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代醫學觀點看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牙關緊閉」可以說是傳統中醫特有的疾病,在現代醫學上並沒有單一完全對應的診斷疾病。
這通常是描述下頜(下巴)肌肉持續收縮、痙攣,導致嘴巴難以或無法張開的症狀,也就是所謂的張口困難。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來看,引起「牙關緊閉」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顳顎關節病、肌肉痙攣、關節盤移位等,可能導致下頜活動受限和疼痛。
牙齒或牙齦的嚴重感染、膿腫或全身性感染如破傷風會引起全身肌肉強直性痙攣,某些藥物(如精神科藥物)可能引起肌張力障礙。
既然這個是傳統中醫所說的疾病,實際上也真的有人會出現這種困擾,可以參考傳統中醫的看法,在遇到的時候就可以輕鬆地應付。
從中醫的觀點看牙齒緊閉口張不開
嘴巴緊閉、牙關咬緊、無法張口的症狀,雖然多數人沒有感受過,但這確實是存在的現象,而且也困擾了中國人千年以上。
這在古代被稱為「口噤」,所以類似名稱很多,如「牙關緊急」、「風口噤」、「中風口噤」、「噤風」、「噤急」、「牙關噤急」、「噤口」等。
這個現象,就算在現代社會,也很難定義是什麼疾病,而古人確實觀察到這種現象。 古人認為,常見有以下幾種原因:
1.外感風寒
最常見的機會就是,當一個人感冒傷寒的時候,有可能會出現這種種症狀,尤其是是寒性的感冒,伴隨出現發燒怕冷、頭痛、牙關緊閉、頸背僵硬,舌苔白,脈象浮緊或浮數。
這背後的原理,可以完全從經絡來理解,知道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
傳統中醫認為「寒主收引」,寒氣就像冬天的冰一樣,會讓萬物凝結、收縮。
當寒邪侵襲人體,會使得氣血凝滯,經絡不通,從而導致筋脈、肌肉攣急緊縮,產生疼痛和拘緊的感覺。
寒氣造成足陽明胃經、手陽明太陽經收引,當強大的寒邪來襲,氣血因寒而凝滯時,這條氣血最旺的經絡反應會特別明顯。
最終導致其循行所過的大肌肉群(如面部、頸部)發生強烈拘急。因此,牙關緊急首先定位在陽明經絡受邪。
此外,風寒外邪侵襲人體時,太陽經首當其衝(膀胱經、小腸經),寒邪束表,衛氣(相當於人體的防禦力)被遏製,無法正常溫煦肌表,所以會出現惡寒、發熱、無汗。
當寒邪鬱滯在太陽經,會導致項背部的經氣不通,出現「項背強几几」(脖子和後背僵硬不舒適)。
這種拘急的狀態會向上牽連到頭面部,並與直接受邪的陽明經相互影響,加劇了牙關緊閉的症狀。所以,外感風寒的口噤,常與項背強直同時出現。
最後,「手太陽小腸經」與「手少陽三焦經」,這兩條經絡的循行也經過面頰和耳前區域,它們的經氣受阻,會輔助加劇牙關周圍的氣血不暢。
2.裡熱壅盛
前面提到風寒的影響,古人也發現,體內過熱同樣會引發類似的症狀。
此時常伴隨頸項僵硬、背部拱起(角弓反張)、四肢抽搐、高燒、臉紅眼赤、嘴唇乾裂、大小便不暢,舌質紅、舌苔黃而乾,脈象多見弦數或沉數有力。
事實上,這類情況的發生率反而更高。根據雲端中醫多位會員回報的案例,明顯發現牙關緊閉的現象背後,往往與所謂「鐵三角化熱經絡型態」有關。
此型態的特徵是脾經與膀胱經偏虛,而肝經偏實,因而容易形成「氣血兩虛」並伴隨「痰濕內生」的體質。
換言之,身體一方面缺乏足夠的資源(氣血),另一方面通道又被「痰濕」等代謝廢物部分阻塞,導致氣血運行受限,進而出現上述症狀。
此外,這種經絡型態體內長期肝火,這會灼傷肝陰,陰液虧損無法制約陽氣,就會導致陽亢化風,即 「肝風內動」 。這個「風」的特性就是善行、數變、搖動,表現在身體上就是抽搐、震顫、強直。
這種經絡體質,發展到最後很容易化火,也就是是三焦經、大腸經、胃經、膽經出現實證,而這四條經絡,都會影響到面部的肌肉,而出現牙關緊閉。
所以,從經絡的角度,可以清楚地理解「裡熱壅盛」造成牙關緊閉的形成過程與原理。
從雲端中醫數十個牙關緊閉的經絡數據中發現,至少有50%以上屬於鐵三角經絡化熱型態,印證了這個事實。
由於鐵三角化熱經絡型態,很容易出現「陰虛」、「血虛」,所以古人認為陰虛火旺時會造成牙關緊閉,伴隨頭暈眼花、四肢抽搐或僵硬倒地、心煩、身體消瘦、舌紅少苔、脈沉細而數。多屬體內陰血不足,筋脈失養所致。
2025年10月期間有一位會員就分享,他說前一陣子,有一位朋友確實就出現這種嘴巴肌肉一直緊繃的感覺。
他當時幫這位朋友進行經絡檢測,感覺到非常的震驚,因為就是很清楚地到鐵三角,因為脾經與膀胱經的能量非常明顯的低下。
古人認為「肝氣鬱結」,體內痰邪壅盛,也會造成牙關緊閉,伴隨暈厥、四肢抽搐、全身僵硬、喉嚨有痰、呼吸急促,舌苔白膩,脈沉弦或弦滑。
這常與情緒壓抑、氣機不暢有關,而這也是鐵三角經絡型態常見的根源,所以可見鐵三角經絡型態是造成這種牙關緊閉的關鍵模型。
古人同時也發現,因為外傷跌打損傷、刀傷感染等,導致風毒入侵,會造成牙關緊閉、項背僵硬、四肢抽搐,臉部肌肉緊繃,這與現在醫學觀察的是一致的。
所以,從經絡與古人的理論來推斷,這種現象,確實是體內過寒或是過熱所造成的,只要平衡體內的寒熱,疏通相關的經絡,牙關緊閉的症狀就會快速且穩定改善。
相關的6個中醫證候與中藥方劑
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牙關緊閉的經絡型態,見於極寒的「陽虛經絡型態」,以及極熱的「鐵三角經絡化熱型態」,從實際上觀察,以鐵三角經絡化熱型態較為常見。
改善牙齒緊閉口張不開的41個中藥方劑清單
改善牙齒緊閉口張不開的16個食物清單
與牙齒緊閉口張不開的相關症狀或疾病
關於牙齒緊閉口張不開之相關中醫典籍
- 《秘傳證治要訣.口噤》:"因冒犯不正之氣,忽然手足逆冷,肌膚粟起,頭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錯言妄語,牙緊口噤,或頭旋暈倒,昏不知人,此是卒厥。…蘇合香圓灌之,候稍醒,以調氣散和平胃散服。"
 - 《濕熱病篇》:"濕熱證,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牽引拘急,甚則角弓反張,此濕熱侵入經絡脈隧中,宜鮮地龍、奏艽、威靈仙、滑石、蒼耳子、絲瓜藤、海風藤、酒炒黃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