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溫脾」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溫脾是中醫學中的一個病證,主要表現為脾胃功能失調,症狀包括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苔白膩等。

溫脾的病因多為飲食不節、情志不遂、勞倦過度等,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濕熱內生。

溫脾的治療以健脾和胃、清熱利濕為主,常用中藥包括白朮、茯苓、山藥、扁豆、薏苡仁、澤瀉、荷葉等。

溫脾的中醫證候主要包括:

  • 脘腹脹滿:患者常感到胃部脹滿,不思飲食,甚至噁心嘔吐。
  • 食欲不振:患者對食物沒有食慾,即使吃了也吃不下。
  • 大便溏薄:患者大便稀薄,不成形,甚至水樣便。
  • 舌苔白膩:患者舌苔白厚,水滑,有粘膩感。

溫脾是中醫學中一個常見的病證,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茯苓飲

  • 1.《醫方集宜》:「一心虛而有郁痰,則胸中漉漉,心不自安而成怔忡者,宜用 茯苓飲、十全溫脾湯

理中湯

  • 1.《祖劑》:「脾居中州,名曰孤臟,位處中焦,以灌溉四傍。理中湯丸專治脾胃之劑也。脾胃一病則上下左右無病不至,故又有諸加減法焉。又曰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甘補之。人參白朮甘草之甘以緩脾氣調中,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乾薑之辛以溫脾散寒者。
  • 2.《活幼心書》:「兒最小者,難下丸子,止投三稜散、快膈湯,自然痊愈。若瀉或痢,色青甚而淡黃夾白,寒多熱少,此陰邪勝陽,宜用守中湯、胃苓湯與服,扶表救里,方進當歸散加陳皮、紫蘇,水、薑、糯米煎服。亦宜和解,理中湯、清米飲,空心調服,溫脾去濕,益氣清神。寒盛者。
  • 3.《活幼心書》:「主溫脾暖胃,冷吐冷瀉,及治氣虛中寒腹痛。
  • 4.《兒科萃精》:「小兒陰黃,乃脾濕腎寒兩虛而成,此最為危候,若用溫脾之黃,古法主理中湯加茵陳蒿。
  • 5.《証治準繩‧幼科》:「_理中湯_,主溫脾暖胃,冷吐冷瀉,及胎氣虛,中寒腹痛。
▼ 展開更多

吳茱萸湯

  • 1.《湯液本草》:「仲景云: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大溫脾湯,及脾胃藥,皆用此也。
  • 2.《本草發揮》:「海藏云:吳茱萸入足太陰、足厥陰,少陰震坤合,為其色綠。仲景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大溫脾湯及脾胃藥,皆用此也。《衍義》云:須探湯中浸去苦裂,凡六七過,始可用。此物下氣最速,腸虛人服之愈甚。

當歸四逆湯

  • 1.《湯液本草》:「仲景云: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大溫脾湯,及脾胃藥,皆用此也。
  • 2.《本草發揮》:「海藏云:吳茱萸入足太陰、足厥陰,少陰震坤合,為其色綠。仲景吳茱萸湯、當歸四逆湯、大溫脾湯及脾胃藥,皆用此也。《衍義》云:須探湯中浸去苦裂,凡六七過,始可用。此物下氣最速,腸虛人服之愈甚。

烏梅丸

  • 1.《醫心方》:「又云:古今利方千萬,不可具載此中,但撮其效者七八而已,雖然,弘之在人也,何則陟釐丸、烏梅丸、松皮散等,暴利服之,何有不瘥?其溫脾湯、建脾丸,久下得之,焉能不愈也?

小建中湯

  • 1.《金匱方歌括》:「得火之用而無火之害。斷斷如也。五志之火內燃。溫脾之土以養之。而焰自息。方用小建中湯。虛甚加黃耆。火得所養而不燃。金自清肅。又況飴糖為君。治嗽妙品。且能補土以生金。肺損雖難著手。不患其不可治也。然不獨治肺損。凡五勞七傷。皆可以通治。
  • 2.《溫病辨症》:「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三才湯,六君子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磁朱丸,小建中湯,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千金溫脾湯,獨參湯,參附湯,四逆湯,人參四逆湯,白通加人尿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金匱腎氣湯,(共十八湯)

小柴胡湯

  • 1.《醫方集解》:「古云無痰不作瘧);茯苓用以滲濕;黃芩用以清熱;草果辛熱,能散太陰之積寒,除痰而截瘧能清膏粱之痰,蓋先去其害脾者;而以白朮、甘草調而補之也(此即小柴胡湯加減,從溫脾諸方而一變也。虛瘧忌用。吳鶴皋曰:清脾非清涼之謂,乃攻去其邪,而脾部為之一清也。
  • 2.《成方切用》:「)蓋先去其害脾者。而以白朮甘草,調而補之也。〔此即小柴胡湯加減,從溫脾諸方而一變也。張子和曰:世醫以瘧為脾寒,甚者歸之崇怪,良可笑也。劉宗厚曰:盛暑陽極,伏陰在內。人或納涼澡浴,寒客肌肉之間,或飢飽勞役,內傷而病作。肌肉屬脾,發則惡寒戰慄,乃謂之脾寒爾。

茯苓四逆湯

  • 1.《傷寒懸解》:「汗下亡陽,土敗水侮,陽氣拔根,擾亂無歸,故生煩躁。茯苓四逆湯,茯苓、參甘泄水而補土,乾姜、附子溫脾而暖腎也。

桂枝湯

  • 1.《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傷寒少陰下利,真武湯去芍藥」,「吐下後液虧,桂枝白虎二湯加人參」,此其例也。予早年聞北京產婦,三日後即服吉林參湯,一月後,產婦氣體如未產時,此其明證。又按本方清太陽陽明風熱,溫脾藏之虛寒,與桂枝加葛根湯、栝蔞桂枝湯用意略同,不使陽邪內陷經輸,發為柔痙,倘亦上工治未病之旨乎。

小承氣湯

  • 1.《證治針經》:「陽明:葛根芩連湯。少陽:小柴胡湯。)里勢迫而專究中土,小承氣湯溫脾湯。總之,治腑以三焦見證為據;治臟主足經三陰無疑。或通或澀,臨症權宜。噤口痢因有兩端,治須扼要,邪格三焦,暑濕所召,丹溪法(人參、黃連、石蓮子)後世都宗,(半夏)瀉心湯(去丹、棗),(加枳實)尤參奧妙。

平胃散

  • 1.《醫學芻言》:「_痼冷_,久瀉止而又發,瀉時腹痛,諸藥不效,此痼冷在腸間,宜先取去,然後調治,許學士,(許學士:許叔微,字知可,南宋醫家。曾任集賢院學士,故人稱許學士。)用溫脾湯,《千金》用平胃散去蒼朮,加乾薑、肉桂、附子。

歸脾湯

  • 1.《溫病辨症》:「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三才湯,六君子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磁朱丸,小建中湯,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千金溫脾湯,獨參湯,參附湯,四逆湯,人參四逆湯,白通加人尿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金匱腎氣湯,(共十八湯)

桂枝加葛根湯

  • 1.《曹氏傷寒金匱發微合刊》:「「傷寒少陰下利,真武湯去芍藥」,「吐下後液虧,桂枝白虎二湯加人參」,此其例也。予早年聞北京產婦,三日後即服吉林參湯,一月後,產婦氣體如未產時,此其明證。又按本方清太陽陽明風熱,溫脾藏之虛寒,與桂枝加葛根湯、栝蔞桂枝湯用意略同,不使陽邪內陷經輸,發為柔痙,倘亦上工治未病之旨乎。

附子理中湯

  • 1.《溫病辨症》:「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三才湯,六君子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磁朱丸,小建中湯,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千金溫脾湯,獨參湯,參附湯,四逆湯,人參四逆湯,白通加人尿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金匱腎氣湯,(共十八湯)
  • 2.《竹亭醫案》:「腹大膨急,每在於午後,其為脾虛氣滯而陽不運者可知。當處以附子理中湯以溫脾陽,佐以木香、陳皮、大腹絨者,取其補中兼舒,最後引以雞內金以運脾胃之滯,何患其藥之不效也。服後果然腹中響聲,大腹膨急及腿腹內冷俱減其半。再以理中湯合五味異功法,調治而安。

四逆湯

  • 1.《溫病辨症》:「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三才湯,六君子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磁朱丸,小建中湯,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千金溫脾湯,獨參湯,參附湯,四逆湯,人參四逆湯,白通加人尿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金匱腎氣湯,(共十八湯)

參苓白朮散

  • 1.《經驗良方全集》:「參苓白朮散,十九,溫脾。
  • 2.《誠求集》:「脫肛,多因瀉痢氣陷而成。其色赤而痛者,補中湯送下香連丸。血痢後,佐以四物湯加丹皮。若不赤,不甚痛,體倦少食,但用升補,或兼收澀。亦有不必因乎瀉痢者,皆由肺氣虛寒。蓋肺與大腸為表裡,肺實則肛藏,肺虛則肛脫也。治宜溫脾肺,使土金相生,參苓白朮散加減,多服乃效。

黃連湯

  • 1.《傷寒說意》:「傷寒,胸中有熱,腹中有肝膽之邪,肝邪克脾,則腹中疼痛,膽邪克胃,則欲作嘔吐,是中脘虛寒,肝脾下陷而膽胃上逆,相火鬱升而生上熱也,宜黃連湯,黃連清上逆之相火,桂枝達下陷之風木,乾薑溫脾家之寒,半夏降胃氣之逆,參、甘、大棗,補中脘之虛也。

獨參湯

  • 1.《溫病辨症》:「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三才湯,六君子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磁朱丸,小建中湯,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千金溫脾湯,獨參湯,參附湯,四逆湯,人參四逆湯,白通加人尿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金匱腎氣湯,(共十八湯)

附子湯

  • 1.《溫病辨症》:「(調胃承氣湯。)有滿痛俱作拒按者,宜急下之。(大承氣湯加減。)或更兼下稀黑水,此熱極旁流也,同上法。(大承氣湯,虛者新加黃龍湯。)有滿痛喜溫不喜按,反肢冷脈遲,舌潤不濁,此因服苦寒太過,而傷脾胃之陽,宜溫下之。(千金溫脾湯、附子湯加硝黃。)

生化湯

  • 1.《傅氏女科》:「因產後勞倦傷脾而運轉稽遲也,名飧泄。又飲食太過,脾胃受傷亦然,俗呼水穀痢是也。然產方三日內,塊未消化,此脾胃衰弱,參、耆、術未可遽加,且服生化湯加益智、香、砂少溫脾氣。俟塊消後加參、耆、術補氣,肉果、木香、砂仁,益智溫胃,升麻、柴胡清胃氣,澤瀉、茯苓、陳皮以利水為上策也。
  • 2.《女科仙方》:「因產後勞倦傷脾而稽遲也,名飧泄。又飲食太過,脾胃受傷亦然,俗呼水穀痢是也。然產後三日內,塊未消化,此脾胃衰弱,參、耆、術不可遽加,且服生化湯加益智、香砂,少溫脾氣。塊消後,加參、耆、術補氣,肉果、木香、砂仁、益智溫胃,升麻、柴胡清胃氣,澤瀉、茯苓、陳皮以利水,為上策也。

白朮散

  • 1.《疹科類編》:「_錢氏白朮散_,溫脾進食,止吐瀉,生津液。
  • 2.《証治準繩‧雜病》:「甘辛相合,脾胃建而榮衛通,是以薑棗為使也。嘔家不用此湯,以味甜故也。《寶鑑》育氣湯、參朮調中湯、養胃進食丸、寬中進食丸、和中丸、安胃丸、補中丸、加減平胃散、嘉禾散、白朮散、緩中丸、沉香鱉甲散、十華散、沉香溫脾湯、厚朴溫中湯、雙和湯、小沉香丸、木香分氣丸、木香餅子。
  • 3.《普濟本事方》:「有人因憂愁中傷,食結積在腸胃,故發吐利,自後至暑月,稍傷則發,暴下數日不已。《玉函》云:下利至隔年月日不期而發者,此為有積,宜下之。只用溫脾湯尤佳,如難取,可佐以乾薑丸,後服白朮散。

左金丸

  • 1.《素軒醫語》:「故善調湯劑者,迂夫宜寒熱並用,則井用之矣。仲景之書,附子與芍藥為伍,乾姜與芩連並煎,乃其例也。後世因之,以有溫脾湯、左金丸諸制,斯可謂善述已。夫陰陽二字,乃動靜體甲之代詞,其函義本不止此。兩間所有,皆不出陰陽之範圍,或動而向緊張方面,呈效用而為能力,即陽也。

大黃附子湯

  • 1.《退思集類方歌註》:「夫附子瀉心湯用芩、連佐大黃,以祛膈上之熱痞,即兼附子之溫以散之;大黃附子湯用細辛佐附子,以攻脅下之寒結,即兼大黃之寒,導而下之。)寒則宜溫積宜下,後人效法好商量。(許學士溫脾湯,治寒積腹痛泄瀉,即效仲景溫藥下之之法也。)
  • 2.《退思集類方歌注》:「夫附子瀉心湯用芩、連佐大黃,以祛膈上之熱痞,即兼附子之溫以散之;大黃附子湯用細辛佐附子,以攻脅下之寒結,即兼大黃之寒,導而下之。)寒則宜溫積宜下,後人效法好商量。(許學士溫脾湯,治寒積腹痛泄瀉,即效仲景溫藥下之之法也。)

六君子湯

  • 1.《溫病辨症》:「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三才湯,六君子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磁朱丸,小建中湯,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千金溫脾湯,獨參湯,參附湯,四逆湯,人參四逆湯,白通加人尿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金匱腎氣湯,(共十八湯)
  • 2.《保嬰金鏡錄》:「○透關射指,主驚風痰熱,聚於胸膈,乃脾肺虧損,痰邪乘聚,先用牛黃清心丸,清脾肺,化痰涎,次用六君子湯加桔梗、山藥,補脾土,益肺金。○透關射甲,主驚風,脾土虧損,肝木剋制之敗症,急用六君子湯加木香、釣藤鉤、官桂,以溫脾土。未應,即加附於,以回陽氣,多得生者。

藿香正氣散

  • 1.《六因條辨》:「傷濕惡寒微熱,舌白不渴,肢節酸楚,胸脘滿悶,脈緩而小,此陰濕傷內。宜用藿香正氣散,加豆卷、通草等味,溫脾利濕也。

補中益氣湯

  • 1.《古今醫統大全》:「_乾薑_,生用發表汗,炒過溫脾而守中,胃間熱虛甚者,如補中益氣湯中加之,當慢火煨焦黑。

還少丹

  • 1.《醫學綱目》:「上作一服,水二盞,生薑三片,棗二枚,煎至一盞去渣,食前溫服。此藥溫中散寒,除濕和胃,數服病減大半。又灸中脘二七壯,引胃氣上升,次灸氣海百壯,生髮元氣,灸則強食生肉,以還少丹服之,至春再灸三里二七壯,溫脾壯胃,生髮元氣,次服芳香之劑,慎言語、節飲食而愈。

人參敗毒散

  • 1.《醫門棒喝》:「又如後世之參蘇飲、人參敗毒散、溫脾湯、黃龍湯等法,或發表,或和中,或攻裡。而參地芩連,大黃姜附,錯雜並用者,不可枚舉。良由正虛挾邪,不得不攻補兼施。但必審其虛之多少,邪之淺深,而使藥病相當,方能奏功,不比純虛純實之易治耳。

健脾丸

  • 1.《外台秘要》:「又舊療痢於貴勝,用健脾丸多效,今療積久冷痢,先以溫脾湯下訖,後以健脾丸補之,未有不效者,貧家難以充辦,亦不可將息,溫脾湯方。療積久冷痢赤白者。
  • 2.《外臺秘要》:「又舊療痢於貴勝,用健脾丸多效,今療積久冷痢,先以溫脾湯下訖,後以健脾丸補之,未有不效者,貧家難以充辦,亦不可將息,溫脾湯方。療積久冷痢赤白者。

四君子湯

  • 1.《張氏醫通》:「溫脾散,治小兒心脾虧損弄舌。及虛脹乳食不進。
  • 2.《醫通祖方》:「_溫脾散_

厚朴溫中湯

  • 1.《証治準繩‧雜病》:「甘辛相合,脾胃建而榮衛通,是以薑棗為使也。嘔家不用此湯,以味甜故也。《寶鑑》育氣湯、參朮調中湯、養胃進食丸、寬中進食丸、和中丸、安胃丸、補中丸、加減平胃散、嘉禾散、白朮散、緩中丸、沉香鱉甲散、十華散、沉香溫脾湯、厚朴溫中湯、雙和湯、小沉香丸、木香分氣丸、木香餅子。

參蘇飲

  • 1.《醫門棒喝》:「又如後世之參蘇飲、人參敗毒散、溫脾湯、黃龍湯等法,或發表,或和中,或攻裡。而參地芩連,大黃姜附,錯雜並用者,不可枚舉。良由正虛挾邪,不得不攻補兼施。但必審其虛之多少,邪之淺深,而使藥病相當,方能奏功,不比純虛純實之易治耳。

天王補心丹

  • 1.《溫病辨症》:「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三才湯,六君子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磁朱丸,小建中湯,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千金溫脾湯,獨參湯,參附湯,四逆湯,人參四逆湯,白通加人尿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金匱腎氣湯,(共十八湯)

達原飲

  • 1.《濕溫時疫治療法》:「偏於濕重者,為濕瘧。症必寒重熱輕,脈必弦滯,余如濕溫本症之濕重者,大同小異。治以清脾飲加減達原飲,溫脾化濕,以和解之。

參附湯

  • 1.《溫病辨症》:「六味地黃湯,知柏地黃湯,三才湯,六君子湯,歸脾湯,天王補心丹,磁朱丸,小建中湯,理中湯,附子理中湯,千金溫脾湯,獨參湯,參附湯,四逆湯,人參四逆湯,白通加人尿加豬膽汁湯,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金匱腎氣湯,(共十八湯)

葛花解酲湯

  • 1.《成方便讀》:「質者水也,陰也,但隨人之臟氣而為病。若陽盛者,多化濕熱;陰盛者,多化濕寒。然脾胃正氣不虛,則隨飲隨化,亦無以上諸證。治之者,先宜以參、術補脾之正氣,復以乾薑溫脾中之陽,而助其健運。濕性黏膩,故以豆蔻、砂仁、木香、青皮、陳皮,一派辛香燥烈之品以佐之。

溫脾湯

  • 1.《溫病辨症》:「(調胃承氣湯。)有滿痛俱作拒按者,宜急下之。(大承氣湯加減。)或更兼下稀黑水,此熱極旁流也,同上法。(大承氣湯,虛者新加黃龍湯。)有滿痛喜溫不喜按,反肢冷脈遲,舌潤不濁,此因服苦寒太過,而傷脾胃之陽,宜溫下之。(千金溫脾湯、附子湯加硝黃。)
  • 2.《溫病辨症》:「_千金溫脾湯_
  • 3.《傷寒瘟疫條辨》:「水煎溫服。(此補瀉兼施之方也。《千金》溫脾湯中用人參、附子、乾薑、甘草各一錢,當歸二錢,大黃三錢,芒硝八分,寒熱並用,後人罕識其旨,姑錄之,以見治療之法不一端也。)
  • 4.《傷寒論述義》:「及溫脾湯等。皆宜治本病也。○脈經所謂當下之者。亦加大黃湯證。其下利。因有寒積。而氣下墜所致。與四逆證之下利自異。要知寒實用下。於脈之有力無力。腹痛之微甚著眼。始為親切。○陳氏三因方曰。太陰屬脾。中州土也。性惡寒濕。非乾薑附子。不能溫燥。又曰。
  • 5.《蘭臺軌範》:「_溫脾湯_(《本事方》),主治痼冷在腸胃間,泄瀉腹痛,宜先取去,然後調治,不可謂虛以養病也。
▼ 展開更多

清脾飲

  • 1.《濕溫時疫治療法》:「偏於濕重者,為濕瘧。症必寒重熱輕,脈必弦滯,余如濕溫本症之濕重者,大同小異。治以清脾飲加減達原飲,溫脾化濕,以和解之。
  • 2.《六因條辨》:「伏暑瘧髮間日,或早或晚,脘脹脈弦,舌淡便溏,此太陰瘧也。宜用清脾飲,加鱉甲、青蒿、神麯等味,溫脾理邪也。
  • 3.《成方切用》:「)蓋先去其害脾者。而以白朮甘草,調而補之也。〔此即小柴胡湯加減,從溫脾諸方而一變也。張子和曰:世醫以瘧為脾寒,甚者歸之崇怪,良可笑也。劉宗厚曰:盛暑陽極,伏陰在內。人或納涼澡浴,寒客肌肉之間,或飢飽勞役,內傷而病作。肌肉屬脾,發則惡寒戰慄,乃謂之脾寒爾。
  • 4.《醫方集解》:「古云無痰不作瘧);茯苓用以滲濕;黃芩用以清熱;草果辛熱,能散太陰之積寒,除痰而截瘧能清膏粱之痰,蓋先去其害脾者;而以白朮、甘草調而補之也(此即小柴胡湯加減,從溫脾諸方而一變也。虛瘧忌用。吳鶴皋曰:清脾非清涼之謂,乃攻去其邪,而脾部為之一清也。
  • 5.《湯頭歌訣》:「此方乃加減小柴胡湯從溫脾諸方而一變也。青、柴平肝破滯,樸、夏平胃祛痰,芩、苓清熱利濕,朮、草補脾調中,草果散太陰積寒,除痰截瘧。〕

黃龍湯

  • 1.《醫門棒喝》:「又如後世之參蘇飲、人參敗毒散、溫脾湯、黃龍湯等法,或發表,或和中,或攻裡。而參地芩連,大黃姜附,錯雜並用者,不可枚舉。良由正虛挾邪,不得不攻補兼施。但必審其虛之多少,邪之淺深,而使藥病相當,方能奏功,不比純虛純實之易治耳。

三生飲

  • 1.《馮氏錦囊秘錄》:「此足太陰、陽明、厥陰,手少陽藥也。南星辛烈散風除痰;附子重峻溫脾逐寒;烏頭輕疏溫脾逐風。二藥通行經絡,無所不至,皆用生者,取其力峻而行速也。重加人參所以扶其正氣,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氣也。
  • 2.《成方切用》:「南星辛熱,散風除痰。附子重峻,溫脾逐寒。烏頭輕疏,溫脾逐風。二藥通行經絡,無所不至。皆用生者,取其力峻而行速也。重加人參,所以扶其正氣。少佐木香,所以行其逆氣也。(醫貫曰:觀東垣之論,當以氣虛為主,縱有風邪,亦是乘虛而襲。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