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痰湯

DAO T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皇甫坦方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9%
肺經 24%
胃經 14%
心經 10%
肝經 10%
腎經 5%
大腸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2

方劑組成解釋

導痰湯中包含半夏,其主要原因如下:

  1. 燥濕化痰:半夏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導痰湯主治痰熱內盛、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半夏可有效清除痰濕,使痰液易於排出。
  2. 降逆止嘔:半夏還可降氣止嘔,對於因痰熱阻肺、氣機上逆所致的嘔吐,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導痰湯中常配伍生薑、茯苓等藥材,共同起到降逆止嘔的效果。

導痰湯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 燥濕化痰: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脾經,具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的功效。對於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狀,天南星能有效化解痰濕,使呼吸通暢。

二、 降逆止嘔:天南星還能降逆止嘔,對於痰濕上逆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天南星能有效抑制嘔吐,緩解不適。

因此,導痰湯中加入天南星,可以有效化痰止咳、降逆止嘔,達到治療痰濕阻肺、痰熱壅肺等症狀的效果。

導痰湯中包含枳實,主要基於其行氣消積的功效。

枳實性苦、酸,入脾、胃經,具有破氣消積、行氣止痛的作用。導痰湯主治痰熱壅肺,咳嗽氣喘,胸悶不舒,痰多粘稠難咯。枳實可疏通肺氣,消解痰熱,使痰液易於排出,同時緩解胸悶,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效果。

導痰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理氣化痰: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導痰湯中以半夏、茯苓為主,清熱化痰,但容易傷脾胃,而陳皮可以健脾理氣,防止藥物對脾胃的損傷,同時促進痰液的排出。
  2. 和中降逆: 陳皮能理氣和胃,對於痰液阻滯氣道,導致胸悶氣喘、噁心嘔吐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有助於促進痰液的順利排出,改善呼吸道症狀。

陳皮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強導痰湯化痰的作用,更能保護脾胃,使藥效更佳。

導痰湯中使用茯苓,主要有兩個原因:

  1. 燥濕化痰:茯苓味甘淡,性平和,入脾、肺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化痰止咳的功效。導痰湯主治痰濁壅肺,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等症,而茯苓的燥濕化痰作用,能幫助清除肺部的痰濁,使痰液容易咳出。
  2. 健脾利水:茯苓還有健脾利水的功效,能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減少痰液的生成。痰濁多源於脾胃濕濁,茯苓健脾利水,可從根源上減少痰液的產生。

因此,導痰湯中加入茯苓,既能化痰止咳,又能健脾利水,有效改善痰濕阻肺的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導痰湯」,主要成分包括半夏、天南星、枳實、陳皮、茯苓等。這些成分各具功效,協同作用,可有效治療痰飲。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能行氣化痰消痞,破氣除滿止痛,清熱化痰、平喘止咳。富含橙皮苷、鉀、鈣、維生素 C 等,有收斂、止瀉、解毒、利尿之功。此外,枳實還具有消食化積、補氣功效,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理氣行氣方面,陳皮能行氣、燥濕、化痰,常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止咳化痰方面,陳皮能溫化寒痰,宣肺止咳,常用於濕痰咳嗽,寒痰咳嗽等。健脾胃方面,陳皮能行氣止痛、健脾和中,常用於脾胃氣滯證。消食化積方面,陳皮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腸內積氣,常用於食積、消化不良等。燥濕方面,陳皮能燥濕化痰,理氣健脾,常用於胸中痰飲、脘痞腹脹、脾虛食少、嘔吐泄瀉等。活絡止痛方面,陳皮能活絡止痛,常用於脾胃氣滯較甚,脘腹脹痛較劇者。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中藥方劑「導痰湯」,主要成分是:半夏、天南星、枳實、陳皮、茯苓,主治功效是:痰飲是一種中醫病症,指體內積聚了過多的痰濕。痰飲可以分為有形痰飲和無形痰飲。有形痰飲是指可以咳出的痰液,無形痰飲是指不能咳出的痰液。痰飲的症狀包括:咳嗽、咳痰、咳聲帶血、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噁心、嘔吐、腹脹、腹瀉、小便不利、大便不通等。痰飲的治療方法包括:服用化痰藥物、針灸、拔罐、按摩等。

傳統服藥法


僵蠶1錢,瓜蔞1錢,牛蒡子1錢,陳皮8分,銀花8分,薄荷5分,澤瀉5分。
水煎,微冷服。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手腳冰冷半身不遂睡眠障礙牙齒緊閉口張不開手震顫動搖容易健忘四肢肌膚麻木口角自動會流口水心下胃脘部有跳動現象顏面神經麻痺動脈粥樣硬化氣喘癲癇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二尖瓣狹窄

相同名稱方劑


導痰湯, 出處:《脈因症治》卷二。 組成:台芎2兩,香附8兩,陳皮1兩,蘇葉1兩,乾薑1兩。 主治:痰註脅痛。

導痰湯, 出處:《百一》卷五引費達可方。 組成:白茯苓、桂心、半夏(湯洗10次)、乾生薑、橘紅、枳殼(炒香)、甘草各等分。 主治:痰飲。

導痰湯, 出處:《女科切要》卷二。 組成:半夏、南星、橘紅、枳實、茯苓、人參、菖蒲、竹茹、甘草。 主治:婦人肥白,痰閉子宮,月信準而不受胎,經來腹不痛。

導痰湯, 出處:《馬培之醫案》。 組成:制半夏1錢半,陳皮1錢,木香4分,當歸2錢,獨活1錢,五加皮1錢半,生白朮1錢半,淮牛膝1錢半,川芎8分,竹茹8分,生薑1片。 主治:濕痰攻註背俞,脊駝作痛.脈小滑者。

導痰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三。 組成:陳皮2錢,半夏(薑炒)2錢,白茯苓(去皮)3錢,白朮1錢5分(去蘆),香附2錢,青皮(去瓤)2錢,黃芩(炒)2錢,瓜蔞仁3錢,砂仁8分,黃連(薑炒)2錢,甘草8分。 主治:噯氣聲聞於外,胸膈悶,舌黑、因氣有痰者。

導痰湯,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一引皇甫坦方。 組成:半夏4兩(湯洗7次),天南星1兩(細切,薑汁浸),枳實(去瓤)1兩,橘紅,赤茯苓1兩。 主治:痰凝氣滯,胸膈痞塞,脅肋脹滿,頭痛吐逆,痰嗽喘急,不思飲食,以及頭暈,不寐,短氣,譫語,中風,痰厥,痰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