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利濕之劑第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利濕之劑第十二 (3)

1. 茯苓甘草湯

(仲景)

治傷寒水氣乘心,厥而心下悸者。先治其水,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太陽證飲水過多,水停心下必悸;火畏水,故心惕惕然動,不自安也;亦治傷寒汗出不渴者經曰:傷寒汗出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此湯主之。汗而不渴,為邪熱未入里,故但解表、利水而兼和中);亦治膀胱腑咳,咳而遺溺。

茯苓,桂枝(二兩),甘草(一兩),生薑(三兩)

此足太陽藥也。淡能滲水,甘能寧心助陽,故用茯苓;辛能散飲,溫能發汗解肌,故用薑桂;益土可以制水,甘平能補氣和中,故用甘草(按:悸證,有過汗而悸者,有吐下而悸者,有氣虛而悸者。惟飲之為悸,甚於它邪,以水停心下,無所不入,侵於肺則咳,傳於胃為嘔,溢於皮膚為腫,漬於腸間為利。故經曰:先治其水,後治其厥。

厥為邪之深者,猶先治水,況病之淺者乎)。

本方去生薑,加白朮,名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仲景):治傷寒吐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搖者(逆滿氣衝,寒邪伏飲上搏於膈也,故令頭眩;沉為在裡,且既經吐下,復發其汗,則陽益虛而津液耗,故振搖也;與此湯導飲和中,益陽固衛;)《金匱》用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白話文:

茯苓甘草湯

此方用於治療因水液停滯於心下而導致心悸的傷寒病症。治療策略是先治水,再治心悸,否則水液積聚於胃中,就會引起腹瀉。 這也適用於汗出不渴的傷寒,以及膀胱咳喘並伴有尿失禁的情況。 方中茯苓能利水,甘草能寧心、助陽、益氣和中,桂枝與生薑則能發汗解表、溫陽散寒。

此外,若去掉生薑,加入白朮,則成為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用於治療傷寒病後,出現心下痞滿、氣逆衝胸、頭暈、脈沉緊等症狀,尤其在發汗後症狀加重者。 此種情況是因為寒邪和水飲停滯於膈上,導致氣機逆亂;而脈沉緊、身振搖則反映了因吐瀉、發汗而導致陽氣虛衰,津液耗損。此方能利水、和中、益陽,以固護正氣。 《金匱要略》也記載此方可治療心下痰飲、胸脅脹滿、目眩等症。

2. 小半夏加茯苓湯

(《金匱》。《三因》名大半夏湯)

治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水氣上逆則嘔,水停膈間則痞,上幹頭則眩,凌於心則悸)。

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

此足太陽、陽明藥也。半夏、生薑行水氣而散逆氣,能止嘔吐;茯苓寧心氣而泄腎邪,能利小便;火因水而下行,則悸眩止而痞消矣。

本方除茯苓,名小半夏湯(《金匱》):治支飲,嘔吐不渴;亦治黃疸(《金匱》云: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嘔吐,津液去,必渴,不可因渴而遽以為熱)。

本方除茯苓、生薑,加人參、白蜜,名大半夏湯《金匱》:治反胃,食入即吐(李東垣曰:辛藥生薑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之病;若胃虛穀氣不行,胸中閉塞而嘔者,惟宜益胃推揚穀氣而已,勿作表實用辛藥瀉之,故服小半夏湯不愈者,服大半夏湯立愈,此仲景心法也)。

白話文:

小半夏加茯苓湯

此方治療突然嘔吐、胃脘痞滿、膈肌下有積水、頭暈心悸等症狀(水氣上逆則嘔吐,水停留在膈肌則胃脘痞滿,水氣上衝頭部則頭暈,水氣犯心則心悸)。

藥方組成:半夏一升,生薑半斤,茯苓三兩。

此方是治療足太陽經和陽明經病證的藥方。半夏、生薑能化解水氣,散解逆氣,從而止嘔;茯苓能安撫心氣,排出腎臟的邪氣,利尿;水氣下降,則心悸、頭暈自然消除,胃脘痞滿也會消失。

除去茯苓,就是小半夏湯,用於治療支氣管積水引起的嘔吐,但患者不口渴;也可用於治療黃疸(《金匱要略》記載:嘔吐的病人通常口渴,口渴是想要解渴的表現,但此症患者反而不口渴,是因為心下有支氣管積水,故用小半夏湯治療。嘔吐會損耗津液,必然口渴,不可因為口渴就誤認為是熱證)。

除去茯苓和生薑,再加入人參和白蜜,就是大半夏湯,用於治療反胃,食物入口即吐(李東垣說:辛味藥物如生薑等能治療嘔吐,但只能治療上焦氣機壅塞、表邪實證的病;如果胃虛弱,穀氣運行不暢,胸中閉塞而嘔吐,則應該益氣健脾,推動穀氣運行,不要用辛味藥物瀉下,所以服用小半夏湯無效者,服用大半夏湯就能立即痊癒,這就是張仲景的醫學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