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肯堂

《証治準繩‧雜病》~ 第二冊 (6)

回本書目錄

第二冊 (6)

1. 腸覃

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沖氣相搏,氣不得榮,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此其候也。夫腸者大腸也,覃者延也。大陽以傳導為事,乃肺之腑也。肺主衛,衛為氣,得熱則泄,得冷則凝。

今寒客於大腸,故衛氣不榮,有所繫止而結瘕在內貼著,其延久不已,是名腸覃也。氣散則清,氣聚則濁,結為瘕聚,所以惡氣發起,瘜肉乃生,小漸益大,至期而鼓,其腹如懷子之狀也。此氣病而血未病,故月事不斷,應時而下,本非胎娠,可以此為辨矣。晞露丸、木香通氣散主之。

白話文:

所謂的「腸覃」,是指寒氣停留在腸道外,與體內的氣相衝撞,導致氣血無法順利運行。因為某些原因,氣血凝結在某處,形成腫塊並附著在腸道內。由於濁氣產生,就會長出息肉。剛開始的時候,腫塊像雞蛋那麼大,慢慢地會越來越大,長成之後,肚子看起來像懷孕一樣。時間久了,可能會經過好幾年。按壓腫塊會感覺硬硬的,推動它則可以移動。月經還是會按照時間來潮,這就是腸覃的症狀。

所謂的「腸」,指的是大腸,「覃」則有蔓延的意思。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傳導,它是肺臟的相關器官。肺臟主管衛氣,衛氣屬陽氣,遇到熱就會發散,遇到寒冷就會凝結。

現在寒氣停留在腸道,所以衛氣無法正常運行,停留在腸道某處形成腫塊,並且附著在腸內。如果腫塊長期存在,就叫做「腸覃」。氣散開就清淨,氣聚集就混濁,氣凝結成腫塊,就會產生濁氣,長出息肉。腫塊會從小慢慢變大,到一定程度肚子就會脹起來,看起來就像懷孕一樣。這是因為氣的病變,而不是血的病變,所以月經不會停止,還是會按時來潮。這並不是懷孕,可以用這個來判斷。可以用晞露丸、木香通氣散來治療。

2. 石瘕

石瘕者,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夫膀胱為津液之腑,氣化則能出焉。今寒客於子們,則氣塞而不通,血壅而不流,衃以留止,結硬如石,是名石瘕也。此病先氣病而後血病,故月事不來,則可宣導而下出者也。

《難經》云:任之為病,其內苦結,男子生七疝,女子為瘕聚,此之謂也。非大辛之劑不能已也,可服見睍丸、和血通經湯。

【診】:脈盛而緊,大堅以澀,遲而滑,皆脹也。關上脈虛則內脹。脹脈,浮大洪實者易治,沉細微弱者難治。唇偏舉者,脾偏傾,脾偏傾則善滿善脹。腹脹,身熱脈大,是逆也,如是者,不過十五日死矣。(脹或兼身熱,或兼如瘧狀,皆不可治,累驗。)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逆也,如是者,不及一時死矣。

腹脹便血,其脈大時絕,是逆也。嘔咳腹脹且餐泄,其脈絕,是逆也。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白話文:

「石瘕」這種病,是發生在子宮裡面,因為寒氣侵入子宮頸,導致子宮頸閉塞,氣無法順暢流通,應該排出體外的惡血沒有排乾淨,積聚在體內,一天天變大,外觀就像懷孕一樣,月經也不會按時來,這種病都發生在女性身上,可以透過疏導的方式讓它排出。膀胱是負責排泄體液的器官,氣化功能正常就能排泄。現在寒氣侵入子宮頸,就會導致氣滯不通,血瘀而不流動,積聚在體內,結塊變硬像石頭一樣,這就叫做石瘕。這種病是先氣病後血病,所以才會月經不來,可以透過疏導的方式讓它排出。

《難經》說:任脈有病,會在體內產生結塊,男子會生七種疝氣,女子則會形成瘕聚,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必須使用非常辛辣的藥物才能治好,可以服用見睍丸、和血通經湯。

【診斷】:脈搏強勁而緊繃,粗大而澀滯,遲緩而滑動,這些都是腹脹的表現。關脈虛弱表示體內脹氣。腹脹的脈象,如果是浮大洪實的容易治療,如果是沉細微弱的就難以治療。嘴唇歪斜,表示脾臟傾斜,脾臟傾斜的人容易腹脹。如果腹脹,身體發熱,脈搏又大,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這樣的人通常活不過十五天。(腹脹時如果兼有發熱,或像瘧疾一樣發冷發熱,都是無法治療的,屢次驗證都是如此。)如果腹部脹大,四肢冰冷,形體消瘦,嚴重腹瀉,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這樣的人很快就會死亡。

腹脹並排出血便,脈搏大時有時無,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嘔吐咳嗽,腹脹又腹瀉,脈搏消失,這是病情惡化的徵兆。少陰經病入末期的人,面色發黑,牙齒變長且有污垢,腹部脹滿閉塞,大小便都不通,就會死亡。太陰經病入末期的人,腹部脹滿閉塞,呼吸困難,頻頻打嗝和嘔吐,嘔吐會造成反胃,反胃就會面色赤紅,如果不反胃則大小便都不通,不通就會面色發黑,皮膚毛髮焦枯,最終死亡。

3. 積聚

《內經》論積:有寒氣客於小腸募原之間,絡血之中,血泣不得注於大經,血氣稽留成積,謂之瘕者。有小腸移熱於大腸,為伏瘕,為沉者。有脾傳腎為疝瘕者。有任脈為病,女子瘕聚者。有厥陰司天,溏泄瘕水閉者。有二陽三陰脈並絕,浮為血瘕。有腎脈小急,亦為瘕。有伏梁二:其一謂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

其二謂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靈樞經》言積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陰既虛矣,則風雨襲陰之虛,病起於上而生積;清濕襲陰之虛,病起於下而成積。虛邪中人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傳舍於絡脈,則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

傳舍於經,則灑淅善驚。傳舍於輸,則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傳舍於伏沖之脈,則體重身痛。傳舍於腸胃,則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餐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麋。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巳上數端,皆邪氣襲虛留而不去,以次相傳,未曾留著,無有定所。若留著而有定所,則不能傳矣,下文是也。

)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不一其處。或著孫絡之脈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䐜滿雷引,故時切痛。或著於陽明之經者,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或著於緩筋者,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或著於腸胃之募原者,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

或著於伏沖之脈者,按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或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或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此謂風雨襲陰之虛,病起於上而積生也。)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

厥氣生足悗,足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

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此謂清濕襲陰之虛,病起於下而成積也。)《內經》言積始末,明且盡矣。《難經》五積,不過就其中析五臟相傳,分部位以立其名。《金匱要略》以堅而不移者為臟病,名曰積。

以推移而不定者為腑病,名曰聚。然而二者原其立名之由,亦不過就其肓膜結聚之處,以經脈所過部分,屬臟者為陰,陰主靜,靜則牢堅而不移,屬腑者為陽,陽則推蕩而不定,以故名之耳。又有槃氣者,即飲食之氣滲注停積之名也。《巢氏病源》於積聚之外,復立癥瘕之名,謂由寒溫不調,飲食不化,與臟氣相搏結所生,其病不動者癥也。雖有癖而可推移者瘕也。

瘕者假也,虛假可動也。張子和謂五積者,因受勝己之邪,而傳於己之所勝,適當旺時,拒而不受,復還於勝己者,勝己者不肯受,因留結為積,故肝之積得於季夏戊己日云云。此皆抑鬱不伸而受其邪也。豈待司天克運,然後為郁哉。故五積六聚,治同郁斷,如伏梁者火之郁,火鬱則發之是也,復述九積丸。

食積,酸心腹滿,大黃、牽牛之類,甚者礞石、巴豆。酒積,目黃口乾,葛根、麥糵之類,甚者甘遂、牽牛。氣積,噫氣痞塞,木香、檳榔之類,甚者枳殼、牽牛。涎積,咽如拽鋸,硃砂、膩粉之類,甚者瓜蒂、甘遂。痰積,涕唾稠黏,半夏、南星之類,甚者瓜蒂、藜蘆。癖積,兩脅刺痛,三稜、廣朮之類,甚者甘遂、蠍稍。

水積,足脛脹滿,郁李、商陸之類,甚者甘遂、芫花。血積,打撲肭瘀、產後不月,桃仁、地榆之類,甚者虻蟲、水蛭。肉積,⿸疒贅瘤核癧,膩粉、白丁香,砭刺出血,甚者硇砂、阿魏。每見子和辯世俗之訛,必引《內經》為證。若此者,論病是從《難經》五積之名。論治立九積丸,是從《病源》攻其所食之物。

《內經》之義,則未有發明。然則用《內經》之義而治當何如?曰《內經》分六淫六邪,喜怒飲食,起居房勞,各有定治之法。今既論積瘕由內外邪所傷,豈不以諸邪之治法,盡當行於其間乎。邪自外入者,先治其外,邪自內生者,先治其內。然而天人之氣,一陰陽也。是故人氣中外之邪,亦同天地之邪也。

從手經自上而下者,同司天法平之。從足經自下而上者,同在泉法治之。從五臟氣之相移者,同五運郁法治之。從腸胃食物所留者,則奪之消之,去菀陳莝也。若氣血因之滯者,則隨其所在以疏通之。因身形之虛,而邪得以入客稽留者,必先補其虛,而後瀉其邪。大抵治是病必分初中末三法,初治其邪入客後積塊之未堅者,當如前所云,治其始感之邪與留結之,客者除之、散之、行之,虛者補之,約方適其主所為治。

及乎積塊已堅,氣鬱已久,變而為熱,熱則生濕,濕熱相生,塊日益大,便從中治,當祛濕熱之邪,其塊之堅者削之,咸以耎之,比時因邪久湊,正氣尤虛,必以補瀉迭相為用。若塊消及半,便從末治,即住攻擊之劑,因補益其氣,兼導達經脈,使榮衛流通,則塊自消矣。凡攻病之藥,皆是傷氣損血。

故經曰:大毒治病,十去其五,小毒治病,十去其七,不得過也。潔古云: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皆由脾胃怯弱,氣血兩衰,四時有感,皆能成積。若遽以磨堅破結之藥治之,疾似去而人已衰矣。乾漆、硇砂、三稜、牽牛、大黃之類,得藥則暫快,藥過則依然,氣愈消疾愈大,竟何益哉。故善治者,當先補虛,使血氣壯,積自消,如滿座皆君子,則小人自無容地也。

不問何臟,先調其中,使能飲食,是其本也。東垣云:許學士云,大抵治積,或以所惡者攻之,所喜者誘之,則易愈。如硇砂、阿魏治肉積,神麯、麥糵治酒積,水蛭、虻蟲治血積,木香、檳榔治氣積,牽牛、甘遂治水積,雄黃、膩粉治痰積,礞石、巴豆治食積,各從其類也。若用群隊之藥分其勢,則難取效。

須要認得分明,是何積聚,兼見何證,然後增加佐使之藥,不爾反有所損,要在臨時通變也。治積當察其所痛,以知其病有餘不足,可補可瀉,無逆天時。詳臟腑之高下,如寒者熱之,結者散之,客者除之,留者行之,堅者削之,強者奪之,咸以耎之,苦以瀉之,全真氣藥補之,隨其所積而行之。節飲食,慎起居,和其中外,可使必已。

不然,遽以大毒之劑攻之,積不能除,反傷正氣,終難復也,可不慎歟。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嘔逆,或兩脅痛,牽引小腹,足寒轉筋,久則如瘧,宜大七氣湯煎熟待冷,卻以鐵器燒通紅,以藥淋之,乘熱服,兼吞肥氣丸。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大如覆杯,氣逆背痛,或少氣喜忘目瞑,膚寒皮中時痛,如蝨緣針刺,久則咳喘,宜大七氣湯加桑白皮、半夏、杏仁各半錢,兼吞息奔丸。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腹熱咽乾,甚則吐血,宜大七氣湯加石菖蒲、半夏各半錢,兼吞伏梁丸。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疼,飢減飽見;腹滿吐泄,久則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足腫肉消,宜大七氣湯下紅丸子,兼吞痞氣丸。

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若豚狀,或下或上無時,飢見飽減,小腹急,腰痛,口乾目昏,骨冷,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宜大七氣湯倍桂加茴香、炒練子肉各半錢,兼吞奔豚丸。雜積通治,萬病紫菀丸,《局方》溫白丸、厚朴丸。熱積,寒取之,《千金》硝石丸、醋煮三稜丸、神功助化散、聖散子。

寒積,熱取之,雞爪三稜丸、硇砂煎丸、紅丸子。胃弱少食,勿與攻下,二賢散常服,塊亦自消。驚風成塊者,妙應丸加穿山甲炒、鱉甲燒各三錢,玄胡索、蓬朮各四錢,每五十丸加至七十丸,以利為度。脅痛有塊,龍薈丸加薑黃、桃仁各半兩,蜜丸。龍薈丸加白鴿糞,大能消食積,或入保和丸。

肉積,阿魏丸。有正當積聚處,內熱如火,漸漸遍及四肢,一日數發,如此二三日又愈,此不當攻其熱。又有元得熱病,熱留結不散,遂成癥癖,此卻當用去熱之劑。有病癥瘕腹脹,純用三稜、莪朮以酒煨服,下一物如黑魚狀而愈,或加入香附子用水煎,多服取效。又有病此者,用姜蘇湯吞六味丸。

六味者,乃小七香丸、紅丸子、小安腎丸、連翹丸、三稜煎、理中丸,六件等也。有飲癖結成塊,在脅腹之間,病類積聚,用破塊藥多不效,此當行其飲。宜導痰湯、五飲湯。何以知為飲,其人先曾病,瘥,口吐涎沫清水,或素來多痰者是也。又多飲人結成酒癖,肚腹積塊,脹急疼痛,或全身腫滿,肌黃少食,宜十味大七氣湯,用紅酒煎服。腹中似若瘕癖,隨氣上下,未有定處,宜散聚湯。

若氣作痛,遊走心腹間,攻刺上下,隱若雷鳴,或已成積,或未成積,沉香降氣散。(戴用全蠍一個劈破煎湯,調蘇合香丸。)以上磨積之藥,必用補氣血藥相兼服之,積消及半即止。若純用之致死,乃醫殺之也。貼塊,三聖膏,琥珀膏,大黃、朴硝各等分為末,大蒜搗膏和勻貼。

熨症方,吳茱萸碎之,以酒和煮,熱布裹熨症上,冷更炒,更番用之,症移走、逐熨之,候消乃止。

【婦人血塊】加減四物湯、當歸丸、牡丹散。

【息積】乃氣息痞滯於脅下,不在臟腑榮衛之間,積久形成,氣不幹胃,故不妨食,病者脅下滿,氣逆息難,頻歲不已。化氣湯。

【倒倉法】用肥嫩黃牡牛肉二十斤,(必得三十斤方可,寧使多,勿使不及。)切成小塊,去筋膜,長流水煮糜爛,以布濾去滓,取淨汁再入鍋中,慢火熬至琥珀色則成矣。令病人預先斷欲食淡,前一日不食晚飯,設密室,令明快而不通風,置穢桶及瓦盆,貯吐下之物,置一瓷盆,盛所出之溺。

至日病者入室,以汁飲一鍾,少時又飲一鍾,積數十鍾,寒月則重湯溫而飲之,任其吐利,病在上者欲其吐多,病在下者欲其利多,上中下俱有者,欲其吐利俱多,全在活法而為之緩急多寡也。(連進之急則逆上而吐多,緩則順下而利多矣。)視其所出之物,必盡病根乃止。

吐利後必渴,不得與湯,以所出之溺飲之,名輪迴酒,非惟可以止渴,抑且可以浣濯余垢。行後倦睡覺飢,先與稠米湯飲,次與淡稀粥,三日後方與少菜羹,次與厚粥軟飯調養半月或一月,覺精神煥發,形體輕健,沉疴悉安矣。其後忌牛肉數(一作五年)。夫牛、坤土也,黃土之色也,以順為性,而效法乎干,以為功者,牡之用也。

肉者、胃之樂也,熟而為液,無形之物也,橫散入肉絡,由腸胃而滲透肌膚皮毛爪甲,無不入也。積聚久而形質成,依附腸胃回薄曲折處,以為棲泊之窠臼,阻礙津液氣血,熏蒸燔灼成病,自非刮腸剖骨之神妙,可以銖兩丸散,窺犯其藩牆戶牖乎。

肉液之散溢,腸胃受之,其厚皆倍於前,有似乎腫,其回薄曲折處,肉液充滿流行,有如洪水泛漲,浮槎陳朽,皆推逐盪漾,順流而下,不可停留,表者因吐而汗,清道者自吐而湧,濁道者自泄而去,凡屬滯礙,一洗而空。牛肉全重厚和順之性,盎然渙然,潤澤枯槁,補益虛損,寧無精神煥發之樂乎。

【霞天膏】即倒倉法。有人指授韓懋天爵投煎劑治痰,而遂推廣之。黃牯牛一具,選純黃肥澤無病才一二歲者,上洗淨,取四腿項脊,去筋膜,將精肉切作塊子如慄大,秤三十斤,或四五十斤,於靜室以大銅鍋或新鐵鍋,加長流水煮之,不時攪動。

另以一新鍋煮沸湯旋加,常使水淹肉五六寸,掠去浮沫,直煮至肉爛如泥,漉去渣,卻將肉汁以細布漉入小銅鍋,用一色桑柴,文武火候,不住手攪,不加熟水,只以汁漸如稀餳,滴水不散,色如琥珀,其膏成矣。(此節火候,最要小心,不然壞矣。)大段每肉十二斤,可煉膏一斤,瓷器盛之。

用調煎劑,初少漸多,沸熱自然溶化。用和丸劑,則每三分攙白麵一分,同煮為糊,或同煉蜜。寒天久收若生黴,用重湯煮過,熱天冷水窨之,可留三日。

【診】:細而附骨為積,寸口見之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傍,上關下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街,脈出在右積在右,脈出在左積在左,脈左右兩出,積在中央。沉而有力為積。脈浮而毛,按之辟易,脅下氣逆,背相引痛,為肺積。沉而芤,上下無常處,胸滿悸,腹中熱,名心積。

弦而細,二脅下痛,邪走心下,足腫寒重,名肝積。沉而急,苦腎與腰相引痛,飢見飽減,名腎積。浮大而長,飢減飽見,腹滿泄嘔,脛腫,名脾積。寸口沉而橫,脅下及腹有橫積痛,左手脈橫症在左,右手脈橫症在右,脈頭大者在上,頭小者在下。脈弦,腹中急痛,為瘕。

脈細微者,為癥。脈沉重而中散者,因寒食成癥,脈左轉而沉重者,氣症在胃中,右轉出不至寸口者,內有肉症也。脈細而沉時直者,身有癰,若腹中有伏梁。脈沉小而實者,胃中有積聚,不下食,食即嘔吐。脈沉而緊者,心下有寒時痛,有積聚。關上脈大而尺寸細者,必心腹冷積。

遲而滑,中寒有癥結。弦而伏者,腹中有症不可轉也,必死不治。虛弱者死,堅強急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