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臨證指南醫案》~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陳,遺尿。目瞑口開。面亮汗油。陽飛欲脫。無藥力挽。擬參附湯法。加入童便。圖元真接續耳。(陽脫)

又,子醜為陰陽交界之時。更逢霜降。正不相續。後現脫象。進兩攝陰陽方。參附湯加五味子

又,陽回。汗止神蘇。無如陰液欲涸。心熱渴飲。姑救胃汁。

人參,麥冬,五味,茯神,建蓮

又,腎真未全收納。便溺自遺。無如咽燥喉痛。陽雖初回。陰氣欲盡。難進溫熱之補。大意收攝真陰為治。

人參,麥冬,五味,熟地炭,茯神,遠志炭,菖蒲根

又,胃虛。客氣上逆為呃噫。痰帶血腥。咽中微痛。用鎮攝法。

人參,熟地,北味,茯神,青鉛

周,脈革無根。左尺如無。大汗後。寒痙。頭巔痛。躁渴不寐。此屬亡陽。平昔飲酒少谷。回陽辛甘。未得必達。有乾嘔格拒之狀。真危如朝露矣。勉議仲景救逆湯。收攝潰散之陽。冀有小安。再議治病。救逆湯加參附。

徐,恰交第七日。鼾聲呵欠。目瞑煩躁。診脈微細而促。此皆二氣不相接續。衰脫之徵最速。是清神熄風方法。難以進商。急固根蒂。仿河間地黃飲。(陰陽並虛)

熟地,附子,蓯蓉,萸肉,杞子,遠志,菖蒲,川斛

黃,腎脈不得上縈。肝風突起掀旋。呵欠鼾聲。口噤汗出。陰陽不續。危期至速。地黃飲子極是。

熟地炭,萸肉炭,川斛,天冬,淡蓯蓉,牛膝炭,五味,遠志,茯神,飲子煎法。

凌,脈大不斂。神迷囈語。陰陽不相交合。為欲脫之象。救陰無速功。急急鎮固陰陽。冀其蘇息。

人參,茯神,阿膠,淮小麥龍骨牡蠣

又,陰液枯槁。陽氣獨升。心熱驚惕。倏熱汗泄。議用復脈湯。甘以緩熱。充養五液。復脈去薑桂加牡蠣。

又,胃弱微嘔。暫與養陽明胃津方。

人參,炒麥冬,炒白粳米,茯神,鮮蓮子肉,川斛

又,人參(秋石水拌烘),熟地炭,天冬,麥冬,茯神,鮮生地

又,秋燥上薄。嗽甚微嘔。宜調本。兼以清燥。

人參(秋石水拌烘),麥冬,玉竹,生甘草,南棗,白粳米

又,安胃丸(二錢),秋石拌人參湯送。

某(氏)脈如雀啄。色枯氣促。身重如山。不思納穀。乃氣血大虛。慮其暴脫。

人參,生地,阿膠,麥冬,炙草,左牡蠣

又,補攝足三陰。

人參,熟地炭,棗仁,茯神,五味,鮮蓮子肉

朱(氏)久損不復。真氣失藏。交大寒節。初之氣。厥陰風木主候。肝風乘虛上擾。氣升則嘔吐。氣降則大便。寒則脊內更甚。熱則神煩不寧。是中下之真氣杳然。恐交春前後。有厥脫變幻。擬進鎮逆法。

人參,生牡蠣,龍骨,附子,桂枝木,生白芍,炙草

艾,自半月前。寒熱兩日。色脈愈弱。食減寢少。神不自持。皆虛脫之象。議固之澀之。不及理病。

人參,生龍骨,牡蠣,桂枝,炙草,南棗肉

又,脈神稍安。議足三陰補方。

人參,砂仁末炒熟地,炒黑杞子,茯神,五味,牛膝炭

脫即死也。諸病之死。皆謂之脫。蓋人病則陰陽偏勝。偏勝至極即死矣。人之生也。負陰抱陽。又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是故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其陰陽樞紐。自有生以至老死。頃刻不離。離則死矣。故古聖先賢。創著醫籍。百病千方。無非為補偏救弊。

和協陰陽。使人得盡其天年而已。夫脫有陰脫陽脫之殊。內經論之最詳。難經又言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此不過言其脫時之情狀也。明理者須預為挽救則可。若至見鬼目盲而治之。已無及矣。今觀先生之治法。回陽之中必佐陰藥。攝陰之內必兼顧陽氣。務使陽潛陰固。庶不致有偏勝之患。

至於所脫之症不一。如中風眩暈嘔吐喘衄。汗多亡陽之類。是陽脫也。瀉痢崩漏胎產。下多亡陰之類。是陰脫也。痧脹乾霍亂。痞脹痙厥。臟腑窒塞之類。是內閉外脫也。陽脫於上。陰脫於下。即人死而魂升魄降之謂也。總之陰陽樞紐不脫。病雖重不死。然則陰陽樞紐何在。

其在於命門歟。(華岫云)

2. 脾胃

錢,胃虛少納。土不生金。音低氣餒。當與清補。(胃陰虛不飢不納)

麥冬,生扁豆,玉竹,生甘草桑葉,大沙參

王,數年病傷不復。不飢不納。九竅不和。都屬胃病。陽土喜柔偏惡剛燥。若四君異功等。竟是治脾之藥。腑宜通即是補。甘濡潤。胃氣下行。則有效驗。

麥冬(一錢),火麻仁(一錢半炒),水炙黑小甘草(五分),生白芍(二錢)

臨服入青甘蔗漿一杯。

某(二四)病後胃氣不蘇。不飢少納。姑與清養。

鮮省頭草(三錢),白大麥仁(五錢),新會皮(一錢),陳半夏曲(一錢),川斛(三錢),烏梅(五分)

某(三四)脈澀。體質陰虧偏熱。近日不飢口苦。此胃陰有傷。邪熱內熾。古稱邪火不殺穀是也。

石斛,陳半夏曲,生穀芽,廣皮白,陳香豉,塊茯苓

某,理肺養胃。進以甘寒。(肺胃陰虛)

氣滯,玉竹,花粉,枇杷葉,川貝,甜水梨汁

某,脈數。口渴有痰。乃胃陰未旺。

炒麥冬,生白扁豆,生甘草,白粳米,北沙參,川斛

陳(二十)知飢少納。胃陰傷也。

麥冬,川斛,桑葉,茯神,蔗漿

某,胃陽受傷。腑病以通為補。與守中必致壅逆。(胃陽虛)

人參,粳米,益智仁,茯苓,廣皮,炒荷葉

某,食穀不化。胃無火也。

生白芍,厚朴,新會皮,益智仁,茯苓,砂仁

計(三三)陽微痰黑。食入不化。

人參,生益智,桂心,茯神,廣皮,煨姜

高(六八)脈耎小帶弦。知飢不欲食。晨起吐痰。是胃陽不足。宜用外臺茯苓飲

又,人參,白朮,茯苓,廣皮,半夏,枳實皮,白蒺藜,地慄粉

席(二三)脈右濡。臍上過寸有聚氣橫束。幾年來食難用飽。每三四日一更衣。夫九竅失和。都屬胃病。上脘部位為氣分。清陽失司。仿仲景微通陽氣為法。

薤白,栝蔞汁,半夏,薑汁,川桂枝,鮮菖蒲

某(三二)脈濡自汗。口淡無味。胃陽憊矣。

人參,淡附子,淡乾薑,茯苓,南棗

王,脈小。右弦。病屬勞倦。飲食不和。醫投柴葛。雜入消導。升表攻裡。致汗泄三日。脘中不飢。全是胃陽大傷。防有噦呃厥逆之變。

生益智仁,薑汁,半夏,茯苓,丁香,炒黃米

孫,長夏熱傷。為瘧為痢。都是脾胃受傷。老年氣衰。不肯自復。清陽不肯轉旋。脘中不得容納。口味痰吐不清。脈弦右濡澀。下焦便不通調。九竅不和。都胃病也。此剛補不安。陽土不耐辛熱矣。議宣通補方。如大半夏湯之類。大半夏湯加川連薑汁。

又,小溫中丸

錢(二二)壯年肌柔色黯。脈小濡澀。每食過不肯運化。食冷物臍上即痛。色脈參合病象。是胃陽不旺。濁陰易聚。醫知腑陽宜通。自有效驗。

良薑草果紅豆蔻,厚朴,生香附烏藥

汪,舌灰黃。脘痹不飢。形寒怯冷。脾陽式微。不能運布氣機。非溫通焉能宣達。(脾陽虛)

半夏,茯苓,廣皮,乾薑,厚朴,蓽茇

周(四十)脈象窒塞。能食少運。便溏。當溫通脾陽。

生白朮(一錢半),茯苓(三錢),益智仁(一錢),淡附子(一錢),乾薑(一錢),蓽茇(一錢)

又,溫通脾陽頗適。脈象仍然窒塞。照前方再服二劑。如丸方。當以脾腎同治著想。

吳,酒多谷少。濕勝中虛。腹痛便溏。太陰脾陽少健。平胃合四苓加穀芽。

王(五十)素有痰飲。陽氣已微。再加悒鬱傷脾。脾胃運納之陽愈憊。致食下不化。食已欲瀉。夫脾胃為病。最詳東垣。當升降法中求之。(脾胃陽虛)

人參,白朮,羌活防風,生益智,廣皮,炙草,木瓜

張(十九)食加便溏。胃醒脾不運也。方藥當以太陰陽明是調。異功散甘松益智。

周(四二)脈緩弱。脘中痛脹。嘔湧清涎。是脾胃陽微。得之積勞。午後病甚。陽不用事也。大凡脾陽宜動則運。溫補極是。而守中及膩滯皆非。其通腑陽間佐用之。

人參,半夏,茯苓,生益智,生薑汁,淡乾薑

大便不爽。間用半硫丸

朱(五四)陽微。食後吞酸。

茯苓(四兩),炒半夏(二兩),廣皮(二兩),生於術(二兩),厚朴(一兩),淡乾薑(一兩)蓽澄茄(一兩),淡吳萸(一兩),公丁香(五錢),水法丸。

某(二八)脈弦。食下䐜脹。大便不爽。水穀之濕內著。脾陽不主默運。胃腑不能宣達。疏脾降胃。令其升降為要。(濕傷脾胃)

金石斛(三錢),厚朴(一錢),枳實皮(一錢),廣皮白(一錢半),苦參(一錢),神麯(一錢半),茯苓皮(三錢),麥芽(一錢半)

陳(三八)厥陰三瘧半年。夏至節交。春木退舍。大寒熱而倏解。病傷未旺。雨濕蒸逼外臨。內受水穀不運。洞泄之後。而神倦食減。濕傷脾胃清氣。用東垣清暑益氣主之。

清暑益氣法

洪(嫗)脈虛澀弱。面乏淖澤。鼻冷肢冷。肌腠麻木。時如寒凜微熱。欲溺大便有不化之形。穀食不納。此陽氣大衰。理進溫補。用附子理中湯。(脾腎陽虛)

趙(三七)氣分本虛。衛少外護。畏風怯冷。冬天大氣主藏。夏季氣泄外越。此天熱煩倦一因也。是氣分屬陽。故桂附理陽頗投。考八味古稱腎氣。有通攝下焦之功。能使水液不致泛溢。其中陰藥味厚為君。乃陰中之陽藥。施於氣虛。未為中窾。歷舉益氣法。無出東垣範圍。

俾清陽旋轉。脾胃自強。偏寒偏熱。總有太過不及之弊。補中益氣加麥冬北味。(中氣虛)

又,間服四君子湯

宣(三五)痛而納食稍安。病在脾絡。因飢餓而得。當養中焦之營。甘以緩之。是其治法。(飢傷),歸建中湯

戈,小便短澀渾濁。大便頻溏。不欲納穀。此傷食惡食也。當分消土。(食傷)

生益智,廣皮,茯苓,澤瀉,炒白芍,炒山楂

脾胃之論。莫詳於東垣。其所著補中益氣。調中益氣。升陽益胃等湯。誠補前人之未備。察其立方之意。因以內傷勞倦為主。又因脾乃太陰濕土。且世人胃陽衰者居多。故用參耆以補中。二術以溫燥。升柴升下陷之清陽。陳皮木香。理中宮之氣滯。脾胃合治。若用之得宜。誠效如桴鼓。

蓋東垣之法。不過詳於治脾。而略於治胃耳。乃後人宗其意者。凡著書立說。竟將脾胃總論。即以治脾之藥。籠統治胃。舉世皆然。今觀葉氏之書。始知脾胃當分析而論。蓋胃屬戊土。脾屬己土。戊陽己陰。陰陽之性有別也。臟宜藏。腑宜通。臟腑之體用各殊也。若脾陽不足。

胃有寒濕。一臟一腑。皆宜於溫燥升運者。自當恪遵東垣之法。若脾陽不虧。胃有燥火。則當遵葉氏養胃陰之法。觀其立論云。納食主胃。運化主脾。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又云。太陰濕土。得陽始運。陽明陽土。得陰自安。以脾喜剛燥。胃喜柔潤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

東垣大升陽氣。其治在脾。此種議論。實超出千古。故凡遇稟質木火之體。患燥熱之症。或病後熱傷肺胃津液。以致虛痞不食。舌絳咽乾。煩渴不寐。肌燥熇熱。便不通爽。此九竅不和。都屬胃病也。豈可以耆朮升柴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謂胃宜降則和者。非用辛開苦降。

亦非苦寒下奪。以損胃氣。不過甘平。或甘涼濡潤。以養胃陰。則津液來復。使之通降而已矣。此義。即宗內經所謂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以通為用之理也。今案中所分胃陰虛。胃陽虛。脾胃陽虛。中虛。飢傷。食傷。其種種治法。最易明悉。余不參贅。總之脾胃之病。虛實寒熱。

宜燥宜潤。固當詳辨。其於升降二字。尤為緊要。蓋脾氣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運。已病矣。胃氣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故脾胃之治法。與各門相兼者甚多。如嘔吐腫脹泄瀉。便閉不食。胃痛腹痛。木乘土諸門。尤宜並參。互相討論。以明其理可也。

(華岫云)

徐評,發明亦切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