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識候
《暑症發原》~ 李居士識候參
李居士識候參
1. 李居士識候參
夏令離陽用事,大氣主開,人如調護不謹,諸症叢生,或內傷外感,因熱反寒,見症紛紜,分門疏敘。茲以暑氣鬱蒸,自鼻孔吸入,傷於手經者,宗內經主病,以參治例,特表於前。蓋暑為上受,宜入清虛之臟;及其在腑,非口受穢氣,胃有穢積,即經邪轉入於腑也。故促聖立傷寒方法,亦有關於手經者,則傷暑治療,亦不遺於足經矣。
若曰暑先入心,則寒先入腎,傷寒非全入腎,則傷暑非悉入心矣。須知暑氣無形,惟注者受之。至伏暑為病,附於秋間,復感涼風而發者,經曰:夏傷於暑,秋為痎瘧。暑積內著,宜為滯下。然則今之秋令病邪者,又不本於伏暑而何哉?壬寅秋。
白話文:
夏季陽氣旺盛,天氣炎熱,人體若不注意調養,容易出現各種疾病。可能是內傷或外感,因熱而反寒,症狀繁多,需分別說明。這裡主要講述暑氣鬱蒸,從鼻孔吸入,傷及手經的情況,根據《內經》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在此列舉一些例子。由於暑氣從上而入,容易傷害清虛的臟腑,而進入腑臟,不是因為口吸入穢氣,就是胃積存穢物,或是經絡之邪氣轉入腑臟。因此,宋代醫學家所創立的傷寒療法,也有針對手經的,所以治療傷暑也必然會顧及足經。
有些人認為暑氣先入心,那麼寒氣就先入腎,傷寒不一定都入腎,所以傷暑也不一定都入心。要知道,暑氣無形,只有接觸它的人才會受到傷害。到了伏暑季節,暑氣附著於秋季,再次感受涼風就會發病,正如《內經》所說:「夏傷於暑,秋為痎瘧。」暑氣積聚在體內,容易導致腹瀉。因此,秋季發病的病邪,往往與伏暑有關。壬寅年秋。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