其力較猛,此非不相續也,有折之者也。此二脈皆名曰結,故得此脈者,務清陽明之燥,以滋生血之源,而脈之結者調矣。

白話文:

這段文字承接上文,進一步說明結代脈的性質。但我們必須先了解結代的含義,才能明白仲師的說法。結,就像拉長繩子時,突然遇到繩子上有結的地方,就會堵塞不通。代,猶如代謝,就像水中的浮泡,一個泡消失後,另一個泡才會出現;又像雨後檐上的水滴,一滴落下後,另一滴才會懸在空中,相互間是間斷的。氣沒有脫離而停滯的,稱為結;氣中間斷了而再次出現的,稱為代。

心寄居在肺藏之中,依靠脾胃中的氣產生血液。如果胃中燥熱,脾陽內停,那麼陽熱就會上升到肺藏,導致肺藏也燥熱。上下都燥熱,就會導致心營失於滋養,脈道因此而失調。本臟發為心悸,脈搏來得緩慢,甚至有時會停頓一下再繼續搏動,就好像一隊人馬一起行走,半路突然遇到阻礙,暫時落後了,這並不是不相連續,而是被阻礙了。脈搏來時動,突然中止,然後再以小而短的方式來,中間有的還反方向跳動,就好像潮水流入斷港,被淤泥阻隔,等潮水越過淤泥後,流動就會變得更快,力量也會更猛,這也不是不相連續,而是被阻隔了。這兩種脈象都稱為結,所以遇到這種脈象,必須清肺胃的燥熱,滋養生血之源,就可以調節結脈了。

若夫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正如孤雲遠逝,流水不歸,卒然繼至者,其氣實不相續,故名之曰代。代者,甲去而乙承之也。夫氣結復續是為生陽,氣出不續是為死陰,然則結當為陽,代實為陰,「名曰結」下「陰也」二字,實為傳寫之誤。得此脈者必難治,乃專指代脈言之,非統指結脈言之也。

白話文:

如果脈象動了又停住,無法自行恢復,然後又繼續跳動,就像孤雲飄遠,流水不回,突然接續出現,這種脈象的氣息並非連續,所以稱為代脈。代脈指的是甲脈消失,乙脈接替它。氣結而後續接,是生陽之象;氣出而不續,是死陰之象,所以結脈應該屬陽,代脈屬陰。「名曰結」之下「陰也」二字,應該是抄寫錯誤。得到這種脈象的人一定很難治,這專指代脈而言,不是指所有的結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