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詞典》解釋「解表」的意思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3-11-20

名詞介紹


解表,即汗法[1]。汗法能解除在表之邪,故稱。

素問·至真要大論》:“汗出腠理邪氣乃去。”《靈樞·本神[2]》:“汗出則衛氣行,腠理開,邪不能入。”《金匱要略》:“汗出表解,乃可攻邪。”

解表法[3]是根據中醫學理論,通過發汗的方法,使人體陽氣[4]升發,腠理開泄,將外邪從表散發出去,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解表法適用於外感[5]風寒風熱等外邪侵襲所致的表證,症見發熱惡寒頭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腫痛舌苔薄白或黃、脈浮等。

解表法有發汗、解表散寒、解表清熱等多種方法。常用的發汗方法有:

  1. 蔥白生薑大蒜薄荷辛溫解表藥物煎湯內服。

  2. 用生薑、大蒜、蔥白等辛溫解表藥物熬膏外塗。

  3. 艾葉白酒熏蒸

  4. 用中藥蒸汽熏蒸。

  5. 針刺穴位,如大椎風池合谷等穴。

  6. 拔罐、刮痧等。

解表法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方法,但在使用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 辨證施治,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方法。

  2. 不可過度發汗,以免損傷正氣

  3. 對有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要慎用解表法。

  4. 孕婦、小兒、老年人等特殊人群,要慎用解表法。

解表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治療方法,但在使用時要注意辨證施治,不可盲目使用。如果有疑問,最好咨詢醫生。

參考資訊


  1. 汗法_汗法的治疗_医学百科

  2. 本神_百度百科

  3. 解表法【中医百科】

  4. 陽氣 -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5. 外感病证_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