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金鰲

《雜病源流犀燭》~ 卷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七 (5)

1. 治汗方四十一

當歸六黃湯,〔總治〕當歸,熟地,生地,黃芩,黃柏,黃連(各一錢),黃耆(二錢)

五味子湯,〔腎汗〕五味,山萸,龍骨,牡蠣,首烏,遠志,五倍子,地骨皮

白話文:

當歸六黃湯主要由當歸、熟地、生地、黃芩、黃柏、黃連(各一錢)、黃耆(二錢)組成,用於治療各種疾病。五味子湯則用於治療腎虛汗出,主要成分包括五味子、山萸肉、龍骨、牡蠣、首烏、遠志、五倍子、地骨皮。

黃耆六一湯,〔肺汗〕黃耆(六錢),炙草(一兩),共為末,每五錢,煎服。

補中益氣湯,〔脾汗〕人參,黃耆,歸身,白朮,升麻,柴胡,陳皮,甘草

白芍湯,〔肝汗〕白芍,棗仁,烏梅

白話文:

黃耆六一湯用於治療肺汗,將黃耆六錢、炙草一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煎服。補中益氣湯用於治療脾汗,包括人參、黃耆、歸身、白朮、升麻、柴胡、陳皮、甘草。白芍湯用於治療肝汗,包含白芍、棗仁、烏梅。

天王補心丹,〔心汗〕人參(五錢),當歸,五味子,天冬,麥冬,棗仁,柏子仁(各一兩),茯苓,遠志肉,丹參,元參,桔梗(各五錢),熟地(四兩),黃連(二兩),蜜丸,硃砂為衣,燈心、竹葉湯下三錢。

玉屏風散,〔衛氣汗〕防風,黃耆(各一兩),白朮(二兩),共為末,每服五錢,加姜三片煎。

白話文:

天王補心丹是用人參、當歸、五味子、天冬、麥冬、棗仁、柏子仁、茯苓、遠志肉、丹參、元參、桔梗、熟地、黃連製成蜜丸,外面包覆硃砂,以燈心和竹葉湯送服,每次三錢。玉屏風散則是用防風、黃耆、白朮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三片薑煎服。

補氣運脾丸,〔胃汗〕人參(二錢),白朮(三錢),茯苓,橘紅(各一錢半),黃耆(一錢),砂仁(八分),炙草(四分),半夏(一錢無痰不用),姜(三),棗(二)

無比山藥丸,〔腎虛〕赤石脂,茯神,山萸,熟地,巴戟肉,牛膝,澤瀉(各二兩),菟絲子,杜仲,山藥(各三兩),蓯蓉干(一兩),五味子(兩半),蜜丸酒下三錢。

白話文:

補氣運脾丸適合胃汗症患者,以人參、白朮、茯苓、橘紅、黃耆、砂仁、炙草、半夏(無痰者不用)、薑、棗等藥材組成。無比山藥丸則針對腎虛患者,用赤石脂、茯神、山萸、熟地、巴戟肉、牛膝、澤瀉、菟絲子、杜仲、山藥、蓯蓉干、五味子等藥材製成蜜丸,每次服用三錢,酒送服。

調榮活絡飲,〔經絡汗〕大黃,當歸,牛膝,杏仁泥(各二錢),赤芍,紅花,羌活,生地(各一錢),川芎錢半,桂枝(三分)

黃耆建中湯,〔陽虛〕黃耆,肉桂(各錢半),白芍(三錢),炙甘草(一錢),煨姜(三片),棗(二枚),飴糖(一茶匙),若嘔及便溏,不用飴糖。

白話文:

調榮活絡飲,用大黃、當歸、牛膝、杏仁泥(各兩錢)、赤芍、紅花、羌活、生地(各一錢)、川芎一錢半、桂枝三分。黃耆建中湯,用黃耆、肉桂(各一錢半)、白芍三錢、炙甘草一錢、煨姜三片、棗兩枚、飴糖一茶匙。如果嘔吐或大便稀溏,就不用飴糖。

耆附湯,〔氣虛〕黃耆,附子(各二錢),姜(十片)

十全大補湯,〔病後〕肉桂,炙草,黃耆,白芍,當歸,川芎,人參,白朮,熟地,茯苓,姜,棗

調衛湯,〔津脫〕麻黃根,黃耆(各一錢),羌活(七分),歸尾,生甘草,黃芩,半夏(各五分),麥冬,生地各(三分),豬苓(二分),蘇木,紅花(各一分),五味子(七粒)

白話文:

耆附湯是用來治療氣虛的方劑,含有黃耆和附子各二錢,以及十片薑。十全大補湯是用來治療病後虛弱的方劑,含有肉桂、炙草、黃耆、白芍、當歸、川芎、人參、白朮、熟地、茯苓、薑和棗。調衛湯是用來治療津液虧損的方劑,含有麻黃根、黃耆各一錢,羌活七分,歸尾、生甘草、黃芩、半夏各五分,麥冬、生地各三分,豬苓二分,蘇木、紅花各一分,五味子七粒。

理中降痰湯,〔痰盛〕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半夏,乾薑,蘇子

涼膈散,〔火蒸〕

白朮散,〔酒風〕牡蠣(三錢),白朮(一兩二錢半),防風(一兩半)

四物湯,〔頭汗〕川芎,當歸,地黃,白芍

額汗方,〔額汗〕丹參,當歸,茯神,地黃,棗仁,黃耆,白芍,圓眼

黃耆湯,〔陰陽偏勝〕蜜黃耆(二錢二分),生地,麻黃根,茯苓,天冬(各一錢半),當歸(錢二分),麥冬(一錢),五味子,浮麥,甘草(各七分),防風(五分)

白話文:

  1. 理中降痰湯,用於痰多的人,成分包括: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半夏、乾薑、蘇子。

  2. 涼膈散,用於火氣上蒸的人,成分包括:牡蠣(三錢)、白朮(一兩二錢半)、防風(一兩半)。

  3. 白朮散,用於酒風的人,成分包括:牡蠣(三錢)、白朮(一兩二錢半)、防風(一兩半)。

  4. 四物湯,用於頭部出汗的人,成分包括:川芎、當歸、地黃、白芍。

  5. 額汗方,用於額頭出汗的人,成分包括:丹參、當歸、茯神、地黃、棗仁、黃耆、白芍、圓眼。

  6. 黃耆湯,用於陰陽不平衡的人,成分包括:蜜黃耆(二錢二分)、生地、麻黃根、茯苓、天冬(各一錢半)、當歸(錢二分)、麥冬(一錢)、五味子、浮麥、甘草(各七分)、防風(五分)。

正氣湯,〔陰火〕炒知母,黃柏(各錢半),炙草(五分)

二甘湯,〔胃熱〕生甘草,炙甘草,五味子,烏梅等分,共為末,每五錢,加姜二片、棗二枚煎。

丹溪治汗湯,〔表虛〕防風,黃耆,白朮,牡蠣粉,麻黃根(等分)

勝濕湯,〔濕邪〕蒼朮,厚朴,半夏(各錢半),藿香,陳皮(各七分半),甘草(五分),姜(七),棗(二)

白話文:

正氣湯用陰火炒知母和黃柏,各用錢半,炙草用五分。二甘湯用生甘草、炙甘草、五味子、烏梅等分,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加姜二片、棗二枚煎服。丹溪治汗湯用防風、黃耆、白朮、牡蠣粉、麻黃根等分。勝濕湯用蒼朮、厚朴、半夏各用錢半,藿香、陳皮各用七分半,甘草用五分,姜用七片,棗用兩枚。

小半夏湯,〔水結胸〕

調胃承氣湯,〔胃實〕

八物湯,〔手足汗〕

牡礬丹,〔又〕牡蠣粉,黃丹(各二兩),枯礬(四兩),共為末,遇夜用手捏藥擦汗處,數次愈。

奪命散,〔血汗〕硃砂,寒水石,麝香,等分為末,每五分,新汲水調下,又名定命散。

白話文:

小半夏湯用於水結胸,調胃承氣湯用於胃實,八物湯用於手足汗。牡礬丹,又名牡蠣粉、黃丹,枯礬各取二兩、四兩,研磨成粉末,夜間用手捏取藥粉擦拭汗出處,反覆使用即可痊癒。奪命散,用於血汗,硃砂、寒水石、麝香等份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分,用新鮮水調服,又名定命散。

妙香散,〔又〕茯苓,茯神,山藥,黃耆,姜遠志(各一兩),人參,桔梗,甘草(各五錢),硃砂(三錢),木香(二錢半),麝香(一錢),共為細末,每二錢,蓮肉煎湯調下,酒亦可。

蝟皮散,〔又〕刺蝟皮燒灰,每米飲調下二三錢,肉煮食之,更妙。

耆陳湯,〔黃汗〕石膏(二錢),黃耆,赤芍,茵陳草,麥冬,豆豉(各一錢),甘草(五分),姜(五片)

白話文:

妙香散由茯苓、茯神、山藥、黃耆、姜遠志各一兩,人參、桔梗、甘草各五錢,硃砂三錢,木香二錢半,麝香一錢組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以蓮肉煎湯調服,也可使用酒調服。

蝟皮散則以刺蝟皮燒成灰,每次服用二三錢,以米飲調服,亦可將刺蝟肉煮食,效果更佳。

耆陳湯則由石膏二錢,黃耆、赤芍、茵陳草、麥冬、豆豉各一錢,甘草五分,生姜五片組成。

大柴胡湯,〔手足汗〕柴胡,黃芩,白芍,大黃,枳實,半夏,姜,棗

安腎丸,〔楝〕胡蘆巴,補骨指,川楝肉,茴香,續斷(各一兩半),杏仁,桃仁,山藥,茯苓(各一兩),密丸,鹽湯下。又有三味安腎丸,補骨指、茴香、乳香等分,蜜丸,鹽湯下。

桂枝附子湯,〔亡陽〕桂枝,附子,白芍,炙草,姜,棗

白話文:

大柴胡湯用柴胡、黃芩、白芍、大黃、枳實、半夏、薑、棗等藥材組成,用於治療手足出汗的症狀。安腎丸則以胡蘆巴、補骨指、川楝肉、茴香、續斷、杏仁、桃仁、山藥、茯苓等藥材製成蜜丸,用鹽湯送服,也有三味安腎丸,由補骨指、茴香、乳香等分製成蜜丸,鹽湯送服。桂枝附子湯由桂枝、附子、白芍、炙草、薑、棗等藥材組成,用於治療亡陽症狀。

陶氏再造散,〔又〕人參,黃耆,桂枝,附子,細辛,羌活,防風,川芎,炙草(各一錢),姜(三),棗(二),煎至半,入炒芍藥(一錢),再煎二三沸溫服。

四制白朮散,〔盜汗〕白朮四兩分四包,以黃耆、石斛、牡蠣、小麥麩各一兩,各炒白朮為黃色,只取白朮為末,每三錢,粟米湯調下,盡服為妙。

牡蠣散,〔又〕煅牡蠣,黃耆,麻黃根,等分,銼,每五錢,浮麥百粒同煎服。又方,牡蠣粉、白朮、防風等分為末,酒服三錢,盜汗即止。

白話文:

陶氏再造散,[其中包含]人參,黃耆,桂枝,附子,細辛,羌活,防風,川芎,炙草(各一錢),生薑(三片),紅棗(二枚),先煎至半熟,加入炒芍藥(一錢),再煎煮二到三次,溫服。

四制白朮散,[針對盜汗],取白朮四兩分成四份,以黃耆、石斛、牡蠣、小麥麩各一兩,分別將白朮炒至黃色,只保留白朮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粟米湯調服,完全服用爲好。

牡蠣散,[也針對盜汗],包含煅牡蠣,黃耆,麻黃根,等量分,研磨,每次五錢,與浮麥一百粒一同煎煮服用。又一配方,牡蠣粉、白朮、防風等量研磨成粉末,用酒服三錢,盜汗即可停止。

參耆湯,〔又〕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白扁豆,山藥,陳皮,葛根,半夏曲,甘草(各一錢)

當歸地黃散,〔又〕當歸,熟地,生地,酒白芍,白朮,茯苓,蜜黃耆(各一錢),密黃柏,蜜知母,陳皮(各八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棗(一枚),浮小麥(一撮)

龍膽散,〔又〕龍膽草,防風,等分為末,每一錢,臨臥米湯調下。

白話文:

參耆湯由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白扁豆、山藥、陳皮、葛根、半夏曲、甘草各一錢組成。當歸地黃散由當歸、熟地、生地、酒白芍、白朮、茯苓、蜜黃耆各一錢,密黃柏、蜜知母、陳皮各八分,人參五分,甘草三分,棗一枚,浮小麥一撮組成。龍膽散由龍膽草和防風等分為末,每次服用一錢,臨睡前用米湯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