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証治準繩‧雜病》~ 第二冊 (5)
第二冊 (5)
1. 脹滿
(腸覃、石瘕)
仲景云: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可下之。腹脹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腹滿不減,減不足言,須當下之,宜大承氣湯。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枳朮湯主之。腹滿,口舌乾燥,此腸胃間有水氣,防己椒藶丸主之。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厚朴七物湯主之。
脾虛滿者,黃耆湯。(芍藥停濕。)脾實滿不運,平胃散。(蒼朮泄濕。)東垣云:腹脹滿,氣不轉者,加厚朴以破滯氣,腹中夯悶,此非腹脹滿,乃散而不收,可加芍藥收之,是知氣結而脹,宜厚朴散之,氣散而脹,宜芍藥收之。六元政紀論云:太陰所至為中滿,太陰所至為蓄滿,諸濕腫滿,皆屬脾土。
白話文:
張仲景認為,腹脹按壓不痛是虛症,痛則是實症,可以服用瀉藥。腹脹時好時壞,這是寒症,應該服用溫熱的藥物。腹脹持續不消,或消得不多,就必須服用瀉藥,例如大承氣湯。心窩處堅硬,像盤子一樣大,邊緣像旋轉的杯子,可能是因為喝水太多引起的,可以服用枳朮湯。腹脹伴隨口舌乾燥,這是腸胃中有積水,可以服用防己椒藶丸。腹部脹滿,發燒十天,脈搏浮而快,飲食如常,可以服用厚朴七物湯。
脾虛導致腹脹可以用黃耆湯治療,芍藥可以幫助去除濕氣。脾實導致食物積滯不能運化,可以用平胃散治療,蒼朮可以幫助排出濕氣。李東垣認為,腹脹滿,氣機不暢,可以加入厚朴來破除滯氣。腹部沉悶,這不是真正的腹脹,而是氣機散而不收,可以用芍藥收斂。氣結導致脹滿,可以用厚朴散治療;氣散導致脹滿,可以用芍藥收斂。六元政紀論認為,太陰主中滿,太陰主蓄滿,各種濕腫導致的腹滿,都屬於脾土的範疇。
論云:脾乃陰中之太陰,同濕土之化,脾濕有餘,腹滿食不化。天為陽為熱,主運化也。地為陰為濕,主長養也。無陽則陰不能生化,故云藏寒生滿病。調經篇云:因飲食勞倦,損傷脾胃,始受熱中,末傳寒中,皆由脾胃之氣虛弱,不能運化精微而制水穀,聚而不散而成脹滿。經云: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太陰、陽明,乃寒濕鬱遏也。
《脈經》所謂胃中寒則脹滿者是也。腹滿,大便不利,上走胸臆,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又云:脹取三陽,三陽者足太陽寒水為脹,與通評虛實論說,腹暴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胃之募也正同,取者瀉也。經云:中滿者,瀉之於內者是也。宜以辛熱散之,以苦瀉之,淡滲利之,使上下分消其濕,正如開鬼門,潔淨腑,溫衣,繆刺其處,是先瀉其血絡,後調其真經,氣血平,陽布神清,此治之正也。或問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者何也?此乃病機總辭。
白話文:
古人認為脾臟是陰中之陰,如同濕土,脾臟濕氣過盛就會導致腹脹、消化不良。陽氣主導運化,陰氣主導滋養,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運作,因此說藏寒會導致腹脹。飲食勞累損傷脾胃,容易導致寒濕積聚,引起腹脹。經書中記載,腹脹、胸悶、呼吸困難,這些症狀都與寒濕鬱結有關。胃寒也會導致腹脹。腹脹、便秘、胸悶、喘息,可以用足少陰經治療。腹脹可以用三陽經治療,三陽經中的足太陽經主寒水,可以用來治療寒水引起的腹脹。腹脹按之不下,可以用太陽經絡胃的募穴治療,目的是瀉氣。腹脹可以用辛熱藥散寒、苦寒藥瀉火、淡滲藥利水,使上下分消濕氣,就像打開鬼門,清潔腑臟,溫暖身體,針刺相關穴位,先瀉血絡,後調真經,氣血平和,陽氣布散,精神清爽,這就是治療腹脹的正確方法。有人問,所有腹脹都是熱證嗎?這只是概括性的說法,實際上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分析。
假令外傷風寒,有餘之邪自表傳裡,寒變為熱,而作胃實腹滿,仲景以大承氣湯治之。亦有膏粱之人,濕熱鬱於內而成脹滿者,此熱脹之謂也。大抵寒脹多而熱脹少,治之者宜詳辨之。
諸腹脹大,皆屬於熱,此乃八益之邪有餘之證,自天外而入,是感風寒之邪自表傳裡,寒變為熱,作胃實腹病,日晡潮熱,大渴引飲,譫語,是太陽、陽明並大實大滿者,大承氣湯下之。少陽、陽明微滿實者,小承氣湯下之。經云:泄之則脹已,此之謂也。假令痎瘧為脹滿,亦有寒脹、熱脹,是天之邪氣,傷暑而得之,不即時發,至秋暑氣衰絕而瘧病作矣,知其寒也,《局方》用交解飲子者是也。內虛不足寒濕令人中滿,及五臟六腑俱有脹滿,更以脈家寒熱多少較之。
白話文:
如果外傷風寒,寒邪從體表侵入內裡,寒氣轉化為熱,導致胃部實滿腹脹,張仲景用大承氣湯治療。也有些人平時飲食過於精細油膩,濕熱鬱積於內,形成腹脹,這屬於熱脹。總的來說,寒脹多見,熱脹少見,治療時要仔細辨別。
各種腹脹,大多屬於熱證,這是因為八邪中的陽邪過盛所致。陽邪從外侵入,導致風寒之邪從體表侵入內裡,寒氣轉化為熱,引起胃部實滿腹脹,並且出現下午潮熱、口渴引飲、神志不清等症狀,這屬於太陽、陽明經氣實滿的表現,可以用大承氣湯瀉下。如果少陽、陽明經氣輕微實滿,則可以用小承氣湯瀉下。古書中記載:「瀉之則脹已」,就是這個道理。如果腹脹是由瘧疾引起的,也會有寒脹和熱脹,這是因為夏季暑熱侵襲,沒有及時發作,等到秋季暑氣衰退時,瘧疾才發作,這就說明是寒邪引起的,因此《局方》用交解飲子治療。內虛不足,寒濕積聚也會導致腹脹,以及五臟六腑都出現脹滿,這時候還要根據脈象寒熱的程度來進一步判斷。
胃中寒則脹滿,濁氣在上則生䐜脹,取三陽。三陽者,足太陽膀胱寒水為脹,腹暴滿,按之不下,取太陽經絡者,胃之募也正同。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上冒,過在太陰、陽明,此胃之寒濕鬱遏也。太陰䐜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按《內經》所說,寒脹之多如此中滿。
治法當開鬼門,潔淨腑。開鬼門者,謂發汗也。潔淨腑者,利小便也。中滿者,瀉之於內,謂脾胃有病,當令上下分消其氣,下焦如瀆,氣血自然分化,不待泄滓穢。如或大實大滿,大小便不利,從權以寒熱藥下之。或傷酒濕面及味厚之物,膏粱之人,或食已便臥,使濕熱之氣不得施化,致令腹脹滿,此脹亦是熱脹。治熱脹,分消丸主之。
白話文:
胃部寒涼就會感到脹滿,濁氣上涌就會導致腹脹,因此要取三陽經。三陽經中,足太陽膀胱經的寒水會造成腹脹,肚子會突然鼓起來,按壓下去也不會下去,取太陽經脈,因為它是胃的募穴,二者相通。腹脹伴隨胸口悶痛、肋骨疼痛、身體發冷、頭昏腦脹,這些症狀都屬於太陰、陽明經的病症,是胃部寒濕鬱結所導致。太陰經的腹脹,會導致排便不暢、食慾不振、進食後嘔吐、無法平躺。根據《內經》的記載,寒脹的症狀有很多,如肚子脹滿等。
治療方法應該要開鬼門、潔淨腑。開鬼門指的是發汗,潔淨腑指的是利尿。肚子脹滿就應該從內部瀉氣,也就是說脾胃有病,應該讓上下分開消散其氣,下焦就像水道一樣暢通,氣血自然就會分化,無需排泄廢物。如果非常嚴重,肚子脹滿,大小便不暢,就可以根據情況用寒熱藥物來治療。如果因為喝太多酒、吃油膩的食物、吃太飽就躺下,導致濕熱之氣無法散發,就會造成腹脹,這種脹痛屬於熱脹。治療熱脹,可以用分消丸。
如或多食寒涼,及脾胃久虛之人,胃中寒則脹滿,或臟寒生滿病,以治寒脹中滿,分消湯主之。中滿熱脹、鼓脹、氣脹,皆分消丸主之。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通,陰躁,足不收,四肢厥逆,食入反出;下虛中滿,腹中寒,心下痞,下焦躁寒沉厥,奔豚不收,皆分消湯主之。
中滿腹脹,內有積聚,堅硬如石,其形如盤,令人不能坐臥,大小便澀滯,上喘氣促,面色痿黃,通身虛腫,廣朮潰堅湯主之。二服後中滿減半,止有積不消,再服半夏厚朴湯。陰陽應象論云:清氣在下則生餐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夫䐜脹者,以寒熱溫涼論之,此何腹脹也?曰此飲食失節為脹,乃受病之始也。
白話文:
如果經常吃寒涼食物,或者脾胃長期虛弱的人,胃中寒氣就會導致脹滿,甚至出現臟寒生滿的疾病。治療寒氣導致的脹滿,可以用分消湯。如果出現中滿熱脹、鼓脹、氣脹,可以用分消丸。中滿寒脹、寒疝、大小便不通、陰躁、足不收、四肢厥逆、食入反出;下虛中滿、腹中寒、心下痞、下焦躁寒沉厥、奔豚不收,這些情況也都可用分消湯治療。
中滿腹脹,內有積聚,堅硬如石,形狀像盤子,讓人無法坐卧,大小便排泄不暢,呼吸急促,面色萎黃,全身浮腫,可以用廣朮潰堅湯治療。服用兩劑後,如果中滿減半,但積聚未消,可以再服用半夏厚朴湯。陰陽應象論中提到:清氣下沉就會導致飲食不消化,濁氣上涌就會導致腹脹,這是陰陽失調導致的逆向反應。至於腹脹,可以從寒熱溫涼的角度來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腹脹呢?這是因為飲食不節導致的腹脹,是疾病的初期表現。
濕熱亦能為脹,右關脈洪緩而沉弦,脈浮於上,是風濕熱三脈相合而為病也。是脾胃之令不行,陰火亢甚,乘於脾胃,盛則左遷而陽道不行,是六腑之氣已絕於外,火盛能令母實,風氣外絕。風氣外絕者,是穀氣入胃,清氣、營氣不行,便是風氣也。異呼同類,即胃氣者是也。
經云:虛則兼其所勝,土不勝者,肝之邪也。是脾胃之土不足,水火大勝者也。經云:濁陰出下竅,濁陰走五臟,濁陰歸六腑,濁陰歸地,此平康不病之常道,反此則為脹也。陰陽論云: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䐜脹閉塞。調經篇云:下脘不通,則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白話文:
濕熱也能造成腹脹,右關脈搏洪大而緩慢,沉而弦緊,脈象浮於表面,這是風、濕、熱三種病邪互相交織而引起的病症。這是因為脾胃失調,無法正常運作,陰火旺盛,侵犯脾胃,氣血運行受阻,陽氣無法正常運行,導致六腑之氣外泄。火氣旺盛,能使母氣充實,而風氣外泄。風氣外泄,是因為谷氣進入胃部後,清氣、營氣無法正常運行,而風氣就是谷氣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古書記載,虛則兼其所勝,土不勝者,肝之邪也。意思是說,脾胃屬土,土虛則無法克制肝木,容易受到肝邪的影響。這說明脾胃的土氣不足,水火之氣過盛。古書還說,濁陰從下竅排出,濁陰流經五臟,濁陰歸於六腑,濁陰最終歸於大地,這是身體健康無病的正常運作狀態,反之則會造成腹脹。陰陽論指出,飲食不節,起居不時,容易導致陰氣受損,陰氣受損則會進入五臟,造成五臟瘀堵阻塞,進而導致腹脹。調經篇指出,下脘不通暢,則胃氣會變得熱,熱氣熏蒸胸中,就會導致內熱。
下脘者,幽門也。人身之中,上下有七衝門,皆下衝上也。幽門上衝吸門,吸門者,會厭也,沖其吸入之氣,不得下歸於腎,肝為陰火動相拒,故咽膈不通,致濁陰之氣不得下降,而大便乾燥不行,胃之濕與客陰之火俱在其中,則腹脹作矣。治在幽門,使幽門通利,泄其陰火,潤其燥血,生益新血,幽門通利則大便不閉,吸門亦不受邪,其膈咽得通,䐜滿腹脹俱去,是濁陰得下歸地矣。故經曰:中滿者,瀉之於內,此法是也。
通幽湯、潤腸丸。脹而大便燥結,脈沉之洪緩,浮之弦者,宜沉香交泰丸。範天騋夫人,先因勞役飲食失節,加之憂思氣結,病心腹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兩脅刺痛,診其脈弦而細,至夜濁陰之氣當降而不降,䐜脹尤甚。大抵陽主運化,飲食勞倦損傷脾胃,陽氣不能運化精微,聚而不散,故為脹滿。
白話文:
下脘就是幽門,人體上下有七個衝門,都向下衝向上。幽門向上衝著吸門,吸門就是會厭,它衝著吸入的氣,使氣無法下降到腎臟,肝臟陰火上升阻擋,因此咽喉不通,導致濁陰之氣無法下降,造成大便乾硬不通。胃裡的濕氣和客陰之火都聚集在裡面,就會腹脹。治療要針對幽門,使幽門通暢,排出陰火,滋潤乾燥的血液,生成新的血液。幽門通暢,大便就不會便秘,吸門也不受邪氣侵襲,咽喉通暢,腹脹消退,濁陰之氣得以下降。所以經書說:腹脹的,要從內部瀉出,這就是這個道理。
對於腹脹且大便乾燥結實,脈象沉而洪緩,浮則弦的患者,可以用沉香交泰丸治療。範天騋夫人,以前因勞累過度、飲食不節,加上憂思積鬱,患了心腹脹滿,早晨吃了東西就吃不下晚飯,兩肋疼痛。診脈發現脈象弦細,到了晚上,濁陰之氣應該下降卻無法下降,腹脹更加嚴重。總體來說,陽氣主導運化,飲食勞累損傷脾胃,陽氣無法運化精微物質,聚集而不散,就形成了腹脹。
先灸中脘,乃胃之募穴,引胃中生髮之氣上行陽道,後以木香順氣湯助之,則濁陰之氣自此而降矣。經曰:留者行之,結者散之。以柴胡、升麻之苦平,行少陽、陽明二經,發散清氣,運行陽分為君;以生薑、半夏、草豆蔻、益智仁之甘辛大熱,消散中寒為臣;以厚朴、木香、蒼朮、青皮之辛苦大溫,通順滯氣,以陳皮、當歸、人參辛甘溫,調和榮衛,滋養中氣,濁氣不降,宜以苦泄之,吳茱萸之苦熱,泄之者也,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茯苓甘平、澤瀉鹹平,氣薄,引濁陰之氣自上而下,故以為佐。氣味相合,散之,泄之,上之,下之,使清濁之氣,各安其位也。
白話文:
首先灸中脘穴,這是胃經的募穴,能引導胃中生髮之氣向上運行陽道。之後配合服用木香順氣湯,就能幫助濁陰之氣從此向下下降。經書上說:「留着就讓它動起來,凝滯的就讓它散開。」因此,使用柴胡、升麻的苦味,平調少陽、陽明兩經,發散清氣,運行陽分,作為君藥;用生薑、半夏、草豆蔻、益智仁的甘辛大熱,消散中寒,作為臣藥;以厚朴、木香、蒼朮、青皮的辛苦大溫,通順滯氣;用陳皮、當歸、人參的辛甘溫,調和榮衛,滋養中氣。如果濁氣不下降,就應該用苦味瀉掉它,吳茱萸的苦熱就能起到瀉掉濁氣的作用。氣虛的人,屬於陽中之陰,用茯苓的甘平、澤瀉的鹹平,氣味輕薄,能引導濁陰之氣從上往下,作為佐藥。藥材的氣味相互配合,達到散、瀉、上、下的作用,使清濁之氣各歸其位。
《靈樞經》云:腹滿,大便不利,上走胸臆,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取者瀉也,宜以辛熱散之,良薑、肉桂、益智仁、草豆蔻仁、厚朴、升麻、甘草、獨活、使黃柏。(少許引用)又方,桂枝、桔梗、人參、陳皮、青皮、(少許)良薑、白朮、澤瀉、吳茱萸。太陰所至為蓄滿。
辨云:脾為陰中之太陰。又云:脾為陰中之至陰,乃為坤元亙古不遷之土。天為陽火也,地為陰水也,在人則為脾同陰水之化,脾有餘則腹脹滿,食不化,故無陽則不能化五穀,脾盛乃大寒為脹滿,故《脈經》云:胃中寒則脹滿。大抵此病,皆水氣寒濕為之也。治宜大辛熱之劑必愈,然亦有輕重。
白話文:
《靈樞經》中說:肚子脹滿,大便不順暢,往上衝到胸臆,呼吸急促,發出呼呼的聲音,要取足少陰經。取者瀉也,應該用辛熱的藥物來散之,例如:良薑、肉桂、益智仁、草豆蔻仁、厚朴、升麻、甘草、獨活、黃柏(少許)。
另一個方劑:桂枝、桔梗、人參、陳皮、青皮(少許)、良薑、白朮、澤瀉、吳茱萸。太陰經所到達的地方會導致積聚滿盈。
解釋:脾臟是陰中之太陰,又可說是陰中之至陰,是坤元亙古不遷的土。天為陽火,地為陰水,在人體中,脾臟就如同陰水一樣,是陰水的化身。脾臟有餘就會導致腹脹滿,食物無法消化,因為沒有陽氣就無法消化五穀。脾氣盛則為大寒,導致腹脹滿。因此,《脈經》中說:胃中寒則脹滿。總之,這種疾病,都是水氣寒濕所導致的。治療應該用辛熱的藥物,一定可以治癒,但是也要根據病情輕重來調整用藥。
木香塌氣丸。丹溪云:脾者、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運,故能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而成天地交之泰,是為平人。今也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房勞致虛,脾土之陰受傷,轉輸之官失職,胃雖受谷不能運化,故陽升陰降,而成天地不交之否,清濁相混,隧道壅塞而為熱,熱留為濕,濕熱相生,遂成脹滿。經云:鼓脹是也,以其外雖堅滿,中空無物,有似於鼓。
以其膠固難治,又名曰蠱,若蟲之侵蝕,而有蠱之義焉。宜補其脾,又須養肺金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令,卻鹹味,斷妄想,遠音樂,無有不安。醫者不察,急於取效,病者苦於脹滿,喜行利藥以求通快,不知寬得一日半日,其脹愈甚,而病邪甚矣,真氣傷矣。或問方論,或以胃冷中虛,或以旦食則不能暮食,由至陰居中,五陽不布然也。
白話文:
木香塌氣丸
丹溪先生說:脾臟具有坤土的靜止之德,又具有乾金的健運之能,因此能使心肺之陽氣下降,腎肝之陰氣上升,形成天地交合的順暢狀態,這就是健康人。
如今人們因七情內傷、六淫外感、飲食失節、房勞致虛,脾土的陰氣受傷,轉輸的功能失職,胃雖然接收了食物卻無法運化,所以陽氣上升而陰氣下降,形成天地不交合的病態,清濁混雜,消化道阻塞而產生熱,熱氣停留轉化為濕氣,濕熱相互滋生,於是就形成了脹滿。
經書上說:「鼓脹」就是這種病症,因為患者外觀雖然堅硬飽滿,但內裡卻空無一物,就像鼓一樣。
這種病症因為難以治療,所以又稱為「蠱」,如同蟲子侵蝕一樣,有蠱惑之義。治療方法應該補脾,還要滋養肺金來制約肝木,讓脾臟免受邪氣侵害;滋養腎水來制約心火,讓肺臟得到清化之氣。要戒除鹹味食物,斷絕妄想,遠離音樂,才能保持心神安定。
有些醫生不加思考,急於求效,病人因脹滿痛苦,也喜歡服用利水藥物求得快速通暢,卻不知道這種方法只能暫時緩解,脹滿會越來越嚴重,病邪會更加猖獗,真氣也會受損。
有人問起藥方和病理,有人說可能是胃寒中虛,有人說可能是早晨吃了東西,晚上就吃不下,這是因為至陰之氣居於中焦,五陽之氣無法散布的緣故。
今丹溪乃云濕熱相生,則固無寒者歟?曰初病因寒飲食,與外受寒氣,亦或有之,若丹溪之所言者,則非一日之病,初雖因寒,陽氣被郁,久亦成熱矣。經曰:諸腹脹大,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是也。今使心肺之陽降,腎肝之陰升,即是五陽布之也。何必薑、附之熱乎。
然先以救其脾胃虛弱者為本,從而視其標之有餘者治之,此亦聖人之旨也。《靈樞》脹論謂五臟六腑皆有脹,其脹皆在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腹,脹皮膚。胸腹者,臟腑之郭也。各有畔界,各有形狀。榮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肉為膚脹。夫諸脹者,皆因厥氣在下,榮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
白話文:
丹溪認為濕熱相生,就沒有寒邪嗎?其實不然。疾病初期可能是因為飲食寒涼,或外感寒氣所致。但丹溪所指的濕熱,并非一日之病,即使初期因寒,陽氣受阻,久而久之也會化為熱。經書說:「諸腹脹大,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就是這個道理。現在要做的,是讓心肺陽氣下降,腎肝陰氣上升,使五陽布散,何必一定要用薑、附等溫熱藥呢?
治療上,首先要以補益脾胃虛弱為根本,再根据患者具體症狀,针对性地治疗。这正是圣人之道。《靈樞》脹論指出,五臟六腑皆可出現脹滿,其脹滿皆在臟腑之外,包圍著臟腑,使胸腹膨脹,甚至影響皮膚。胸腹是臟腑的包圍,各有界限,各有形狀。榮氣循行於脈絡,衛氣逆行則會導致脈脹。衛氣與脈絡相伴,循行於肌肉則會導致膚脹。各種脹滿,都是因為厥氣停滯於下,榮衛氣血留滯,寒氣逆上,真邪互相攻伐,兩氣相搏,而導致脹滿。
凡此諸脹,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天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以此而觀,則聖人未嘗不以補虛為要。曰《靈樞》脹論多言由厥氣在下,寒氣逆上而為脹也,更有他邪之可言乎。曰考之《內經》脈要精微篇謂:胃脈實,氣有餘則脹。
腹中論謂:病心腹滿,旦食不能暮食,名為鼓脹。有病熱者,三陽盛,入於陰,故病在頭與腹,乃䐜脹而頭痛。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名曰厥逆。風論謂:胃風鬲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調經篇謂: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志有餘則腹脹餐泄。至真大要篇謂: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白話文:
所有這些脹滿症,治療原則都是一致的,只要明白虛實寒熱的病理,針灸施治就不會出錯。如果過度瀉虛,導致元氣虧損,正氣衰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真氣無法固守,治療就會失敗,這就是所謂的天命難違。如果能補虛瀉實,使元氣充足,正氣充沛,邪氣就會被驅散,這就是精妙的醫術。從這些論述來看,聖人總是將補虛作為治療的重點。
有人問,《靈樞》的脹論中多說脹滿是由於厥氣下降,寒氣逆上所致,難道還有其他病因嗎?
可以查閱《內經》的《脈要精微篇》,裡面提到胃脈實,氣有餘則脹。
《腹中論》說:患者心腹滿悶,早上吃下去的食物晚上就吃不下,叫做鼓脹。還有一種病症,是由於熱邪過盛,三陽經氣充盈,熱邪侵入陰分,所以病症出現在頭部和腹部,會出現脹滿和頭痛。還有一種病症,表現為胸部腫脹,頸部疼痛,胸悶腹脹,稱為厥逆。
《風論》說:胃風阻礙氣機不通,腹部經常感到脹滿,脫掉衣服就會感到更加脹滿。
《調經篇》說:身體虛弱,就會出現腹部脹滿,小便不暢,心志過度勞累也會導致腹部脹滿和腹瀉。
《至真大要篇》說:所有濕邪引起的腫脹和滿悶,都屬於脾的病變。
六元正紀大論謂:土鬱之發,心腹脹,腸鳴而數後。水運太過,陰厥,上下中寒,甚則腹大脛腫,寢汗憎寒。至真大要論謂:厥陰司天,食則嘔,腹脹,溏泄。在泉病腹脹,善噫。少陰司天,腹䐜脹,腹大滿,彭彭而喘咳。陽明之復,脹而泄,嘔苦咳噦。陽明初之氣,病中熱脹,面目浮腫。
太陰陽明論謂:飲食起居失節,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餐泄。繆刺論謂: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先飲利藥,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診要謂:手少陰終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足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面黑皮毛焦而終。陰陽別論謂;二陰一陽發病,善脹,心滿善氣,為腎膽同逆,三焦不行,氣稸於上。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土氣鬱結會導致心腹脹痛、腸鳴、腹瀉。水氣過盛則會出現陰寒症狀,四肢冰冷,嚴重者腹大、腿腫、盜汗怕冷。厥陰經主司,若生病會出現食慾不振、嘔吐、腹脹、腹瀉。泉病則表現為腹脹、容易打嗝。少陰經生病則會腹痛脹滿、呼吸急促。陽明經復病則腹脹腹瀉、嘔吐、咳嗽。陽明經初氣生病則發熱腹脹、面部浮腫。
飲食作息不規律,容易導致五臟積滯,造成腹脹便秘或腹瀉。跌倒損傷或血瘀留滯,會造成腹脹,無法排泄,需先服用利水藥物。手少陰經衰竭,會表現為面色黑、牙齒長而髒、腹脹便秘,最終導致呼吸不暢。足太陰經衰竭,則會腹脹便秘、容易打嗝嘔吐,嘔吐時面色發紅,若不嘔吐則會便秘,面色發黑,皮膚乾燥,最終導致死亡。二陰一陽經同時發病,會出現腹脹、心煩氣短,這是腎膽經氣逆,三焦不通暢,導致氣滯於上所致。
陰陽應象論,濁氣在上,則生䐜脹。六元正紀論謂:太陰所至為稸滿。又云:太陰所至為中滿。脈解篇謂:太陰子也,十一月萬物氣皆藏於中,故曰病脹;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上走心為噫;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靈樞》水脹篇謂:鼓脹者,腹脹身皆大,與膚脹等,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經脈篇謂:胃氣不足,胃中寒則脹滿,身以前皆寒。有脾是動病,胃脘痛,腹脹,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邪氣論謂: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又胃是動病,賁響腹脹。本神篇謂:脾氣實則腹脹,涇溲不利。經脈篇謂:足太陰之別公孫,虛則鼓脹。
白話文:
陰陽相應的道理,濁氣上升,就會導致腹脹。六元正紀論中說:太陰主氣運到時,會出現飽脹感。又說:太陰主氣運到時,會出現胸腹脹滿。脈解篇中說:太陰主氣運就像子時一樣,十一月時萬物之氣都藏於內,所以稱為「病脹」;所謂「上走心為噫」是指陰氣盛而上升到陽明經,陽明經與心相連,所以會上衝心胸導致打嗝;所謂「食則嘔」是指食物積聚過多而向上溢出,所以會嘔吐;所謂「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是指十二月時陰氣下降衰敗,陽氣開始升發。靈樞經水脹篇中說:鼓脹是指腹部脹滿,全身都腫大,與皮膚腫脹類似,面色蒼黃,腹部的肌肉隆起,這是鼓脹的症狀。
經脈篇中說:胃氣不足,胃中寒冷就會導致脹滿,身體前面都感覺寒冷。如果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會出現胃脘痛、腹脹,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邪氣論中說:胃病患者會出現腹脹、胃脘疼痛,疼痛向上蔓延至兩脅,膈咽不通,飲食無法下嚥。又說,脾胃運化功能失調,會出現賁門發響、腹脹。本神篇中說:脾氣過盛就會導致腹脹,小便不利。經脈篇中說:足太陰經的別支公孫穴虛損,就會出現鼓脹。
師傳篇謂: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泄。脹論篇謂:榮氣順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肉為膚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肺脹者,虛滿而喘咳。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有聲。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
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癃。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少腹。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不堅。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腰而痛。二經諸條之論,各邪所生之脹,各脹之病狀如此。李東垣嘗引五常政大要云,下之則脹已者,謂西北二方,地形高寒,及異法方宜論云,北方之人,臟寒生滿病,亦謂適寒涼者脹,皆秋冬之氣也。二者盡由寒涼在外,六陽在於坤土之中,坤土者,人之脾胃也。
白話文:
師傳篇說:胃裡寒冷,腸子裡熱,就會肚子脹又拉肚子。脹論篇說:營氣順著經脈運行,衛氣逆流就會造成脈管脹。衛氣與經脈並行,沿著肌肉就會造成皮膚脹。脾臟脹的人,容易打嗝,四肢疲倦,身體沉重難以承受衣物,睡覺不安穩。胃脹的人,腹部飽滿,胃脘疼痛,鼻子聞到焦臭味,影響進食,排便困難。肺脹的人,虛虛的滿卻又會咳嗽喘氣。大腸脹的人,腸子咕嚕咕嚕作響且疼痛,發出嘩啦啦的聲音。腎臟脹的人,腹部飽滿牽連到背部,腰部和腿部疼痛得厲害。
膀胱脹的人,小腹飽滿,排尿困難。肝臟脹的人,脅肋下飽滿疼痛,疼痛感會蔓延到小腹。膽囊脹的人,脅肋下疼痛且脹,口裡發苦,喜歡嘆氣。三焦脹的人,氣體充滿在皮膚裡,輕輕的摸起來並不堅硬。心臟脹的人,心裡煩躁,呼吸急促,睡覺不安穩。小腸脹的人,小腹脹痛,疼痛感會蔓延到腰部。這兩本書中所論述的各個經脈的脹,以及各種邪氣造成的脹,它們各自的病狀就是這樣。李東垣曾經引用《五常政大要》說,向下治療就能消脹的,指的是西北兩個方向,地形高寒,又引用《異法方宜論》說,北方人,臟腑寒冷容易產生滿脹的疾病,也說適應寒冷的就會產生脹,這些都是秋冬季節的氣候特徵。這兩種說法都是因為寒冷之氣在體外,六陽之氣在坤土之中,坤土就是人的脾胃。
五臟之病,外寒必內熱,然陰盛陽虛,故下之則愈。又曰:大抵寒脹多而熱脹少,治者宜詳辨之。予因是而思,豈獨寒熱而已。凡治是病,必會通聖經諸條之旨,然後能識臟腑之部分形證,邪氣之所自來,縱是通腹脹滿,卒難究竟者,亦必有脹甚之部,與病先起處,即可知屬何臟腑之氣受邪而不行者為先,而後及乎中焦氣交之分,於是轉運不前,壅聚通腹脹滿也。若脾胃受邪,便先是胃脘心下痞氣起,漸積為通腹脹也。
腹屬脾也,屬脾胃者,則飲食少,屬他腑臟者,則飲食如常,此亦可驗。又須分其表裡淺深,以脹在皮膚孫絡之間者,飲食亦如常,其在腸胃肓膜之間者,則飲食減少,其氣壅塞於五臟,則氣促急不食而病危矣。是故病在表者易治,入腑者難治,入臟者不治。更要分虛寒實熱,其臟腑之氣本盛,被邪填塞不行者為實。
白話文:
五臟的疾病,如果外感寒邪,必定會導致內熱,但因為陰氣盛而陽氣虛,所以瀉下治療反而能使病情好轉。此外,一般來說,寒證引起的腹脹比熱證的多,治療時要仔細辨別。我由此思考,治療腹脹的病症,豈止是單純的寒熱而已。
治療這種疾病,一定要通曉《聖濟總錄》中的諸多條文,才能辨識臟腑的部位和病症表現,以及邪氣的來源。即使是通腹脹滿,一时難以确定病因的患者,也一定有胀得最严重的部位,以及疾病最初发病的部位,可以据此判断是哪个脏腑的氣受邪气侵襲而无法正常运行。之后,才会影响到中焦的气机交汇,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最终壅塞而出现通腹胀满。
如果脾胃受邪,一开始就会出现胃脘心下痞气,逐渐积累就会演变为通腹胀。
腹部归属脾脏,如果病因在脾胃,患者的饮食就会减少;如果病因在其他腑脏,患者的饮食则会如常,这也可以用来检验。此外,还要区分表里浅深,如果胀满局限于皮肤和经络之间,患者的饮食依然如常;如果胀满位于肠胃和肓膜之间,则患者的饮食会减少;如果气机壅塞于五臟,患者就会呼吸急促,不想吃饭,病情十分危急。
所以说,病邪在表面的容易治疗,进入腑脏的难以治疗,进入脏腑的则难以治疗。更要区分虚寒实热,如果臟腑的氣本来旺盛,被邪气填塞而无法运行,就属于实证。
其氣本不足,因邪所壅者為虛。實者祛之,虛者補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結者散之,留者行之。邪從外入內而盛於中者,先治其外,而後調其內,陰從下逆上而盛於中者,先抑之而調其中,陽從上降下而盛於中者,先舉之亦調其中,使陰陽各歸其部。故《內經》治法謂:平治權衡,去菀陳莝,開鬼門,潔淨腑,宣布五陽,巨氣乃平,此之謂也。每見俗工不明其道,專守下之則脹已者一法耳。
雖得少寬一二日,然真氣未免因瀉而下脫,而邪氣既不降,必復聚成脹,遂致不救,可勝嘆哉,因書一二證以驗之。嘉定沈氏子,年十八,患胸腹身面俱脹滿,醫治半月不效,診其脈六部皆不出也。於是用紫蘇、桔梗之類,煎服一盞,胸有微汗,再服則身盡汗,其六部和平之脈皆出,一二日其證悉平。又一男子,三十餘歲,胸腹脹大,發煩躁渴,面赤不得臥而足冷。
白話文:
人體原本氣虛,受到外邪阻礙,就成了虛證。實證要驅除,虛證要補充,寒證要溫熱,熱證要寒涼,結聚的要散開,停滯的要通暢。外邪從體外入侵,在體內蔓延,要先治外後調內;陰氣從下往上逆行,在體內積聚,要先抑制後調理;陽氣從上往下下降,在體內積聚,要先提升後調理,讓陰陽各歸其位。因此,《內經》的治療原則是:均衡調和,清除積滯,打開通道,潔淨腑臟,宣通陽氣,使氣機平順,這就是所謂的“平治權衡”。然而,一些庸醫不明白道理,只懂用瀉下之法來治脹滿,雖然能暫時緩解一兩天,但真氣因瀉而損傷,邪氣卻沒有下降,反而會再次積聚,導致病情加重,實在令人嘆息。我寫下兩個案例來佐證。嘉定沈氏之子,年十八,胸腹、身體、面部都脹滿,醫治半月無效,診脈發現六部脈象皆無。於是使用紫蘇、桔梗等藥煎服一碗,胸部微微出汗,再服一碗,全身都出汗,六部脈象也恢復正常,一兩天後症狀完全消失。又有一男子,三十多歲,胸腹脹大,煩躁口渴,面紅不能平臥,腳卻冰冷。
予以其人素飲酒,必酒後入內,奪於所用,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上逆,逆則陰氣在上,故為䐜脹。其上焦之陽,因下逆之邪所迫,壅塞於上,故發煩躁,此因邪從下上而盛於上者也。於是用吳茱萸、附子、人參輩,以退陰逆,冰冷飲之以解上焦之浮熱,入咽覺胸中頓爽,少時,腹中氣喘如牛吼,泄氣五七次,明日其證愈矣。風寒暑濕脹,藿香正氣散。
七情脹,五膈寬中散、木香流氣飲、沉香降氣湯。或飲食所傷,脾胃虛弱,以致水穀聚而不化,此寒濕鬱遏而脹,香砂調中湯。大怒而脹,分心氣飲。憂思過度而脹,紫蘇子湯。濕熱內甚,心腹脹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及水腫,大橘皮湯。失飢傷飽,痞悶停酸,早食暮不能食,名谷脹,大異香散。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平時喜歡喝酒,喝酒後馬上就吃東西,會導致精氣下泄,邪氣趁機上逆,陰氣上升,因此就會出現脹滿的症狀。因為邪氣從下往上,所以上焦的陽氣被壓制,阻塞在上焦,就會感到煩躁不安。因此,可以用吳茱萸、附子、人參等藥物來退掉逆上之陰氣,再用冰冷的飲料來解上焦的浮熱。喝下後,感覺胸中頓時舒暢,過一會兒,腹部就會像牛吼一樣喘氣,放屁五七次,隔天症狀就減輕了。
如果是風寒暑濕引起的脹滿,可以用藿香正氣散治療。如果是七情引起的脹滿,可以用五膈寬中散、木香流氣飲、沉香降氣湯治療。如果是飲食不當,導致脾胃虛弱,水穀積聚不化而引起的寒濕鬱遏脹滿,可以用香砂調中湯治療。如果是大怒引起的脹滿,可以用分心氣飲治療。如果是憂思過度引起的脹滿,可以用紫蘇子湯治療。如果是濕熱內盛,導致心腹脹滿,小便不利,大便滑泄,甚至水腫,可以用大橘皮湯治療。如果是飲食過度或飢餓過久,導致胃脘痞悶,停滯不消化,早晨吃東西,晚上就吃不下,稱為谷脹,可以用大異香散治療。
雞矢醴,治心腹脹滿,旦食不能暮食。由脾元虛弱,不能剋制於水,水氣上行浸漬於土,土濕不能運化水穀,氣不宣流,上下痞塞,故令人中滿。旦、陽氣方長,穀氣易消,故能食。暮、陰氣方進,谷不得化,故不能食。其脈沉實滑,病名谷脹。用雞矢白半升,以好酒一斗,漬七日,每服一盞,食後,臨臥溫服。
脾土受濕,不能制水,水漬於腸胃,溢於皮膚,漉漉有聲,怔忪喘息,名水脹,大半夏湯。煩躁漱水,迷忘驚狂,痛悶喘惡,虛汗厥逆,小便多,大便血,名血脹,人參芎歸湯。有因積聚相攻,或疼或脹者,初用七氣消聚散,日久元氣虛,脾胃弱而脹者,參朮健脾湯,少佐消導藥。
白話文:
雞糞酒能治療心腹脹滿、早上能吃但晚上不能吃的症狀。這是因為脾氣虛弱,無法控制水,水氣上行浸漬於脾土,脾土濕潤無法運化水穀,氣機不通暢,導致上下腹脹滿。早晨陽氣旺盛,穀氣容易消化,所以能吃;晚上陰氣漸盛,穀氣無法消化,所以不能吃。這種病症脈象沉實滑,稱為谷脹。治療方法是用半升雞糞白,浸泡在一斗好酒中七天,每次服一盞,飯後或睡前溫服。
脾土受濕,無法制水,水氣浸漬於腸胃,溢出皮膚,發出漉漉聲,伴隨心神不安、喘息,稱為水脹,可以用大半夏湯治療。若出現煩躁漱水、神志迷糊、驚恐狂躁、疼痛悶脹、喘息惡心、虛汗厥逆、小便量多、大便帶血,稱為血脹,可以用人參芎歸湯治療。若因積聚相攻,或疼痛或脹滿,初期可以用七氣消聚散治療,若久病元氣虛弱,脾胃虛弱導致脹滿,可以用參朮健脾湯治療,並可酌情加用消導藥物。
瘀蓄死血而脹,腹皮上見青紫筋,小水反利,脈芤澀,婦人多有此疾,先以桃仁承氣湯,勢重者、抵當湯,如虛人不可下者,且以當歸活血散調治。勞倦所傷,脾胃不能運化而脹者,補中益氣湯加減,法見勞倦門。大病後飲食失調,脾胃受傷,運化且難而生脹者,先以化滯調中湯,次以參苓白朮散。
瀉利後並過服通利藥,以致脾胃太弱而脹,專以補脾為主,若瀉痢未止,間用胃風湯。喘滿不得臥,虛者,人參生脈散之類。實者,葶藶湯之類。胸膈滿脹,一身面目盡浮,鼻塞咳逆,清涕流出,當用小青龍湯二三服,分利其經,卻進消脹藥。經久患泄瀉,晝夜不止,乃氣脫也。
白話文:
肚子胀痛,是因为瘀血积聚,导致腹部皮肤出现青紫色血管,小便反常,脉象细涩,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初期可以用桃仁承气汤治疗,病情严重者可以使用抵当汤,虚弱者不宜服用泻药,可以服用当归活血散调理。如果是劳累过度损伤脾胃导致的胀痛,可以服用补中益气汤并根据劳倦门中的方法进行调整。如果是大病之后饮食不当,损伤脾胃导致的胀痛,先服用化滞调中汤,接着服用参苓白术散。
如果腹泻之后过度服用通利药物,导致脾胃过于虚弱而胀痛,则以补脾为主,如果腹泻未止,可以间用胃风汤。喘满不能平卧,虚弱者服用人参生脉散之类的药,实证者服用葶藶汤之类的药。胸膈满胀,全身和面部都肿胀,鼻子不通畅,咳嗽逆气,流出清鼻涕,应该服用小青龙汤两三剂,疏通经络,然后服用消胀药。如果长期腹泻,日夜不止,是气虚脱的表现。
宜用益智子,煎濃湯服,立愈。凡腹脹、小腹脹,有腎熱、三焦虛寒、石水、腸癰、女勞疸。《金匱》云: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則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榮衛不利,榮衛不利,則腹脹腸鳴相逐,氣轉膀胱,榮衛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寒,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寒水相搏,趺陽脈伏,水穀不化,脾氣衰則驚溏,胃氣衰則身體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師曰:寸口脈沉而數,數則為出,沉則為入,出則為陽實,入則為陰結。
白話文:
如果腹脹、小腹脹,可能是腎臟有熱、三焦虛寒、石水、腸癰、或女性勞損導致的黃疸。治療可以用益智子煎煮濃湯服用,效果顯著。
根據《金匱要略》記載,如果寸口脈遲緩而澀,說明體內寒氣重,血氣不足。趺陽脈微弱而遲緩,代表氣虛寒,導致手腳冰冷。手腳冰冷會影響血氣運行,造成腹脹腸鳴、氣逆膀胱、氣血虛弱。陽氣不通會導致身體發冷,陰氣不通則會骨寒。陽氣暢通則怕冷,陰氣暢通則麻木。陰陽調和,氣血才能暢通,大氣循環,氣才會散開。氣虛則容易失氣,血虛則容易遺尿,這稱為氣分。
如果寸口脈沉而遲緩,代表體內寒水交集。趺陽脈沉伏,代表水穀不化,脾氣衰弱,容易腹瀉,胃氣虛弱則容易水腫。少陽脈微弱,少陰脈細小,男性則小便不暢,女性則經期不順。經血不通則會導致水腫,這稱為血分。
師傅說,如果寸口脈沉而數,代表陽氣實,陰氣結。
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無胃氣,弦則不得息。少陰脈沉而滑,沉則為在裡,滑則為實,沉滑相搏,血結胞門,其瘕不瀉,經絡不通,名曰血分。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師曰:經水前斷後病水,名曰血分,此病為難治。先病水後經水斷,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經自當下。
氣分謂氣不通利而脹,血分謂血不通利而脹,非脹病之外,又有氣分、血分之病也。蓋氣血不通利,則水亦不通利而尿少,尿少則腹中水漸積而為脹。但氣分心下堅大而病發於上,血分血結胞門而病發於下。氣分先病水脹後經斷,血分先經斷後病水脹也。劉立之云:氣分之證,當以下氣消膨為先,如枳殼散、木香流氣飲、三和散之類是也。
白話文:
足陽明經脈微弱而弦緊,微弱表示胃氣不足,弦緊表示氣血運行不暢,難以休息。少陰經脈沉潛而滑利,沉潛表示病在內臟,滑利表示血氣充盈,沉潛與滑利相互交搏,導致血氣凝結在胞門,形成腫塊無法排出,經絡阻塞,稱為血分。有人問道:病有血分、水分之分為何?老師回答:經期前停止或經期結束後出現病症,稱為血分,此病難治。先出現病症後經期停止,稱為水分,此病易治。為何如此?因為去除水分,經期自然會恢復。
氣分是指氣機不暢而導致脹滿,血分是指血氣不流通而導致脹滿,除了脹滿病之外,還有氣分、血分之病。因為氣血不通暢,水分也無法流通,導致尿量減少,尿量減少則腹中水分漸漸積聚而造成脹滿。但氣分表現為心下堅硬腫大,病症在上半身出現,血分表現為血氣凝結在胞門,病症在下半身出現。氣分先出現水脹,然後經期停止,血分先經期停止,然後出現水脹。劉立之說:氣分證候,應以理氣消脹為先,如枳殼散、木香流氣飲、三和散之類藥物。
《金匱》方,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湯主之。良方加味枳朮湯,治氣分脹滿。婦人血分,如奪命丹、黑神散,皆為要藥。血分一證,大小產後多有之,唯產前腳腫不同,產後則皆敗血所致,當於血上治之。
白話文:
《金匱》方中記載,如果患者出現氣分心下堅硬、如盤子般大小、邊緣像旋轉的杯子,屬於水飲所引起的症狀,可以使用桂枝去芍藥,加入麻黃、辛夷、附子湯來治療。
另外,加味枳朮湯是治療氣分脹滿的良方。對於婦人的血分問題,像是奪命丹、黑神散等藥物都是重要的藥方。血分疾病在產後,無論大小產,都容易發生,但產前腳腫的原因不同,產後則多是敗血引起的,應針對血分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