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堅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

作者:丹波元堅

朝代:清朝

基本介紹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是清朝丹波元堅所著的一部中醫學著作,是《金匱要略》的注釋書。全書共十卷,分為卷首、卷中、卷末三部分。卷首為序言,卷中為正文,卷末為附錄。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對《金匱要略》的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並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書中對《金匱要略》的各個篇章進行了逐條的注釋,並對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此外,書中還對《金匱要略》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的論述。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著作,對後世的中醫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內容補充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中對《金匱要略》的各個篇章進行了逐條的注釋,並對其中的疑難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以下是其中的一些內容:

  • 在《傷寒論》中,有一個著名的「太陽病篇」,其中有一個條文是「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無汗,脈浮,此為表實,不可發汗,發汗則煩躁,若發汗,汗出不止,心下痞硬,表氣不解,復加煩躁,必譫語,心中懊惱,舌強,不能語,利水自解。」丹波元堅在對這一條文進行注釋時,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這一條文中的「表實」是指外邪侵襲人體,導致人體陽氣外越,出現頭痛、發熱、汗出、惡風等症狀。如果此時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會導致陽氣更加外越,出現煩躁、心下痞硬、譫語等症狀。因此,在治療此類患者時,應該使用解表的方法,而不是發汗的方法。

  • 在《金匱要略》中,有一個著名的「五臟六腑辨證篇」,其中有一個條文是「心病者,口苦、舌乾、煩躁、心煩、不得眠。」丹波元堅在對這一條文進行注釋時,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這一條文中的「心病」是指心臟功能失調,導致心神不寧,出現口苦、舌乾、煩躁、心煩、不得眠等症狀。如果此時使用安神的方法治療,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症狀。

結語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是一部重要的中醫學著作,對後世的中醫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通過對《金匱玉函要略述義》的內容補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金匱要略》的內容,並在臨床中更好地應用《金匱要略》的理論和方法。


題辭

卷上 (1)

卷上 (2)

卷上 (3)

卷上 (4)

卷上 (5)

卷上 (6)

卷上 (7)

卷上 (8)

卷上 (9)

卷上 (10)

卷上 (11)

卷上 (12)

卷上 (13)

卷上 (14)

卷上 (15)

卷上 (16)

卷上 (17)

卷上 (18)

卷上 (19)

卷上 (20)

卷上 (21)

卷上 (22)

卷上 (23)

卷上 (24)

卷上 (25)

卷上 (26)

卷上 (27)

卷上 (28)

卷上 (29)

卷上 (30)

卷上 (31)

卷上 (32)

卷中 (1)

卷中 (2)

卷中 (3)

卷中 (4)

卷中 (5)

卷中 (6)

卷中 (7)

卷中 (8)

卷中 (9)

卷中 (10)

卷中 (11)

卷中 (12)

卷中 (13)

卷中 (14)

卷中 (15)

卷中 (16)

卷中 (17)

卷中 (18)

卷中 (19)

卷中 (20)

卷中 (21)

卷中 (22)

卷中 (23)

卷中 (24)

卷中 (25)

卷中 (26)

卷中 (27)

卷下 (1)

卷下 (2)

卷下 (3)

卷下 (4)

卷下 (5)

卷下 (6)

卷下 (7)

卷下 (8)

卷下 (9)

卷下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