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傷寒恆論》~ 傷寒恆論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傷寒恆論卷一 (4)

1. 傷寒恆論卷一

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黏滑、肉麵、五辛(《本草綱目》載:大蒜、小蒜、胡荽、韭、芸苔為五辛。)、酒酪(指動物乳類)、臭惡等物。

【方解及其應用範圍】

桂枝湯乃《傷寒論》之首方,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肌發汗之總方也。桂枝配芍藥,是於發汗中寓斂汗之旨,和營中有調胃之功。生薑味辛,能助桂解肌泄邪。大棗味甘,能佐芍和營益陰。甘草甘平,調和諸藥,安內攘外,配伍最佳,故取效大。柯韻伯謂:「凡頭痛發熱,惡風惡寒,其脈浮而弱,汗自出者,不拘何經,不論中風、傷寒、雜病,鹹得用此」。近代有醫家詆毀本方者,咸謂古方不能治今病。

本方之能治今病,已為臨床所證實。茲舉近代傷寒學家惲鐵樵對用本方之標準,以供參考。其謂:「太陽病發熱,形寒、頭痛、項強、口中和,汗自出,始可用桂枝湯。口中和就是舌面潤,舌質不絳,唇不乾絳,不渴。如其口渴,舌乾、唇絳,即是溫病,桂枝是禁藥。」故桂枝湯之可用不可用,在辨證之確切與否,誠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矣。

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桂枝湯一方,乃調和陰陽,澈上澈下,能內能外之方,非僅治仲景原文所論病條而已」。隨即指出「今人不明聖意,死守陳法,不改變通,由其不識陰陽之妙,變化之機也」。接著提出「桂枝湯方,原不僅治一傷風證,凡是太陽經地面之病,皆可用得。

」並將經驗病形,列出十條:(1)治胸腹痛,背亦徹痛者,(2)治通身寒冷;(3)治小兒角弓反張,手足抽掣;(4)腦後生瘡;(5)治周身皮膚作癢,時而惡風;(6)治足跟痛,痛徹腰股;(7)治小兒兩腮腫,發熱惡風;(8)治小兒發熱痘出;(9)治婦人妊娠惡阻;(10)治發熱、惡風、下痢,日數十次。

筆者師法鄭氏,除用本方加減治療上述諸病外,用以治傷風咳嗽,以及長期低熱症,均獲滿意療效;合玉屏散以治流行性感冒,有立竿見影之效。近人用本方加減治鼻炎、多種皮膚病,療效不錯,主要是協調營衛的作用;又治風寒之邪內閉而足腫痛,痛徹腰股,或關節肌肉風寒痹而有汗者,均可用本方治療。

八、桂枝本為解肌(就是解散肌表之邪,也屬發汗的範疇,但與開表發汗不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須當)〔常須〕識此,勿令誤〔也〕。原文16後段

【鄭論】,此條明言桂枝湯,乃解太陽風傷衛之證,非治脈緊寒傷營者所宜。故曰:(須當)〔常須〕識此,勿令誤。是教人辨明營衛風寒用藥界限也。原文不知何故,稱桂枝本為解肌,肌肉屬陽明,非桂枝所宜,必是後人之誤,應當削去解肌二字,而曰桂枝湯非脈浮緊者所宜,何等直切也。

白話文:

傷寒恆論卷一

服用一劑藥後,病症仍然存在,就再服用一劑。如果沒有出汗,可以服用到第二、三劑。禁忌生冷、黏膩、肉類、麵食、五辛(大蒜、小蒜、芫荽、韭菜、芸苔)、酒酪(乳製品)、以及氣味臭穢的食物。

桂枝湯是《傷寒論》的開篇方劑,也是仲景諸方之首,具有滋陰和陽,調和營衛,解表發汗的功效。桂枝配伍芍藥,在發汗的同時兼具斂汗之效,調和營衛之中又能調理脾胃。生薑辛溫,可以幫助桂枝解表散邪。大棗甘溫,可以輔助芍藥調和營氣、滋養陰液。甘草性味甘平,調和眾藥,內外兼顧,是最佳的配伍,因此療效显著。柯韻伯認為:「凡頭痛發熱,惡風惡寒,脈象浮弱,自汗者,不論哪個經絡,不論是中風、傷寒還是其他雜病,都可以使用此方。」近代有些醫家批評此方,認為古方不能治療現代疾病。

但桂枝湯治療現代疾病的療效,已經被臨床實證。現舉近代傷寒學家惲鐵樵應用此方的標準,供參考:他說:「太陽病發熱,怕冷、頭痛、項強、舌苔潤濕,自汗,才可以服用桂枝湯。口中和是指舌苔潤澤,舌質不紅,嘴唇不乾燥發紅,不口渴。如果口渴、舌乾燥、嘴唇發紅,就是溫病,桂枝湯是禁忌。」所以,桂枝湯是否可以使用,關鍵在於辨證是否準確,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就是這個道理。

鄭氏在《醫法圓通》中說:「桂枝湯一方,可以調和陰陽,上達下通,內外兼治,不只是治療仲景原文中所記載的那些病症而已。」接著指出「今人不明聖意,死守古法,不懂得變通,是因為他們不懂得陰陽的奧妙和變化的機理。」然後提出「桂枝湯方,原不只是治療單純的傷風感冒,凡是太陽經病症,都可以使用。」並根據經驗總結出十種病症:(1)治療胸腹疼痛,疼痛也延伸到背部;(2)治療全身寒冷;(3)治療小兒角弓反張,手足抽搐;(4)治療後腦部生瘡;(5)治療全身皮膚瘙癢,時而惡風;(6)治療足跟痛,疼痛延伸到腰股;(7)治療小兒兩腮腫脹,發熱惡風;(8)治療小兒發熱出疹;(9)治療孕婦妊娠反應;(10)治療發熱、惡風、腹瀉,一天數十次。

我師承鄭氏的經驗,除了加減此方治療上述疾病外,還用它治療傷風咳嗽和長期低熱,都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將其與玉屏散合用治療流行性感冒,療效顯著。近人用此方加減治療鼻炎、多種皮膚病,療效也不錯,主要是因為它能協調營衛;又治療風寒邪氣內閉導致足腫痛,疼痛延伸到腰股,或者關節肌肉風寒痹痛並伴有汗出的情況,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桂枝的主要作用是解肌(疏散肌表邪氣,屬於發汗的範疇,但與直接開表發汗不同),如果患者脈象浮緊,發熱不出汗,就不能使用桂枝湯。必須記住這一點,以免誤用。

這段文字明確指出桂枝湯是用於治療太陽經風寒傷衛的證候,而不是治療脈緊寒傷陰液的證候。所以說:「必須記住這一點,以免誤用。」這是教導人們辨別營衛風寒,正確用藥的界限。原文中為何稱桂枝本為解肌,肌肉屬於陽明經,非桂枝所宜,這一定是後人錯誤記載,應該刪除「解肌」二字,而改為「桂枝湯非脈浮緊者所宜」,這樣更簡潔明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