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傷寒恆論》~ 傷寒恆論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傷寒恆論卷八 (1)

1. 傷寒恆論卷八

計九法(據舒本校補)

一、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鞕(指胃脘部痞結脹鞕的意思。)**。**原文273

【鄭論】,按腹滿而吐,有因飲食停滯而吐者,有因邪熱結聚上壅而吐者,有因寒邪閉結上逆而吐者,不可不辨。但邪之所聚,上逆則為吐,下迫則為瀉,故有腹痛之徵。理應相機施治,若誤下之則正氣大傷,必有結鞕之患,不可不慎也。

【闡釋】,此條為太陰病的提綱。太陰與陽明同主腸胃疾患,但兩者的性質不同,陽明為裏實熱證,而太陰為裏虛寒證。前者腹滿為腸胃中有宿食燥屎,按之鞕滿而痛,故大便利而滿亦去。後者腹滿為腸胃外鬱寒濕,按之柔軟不痛,故下利而滿仍不除。鄭氏謂:「腹滿而吐,有因飲食停滯而吐者,有因邪熱結聚上壅而吐者,有因寒邪閉結上逆而吐者」。

白話文:

九種病狀法(根據《舒本》校補)

一、太陰受病,腹脹而吐,吃不下東西,自己大便很稀,有時腹部自己疼痛,如果瀉下,胸部以下一定會結塊脹痛。(指胃脘部痞塊脹痛。)

**鄭氏論述:**腹脹而吐,有因為飲食滯留而嘔吐的,有因為邪熱聚集向上壅塞而嘔吐的,有因為寒邪閉結向上逆而嘔吐的,不能不辨別清楚。邪氣聚集的地方,向上逆則嘔吐,向下迫則瀉肚,所以會有腹部疼痛的徵兆。應該根據情況治療,如果誤以為是瀉肚而瀉下,正氣會大傷,必定會導致結塊脹痛,不可不謹慎啊。

**闡釋:**這條是太陰病的綱領。太陰和陽明都主治腸胃疾病,但性質不同,陽明是裏實熱證,而太陰是裏虛寒證。前者腹脹是因為腸胃中有積存的食物乾燥的大便,按壓時結塊脹痛,所以大便就會解除腹脹。後者腹脹是因為腸胃外有寒濕鬱結,按壓時柔軟不痛,所以瀉肚也不會解除腹脹。鄭氏說:「腹脹而吐,有因為飲食滯留而嘔吐的,有因為邪熱聚集向上壅塞而嘔吐的,有因為寒邪閉結向上逆而嘔吐的。」

筆者對上述三種腹滿而吐,分別以溫中行氣降逆之理中湯加半夏治之;苦寒降逆之大、小承氣湯治之;扶陽散寒降逆之吳萸四逆湯治之,均獲得滿意效果。

二、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陽微陰澀的陰陽二字,應作浮沉解,言輕取之而微,重取之而澀。)而長者,為欲愈。原文274

【鄭論】,按太陰為脾臟,既稱中風,夫中者,如矢之中人,既中脾臟,係屬絕證,何竟四肢煩疼,應是太陰受風,庶與病合。而曰四肢煩疼是風邪不勝之意。陽微、言風邪之輕,陰澀而長,言脾氣之旺,故稱曰欲愈,如此處論,庶合經旨。

白話文:

【鄭氏註解】太陰指脾臟,既然稱之為中風,夫中的意思,就像箭射中人一樣,既然射中了脾臟,應該是絕症,怎麼還會有四肢煩疼的情況?應當是太陰受了風,才符合病情。四肢煩疼是說風邪不盛。陽微,是說風邪輕微;陰澀而長,是說脾氣旺盛,所以說為欲愈,如此解釋,才符合經旨。

【闡釋】,鄭氏駁「中」字為不當。「中」字應作感受風邪解。太陰屬脾,脾主四肢,太陰經受風邪,所以四肢煩疼。風脈本浮,今而微,知風邪當去;澀是陰脈,長是陽脈,陰脈中而有陽脈,為正氣復來之徵,正氣復就有力驅邪外出,故為欲愈。

三、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原文276

【鄭論】,按既稱太陰病,應是理中湯法也。雖見脈浮,並未見太陽惡風畏寒,不得以桂枝湯發汗,即太陰兼太陽合病,亦無非理中湯內加桂枝耳。今每見脈浮,屬飲食停滯者多,亦不可不察,學者宜知。

白話文:

鄭氏認為「中」字用得不恰當,應該理解為感受風寒。太陰屬脾,脾主四肢,太陰經受風寒,因此四肢會感到酸痛。脈象浮而微,說明風寒正在消退;脈象澀而長,代表陰脈中含有陽氣,這是正氣回升的徵兆。正氣回升就能驅散邪氣,所以預示著病要好轉。

然而,既然稱作太陰病,就應該用理中湯來治療。即使脈象浮,但並沒有看到太陽病的惡風畏寒症狀,就不可用桂枝湯發汗。即使是太陰病兼太陽病,也不過是在理中湯里加點桂枝而已。現在經常看到脈象浮,其實是飲食停滯的人居多,這一點不可不注意,學習者應該知道。

【闡釋】,自此以下凡六節,言太陰病有表、裏、寒、熱、虛、實之不同也。鄭氏謂:「既稱太陰病,應是理中湯法也。……即太陰兼太陽合病,亦無非理中湯內加桂枝耳」。示人不能以脈定病,而必須脈證合參。若果係太陰病,當是「太陰病中風」,四肢煩疼而脈浮者,並有頭疼發熱等表證,無腹滿而嘔,食不下、自利諸症,然後可用桂枝湯。

四、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指胃腸虛寒而言。)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湯)〔輩〕(指四逆湯一類的方劑,如四逆湯、白通湯、通脈四逆湯之類。)**。**原文277

白話文:

接下來的六節,將講述太陰病的表裡寒熱虛實不同。鄭氏認為,既然稱為太陰病,就應該用理中湯的方子。即使是太陰病兼太陽病,也不過是在理中湯中加桂枝而已。這說明不能單憑脈象來判斷病症,必須結合脈象和症狀。如果真是太陰病,應是「太陰病中風」,表現為四肢煩疼、脈浮,同時伴有頭痛發熱等表證,沒有腹滿嘔吐、食不下、自利等症狀,才能用桂枝湯。如果自利不渴,屬於太陰病,這是因為臟腑有寒造成的,需要溫補,應該服用四逆湯類的方劑。

【鄭論】,按自利之人,每多口渴,以其氣機下降,津液不得上潮。此則不渴,乙太陰主濕,濕甚故自利,故不渴,稱為臟寒,法固當溫裏,應大劑溫中,而原文所主四逆(湯)〔輩〕。但四逆乃少陰之主方,而非太陰之主方,此中固屬大有關鍵,而圓通之機,即四逆亦大可用也。學者亦不可泥於法,而為法所囿也。

【闡釋】,自利而渴者屬少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此節乃太陰自受之裏寒證也,曰自利者,非誤治後之下利也,不渴者,乃寒濕盛而無燥熱之化也。曰屬太陰,又曰以其臟有寒,蓋恐人但知太陰之濕,而不知自利不渴者,必有寒在臟也。宜服四逆輩者,當包括理中湯在內,以溫脾腎為要,斟酌用之。

白話文:

患有自利的人,通常不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他們的氣機下降,津液無法上涌。雖然不渴,但由於太陰主濕,濕氣過盛導致自利,因此不渴,稱為臟寒。治療方法應該溫裏,要用大劑溫中藥,例如四逆湯。不過四逆湯是少陰的主方,而非太陰的主方,這點非常重要。但是,四逆湯依然可以用於太陰證,要懂得靈活運用。學習者也不要拘泥於法,被法所束縛。

自利且口渴的屬於少陰證,自利不渴的屬於太陰證。這段文字論述的是太陰自受的裏寒證。這裡說的自利,不是誤治後的下利。不渴是因為寒濕盛而無燥熱的變化。說屬於太陰,又說臟有寒,是擔心人們只知道太陰主濕,而不知道自利不渴的人,一定有寒氣存在於臟腑。應該服用四逆湯等藥物,包括理中湯,以溫脾腎為主,根據情況斟酌用藥。

五、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係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胃)〔脾〕家實(指胃腸機能恢復而言。),腐穢當去故也(指腸中宿積腐敗的物質。)**。**原文278

【鄭論】,論發黃與不發黃,專視乎小便之利與不利,利者氣機不能遏鬱,故不發黃,不利者氣機遏鬱,故見發黃。此條專在小便之利與不利上分,大有卓見。至暴煩下利,日十餘行,而曰(胃)〔脾〕家實,腐穢當去,是氣機下降,非若陽明之便鞕便難,故知其屬太陰無疑也。

白話文:

患者脉象浮缓,手脚温暖,属于太阴证。太阴证应该出现发黄症状,但若小便通畅,则不会发黄。即使到了七八天,出现烦躁、腹泻,一天十几次,也必然会自行停止,因为脾胃功能恢复,肠道内的腐败物质需要排出。

【闡釋】,此節乃太陰表邪入裏之實證也。浮緩之脈雖類太陽中風,但無發熱汗出惡風之證,而手足自溫,所以屬於太陰。太陰為濕土之臟,寒濕滯鬱亦能發黃,但此種身黃,色黃而黯晦,為陰黃,與濕熱鬱蒸之陽黃,色鮮明如橘子色者很易區別,前者治以附子理中湯加茵陳,後者用茵陳五苓散治之。若小便自利,則濕邪從下而去,濕不內鬱,故不發黃。

至暴煩下利,乃脾陽回復,自動祛邪外出,可不藥而愈。

六、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爾〕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原文279前段

白話文:

闡釋

這一節講的是太陰表邪入裏的實證。雖然脈象浮緩,看似太陽中風,但病人並沒有發熱、汗出、惡風的症狀,而且手足溫暖,所以屬於太陰病。

太陰屬濕土之臟,寒濕滯鬱也能導致身體發黃,但這種黃色黯淡晦暗,稱為陰黃,與濕熱鬱蒸的陽黃有明顯差別。陽黃顏色鮮明,如同橘子色,而陰黃則黯淡無光。前者可以用附子理中湯加茵陳治療,後者則用茵陳五苓散治療。

如果小便自利,則濕邪從下而去,濕氣不再內鬱,就不會發黃。

至於暴煩下利,這是脾陽恢復,自動祛邪外出,可以不用藥而自愈。

六、本太陽病,醫生反覆下瀉,導致腹部脹滿疼痛,這屬於太陰病,可以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

【鄭論】,此條原係太陽因誤下,而邪陷於脾,故見腹滿時痛,理應溫中醒脾,似非桂枝湯*所宜,學者細酌之。

*邪陷下而用桂枝湯,使邪復從於表而解,所加芍者,和脾絡之意也,亦妙(頂批)。

【闡釋】,本條與下條,傷寒論原文合為一條,成無己則分為兩條,舒馳遠與鄭氏從之。太陽誤下,邪陷太陰之實證也。「腹滿時痛」是因誤下而致脾氣受傷所致,不是太陰裏虛本寒,無吐利等證,但以太陽表證未除,故於桂枝湯內加芍藥,以解表而和脾,脾氣和則滿痛自除。鄭氏謂;「理應溫中醒脾,似非桂枝湯所宜,學者細酌之」。

示人不可執一,應以辨證為是。

白話文:

這段話是在討論《傷寒論》中的一個案例,病人因為誤用瀉藥,導致寒邪入侵脾臟,出現肚子脹滿疼痛的症狀。作者認為,這種情況應該溫暖脾胃、醒脾開胃,而不是用桂枝湯。而有人認為,用桂枝湯可以使寒邪從表面排出,再加入芍藥來調節脾臟,也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

這段文字提醒我們,醫學需要靈活應變,不能一成不變,要根據不同的病症和體質,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桂枝加芍藥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生薑三兩(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分三分。本云桂枝湯,今加芍藥。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即桂枝湯內倍芍藥。《本草經》謂芍藥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本證因太陽誤下邪陷太陰,太陽表邪未解,故仍用桂枝湯解表,腹滿時痛,故加芍藥以和脾止痛。現推廣以治拘攣性疼痛、產後乳房紅腫脹痛,慢性痢疾等,主要是重用芍藥之故耳。

白話文:

桂枝加大棗湯方(校對 補充)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烤),大棗十二枚(掰開),生薑三兩(切片)

以上五味藥,用七升水煮,取三升藥液,去掉藥渣,溫服分為三份。原為桂枝湯,現增加芍藥。

【方劑解析及其適用範圍】

本方即桂枝湯內加倍芍藥。《本草經》說芍藥主治邪氣腹痛,消除血痹,破除堅積,寒熱,疝氣、腹中脹氣,止痛、利小便、益氣。本證因太陽誤下邪氣陷於太陰,太陽表面的邪氣未解除,故仍用桂枝湯解表,腹滿時疼痛,故加芍藥以調和脾胃止痛。現在擴大用於治療拘攣性疼痛、產後乳房紅腫脹痛,慢性痢疾等,主要是因重用芍藥之故。

七、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原文279後段

【鄭論】,按大實痛而在太陰,理應大承氣湯以逐其邪,於桂枝何取乎*?

*此亦太陽之邪,陷於脾而邪實,故表裏兩解之,亦妙法也(頂批)。

【闡釋】,此條緊接上條,如鄭氏所言,理應大承氣湯以逐其邪,於桂枝何取乎?但此是太陽病誤下而致,於證似可急下,此陰實而非陽實,故應從桂枝例,升舉陽邪,但加大黃以破結滯,使表裏兩解,各有去路,則寒隨濕去,不溫而自溫矣。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現大實痛的症狀,可以用桂枝加大黃湯來治療。

桂枝加大黃湯方(校補)

桂枝三兩(去皮),大黃二兩,芍藥六兩,生薑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本方乃表裏兩解之劑,用桂枝湯領出陷入的陽邪,加大黃以導其滯,以治實痛,使表裏之邪,各有出路。燥尿去而陽明之內道通,則大實痛減矣。現推廣用以治腹中寒熱不調而大痛,痢疾腹痛,蕁麻診等。

八、太陰為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原文280

白話文:

桂枝加[大黃湯]方,由桂枝、大黃、芍藥、生薑、甘草、大棗六味藥組成。將藥材混合,加水煮沸,取汁服用,每日三次。此方可治療表裡同病,使外感邪氣和內在鬱結都得以解除,特別適用於腹部寒熱不調導致的疼痛、痢疾腹痛和蕁麻疹等病症。若患者胃氣虛弱,使用大黃芍藥時應適當減量。

【鄭論】,按脈弱而又見自利,其不足甚已,焉有再行大黃之理,似近畫蛇添足,殊非確論。

【闡釋】,此條緊承上條,指出臨床用藥,必須注意患者體質,體質弱的,攻伐藥應慎用,或減輕用藥量,以免正氣受損,下利不止。鄭氏所論正確,當從之。

九、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原文275

【鄭論】,各經皆有旺時,病之輕者,可以當旺時而潛消,宜知。

【闡釋】,鄭氏所論各經皆有旺時,涉及時間醫學,從亥至醜上,即下午九時至次日上午三時,此太陰經氣旺時也。如鄭氏所說:病之輕者,當旺時而潛消。

白話文:

《鄭論》認為,如果脈象虛弱並且出現腹瀉,說明病人已經很虛弱了,再用大黃這種攻伐藥物,就像畫蛇添足一樣,不妥當。

《闡釋》這段話緊接著上一段,指出在臨床用藥時必須注意患者的體質,體質虛弱的人,應該謹慎使用攻伐藥物,或者減少用藥量,避免損傷正氣,導致腹瀉不止。鄭氏的論點是正確的,我們應該遵循。

九、太陰病,想要痊癒,通常在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之間。

《鄭論》認為,每個經絡都有旺盛的時候,輕微的疾病可以在經絡旺盛的時候自然消退,這一點很重要。

《闡釋》鄭氏指出每個經絡都有旺盛的時間,這涉及時間醫學。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是太陰經氣旺盛的時候。正如鄭氏所说,輕微的疾病,可以在經絡旺盛的時候自然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