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畏寒」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畏寒

畏寒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症狀,是指患者對寒冷的感覺異常敏感,即使在正常的環境溫度下也感到寒冷,常伴有發抖、四肢冰冷、面色蒼白等症狀。畏寒在中醫學中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根據其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為外感畏寒、內傷畏寒、虛寒畏寒等。

外感畏寒

外感畏寒是指由於感受外邪(風寒、風熱、暑濕、燥火等)所引起的畏寒症狀。外感畏寒常見於感冒、流感、肺炎等疾病。患者常有惡寒發熱、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痰白等症狀。

內傷畏寒

內傷畏寒是指由於臟腑功能失調所引起的畏寒症狀。內傷畏寒常見於脾胃虛寒、腎陽虛等疾病。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

虛寒畏寒

虛寒畏寒是指由於體質虛弱、陽氣不足所引起的畏寒症狀。虛寒畏寒常見於老年人、體弱多病者。患者常有面色蒼白、四肢冰冷、乏力倦怠、腰膝酸軟等症狀。

畏寒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症狀,其發病原因和臨床表現各不相同,因此在治療上也應根據不同的病因和症狀進行辨證施治。如果出現畏寒症狀,建議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理中湯

  • 1.《類證治裁》:「景岳治血熱妄行,保陰煎,或加減一陰煎。火盛迫血,徙薪飲加續斷、丹參。脾腎虛寒,兼嘔兼溏瀉而畏寒,理陰煎,或理中湯。脾腎陰氣不固,固陰煎,或秘元煎。陽虛脫陷,四維散。血脫氣竭,獨參湯,或當歸補血湯。血滑不禁,龍骨散加人參。血臭脈滑者多火,宜從清涼。血腥清寒,脈細者多虛,必須溫補。
  • 2.《婦人規》:「若脾腎虛寒,兼嘔兼溏泄而畏寒者,理陰煎、五君子煎、理中湯。
  • 3.《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 4.《重訂通俗傷寒論》:「乃與理中湯合六君子湯加味(別直參一錢、炒白朮二錢、炮姜一錢、炙甘草八分、茯苓三錢、姜半夏二錢、廣橘皮一錢、上猺桂八分、白芍三錢、五味子六分。)服後喘嘔俱平,腹痛亦止。但仍覺畏寒手冷,進理中湯加姜夏,兩劑。後以六君子湯,資生丸等藥調養半月而痊(摘錄《全國名醫驗案》)。
  • 5.《程杏軒醫案》:「舁歸,詰朝脈色略回,惟嘔惡畏寒,不思飲食,將前方分兩減半,參合理中湯方法,與服二日,轉用右歸飲,溫補腎元,月餘方能起簀。
▼ 展開更多

麻黃附子細辛湯

  • 1.《醫法圓通》:「從內傷而得者,由心肺之陽不足,不能統攝津液。而清涕出。(市人稱為肺寒,稱為陳寒,由其不知陽衰而陰寒即生也。)腎絡通於肺,腎陽衰而陰寒內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其人定無外感足徵,多困倦無神,或忿嚏不休,或畏寒,或兩腳冷,法宜扶陽,如麻黃附子細辛湯、薑桂湯、陽旦湯之類。
  • 2.《醫法圓通》:「一治喉痛、畏寒腳冷。按喉痛一症,原非一端。此則畏寒腳冷,明是少陰受寒,逼出真火浮於喉間,故喉痛而腳冷。四逆湯力能溫少陰之氣,逐在裡之寒,故治之而愈。

四逆湯

  • 1.《醫法圓通》:「一治喉痛、畏寒腳冷。按喉痛一症,原非一端。此則畏寒腳冷,明是少陰受寒,逼出真火浮於喉間,故喉痛而腳冷。四逆湯力能溫少陰之氣,逐在裡之寒,故治之而愈。
  • 2.《傷寒廣要》:「脈沉自利。四逆畏寒。而小便難者。為津液竭。而氣化不行也。雖難必無黃亦澀。四逆湯。合生脈散。(緒論),治夾陰傷寒。陰極發躁面青。小腹絞痛。用乾薑。附子。甘草。合生脈散。入白蜜冷服。(士林餘業○赤水同。案回陽反本湯。此類方也。)

附子理中湯

  • 1.《濟陰綱目》:「_附子理中湯_,治真陽不足,飲食難化,大便不實,腸鳴腹痛,飲食畏寒,手足逆冷。
  • 2.《四診抉微》:「舌見中黑,邊白而滑,表裡俱虛寒也。脈必微弱,證必畏寒,附子理中湯溫之。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舌,則大順、冷香二湯選用。
  • 3.《辨舌指南》:「《辨正》:中黑邊白滑舌,《舌鑑》謂表裡俱虛寒,脈必遲弱,外證畏寒,附子理中湯,(人參、白朮、附子、乾薑、甘草。)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舌者,則酌用大順散(肉桂、杏仁、乾薑、甘草。治虛寒人,夏月停冷食呃嘔者。)冷香散(生附片、草果仁、橘紅、甘草、生薑。
  • 4.《傷寒直指》:「舌中黑邊白而滑,表裡俱虛寒也。脈必微弱,證必畏寒,附子理中湯溫之。夏月過食生冷而見此,則宜大順散類。

八味地黃丸

  • 1.《外科樞要》:「內熱口乾,肢體倦怠,或痰涎上升,或口舌生瘡,屬脾腎虛熱,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若患處黑黯,肢體畏寒,飲食少思,屬脾腎虛敗,用八味地黃丸。若誤用攻伐,復損胃氣,絕其化源,治亦難矣。
  • 2.《瘍醫大全》:「若午後發熱體倦,屬血虛,前湯加川芎、熟地,或六味地黃丸。若肢體畏寒,飲食少思,脾腎虛寒,十全大補湯、八味地黃丸。色赤屬熱毒易治,色黯屬虛寒難治。(《錦囊》)
  • 3.《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 4.《景岳全書》:「若內熱口乾,肢體倦怠,或痰涎上升,或口舌生瘡,屬脾腎虛熱,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若患處黑黯,肢體畏寒,飲食少思,屬脾腎虛敗,用八味地黃丸。若誤用攻伐,復損胃氣,絕其化源,治亦難矣。
  • 5.《吳氏醫方彙編》:「若膿水淋漓,體倦食少,內熱口乾者,屬脾虛,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酒芍。若怒動肝火而甚者,用補中益氣湯加川芎、山梔、黃芩。內熱口乾、肢體倦怠,或痰涎上升,或口舌生瘡,屬脾腎虛熱,用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若患處黑黯,肢體畏寒,飲食少思,屬脾腎虛,用八味地黃丸。
▼ 展開更多

十全大補湯

  • 1.《古今名醫匯粹》:「若久而腫起作痛,肢體倦怠,病氣有餘,形氣不足,尚可治。若漫腫微痛,屬形氣病氣俱不足,最難治。不作膿,或不潰,氣血虛也,用八珍湯。憎寒畏寒,陽氣虛也,十全大補湯。晡熱內熱,陰血虛也,四物加參、術。作嘔欲嘔,胃氣虛也,六君加炮姜。食少體倦,脾氣虛也,補中益氣加伏苓、半夏。
  • 2.《瘍醫大全》:「若午後發熱體倦,屬血虛,前湯加川芎、熟地,或六味地黃丸。若肢體畏寒,飲食少思,脾腎虛寒,十全大補湯、八味地黃丸。色赤屬熱毒易治,色黯屬虛寒難治。(《錦囊》)
  • 3.《外科樞要》:「若津涸口乾,中氣不足也,補中益氣湯加五味子。頭暈頭痛,陽氣不升也,補中益氣湯加蔓荊子。發熱晡熱,陰血虛弱也,用四物、參、耆、白朮。畏寒憎寒,陽氣虛弱也,用十全大補湯。飲食少思,胸膈膨脹,脾胃虛痞也,用四君子湯。面色痿黃,飲食少思,脾胃虛弱也,用六君子湯。
  • 4.《女科撮要》:「若久而腫起作痛,肢體倦怠,病氣有餘,形氣不足,尚可治。若漫腫微痛,屬形氣病氣俱不足,最難治。不作膿,或膿成不潰,氣血虛也,用八珍湯。憎寒畏寒,陽氣虛也,十全大補湯。晡熱內熱,陰血虛也,四物加參、術。作嘔欲嘔,胃氣虛也,六君加炮姜。食少體倦,脾氣虛也,補中益氣加茯苓、半夏。
  • 5.《校註婦人良方》:「若腫起作痛,起居如常,飲食如故,屬病氣有餘,形氣未損者,尚可治。若漫腫微痛,起居倦怠,飲食少思,屬形氣病氣俱不足,最為難治。不作膿,或膿成不潰,氣血虛也,用八珍湯。憎寒畏寒,陽氣虛也,十全大補湯。晡熱內熱,陰血虛也,四物加參、術。作嘔欲嘔,胃氣虛也,六君加炮姜。
▼ 展開更多

真武湯

  • 1.《醫述》:「唇腫皺裂如蠶繭者,名曰繭唇。或因七情火動傷血,或因心火傳脾,或因厚味積熱傷脾。治宜清胃熱、生脾津,兼滋腎水。燥潤、火降而腫自消。○唇青有二:若唇與爪甲俱青而煩渴引飲者,為熱伏厥陰,宜竹葉石膏湯。若唇青厥冷、畏寒振振欲擗地者,為寒犯少陰,宜真武湯。

白虎湯

  • 1.《醫方簡義》:「治冬溫畏寒汗出。脈虛身熱。微咳。

桂枝湯

  • 1.《傷寒恆論》:「【鄭論】,按既稱太陰病,應是理中湯法也。雖見脈浮,並未見太陽惡風畏寒,不得以桂枝湯發汗,即太陰兼太陽合病,亦無非理中湯內加桂枝耳。今每見脈浮,屬飲食停滯者多,亦不可不察,學者宜知。

當歸建中湯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徐,內損肝腎,久嗽失血,近日畏寒,吐血盈碗,冬不藏納,陰傷及陽,法當貞元煎溫養。

四物湯

  • 1.《評註產科心法》:「一身痛者,因產時百節開張,血脈空虛,不能榮養筋骨也。又有敗血乘虛流注於經絡致痛。大意按之痛者,非風寒則瘀滯。若按之不痛,喜附熱者,虛寒也。如血不足以流通者,四物湯加黑薑、桃仁、紅花、澤蘭,補兼運行。如或喜按畏寒者,用四物湯加人參、白朮、黑姜,補養自安。

四逆散

  • 1.《傷寒直指》:「心悸動,似畏寒惕惕,陽氣內怯,營衛不能發越之狀,當以桂麻合當歸四逆散通之。)

麻黃附子甘草湯

  • 1.《傷寒廣要》:「制生附汁於耆內。以助衛氣。一服肢體即溫。但背猶畏寒不止。更與補中益氣。十全大補。並加熟附而安。(緒論○此亦少陰直中。非太陽證。故揭於此。其不列之治驗者。以不便參對也。)

續命湯

  • 1.《醫通祖方》:「無汗惡寒倍麻黃、杏仁;有汗惡風倍桂枝、芍藥;無汗身熱、不惡寒,去附子,倍甘草,加石膏、知母;有汗身熱、不惡風,倍桂枝、黃芩,加葛根;無汗身涼、脈沉細,倍附子,加乾薑;有汗無熱、畏寒、脈沉,倍桂枝、附子、甘草;肢節攣痛、麻木不仁、脈緩和,加羌活、連翹(上易老加減法)。
  • 2.《張氏醫通》:「無汗身涼脈沉細。倍附子加乾薑。有汗無熱畏寒脈沉。倍桂枝、附子、甘草。肢節攣痛。麻木不仁。脈緩。加羌活、連翹。(上易老加減法),張景岳曰。按歷代相傳。治中風之方。皆以續命等湯為主。考其所自。則始於金匱要略。附方中有古今錄驗續命湯。然此必宋時校正之所增。

止嗽散

  • 1.《醫醫偶錄》:「咳嗽者,金畏寒也,止嗽散主之。

補中益氣湯

  • 1.《羅氏會約醫鏡》:「_補中益氣湯_,治氣虛頭痛,或畏寒,倦怠,遇陰寒更甚,治宜扶陽。
  • 2.《續名醫類案》:「薛立齋治舉人於廷器,腿患流注,年餘出腐骨少許,午前畏寒,午後發熱,口乾唾痰,小便頻數,以為足三陰虧損,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地黃丸料加歸、耆、五味,各三十餘劑,外灸豆豉餅,諸症漸愈。又以十全大補之類,喜其慎疾而愈。
  • 3.《癘瘍機要》:「一婦人日晡身癢,內外用追毒祛風之劑,膿水淋漓,午前畏寒,午後發熱,殊類癘風,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鉤藤鉤,又以加味逍遙散加川芎而愈。
  • 4.《外科樞要》:「侍御朱南皋,患前症。腫痛發熱,日晡尤甚,此肝膽二經,血虛火燥也,用四物湯加玄參、柴胡、桔梗、炙草,治之而愈。又因勞役發熱,畏寒,作渴,自汗,用補中益氣湯去柴、升,加五味、麥門、炮姜而瘥。

竹葉石膏湯

  • 1.《傷寒直指》:「其人已虛,虛能生熱,宜小建中湯加當歸一錢,或四君子加黃耆,或十全大補其營衛,虛甚者真武湯。審是邪熱未解,雖經汗下,卻不畏寒者,宜竹葉石膏湯。嗣真:仲景論中三陰皆有發熱,大抵陰證雖發熱,必有手足厥冷,下利清穀,脈沉之殊,與陽證自不類。)

防風通聖散

  • 1.《丹溪治法心要》:「進士周本道年三十餘,得畏寒病,服附子數百而病甚,求治,脈弦而似緩,予以江茶入薑汁、香油些少,吐痰一升許,減綿太半,及與防風通聖散去大黃、芒硝,加地黃,百餘帖而安。周甚喜,予曰:未也燥熱,已多血傷,亦深須淡食以養胃,內觀以養神,則水可生而火可降,彼方勇於仕進,一切務外,不守禁忌。

附子瀉心湯

  • 1.《醫學衷中參西錄》:「用黃耆以補助其胸中大氣,則外衛之氣固,而汗可不出,即外衛之陽亦因之壯旺而不畏寒矣。蓋用附子者,所以補助太陽下焦之府;用黃耆者所以補助太陽上焦之府,二府之氣化原互相流通也。爰審定其方於下,以備採用。

黃土湯

  • 1.《吳鞠通醫案》:「十一月十五日,肝鬱挾痰飲,寒濕為病,前與黃土湯,治糞後便血之寒濕,茲便紅已止,繼與通補胃陽,現在飲食大進,諸症漸安,惟六脈細弦,右手有胃氣,左手弦緊,痰多畏寒,脅下仍有伏飲,與通補胃陽,兼逐痰飲。

獨參湯

  • 1.《保嬰撮要》:「一男子痘愈而入房,身癢昏憒,脈大而無倫次,按之如無,用獨參湯十五劑而蘇,又大補湯二十餘劑脈斂,又二十餘劑脈微細而畏寒,此火歸經,又五十餘劑而痊。

六味地黃丸

  • 1.《續名醫類案》:「薛立齋治舉人於廷器,腿患流注,年餘出腐骨少許,午前畏寒,午後發熱,口乾唾痰,小便頻數,以為足三陰虧損,朝用補中益氣湯,夕用六味地黃丸料加歸、耆、五味,各三十餘劑,外灸豆豉餅,諸症漸愈。又以十全大補之類,喜其慎疾而愈。

加味逍遙散

  • 1.《癘瘍機要》:「一婦人日晡身癢,內外用追毒祛風之劑,膿水淋漓,午前畏寒,午後發熱,殊類癘風,用補中益氣湯加山梔、鉤藤鉤,又以加味逍遙散加川芎而愈。

溫膽湯

  • 1.《古今名醫方論》:「方中以竹茹清胃脘之陽,而臣以甘草、生薑,調胃以安其正;佐以二陳,下以枳實,除三焦之痰壅;以茯苓平滲,致中焦之清氣。且以驅邪,且以養正,三焦平而少陽平,三焦正而少陽正,膽家有不清寧而和者乎?和即溫也,溫之者實涼之也。若膽家真畏寒而怯,屬命門之火衰,當與乙癸同源而治矣。

薑桂湯

  • 1.《醫法圓通》:「從內傷而得者,由心肺之陽不足,不能統攝津液。而清涕出。(市人稱為肺寒,稱為陳寒,由其不知陽衰而陰寒即生也。)腎絡通於肺,腎陽衰而陰寒內生,不能收束津液,而清涕亦出。其人定無外感足徵,多困倦無神,或忿嚏不休,或畏寒,或兩腳冷,法宜扶陽,如麻黃附子細辛湯、薑桂湯、陽旦湯之類。

右歸丸

  • 1.《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六味回陽飲

  • 1.《退思集類方歌注》:「(凡勞倦感寒,邪不能散,發熱身疼頭痛,背心肢體畏寒,但脈數無力,或雖口渴,亦是假熱之證,若用寒涼攻之必死,宜速用此方以溫補陰分,托散表邪,連進數劑,使陰氣漸充,則汗從陰達,而寒邪不攻自散,其效甚佳。若寒凝陰勝,而邪有難解者,必加麻黃。若在嚴寒之令,更加細辛,或再加附子。
  • 2.《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 3.《退思集類方歌註》:「(凡勞倦感寒,邪不能散,發熱身疼頭痛,背心肢體畏寒,但脈數無力,或雖口渴,亦是假熱之證,若用寒涼攻之必死,宜速用此方以溫補陰分,托散表邪,連進數劑,使陰氣漸充,則汗從陰達,而寒邪不攻自散,其效甚佳。若寒凝陰勝,而邪有難解者,必加麻黃。若在嚴寒之令,更加細辛,或再加附子。

大補元煎

  • 1.《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定喘湯

  • 1.《成方便讀》:「定喘湯,白果(十粒,炒黃),麻黃,製半夏,款冬花(各三錢),桑白皮(蜜炙),蘇子(各二錢),杏仁(去皮尖),黃芩(各一錢半),甘草(一錢),加生薑煎。治肺虛感寒,氣逆膈熱,而成哮喘等證。夫肺為嬌臟,畏熱畏寒,其間毫髮不容。其性亦以下行為順,上行為逆。

敗毒散

  • 1.《婦科心法要訣》:「憂思鬱怒肝脾損,濕熱生瘡長兩臁,外屬三陽為易治,內屬三陰治每難。初起紅腫敗毒散①,濃水淋漓補中②煎,晡熱陰虛宜六味③,食少畏寒桂附丸④。

甘露飲

  • 1.《沈俞醫案合鈔》:「(案52)金,二十。太陰脾土性畏寒濕,暑濕既在深陰,瘧三日一至,飲酒再助其濕,瘧痢兼作,但肛墜而腸胃不痛,脈來濡弱,當理濕以生陽,用桂苓甘露飲。

河車大造丸

  • 1.《不居集》:「如肺金燥而津液不足,為陰虛火盛,加生地三錢,知母一錢,去黃耆,減人參五分。如肺氣虛寒,喜熱惡冷,元氣不足,加人參二錢五分,黃耆、白朮各一錢,炙甘草二分,去麥冬、五味子。畏寒脈微者,加附子五分,去萎蕤,用河車大造丸,皆可兼服。

梔子湯

  • 1.《暑症發原》:「標病(梔子湯 畏寒戰慄,舌不能言,面赤目黃 麥冬 手心煩熱 生地梔子 胸脅滿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保元湯

  • 1.《醫通祖方》:「治飲食不節,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則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畏寒,飢則常如飽,不喜飲食。
  • 2.《張氏醫通》:「升陽順氣湯,治飲食不節。勞役所傷。腹脅滿悶短氣。遇春則口淡無味。遇夏雖熱。猶有畏寒。飢則常如飽。不喜飲食。

生脈散

  • 1.《證治針經》:「畏寒(身熱欲得近衣,手臂不能袒露)脈鼓(擊而大)舌(白而燥)唇焦,(宜生脈散加歸、芍、知母。)勿妄表而投柴葛;(陸肖愚案。)久病中虛形脈脫,(上氣形脫,脈重按全無。)宜停藥(中氣迨盡,不復能勝藥力)而進甘香。(煮鴨聞香,徐啜其汁,下結矢而愈。

右歸飲

  • 1.《羅氏會約醫鏡》:「_右歸飲_,治陽虧於下,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泄瀉,畏寒、脈弱,咳嗽不已者。但補其陽,而嗽自止。
  • 2.《程杏軒醫案》:「舁歸,詰朝脈色略回,惟嘔惡畏寒,不思飲食,將前方分兩減半,參合理中湯方法,與服二日,轉用右歸飲,溫補腎元,月餘方能起簀。
  • 3.《景岳全書》:「其有元陽下虧,生氣不布,以致脾困於中,肺困於上,而為喘促,為痞滿,為痰涎嘔惡,為泄瀉畏寒,凡脈見細弱,證見虛寒而咳嗽不已者,此等證候,皆不必治嗽,但補其陽而嗽自止,如右歸飲、右歸丸、八味地黃丸、大補元煎、六味回陽飲、理中湯,劫勞散之類皆當隨宜速用,不得因循,以致汲深無及也。

香薷飲

  • 1.《醫門補要》:「當輕疏風邪,兼解其暑。若發熱畏寒,頭重,煩渴,汗大出,脈虛者,靜中傷暑也,宜香薷飲。又有勞苦烈日中而得者為中熱,身熱而痛,大汗煩躁,宜審虛實用藥。更有每逢立夏後似乎有病,右脈虛大,微發熱,身倦,頭昏,煩悶,不思飲食者,疰夏病也,當清暑益氣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