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識候

《暑症發原》~ 手少陰心經

回本書目錄

手少陰心經

1. 手少陰心經

起於極泉,下絡小腸,從心中挾咽,自缺盆間,循手臂內後廉,至小指少衡穴,又循頰至目系。自經少血多氣,主藏神,為君火,包絡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本病(諸熱 黃芩 瞀瘛 驚惑 譫妄 煩亂 啼笑 罵詈 怔忡 健忘 人參 炙草 自汗 黃連 痛癢 黃柏 瘡瘍 黃連)

標病(梔子湯 畏寒戰慄,舌不能言,面赤目黃 麥冬 手心煩熱 生地梔子 胸脅滿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火實瀉之(瀉子 黃連 大黃 瀉氣分火 甘草赤茯苓 木通 黃柏 瀉血分火 丹參 丹皮 生地 元參 鎮驚 牛黃 硃砂 紫石英)

神虛補之(補母 細辛 烏梅 棗仁 生薑 陳皮 補氣 桂心 澤瀉 茯神 遠志 菖蒲 補血 當歸 熟地 乳香 沒藥)

本熟寒之(瀉火 黃芩 竹葉 麥冬 芒硝 炒鹽)

標熱發之(散火 甘草 獨活 柴胡 麻黃 薄荷)

心經報使(黃連 細辛)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

起源於腋下的極泉穴,向下聯繫小腸,經過心臟旁邊夾著咽喉,從缺盆部位穿過,沿著手臂內側後緣,一直到達小指末端的少衝穴,再沿臉部至眼睛深處。其特性是血液較少而氣多,主管藏神,被視為君火,包含著相火,代替君火行使命令,主導血液運行,控制語言,影響出汗,也影響笑的表情。

本經的疾病可能包括:各種熱症、黃疸、神志不清、驚恐迷惑、精神錯亂、無緣由的哭笑、咒罵、心悸、健忘、用人參和炙甘草治療自汗、用黃連治療痛癢、黃柏治療瘡瘍。

標病可能包括:服用梔子湯治療畏寒戰慄、舌頭無法說話、面色赤紅、眼黃、手心煩熱,用生地和梔子治療胸脅滿痛,牽涉到腰背、肩胛、肘臂。

如果火氣過旺,則需要清熱降火:使用黃連、大黃等瀉子法,甘草、赤茯苓、木通、黃柏用於清氣分的火,丹參、丹皮、生地、元參用於清血分的火,牛黃、硃砂、紫石英用於鎮靜驚嚇。

若精神虛弱,需補充:使用細辛、烏梅、酸棗仁、生薑、陳皮補母,桂心、澤瀉、茯神、遠志、菖蒲補氣,當歸、熟地、乳香、沒藥補血。

若身體過於寒涼,需祛寒:使用黃芩、竹葉、麥冬、芒硝、炒鹽來清火。

若出現熱象,需發散:使用甘草、獨活、柴胡、麻黃、薄荷來散火。

心經的信使:黃連、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