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症發原》~ 手厥陰心包絡經症治
手厥陰心包絡經症治
1. 手厥陰心包絡經症治
暑邪之入心包也,腠理開則灑然汗出,閉則蒸蒸熱悶澹澹,心動笑不休,心大熱,手心熱,或目赤面黃,或胸脅支滿,以是經界於營衛交濟之中,先宜辛香宣營達衛。
紫背鮮浮萍,連喬殼,薄荷梗,益元散,桔梗,鮮佛手。
熱盛目赤加川連;汗多去薄荷桔梗加茯神。
第二條承上
心包傷暑脈本芤遲,設其人脈反洪大,躁煩神越,多汗譫狂壯熱,舌絳,此暑熱鼓動心陽,防為昏喘,前湯不中與也,無足少陰症者可與此湯。
辰砂麥冬,粉丹皮,赤芍,益元散,烏犀尖,鮮生地,佛手露,竹葉湯煎。
狂甚加金氣。
第三條化風
暑入心包,煩躁發熱,反見昏腫,面垢油赤,眼閉少溺,表無大熱,此暑痰矇昧心包,裹熱不隨汗減者,將欲化風發為痙厥,此湯主之。
廣黃尖,瓜蔞殼,大貝,遠志肉,天竹黃,山梔皮,蟬殼,益元散,衝入竹瀝,梨汁;無汗加鮮菖蒲汁。
第四條經病
肺主衛,心主管包絡,出則衛,入則營,是經從胸走手,若肘臂攣急,胸脅支滿,乃為經病,或熱化風而循經者,此湯主之。
釣藤勾,蟬退,丹皮,赤芍,當歸鬚,瓜蔞殼,絲瓜絡,西瓜翠;衝入甘梨漿;熱盛加羚羊角。
第五條腑症
暑入心包,服前法後,脈反洪長壯熱,頭汗躁擾狂越,驚駭溢血,耳鳴喉腫,目銳皆疼,次指如廢,此為腑症,包絡與三焦為表裡,宗河澗先生三焦治法。
大豆卷,黃芩,黃連,益元散,黃柏。
脈實便閉,無少陰症者,重加大黃(大黃原可救陰,但虛不宜耳),又熱在上焦梔豉湯越之;熱在中焦白虎湯清之;熱在下焦豬苓湯利之;三焦治法均可選用。
第六條
傷暑服前湯不解,轉見消渴浸淫,病況譫妄,舌不能言,此欲傳手少陰也,若熱退脈和,舌紅苔濁,神倦如迷,不語如呆,此暑解痰凝包絡,心液受戕之象。
囫圇川貝,麥冬,鮮菖蒲,遠志,鮮生地,天竹黃,露水一杯。
熱鬱加薄荷露;陰陽相火薰心加龜版龍齒。
第七條
心包暑解汗多神倦煩渴不眠者,此湯主之。
生脈散;麥冬包川連。
暑解神倦脈弱者,此湯調之則愈。
鮮蓮子,人參,麥冬,百合,元眼;暑解服前湯靜養五日愈。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絡經症狀與治療]
一、當暑熱侵入心包時,皮膚毛孔打開,會有大量汗液排出,如果毛孔閉塞,則會感到全身燥熱且悶熱,心臟會加速跳動,甚至無法停止地笑,感覺心內異常熱,手掌也會發熱,有時眼睛會變紅,臉部發黃,或者胸部與脅部感到脹滿。這是因爲心包經位於營衛交濟之間,首先應使用辛香的藥物來宣導營衛。
藥材包括:紫背浮萍,連翹殼,薄荷梗,益元散,桔梗,鮮佛手。
如果熱度過高導致眼睛紅,可以加入川連;如果汗多,應去掉薄荷和桔梗,改加茯神。
二、如果心包受到暑熱的傷害,脈象原本應是芤遲,但如果是脈象反而變得洪大,出現煩躁,精神過度興奮,大量出汗,胡言亂語,體溫異常升高,舌頭呈絳色,這是暑熱刺激了心陽,需防昏厥或喘息,此時之前的湯藥不再適用,如果沒有腎虛的症狀,可以服用此湯。
藥材包括:辰砂麥冬,粉丹皮,赤芍,益元散,烏犀尖,鮮生地,佛手露,竹葉。
如果症狀嚴重,可以再加金氣。
三、當暑熱進入心包,造成煩躁發熱,甚至昏迷腫脹,臉部油膩並呈紅色,眼睛閉合,尿量減少,體表並無明顯熱度,這表示暑熱與痰溼矇蔽了心包,熱力並未隨汗液排出,可能轉化爲風熱引發痙厥,此湯藥可以應對這種情況。
藥材包括:廣黃尖,瓜蔞殼,大貝,遠志肉,天竹黃,山梔皮,蟬殼,益元散,衝入竹瀝和梨汁;無汗則加入鮮菖蒲汁。
四、肺掌控衛氣,心則掌管心包絡,衛氣外泄,營氣內斂,這條經絡從胸部到手部,如果肘臂肌肉緊張,胸部與脅部脹滿,這是經絡疾病,或者因熱力轉化爲風沿經絡運行,此湯藥可以應對這種情況。
藥材包括:釣藤勾,蟬蛻,丹皮,赤芍,當歸須,瓜蔞殼,絲瓜絡,西瓜翠;衝入甘梨漿;熱度過高則加羚羊角。
五、如果服用前法後,脈象反而變得洪長壯熱,頭部大量出汗,煩躁不安,精神過度興奮,驚駭,出血,耳鳴,喉嚨腫痛,眼睛疼痛,手指僵硬,這是腑症,心包絡與三焦爲表裏關係,可參考河澗先生的三焦治療方法。
藥材包括:大豆卷,黃芩,黃連,益元散,黃柏。
如果脈象實,便祕,沒有腎虛症狀,可加重劑量加入大黃(大黃可以救治陰虛,但虛證不適合);如果熱在上焦,可用梔豉湯來治療;如果熱在中焦,可用白虎湯來治療;如果熱在下焦,可用豬苓湯來治療;三焦治療方法都可供選擇。
六、如果暑熱未解,服用前湯藥後,反而出現消渴,病情胡言亂語,舌頭無法說話,這可能是要傳至手少陰,如果熱退,脈象正常,舌頭呈紅色,舌苔混濁,精神疲倦,像陷入迷茫,無法言語,像陷入癡呆,這是暑熱已解,但痰溼凝聚在心包絡,心液受損的跡象。
藥材包括:川貝母,麥冬,鮮菖蒲,遠志,鮮生地,天竹黃,一杯露水。
如果熱氣鬱結,可加薄荷露;如果陰陽相火薰心,可加龜板和龍齒。
七、如果暑熱已解,但汗多,神倦,煩渴,失眠,此湯藥可以應對這種情況。
藥材包括:生脈散,麥冬包川連。
如果暑熱已解,但神倦,脈象虛弱,此湯藥可以調理,服用後即可痊癒。
藥材包括:鮮蓮子,人參,麥冬,百合,元眼;暑熱已解,服用前湯藥靜養五天即可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