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症發原》~ 手少陰心經症治
手少陰心經症治
1. 手少陰心經症治
署入心經煩熱自汗,面赤目黃,掌心熱,善笑,消渴,善驚,善忘,或言多,面垢,或咳吐,氣泄,或兩腎內痛,乃火淫所勝金水之症疊出,隨其開泄之權以宜之,非表汗也是祛暑也
鮮菖蒲 益元散 連翹心 梔子仁 荷花露 佛手露
咳吐加麥冬,腎痛加黃柏,寒淫戰慄無汗少加細辛,本經胸脅引臑臂內後臁痛,風淫搐搦加薄荷,煩燥神亂加珠黃散
第二條承上
少陰暑熱,脈若虛洪洪而有力,即為壯火,舌色應絳,汗出則喘促煩冤,汗閉則躁煩狂亂,多汗舌潤淡滲,清利無汗煩熱,芳香宣竅,煩熱舌紅者,此湯主之
真川連 辰砂麥冬 元參心 薄荷露 荷花露 調益元散
喘加竹葉,驚加牛黃紫石英,渴加瓶果,不渴加丹參
第三條承上
暑熱入心,兩陽相灼,蒸逼陰津,本應多汗,反無汗者,一為營液表虧,一為剛陽熏爍離宮陰劫,舌絳無苔,津液不能灌通絡竅,內結為痰,舌反生胎體,若燔炭汗出而散,神迷躁擾者,芳香以開之
甘梨漿 薄荷露 銀花露 化服至寶丹
無汗加浮萍汁,熱渴加西瓜水
渴不能飲加淡天冬,面赤而紫加丹皮,紫草汁
第四條
暑熱觸心陽,壯熱昏冒,汗出反劇,舌絳譫妄,面赤嗌乾,欲飲冷水,目赤如金者,此離宮陰涸,陽熱自爇,亟用清火救陰為主
烏犀尖 淡天冬 麥冬 真川連 中生地 衝入荷花露
無汗加桔梗簿荷露,停飲加益元散,拂鬱加佛手露
第五條
少陰傷暑,脈浮洪者,易兼腑症,如嗌痛,頜腫,耳聾,口糜,小便短閉,者皆為腑症,心與小腸為表裡也,無汗者清揚,有汗者與此湯
元參心 本通 甘草梢 薄荷露 竹葉心 中生地
熱盛加黑山梔,熱盛不飲,熱在血分大便結,少加大黃微利之
第六條
心營暑熱,服前法已熱退神清為已解也,若譫妄,舌不能言,即為入臟,或卒心痛煩悶善嘔,壬癸甚,丙丁大汗氣逆,則壬癸死,刺手少陰太陽穴,餘經生克皆可類推(臟腑不可刺,不過剌經刺穴),或心陽挾暑熱蘊結而為瘡瘍者,此湯主之
真川連 黃柏 生甘草 全當歸 赤芍 粉丹皮
瘡在表加荊芥金銀花,瘍在裡加穿山甲廣鬱金
第七條
暑熱轉心營,汗多液涸,邪退熱除,舌至光紅有紋,語言強澀,或神倦如迷,或聲啞煩躁,渴不欲飲者,此為無液承滋,用存精養液法
清阿膠 元參心 大麥冬 雞子黃 淡天冬 中生地
聲啞加桔梗,躁煩加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病症治療]
當暑熱進入心經,會出現心煩、自汗、面色紅赤、眼睛黃、手掌心熱、無緣由的笑、口渴、容易驚嚇、記憶力減退、或多言,面部污垢、偶爾咳嗽吐痰、氣泄、或是兩腎內部疼痛,這些都是火氣過盛導致肺和腎的病徵。需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來治療,這不是發汗療法,而是袪暑的。
使用鮮菖蒲、益元散、連翹心、梔子仁、荷花露、佛手露等藥材。如果出現咳嗽吐痰,可添加麥冬;若腎痛,可加黃柏;若是寒冷侵襲而戰慄無汗,可少量加入細辛。如果是胸脅、臑臂內後側腿痛,是風邪所致,可加薄荷;若出現煩躁、精神混亂,則加珠黃散。
對於暑熱進入少陰,脈搏虛大有力,這代表壯火,舌頭顏色應為深紅,汗出會喘息、煩悶,若不出汗則會焦躁、狂亂。大量出汗,舌頭濕潤且顏色淡,若無汗且煩熱,可用芳香藥材宣通竅道,舌頭紅且煩熱,可用此湯。
使用真川連、辰砂麥冬、元參心、薄荷露、荷花露、益元散等藥材。呼吸困難時,可加竹葉;驚嚇時,可加牛黃紫石英;口渴時,可加瓶果;若不渴,則加丹參。
對於暑熱進入心臟,兩陽相燒,蒸逼陰津,本應多汗,但反而無汗,一是營養液表層虧損,二是陽氣過盛,使心臟的陰氣被劫,舌頭深紅無苔,津液無法灌注於絡脈,內結為痰,舌頭反覆生成苔狀物。若像燒炭般出汗而散去,精神迷亂且焦躁,可用芳香藥材開竅。
使用甘梨漿、薄荷露、銀花露、至寶丹等藥材。無汗時,可加浮萍汁;熱渴時,可加西瓜水;口渴卻無法喝水,可加淡天冬;面色紅紫,可加丹皮、紫草汁。
暑熱接觸心臟陽氣,高熱、昏倒,出汗反而更劇烈,舌頭深紅,胡言亂語,面色紅赤、喉嚨乾燥,想喝冷水,眼睛紅如金色,這是心臟的陰氣枯竭,陽熱自行燃燒,急需清火救陰。
使用烏犀尖、淡天冬、麥冬、真川連、中生地、荷花露等藥材。無汗時,可加桔梗、薄荷露;停滯飲食時,可加益元散;鬱悶時,可加佛手露。
對於暑熱進入少陰,脈搏浮大,容易伴隨腑症,如喉嚨痛、頜部腫脹、耳聾、口腔潰爛、小便短暫閉塞,這些都是腑症,因心臟與小腸互為表裡。無汗時,需清熱,有汗時,則使用此湯。
使用元參心、本通、甘草梢、薄荷露、竹葉心、中生地等藥材。熱度高時,可加黑山梔;熱度高卻不喝水,熱在血液部分且大便結實,可少量加入大黃來微利。
對於心臟營養受暑熱影響,服用前法後,熱度降低,神智清醒,表示已好轉。若仍胡言亂語,舌頭無法說話,即是進入臟器,或突然心痛、煩悶、易嘔吐,壬癸時段症狀加重,丙丁時段大汗淋漓,氣逆,壬癸時段死亡,應刺手少陰、太陽穴,其他經絡的生剋都可類推。(臟腑不可刺,僅能刺經絡、穴位)或心臟陽氣攜帶暑熱,結成瘡瘍,此湯可治療。
使用真川連、黃柏、生甘草、全當歸、赤芍、粉丹皮等藥材。瘡在表面,可加荊芥、金銀花;瘡在內部,可加穿山甲、廣鬱金。
對於暑熱轉移至心臟營養,汗多液涸,邪氣退去,熱度消除,舌頭光紅有紋,語言不清,或疲倦如迷,或聲音沙啞、煩躁,口渴卻不想喝水,這是無液滋養,需使用存精養液法。
使用清阿膠、元參心、大麥冬、雞蛋黃、淡天冬、中生地等藥材。聲音沙啞,可加桔梗;焦躁煩悶,可加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