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利濕之劑第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利濕之劑第十二 (2)

1. 豬苓湯

(仲景)

治陽明病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通(成氏曰:脈浮發熱,上焦熱也;渴欲飲水,中焦熱也;小便不利,熱結下焦,津液不通也。《準繩》曰:此浮字誤也,是脈字下脫一不字也。《活人》云:脈浮者,五苓散;脈沉者,豬苓湯。按:太陽篇五苓散,乃豬苓、茯苓、澤瀉加桂、術;陽明篇豬苓湯,亦三味加滑石、阿膠。

桂術辛甘為陽,主外,阿膠、滑石甘寒為陰,主內。但陽明為表之裡,不當言脈沉,又詳少陰篇: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雖不言脈沉,然少陰之脈必沉也,以此推之,成氏隨文誤釋明矣。昂按:豬苓湯味淡氣輕,雖三焦通用之藥,其實太陽藥也,成氏註釋深為當理。

仲景列之陽明篇,亦用治少陰渴利,取其降火行水,則利自止,煩渴自退,乃瀉少陰之腑,以安少陰之經,非正治少陰藥也。若謂其治少陰病,便為少陰藥,太陽亦有用四逆者,豈四逆便為太陽藥乎?且改脈浮為不浮,方書中無此文法):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下利不渴者,裡寒也;渴者,陽邪入里;心煩不眠,知挾熱也;咳而渴嘔,有停飲也;渴而(下利,知小便必不利,是熱邪已入膀胱也,宜利小便,則熱降而便實;通治濕熱黃疸,口渴溺赤)。

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一兩)

此足太陽、陽明藥也。熱上壅則下不通,下不通熱益上壅;又濕鬱則為熱,熱蒸更為濕,故心煩而嘔渴,便秘而發黃也。淡能滲濕,寒能勝熱,茯苓甘淡,滲脾肺之濕;豬苓甘淡,澤瀉鹹寒,瀉腎與膀胱之濕;滑石甘淡而寒,體重降火,氣輕解肌,通行上下表里之濕;阿膠甘平潤滑,以療煩渴不眠;要使水道通利,則熱邪皆從小便下降,而三焦俱清矣。

吳鶴皋曰:以諸藥過燥,故又加阿膠以存津液(按:徐之才曰:燥可去濕,桑白皮、赤小豆之類是也。王好古曰:滑石為至燥之劑。蓋皆以行水之藥為燥,而不以燥熱之藥為燥也。故陶隱居欲於十劑之外加寒熱二劑,愚所著《本草備要》,則以熱藥為燥劑,而以行水屬通劑矣。五苓瀉濕勝,故用桂術;豬苓瀉熱勝,故用滑石)。

白話文:

豬苓湯

此方出自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用於治療陽明病,症狀表現為脈浮、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通暢。 古人對其脈象的描述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脈浮,有人認為是脈不浮。 方中藥物作用於三焦,但實際上更偏向於治療太陽經的病症。 也可用於治療少陰病,表現為下痢持續六七天,咳嗽、嘔吐、口渴、心煩失眠等症狀,但需注意,此方並非專門治療少陰病的藥方。

少陰病中,下痢不口渴屬於裡寒,口渴則表示陽邪入侵內臟,心煩失眠說明夾雜熱邪,咳嗽、嘔吐、口渴則表示體內有停滯的飲邪。若口渴伴隨下痢,則說明熱邪已進入膀胱,此時需利尿通便,才能使熱邪下降。此方也能治療濕熱黃疸,症狀為口渴、小便赤黃。

方中藥物包括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一兩。此方兼顧足太陽經與陽明經,治療的原理是:上焦的熱邪壅塞導致下焦不通暢,下焦不通又加重上焦的熱邪;同時濕邪鬱結化熱,熱邪又蒸騰產生濕邪,因此出現心煩、嘔吐、口渴、便秘、黃疸等症狀。方中藥物性味平和,能滲濕、清熱,茯苓、豬苓、澤瀉能利水滲濕,滑石能清熱利濕,阿膠能滋陰潤燥,緩解心煩、口渴、失眠等症狀。 最終目的是使水道通暢,熱邪隨小便排出,使三焦恢復清淨。

後世醫家對此方用藥也有不同見解,有人認為方中藥物過於燥烈,故加阿膠以滋陰;也有人對燥的概念有不同理解,認為行水利濕的藥物並非燥熱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