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5)

1. 鼻淵

(謂鼻出濁涕)

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鼻淵者,濁涕不止也,傳為衄蔑瞑目。(全文見診病傳變,又脈解精微論云:泣涕者腦也,故腦滲為涕。)

〔羅〕鼻中諸病,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濁涕不止。如湧泉不藏,久而不已,必成衄血之疾,,防風湯,主之。

防風(去蘆,一兩半),黃芩,人參,甘草(炙),川芎,麥門冬(去心。各一兩)

白話文:

膽經的熱氣向上傳到腦部,就會導致鼻淵,也就是鼻涕不斷流出來,嚴重的話還會流鼻血、眼睛看不清楚。

上細末,每服一錢,沸湯點服,食後服,日三。

〔丹〕治鼻淵。

南星,半夏,蒼朮,白芷,神麯,酒芩,辛夷,荊芥

嘗治一中年男子,右鼻管流濁涕,有穢氣、脈弦小,右寸滑,左手寸澀。先灸上星、三里、合谷,次以酒芩二兩,蒼朮、半夏各一兩,辛夷、細辛、川芎、白芷、石膏、人參、葛根各半兩,分七帖服之,全愈。此乃濕熱痰積之疾也。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沸水沖泡服用,飯後服用,一天三次。

【藥方】 治鼻淵。

南星、半夏、蒼朮、白芷、神麴、酒芩、辛夷、荊芥

曾經治療一位中年男子,右鼻孔流出濁液,帶有腥臭味,脈象弦細,右寸脈滑,左寸脈澀。先灸上星穴、足三里穴、合谷穴,然後用酒芩二兩,蒼朮、半夏各一兩,辛夷、細辛、川芎、白芷、石膏、人參、葛根各半兩,分七帖服用,病症痊癒。此乃濕熱痰積之症也。

〔仲〕肺中寒者吐濁涕。

〔無〕,蒼耳散,治鼻流濁涕不止,名曰鼻淵。

辛夷仁(半兩),蒼耳子(炒,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用蔥、茶清食後調服。

嚴云:,辛夷散,治鼻內壅塞,涕出不已,或氣息不通,或不聞香臭。

辛夷仁,細辛(去土葉),藁本(去蘆),升麻,川芎,白芷,木通(去節),防風,甘草

白話文:

如果肺部有寒氣,就會吐出濁濁的鼻涕。可以用蒼耳散來治療鼻涕不斷流出,這種病症叫做鼻淵。配方如下:辛夷仁半兩、炒蒼耳子二錢半、香白芷一兩、薄荷葉五分,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飯後用蔥茶調服。

另外,辛夷散可以治療鼻腔堵塞、鼻涕不斷流出、呼吸不順暢或聞不到香味的症狀。配方包括:辛夷仁、細辛(去除土葉)、藁本(去除蘆頭)、升麻、川芎、白芷、木通(去除節)、防風、甘草。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後茶清調服。

運氣,鼻淵皆屬熱。經云:少陰之復、甚則入肺,咳而鼻淵,治以苦寒是也。

〔《撮》〕鼻流清涕濁涕:上星(灸二七壯,清補濁瀉。)

〔《集》〕又法:上星,人中,風府(不愈,再取後穴。),百會,風池,風門,大椎。

鼻流臭穢:上星,曲差(灸之),合谷(不愈,取後穴。),人中,迎香

白話文:

每次服用藥粉兩錢,飯後用茶水調服。鼻子不通氣,鼻淵都是熱症。醫書上說,少陰經氣不通,嚴重時會影響肺部,導致咳嗽和鼻淵,治療要用苦寒藥物。如果鼻涕清稀或濃稠,可以用艾灸上星穴,清補濁瀉。也可以灸上星、人中、風府、百會、風池、風門、大椎等穴位。如果鼻涕有臭味,可以灸上星、曲差、合谷、人中、迎香等穴位。

2. 鼻鼽

(謂鼻出清涕)

〔丹〕肥人鼻流清涕,乃飲食痰積也。

蒼朮,片芩,南星,川芎,白芷,辛夷,甘草,

上或末或丸皆可,白湯下。

〔《本》〕治鼻塞清涕出,腦冷所致。

通草,辛夷(各半兩),細辛,甘遂,桂心,芎藭,附子(各一兩),

上細末,蜜丸,綿裹納鼻中,密封,勿令氣泄,丸如麻子稍加大,微覺少痛,效。搗姜為丸,即愈。

白話文:

如果鼻子流出清鼻涕,對於肥胖的人來說,是飲食積痰造成的。

可以用蒼朮、片芩、南星、川芎、白芷、辛夷、甘草,研成粉末或製成丸劑服用,用白開水送服。

治療鼻子堵塞、流清鼻涕,是腦部寒涼引起的。

可以用通草、辛夷(各半兩)、細辛、甘遂、桂心、芎藭、附子(各一兩),研成細末,用蜂蜜做成丸劑,用棉花包裹塞入鼻孔中,密封好,不要讓藥氣散失,丸劑大小如芝麻稍大,會感到輕微的疼痛,即可見效。用薑搗碎做成丸劑服用,就能痊癒。

〔無〕,辛夷散,治鼻塞腦冷,清涕不已。

細辛,川椒,乾薑,川芎,吳茱萸,辛夷,附子(各三分),皂角屑(半兩),桂心(一兩),豬油(六兩),

上煎豬脂成膏先一宿,以苦酒浸前八味,取入油煎附子黃色止,以錦裹塞鼻孔中。

運氣,鼻鼽有二:

一曰火攻肺虛鼻鼽。經云: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鼽衄鼻窒。又云:少陰司天,熱淫所勝,民病鼽衄嚏嘔。又云:少陽司天,火淫所勝,甚則鼽衄。又云:少陽之復,煩躁鼽嚏。又云:少陰司天,客勝則鼽嚏。又云:歲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鼽嚏。又云:金不及曰從革,從革之紀,其病嚏咳鼽衄,治以諸寒是也。

白話文:

「無」方,使用辛夷散,可以治療鼻子不通、腦袋冰冷,流鼻涕不止的症狀。藥方如下:細辛、川椒、乾薑、川芎、吳茱萸、辛夷、附子(各三分)、皂角屑(半兩)、桂心(一兩)、豬油(六兩)。先將豬油煎成膏,然後浸泡前八味藥材一整夜,再用豬油煎附子,直到附子呈現黃色為止。最後用錦布包裹藥材,塞進鼻孔中。

至於鼻鼽,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火攻肺虛鼻鼽。經書記載:少陰司天時,熱氣下降,肺氣上升,容易導致鼻鼽、鼻塞。又說:少陰司天時,如果熱氣過盛,就會導致鼻鼽、流鼻血、打噴嚏、嘔吐等症狀。還說:少陽司天時,火氣過盛,嚴重時也會導致鼻鼽、流鼻血。還有記載:少陽復位時,容易出現煩躁、打噴嚏等症狀。另外,少陰司天時,如果客邪入侵,也會導致打噴嚏。經書也提到:如果金氣不足,炎熱之氣就會肆虐,導致打噴嚏等症狀。又說:金氣不足會導致從革之氣,從革之氣盛行時,容易出現打噴嚏、咳嗽、鼻鼽、流鼻血等症狀,治療方法是以溫補寒氣為主。

二曰金助肺實鼻鼽。經云:陽明所至為鼽嚏,治以溫劑是也。

針灸鼻鼽獨取足太陽。經云:足太陽之別,名曰飛陽,去踝七寸,別走少陰,實則鼽窒頭背痛,取之所別是也。

〔《甲》〕鼻鼽不利,窒氣塞,喎僻,多涕,鼽衄有癰,迎香主之。鼻鼽不得息,不收涕,不知香臭,及衄不止,水溝主之。

白話文:

金氣有助於肺,導致鼻塞。經書說,陽明經到達的地方會出現鼻塞和打噴嚏,治療要用溫和的藥物。

治療鼻塞單獨使用足太陽經穴。經書說,足太陽經分支名為飛陽,位於腳踝上七寸,再分至少陰經。如果足太陽經氣血不通,就會出現鼻塞、頭部和背部疼痛,要取足太陽經分支上的穴位。

鼻塞不通暢,呼吸不順,鼻歪,流鼻涕,流鼻血並有瘡,迎香穴主治。鼻塞不能喘息,鼻涕止不住,聞不到香臭,鼻血不止,水溝穴主治。

3. 鼻瘜肉

〔無〕,羊肺散,治肺虛壅鼻生瘜肉,不聞香臭。

羊肺(一具),白朮(四兩),蓯蓉,木通,乾薑,川芎(各一兩,俱為末)

上五味,為細末,以水量打稀稠得所,灌肺中,煮熟焙乾,細研為末。食後米飲服二錢。

〔世〕瘜肉因胃中有食積,熱痰流注,治本,當消食積。

蝴蝶礬(二錢),細辛(一錢),白芷(五分),

白話文:

羊肺散主治肺虛導致鼻塞生瘜肉,聞不到香味。取羊肺一只、白朮四兩、蓯蓉、木通、乾薑、川芎各一兩,研磨成細粉,用水調成糊狀,灌入羊肺中,煮熟焙干,再研磨成細粉。飯後用米湯送服二錢。瘜肉的根本原因是胃中積食,熱痰流注,治療應以消食積為主。另外,可用蝴蝶礬二錢、細辛一錢、白芷五分,配合治療。

上為末,以綿裹藥納鼻中,頻頻換。又方,蝴蝶礬三分,虢丹一分,細辛一錢,如此法塞鼻。《三因方》單用枯礬末,面脂用綿裹少許,納鼻中,數日瘜肉與藥消落。

上鼻中用此藥塞,更以星、半、蒼朮、酒芩、連、神麯、辛夷、細辛、白芷、甘草,消痰積之藥服之為效也。

〔世〕,辛夷膏,治鼻生瘜肉,窒塞不通,有時疼痛。

辛夷葉(二兩),細辛,木通,木香,白芷,杏仁(湯浸去皮尖,研,各半兩)

白話文:

鼻子不通暢時,可以用棉花包裹藥粉塞進鼻孔,並經常更換。另外,也可以將白礬、雄黃、細辛等藥物混合後塞進鼻孔。單獨使用枯礬粉,用棉花裹少許面脂,塞進鼻孔,數日後鼻息肉會隨藥物消退。

鼻子塞住時,可以將藥物塞入鼻孔,並服用一些化痰消積的藥物,如星、半夏、蒼朮、酒芩、連翹、神麴、辛夷、細辛、白芷、甘草等,效果會更好。

治療鼻子長息肉、堵塞不通,甚至疼痛,可以使用辛夷膏。

辛夷葉、細辛、木通、木香、白芷、杏仁等藥物,將杏仁去皮尖,研磨成粉,各取半兩,混合在一起使用。

上用羊髓、豬脂二兩和藥,於石器內慢火熬成膏,取赤黃色,放冷,入龍腦、麝香各一錢,為丸,綿裹塞鼻中,數日內脫落,即愈。(此方有理。)

〔羅〕,輕黃散,治鼻中瘜肉。

輕粉,杏仁(湯浸,去皮尖及雙仁。各一錢),雄黃(半兩),麝香(少許)

上四味,用淨乳缽內先研杏仁如泥,後入雄黃、麝香同研極細勻,瓷合蓋定,每有患者,不拘遠近,夜臥用筋點粳米大在鼻中瘜肉上,隔一日夜臥點一次,半月見效。

白話文:

取羊髓、豬脂各二兩,與藥材混合,放在石器中以小火慢慢熬製成膏狀,直到呈赤黃色,放涼後加入龍腦、麝香各一錢,搓成丸狀,用棉花包裹後塞入鼻中,數日內會自行脫落,病症即可痊癒。這個方法十分有效。

輕黃散用於治療鼻中息肉。

將輕粉、杏仁(先用水浸泡,去除皮尖和雙仁,各取一錢)、雄黃(半兩)、麝香(少許)這四味藥材,用乾淨的乳缽研磨,先將杏仁研磨成泥狀,再加入雄黃、麝香一同研磨至極細且均勻,用瓷器蓋好密封保存。每當有患者,不論遠近,都可以在夜間睡覺時,用一根細線沾取米粒大小的藥粉,點在鼻中息肉上,隔一天晚上再點一次,大約半個月就會看到效果。

〔世〕鼻中有瘜肉,不聞香臭。瓜蒂、細辛等分為細末,以綿包如豆許,塞鼻中,須臾即通。有人患瘜肉垂出鼻外,用此藥即化為黃水,點滴至盡,三四日愈。《聖惠方》單用陳瓜蒂,以羊脂和敷上,日三次,效。〔《本》〕消鼻痔方。

瓜蒂(炒),甘遂(各四錢),白礬(枯),螺青(炒),草烏尖(各五分,炒)

上為末,用真麻油搜令硬些子,不可爛,旋丸如鼻孔大。用藥入鼻內令達痔肉上,其痔化為水,肉皆爛下,每日一次用,妙不可言。

白話文:

鼻子裡長瘜肉,聞不到香味和臭味。可以將瓜蒂和細辛等量磨成細粉,用棉花包成豆子大小,塞進鼻孔,很快就會通暢。有些人鼻瘜肉會垂到鼻孔外,用這個藥方就會化成黃水,慢慢滴完,三到四天就能痊癒。《聖惠方》裡也提到單用陳瓜蒂,用羊脂混合後塗抹鼻子,一天三次,也有效果。《本草綱目》記載一個消鼻痔的方子:將瓜蒂(炒)、甘遂(各四錢)、白礬(枯)、螺青(炒)、草烏尖(各五分,炒)研磨成粉,用麻油調成硬一點的藥丸,大小跟鼻孔差不多。將藥丸塞進鼻孔,讓它接觸到瘜肉,瘜肉就會化成水,肉也會慢慢腐爛掉,每天使用一次,效果非常好。

又方取鼻痔。

苦丁香(乃瓜蒂),赤小豆,丁香(各十四個)

上慢火焙乾為末,入腦子少許。口內先含水,次將小竹管吹藥入鼻中,如半盞茶時盡為度,候頭疼時取下。

上瓜蒂例。

取鼻痔。

芭豆(十二粒,去殼),陽起石(一錢),石蓮心(三十枚)

上為末,每用半字許,搐入鼻內。又用綿塊子蘸藥塞入鼻中,其痔肉化爛自出。

又方取鼻痔。

蠍梢(一錢),芭豆(去油,五粒),丁香(五粒),白丁香(七粒)

白話文:

另外一個方法可以治療鼻息肉:取苦丁香(也就是瓜蒂)、赤小豆、丁香各十四個,用慢火焙乾磨成粉末,加入少許腦子,先在口中含水,然後用小竹管吹藥粉進入鼻腔,持續半盞茶的時間即可,待頭疼時再取下。

另一個方法:取芭豆(去殼,十二粒)、陽起石一錢、石蓮心三十枚,磨成粉末,每次取半字許,用藥棉蘸藥粉塞入鼻中,息肉會自然化爛脫落。

還有一個方法:取蠍梢一錢、芭豆(去油,五粒)、丁香五粒、白丁香七粒。

上為細末,用螺青一字和勻,用內消膏藥溶開,入上件藥末搜丸,如龍眼核大。臨睡用一丸,安鼻內。

上芭豆例。

〔世〕治久患鼻瘡,膿極臭者。用百草霜研細,用冷水調服三錢。

〔《東》〕鼻中瘜肉,鼽衄:風池、風門、風府、人中、禾窌。

〔《甲》〕鼻中瘜肉不利,鼻額頞中痛,鼻中有蝕瘡,斷交主之。鼽衄涕出,中有懸癰瘜肉,內窒不通,不知香臭,素窌主之。鼻窒口僻,清涕出,不可止,鼽衄有癰,禾窌主之。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螺青並混合均勻,用內消膏藥溶解後,將藥粉製成龍眼核大小的丸藥,睡前服用一丸,塞入鼻孔中。

這是治療久患鼻瘡,膿液極其臭的藥方,用百草霜研磨成細粉,用冷水調服三錢。

另外,針對鼻中息肉、鼻出血等症狀,可針灸風池、風門、風府、人中、禾窌等穴位。

針對鼻中息肉不癒、鼻樑疼痛、鼻腔潰瘍等症狀,可針灸斷交穴。針對鼻出血、鼻腔中有息肉、鼻塞不通、嗅覺失靈等症狀,可針灸素窌穴。針對鼻塞、口歪、清涕不斷、鼻出血伴有膿腫等症狀,可針灸禾窌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