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症發原》~ 治例
治例
1. 治例
一初夏過寒,見足經症者,宜與傷寒參看
一初夏應暖,反寒時行寒疫,宜與瘟疫參看
一初夏風雨不時,人多感冒,宗時行感冒法
一仲夏時行陰雨,陽氣鬱蒸,宗濕溫症治
一伏氣至夏發者,脈洪有力,壯熱,宗熱病例治
一盛暑大熱大旱,汗多金傷,宗燥熱症治
一陰傷伏熱,肺虛感暑,但熱有時,宗癉瘧治
一伏暑未感涼風而發者,俗名秋溫,宗伏暑治
一伏暑已感涼風而發者,先寒後熱,疏風解暑
一伏暑重涼風輕寒輕熱重熱盛午後,俗名溫瘧
一伏暑輕涼風重寒重熱輕,解表宣陽,牝瘧參看
一伏邪至秋分後傳入半里或入足經者,宜用攻解
一夏秋中暍露霧穢,霍亂瀉痢,均補於後卷
一傷寒之藥宜氣厚,傷暑之藥宜昧薄
一熱病兼中暍觸發者,名陽毒
白話文:
[治療案例]
一個案在初夏因天氣過冷,出現了類似足部經絡問題的症狀,這情況應該參照處理傷寒的方法來看。
另一個案在初夏本該是溫暖的季節,反而遭受寒流侵襲,導致流行性寒疫,這情況應該參照瘟疫的治療方式來看。
又一個案在初夏風雨不定的時期,很多人容易感冒,這時候應該依照流行性感冒的治療方法來處理。
進入仲夏,如果天氣持續陰雨連綿,導致陽氣鬱結,應該按照濕溫病症的方式來治療。
若是在夏季的伏天,身體受到潛藏的暑氣影響而發病,脈象顯現洪大有力,並伴有高燒,這種情況應該按照熱病的治療方式來處理。
在酷熱乾旱的盛夏,人體大量出汗,導致津液受損,這種情況應該按照燥熱症的治療方式來處理。
對於因肺部虛弱,在暑熱下受到影響,且只在特定時間發燒的情況,應該按照癉瘧的治療方式來處理。
若是在潛藏的暑熱未被涼風驅散就發作,俗稱為秋溫的病症,這種情況應該按照伏暑的治療方式來處理。
若是伏暑已受到涼風影響才發作,病情呈現先寒後熱的特徵,應該先疏風解暑。
對於伏暑在涼風較強、寒氣較重、熱氣較輕的情況下發作,且熱度在下午最旺盛,俗稱為溫瘧的病症,應該按照溫瘧的治療方式來處理。
在伏暑涼風較強,寒氣重而熱氣輕的情況下,應該採用解表宣陽的治療方式,可以參考牝瘧的治療方式。
對於潛藏的邪氣到秋分後才轉入半里或者足部經絡的情況,應該採用攻解的治療方式。
對於在夏季和秋季中,因曬熱、霧氣和髒污導致的霍亂、腹瀉等病症,這些都會在後面的章節中補充說明。
對於處理傷寒的藥物,應該選擇氣味濃厚的;而對於處理暑熱的藥物,則應該選擇味道清淡的。
對於熱病加上曬熱觸發的情況,我們稱之為陽毒,需要特別注意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