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宗元

《溫病辨症》~ 卷下 (9)

回本書目錄

卷下 (9)

1. 十、治溫病要辨得表裡、虛實、寒熱六字明白,然後用藥,方不差誤

均是大便不通也。溫邪上三日,身熱惡寒,大便雖結,未可下也。(下之必使結胸。)有煩渴譫語,舌黃黑,腹微痛者,為里。(涼膈散加減。)有熱久耗劫津液,燥結難下,脈數無力。神虛舌乾,不下則結糞不通,下之恐元氣不繼,以補中寓泄法酌用。(陶氏黃龍湯,或先投承氣湯以攻邪,次進復脈湯加人參以補正,但補劑須要用得不早不晏,自然有利無害,若補速則攻者不攻,補緩則補者不補,吾輩宜慎之。)有六七日大便不解者,其人素有陰虧遺精,必舌赤有巢,腰間疼痛,為實中有虛。

(增液湯加芒硝煎水,送下麻仁丸三錢,不下再加大黃。)有大便已解,越三四日而發熱,為餘邪復結,(仲景云:「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宜與增液潤下法。(增液湯不下,轉矢氣,再合調謂承氣法,此從仲景少與小承氣湯,探轉矢氣而知可攻之之意套出。

)有大便解而未暢,日期又多,見出神虛懶言,煩躁不寐,時而冷汗欲脫者,為虛中有實,當先扶正,然後緩下之。(炙甘草湯加當歸、夜交藤、左牡蠣、浮小麥。俟虛汗已止,神虛漸振再於方中加麻仁丸,不下再加蔞貝,慎不可另用硝黃。按丹溪《格致餘論》云:「凡言治國者,多借醫為喻,仁者,斯言也。

真氣民也。病邪盜賊也。或有盜賊,勢須剪除而後已。良相良將,必須審度兵餉之虛實,與時勢之可否,然後動之。涉輕妄,則吾民先困於盜,次困於兵,民困而國弱矣。」)有陽明胃實而用承氣,則燥屎已至廣腸。因肛門如錢,燥屎如拳,難以再攻者,或有胃虛腸燥,大便雖結而不可攻者,宜用外治法。

(仲景蜜煎導、豬膽汁方酌用。)有汗多傷津液,即煩而大便硬,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者,不可攻之,以大便不久自下也。(仲景云:「小便數少,津液復還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均是小便不利也。溫邪頭眩身熱而小便短者,為表。(清露飲加赤苓、豬苓。)有煩渴脈洪而小便不利者,為熱。(吳氏冬地三黃湯加減。)有煩躁譫語,脈實,二便不通者,為實。(先通大便,燥糞一解,則小溲自行,勿用利品。)有汗下後,唯小便不利者,陰不足也。(腎司二便,腎陰虛故小便難。為虛。炙甘草湯加龜板,不可用五苓、八正輩。)

均是溲色也。溫邪由黃而赤,(自表入里。)由赤而黑,(熱入血分,蓄血則黑。)初起身熱咳嗽,惡風溲赤者,為表。(清露飲加減。)有壯熱煩躁,肢厥,(熱厥。)便秘溲赤者,為里。(白虎湯加大黃、枳實。)有少腹滿,煩渴囈語,而小溲黑者,為熱與蓄血。(犀角地黃湯加大黃、桃仁、澤蘭。

)有汗下清涼太過,表裡無邪,但腹痛泄瀉,小溲黃而不濁不熱者,為脾腎虛。(附子理中湯或加熟地炭。)

白話文:

溫病治療需先辨明表裡、虛實、寒熱這六個字,弄清楚了才能用藥,這樣才不會出錯。

先說大便不通的情況:

都是大便不通。溫邪剛入侵三天,身體發熱怕冷,即使大便乾燥,也不要急著用瀉藥。(用瀉藥反而會導致結胸症。)如果有煩躁口渴、胡言亂語、舌苔黃黑、腹部稍微疼痛的情況,這是屬於「裡證」(可以使用涼膈散加減)。如果熱病持續很久,耗損了身體的津液,導致大便乾燥難以排出,脈搏細數無力,精神虛弱,舌頭乾燥,若不瀉下大便會結成硬糞堵塞,瀉下又擔心元氣不足,這時應該使用補瀉兼施的方法。(可以考慮陶氏黃龍湯,或先用承氣湯來攻邪,之後再用復脈湯加人參來補養正氣。但是補劑的使用時機必須恰當,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這樣才會有益無害。如果補得太快,攻邪的效果就不好,如果補得太慢,補養的效果就不足。我們應該謹慎處理。)有的人六七天大便都排不出來,而且本身就有陰虛遺精的毛病,舌頭必定紅赤有裂紋,腰部也會疼痛,這是「實中帶虛」的證型。

(可以用增液湯加芒硝煎水服用,再配上麻仁丸三錢,如果還是不通暢,可以再加大黃。)也有人原本大便已經通暢了,但是過了三四天又開始發燒,這是因為殘餘的邪氣又重新結聚。(張仲景說:「之後又發燒的,一定是又開始大便乾硬而且量少。」)這時應該用增液潤腸的方法。(如果增液湯沒有效果,只是放屁,可以再搭配調胃承氣湯,這個方法是從張仲景使用少許小承氣湯,觀察是否放屁來判斷是否適合攻下的方法學來的。)如果大便雖然排出來了,但是不夠順暢,而且時間又拖很久,出現精神虛弱、懶得說話、煩躁失眠、時而冒冷汗要脫虛的情況,這是「虛中帶實」的證型,應該先扶助正氣,然後再慢慢地瀉下。(可以用炙甘草湯加當歸、夜交藤、左牡蠣、浮小麥。等虛汗止住、精神逐漸恢復後,再在這個方子中加入麻仁丸,如果還是不通暢,可以再加蔞貝,千萬不要另外使用芒硝、大黃等峻下之藥。丹溪《格致餘論》說:「凡是談論治理國家的人,大多會借用醫學來做比喻,這是一種仁愛的說法。真氣就像人民,病邪就像盜賊。如果出現盜賊,一定要將其剪除。良臣將相必須仔細衡量兵力和糧餉的虛實,以及時局是否可行,然後才能採取行動。如果輕率妄動,就會導致人民先被盜賊所困擾,接著又被軍隊所困擾,人民困苦,國家也會衰弱。」)如果陽明胃熱盛實,使用了承氣湯,燥屎已經到了大腸,可是肛門像銅錢一樣大小,而燥屎像拳頭一樣大,難以再攻下,或者是胃氣虛弱、腸道乾燥,大便雖然乾結,但是不可以攻下,這時應該採用外治法。(可以使用張仲景的蜜煎導法,或是豬膽汁灌腸的方法。)也有人因為出汗太多損傷了津液,所以感到煩躁而且大便乾硬。如果原本小便每天正常是三四次,今天卻又增加了,就不要攻下,因為大便很快就會自己排出來。(張仲景說:「小便次數減少,津液會返回到胃中,所以知道不久之後一定會排大便。」)

再說小便不利的情況:

都是小便不利。溫邪導致頭暈、身體發熱而小便短少的,這是屬於「表證」。(可以使用清露飲加赤苓、豬苓。)如果煩躁口渴、脈搏洪大而且小便不利的,這是屬於「熱證」。(可以使用吳氏冬地三黃湯加減。)如果煩躁不安、胡言亂語、脈象強實,大小便都不通暢的,這是屬於「實證」。(應該先通大便,等燥糞排出去,小便自然就會通暢,不要使用利尿的藥物。)如果經過發汗或瀉下後,只有小便不通暢的,這是屬於陰虛的證型。(腎臟主管大小便,腎陰虛所以小便困難。屬於虛證。可以用炙甘草湯加龜板,不可以再用五苓散、八正散等利水藥物。)

最後說小便的顏色:

都是小便的顏色。溫邪導致小便從黃色變成紅色(從表證進入裡證),從紅色變成黑色(熱邪侵入血分,蓄積的血就會變黑。)剛開始發病,身體發熱咳嗽、怕風、小便赤紅的,這是屬於「表證」。(可以使用清露飲加減。)如果高燒煩躁、四肢厥冷(熱厥)、大便秘結、小便赤紅的,這是屬於「裡證」。(可以使用白虎湯加大黃、枳實。)如果少腹脹滿、煩躁口渴、胡言亂語,而且小便發黑的,這是屬於熱證兼有蓄血的證型。(可以使用犀角地黃湯加大黃、桃仁、澤蘭。)如果因為發汗、瀉下太過,身體清涼沒有邪氣,卻出現腹痛泄瀉,小便黃但不渾濁也不發熱的,這是屬於脾腎虛的證型。(可以使用附子理中湯,或是加熟地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