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指迷丸中含有半夏,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降逆止嘔: 半夏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指迷丸主要用於治療痰飲阻肺、氣逆喘咳、胸悶胸痛等症,而半夏可降胃氣,止嘔逆,助於緩解痰飲上逆所致的胸悶氣喘、咳嗽等症狀。
- 燥濕化痰: 半夏具有燥濕化痰的功效,可以清除痰飲,使肺氣通暢。指迷丸中的其他藥材,如茯苓、陳皮等,也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與半夏共同作用,能有效化痰止咳,改善呼吸道症狀。
指迷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性溫味辛,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指迷丸方中常配伍其他理氣藥材,如香附、枳殼等,共同作用於脾胃,促進脾胃氣機運化,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
2. 調和藥性:陳皮味辛能散,可調和藥性,避免其他藥材過於寒涼或燥烈,使藥效更溫和,不易產生副作用。此外,陳皮還能引導其他藥材藥力直達病所,提高藥效。
指迷丸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指迷丸屬於較為複雜的方劑,藥性偏寒涼。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寒涼之弊端的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能補脾益氣,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有助於藥物更好地被人體吸收,提高藥效。
指迷丸中加入茯苓,是基於其利水滲溼、健脾寧心之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心、肺經,具有利水滲溼、健脾寧心之功效。指迷丸主治心脾兩虛、神志恍惚、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茯苓在此方中起着利水滲溼,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作用。
茯苓能利水滲溼,去除體內過多的水溼,緩解心脾兩虛導致的痰溼阻滯,使心神寧靜,改善神志恍惚等症狀。同時,茯苓還能健脾益氣,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從而增強心脾功能,緩解心悸怔忡等症狀。
指迷丸中加入枳實,主要是因為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 消食化積:枳實味苦性寒,能理氣化痰,消食積滯,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改善效果。
- 行氣導滯:枳實還能行氣導滯,通利腸胃,對於氣滯血瘀、胸悶腹脹等症狀也有幫助。
指迷丸作為治療食積不化、脘腹脹滿等症的常用方劑,加入枳實正是為了發揮其消食化積、行氣導滯的作用,達到更好地治療效果。
指迷丸中包含玄明粉,主要是利用其吸附、收斂作用,達到治療腹瀉、痢疾的效果。
玄明粉,即芒硝,味苦鹹,性寒,入大腸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消腫止痛的功效。在指迷丸中,玄明粉能吸附腸道中的病菌、毒素,並收斂腸道,抑制腸蠕動,減少排泄,從而達到止瀉的效果。此外,玄明粉還能清熱解毒,改善腸道炎症,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指迷丸 」
中藥方劑「指迷丸」,主要成分包括:半夏、陳皮、甘草、茯苓、枳實和玄明粉。此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熱痰鬱結在大腸,出現胡言亂語的現象。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等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玄明粉:具有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通便、利水消腫、潤燥、軟堅、利尿通便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指迷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痰鬱結在大腸,出現胡言亂語的現象,由半夏、陳皮、甘草、茯苓、枳實和玄明粉組成,各味藥材具有不同的功效,相互配合,共同發揮清熱化痰,理氣行氣,化解痰熱的治療作用。
傳統服藥法
半夏、陳皮、甘草、白茯苓、枳實、玄明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指迷丸, 出處:《傷寒大白》卷二。 組成:半夏、陳皮、甘草、白茯苓、枳實、玄明粉。 主治:熱痰下結大腸,譫語。
指迷丸, 出處:《症因脈治》卷二。 組成:半夏4兩,茯苓3兩,廣皮3兩,枳殼1兩,玄明粉1兩,甘草5錢。 主治:消胃家上結之痰,化大腸下凝之垢。主治:痰飲攻註,四肢肩背,或爲麻木,軟痹腫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