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欽安

《醫法圓通》~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喘證

按喘促一證,有外感風寒而致者,有太陽證誤下而致者,有胃火上攻而致者,有濕痰水飲閉塞而致者,有元氣欲脫而致者。

白話文:

喘促這個症狀,有以下幾種原因:

  • **外感風寒:**風寒之邪侵襲肺部,使肺氣不暢。
  • **誤下太陽證:**誤服寒涼藥物,損傷陽氣而導致喘促。
  • **胃火上攻:**胃氣上逆,侵犯肺臟。
  • **濕痰水飲閉塞:**濕痰和水飲積聚在肺部,阻礙氣機運行。
  • **元氣欲脫:**元氣將要耗盡,肺氣衰弱而喘促。

因風寒而致者,由風寒之邪,閉塞肺氣,肺氣發泄不暢,上壅而喘,必有發熱、頭痛、身疼一段為據。(如發熱而無頭疼、身疼,或見口唇青、脈勁之喘,必是元氣外越,不得即以外感風寒閉塞目之,辨認留意切不可少。)法宜宣散,如麻黃湯定喘湯小青龍湯之類。

白話文:

因為風寒造成的喘症,是由於風寒邪氣阻塞肺氣,導致肺氣無法順利排出,向上逆行而產生喘息。通常會有發熱、頭痛、身體疼痛等症狀作為依據。(如果發熱但是沒有頭痛、身體疼痛,或是出現嘴脣青紫、脈搏無力之喘息,必定是元氣外洩,不可直接當作是風寒閉塞造成的,辨別時要注意不可大意。)治療方法適合宣散,像是麻黃湯、定喘湯、小青龍湯等。

因太陽誤下而致,由太陽之邪未解,既已壅塞發泄不暢,仍宣大啟其腠理,俾邪早出。醫者不明其理,見其大燒,以為火旺,妄行攻下,客邪下陷,愈不得出,壅於胸膈,呼吸錯亂,而喘證立生。法宜仍舉其所陷之邪,如桂枝湯去芍藥倍桂,或重加甘葛以舉之類。俾欲出者,仍從外出,以解透為妙也。

白話文:

因為太陽經的陽氣誤降而導致了這種疾病,是由於太陽經的邪氣沒有得到及時解表,已經堵塞不通,發泄不暢。這時,應該疏通毛孔,宣發腠理,讓邪氣早點出來。有些醫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看到患者高燒,就認為是火熱旺盛,於是盲目地攻下,結果客邪下陷,更加出不去,壅塞在胸膈之間,呼吸錯亂,就會產生喘證。治療的方法應該是把陷入的邪氣升提起來,就像桂枝湯去芍藥加倍桂枝,或者再加重甘葛之類的藥物來升舉之類的方法。讓原本要從外表發出的邪氣仍然從外表發出來,這樣才能解透疾病。

因胃火上攻而致者,由胃中素有伏熱,或與外來之熱邪協,或胃中有停滯生熱,熱甚則邪火上攻,熱逼於肺,氣無所主,呼吸錯亂,而喘證立生,必有大渴飲冷、口臭氣粗、二便不利等情。法宜攻下,如大小承氣湯白虎湯之類。

白話文:

因為胃火上沖導致的狀況,是胃裡面原本就有潛伏的熱氣,或者是受到外來的熱氣影響,或是胃中有食物停滯產生熱氣。熱氣過盛,邪火就會上沖,熱氣逼近肺部,氣息沒有主導,呼吸混亂,引發喘證。這種情況通常會伴有大口喝冷水、口臭、呼吸粗重、大小便不通暢等症狀。治療方法宜採用瀉下法,例如服用大承氣湯、白虎湯等藥物。

因痰濕水飲而致者,由太陽之氣化偶乖,中宮之轉輸失職,水濕停滯不行,久久中氣日衰,痰水日盛,漸漸上干清道,壅塞太甚,呼吸錯亂,而喘證立生。其人定見食少痰多,清水上湧,喉中不利。法宜溫中除濕,如桂苓朮甘湯、理中加砂、半、茯苓之類。

白話文:

由於痰濕水飲,導致太陽之氣化不順,人體中氣運轉失常,水濕停滯不流動,長久以來中氣會逐漸衰弱,痰水會逐漸增多,逐漸往上阻塞清氣運行之路,壅塞嚴重導致呼吸錯亂,於是喘鳴的症狀就會產生。這個人通常食慾不振、痰多、清清水液上湧,喉嚨有阻塞感。治療方法宜溫暖中焦、祛除濕氣,例如使用桂苓朮甘湯、理中湯加砂仁、半夏、茯苓等藥物。

因元陽將脫而喘者,由其人陽衰陰盛已極,逼陽於外,陽氣不得下趨潛藏,陰陽兩不相接,呼吸錯亂,而喘促立生。必現面白唇青,口舌黧黑,人無生氣,全是一團純陰。此刻有大燒、汗出之可畏。法宜回陽收納,如吳萸四逆湯丁香胡椒砂仁之類。尚可十中救一二。([眉批]知非氏曰:孟子云,今夫蹶者趨者,是氣也。

白話文:

當元陽將要離散而出現喘氣時,是由於人的陽氣衰弱,陰氣強盛到極點,逼迫陽氣向外,陽氣不能下降潛藏,陰陽兩氣不能相接,呼吸錯亂,因此喘息急促。必定會表現出臉色蒼白、嘴脣青紫,口舌發黑,人體沒有生氣,整個身體是一團純陰。此時會出現發熱、出汗等令人擔心的症狀。治療方法應該是讓陽氣回歸,收斂納入,例如使用吳萸四逆湯加入丁香、胡椒、砂仁等藥物。這樣的話,還有十分之一到二分的機會可以救治。

(眉批註解:知非氏說:孟子說,現在那些跌跌撞撞、慌慌張張的人,都是因為元陽虧虛)

又曰:夫志,氣之帥也。又曰:持其志,勿暴其氣,此理可通乎治喘?彼趨與蹶,皆令人氣喘,以其升降紆徐之機,為作勞所迫促,然一經靜鎮而即平。今氣之喘,不由作勞而亦迫促不舒,且非靜而能鎮,是孰使之然哉?誠有如欽安所論五因,各因皆有辨認陰陽虛實之憑據,可謂詳矣。惟元陽將脫之喘,用回陽收納之法,未免駭人。

白話文:

又說:精神意志是氣的領導者。還說:保持精神意志,不要過度使用氣,這個道理可以應用到治療喘息嗎?人快速奔跑或跌倒,都會讓人喘氣,因為它們急促了升降的緩慢機制。但只要靜下來就能平復。現在的喘息問題,並不是因為勞累,而是急促不順暢,而且靜下來也不能平復,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誠如欽安所說的五種原因,每種原因都有辨別陰陽虛實的依據,可以說是詳盡了。只是陽氣將要脫離身體的喘息,用回陽收納的方法,未免讓人吃驚。

殊不知志為氣帥,持其志,勿暴其氣,正合用姜附之機宜。神機化滅,升降將息,火用不宣,水體不動,惟有用薑、附以養帥,帥如能振,氣即隨之而號令,庶幾中與,可冀此煉石補天之技,出人頭地之醫。學者視薑、附為熱藥,斯得之矣。迨至病人燒退身安,薑、附又能退熱。

白話文:

殊不知,精神意志是主導氣血的元帥。保持意志堅定,不要過度消耗氣血,正符合使用薑附的時機。當精神元氣衰弱時,氣血升降失調,元陽無法發揮作用,體液運行不暢。此時,只有用薑附來滋養元帥,元帥如果能夠振奮起來,氣血就會聽從號令,這樣才能逐漸恢復健康,達到「煉石補天」的神奇境界,成為一位傑出的醫生。學者們如果將薑附視為熱藥,只知道一味用它退燒,那就大錯特錯了。等到病人燒退身安之後,薑附依然能起到退熱的作用。

夫熱屬火,薑、附退熱為瀉火,學者視薑、附為涼藥,則更妙矣。呵呵。)

凡治喘證,切不可猛浪,先將陰陽情形審明,然後施治,切不可一味治喘,妄以蘇子降氣湯麻黃定喘湯投之。風寒可施,內傷則殆。

白話文:

治療喘證,不可魯莽行事。首先要仔細辨別陰陽情況,然後再進行治療。切記不可只顧治喘,就隨便使用蘇子降氣湯或麻黃定喘湯。這些藥方只適用於風寒引起的喘證,對於內傷引起的喘證反而有害。

2. 汗證

按汗證一條,有陽虛者,有陰虛者,有太陽風傷衛者,有陽明熱盛者。

因陽虛者,由其人素秉陽虛,或用心過度而損心陽,心陽衰,不能統攝心中之液而汗出。或脾胃陽衰,不能收攝脾胃中之血液而汗出。或肝腎陽衰,不能收束肝腎中血液而汗出。上中下三部陽衰,皆能出汗,統以陽虛名之。其人定多嗜臥,少氣懶言為準。法宜扶陽,陽旺始能鎮納群陰,陰氣始得下降,陽氣始得潛藏,乃不外亡。

白話文:

陽虛的人,可能是因為體質本來就陽虛,或是用腦過度而損傷心陽,導致心陽衰弱,無法控制體內的津液,因此出汗。或是脾胃陽虛,無法控制脾胃中的血液,因此出汗。或是肝腎陽虛,無法收束肝腎中的血液,因此出汗。無論是上、中、下三焦的陽氣不足,都可能導致出汗,統稱為陽虛。陽虛的人通常喜歡睡覺,沒什麼力氣,不愛說話。治療方法應該是扶助陽氣,陽氣旺盛才能控制體內的陰氣,陰氣才能下降,陽氣才能潛藏,纔不會外洩。

法宜回陽、收納、溫固為要,如封髓丹、潛陽丹、黃耆建中湯、回陽飲之類。

白話文:

治療原則以回陽、收納固本為主,例如封髓丹、潛陽丹、黃耆建中湯、回陽飲等藥。

因陰虛者,則為盜汗。由其人血液久虧,不能收藏元氣,元氣無依而外越,血液亦與俱出,多在夜分。夜分乃元氣下藏之時,而無陰以戀之,故汗出也。非汗自出,實氣浮之徵也。法宜養血,如當歸六黃湯、封髓丹倍黃柏地骨皮之類。

白話文:

由於陰氣虛弱,就會導致盜汗。這是因為人的血液長期不足,無法收納元氣,元氣失去依附而外洩,血液也跟著一起流失,大多發生在夜間。夜間是元氣下沉收藏的時候,但沒有陰氣來留住它,所以就會出汗。這不是自發性的出汗,而是氣浮動的徵兆。治療方法應該養血,例如當歸六黃湯、封髓丹加倍黃柏和地骨皮等。

更有一等陰盛隔陽於外之證,夜間亦汗出,此為陽欲下交而不得下交,陽浮於外,故汗出。法宜扶陽,陽旺而陰不敢與爭,陽氣始得下交,如白通湯、補坎益離丹之類。

白話文:

還有一種陰盛,將陽氣隔絕在體外的情況,即使到了晚上也會出汗。這是因為陽氣想要下降交合,卻被阻隔無法下降,所以陽氣浮在體外,導致出汗。

治療方法應當是扶助陽氣,當陽氣旺盛時,陰氣就不敢與之爭奪,陽氣才能順利下降交合。可以使用的藥方例如白通湯、補坎益離丹等。

務要知得陰虛、陰盛之旨,陰虛則火旺,其人定然有神,煩渴飲冷為據。陰盛則陽衰,其人定然無神,少氣懶言,不渴不食,即渴喜滾為據。

白話文:

必須瞭解陰虛和陰盛的要領。陰虛則火氣旺盛,這樣的人一定有神采奕奕,口乾舌燥、喜歡喝冷飲。陰盛則陽氣衰弱,這樣的人一定沒精打採,氣短懶言,又不想喝水又不想吃東西,即使口渴也喜歡喝熱水。

因內傷太陽衛分者,由太陽之氣不足,不能充周於腠理,毛竅空疏,風入於內,風為陽邪,善行而動,衛外血液不得潛藏,隨發熱之氣機而外出,故自汗淋漓。法宜扶太陽之氣,太陽氣旺,始能勝邪,仲景之桂枝湯是也。

白話文:

由於內部損傷了太陽經和衛氣,而導致太陽之氣不足,無法充盈於皮膚腠理,毛孔鬆散,風邪侵入體內。風是陽性邪氣,具有善於流動和活動的特點,使得衛外血液無法潛藏,隨著發熱之氣機而排出體外,所以才會大汗淋漓。治療方法應當扶助太陽之氣,太陽氣旺盛了纔能夠勝過邪氣,張仲景的桂枝湯就是用於此目的。

因陽明火旺而致者,由胃中有火,熱蒸於外,大汗如雨。非若久病大汗亡陽之證。此則其人大渴飲冷,二便閉塞,煩躁身輕,氣粗口臭。法宜專清胃熱,如人參白虎湯、大小承氣湯之類是也。

白話文:

由於陽明胃火旺盛所導致,胃中生熱,熱氣蒸發到體外,會出現大汗淋漓的情況。這不同於久病導致的大汗亡陽。這種情況下,患者會口渴想喝冷飲,大小便不通暢,煩躁不安,身體輕飄飄,氣息粗重,口有臭味。治療方法應專門清胃火,例如使用人參白虎湯和小承氣湯等。

更有一等汗證,如戰汗、狂汗、黃汗、熱汗、冷汗、上身汗、下身汗、頭汗、飲酒食肉汗出之例,亦不可不知。夫曰戰汗者,由正氣鼓動,與外入之邪氣相攻,客邪外越,驟然戰慄不已,汗大出,汗止而戰慄自然不作,病即立瘳。瘟疫證中有此一證。又曰狂汗者,由外邪入內,隨熱而化,熱乘於心,神識不明,當正邪相攻,客邪突出,心神不定,其人如狂,大汗如注,邪盡汗止,而病可立瘳。又曰黃汗者,汗出沾衣,而衣皆黃也。

白話文:

此外,還有一種特殊情況的出汗,例如發作時伴隨戰慄、神志不清、發黃、發熱、發冷、上半身出汗或下半身出汗、頭部出汗以及飲酒吃肉後出汗等情況,也必須瞭解。

所謂戰汗,是由於體內的正氣與外來的病邪互相搏鬥,外來的病邪想要逃出體外,導致人突然出現戰慄不止的現象,此時會大汗淋漓,出汗停止後,戰慄自然也會消失,疾病隨之痊癒。瘟疫中就有這樣一種症狀。

又稱狂汗,是由於外來的病邪進入體內,隨著熱氣而變化,熱氣聚集於心臟,神智不清,在正邪交戰時,外來的病邪想要突破,心神不定,患者像瘋了一樣,大汗如雨,等病邪完全排出,出汗才會停止,疾病也將痊癒。

還有黃汗,是指汗水沾到衣服上,衣服會變成黃色的情況。

由脾液發泄不藏,法宜收納脾胃之元氣,如薑、砂、草、理中湯之類。又曰熱汗者,陽分之徵。冷汗者,陰分之驗。上身獨汗者,陽竭於上也。下身獨汗者,陰脫於下也。上下二證,是為久病虛極者言也,總以收納為要。若病未大虛,而上身汗者,責在氣分有熱,下身汗者,責在血分有火,不可拘執,務在這陰陽互根處理會。至於頭汗出至頸而還,有風淫於上,有濕熱蒸於上,有蓄血生熱而蒸於上,須當變通。

白話文:

由於脾臟無法正常運作,導致體液流失。這種情況需要採取補益脾胃元氣的措施,例如服用薑、砂仁、草果、理中湯等藥物。

另外要注意的是,熱汗是陽氣虛弱的表現,而冷汗是陰氣虛弱的徵兆。如果只有上半身出汗,表明陽氣集中於上焦;而如果只有下半身出汗,表明陰氣離散於下焦。這兩種情況都是因為久病體虛導致的,因此治療重點在於補益元氣。

如果患者身體狀況還未達到極度虛弱的程度,那麼上半身出汗可能是氣血偏熱所致,而下半身出汗可能是血熱所致。此時不能拘泥於陰陽虛弱的論斷,而應根據具體情況辨證施治。

至於頭部出汗蔓延至頸部,則有可能是風邪侵襲上焦、濕熱蒸騰上焦,或是有瘀血生熱蒸騰上焦所致。這種情況需要根據不同的病因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若是飲酒食肉而即汗出者,多由其人素緣胃熱,一遇飲酒食肉,胃氣即動,熱氣沸騰,薰蒸於上,而汗出於外,不藥無傷。此有餘之候,非不足可比。([眉批]此等之人,計不是病,乃精不深藏,神不內斂,氣易外越,夏固如此,冬亦皆然,主潦倒一生。此又相法之可通於醫者。

白話文:

如果喝酒吃肉後就出汗,多半是平時胃熱導致的。一遇上喝酒吃肉,胃氣就會運作,熱氣就會沸騰,往上蒸發,汗水就會從體外排出。這種情況無需用藥,也不會有什麼影響。這是身體有餘的表現,而不是不足。

(眉批)這種人其實不算病,而是精氣不能深藏,神志不能內斂,氣機容易向外發散。不論是夏天還是冬天,都是如此,這類人註定一生潦倒。這也說明相術與醫術可以相互借鑑。

)尚有一等絕證,汗出如珠、如油、如雨,種種不治之證,予曾經驗,急以仲景回陽湯飲救之,十中每痊四五。當此時也,病家亦委之命而莫救也,醫家亦委之於絕而莫救也。雖曰天命,又何妨力盡人事哉。但欲開方,務在單上批寫明白,告誡病家,設或追之不及,不得歸咎於醫藥,以免後人借為口實。

白話文:

另外還有一種非常嚴重的病症,汗液像是珍珠、油脂、雨水一樣,許多情況都非常難以治療。我曾有過經驗,緊急使用仲景的回陽湯救治,十次治療中大約有四五次可以痊癒。此時,病人也把自己的生命交給了命運而無人能救;醫生也認為是絕症而無人能救。雖然說是天命,又何妨盡力而為呢?但是開藥方時,務必要在單子上寫清楚,告知病家,如果來不及救治,不能歸咎於藥物,以免後人以此為藉口。

目下,世人畏附子乾薑,不啻砒毒,([眉批]世人畏薑、附,庸醫誤之也。醫生畏薑、附,火字誤之也。)即有當服附子,而亦不肯服者,不勝屈指矣。嗟呼!陰陽不明,醫門壞極。喜清涼而惡辛溫,無怪乎陰盛陽衰矣。([眉批]知非氏曰:汗者,渙也。《易》曰:汗渙具大號氣機之外出者然也。

白話文:

現在,世人畏懼附子、乾薑,就好像它們是砒霜一樣。即使需要服用附子,也拒絕服用的人不計其數。唉!人們對陰陽不瞭解,醫術已經敗壞到了極點。喜歡清涼而厭惡溫熱,難怪陰氣旺盛而陽氣衰弱了。

然有病有不病焉。陰陽本是一個,動為陽,靜為陰,外為陽,內為陰,出則俱出,入則俱入,相隨不離,故曰互根。又曰:一而二,二而一,性兼寒熱,熱則動,寒則凝,機緘本乎自然。故夏則多汗,冬則無汗,勞則多汗,逸則無汗,此不病之常也。病則無冬無夏,無勞無逸,皆有外越之機,身體必見不安之狀,或因陰虛,或因虛,或太陽中風,或陽明熱越,少陰、少陽、厥陰、太陰,無不汗出。欽安論治,絲絲入扣,學者詳玩熟記,臨證處方,萬舉萬當,何多求焉。

白話文:

然而,有生病和不生病的時候。陰陽本為一體,動為陽,靜為陰,外為陽,內為陰,出來時一起出來,進去時一起進去,互相伴隨不離,所以說陰陽互為根源。又說:一而二,二而一,陰陽兼具寒熱的屬性,熱則動,寒則凝,這種機制本乎自然。所以夏天容易出汗,冬天不出汗,勞累時容易出汗,休息時不出汗,這是健康人常見的現象。生病時無論冬夏,無論勞逸,都會有身體外泄的現象,身體必定會出現不適的狀態,可能是因為陰虛,可能是因為陽虛,可能是太陽中風,可能是陽明熱越,少陰、少陽、厥陰、太陰,都會出汗。欽安的治病理論精準到位,學習者應仔細領會並熟記,遇到臨牀病例對症處方,萬無一失,何必多求呢!

近來市習,一見汗出,多以麻黃根、冬桑葉、浮麥、參、耆之類治之,不在陰陽互根處理會,每多不效。

白話文:

最近民間習俗,一見到出汗就大量使用麻黃根、冬桑葉、浮麥、參、耆等藥物治療,但沒有考慮陰陽之間的相互關係,常常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