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英
《醫學綱目》~ 卷之八·陰陽臟腑部 (10)
卷之八·陰陽臟腑部 (10)
1. 穴法上
黃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虛者舉足取之,委陽者屈伸而索之,委中者屈而取之,陽陵泉者正豎膝予之齊,下至委陽之陽取之。取諸外經者,揄申而從之。黃帝曰:願聞六腑之病?岐伯答曰:面熱者足陽明病,云云。即前所謂內腑之病,而用合穴治之也。
(內腑病見針灸六腑條。)
白話文:
黃帝問道:要怎麼取穴呢?岐伯回答說:取三里穴要腳踝放低取穴;取巨虛穴要抬腳取穴;取委陽穴要屈伸腿部尋找;取委中穴要彎曲腿部取穴;取陽陵泉穴要正豎起膝蓋,與膝蓋齊平的地方取穴;取下至委陽穴的穴位,則在委陽穴的外面取穴。至於取外經穴位,則要伸展肢體,循經取穴。黃帝問道:我想知道六腑疾病的治療方法。岐伯回答說:臉發熱是足陽明經的病症……(以下省略,詳見針灸六腑條所述內腑疾病的治療方法),這些都是用合穴來治療內腑疾病。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