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玉函要略述義》~ 卷上 (5)
卷上 (5)
1. 中風歷節病脈證並治第五
論一首,脈證三條(三。疑七訛),方十二首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
按凡形骸一節之氣。閉而不仁者。皆謂之痹。今止云臂者。蓋舉一隅爾。
寸口脈浮而緊。
按痹論曰。皮膚不營。故為不仁。次注曰。不仁者。皮頑不知有無也。診要經終論次注曰。不仁。謂不知善惡。又成氏注平脈法曰。仁者。柔也。不仁者。言不柔和也。為寒熱痛癢。俱不覺知者也。又曰。不仁者。強直而無覺也。成說不確。(當與血痹篇。及素問識。診要經終論。血氣形志篇互參。)
又按徐氏曰。至入腑。腑邪必歸於胃。胃為六腑之總司也。於是風入胃中。胃熱必盛。蒸其津液。結為痰涎。氣壅隧道。胃之支脈絡心者。才有壅塞。即堵其神氣出入之竅。故不識人。(以上醫門法律文。)試觀俗做陳搏。按住頸間兩人迎脈氣。即壅逆不識人。人迎者。胃脈也。
白話文:
論一首,脈證三條(三。疑七訛),方十二首
論
風邪犯體,往往會導致半身不遂。
按
凡是身體某個部位氣血不通,導致失去知覺,都稱為痺症。這裡只說手臂痺症,只是舉例而已。
脈證
寸口脈浮而緊。
按
《痺論》中說,皮膚失去營氣滋養就會失去知覺,註釋中說,失去知覺指的是皮膚變得僵硬,感覺不到外界刺激。又,《診要經終論》註釋中說,失去知覺是指感覺不到冷熱、疼痛、癢癢等感覺。成氏在《平脈法》中說,仁是指柔順,不仁是指僵硬不柔和,導致對冷熱、痛癢等感覺都無知覺。成氏的說法並不確切。 (應當參照《血痺篇》、《素問》、《診要經終論》、《血氣形志篇》等著作。)
又按
徐氏說,邪氣入腑後,最終會進入胃腑。胃是六腑之主,風邪入胃,胃中熱氣就會加重,蒸發津液形成痰涎,阻礙氣血運行。胃脈與心脈相連,一旦胃脈阻塞,就會阻礙神氣出入,導致失去知覺。
(以上醫門法律文)
試想民間常用的方法,按住頸間兩側的迎脈氣,就會導致神氣逆流,失去知覺。迎脈是胃脈,由此可見胃脈與神志密切相關。
則不識人之由胃氣壅。不信然哉。此說或有理。蓋入腑入臟。其證似輕重相錯。然細繹其理。不識人者。一時昏塞。暫時醒省。即卒中閉證之謂。舌難言。口吐涎者。其病深固。必心神不收。百治難效者也。
侯氏黑散(俞本。類聚。曰能。作自能。)
寸口脈遲而緩。
按營緩衛緩二句。是雙關文法。上句是客詞。下句是主詞。對舉以為榮虛衛虛之辨。緩字承上文。猶言虛。(太陽下篇。緊反入里。緊字。指邪而言。是同語例。)榮緩。言尺中緩者榮必虛。衛緩。言寸口緩者衛必虛。衛虛故中風也。榮緩一句。本不幹中風。而注家牽合為說。未免踳錯。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不知道自己病了,是因為胃氣壅塞。難道你不相信嗎?這個說法或許有道理。因為病症進入臟腑,症狀看似輕重錯雜。但是仔細推敲,不知道自己病了的人,是暫時昏迷,短暫清醒,這就是中風閉證。舌頭難以說話,口吐唾液的人,病情嚴重,必定心神失守,百般治療也難以奏效。
寸口脈遲緩。
「營緩衛緩」這兩句話,是雙關語法。上句是客觀描述,下句是主觀判斷,對比說明榮氣虛和衛氣虛的差別。「緩」字承接上文,也就是說虛弱。榮氣緩,指的是尺脈緩,則榮氣一定虛弱;衛氣緩,指的是寸口脈緩,則衛氣一定虛弱。衛氣虛弱就會導致中風。榮氣緩這句話,原本與中風無關,但是註解者硬要牽強附會,實在是錯誤的說法。
風引湯。除熱癱癇。(牡蠣各三兩。原本。諸本。作二兩。當改。)
張氏千金方衍義曰。風引者。風淫末疾。而四肢引動也。
按本草衍義。作治風熱瘛瘲。及驚癇瘛瘲。幼幼新書。作除熱去癲癇。(輯義癲字。偶訛作癱。)醫壘元戎。作除熱癲癇。
又按尤氏以此方為猛劑。然其藥不過大黃石膏等。而僅用三指撮。則固無須顧慮矣。三指撮。即方寸匕余。
素問識病能論下。引陶氏序例以證之。
千金。治少小壯熱。渴引飲下痢。龍骨湯方。於本方。去乾薑。牡蠣。滑石。白石脂。紫石英。加栝蔞根。(各二兩)治下篩。以酒水各五合。煮散二合二沸。去滓。量兒大小服之。(按二合疑。宜覆審。)
白話文:
風引湯方解
方名: 風引湯
功用: 除熱癱癇(現代醫學理解為發熱引起抽搐、痙攣等症狀)
藥物組成: 牡蠣三兩(原方及諸本記載為二兩,應改為三兩)
方義:
張氏《千金方衍義》曰:風引,是指風邪侵襲所致的末疾,表現為四肢抽搐。
按《本草衍義》記載,此方用於治療風熱瘛瘲(現代醫學理解為熱性痙攣)以及驚癇瘛瘲(現代醫學理解為驚恐引起的痙攣)。《幼幼新書》記載為除熱去癲癇(癲字疑為癱字之誤)。《醫壘元戎》記載為除熱癲癇。
尤氏認為此方為猛劑,但方中藥物僅有黃石膏等,且每次僅用三指撮,並無須過於擔心。三指撮約等於方寸匕餘。
《素問識病能論》中引用陶氏序例以證之。
千金方中另有治少小壯熱、渴引飲下痢的龍骨湯方。 此方與風引湯相比,去掉了乾薑、牡蠣、滑石、白石脂、紫石英,並加入了栝蔞根(各二兩)。用於治療下篩(現代醫學理解為腹瀉),以酒水各五合(約為現代的100毫升),煮散二合二沸(約為現代的40毫升),去滓,根據兒童大小服用。(按:二合疑為誤,應覆審)
防己地黃湯(甘草一分。趙本。作二錢。類聚。作二分。)
按據千金風眩門。此係徐嗣伯方。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
按此條不言痛者。蓋省文也。如水傷心。注家就心主汗為解。然汗出入水中。恐不遽傷及心。且歷節是筋骨間病。固不幹心臟。仍疑心字有訛。或曰。心主血脈。傷心。猶言傷血脈。亦屬臆說。
又按歷節黃汗之辨。尤氏為確。徐氏曰。黃汗重在腫。歷節重在痛。亦是。(徐更有詳說。欠核。)今更審之。曰黃汗出。曰肢節疼痛。曰發熱。皆是二病所俱有。然歷節之黃汗。特在痛處。(曰歷節黃汗出。是)黃汗之汗。洽於周身。(曰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是。)歷節之腫多止下部。
白話文:
防己地黃湯 方解
**方劑:**防己地黃湯(甘草一分。趙本。作二錢。類聚。作二分。)
**出處:**據《千金要方》風眩門,此方為徐嗣伯所創。
**脈症:**寸口脈沉而弱。沉則主骨,弱則主筋。
註解:
-
此條文未言及疼痛,可能是為了簡潔。如同“水傷心”,注家認為心主汗,故以汗為解。然而,汗出入於水,恐不直接傷及心臟。且歷節病是筋骨間的疾病,本不影響心臟。因此懷疑“心”字可能為訛誤。也有人說“心主血脈”,傷心等於傷血脈,這也是一種臆測。
-
關於歷節和黃汗的辨證,尤氏的說法較為準確。徐氏說:“黃汗重在腫,歷節重在痛”,也是正確的。(徐氏有更詳細的說明,但需進一步核實。)
-
綜合來看,黃汗、肢節疼痛、發熱都是兩種疾病共有的症狀。然而,歷節的黃汗只出現在疼痛部位。(例如“歷節黃汗出”)。而黃汗則遍佈全身。(例如“汗沾衣,色正黃如柏汁”)。歷節的腫脹大多集中在下部。
(曰腳腫如脫。曰獨足腫大。是)黃汗之腫。及於遍體。(曰四肢頭面腫。曰身腫。是)歷節之痛。轉歷諸節。(其名可徵。)黃汗之痛。必不轉歷。(曰骨節疼痛。曰腰髖弛痛。曰身疼重。是。)且其胸中窒如痛。久不愈必致癰腫等證。實黃汗之所獨。而歷節則無此瘀郁之態也。
但近時未見黃汗病。亦未見歷節有黃汗出者。姑就文義而論之已。
諸肢節疼痛。身體⿱白昍羸。(脈經。作魁瘰。類聚。同。輯義。魁。訛瘣。趙原刻。作魁。)
按⿱白昍羸。恐以魁瘰為是。爾雅枹遒。木魁瘣。注。謂樹木叢生。根枝節目。盤結磈磊。釋文。瘣。郭。盧罪反。邢昺曰。魁瘣。讀若磈磊。據此。魁瘰。蓋爾雅之魁瘣。謂疼痛之處。盤結磈磊也。正與病證相協。磊。亦作磥。(見玉篇。)其義可見耳。(竊疑爾雅魁瘣。
白話文:
如果腳腫得像脫了鞋子一樣,或是單腳腫大,這就是黃汗的症狀,腫脹會蔓延至全身。如果四肢、頭面腫脹,或是全身腫脹,這就是歷節的症狀,疼痛會轉移到各個關節。
黃汗的疼痛不會轉移,而歷節則會。黃汗的疼痛,必定會伴隨胸悶、窒息感,久治不癒,就會發展成癰腫等症狀。這是黃汗獨有的症狀,歷節則沒有這種瘀積的表現。
不過近來很少見到黃汗病,也沒有見過歷節會出現黃汗。所以只能根據文字的意思來推論。
各種肢節疼痛,身體瘦弱蒼白。(《脈經》記載為“魁瘰”,《類聚》、《輯義》都作“魁瘰”,《輯義》認為“魁”是“瘣”的錯誤字,趙原刻本則作“魁”。)
按“白昍羸”可能是“魁瘰”的錯誤。根據《爾雅》,“枹遒”指“木魁瘣”,註解說,指的是樹木叢生,根枝節點交錯盤結。釋文說,“瘣”讀作“盧罪反”,邢昺說,“魁瘣”讀音同“磈磊”。由此可知,“魁瘰”就是《爾雅》中的“魁瘣”,指的是疼痛部位交錯盤結的樣子,這與病症相符。“磊”也作“磥”。(見《玉篇》)意思由此可見。(我懷疑《爾雅》中的“魁瘣”,指的是……)
或魁瘰訛。然前人未言及。附記俟識者。)又玉篇𦢏𦞙腫兒。是魁瘰之從肉者。益足以徵前說。蓋次條亦有身體羸瘦。而魁瘰字。所不習見。故後人改作尫羸。而其本義晦矣。
又按肢節疼痛身體魁瘰。腳腫如脫。三證疊言者。亦猶麻黃湯。身疼腰痛骨節疼痛之例。且此云腳腫如脫。次條云獨足腫大者。言寒濕下注。下部特浮。其久不愈者。往往變為鶴膝風。亦濕滯所致耳。又短氣。與甘草附子湯證短氣同機。
本草玉石部。陳藏器余云。白師子。主白虎病。向東人呼為歷骨風。(政和本。作江東人呼為歷節風。)
白話文:
也可能是魁瘰(一種頸部淋巴結腫大病症)的錯誤。然而,前人沒有提及這一點。我附記在此,待識者指正。另外,玉篇中記載「𦢏𦞙腫兒」,也就是魁瘰的肉腫,更能佐證我的說法。
再者,這段文字中也提到身體羸瘦,但魁瘰這個字並不常見,後人便改為「尫羸」,卻掩蓋了原本的意思。
另外,按肢節疼痛、身體魁瘰、腳腫如脫,三者並列,就像麻黃湯治身疼腰痛骨節疼痛一樣,都是寒濕所致。這段文字提到腳腫如脫,下一段又說獨足腫大,都是因為寒濕下注,下部浮腫。久治不愈,往往會變成鶴膝風,也是濕氣滯留所致。而短氣的症狀,則與甘草附子湯的證狀相同,都是寒邪內襲。
本草玉石部中,陳藏器引用餘氏的說法,白師子可以治療白虎病,東方人稱之為歷骨風,政和本則寫作江東人呼為歷節風。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按趙氏曰。分兩多而水少。恐分其服。而非一劑也。三因方云。每服四錢。此說有理。蓋此方九味。都三十一兩。當今秤十二錢五分八釐八毫。水七升。當今量七合七勺。則當從防風湯改正為順。
烏頭湯方(原本。屈節。作屈伸。當改。)
按此方。比之桂芍知母湯。其力更烈。治歷節初起急劇證。功效不可言。黃耆亦以驅濕。說見於前。
白話文: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趙氏說:這個方子藥量多,水量少,恐怕要分多次服用,而不是一次服用完畢。三因方裡說,每次服用四錢。這個說法比較合理。因為這個方子有九味藥,總共三十一兩,按照現在的秤,就是十二錢五分八釐八毫。水七升,按照現在的量,就是七合七勺。所以應該參考防風湯,修改為順序服用。
烏頭湯方
(原本寫作屈節,應該是屈伸,應該改過來)
這個方子比桂枝芍藥知母湯藥力更猛烈,治療關節病初期發作,症狀急劇的病症,功效不可言喻。黃耆也具有驅除濕氣的作用,這個論點之前已經說過了。
礬石湯
按此方。用之腳氣。如痿軟引日者。或見奏功。衝心之證。豈其所宜。活人書。稱腳氣用湯淋洗者。醫之大禁。而景岳全書。詳論禁不禁之別。當參。
附方
古今錄驗續命湯(輯義。外颱風痱門。載西州續命湯云云。今更考外臺。此西州二字宜刪去。不識人。當作不知人。)
按此方。即大青龍湯變方。而尤氏所謂攻補兼施者已。中風邪氣本輕。但以血氣衰弱殊甚。故招其侮。大抵表候為內證所掩。往往使人難於辨認。蓋續命湯。發表補虛。對待為方。實為中風正治之劑。而推其立方之旨。則亦足以明中風所因之理。學者豈可不深味乎。如晉唐諸家所增損。其方頗夥。茲不繁載。
白話文:
礬石湯
按此方。用之腳氣。如痿軟引日者。或見奏功。衝心之證。豈其所宜。活人書。稱腳氣用湯淋洗者。醫之大禁。而景嶽全書。詳論禁不禁之別。當參。
這方子可以用於治療腳氣,例如患者出現肌肉萎軟、逐漸加重的症狀,或許能見到療效。但如果患者出現心悸胸悶的症狀,這方子就不可用了。 《活人書》中提到用湯淋洗治療腳氣,這是醫學禁忌。而《景嶽全書》則詳細論述了哪些情況可以用湯淋洗,哪些情況不能用,應該參考學習。
附方
古今錄驗續命湯_(輯義。外颱風痱門。載西州續命湯云云。今更考外臺。此西州二字宜刪去。不識人。當作不知人。)
這方子就是大青龍湯的變方。而尤氏所提到的攻補兼施,在這方子中就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患者原本的風寒邪氣並不重,只是因為血氣衰弱,抵抗力差,才會被風寒邪氣入侵。通常表現出來的表證都被內證掩蓋了,讓人難以辨認。續命湯發揮了發表補虛的效果,針對病症進行治療,是治療中風的正治之劑。推敲這方子的組成,就能明白中風的病機。學習者應該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晉唐時期的醫家們對這方子做了許多增減,方子很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千金三黃湯(千金。此方中分字。皆作銖兩。蓋是古式。且六升。作五升。三服。作二服。腹。作脹。枳實一枚。作六銖。悸上。有心字。附子上。有八角字。)
近效方術附湯(類聚。作朮附子湯。)
按前有頭風摩散。後人仍附此方。本不幹中風也。
崔氏八味丸
按前有礬石湯等。故後人附以此方。蓋此方證。即病邪淹留。痹著少腹者。故從緩治。更有少腹不仁。屬衝心之漸者。實非此方所對也。
白話文:
《千金方》中的三黃湯,方劑中將重量單位都寫成銖兩,這是古代的寫法。另外,六升應該改為五升,三服應該改為二服,腹應該改為脹,枳實一枚應該改為六銖,悸上應該有心字,附子上面應該有八角字。
《近效方術附湯》在《類聚》中寫成朮附子湯。
前面提到過頭風摩散,後人把這個方劑也寫在這裡,其實這個方劑和中風無關。
崔氏八味丸,前面提到過礬石湯等等,所以後人把這個方劑也寫在這裡。這個方劑的症狀是病邪停留在少腹,導致痺痛,所以要緩慢治療。還有一些少腹麻木,屬於衝心症狀的,就不是這個方劑所針對的。
千金方越婢加朮湯(生薑二兩。當從諸本作三兩。)
按此亦以治腳弱。而附之也。
白話文:
《千金方》中的【越婢加朮湯】(配方編號237)記載:使用生薑二兩,但應根據其他多數版本更正為三兩。
此方同樣適用於治療腳部萎弱的病症,因此被附錄在此處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