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識候
《暑症發原》~ 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
1. 手少陰心經
起於極泉,下絡小腸,從心中挾咽,自缺盆間,循手臂內後廉,至小指少衡穴,又循頰至目系。自經少血多氣,主藏神,為君火,包絡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諸熱 黃芩 瞀瘛 驚惑 譫妄 煩亂 啼笑 罵詈 怔忡 健忘 人參 炙草 自汗 黃連 痛癢 黃柏 瘡瘍 黃連)
標病(梔子湯 畏寒戰慄,舌不能言,面赤目黃 麥冬 手心煩熱 生地梔子 胸脅滿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白話文:
心包經起於腋窩極泉穴,向下連接小腸經,經過心臟旁邊,上行至咽喉,從鎖骨上窩穿出,沿著手臂內側後緣下行,到達小指少衡穴,再沿著面頰上行至眼睛。心包經主血氣,掌管心神,是君火,與包絡相火相互作用,代表君火執行指令,主宰血氣、言語、汗液和笑容。
心包經病症包括發熱、神志不清、驚恐、胡言亂語、煩躁不安、啼哭大笑、辱罵、心悸、健忘、自汗、疼痛瘙癢、瘡瘍等,可以使用黃芩、人參、炙草、黃連、黃柏等藥物治療。
心包經標證包括畏寒發抖、舌頭不靈活、面部發紅眼睛發黃、手心發熱、胸脅部脹滿疼痛,並連及腰背、肩胛骨、肘部和手臂,可以使用梔子湯、麥冬、生地、梔子等藥物治療。
火實瀉之(瀉子 黃連 大黃 瀉氣分火 甘草赤茯苓 木通 黃柏 瀉血分火 丹參 丹皮 生地 元參 鎮驚 牛黃 硃砂 紫石英)
神虛補之(補母 細辛 烏梅 棗仁 生薑 陳皮 補氣 桂心 澤瀉 茯神 遠志 菖蒲 補血 當歸 熟地 乳香 沒藥)
白話文:
火實瀉之(瀉子 黃連 大黃 瀉氣分火 甘草赤茯苓 木通 黃柏 瀉血分火 丹參 丹皮 生地 元參 鎮驚 牛黃 硃砂 紫石英)
若火氣旺盛,則需瀉火。
- 瀉子: 指瀉火之藥,例如:
- 黃連、大黃: 瀉熱解毒,清熱燥濕。
- 瀉氣分火: 指清泄肺熱,例如:
- 甘草、赤茯苓、木通、黃柏: 宣肺清熱,利水消腫。
- 瀉血分火: 指清泄心火,例如:
- 丹參、丹皮、生地、元參: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
- 鎮驚: 指安神定驚,例如:
- 牛黃、硃砂、紫石英: 清心鎮驚,安神定志。
神虛補之(補母 細辛 烏梅 棗仁 生薑 陳皮 補氣 桂心 澤瀉 茯神 遠志 菖蒲 補血 當歸 熟地 乳香 沒藥)
若精神虛弱,則需補益。
- 補母: 指滋陰補腎,例如:
- 細辛、烏梅、棗仁、生薑、陳皮: 温腎壯陽,補益脾胃。
- 補氣: 指益氣補脾,例如:
- 桂心、澤瀉、茯神、遠志、菖蒲: 補氣益脾,健脾利濕。
- 補血: 指養血滋陰,例如:
- 當歸、熟地、乳香、沒藥: 補血活血,養血滋陰。
本熟寒之(瀉火 黃芩 竹葉 麥冬 芒硝 炒鹽)
標熱發之(散火 甘草 獨活 柴胡 麻黃 薄荷)
心經報使(黃連 細辛)
白話文:
如果體內寒氣較重,可以用黃芩、竹葉、麥冬、芒硝和炒鹽來瀉火。
如果體表有熱症,可以用甘草、獨活、柴胡、麻黃、薄荷來散火。
心經的使者是黃連和細辛。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