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述義》~ 卷上 (23)
卷上 (23)
1. 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第六
更用清酒。並以扶護元陽。旁宣達諸藥之力。與腎氣丸之桂附。救腎中之陽。其趣似異而實同。如後世滋陰諸方。徒裒合群隊涼潤之品。誠非知制方之旨者矣。徐氏曰。後人只喜用膠麥等。而畏薑桂。豈知陰凝燥氣。非陽不能化耶。此言得之。又按地黃。此方。及大黃䗪蟲丸。
腎氣丸等。比之他藥。分兩殊多。蓋以體重之故。不必君藥之謂。宜參藥治通義。方劑分量下。
小兒衛生總微論。國老丸。治瘦瘠虛羸。惙惙少氣。右以甘草。炙焦黃。杵末。煉蜜和丸綠豆大。每服五丸。溫水下。日三服。一歲兒五丸。以上者七八丸。以意加減。無時。
肘後。獺肝散。〔朱〕獺為陰邪之獸。而肝獨應月增減。是得太陰之正氣。其性獨溫。故宜於冷勞。又主鬼疰一門相染者。以陰入陰。以邪逐邪。同氣相求之義也。
按本草。圖經云。張仲景有治冷勞獺肝丸方。又主鬼疰一門相染者。取肝一具。火炙之。水服方寸匕。日再。
崔氏治九十種蟲疰。(云云)獺肝丸。二方俱妙。又聖惠方。載冷勞證。文繁不錄。
又按本草諸條。圖經云。肚。主骨蒸熱勞。血脈不行。補羸助氣。四季宜食。張仲景有豬肚黃連丸。是也。豬肚黃連丸。未詳其方。當考。
〔余述〕魏氏曰。失精於下者。可成虛勞矣。脫氣則成虛勞於上者焉。秦越人之論虛損。其言陽虛而陰盛。損則自上而下。一損損於肺。二損損於心。三損損於胃。即仲景所謂脫氣之虛勞也。其言陰虛而陽盛。損則自下而上。一損損於腎。二損損於肝。三損損於脾。即仲景所言失精之虛勞也。
(右節文)念庭之說是也。蓋五勞六極七傷。其目雖殊。要其指歸。不出於陽虛陰虛二端。且不啻不出於此二端。而陰虛陽亢者。實為居多。今篇首既冠以男子二字。而細檢各條。大抵莫不屬陰虛矣。小建中湯。扶脾之劑也。而其證則亦是上盛下虛。其用此湯。亦取於和陽就陰。
顧脫氣一條。猶繫於陰虛陽隨衰者。酸棗湯。治火亢虛煩。心神不寧者。然則謂仲景所云虛勞者。皆屬陰虛可乎。如大黃䗪蟲丸證。即骨蒸之類。而肺痿一證。是勞嗽之謂。則今之虛損勞瘵者。實不外於仲景所舉之數件矣。(愚撰藥治通義。於補法下。以建中腎氣二證。對待為辨。
然今更考之。其方則為補陽補陰之分。而其證。則不必胃虛腎虛之別。舊見不免謬。)
白話文:
本文討論血痹虛勞的脈證及治療。文中提到使用清酒輔助藥力,並以桂枝、附子等溫陽藥物救助腎陽,認為這與後世單純使用滋陰藥物不同,強調陽氣的重要性,批評後世只用膠飴等滋陰藥物而畏懼薑桂的做法。文中也詳細論述了地黃、腎氣丸等方劑用藥分量的考量。 此外,文中介紹了治療瘦弱虛羸的小兒衛生總微論中的國老丸方,以及治療冷勞、鬼疰的肘後方中獺肝散,並提到張仲景的獺肝丸和豬肚黃連丸。 最後,文章闡述了魏氏關於虛勞的觀點,認為虛勞可分為陽虛陰盛和陰虛陽盛兩種,並指出五勞六極七傷的根本原因也在於此,大多數情況屬於陰虛。文中也討論了小建中湯和酸棗湯在治療虛勞中的應用,並總結認為仲景所述虛勞類型涵蓋了現代虛損勞瘵的各種情況,但其方劑的補陽補陰與證候的胃虛腎虛並非絕對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