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宗元

《溫病辨症》~ 卷下 (8)

回本書目錄

卷下 (8)

1. 十、治溫病要辨得表裡、虛實、寒熱六字明白,然後用藥,方不差誤

(脾虛小建中去飴糖加甘蔗水。)

均是脅滿痛也。(脅肋下氣塞滿而痛。)溫邪脅滿痛,在左者,屬血,(肝居左,且藏血,宜應症方中加延胡、歸尾、桃仁、五靈脂;)在右者,屬氣,(肺在右,且主氣,於對症方中加青皮、大腹皮,又有在右屬痰者,加白芥子、杏仁,甚者,則加大戟、芫花。大抵痰氣無常時,有聚散,非比在血,有聚無散也。

欲知在右痰與氣之分,觀氣散余無所苦,痰散仍有所苦可知。)有汗下清利後,而脅滿痛者為虛。(氣虛兼嘔者,宜養氣;或血虛兼時熱者,宜養血。元按:脅滿痛,較胸滿痛難治。以胸者,譬之要道,不得久塞;脅者,譬之僻巷,塞則難開也。)

均是腹滿痛也。(宿食邪結也,多氣血,痰水者少。)溫邪滿而不痛者,乃水穀散漫未結,為邪在氣分也。(於對症方中加大腹皮、青皮、山楂、穀芽、枳殼。)若兼舌黃脈實者,為邪已傳胃。(小承氣湯加減。)亦有痛而不滿者,乃水穀燥結,為邪在血分也。不受按而硬者,宜下之。

(調胃承氣湯。)有滿痛俱作拒按者,宜急下之。(大承氣湯加減。)或更兼下稀黑水,此熱極旁流也,同上法。(大承氣湯,虛者新加黃龍湯。)有滿痛喜溫不喜按,反肢冷脈遲,舌潤不濁,此因服苦寒太過,而傷脾胃之陽,宜溫下之。(千金溫脾湯、附子湯加硝黃。)

均是少腹滿痛也。溫邪滿而不痛,為濕勝(兼溫)氣滯也。(於對症方中加青皮、六一散。)有痛而不滿者,為熱傷肝經血分也。(於對症方中加黃芩、赤芍、歸尾。)有滿痛俱作,小便不利者,蓄水也。(四苓合益元散。)有少腹滿痛,而大便不通者,為燥屎也。(三承氣湯加減。

)有少腹堅滿小便利而大便黑如漆者,為蓄血也。(桃仁承氣湯,甚則抵當湯。)更有滿而不痛,痛而不滿,喜溫喜燥,此由清下太過,為虛也。(金匱腎氣湯加減。)

均是自利也。(自利者,不經攻下而自然泄瀉。)溫邪由肺胃傳大腸,是熱極旁流也。(熱泄,臍下熱,口渴,舌黃脈數,溲赤,所泄稀水,色黃黑而臭。寒泄,臍下寒,口不渴,舌白滑,腹痛脈遲,溲清畏寒,所泄稀水色清白而無味。)初起頭眩身熱而自利者,為表。(清露飲合雞蘇散。

)有身熱舌黃,譫語自利完穀者,(邪熱不殺穀,詳河間《原病式》)為實。(仲景云:「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加減。)有腹滿無塊,時作腸鳴,小溲短而大便自利者,為蓄水。(豬苓湯合六一散加白通草。)有清下太過,胸滿不餓,脈遲溲清,而下利清穀者,為虛。

(六君子湯加熟地炭、炮薑炭,或桃花粥主之,或清下後,但大便溏甚、一日三四行、脈仍數者,宜吳氏一甲煎法。)

白話文:

十、治療溫病要辨別表裡、虛實、寒熱這六個字,弄清楚了,然後用藥,才不會有差錯

(脾虛的,用小建中湯,去掉飴糖,加入甘蔗汁。)

都是脅肋脹滿疼痛。(指的是脅肋下氣機堵塞,感到脹滿而痛。)溫病引起的脅肋脹滿疼痛,如果痛在左邊,屬於血的問題,(肝臟在左邊,而且儲藏血液,應該在對應的方劑中加入延胡索、當歸尾、桃仁、五靈脂。)如果痛在右邊,屬於氣的問題,(肺在右邊,而且主管氣,在對應的方劑中加入青皮、大腹皮。也有痛在右邊屬於痰的問題,需要加入白芥子、杏仁。嚴重的話,就要加大戟、芫花。一般來說,痰和氣的狀況不定,時聚時散,不像血的問題,有聚集就很少散開。)

要區分痛在右邊是痰還是氣,觀察氣散開後沒有其他不適,如果痰散開後仍然感到不適,就可以分辨出來。如果出汗、清熱利水後,仍然感到脅肋脹滿疼痛,那就是虛證。(氣虛又兼有嘔吐的,應該補養氣;或者血虛又兼有時時發熱的,應該補養血。我認為:脅肋脹滿疼痛,比胸部脹滿疼痛更難治療。因為胸部就像是交通要道,不能長期堵塞;而脅肋就像是偏僻的小巷,一旦堵塞就很難疏通。)

都是腹部脹滿疼痛。(多是積食、邪氣結聚造成的,多是氣血問題,痰濕水飲問題比較少。)溫病脹滿但不痛,那是水穀未結聚,邪氣在氣分。(應該在對應的方劑中加入大腹皮、青皮、山楂、麥芽、枳殼。)如果還兼有舌苔發黃、脈象有力,說明邪氣已經傳到胃。(可以使用小承氣湯加減。)也有疼痛但不脹滿的,那是水穀乾燥結聚,邪氣在血分。按壓時腹部僵硬,應該使用攻下的藥物。(調胃承氣湯。)如果脹滿、疼痛而且拒絕按壓,應該立即用峻下藥。(大承氣湯加減。)或者還排出稀黑的水便,這是熱邪過盛,熱迫使水液下泄,治療方法同上。(使用大承氣湯,如果體虛,則使用新加黃龍湯。)如果脹滿疼痛,喜歡溫暖,不喜歡按壓,反而四肢冰冷,脈搏遲緩,舌頭濕潤不渾濁,這是因為服用苦寒藥太過,損傷了脾胃的陽氣,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攻下。(可以使用千金溫脾湯、附子湯加芒硝、大黃。)

都是少腹(小腹)脹滿疼痛。溫病脹滿但不痛,那是濕邪偏盛(兼有溫邪),氣機阻滯。(應該在對應的方劑中加入青皮、六一散。)有疼痛但不脹滿的,那是熱邪損傷了肝經的血分。(應該在對應的方劑中加入黃芩、赤芍、當歸尾。)有脹滿、疼痛同時出現,而且小便不利的,那是體內有水蓄積。(使用四苓散合益元散。)有少腹脹滿疼痛,而且大便不通的,那是大便乾燥。(使用三承氣湯加減。)有少腹堅硬脹滿,小便正常但大便像漆一樣黑的,那是體內有瘀血。(使用桃仁承氣湯,嚴重的話用抵當湯。)更有脹滿但不痛,痛但不脹滿,喜歡溫暖和乾燥的,這是因為過度使用清下藥物,導致體虛。(可以使用金匱腎氣湯加減。)

都是腹瀉。(指的是不用攻下藥,就自然出現的腹瀉。)溫病邪氣從肺胃傳到大腸,是熱邪過盛,導致水液從旁流出。(熱瀉的表現是:肚臍下發熱,口渴,舌苔發黃,脈搏快,小便赤黃,拉出的稀水顏色黃黑而且臭。寒瀉的表現是:肚臍下發冷,口不渴,舌苔白滑,腹痛,脈搏遲緩,小便清澈,怕冷,拉出的稀水顏色清白而且沒有味道。)剛開始頭暈發熱就出現腹瀉,那是表證。(可以使用清露飲合雞蘇散。)有發熱、舌苔發黃、胡言亂語、腹瀉而且排出未消化食物的,(是熱邪沒有耗損消化功能,詳見河間的《原病式》)屬於實證。(仲景說:「腹瀉而且胡言亂語的,是有燥屎,可以使用小承氣湯加減。」)有腹部脹滿但沒有硬塊,時常腸鳴,小便短少但腹瀉的,那是體內有水蓄積。(可以使用豬苓湯合六一散加白通草。)有因為過度使用清下藥物,導致胸部脹滿,沒有食慾,脈搏遲緩,小便清澈,而且腹瀉未消化食物的,那是虛證。(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熟地炭、炮薑炭,或者用桃花粥治療,或者在清下後,如果大便還是很稀,一天三四次,脈搏還是很快的,可以用吳氏一甲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