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風散
DA PAI F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翼》卷二十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3-09-05
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組成
- 芫花
- 天雄
- 五加皮
- 白芷
- 紫菀
- 烏頭
- 附子
- 莽草
- 瓜蔞
- 荊芥
- 杜鵑
- 大戟
- 王不留行
- 麻黃
- 石斛
- 半夏
- 石南葉
- 山藥
- 藜蘆
- 狗脊
- 人參
- 川牛膝
- 肉蓯蓉
- 蛇牀子
- 菟蕬子
- 萆薢
- 車前子
- 秦艽
- 薏苡仁
- 五味子
- 獨活
- 藁本
- 柴胡
- 牡丹皮
- 柏子仁
- 川芎
- 白芍
- 吳茱萸
- 桔梗
- 杜仲
- 桂枝
- 橘皮
- 續斷
- 茯苓
- 細辛
- 乾薑
- 厚朴
- 茯神
- 山茱萸
- 防己
- 黃耆
- 花椒
- 巴戟天
- 高良薑
- 黃芩
- 當歸
- 水菖蒲
- 生地黃
- 通草
功效
- 發汗解表,祛風散寒。
主治
大排風散是一味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主治一切風冷。
風邪是指自然界中的風氣,它具有宣散、升浮的特性。風邪侵襲人體,會導致人體的氣血運行不暢,出現發熱、頭痛、咳嗽、流鼻涕、咽喉腫痛、肌肉酸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風邪侵襲人體的部位不同,會導致不同的疾病。例如,風邪侵襲頭面部,會導致感冒、頭痛、鼻塞、流鼻涕、咽喉腫痛等症狀;風邪侵襲肌肉、關節,會導致風寒感冒、風濕性關節炎等症狀;風邪侵襲皮膚,會導致皮膚瘙癢、蕁麻疹等症狀。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
- 《醫學入門》
- 《中醫學大辭典》
結論
大排風散是一味中藥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發汗解表、祛風散寒的功效,主治一切風冷。在使用本方時,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並注意孕婦慎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傳統服藥法
上為細散。
每服2錢,食前以溫酒調下,生薑、薄荷湯調服亦得。
忌生冷、雞、豬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大排風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五。 組成:天麻3兩,羚羊角屑3分,羌活1兩,防風1兩(去蘆頭),川芎1兩,甘菊花3分,山茱萸3分,薯蕷3分,細辛3分,藁本3分,獨活1兩,秦艽3分(去苗),麻黃1兩(去根節),枳殼1兩(麸炒微黃,去瓤),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蔓荊子3分,黃耆3分(銼),鹿角膠3分(搗碎,炒令黃燥),酸棗仁3分(微炒),丹參半兩,莽草半兩(微炙),地骨皮半兩,白鮮皮半兩,漢防己3分,桂心3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牛膝3分(去苗),薏苡仁3分,杜仲半兩(去皺皮,炙微黃,銼),石南半兩,當歸3分,生乾地黃3分,萆薢半兩(銼),側子3分(炮裂,去皮臍),蒼耳苗半兩,乾薑3分(炮裂,銼),阿膠3分(搗碎,炒令黃燥),犀角屑3分,人參3分(去蘆頭),白朮3分,川椒3分(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芷3分,茵芋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一切風。
大排風散, 出處:《千金翼》卷二十一。 組成:芫花20分,狼毒20分,栾荊20分,天雄(去皮)20分,五加皮20分,麻花20分,白芷20分,紫菀20分,烏頭(去皮)20分,附子(去皮)20分,莽草20分,茵芋20分,栝樓20分,荊芥20分,踯躅20分,荛花20分,大戟20分,王不留行20分,赤車使者20分,麻黃20分,石斛14分,半夏14分,石南14分,薯蕷14分,長生14分,藜蘆7分,狗脊7分,人參7分,牛膝7分,蓯蓉7分,蛇床子7分,菟絲子7分,萆薢7分,車前子7分,秦艽7分,薏苡4分,五味子4分,獨活4分,藁本4分,柴胡4分,牡丹4分,柏子仁4分,川芎4分,芍藥4分,吳茱萸4分,桔梗4分,杜仲4分,桂心4分,橘皮4分,續斷4分,茯苓4分,細辛4分,乾薑4分,厚朴4分,茯神4分,山茱萸4分,防己4分,黃耆4分,蜀椒4分,巴戟天4分,高良薑4分,紫葳4分,黃芩4分,當歸4分,菖蒲4分,乾地黃4分,通草4分。 主治:一切風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