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地黃飲

DI HUANG YIN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6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心經 28%
肺經 28%
膀胱經 14%
腎經 14%
肝經 1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産後血暈煩悶。

傳統服藥法

生地3錢,熟地3錢,何首烏(生)3錢,當歸2錢,丹皮1錢5分,黑參1錢5分,白蒺藜(炒去刺)1錢5分,僵蠶(炒)1錢5分,紅花5分,甘草(生)5分。
水煎,早、晚服。
方中丹皮,《醫鈔類編》作「丹參」。

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黃性甘、苦、寒。主治滋陰清熱;涼血補血。用於熱病煩渴、內熱消渴、骨蒸勞熱、溫病發斑、血熱所致的吐血、崩漏、尿血、便血、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血少經閉、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半身不遂月經稀少伸舌時舌體顫動不定,不能控制幼兒痿證暈眩梅尼爾氏病動脈粥樣硬化氣喘肺結核胰臟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地黃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九。 組成:生地黃汁2合,蜜2合。 主治:傷寒鼻衄。

地黃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六○。 組成:生地黃汁半盞,童便半盞。 主治:産後血暈煩悶。

地黃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組成:地黃汁1升,生薑汁1合。 主治:小便出血。骨蒸勞熱,咯血。

地黃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八。 組成:生地黃8兩(研取汁),鹿角膠1兩(炙燥,碾爲末)。 主治:肺損吐血不止。

地黃飲, 出處:《金鑑》卷七十四。 組成:生地3錢,熟地3錢,何首烏(生)3錢,當歸2錢,丹皮1錢5分,黑參1錢5分,白蒺藜(炒去刺)1錢5分,僵蠶(炒)1錢5分,紅花5分,甘草(生)5分。 主治:血風瘡,血燥癢盛不眠。

地黃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組成:生地黃汁2合,生麥門冬汁2合,蜜2合,竹瀝1合,石膏2兩半(研),人參1兩半,芎窮1兩半,黃芩(去黑心)1兩半,當歸(切,焙)2兩,桂(去粗皮)2兩,麻黃(去根節)1兩,甘草(炙,銼)1兩半。 主治:精極。臟腑俱損,遍身虛熱,骨節煩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定心湯

相似度 100%

紅雪湯

相似度 100%

真氣湯

相似度 100%

刺薊飲子

相似度 80%

外塗膏

相似度 66%

鮮生地露

相似度 66%

藤黃煮酒散

相似度 66%

地黃石英酒丸

相似度 66%

地黃糟裹方

相似度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