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綱目》~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6)
卷之二十七·肺大腸部 (6)
1. 酒齄鼻
〔羅〕,鉛紅散,治風熱上攻陽明經絡,面鼻紫赤,刺癮疹,俗呼肺風,以肺病在皮膚也。
硫黃,白礬灰(各五錢)
上細末,入黃丹少許,染與病人面色同,每上五分,津液塗之。洗漱罷,及臨臥再上。兼煎升麻湯下瀉青丸服之,除其本也。(升麻湯方見小兒痘,瀉青丸方見治虛實。)
〔《本》〕治肺風鼻赤皶。用老山楂為末,溶黃蠟等分和丸,彈子大。空心茶酒嚼下,半月效。忌酒炙爆。
〔《簡》〕治赤鼻。
枇杷葉(一兩,去毛,陰乾,新者佳,),梔子(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溫酒調下。早晨服先去左邊,臨臥服去右邊,效若神。
〔《衍》〕治酒皶風鼻上赤。將橘核微炒為末,每用二錢匕,研胡桃肉一個,同以溫酒調服,以知為度。(《圖經》云:胡桃性熱。)
海云:治酒皶鼻。用山茱萸暖腰膝,助水臟,除一切風,逐一切氣,破瘕。
治酒皶鼻。片腦(些),硫黃(明淨者,五分),枇杷葉(一錢),
上用豬臟去頭段一尺,用第二段一尺,割下臟上脂,煎成油,調和前藥末,入生臟內,兩頭縛定,掛當風處七日。用時將小針於臟上針孔捏出藥少許,用手敷患處,十日內全愈。
〔無〕,粉黃膏,治肺熱赤瘰,俗曰酒皶。
硫黃(一分,為末),蘿蔔(切去蓋,剜作穴子,入硫黃在內,以竹針蓋定,安正入糠火煨一宿,取出細研),輕粉,烏頭尖(各少許為末)
上研勻,以面油調,臥時敷,早晚洗去。以酥調,尤佳。
治酒皶鼻。用乳香、硫黃、細辛、輕粉等分為末,水調敷。
檳榔散,治鼻頭赤。
檳榔,硫黃(各等分),片腦(少許)
上為細末,用粗絹帛包裹,時時於鼻上搽磨,鼻聞其臭,效。又加蓖麻子肉為末,酥油調,臨睡時少許搽鼻上,使終夜得聞,效。
〔丹〕治酒皶。以桐油入黃連末,天釣藤燒灰,敷之。
〔《甲》〕鼻管疽發為病,腦空主之。
〔無〕鼻頭微白,亡血也。赤者,血熱也。酒客多有之。
白話文:
【酒齄鼻】
【羅】使用鉛紅散治療因風熱影響面部及鼻子,導致顏色變為紫紅,並出現刺癢疹狀,俗稱為肺風,因為肺部疾病影響到皮膚。硫磺和白礬灰各五錢,研磨成細粉後加入少量黃丹,調至顏色與患者臉色相同,每次使用五分,以唾液塗抹。洗漱後或睡前再塗一次。同時,煎煮升麻湯服用瀉青丸,從根本上治療疾病。
【本】針對肺風導致鼻子泛紅。取老山楂磨成粉末,與黃蠟等量混合製成彈珠大小的丸藥。空腹時用茶或酒吞服,約半個月會看到效果。需避免飲酒和辛辣食物。
【簡】治療紅鼻。枇杷葉一兩,去除表面絨毛後陰乾,新鮮的更佳;梔子半兩,一同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三錢,以溫酒調服。早晨服用可先改善左側,睡前服用可改善右側,效果顯著。
【衍】治療酒皶風導致鼻子泛紅。取適量炒熟的橘核磨成粉末,每次使用二錢,與一個核桃肉一同研磨,以溫酒調服,直到症狀改善為止。
【海雲】治療酒皶鼻。使用山茱萸溫暖腰部和膝蓋,幫助腎臟,去除所有風邪,驅除所有氣滯,消除積塊。
【無】粉黃膏,用於治療肺熱導致的紅色瘰癧,俗稱為酒皶。硫磺一分,蘿蔔切成合適大小,挖洞放入硫磺,以竹針封口,放入糠火中煨烤一夜後取出,細磨成粉。加入輕粉和烏頭尖少量,混合均勻後以麵油調和,睡前敷用,次日早起洗淨。以酥油調和,效果更佳。
【檳榔散】,治療鼻子泛紅。檳榔和硫磺各等量,片腦少量,一同磨成細粉。用粗布包裹,隨時摩擦鼻子,讓鼻子能聞到其味道,有效。也可添加蓖麻子肉,以酥油調和,睡前塗抹鼻子,讓其整晚都能聞到,效果顯著。
【丹】治療酒皶。將桐油與黃連末混合,加入天釣藤燒成的灰,敷於患處。
【甲】鼻子上的瘡病,由腦空引起。
【無】鼻子頂端微微泛白,是失血的徵兆。泛紅則是血液過熱。常見於嗜酒者。
2. 鼻得冷則黑
〔丹〕面鼻得冷則黑論,諸陽聚於頭,則面為陽中之陽,鼻居面中央,而陽明起於頞中,一身之血運到面鼻陽部,皆為至清至精之氣矣。酒性善行而喜升,大熱而有峻急之毒,多酒之人,酒氣熏蒸面鼻,血得酒為極熱,熱血得冷為陰氣所搏,汙濁凝結,滯而不行,宜其先為紫而後為黑色也。須用融化滯血,使得流通,滋生新血,可以運化,病乃可愈。
予嘗以酒製四物湯加酒炒片芩、陳皮、生甘草、酒紅花、生薑,煎,調下五靈脂末飲之。氣弱形肥者加酒黃耆,無有不應。(入好酒數滴為引使。)
白話文:
【鼻遇冷則變黑】
這段內容是丹溪先生對於面部尤其是鼻子遇冷會變黑的理論。他認為人體的陽氣大多聚集在頭部,因此臉部屬於陽氣最旺盛的地方,而鼻子位於臉部正中央,且陽明經脈起始於額頭。全身的血液運送到臉部和鼻子這些陽氣旺盛的地方,都是最純淨的氣質。
酒的特性是促進血液循環並且向上行,它性質非常熱烈且帶有強烈的毒性。常喝酒的人,酒氣會蒸發影響臉部和鼻子,使血液變得極熱。當熱血遇到冷空氣,被陰氣所困擾,就會形成污濁的凝結物,阻礙血液正常流動,所以臉色會先變成紫色,然後再變成黑色。要治療這種情況,必須讓凝滯的血液融化並重新流動,同時生成新的血液,這樣才能讓血液正常運行,疾病才能痊癒。
我曾經用酒來調製四物湯,並加入酒炒過的黃芩、陳皮、生甘草、酒紅花和生薑,煮沸後加入五靈脂粉調飲。對於體虛肥胖的人,我會添加酒炒過的黃耆。只要按照這種方式服用,沒有不見效的。(在服用時,加入幾滴好酒作為引導。)
3. 肩背痛
肩背痛屬肺分野病。經云:西風生於秋,病在肺腧,在肩背,故秋氣者病在肩背。又云:秋肺太過為病,在外則令人逆氣,背痛慍慍然是也。
〔垣〕《脈經》云:風寒汗出,肩背痛,中風小便數而欠者,風熱乘其肺,使肺氣鬱甚也,當瀉風熱以通氣,,防風湯,主之。
柴胡,升麻,黃耆(各一錢),防風,羌活,陳皮,人參,甘草(各五分),藁本,青皮(各三分),黃柏(一分),白蔻仁(二分),
上㕮咀,作一服,水煎,溫服食後。氣盛者宜服,面白脫色氣短者勿服。
肩背痛不可回顧,此手太陽氣鬱而不行,以風藥散之。
〔丹〕治一男子忽患背胛縫有一線痛起,上肩跨至胸前側脅而止,其痛晝夜不歇,不可忍,診其脈弦而數,重取豁大,左大於右。予意背胛小腸經也,此必思慮傷心,心臟未病而腑小腸先病,故痛從背胛起。及慮不能決,又歸之膽,故痛至胸脅而止。乃小腸火乘膽木,子來乘母,是為實邪。
詢之,果因謀事不遂而病。故用人參四分,木通二分煎湯,使吞龍膽丸數服而愈。
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全文見診病傳變。)
運氣,肩背痛皆屬火攻肺病。經云:歲火太過,民病肩背熱。又云:少陰司天,熱淫所勝,病肩背臑缺盆中痛。又云:歲金不及,其病內舍膺脅肩背,外在皮毛,治以寒劑是也。
針灸,肩背有二法:
其一取肺。經云: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又云:肺手太陰之脈,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是也。
其二取腎。經云:邪在腎則病肩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是也。
〔《玉》〕肩背痛連胛:胛縫(在背踹骨下,直腋縫尖及臂,取二寸半,瀉六吸。),五樞(二寸半,瀉八吸。)
〔世〕肩背胛痛:崑崙,懸鐘,肩井
〔《東》〕肩背頸項腋前痛,與胸相引者:湧泉(一分,見血,妙。),前腋(刺面上一寸。)
又法:氣舍(五分),天窌(灸),曲池(一寸半。),天井(五分),
〔《甲》〕肩背痹痛不舉,血瘀肩中,不能動搖,巨骨主之。肩背不可自帶衣,臂腕外側痛不舉,陽谷主之。肩背欲折,臑如拔,手不能自上下,養老主之。項背痛引頸,魄戶主之。肩痛胸滿淒厥,脊背急強,神堂主之。肩背髀痛,臂不舉,寒熱淒索,肩井主之。
〔通玄〕肩背痛,手三里主之。
〔《素》〕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者,曰肩背痛。(平人氣象論)
白話文:
[肩背痛]
肩背疼痛,根據中醫理論,屬於肺部問題的範疇。古籍記載:秋季的西風,會導致肺部疾病,而肺部疾病會影響到肩背,所以秋天易見肩背痛。另外,若秋季肺部功能過度亢進,會在外表上表現出氣逆、背痛等症狀。
元代醫家李杲在《脈經》中提及,若是因風寒引起出汗,肩背痛,以及小便頻繁且尿量少,這表示肺部受風熱侵襲,造成肺氣鬱結,應當用疏風清熱的方子,例如防風湯,來通暢肺氣。
防風湯的成分包括柴胡、升麻、黃耆、防風、羌活、陳皮、人參、甘草、藁本、青皮、黃柏、白蔻仁等。以上藥材研磨後混合,一次煎服,溫熱飲用,飯後服用。氣血旺盛的人適合服用,但面色蒼白、脫色,氣短者則不宜。
若是肩背痛到無法轉頭,這可能是手太陽經絡的氣血不順,需用風藥來散去阻滯。
明代醫家王肯堂曾治療一名男子,他背部突然出現一條線條般的疼痛,從肩部橫跨至胸前側邊肋骨,日夜疼痛不已。診斷其脈象弦數,重按則顯得寬大,左脈比右脈大。王肯堂認為,背部疼痛屬小腸經絡問題,這是因為思慮過多傷心,心臟雖未病,但小腸先受累,所以疼痛由背胛開始。當思考無法解決,情緒歸於膽,故疼痛延伸至胸脅。此為小腸之火乘膽木,子病犯母,實邪所致。
經詢問患者,確因事情不如意而病發。於是使用人參、木通煎湯,配合吞服龍膽丸,數次後病情痊癒。
兩陽一陰的病態,主驚恐,背痛且易打嗝。
根據運氣學說,肩背痛都與火邪攻肺有關。古籍記載,若火氣太盛,人們易感肩背熱痛。又說,若少陰司天,熱邪佔據上風,會導致肩背、臑缺盆中疼痛。再說,若金氣不足,病狀會內藏於胸脅、肩背,外現於皮毛,需用寒涼藥物治療。
針灸治療肩背痛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針對肺部。古籍記載,肺部疾病會引發喘咳、氣逆、肩背痛、出汗,治療上取肺經的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之內出血點。肺部手太陰之脈氣盛或有餘,會導致肩背痛、風寒汗出;氣虛則會肩背痛、寒冷、氣短,治療需辨別盛虛、熱寒,選擇適當的穴位。
另一種是針對腎部。古籍記載,腎部受邪,會導致肩背頸項痛、偶爾眩暈,治療上取湧泉、崑崙穴,看到出血點就針刺。
肩背痛連接胛縫,可取胛縫、五樞穴。
肩背胛痛,可用崑崙、懸鐘、肩井穴。
肩背頸項腋前痛,與胸相連,可用湧泉、前腋穴。
還有一種方法,取氣舍、天窌、曲池、天井穴。
若肩背痛且不能自行穿衣,臂腕外側痛,不能舉起,可用巨骨穴。肩背像要折斷,臑如被拔,手不能上下移動,可用養老穴。項背痛牽引頸部,可用魄戶穴。肩痛胸滿,淒厥,脊背緊張,可用神堂穴。肩背髀痛,臂不能舉,寒熱淒索,可用肩井穴。
肩背痛,可用手三里穴。
寸口脈中手促上擊,表示肩背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