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利濕之劑第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利濕之劑第十二 (1)

1. 利濕之劑第十二

濕為陰邪。經曰:地之濕氣盛,則害皮肉筋脈。又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濕者,土之氣;土者,火之子,故濕每能生熱,熱亦能生濕,如夏熱則萬物潤溽也。濕有自外感得者,坐臥卑濕,身受水雨也;有自內傷得者,生冷酒麴,縱慾無度,又脾虛腎虛,不能防制也。有傷風濕者,有傷熱濕者,有傷寒濕者,有傷暑濕者,有中濕而喎斜不遂、舌強語澀、昏不知人、狀類中風者。

白話文:

濕氣是一種陰邪。經典(《黃帝內經》)中說:地面的濕氣很重,就會傷害皮膚、血肉及經絡。又說:所有的濕腫脹滿,都與脾臟有關。濕氣是土行的氣;土是火行的兒子,所以濕氣經常能生熱,熱氣也能生濕氣,如夏天的熱氣就會讓萬物變得潮濕。濕氣有從外界入侵而得的,如坐臥在潮濕的地方,身體受到雨水的淋漓;有從內部傷害而得的,如生吃冷食、過度飲酒,縱慾無度,又或者脾臟虛弱、腎臟虛弱,不能抵禦濕氣。有傷風濕的,有傷熱濕的,有傷寒濕的,有傷暑濕的,還有中濕而導致身體偏斜不順、舌頭僵硬說話不清、昏迷不省人事,狀似中風的。

濕在表在上,宜發汗;在裡在下,宜滲泄;裡虛者,宜實脾;挾風而外感者,宜解肌;挾寒而在半表半裡者,宜溫散。凡中濕者,不可作中風治。

白話文:

濕邪在體表或上半身,應發汗治療;在體內或下半身,應滲泄治療;身體虛弱的人,應補益脾胃;濕邪夾雜風邪而引起的表證,應解表治療;濕邪夾雜寒邪而在半表半裡之間,應溫散治療。凡是濕邪致病的,不能當作中風來治療。

2. 五苓散

治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此湯主之(脈浮為表證仍在,便秘熱渴為腑證已急,用此兩解表裡);及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表以外證未罷言,里以煩渴屬腑言,邪熱挾積飲上逆,故外水格而不入);及傷寒痞滿,服瀉心湯不解,渴而煩躁,小便不利(功擅蕩熱滋燥,導飲生津,故亦為消痞良方。程郊倩曰:邪在上焦而治在下焦者,使濁陰出下竅,而清陽之在上焦者,自能宣化矣。

白話文:

  1. 治療太陽病發汗後,大汗淋漓,胃中乾涸,煩躁不安,不能入睡,想喝水的人,給他少量的溫熱,使胃氣平和,就會痊癒;如果脈搏浮虛,小便不通暢,微熱消渴的人,用這個湯方治療(脈浮為表證仍在,便祕熱渴為腑證已急,用此兩解表裡);

  2. 還有中風發熱,六七天不解而煩躁,有表裡證,口渴想喝水,水喝進去就吐出來,叫做水逆(表以外證未罷言,裏以煩渴屬腑言,邪熱挾積飲上逆,故外水格而不入);

  3. 還有傷寒痞滿,服用了瀉心湯也不見好轉,煩躁口渴,小便不通暢(功擅蕩熱滋燥,導飲生津,故亦為消痞良方。程郊倩曰:邪在上焦而治在下焦者,使濁陰出下竅,而清陽之在上焦者,自能宣化矣。

心邪不從心瀉而從小腸瀉,又一法也。昂按:此乃正治,非又一法也,乃腑實而瀉其腑也)。通治諸濕腹滿,水飲水腫,嘔逆泄瀉,水寒射肺,或喘或咳,中暑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便秘而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痛身重(此皆傷濕之見證也。濕勝則脾不運,土不能制水,溢於皮膚則腫脹,並於大腸則泄瀉,水停心下則嘔逆,水寒射肺則喘咳。暑先入心故煩渴,五苓利小水、降心火,故兼治中暑煩渴。

白話文:

用瀉心下的藥物治療心邪的時候,不能從心小腸瀉出,而應從陽明小腸瀉出,這是另一種方法。按語:這其實是正治,並非另一種方法,這是腑實而瀉其腑。治療各種濕邪引起的腹滿、水飲水腫、嘔吐泄瀉、水寒引起的肺病,可能出現喘息或咳嗽,暑熱引起的煩渴、身熱頭痛,膀胱積熱導致的便祕而口渴,霍亂吐瀉,痰飲濕瘧,身體疼痛和沉重(這些都是濕邪的症狀。濕邪過多,脾臟功能失調,不能控制水液,溢於皮膚就腫脹,流入大腸就泄瀉,水停留在心下就嘔吐,水寒影響肺臟就喘咳。暑邪先入心臟,所以出現煩渴,五苓散可以利小便、降心火,所以兼治暑熱引起的煩渴。

肺病則金不能生水,膀胱熱則陽不能化陰,故便秘而渴;陰陽不和,則霍亂吐瀉;濕勝則身痛身重。大抵下不通利,則陰陽不能升降,而變證多矣)。

白話文:

如果肺部有疾病,那麼金元素就不能生水,膀胱過熱,那麼陽氣就不能轉化為陰氣,所以會大便不通並且感到口渴;陰陽不和諧,就會腹瀉嘔吐;濕邪太盛,就會全身疼痛、身體沉重。總體來說,如果大便不通暢,那麼陰陽就不能升降,就會出現各種變證。

豬苓茯苓白朮(炒,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半),桂(半兩。按:雜病當用桂,傷寒證中表未解者仍當用桂枝,兼取解表)。為末。每服三錢。服後多飲熱水,汗出而愈。傷暑者,加硃砂、燈心煎。

白話文:

豬苓、茯苓、白朮(炒過,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半)、桂皮(半兩。註解:一般疾病應使用桂皮,若傷寒證狀未解除者,仍然應使用桂枝,兼具解表作用)。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服藥後多喝熱水,就能發出汗而痊癒。若是因暑熱而傷及身體的人,可另外加入硃砂、燈心煎服。

此足太陽藥也。太陽之熱,傳入膀胱之腑,故口渴而便不通。經曰:淡味滲泄為陽,二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為君(水無當於五味,故淡能利水。茯苓走氣分,豬苓走血分,然必上行於肺,而後能下降入膀胱也);鹹味湧泄為陰,澤瀉甘鹹,入腎、膀胱,同利水道,為臣;益土所以制水,故以白朮苦溫健脾去濕,為佐;膀胱者,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故以肉桂辛熱為使,熱因熱用,引入膀胱以化其氣,使濕熱之邪,皆從小水而出也(若汗下之後,內亡津液而便不利者,不可用五苓,恐重亡津液而益虧其陰也,勿治之,便利自愈。

白話文:

這是足太陽經的藥方。足太陽經的熱邪,傳入膀胱腑,所以口渴而二便不通。醫經說:淡味能滲泄,屬陽,茯苓和豬苓甘淡,入肺而通膀胱,為君藥(水不屬於五味,因此淡味能利水。茯苓運行於氣分,豬苓運行於血分,但必須上升至肺,然後才能下降進入膀胱);鹹味能湧泄,屬陰,澤瀉甘鹹,入腎、膀胱,同利水道,為臣藥;健脾祛濕以制水,所以用白朮苦溫健脾去濕,為佐藥;膀胱藏津液,氣化後就能排出,所以用肉桂辛熱為使藥,熱性藥配合熱性病症,引入膀胱以化解膀胱的氣,讓濕熱之邪都從小便排出(如果出汗、腹瀉後,體內津液不足而二便不利,就不能用五苓散,恐怕會再次損耗津液而加重陰虛,不要治療,二便自然會恢復通暢。

亦有大熱如狂,小便不利而用此湯者,欲使太陽隨經之邪直達膀胱,由溺而出也,大熱利小便,亦釜底抽薪之義。陳來章曰:治秘之道有三:一曰肺燥不能化氣,故用二苓、澤瀉之甘淡,以泄肺而降氣;一曰脾濕不能升精,故用白朮之苦溫,以燥脾而升精;一曰膀胱無陽不能化氣,故用肉桂之辛熱,以溫膀胱而化陰;使水道通利,則上可以止渴,中可以去濕,下可以泄邪熱也。李東垣曰:五苓散,太陽里之下藥也。

白話文:

也有大熱如狂,小便不通,而用此湯的,希望陽明經絡上的邪氣直接到達膀胱,再由小便排出。大熱而能利尿,也有釜底抽薪的道理。陳來章說:治療便祕的方法有三個:第一是肺燥不能輸布津液,因此要用甘淡的茯苓、澤瀉,以宣肺而下降肺氣;第二是脾濕不能上升精液,因此要用苦溫的白朮,以燥脾而升精;第三是膀胱無陽不能行氣,因此要用辛熱的肉桂,以溫暖膀胱而化散體內陰邪。水道暢通了,就可以解除上焦的乾渴症狀,中焦去除濕邪,同時也能把下焦的邪熱排出體外。李東垣說:五苓散是陽明胃經裡可以緩瀉的藥。

太陽高則汗而發之,下則引而竭之。渴者,邪入太陽本也,當下之,使從膀胱出也。小便利者不宜用,然太陽病熱而渴,小便雖利,亦宜五苓下之。又曰:邪在榮衛之間,謂之半表半裡,五苓散分陰陽膀胱經之半表半裡也,理中湯治吐瀉上下之半表半裡也。《活人》云:脈浮大是表證,當汗;其人發熱煩渴,小便赤,卻當下;此是表裡俱見,五苓散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陽氣盛則流汗,陽氣不足就導引引出汗液。口渴,是邪氣進入太陽經本體,應該導引讓邪氣從膀胱排出。小便通利的人不宜用利水藥,但太陽病發熱口渴,小便雖然通利,也應該用五苓散導引。又說:邪氣在榮衛之間,稱為半表半裡,五苓散可以分別導引陰陽膀胱經的半表半裡。理中湯治療吐瀉上下的半表半裡。《活人》說:脈浮大是表證,應該發汗;病人發熱煩渴,小便赤,卻應該導引,這是因為病在表裡,應該用五苓散治療。

五苓利水,何以能止渴生津?蓋濕熱壅於中焦,則氣不得施化,故津竭而小便不通也;用五苓利其小水,則濕熱下消,津回而渴止矣,亦《內經》通因通用之意。李東垣曰:傷飲者,無形之氣也,宜發汗、利小便,以導其濕;傷食者,有形之物也,輕則消化或損谷,重則方可吐下)。

白話文:

五苓散可以利水消腫,那麼它為什麼能夠止渴生津呢?因為濕熱壅滯在中焦,那麼氣就不能運化,所以津液枯竭而小便不通;使用五苓散來利尿,那麼濕熱就會向下消散,津液就會迴轉而止渴,這也是《內經》通因通用之意。李東垣說:傷飲是由於無形之氣引起的,應該發汗、利小便,以導除濕氣;傷食是由於有形之物引起的,輕則消化或減少穀物,重則纔可以使用催吐或瀉下的方法。

本方去桂,名四苓散李(東垣曰:無惡寒證,不可用桂。周揚俊曰:五苓為渴而小便不利者設,若不渴則茯苓甘草湯足矣,若但渴則四苓足矣);本方加辰砂,名辰砂五苓散:並治小便不利。本方加蒼朮,名蒼桂五苓散:治寒濕。本方加茵陳,名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黃,便秘煩渴。

白話文:

去掉肉桂,就叫做「四苓散」。李中梓說:沒有惡寒的症狀,就不可加入肉桂。周揚俊說:「五苓散」是針對口渴卻小便不順的情況而設置的,若是沒有口渴的症狀,那麼茯苓甘草湯就足夠了;若是隻有口渴的症狀,那麼「四苓散」就足夠了。

在原本的方子中加入辰砂,就叫做「辰砂五苓散」:這兩個方子都用來治療小便不順的情況。

在原本的方子中加入蒼朮,就叫做「蒼桂五苓散」:用來治療寒濕。

在原本的方子中加入茵陳,就叫做「茵陳五苓散」:用來治療濕熱引起的黃疸、便祕並口渴的情況。

本方加羌活,名元戎五苓散:治中焦積熱。本方加石膏滑石寒水石,以清六腑之熱,名桂苓甘露飲(《宣明》別見火門)。本方去桂、澤瀉,名豬苓散(《金匱》):治嘔吐,病在膈上,思飲水者。本方單用肉桂、茯苓,等分,蜜丸,名桂苓丸:治冒暑煩渴,引飲過多,腹脹便赤。

白話文:

在這個方劑中加入羌活,名稱叫做元戎五苓散:治療中焦積熱。在這個方劑中加入石膏、滑石、寒水石,來清除六腑之熱,名稱叫做桂苓甘露飲(《宣明》另見火門)。在這個方劑中去除桂枝、澤瀉,名稱叫做豬苓散(《金匱》):治療嘔吐,病在膈上,想要喝水的人。在這個方劑中單獨使用肉桂、茯苓,等份,做成蜜丸,名稱叫做桂苓丸:治療冒暑煩渴,喝太多水,腹脹大便赤紅。

本方單用澤瀉(五兩)、白朮(二兩),名澤瀉湯(《金匱》):治心下支飲,常苦眩冒。本方單用茯苓、白朮,等分,名茯苓白朮湯:治脾虛不能制水,濕盛泄瀉。再加郁李仁,入薑汁服,名白茯苓湯:治水腫。本方加川楝子,治水疝。本方加人參,名春澤湯;再加甘草(合四君子),亦名春澤湯:治無病而渴與病瘥後渴者。

白話文:

  1. 澤瀉湯:《金匱》中記載,此方單用澤瀉(五兩)、白朮(二兩),主治心下有積水,經常頭暈目眩。
  1. 茯苓白朮湯:此方單用茯苓、白朮,等分,主治脾虛不能制水,濕盛泄瀉。

  2. 白茯苓湯:在茯苓白朮湯的基礎上再加入郁李仁,以薑汁送服,主治水腫。

  3. 川楝子茯苓湯:在茯苓白朮湯的基礎上加入川楝子,主治水疝。

  4. 春澤湯:在茯苓白朮湯的基礎上加入人參,主治無病而渴與病情康復後口渴的人。

  5. 春澤湯(合四君子):在茯苓白朮湯的基礎上加入人參、甘草(合四君子),主治無病而渴與病情康復後口渴的人。

本方去桂,加蒼朮、甘草、芍藥、梔子黃芩、羌活,名二術四苓湯:能治表裡濕邪,兼清暑熱。本方倍桂,加黃耆如術之數,治傷暑大汗不止。本方加甘草、滑石、梔子,入食鹽、燈草煎,名節庵導赤散:治熱蓄膀胱,便秘而渴;如中濕發黃,加茵陳;水結胸,加木通。本方合益元散,治諸濕淋瀝。

白話文:

這個配方去除肉桂,加入蒼朮、甘草、芍藥、梔子、黃芩、羌活,稱為「二術四苓湯」:能夠治療表裡濕邪,兼清暑熱。這個配方加倍肉桂,加入黃耆至與蒼朮相同的分量,治療因暑熱而造成的大汗不止。這個配方加入甘草、滑石、梔子,加入食用鹽、燈草煎煮,稱為「節庵導赤散」:治療熱症累積在膀胱,便祕並口渴;如果體內濕氣過重而發黃,加入茵陳;水液聚集在胸腔,加入木通。這個配方合並益元散,治療各種濕淋瀝。

再加琥珀,名茯苓琥珀湯(謙甫:治小便數而欠小便頻而短也)。本方合平胃散,名胃苓湯,一名對金飲子:治中暑傷濕,停飲夾食,腹痛泄瀉,及口渴便秘此上下分消(其濕也。按:《機要》論泄瀉,有屬風、屬濕、屬寒、屬火,此因於外感者也;《三因》言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亦致溏瀉,此因於內傷者也;外則當調六氣,內則當調五臟。

白話文:

再加入琥珀,就叫做茯苓琥珀湯,湯方:(黃紀的意見):治療小便次數多,卻每次小便量少,而且小便頻繁的症狀。

這個湯方跟平胃散合起來,叫做胃苓湯,另一種名稱是「對金飲子」,治療中暑傷濕,飲水停滯加上食物不消化的情況,症狀是腹痛腹瀉,以及口渴便祕,這種病症是上下分開治療濕氣的方法之一。

(根據:《機要》中關於腹瀉的論述,腹瀉有分風、濕、寒、火四種,這是關於外感的論述;《三因》中提到七情感動,臟氣不平也會導致腹瀉,這是關於內傷的論述;外感應調和六氣,內傷應調和五臟。

又有因飲食所傷而泄者,法當消導;因風飧泄者,當解散;因痰積上焦,致大腸不固而泄者,當除痰;有脾胃氣虛而泄者,當補中益氣,使胃氣升騰,而泄自止)。本方合黃連香薷飲,名薷苓湯:治傷暑泄瀉。本方合小柴胡湯,名柴苓湯:治泄瀉發熱口渴,瘧疾熱多寒少,口燥心煩。

白話文:

另外,有一些人因為飲食不當而導致腹瀉,治療方法應該是以消食導滯為主;還有一些人因為風邪入侵而導致腹瀉,治療方法應該是驅散風寒;還有一些人因為痰飲積聚在上焦,導致大腸功能失調而腹瀉,治療方法應該是祛除痰飲;另外,還有一些人因為脾胃氣虛而導致腹瀉,治療方法應該是補益脾胃之氣,讓胃氣升騰,腹瀉自然就會停止。本方結合了黃連香薷飲,被稱為薷苓湯,用於治療暑期腹瀉;本方結合了小柴胡湯,被稱為柴苓湯,用於治療腹瀉,發熱口渴,瘧疾以熱症為主,寒症較少,口乾心煩。

以上三方,並加薑、棗煎。深師用本方治發白及禿落:術(一斤),桂(半斤),二苓,澤瀉(各四兩),更名茯苓朮散

白話文:

將以上三種藥方混合,並加入薑和棗煎服。古時候有很多醫師用這個方子治療頭髮花白和禿頭:木術一斤、桂皮半斤、茯苓和澤瀉各四兩,改名為茯苓木術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