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述義》~ 卷上 (9)
卷上 (9)
1. 腹滿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
按此條證。寒氣壅閉。即大黃附子湯所主。宜稱之實。而言為虛寒者。虛。猶虛煩之虛。非虛衰之虛。蓋指無形之寒氣。對水飲結聚有形之寒而言也。(虛煩義。宜參傷寒論述義。梔子豉湯條。)又程氏注稍不了。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
按四十八難曰。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楊玄操注曰。輕手按之則痛。為外實。病淺故也。重手按之則快。為內虛。病深故也。重手按之則痛。為內實。病深故也。輕手按之則快。為外虛。病淺故也。凡人病按之則痛者。皆為實。按之則快者。皆為虛也。難經本為有痛立言。而玄操注。亦與此條相發。
白話文: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
意思是說,如果趺陽脈(足背外側的脈)摸起來微微弦緊,就應該要考慮腹部脹滿的可能性。
按此條證。寒氣壅閉。即大黃附子湯所主。宜稱之實。而言為虛寒者。虛。猶虛煩之虛。非虛衰之虛。蓋指無形之寒氣。對水飲結聚有形之寒而言也。(虛煩義。宜參傷寒論述義。梔子豉湯條。)又程氏注稍不了。
這條證候是寒氣阻塞所致,應該用大黃附子湯來治療。這裡的“實”指的是寒氣阻塞,而非實證。有些人說這是“虛寒”,但這裏的“虛”指的是“虛煩”的虛,不是“虛衰”的虛。因為寒氣是無形的,而水飲結聚是有形的,所以說它是“虛寒”。(關於“虛煩”的解釋,可以參考《傷寒論》中梔子豉湯的條文。)程氏的註解有些不太明白。
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
患者腹部脹滿,按壓不痛,說明是虛證。
按四十八難曰。癢者為虛。痛者為實。外痛內快。為外實內虛。內痛外快。為內實外虛。楊玄操注曰。輕手按之則痛。為外實。病淺故也。重手按之則快。為內虛。病深故也。重手按之則痛。為內實。病深故也。輕手按之則快。為外虛。病淺故也。凡人病按之則痛者。皆為實。按之則快者。皆為虛也。難經本為有痛立言。而玄操注。亦與此條相發。
《難經》中說,癢是虛證,痛是實證。外痛內快是外實內虛,內痛外快是內實外虛。楊玄操解釋說,輕輕按壓就痛,是外實,因為病淺;用力按壓卻舒服,是內虛,因為病深;用力按壓才痛,是內實,因為病深;輕輕按壓就舒服,是外虛,因為病淺。總之,凡是按壓疼痛的,都是實證,按壓舒服的,都是虛證。《難經》本身是以痛來立論,而楊玄操的註釋也與這條證候相互印證。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探討了“趺陽脈微弦,法當腹滿”這一證候的病因和病機,並從“虛實”角度進行了分析。文中引用了《難經》和楊玄操的註釋,來闡述“痛”、“癢”、“外痛內快”、“內痛外快”等與“虛實”相關的觀點。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
- 趺陽脈微弦,腹滿可能是寒氣阻塞所致,宜用大黃附子湯治療。
- 腹滿按之不痛,可能是虛證。
- 《難經》和楊玄操的註釋,也佐證了痛、癢、外痛內快、內痛外快等症狀與虛實的關係。
又按陽明篇曰。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其意正與本條互發。以見證雖似可下。其白苔者。邪未結實。黃苔者。始為熱實。乃黑苔之為實。可以知也。且此條。示以按腹知虛實。以驗舌辨寒熱。而後宜議攻下矣。要之診察之大法。莫不可從此條而擴充焉。
病者痿黃。(脈經。胸中。作胃中。利上。有下字。)
寸口脈弦者。(巢源。作寸口脈雙弦。則脅下拘急。其人澀澀而寒。)
夫中寒家喜欠。
按中字。金鑑為平聲讀。其他諸注。皆為去聲讀。蓋此中寒家。言素稟陰臟。動易感寒者。然則二說並存為佳。
白話文:
另外根據《陽明篇》記載,陽明病症表現為脅下硬滿、大便不暢且嘔吐、舌苔發白,可以服用小柴胡湯治療。這個觀點與本條內容互相印證,說明雖然症狀看起來可以瀉下,但如果舌苔發白,說明邪氣尚未凝結;如果舌苔發黃,則開始出現熱實;而黑苔則說明邪氣已經凝結,可以由此判斷。此外,本條提示我們可以通過按壓腹部來判斷虛實,通過觀察舌苔來辨別寒熱,然後再決定是否攻下。總之,診斷疾病的根本方法,都可以從本條內容中得到延伸和擴展。
患者患有痿黃病。(《脈經》中寫作“胸中”,也寫作“胃中”,都是指利上,有下字。)
寸口脈弦。(《巢源》中寫作“寸口脈雙弦”,表示脅下拘急,病人感到身體僵硬且寒涼。)
體寒的人容易打呵欠。
根據“中”字的讀音,金鑑中將其讀作平聲,其他注釋中都讀作去聲。這裡的“中寒家”指的是先天稟賦陰寒體質,容易感受寒邪的人。因此,兩種說法都值得參考。
又程氏謂寒鬱於肺經而為熱者。似欠穩當。靈口問篇曰。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欠。又曰。陽氣和利。滿於心出於鼻。故為嚏。辨脈法曰。客氣內入。嚏而出之。
病腹滿。發熱十日。(本草厚朴條。圖經引云。又厚朴七物湯。主腹痛脹滿。按此與千金同誤。)
按金鑑曰。飲食如故。胃熱能消穀也。存考。
厚朴七物湯方(圖經引。枳實上。有大字。桂枝之枝字無。)
白話文:
程氏說寒氣鬱結在肺經而導致發熱,這似乎不太妥當。靈樞問篇說:「陽氣向上引,陰氣向下引,陰陽互相牽引,所以經常打哈欠。」又說:「陽氣和順通暢,充滿於心臟,從鼻孔出來,所以會打噴嚏。」辨脈法說:「外來的病邪入侵體內,打噴嚏可以將它排出。」
病人腹部脹滿,發熱十天。(本草厚朴條。圖經引云。又厚朴七物湯。主治腹部疼痛脹滿。按此與千金方同有錯誤。)
按金鑑說:「飲食如常,胃熱可以消化食物。」存考。
厚朴七物湯方(圖經引。枳實上。有大字。桂枝之枝字無。)
附子粳米湯方
按弟子村田精一曰。此方。與白虎湯。及加人參加桂二湯。桃花湯。並用粳米。而其煮法。不云至幾升。蓋是以米熟為度。不必期至幾升者。恐非有脫文。厚朴麻黃湯。煮小麥熟去滓。亦是一轍。此可以備一說。仍存之。
聖惠。治寒疝心痛如刺。繞臍腹中盡痛。白汗出。氣欲絕方。
於本方。加川椒。乾薑。桂心。
白話文:
村田精一說,這個方子跟白虎湯、加人參加桂二湯、桃花湯,都使用粳米,但煮法沒有寫明要煮到多少升,而是以米熟為標準,不用刻意煮到多少升。這應該不是遺漏了文字,因為厚朴麻黃湯煮小麥熟去渣滓,也是同樣道理。這可以作為一種說法,留存下來。
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寒疝心痛,痛如針刺,疼痛繞著肚臍腹部,全身出冷汗,呼吸快要停止。
在這個方子上,加川椒、乾薑、桂心。
厚朴三物湯方(本草厚朴條。圖經云。張仲景治雜病。厚朴三物湯。主腹脹脈數。厚朴半斤。方後。有腹中轉動。更服。不動勿服十字。)
大柴胡湯方(黃芩二兩。原本。諸本。並作三兩。)
腹滿不減。
傷寒補亡論曰。減不足言者。言不甚減也。論言。太陽發汗不徹。不足言。與此同意。俗語所謂不濟事者。是也。
心胸中大寒痛。
按出見有頭足上下。句上。上聲。下。去聲。尤氏以出見有頭足。為陰凝成象。腹中蟲物。乘之而動。謂蜀椒乾薑。
白話文:
厚朴三物湯的方子出自本草厚朴條,圖經記載張仲景用它來治療雜病,主治腹脹脈數。方子中厚朴用半斤,如果服藥後腹中轉動,可以再服用,如果不動就不要服用。
大柴胡湯的方子中黃芩用二兩,原本和諸本都寫作三兩。
腹滿不減的情況,傷寒補亡論中提到「減不足言者,言不甚減也」,意思是說減輕得不夠明顯。這與論語中「太陽發汗不徹,不足言」的意思相同,也就是俗語所說的「不濟事」。
心胸中感到非常寒冷疼痛,可能是因為陰凝成形,腹中蟲物乘機而動,這時候可以用蜀椒和乾薑來治療。
溫中下蟲。誤甚。
大建中湯方(蜀椒去汗。類聚。無去字。)
大黃附子湯方
按此條證。固屬寒實。故大黃附辛。相合成劑。性味融和。自為溫利之用。如附子瀉心湯。則其證表寒裡熱。故別煮附子。而功則各奏。故同是附子大黃並用。而立方之趣。迥乎不均。徐氏說未確切。蓋溫利之劑實以桂枝加大黃湯。及此湯為祖。而溫脾等諸湯。皆莫不胚胎於此二方矣。
白話文:
大建中湯方
(蜀椒去汗。類聚。無去字。)
大黃附子湯方
根據這個症狀,患者應該是寒實證,所以用大黃配附子,辛溫相合,藥性融合,溫中利水。就像附子瀉心湯一樣,患者表現為表寒裡熱,因此需分開煎煮附子,各自發揮功效。所以,雖然附子和大黃都使用,但組方意趣卻截然不同。徐氏的解釋並不準確。實際上,溫利方劑以桂枝加大黃湯和這個大黃附子湯為祖方,其他溫脾等方劑,都源於這兩個方劑。
赤丸方
按本草。丹砂黑字云。作末名真朱。
寒疝繞臍痛。(沉緊。類聚。亦作沉弦。)
按素問經脈別論。真虛㾓心。厥氣留薄。發為白汗。(陰陽別論。魄汗。輯義誤寫作白汗。又生氣通天論。魄汗未盡。魄白音通。)
烏頭煎方(宋本外臺熬。作炮。無去皮字。白蜜二斤。方後。上以水三升。煮烏頭取二升。去烏頭內蜜。煎令水氣盡云云。不可一日再服。作日止一服。不可再也。)
按程氏曰。治下焦之藥味不宜多。多則氣不專。此言。本於至真要大論。補下治下制以急之說。殆不免拘泥。又按陶氏本草序例曰。附子烏頭若干枚者。去皮畢。以半兩准一枚。千金方。治風歷節。防己湯方後曰。凡用烏頭。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宜慎之。據此。宋本外臺。不必是。其不㕮咀。豈嫌熟爛相和乎。
白話文:
赤丸方
根據本草經記載,丹砂(硃砂)黑色字體寫的是「真朱」。
寒疝症狀為繞臍疼痛,按壓時感覺沉緊,脈象類似聚,也像沉弦。
根據《素問‧經脈別論》,真虛寒症狀為心悸,厥氣停留在體表,會出現白汗。 (《陰陽別論》中記載為魄汗,輯義中誤寫為白汗。又,《生氣通天論》中提到魄汗未盡,魄與白音相通。)
烏頭煎方
(宋本外臺版本記載熬製,作炮製,並無去皮字。白蜜二斤。方後記載:以上材料用水三升,煮烏頭取二升,去烏頭後加入蜜,煎煮至水氣全乾。)不可一日服用兩次,每日只服用一次,不可服用過量。
程氏認為,治療下焦的藥物,用量不宜過多,過多則氣不專一。此言出自《至真要大論》中「補下治下制以急之」的說法,但恐過於拘泥。
陶氏在本草序例中提到,附子、烏頭無論多少,去皮後,以半兩為一個標準。千金方中治療風寒濕痹的防己湯方後記載,凡是用烏頭,都要去皮,熬製至黑色才能使用,否則毒性過強,需謹慎使用。
根據上述,宋本外臺的版本不一定正確。烏頭不經咀嚼,難道是擔心熟爛後互相融合嗎?
本草。圖經云。崔氏。治寒疝心腹脅引痛。諸藥不可近者。蜜煎烏頭主之。以烏頭五枚大者。去芒角及皮。四破。
以白蜜一斤。煎令透潤。取出焙乾。搗篩。又以熟蜜丸。冷鹽湯吞下二十丸如梧子。永除。又法。用煎烏頭蜜汁。以桂枝五合解之。飲三合。不知加五合。其知者如醉。以為中病。
寒疝腹中痛。逆泠手足不仁。
按烏頭煎證。寒氣專盛於裡。此條證。表裡俱寒壅。是所以有須於桂枝。灸刺諸藥不能治。是言病勢之劇。套法不能得治。不言灸刺諸藥之誤措。徐氏以為是或攻其內。或攻外。邪氣牽制不服。似欠穩貼。(輯義徐注。為陽所客。客字。宜作容字。)
白話文:
《本草圖經》記載,崔氏治療寒疝心腹脅引痛,其他藥物皆不可使用,用蜜煎烏頭來治療。取烏頭五枚大的,去掉芒角和皮,切成四塊,用白蜜一斤煎煮至烏頭透潤,取出烘乾,搗碎過篩。再用熟蜜製成丸子,用冷鹽水吞服二十丸,大小如梧子,即可永久消除。另一種方法是將煎好的烏頭蜜汁用五合桂枝解毒,飲用三合。不知者服用五合,會如同醉酒一般,以為是中了毒。
寒疝腹中疼痛,手足冰冷麻木。
按烏頭煎法,寒氣集中在體內。此病症,表裡皆寒邪阻塞,所以需要用桂枝,灸刺和其他藥物無法治療。這是說病勢嚴重,套用一般方法無法治癒,並不是說灸刺和其他藥物使用錯誤。徐氏認為,可能是內外同時治療,邪氣互相牽制,無法服從,似乎不太妥當。(輯義徐注:為陽氣所容納,客字應改為容字。)
烏頭桂枝湯方(宋本外臺。秋烏頭。實中大者。十枚。去皮。生用。一方五枚。)
按此方證。最屬急劇。治以單捷為妙。桂枝湯。外臺引。作單桂汁。蓋仲景舊面。其出五味方者。疑後人誤據千金烏頭湯(詳出後。)所私攙。注家皆仍原文為說。覺未當。(周氏意似單桂汁。然語意不了。且其解欠妥。仍不錄。又按外臺。於此方後。注云範汪方同。今檢宋本。
大書作範汪方云。而直接桂枝湯。仍知其舉桂枝湯者。是範汪方文。而非出仲景也。)
聖惠。治寒疝腹中痛。手足逆冷。身體疼痛。針灸諸藥。所不能任者。宜服烏頭散方。川烏頭。(大者十枚。),枝枝(二兩),上件藥。搗細羅為散。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入生薑半分。煎至五分。次入蜜半合。更煎三兩沸令熟。每以食前和滓。溫服之。
白話文:
【烏頭桂枝湯方】(宋本外臺。秋烏頭。實中大者。十枚。去皮。生用。一方五枚。)
這是一個緊急且複雜的情況,治療上應以簡單快捷為原則。根據桂枝湯的原則,外臺引用時,改為單純的桂枝汁。這應該是張仲景原先的理論,對於出五味方的理論,可能後人誤以為千金烏頭湯(詳細在後面說明),並私自添加。各家注釋都依照原文進行解釋,但認為這種做法不正確。(周氏的觀點似乎支持單純的桂枝汁,然而表達不清,且解讀不太合理,因此不予錄入。再者,根據外臺,在這個方子後面,註明範汪方的意見相同。現查閱宋本,大字寫明是範汪方的意見,但仍然使用桂枝湯,這顯示提及桂枝湯的人,實際上指的是範汪方的內容,而非出自張仲景。)
【聖惠方 治寒疝腹中痛 手足逆冷 身體疼痛 鈔灸諸藥 所不能任者 宜服烏頭散方 川烏頭 大者十枚 枝枝 二兩 上件藥 損細羅為散 每服二錢 以水一中盞 入生薑半分 煎至五分 次入蜜半合 更煎三兩沸令熟 每以食前和滓 溫服之】
聖惠方有以下用途:治療寒疝腹痛、手腳冰涼、全身疼痛等症狀,如果針灸等方法無法應對,則適合服用烏頭散。所需材料包括川烏頭(大個的十枚)、烏頭枝(兩兩)。所有藥材需研磨成粉末後做成散劑。每次服用量為二錢,以中盞水加入生薑半分,煎煮到五分。接著加入半合蜂蜜,再次煎煮三兩次,直到完全熟透。在飯前服用時,可以連同剩下的汁液一起飲用,以溫熱的方式服用。
聖濟。治心腹卒脹痛。桂心丸。桂二兩。烏頭一兩。為末。煉蜜和丸。
其脈數而緊乃弦。
按魏氏以此條脈。為寒疝寒熱雜合之候。其說似精。猶不如尤氏以為寒疝陰盛之為優。然此條。該寒實諸證而為結。蓋不特言寒疝也。
附方
外臺。烏頭湯。
按此方。千金外臺所載。並與前方文有異。蓋本是別方。林億等以前有五味方。省之不錄也。今從外臺拈出於下。曰。烏頭(十五枚。炮。按千金云。要略。五枚。),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枚擘),生薑(一斤○按千金。作老薑。),桂心(六兩),上六味切。
白話文:
桂心丸
(方劑編號:29543)
桂枝二兩,烏頭一兩。將藥磨成粉末,用煉蜜調和成丸。
脈象分析
脈象數而緊,屬弦脈。
魏氏注釋
魏氏認為此脈象為寒疝寒熱夾雜的徵兆,此說似有道理。但不如尤氏認為寒疝陰盛更為精確。
本文闡述
本文所述適用於寒實證,不單指寒疝。
注釋
此方出自千金外臺,與本文所述桂心丸不同。原方為五味方,林億等在編撰聖濟總錄時省略了,因此在這裡將外臺祕要中的烏頭湯列出。
烏頭湯方劑
烏頭(十五枚,炮製。千金方中記載為五枚),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枚,擘開),生薑(一斤,千金方中記載為老薑),桂心(六兩)。以上六味藥材切片,共煎服。
以水七升。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別取烏頭。去皮四破。蜜二升。微火煎令減五六合。內湯中兩三沸。去滓。服一合。日三。間食。彊人三合。以如醉狀為知。不知漸增。忌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深師同。
外臺。柴胡桂枝湯(宋本外臺。作療寒疝腹中痛者。)
醫心方。範汪方。治寒疝腹中痛。小柴胡湯。(即原方。)
外臺。走馬湯。
肘後。若唯腹大。動搖水聲。皮膚黑。名曰水蟲。巴豆九十枚。去皮心。杏仁六十枚。去皮尖。並熬令黃。搗和之。服如小豆大一枚。以水下為度。勿飲酒佳。
白話文:
取七升水,煮五味藥材,取三升藥汁,過濾掉藥渣。另外取烏頭,去皮切成四塊,加入二升蜂蜜,用小火煎煮,直到藥汁減少五至六合。將烏頭煎好的藥汁倒入藥湯中,煮沸兩三次,過濾掉藥渣。每次服用一合,一天三次,飯間服用。體質強壯者可以服用三合。當服用者出現像醉酒的狀態,就表示藥效發揮了。若沒有感覺,則可以逐漸增加藥量。忌食海藻、菘菜、豬肉、冷水、生蔥。深師同,意思是指深師(深脈)也應採取同樣的治療方法。
外台方書記載,柴胡桂枝湯可以治療寒疝腹痛。
醫心方,範汪方記載,治療寒疝腹痛的小柴胡湯,就是原方。
外台方書記載,走馬湯。
肘後方書記載,如果肚子很大,而且可以感覺到水晃動的聲音,皮膚顏色發黑,這就是水蟲病。取巴豆九十枚,去皮和心,杏仁六十枚,去皮和尖,一起熬煮至黃色,搗碎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藥丸大小如小豆,用清水送服,不要飲酒。
聖惠。治乾霍亂。不吐不利。煩悶不知所為方。巴豆(一枚。去皮心。)上以熟水研服之。當快利三兩行。即以漿水粥止。立定。
〔余述〕按本篇先敘腹滿如痛者為實條。厚朴七物湯。厚朴三物湯。大柴胡湯。大承氣湯四條。此其屬熱實者也。如首條。與腹滿時減復如故條。此其屬寒實者也。次敘寒疝。如腹痛脈弦而緊條。與大烏頭煎。當歸生薑羊肉湯。烏頭桂枝湯條。皆以寒疝目之矣。如瘦人繞臍痛。
與附子粳米湯。大建中湯條。亦是寒疝已。其他諸條。如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與大黃附子湯證。即虛寒從下上。此寒氣聚著胠脅者也。如病者痿黃證。其位雖異。亦是寒實也。如中寒家二條。即素稟陰臟。外寒易觸者也。蓋此三等。既非腹滿。亦不寒疝。但以其屬寒。
白話文:
聖惠方:治乾霍亂,不吐不利,煩悶不知所為方
**方劑:**巴豆一枚,去皮心,研成粉末,以熟水調服。
**用法:**服藥後,應迅速排出三、兩次大便,便以漿水粥止瀉,即可痊癒。
註解:
- 本篇首先描述腹滿如痛的實證,並列舉了厚朴七物湯、厚朴三物湯、大柴胡湯、大承氣湯等四個方劑。這些方劑主要針對熱實證。
- 接著描述腹滿時減復如故的證狀,屬於寒實證。
- 然後列舉了寒疝的證狀,如腹痛脈弦而緊、瘦人繞臍痛等,並提出大烏頭煎、當歸生薑羊肉湯、烏頭桂枝湯等方劑治療。
- 其他證狀,如寸口脈弦、脅下拘急而痛,皆屬於虛寒從下上,寒氣聚著胠脅的證狀,可用大黃附子湯治療。
- 另外,病者痿黃證,雖然病位不同,但也是寒實證。
- 中寒家兩條,指的是素體陰虛寒易觸者。
**總結:**這三種類型的患者,既不屬於腹滿,也不屬於寒疝,但都屬於寒證。
仍牽聯及之。且以與腹滿寒疝。互相發明者已。其脈數而緊一條。即系寒實諸證之診。以為總結矣。然則二十條者。學者宜區類而看。如前注家。往往湊合為說。殆不免強會也。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故下。原本。有知字。宜補。)傷寒纘論曰。所謂亦微而澀。亦字從上貫下。言浮大而按之略澀。非澀弱無力之謂。見浮大中。按之略澀。方可用大承氣下之。設純見微澀。按之不實。乃屬胃氣虛寒。冷食停滯之候。又當從枳實理中。助胃消導之藥矣。
豈復為大承氣證乎。○按此說似精。然尺中既微。何能兼大。故張氏於微脈。則略而不論。殊屬模糊。但其云澀非澀弱無力之謂者。是矣。然則微。亦沉滯不起之微。非微弱之謂也。
白話文:
仍舊牽連到一起。而且以它來與腹滿寒疝互相說明已經很清楚了。其脈搏跳得快而且緊,一條脈就是寒實證的診斷,可以作為總結了。那麼二十條脈象,學習者應該區別分類來看,就像以前的註解家,經常湊合在一起解釋,恐怕是勉強牽強了。
問道:人病患有宿食,如何區別呢?《傷寒纘論》說:所謂「亦微而澀」,「亦」字從上貫穿到下,意思是浮大而按之略澀,不是澀弱無力而言。見到浮大之中,按之略澀,就可以用大承氣湯來下瀉。假設純粹見到微澀,按之不實,那就是胃氣虛寒,冷食停滯的徵兆,又應該用枳實理中湯,輔助胃部消化導滯的藥物了。
怎麼還會是服用大承氣湯的證候呢?○按:這個說法似乎精準。但是尺脈微弱,怎麼能兼具大脈的特性呢?所以張仲景對於微脈,就略而不論,實在是模糊不清。但是他說「澀非澀弱無力之謂」是對的。那麼「微」,也是沉滯不起的微弱,而不是微弱無力的意思。
下利不欲食者(俞本。趙本。欲。作飲。誤。)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周〕食既云宿。決非上脘。既非上脘。何以用吐。今言上脘。又言宿食。則必有痰載物。不使得下。則為喘為滿。不言具見。故一吐而痰與食俱出矣。
白話文:
食物既然是宿食,就一定不會在上脘。既然不在上脘,為什麼要用吐法?現在說在上脘,又說有宿食,那麼患者體內一定是有痰阻礙,導致食物無法往下運行,才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這些症狀並不常見,所以當患者吐出痰和食物時,症狀就可以得到緩解。
總結
這段文字說明瞭古代醫家對腹瀉兼不想吃飯的病人,認為其胃中可能存在宿食,並且有痰阻礙,因此可以用吐法來治療。但周氏醫案對此方法提出了質疑,認為宿食不可能在上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