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b Formula Database

中醫古籍記載主治「肺痿」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

肺痿是中醫古籍中記載的一種肺部疾病,多由肺熱灼津、肺陰虧損所致。主要症狀為咳嗽、痰中帶血、咯血、胸悶、氣短、喘息、聲音嘶啞等。

肺痿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如咳嗽、痰中帶血、咯血、胸悶、氣短、喘息、聲音嘶啞等。此外,還可以根據患者的舌象、脈象進行診斷。

肺痿的治療以清肺熱、滋肺陰、止咳化痰為主。常用中藥有桑葉、杏仁、冬瓜仁、百合、麥冬、玉竹、沙參、麥冬、天冬、百合、白及、白茅根、地黃等。

肺痿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戒菸限酒。
  2. 避免接觸粉塵、煙霧等有害物質。
  3. 注意飲食衛生,不吃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4.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勞逸結合,適當鍛鍊。
  5. 定期進行體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肺痿是一種嚴重的肺部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肺部纖維化、肺功能衰竭等嚴重後果。因此,如果出現肺痿的症狀,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

相關中藥方劑清單



生薑甘草湯

  • 1.《皇漢醫學》:「**《千金》生薑甘草湯,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金匱要略》)**
  • 2.《醫燈續焰》:「_千金生薑甘草湯_,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 3.《祖劑》:「用生薑(五兩)甘草(四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五枚)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 4.《金匱方歌括》:「千金生薑甘草湯,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 5.《備急千金要方》:「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方。
▼ 展開更多

炙甘草湯

  • 1.《皇漢醫學》:「**《外臺》炙甘草湯,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金匱要略》)**
  • 2.《皇漢醫學》:「《方輿輗》本方條曰:「此為仲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之聖方也。孫真人用之以治虛勞,王刺史用之以治肺痿。凡仲景諸方,無不變通如此。雖云變通,但此方之妙,在治結代脈,故一名復脈湯也。不論何病,凡脈結代者,皆可先用此方。詳言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結脈也。
  • 3.《醫方集解》:「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及肺痿,咳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脈動而中止,能自還者曰結,不能自還曰代,血竭虛衰,不能相續也;心中動悸,真氣內虛也。按:傷寒脈結代,與雜病不同,與此湯補氣血而復脈。肺氣虛則成痿,胃中津液之上供者,悉從燥熱化為涎沫,故咳唾多。)
  • 4.《成方切用》:「(仲景),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及肺痿,咳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脈動而中止,能自還者曰結,不能自還曰代。氣血虛衰,不能相續也。心中動悸,真氣內虛也。肺痿濁唾多者,以胃中之津液上供,悉從燥熱化為涎沫也。)寶鑑用治呃逆。
  • 5.《古今名醫方論》:「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外臺》又治肺痿,咳吐多,心中溫溫液液者。
▼ 展開更多

麥門冬湯

  • 1.《皇漢醫學》:「《肘後百一方》本方條曰:「治肺痿,咳唾涎沫不止,咽燥而渴。」

甘草乾薑湯

  • 1.《皇漢醫學》:「**肺痿吐涎沬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乾薑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金匱要略》)**
  • 2.《長沙方歌括》:「便知以大甘復陽主甘草而佐以乾薑之神也。推之殭蠶因風而死。取之以治中風。驢為火畜。大動風火。以伏流之阿水造膠。遂能降火而熄風。皆古聖人探造化之微也。仲景又以此湯治肺痿。更為神妙。後賢取治吐血。蓋學古而大有所得也。
  • 3.《金匱方歌括》:「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以此方溫之。若服湯已渴者。屬消渴。
  • 4.《先哲醫話》:「噦逆因胃寒者,宜丁香柿蒂湯,兼用龍眼丸為佳。因痰飲者,宜橘皮枳實生薑湯。肺痿吐涎沫者,與甘草乾薑湯,兼用皂莢丸。
  • 5.《退思集類方歌注》:「甘草乾姜(湯)溫肺氣,唾涎(唾涎沫者必有寒飲)溲數(氣化失令)且遺尿,(膀胱不藏)口無燥渴(知非熱邪)方宜服,水冷金寒此劑司。(此方之治肺痿,乃肺中有水飲寒邪者。若火灼金傷之肺痿,與此相反,不可誤施。)陽氣溫和津自化,(陰自陽生,津由氣化,若陽氣不布,陰津亦不得上供。
▼ 展開更多

黃耆建中湯

  • 1.《經方實驗錄》:「至《軌範》所云陰虛火旺,吐血咳嗽,確為肺痿,為肺癰,為血證,要略自有正治。請檢本書肺癰案所載,即可得其一隅。其案內附記之曹夫人惡寒盜汗,與陽虛虛勞幾無以異。然卒能以甘寒之藥愈之,其不混淆為一者,辨證之功也。後人誤稱此等證亦曰虛勞,於是有陽虛虛勞、陰虛虛勞之辨。

桂枝湯

  • 1.《祖劑》:「即桂枝湯去芍藥,加皂莢(一枚),去皮,炙焦,治肺痿吐涎沫。
  • 2.《醫學入門》:「傷寒無汗,或酒客誤服桂枝湯而嘔吐者,必吐膿血,為肺痿證。又有其病當汗,而適值失血及下利者,不可與麻黃湯,宜小劑桂枝湯頻頻飲之,體潤自然和解。
  • 3.《張氏醫通》:「炙甘草湯(玉函),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及肺痿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虛勞不足。汗出而悶。
  • 4.《醫通祖方》:「治傷寒脈結代,心動悸及肺痿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虛勞不足,汗出而悶。

小柴胡湯

  • 1.《祖劑》:「即小柴胡湯去半夏、大棗,加大黃、當歸、芍藥,治一切積熱、骨蒸、往來寒熱,及傷寒發汗不解、肺痿、咳嗽、婦人經水不通等症。
  • 2.《雜症會心錄》:「_小柴胡湯_(見肺痿並虛痿門)

芍藥甘草湯

  • 1.《醫方集解》:「本方去芍藥,加乾薑(一兩,炮),名甘草乾薑湯(仲景。別見寒門),《金匱》用此治肺痿肺冷,吐涎沫,小便數(以此溫之)。本方加附子,名芍藥甘草附子湯(仲景。別見寒門)。本方加黃芩,名黃芩芍藥湯(《機要》):治熱痢,腹痛後重,膿血稠黏,及鼻衄不止,脈洪數(此即仲景之黃芩湯除大棗)。

茵陳蒿湯

  • 1.《醫方簡義》:「肺病,咳嗽,肺癰,肺痿,喘,哮,失音,喉症方治四首

小半夏湯


甘草湯

  • 1.《備急千金要方》:「治肺痿涎唾多,出血,心中溫溫液液方(《翼方》名溫液湯)。
  • 2.《金匱玉函經二註》:「_千金甘草湯方_(要略注曰治肺痿之熱由於虛不可直攻)
  • 3.《證治針經》:「徐氏曰:余妄病肺痿,涎沫成碗,用《千金》一味甘草湯,服過半月,疾少而愈,但最難吃,三四日內,猝無速效耳。
  • 4.《顧松園醫鏡》:「《金匱》云:其人咳,口中有濁唾涎沫,脈數虛者,此為肺痿。或從汗出,或從嘔吐,或從消渴,小便利數。或從便難,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治肺痿,大要當以甘草湯調和營衛為君,臣以潤燥、清熱、降氣、消痰之劑,煎膏時時噙化,緩以圖之,方可挽回於萬一。若大驅涎沫,欲求速效,反速斃也。

桔梗湯

  • 1.《醫通祖方》:「治冬時伏邪發於少陰,咽痛不差,及風熱肺氣不清,喘嗽,喉中介介如梗狀,肺痿、肺癰初起並得服之。
  • 2.《雜病源流犀燭》:「_犀角桔梗湯_,〔肺痿〕黃耆,石斛,天冬,麥冬,百合,山藥,犀角,通草,桔梗,黃芩,杏仁,秦艽
  • 3.《類證治裁》:「〔肺痿〕,犀角桔梗湯,黃耆,石斛,天冬,麥冬,百合,山藥,犀角,通草,桔梗,黃芩,杏仁,秦艽
  • 4.《皇漢醫學》:「《證治摘要‧肺痿肺癰篇》曰:「桔梗湯加薏苡仁則尤有效。一男兒六歲,患肺癰,吐膿血。與桔梗湯加薏苡及犀角,每日使食薏苡粥及鯉魚膾、乾柿等。十餘日,膿血日減,月餘痊愈。」
  • 5.《祖劑》:「○如心胸痞者,加枳實。○如膚痛者,加黃耆。○如面目腫者,加茯苓。○如咽痛者,加鼠黏子、竹茹。○如肺痿者,加阿膠,能續氣。○如發癍者,加防風、荊芥。○如聲不出者,加半夏。

紫菀散

  • 1.《醫學答問》:「紫菀散,潤肺止嗽並治肺痿。(陽火人忌用。)
  • 2.《醫學心悟》:「潤肺止嗽,並治肺痿。
  • 3.《醫學入門》:「紫菀散中知貝母,參梗茯苓阿膠許,甘草五味生薑煎,善治虛咳成肺痿。(見七卷)
  • 4.《景岳全書》:「(海藏),紫菀散,治嗽中有血,虛勞久嗽肺痿。
  • 5.《醫醫偶錄》:「_紫菀散_,潤肺止嗽,並治肺痿。
▼ 展開更多

柴胡桂枝乾薑湯

  • 1.《皇漢醫學》:「《類聚方廣義》本方條曰:「凡勞瘵、肺痿、肺癰、癰疽、瘰癧、痔漏、結毒、梅毒等證,經久不愈,漸就衰憊,胸滿乾嘔,寒熱交作,動悸煩悶,盜汗自汗,痰嗽乾咳,咽乾口燥,大便溏泄,小便不利,面無血色,精神困乏,不耐厚味者,宜此方。」

溫膽湯

  • 1.《本草備要》:「甘而微寒。開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涼血除熱。治上焦煩熱(皮入肺,主上焦。溫膽湯用之),溫氣寒熱,噎膈嘔逆(胃熱),吐血衄血(清肺涼胃,齒血不止,浸醋含之),肺痿驚癇(散肝火),崩中胎動(涼胎氣)。
  • 2.《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沈(南潯,三十三歲),凡外邪入肺而咳嗽者,可用表散肺氣。若內傷累及於肺致咳者,必從內傷治(此係中虛咳嗽,用藥純粹以精。)汗之則泄陽氣,肺痿食減音低,顯然藥誤。

桂枝加厚朴杏子湯

  • 1.《張卿子傷寒論》:「內熱者。服桂枝湯則吐。如酒客之類也。既亡津液。又為熱所搏。其後必吐膿血。吐膿血。謂之肺痿。金匱要略曰。熱在上焦為肺痿。謂或從汗。或從嘔吐。重亡津液。故得之。

華蓋散

  • 1.《三因極一病證方論》:「治肺虛,或感風寒暑濕,及勞逸抑鬱,憂思喜怒,飲食飢飽,致臟氣不平,咳唾膿血,漸成肺痿,憎寒發熱,羸瘦困頓,皮膚甲錯,將成勞瘵。

小青龍加石膏湯

  • 1.《金匱方歌括》:「立麥門冬湯一方。皆預治肺痿之法也。師為有表邪而肺郁。恐成痿與癰者。立射干湯一法。為無外邪而氣上逆者。恐其成癰。立皂莢丸一法。為有外邪而預理其肺者。立厚朴麻黃湯一法。有外邪而復有內熱者。立澤漆湯一法。皆預治肺氣不令成痿癰之意也。又為有外邪而肺脹急。

葦莖湯

  • 1.《成方便讀》:「葦莖湯,葦莖(二升),苡仁(半升),桃仁(五十粒),瓜瓣(半升),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葦莖,得五升。去滓,內諸藥,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當吐如膿。治咳吐臭痰膿血,胸中隱隱作痛,煩滿甲錯,此湯主之。夫肺癰、肺痿二證,《金匱》論之甚詳,大抵肺癰屬實,肺痿屬虛。

滋陰降火湯

  • 1.《脈訣新編》:「數脈為陽熱可知,只將君相火來醫。實宜涼瀉虛溫補,肺病秋深卻畏之。寸數咽喉口舌瘡,吐紅咳嗽肺生瘍。當關胃火併肝火,尺屬滋陰降火湯(數脈主府,有力實火,無力虛火,浮數表熱,沉數里熱,氣口數實肺癰,數虛肺痿。補註:有力實熱,無力虛瘡,數至七八,邪盛虛多)。

蘇合香丸

  • 1.《醫燈續焰》:「_和劑蘇合香丸_,療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利,時氣,鬼魅瘴瘧,赤白暴痢,瘀血月閉,痃癖,疔腫,驚癇,鬼忤中人,小兒吐乳,大人狐貍等病。又治中風卒僕,九竅閉塞,並百邪暴乘,腹痛下利,開關避邪之藥也。
  • 2.《兒科要略》:「(六)蘇合香丸,治傳屍,骨蒸,殗殜(傳屍癆之一),肺痿,疰忤,狐鬼邪祟,驚癇,中風,痰厥,心腹猝痛,昏迷僵仆,寒證氣閉,寒霍亂吐利,時氣瘴瘧,赤白暴痢,婦人瘀血,經閉,小兒驚搐,吐乳,療痃癖疔腫。
  • 3.《幼幼新書》:「太醫局,蘇合香丸,療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利,時氣鬼魅,瘴瘧,赤白暴利,瘀血月閉,痃癖,丁腫,驚癇,鬼忤中人;小兒吐乳,大人狐貍等病方。
  • 4.《保嬰撮要》:「_蘇合香丸_,治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痢,驚癇客忤等症。
  • 5.《普濟本事方》:「療傳屍、骨蒸、殗殜,肺痿,疰忤、鬼氣,卒心痛,霍亂吐利,時氣鬼魅,瘴瘧,赤白暴利,瘀血月閉,痃癖下腫,驚癇,鬼忤中人,小兒吐乳,大人狐貍等病。
▼ 展開更多

滾痰丸

  • 1.《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唐(江寧,二十九歲),病人述上年夏五月住直隸白溝河,北省不比南地,雨濕熱蒸,夜坐寒侵,即寒熱亦是輕邪,醫用滾痰丸下奪,表邪結閉,肺痿音啞,喉痛咽物艱難,仿徐之才輕可去實,有氣無味之藥。(氣走陽,味走陰,輕揚肅上,取氣輕力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