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波元堅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 卷上 (18)
卷上 (18)
1.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近效方術附湯(類聚。作朮附子湯。)
按前有頭風摩散。後人仍附此方。本不幹中風也。
崔氏八味丸
按前有礬石湯等。故後人附以此方。蓋此方證。即病邪淹留。痹著少腹者。故從緩治。更有少腹不仁。屬衝心之漸者。實非此方所對也。
千金方越婢加朮湯(生薑二兩。當從諸本作三兩。)
按此亦以治腳弱。而附之也。
白話文:
近效方術附湯(類似於朮附子湯)
前面提到的頭風摩散,後人仍然把它附在這裏,但它其實跟中風沒有直接關係。
崔氏八味丸
前面已經提到礬石湯等等,所以後人把這個方子也附在這裏。這個方子的症狀,是病邪停留在體內,痹阻於少腹(下腹部)的病症,所以治療方法比較緩和。但如果少腹感覺不到,屬於衝心(心臟受累)的初期症狀,就不是這個方子所能治療的。
千金方越婢加朮湯(生薑用量,應根據其他版本改為三兩)
這個方子也是用來治療腿腳無力,所以才附在這裏。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