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法圓通》~ 卷一 (15)
卷一 (15)
1. 耳病腫痛
按耳病腫痛一證,有因肝膽風火而致者,有忿怒抑鬱而致者,有腎陽虛而陰氣上攻者,有腎水衰而火邪上攻者。
因肝膽風火而致者,由肝膽挾外受之風熱,聚而不散,其人兩耳紅腫痛甚,時見寒熱往來、口苦咽乾者是也。法宜和解,小柴胡湯倍柴、芩,加麥芽、香附治之。
因忿怒抑鬱而致者,由忿怒傷肝,抑鬱之氣結而不散,其人兩耳紅腫,必見兩脅脹痛,時多太息,法宜疏肝理氣為主,如生地四物湯倍加柴胡、青皮、麥芽、香附之類。
因腎陽虛而致者,由腎陽日衰,不能鎮納僭上之陰氣,其人兩耳雖腫,皮色如常,即痛亦微,唇舌必淡,人必少神。法宜扶陽祛陰,如封髓丹倍砂仁加安桂、吳萸,或潛陽丹加吳萸,或陽旦湯加香附、麥芽之類。
因腎水虛而邪火上攻者,其人兩耳腫痛,腰必脹,口多渴,心多煩,陽物易挺。法宜滋陰降火,如六味地黃湯加龜板、五味、白芍,或滋腎丸倍知、柏之類。
更有一等內傷日久,元陽久虛,而五臟六腑之元氣,已耗將盡,滿身純陰,先天一點真火種子暴浮於上,欲從兩耳脫出,有現紅腫痛極欲死者,有耳心癢極欲死者,有兼身癢欲死者。其人定見兩尺洪大而空,或六脈大如繩而弦勁。唇舌或青,或黑,或黃,或白,或芒刺滿口,或舌苔燥極,總不思茶水,口必不渴,即渴喜極滾熱飲,二便如常,甚者爪甲青黑,氣喘促,或兼腹痛。此等病情,法宜大劑回陽,不可遲緩,緩則不救。
(大凡現以上病情,不獨耳疾當如是治,即周身關竅、百節地面,或瘡或痛,皆宜如是治。)如白通、四逆、回陽等方,急宜進服,以盡人事,勿謂之小疾耳。([眉批]耳之部,左右皆屬少陽。一見耳病腫痛,用少陽方小柴胡湯治之,似無不效。欽安復指出多般耳證治法,各不相同,辨認均有憑據。
如按中或言肝膽風火,或言忿怒抑鬱,或言陽虛陰上,或言水虛火上。豈出六經之外而別具手眼乎?非也。耳本少陽之部,一定不移,而少陽之氣機升降,則隨所感而變見於耳部,其病情決不相類。良以少陽之氣,根於至陰。識得至陰之氣,發為少陽之氣,隨所感而變見,又必有陰陽變證之憑據可察。
故治法雖多,或進而從陽,外因外治也,或退而從陰,外因內治也,總是治少陽耳病之一法。蓋得六經之根底,從仲景不言之奧,充類至盡,神明變化而出,可謂善讀古書者矣。學者讀其書,通其意,臨證審察,就其所已言,而更窮其變,將必愈有通於其所未言者,而生出治法,以活人病,快何如之。故欽安小注補出,不獨耳病當如是治云云,是又在學者之善讀欽安者耳。
)
近來市習,一見耳腫,不問虛實,不辨外內,即以人參敗毒散,加大力、連翹、銀花、蒲公英,外敷三黃散與藍靛腳之類。果系外感風熱閉塞而成,立見奇功。若系內傷陰陽大虛、元氣外越之候,則為害最烈。
白話文:
關於耳部腫痛這個問題,有的是因為肝膽的風熱引起的,有的是因為生氣、壓抑造成的,有的是因為腎陽虛弱導致陰氣上攻,有的是因為腎陰虛弱導致虛火上炎。
如果是肝膽風熱引起的,是因為肝膽挾帶外來的風熱,鬱積不散,患者兩耳會紅腫疼痛得很厲害,有時會出現發冷發熱、口苦咽乾的症狀。治療方法應該是調和,可以用小柴胡湯,加倍柴胡、黃芩的用量,再加入麥芽、香附來治療。
如果是生氣、壓抑引起的,是因為生氣傷肝,鬱悶之氣結在體內不散,患者兩耳會紅腫,一定會出現兩脅脹痛,經常嘆氣。治療方法應該以疏肝理氣為主,可以用生地四物湯,加倍柴胡、青皮、麥芽、香附之類的藥材。
如果是腎陽虛引起的,是因為腎陽一天天衰弱,不能鎮住往上衝的陰氣,患者兩耳雖然腫,但是顏色跟平常一樣,就算痛也只是微微的痛,嘴唇和舌頭一定是淡白的,人也一定會精神不振。治療方法應該是扶助陽氣、祛除陰氣,可以用封髓丹加倍砂仁,再加肉桂、吳茱萸,或者用潛陽丹加吳茱萸,或者用陽旦湯加香附、麥芽之類的藥材。
如果是腎陰虛引起的虛火上炎,患者兩耳會腫痛,腰部一定會脹痛,口會很渴,心煩意亂,容易勃起。治療方法應該是滋養陰氣、降虛火,可以用六味地黃湯,加龜板、五味子、白芍,或者用滋腎丸加倍知母、黃柏之類的藥材。
還有一種情況是內傷日積月累,元陽長期虛弱,導致五臟六腑的元氣消耗殆盡,全身都是陰氣,只有先天的一點真火種子浮在上面,想要從兩耳散發出來,有的會出現紅腫痛到快要死掉的感覺,有的會覺得耳朵裡面癢到快要死掉,有的會連身體也癢到快要死掉。這種情況患者一定會看到兩寸脈搏洪大而空虛,或者六脈粗大像繩子一樣且堅硬有力。嘴唇和舌頭可能呈現青色、黑色、黃色、白色,或者滿口長滿芒刺,或者舌苔乾燥到極點,總之就是不想喝水,即使口渴也只喜歡喝滾燙的熱水,大小便卻正常,嚴重的話指甲會青黑,呼吸急促,或者還會肚子痛。這種病情,治療方法應該用大劑量的藥來恢復陽氣,不能耽擱,一耽擱就救不回來了。
(凡是出現以上這些病情,不僅僅是耳疾要這樣治療,身體其他部位、關節、皮膚出現瘡或痛,都應該這樣治療。)像是白通湯、四逆湯、回陽湯等方劑,要趕快服用,盡人事,不要認為只是小病。([眉批]耳朵這個部位,左右都屬於少陽。一看到耳部腫痛,就用少陽方小柴胡湯治療,好像沒有不見效的。但是欽安又指出多種耳病的治療方法,各有不同,辨別都有依據。
像是說到肝膽風熱、生氣壓抑、陽虛陰上、水虛火上,難道是超出六經之外,另外有獨到的見解嗎?不是的。耳朵本來就屬於少陽這個部位,這一點不會改變,而少陽的氣機升降,會隨著感受到的病因而表現在耳朵這個部位,所以病情絕不會相同。因為少陽的氣,根源於至陰。認識到至陰的氣,才能發為少陽的氣,隨著感受到的病因而產生變化,而且一定會有陰陽變證的依據可以觀察。
所以治療方法雖然多種,有的進而從陽,是外因外治,有的退而從陰,是外因內治,總之都是治療少陽耳病的方法。這是因為掌握了六經的根本,從仲景沒有明說的奧秘中,加以擴充,而產生變化,可以說是善於讀古書的人了。學者讀他的書,理解其中的意思,臨床仔細觀察,從他已經說過的,再進一步研究其中的變化,一定會更理解他沒有說到的部分,而產生新的治療方法,來拯救病人,不是很好嗎?所以欽安的批註補充說明,不僅耳病應該這樣治療等等,也是在告訴學者要善於讀欽安的書。
)
最近市面上的人,一看到耳部腫痛,不論虛實,也不辨別外因內因,就用人參敗毒散,加大力、連翹、銀花、蒲公英,外敷三黃散和藍靛腳之類的藥材。如果確實是外感風熱閉塞造成的,馬上就能見到奇效。如果是內傷導致陰陽大虛、元氣外越的情況,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危害。
還有耳鳴、耳聾,辨別的方法不外乎陰陽兩種。但是耳聾這個情況,老年人居多,是因為腎陽長期虧虛,真氣不能上充的緣故,一定很難治療。如果是外感時令之氣,突然阻塞了清道,等到時邪消退,就會漸漸恢復聽力,不用吃藥也能痊癒。也有痰火上炎導致的耳鳴耳聾,一定會有痰火的症狀可以辨認,按照治療痰火的方法治療一定有效。道理是無窮無盡的,舉出大綱,如果能夠細心研究,自然一看就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