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七 (4)
卷七 (4)
1. 通治癲狂方五
清心滾痰丸,〔痰火〕方詳上。
牛黃清心丸,〔又〕方詳上。
鐵粉散,〔風痰〕方詳上。
鬱金丸,〔又〕方詳上。
辰砂散,〔不寐〕方詳上不寐方中。
白話文:
清心滾痰丸、牛黃清心丸、鐵粉散、鬱金丸、辰砂散,這些方子的詳細說明,可以參考上面提到的相關章節。
2. 諸汗源流(涕淚涎唾)
睡則汗出,醒則倏收,名曰盜汗。不分寤寐,不因勞動,自然汗出,名曰自汗。
諸汗,心虛病也。汗者,心之液,故其為病,雖有別因,其原總屬於心。然腎又主五液,心陽虛不能衛外而為固,則外傷而自汗。亦腎陰衰不能內營而退藏,則內傷而盜汗。故汗之病專屬心,汗之根未有不兼由心與腎。且腎陰既衰,心血必不足,以精即是血,心虛必本於腎虛,腎虛必至於心虛也。
而自汗盜汗,二者又有冷熱之分。寒氣乘陽虛而發汗,必冷。熱氣乘陰虛而發汗,必熱。又有熱火過極,反兼勝己之化者,汗亦冷。此不可不細辨也。夫汗固為心與腎二經之虛,其實五臟虛衰,皆能致汗。其專由心虛而汗者,法當益其血脈(宜當歸六黃湯)。其專由腎虛而汗者,法當助其封藏(宜五味子湯)。
白話文:
睡覺時出汗,醒來後汗就突然止住,叫做盜汗。不論睡覺醒著,也不因勞動而汗出,自然地流汗,叫做自汗。
各種汗症都是心虛的病症。汗液是心臟的津液,所以汗病雖然有不同的原因,但根本都屬於心臟問題。然而腎臟主宰五種體液,心陽虛弱無法護衛身體而導致外傷,就會出現自汗。同樣地,腎陰衰弱無法滋養身體而導致內傷,就會出現盜汗。因此,汗病專屬於心臟,但汗病的根源也一定牽涉到心臟和腎臟。而且腎陰衰弱,心血必然不足,因為精氣就是血液,心虛必定源於腎虛,腎虛必定導致心虛。
自汗和盜汗,又分為寒熱兩種。寒氣乘虛入侵陽氣而導致出汗,必然是冷汗。熱氣乘虛入侵陰氣而導致出汗,必然是熱汗。還有一種情況是熱氣過盛,反過來抑制自身的化熱作用,汗也會是冷的。這些情況必須仔細辨別。雖然汗病主要是心臟和腎臟兩經虛弱所致,但實際上五臟虛衰都可能導致出汗。如果是單純的心虛導致出汗,就應該補益心血脈絡(適合用當歸六黃湯)。如果是單純的腎虛導致出汗,就應該補益腎氣封藏(適合用五味子湯)。
若由肺虛而汗,則必固其皮毛(宜黃耆六一湯)。由脾虛而汗,則必壯其中氣(宜補中益氣湯)。由肝虛而汗,則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湯)。五臟所致之汗,各有治法如此,然此皆五臟之氣先虛,而後汗出,非汗之出,分屬於五臟。經云:驚而奪精,汗出於心(宜遠志、柏子仁)。
持重遠行,汗出於腎(宜人參、肉桂)。疾走恐懼,汗出於肝(宜棗仁、山藥)。搖體勞苦,汗出於脾(宜人參、白朮)。飲食過飽,汗出於胃(宜陳皮、白朮)。則又當因乎汗之由,以分治其臟腑。至若肺主氣,又主皮毛,肺虛則表不能衛,而汗從肺自出(宜玉屏風散)。
白話文:
如果是因为肺虚而流汗,就要固护皮肤和毛发,适合服用黄耆六一汤。若是脾虚导致的汗出,就要增强脾胃之气,适合服用补中益气汤。肝虚而汗,就要抑制肝脏的疏泄功能,适合服用白芍汤。五脏虚损导致的汗出,都有各自的治疗方法。但这些都是因为五脏先虚弱,才导致汗出,并非汗出就一定归属于某个脏腑。古籍中记载:受惊吓导致精气损耗,汗出属于心虚,适合服用远志、柏子仁。长时间负重行走,汗出属于肾虚,适合服用人参、肉桂。疾行或恐惧导致的汗出,属于肝虚,适合服用枣仁、山药。过度劳累导致的汗出,属于脾虚,适合服用人参、白术。饮食过饱导致的汗出,属于胃虚,适合服用陈皮、白术。因此,也要根据汗出的原因,来分别治疗对应的脏腑。肺主气,又主皮毛,肺虚则外不能防御,汗液就会从肺部自然流出,适合服用玉屏风散。
思慮太過,當心一片津津,而汗從心自出(宜天王補心丹),名曰心汗。胃家虛,水穀氣脫散。而汗從胃自出(宜補氣運脾丸)。邪在內,玄府不閉,而汗從腎自出(宜無比山藥丸)。邪在表,腠理不閉,而汗從經絡出(宜調榮活絡飲)。又皆臟腑兼及之餘症也。而陰陽氣血之際,尤不容不察。
蓋陰虛者陽必湊,故發熱自汗(宜當歸六黃湯)。陽虛者陰必乘,故發厥自汗(宜黃耆建中湯)。肌膚澀而尺脈滑,榮血自涸者,必多汗(宜當歸六黃湯)。氣虛而陽弱者,必體倦自汗(宜耆附湯)。氣不順者必多汗(宜小建中湯加白芍、肉桂、木香、甘草、薑、棗)。陰陽偏勝者必多汗(宜黃耆湯)。
白話文:
思考過度會導致心氣耗損,心津外泄,出現心汗,需要服用天王補心丹。胃虛弱則水谷精氣外泄,出現胃汗,需要服用補氣運脾丸。體內有邪氣,導致腠理不固,出現腎汗,需要服用山藥丸。體表有邪氣,導致腠理不固,出現經絡汗,需要服用調榮活絡飲。這些都是臟腑失衡的表現,陰陽氣血的變化也需要特別注意。
陰虛則陽氣容易外泄,導致發熱自汗,需要服用當歸六黃湯。陽虛則陰氣容易乘虛而入,導致發厥自汗,需要服用黃耆建中湯。肌膚乾燥,尺脈滑數,血氣虧虛的人容易出汗,需要服用當歸六黃湯。氣虛陽弱的人容易疲倦自汗,需要服用耆附湯。氣機不暢的人容易出汗,需要服用小建中湯加白芍、肉桂、木香、甘草、薑、棗。陰陽失衡的人也容易出汗,需要服用黃耆湯。
陰火盛者必多汗(宜正氣湯)。臟腑之陰,拒格衛氣,浮散於外無所依歸者,必多汗(宜玉屏風散)。諸虛不足,羸瘠枯瘦,心忪驚惕者,必多汗(宜牡蠣散)。病後氣血俱虛者,必多汗(宜十全大補湯)。審乎此,而陰陽氣血,各得其理矣。他如津脫者汗大泄(宜調衛湯)。
痰盛者汗自流(宜理中降痰湯)。火氣上蒸冒濕者,必作汗(宜涼膈散)。表虛者汗出溱溱(宜丹溪治汗湯)。濕勝者汗滲肌肉(宜調衛湯)。胃熱者,多於食後汗下如雨(宜二甘湯)。飲酒中風者,惡風少氣,汗出如浴,《內經》謂之漏風,其狀或多汗,常不可單衣,食則汗出,甚則身熱喘息,衣常濡,口乾善渴,不能勞事者(宜白朮散)。
白話文:
陰虛火旺的人容易出汗,適合服用正氣湯。臟腑陰氣不足,導致衛氣外散無所依附的人,也會出汗,適合服用玉屏風散。身體虛弱,消瘦、心神不安的人,容易出汗,適合服用牡蠣散。疾病之後,氣血兩虛的人,容易出汗,適合服用十全大補湯。由此可見,陰陽氣血要各得其理才能保持平衡。其他情況,如津液虧損導致大量出汗,適合服用調衛湯。痰濕重的人容易出汗,適合服用理中降痰湯。火氣上炎、濕氣重的人容易出汗,適合服用涼膈散。表虛的人容易出汗,適合服用丹溪治汗湯。濕氣重的人容易出汗滲透肌肉,適合服用調衛湯。胃火旺盛的人,容易飯後大量出汗,適合服用二甘湯。飲酒中風的人,怕風乏力,容易出汗,古書稱為漏風,這種情況容易出汗,不能穿單衣,吃飯就出汗,嚴重者會發熱喘息,衣服經常濕透,口乾舌燥,無法勞作,適合服用白朮散。
以上七症,悉自汗之患,所當治者也,惟汗出如珠如油如膠,淋漓而揩拭不逮者,皆不可治。人有汗出額上偏多者,以頭為諸陽所會,故蒸熱而汗,此就無病者言之也。又以左頰屬肝,右頰屬肺,鼻屬脾,頦屬腎,額屬心,三焦之火,涸其腎水,溝渠之水,迫而上屬於心,故血虛而偏多汗,此就有病者言之也(宜額汗方)。若頭汗出,齊頸而還,則為血症(宜四物湯加減)。
濕邪搏陽,亦汗出頭額(宜參用勝濕湯、調衛湯)。水結胸無大熱亦汗出頭額(宜小半夏湯加茯苓)。陽明胃實,亦汗出頭額(宜調胃承氣湯)。而又有手足汗者,液自胃府旁達於外,則手足自汗。有熱聚胃府,逼而出之者,此陽明病也,必當下(宜大柴胡湯)。有手足汗,用涼藥補藥俱不效者,此陰陽不和,經絡不調也(宜八物湯加半夏、茯苓為君,川烏、白附子為佐使,即止)。有兩腋汗,腳心汗,久不愈者,此濕熱流注也(宜牡礬丹)。
白話文:
上面七種症狀,都是汗症的表現,應該要治療。但如果汗水像珠子、油、膠一樣,不斷地流,擦也擦不掉,就沒辦法治了。有些人額頭特別容易出汗,這是因為頭是所有陽氣匯聚的地方,所以容易蒸熱出汗,這指的是沒有病的人。另外,左臉頰屬肝,右臉頰屬肺,鼻子屬脾,下巴屬腎,額頭屬心,三焦之火灼傷腎水,導致水氣往上衝到心臟,所以血虛的人容易出汗,這指的是有病的人。如果頭汗一直流到脖子,就是血症。手腳容易出汗,可能是胃部濕氣外溢。如果胃部有熱,也會逼出汗,這是陽明病,必須要下瀉。手腳出汗,用涼藥或補藥都沒效,這是陰陽不和,經絡不通。兩腋下和腳心出汗,很久都治不好,是濕熱流注。
而又有陰囊汗者,則為腎虛陽衰(宜安腎丸、小安腎丸)。有陰囊汗出,久而生瘡,其癢甚苦,搔之不足,後必自痛者,則為濕熱流注(宜牡礬丹)。而又有血汗者,汗出汙衣,甚如蘇木水湔染,即《內經》之衊症,則由膽經受熱,血遂妄行,又與手少陰氣並,故成此症(宜定命散)。
亦或由大喜傷心者,則以喜必氣散,血隨氣行,故成此症(宜黃耆建中湯,兼用小麥、麥門冬,金銀器煎湯調下妙香散)。亦或有產婦血汗者,則以氣血虧耗也(宜蝟皮散)。而又有黃汗者,則以汗出時,入水澡浴,濕熱內郁之故(宜耆陳湯),另詳黃疸門。若乃汗多不止,真陽亡脫,名曰亡陽症,其身體必冷,多成痹寒或四肢拘急(宜桂枝附子湯)。又陽虛亡陽,汗不得出,亦名曰亡陽症,必致頭眩身慄(宜陶氏再造散)。
白話文:
對於有陰囊出汗的情況,這可能是腎虛和陽衰的表現(適合使用安腎丸、小安腎丸)。若是陰囊長時間出汗後產生了疹子且非常癢,抓它反而會更痛,這可能是因為濕熱在體內流動所致(適合使用牡礬丹)。此外,還有一種出血性出汗的情況,汗水會浸透衣物,像被蘇木水染過一樣,這是《內經》中提到的衊症,通常是膽經受熱導致血液無常流動,同時也和心經的氣息相連,因此出現這種症狀(適合使用定命散)。
也可能是由於極度開心傷害心臟引起的,因為開心必然導致氣息散發,血液隨之運行,所以出現這種情況(適合使用黃耆建中湯,同時加入小麥、麥門冬,用金銀器煎湯調和後服用妙香散)。另外,產婦的血汗可能是由於氣血的消耗(適合使用蝟皮散)。還有一種黃汗的情況,是因為出汗時沐浴在水中,導致體內積聚濕熱(適合使用耆陳湯),詳細內容請參閱黃疸部分。若出汗過多且不停止,則可能表示真正的陽氣流失,這種情況稱為亡陽症,通常會感到身體冰冷,容易引起痹寒或四肢僵硬(適合使用桂枝附子湯)。另一方面,如果陽氣虛弱導致陽氣流失,不能出汗,同樣也被稱為亡陽症,可能會導致頭暈和全身震顫(適合使用陶氏再造散)。
以上總指自汗言。經曰:腎病也者,寢汗出,憎風。蓋腎傷則陽衰,陽衰則衛虛,所虛之衛行於陰分,當目瞑之時,無氣以固其表,則腠理開而盜汗出,醒則行陰之衛氣復於表,而盜汗止,法當益氣補陰降火,則自愈(宜當歸六黃湯、四制白朮散、壯蠣散或盜汗良方),此其大較也。
或有緣陰火盛者(宜正氣湯),或有緣肝熱甚者(宜尤膽散),或有緣氣血兩虛者(宜當歸地黃湯),或有緣諸虛不足者(宜參耆湯),其病雖同,而源則異。以上總指盜汗言,然則自汗盜汗,烏容忽視之也哉。
白話文:
以上所述的都是關於自汗的議論。經典中提到:腎病的症狀之一是睡眠時出汗,並畏風。因為腎氣受損導致陽氣衰弱,陽氣衰弱則衛氣虛弱,虛弱的衛氣在陰分運行,當人進入睡覺時,沒有足夠的氣力固守皮膚,所以毛孔開放而出現盜汗(即在睡眠時出汗)。醒來後,陰分的衛氣回復到皮膚表面,盜汗便停止了。治療原則應是補充氣和陰液,降火,這樣才能痊癒(適合使用當歸六黃湯、四製白朮散、壯蠣散或者盜汗良方)。
如果病因是陰火旺盛(適合使用正氣湯),或是肝熱過甚(適合使用尤膽散),或者氣血雙虛(適合使用當歸地黃湯),或者是多種虛弱不足(適合使用參耆湯)。雖然所有這些疾病的症狀相同,但其根源不同。以上總結了盜汗的問題,但自汗和盜汗都不能忽視。
這段文字主要談論了不同原因導致的汗出異常,包括盜汗(在睡眠時出汗)和自汗(在醒著時出汗),並提出了對應的治療方法。
【脈法】《內經釋》曰:尺膚澀而尺脈滑,此自汗而血涸津脫也。《脈訣》曰:汗浮虛,或澀或濡,軟散洪大,渴飲無餘。又曰:肝脈浮虛,或濡或澀,自汗在寸,盜汗在尺。仲景曰:寸脈微尺脈緊,其人虛損,多汗,知陰常在,絕不見陽也。又曰:傷寒脈浮而遲,面熱赤而戰惕者,當汗出解也。
脈遲者為無陽,不能作汗,其身必癢。《脈經》曰:男子平人虛微細者,喜盜汗出。
【汗即津液】《內經注》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為津。津滲於孔竅,留而不行者,是為液。《資生》曰: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經瘦,耳數鳴。東垣曰:大腸主津,小腸主液,二腸受胃之榮氣,乃能行津液於上焦,灌溉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不節,胃氣不足,二腸無所稟受,故津液涸竭也。
白話文:
【脈法】《內經釋》指出:尺部脈象乾澀,而尺脈滑潤,這表現了自汗且血液乾涸、津液流失的症狀。《脈訣》提到:浮現虛弱的脈象,可能伴有乾澀或滑潤感,脈搏軟弱、散漫、洪大,並有口渴和頻繁飲水但似乎無法止渴。此外,《脈訣》還說明:肝脈如果浮現虛弱,或者乾澀,自汗可能出現於寸部,而盜汗則會出現於尺部。張仲景認為:寸脈微弱,尺脈緊縮,這代表著虛弱的體質,多汗的情況,說明陰氣常存,卻看不到陽氣的跡象。再者,張仲景也強調:傷寒的脈象緩遲,臉部發熱且有戰慄的表現,預示著應該會出汗來達到治療效果。
脈象緩遲意味著沒有陽氣,不能產生汗液,身體必然會感到瘙癢。《脈經》指出:男性正常人的脈象若平和而微細,往往會表現出盜汗的特徵。
【汗即津液】《內經注》解釋道:腠理發洩,汗液流動,這被視為津液。津液滲透至孔穴,若停留在某處不流動,則會成為液體。《資生》進一步指出:津液的流失導致腠理開放,大量出汗;液體的流失則會使骨節活動受限,臉色蒼白,腦髓消減,經絡痩弱,耳朵經常發出響聲。東垣則提到:大腸負責運送津液,小腸則處理液體,兩者接受胃部的榮氣供應,才能在上焦運送津液,滋養皮毛,充實腠理。若飲食失節,導致胃氣不足,兩腸無法獲取足夠的養分,於是津液就會乾涸。
【汗因濕熱】《內經注》曰:陽氣上搏,陰能固之,則蒸而為汗。《難經》曰:腎邪入心為汗。《正傳》曰:心為君火,脾胃為濕土,此濕熱相搏,而為汗明矣。《綱目》曰:衛氣虛則多汗,榮血虛則無汗矣。《丹溪》曰:風病多汗,風散氣故也。痰症亦多汗,頭眩逆也。火氣上蒸,胃中之濕亦作汗。
【諸汗症治】《內經》曰: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正傳》曰:盜汗者,陰虛榮血之所主也,宜補陰降火。《明理》曰:頭者,於諸陽之會,邪搏諸陽,津液上湊,則汗見於頭:《本事》曰:頭者,三陽之會,蓋三陰之脈,至胸而遠,凡有頭汗出,自是陽虛,故曰汗出為陽微,是陰不得有汗也。《得效》曰:凡心腋汗,大人乃心血溢盛,而常發赤者是也,小兒因驚得之。
白話文:
汗因濕熱
《內經注》說:陽氣向上衝擊,陰氣能夠固守它,就會蒸發成汗。
《難經》說:腎邪侵入心臟就會造成汗出。
《正傳》說:心臟是君火,脾胃是濕土,濕熱相搏,就會導致汗出,這很明顯了。
《綱目》說:衛氣虛弱就會多汗,營血虛弱就會無汗。
《丹溪》說:風病多汗,是因為風散氣的緣故。痰症也多汗,是因為頭昏目眩逆氣所致。火氣上蒸,胃中的濕氣也會化作汗水。
諸汗症治
《內經》說:汗出偏向一邊,會使人偏枯。
《正傳》說:盜汗是陰虛營血不足所致,應該補陰降火。
《明理》說:頭部是諸陽之會,邪氣搏擊諸陽,津液上涌,就會在頭部出汗。
《本事》說:頭部是三陽之會,也包含三陰之脈,但三陰之脈到達胸部後就遠離頭部。凡是有頭部出汗的,都是陽虛所致,所以說汗出為陽微,陰氣是不應該出汗的。
《得效》說:凡是心腋出汗,成年人可能是心血溢盛,經常臉色發紅所致,小孩則是因受驚嚇而導致。
有人患心腋盜汗久不止,用參歸腰子,以收斂心血,遂愈。其方,人參、當歸各五錢,豬心一個,破作數片,並心內血,以水二碗,先煮豬心至一碗半,乃入二中,同煎至八分,取清汁,即吃豬心,以汁送下令盡。《入門》曰:凡發汗過多,則陽虛不固,汗出多,則津液亡而小便難。
四肢者,諸陽之本,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是以四肢拘急也。仲景曰:柔汗發黃為脾絕。釋云:柔為陰柔,柔汗,即冷汗也。一云油汗,即黏汗也。《醫鑑》曰:《內經》言絕汗,注謂汗出如珠不流,復旋轉也。蓋以六陽氣俱絕,絕汗乃出,朝占夕死,夕占朝死。東垣曰:凡內傷,及一切虛損之症,自汗不止者。
白話文:
有人长期患有心腋盗汗,服用人参归腰子方,以收敛心血,最终痊愈。这个方子用人参、当归各五钱,猪心一个,切成几片,包括心里的血,用水两碗,先煮猪心至一碗半,再加入人参、当归,一起煎至八分,取清汁,连同猪心一起吃,用汁送服。
《入门》中说:凡是出汗过多,就会导致阳气虚弱,无法固护,汗出过多,就会津液流失,小便困难。四肢是诸阳之本,津液流失,骨头就会屈伸不利,所以四肢就会拘急。
仲景说:汗液柔软发黄,是脾脏虚损。解释说:柔是指阴柔,柔汗,就是冷汗。有的说油汗,就是黏汗。《医鉴》中说:《内经》中所言的绝汗,注解说汗出如珠,不流淌,而且还会反转。这是因为六阳之气全部虚损,才会出绝汗,早晨占卜,晚上就会死,晚上占卜,早晨就会死。 东垣说:凡是内伤,以及一切虚损的病症,自汗不止者。
總用補中益氣湯,少加附子、麻黃根、浮小麥,其效如神。但升柴必用蜜水制炒,以殺其升發勇悍之性,又欲其引參耆等藥至肌表也。又曰:仲景桂枝湯,治外感風邪自汗之聖藥也;黃耆建中湯,治外感氣虛自汗之神劑也;補中益氣湯,治內傷氣虛自汗之妙方也。
【汗出凶症】《直指》曰:傷寒熱病,汗出發潤,一不治也;汗出如油,二不治;汗凝如珠,三不治。《入門》曰:傷寒熱病,頭汗如珠不流者,陽脫即死。《活人書》曰:傷寒陽病自汗有九症,皆有治法,陰病不得有汗,惟陰毒則額上手背有冷汗,甚者如水洗,此是陽虛陰盛,亡陽而將脫也,其死必矣。(鰲按:汗出凶症,一切病皆然,不特傷寒熱病為忌也。
白話文:
治療時,主要使用補中益氣湯,再少加附子、麻黃根、浮小麥,效果非常顯著。不過,柴胡一定要用蜂蜜水炒制,以抑制其升發過於猛烈的性質,同時讓它引導人參、黃耆等藥物到達肌膚表面。此外,仲景的桂枝湯,是治療外感風寒、自汗的良藥;黃耆建中湯,是治療外感氣虛、自汗的特效藥;補中益氣湯,則是治療內傷氣虛、自汗的妙方。
汗出是許多疾病的凶兆,尤其是傷寒熱病,汗出過多或異常,往往預示著病情嚴重。例如汗出濕潤,汗出如油,汗凝如珠,都是不祥之兆,頭汗如珠不流更是陽氣脫落的徵兆,會導致死亡。傷寒陽病自汗雖然有九種症狀,但都有相應的治療方法,陰病則不應該出汗,只有陰毒時才會在額頭、手背出現冷汗,嚴重時如同用水洗過一樣,這是陽虛陰盛,陽氣衰竭的表現,預示著死亡。汗出凶兆,不僅僅是傷寒熱病的忌諱,所有疾病都需要注意。
因前人只於傷寒熱病詳言之,茲故雖非言傷寒,亦借錄其語於此,以為凡病有自汗凶症者,亦知所忌也。)
【禁忌法】《活人書》曰:冬月天地閉,血氣藏,縱有病,亦不宜多出汗。(鏊按:不宜多出汗,言不宜用藥使之多汗也)。丹溪曰:自汗,大忌生薑,以其開腠理故也。又曰:凡有汗一切辛辣之味,五辛之屬,並忌食之。
涕淚涎唾,五臟所出,或為病,或不為病也。《難經》曰:腎主五液,分化五臟,入肝為淚,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然則汗涕淚涎唾五者,雖皆由腎灌施,而既灌施各臟,則即為各臟之液也。入心之汗,已詳言之。若夫涕者,由肺所出,或涕或濁,皆肺之病也。如肺傷風,則流清涕(宜川芎茶調散)。肺傷熱,則流黃濁涕如膿狀,甚或大如彈丸,從鼻中出,不出,損肺而死(宜黃連清肺散)。肺傷寒則流厚濁涕(宜參蘇飲)。肺兼傷風熱,亦流濁涕(宜荊防瀉白湯)。肺氣冷亦流清涕(宜半夏溫肺湯)。然而肺繫上通於腦,故鼻淵一症,則為腦病,其原皆由肺經感受風寒,久而凝入腦戶,太陽濕熱又為蒸郁(宜辛夷消風散)。或好飲熱熾,風邪相乘,而風與熱交結不散(宜辛夷荊芥散)。皆能成此症,以致濁涕下不止。經又云:膽移熱於腦,則辛頞鼻淵,是病更兼屬乎膽者也(宜奇授藿香散)。其款另詳於鼻門。淚者,由肝所出,其因悲哀愁哭,而淚出不為病者,無論已。至如迎風淚出(宜加味地黃丸),隱澀淚出(宜芎歸明目丸),羞明淚出(宜羞明立勝散),皆肝之病也。蓋肝發竅於目,《靈樞》謂目者肝之所聚,上液之道,則使宗脈有所感而成病,必液道開,液道開而淚於是出矣。其緣乎迎風者,肝陰虧血,不能榮及乎睛,故為風邪所搏而淚出也。其緣乎隱澀者,肝經熱邪上壅於本竅,而烏珠正屬肝,其熱邪遂由本竅而攻擊乎所屬,故本經之氣不勝而淚出也。其緣乎羞明者,肝屬木,木本生火,肝主風,風勢更疾,今在內之風木為外來之風火所觸,故反受其制而淚出也。肝與膽相表裡,故膽熱者亦淚出(宜湯泡散)。老人火盛水虧,膽汁慳者,哭則無淚,笑反有淚(宜養肝丸、明目四神丸),是病亦兼屬乎膽者也,其款另詳於目門。涎者,由脾所出,從口角流溢而不禁者是也。涎與痰同為火盛所生,故曰痰涎。涎與沫同為水濕所聚,故曰涎沫。而痰也、沫也、涎也,同伏於脾,脾與胃相表裡,故伏於脾者溢於胃,口為胃之門戶,故溢於胃者流於口,由內出外,自相連屬,其或時吐清水,冷涎自下湧上,脾熱所致也(宜二陳加白朮、白芍土炒、升麻、芩、連、山梔、神麯、麥芽、乾薑,或煎或丸服),其或涎自兩腮流出而不自知,睡則更甚,氣弱不能管攝也(宜六君子湯倍茯苓、半夏,加栝蔞霜)。其或涎流不已,脈洪大,甚兼喜笑舌暗,土病而反傷乎母也(宜沈氏止涎湯)。其或始而口角流涎,漸至口眼斜,木不能剋土,致受脾熱反傷,而肝風轉助為災也(宜用通天愈風湯送下清心導痰丸五十丸)。夫脾與胃相表裡,如《靈樞》謂飲食入於胃,胃中有熱則蟲動,蟲動則胃緩,胃緩則廉泉開而涎下(宜烏梅丸去人參、附、桂,合平胃散服)。是病更兼乎胃也,而不得專取脾。唾者,由腎所出,凡人口曰華池,口中津唾曰玉泉,舌曰靈根。《黃庭經》謂玉朱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修煉家以舌抵上齶,則津唾滿口,咽之足以滅火,足以養心,此唾之無病,且可卻病者也。若胃中有寒則多唾(宜理中丸加益智仁)。陽明正府有積冷則多唾(宜理中丸加半夏)。胃家有濕滯則多唾(宜勝濕湯)。胃中有宿食則多唾(宜平胃散加神麯、伏苓、半夏、麥芽)。大病新愈胃陽未復,則喜唾不休(宜理中丸加益智仁)。蟲症往來痛,五更心嘈,牙關硬,面色青黃,則多唾,或吐清水(宜追蟲取積散)。其或肚大青筋,時痛時止,人中鼻唇,一時青黑亦多唾(宜萬應丸)。又或往來痛無休,腹中有塊起,以手按之不見,鍾聚痛則咬心,亦多唾(宜蕪荑散),另詳蟲門,茲撮其略。以上皆病之兼乎胃者,以唾為腎液,而腎為胃關,故腎家之唾為病,必見於胃也。若乃腎寒則多唾(宜溫腎丸),腎虛亦多唾(宜虎潛丸),則腎本經病。然則此五者,固即五臟之津液,而獨不免於病焉,謹身之士,盍亦加之意也夫。
白話文:
由於前人只對傷寒熱病有詳盡的論述,因此現在即使不是討論傷寒,也借用這些說法,因為凡是病患有自汗的凶險症狀,也應該知道這些禁忌。
【禁忌法】《活人書》說:冬月天地閉塞,血氣收藏,即使有病,也不宜過度出汗。(作者註:不宜多出汗,指的是不宜用藥物使病人出太多汗。)丹溪說:自汗,最忌生薑,因為生薑會開泄腠理。又說:凡是有汗的患者,一切辛辣的食物,五辛類的,都禁止食用。
涕、淚、涎、唾,是五臟所出的液體,有的屬於疾病,有的不屬於疾病。《難經》說:腎主五液,分化五臟,進入肝臟成為淚,進入心臟成為汗,進入脾臟成為涎,進入肺臟成為涕,自身則成為唾液。所以汗、涕、淚、涎、唾五種,雖然都由腎臟灌溉,但灌溉到各臟腑之後,就成為各臟腑的液體。進入心臟的汗,已經詳盡論述過了。至於涕,是從肺臟出來的,有時清澈,有時濁稠,都是肺臟有病。比如肺傷風,就會流出清涕(宜川芎茶調散)。肺傷熱,就會流出黃濁的膿涕,甚至像彈丸一樣從鼻中流出,流不出來就會損傷肺臟而死(宜黃連清肺散)。肺傷寒就會流出厚濁的涕液(宜參蘇飲)。肺兼傷風熱,也會流出濁涕(宜荊防瀉白湯)。肺氣虛寒也會流出清涕(宜半夏溫肺湯)。然而肺臟上連大腦,所以鼻淵這個病,就是腦病,其根源都是因為肺經感受風寒,久而久之凝結在腦戶,太陽濕熱又蒸郁所致(宜辛夷消風散)。或者喜歡喝熱燙的東西,風邪乘虛而入,風與熱交織在一起,久久不散(宜辛夷荊芥散)。這些都會導致鼻淵,造成濁涕不斷流出。經書又說:膽熱移至腦部,就會引起辛頞鼻淵,這種病更兼屬膽臟的病(宜奇授藿香散)。詳細情況請參閱鼻門篇。淚,是從肝臟出來的,因悲哀、愁苦、哭泣而流出的淚水,不屬於疾病,無需多說。至於迎風流淚(宜加味地黃丸)、眼澀流淚(宜芎歸明目丸)、畏光流淚(宜羞明立勝散),都是肝臟有病。因為肝臟開口於眼睛,《靈樞》說眼睛是肝臟聚集的地方,上液之道,就會使宗脈有所感受而生病,必然是液道開通,液道開通就會流淚。迎風流淚的原因,是因為肝陰虧損,精血不足,不能滋潤眼睛,所以被風邪侵襲而流淚。眼澀流淚的原因,是因為肝經熱邪上壅於眼睛,而黑眼珠是屬於肝臟,熱邪便從眼睛攻擊它所屬的部位,所以經脈之氣不足而流淚。畏光流淚的原因,是因為肝屬木,木生火,肝主風,風勢迅猛,現在內裡的風木被外來的風火所觸及,所以反而受到它制約而流淚。肝膽相表裡,所以膽熱也會流淚(宜湯泡散)。老人火旺水虛,膽汁不足的人,哭的時候沒有淚,笑反而有淚(宜養肝丸、明目四神丸),這種病也兼屬膽臟的病,詳細情況請參閱目門篇。涎,是從脾臟出來的,從嘴角流出來,止不住的,就是涎液。涎與痰一樣,都是火盛所生,所以叫痰涎。涎與沫一樣,都是水濕聚集所生,所以叫涎沫。痰、沫、涎,都隱藏在脾臟,脾胃相表裡,所以隱藏在脾臟的,就會溢出到胃臟,嘴巴是胃臟的門戶,所以溢出到胃臟的,就會流出來,從內到外,相互連屬。有時候吐出清水,冷涎從下面湧上來,是脾熱所致(宜二陳加白朮、白芍土炒、升麻、芩、連、山梔、神麯、麥芽、乾薑,煎服或丸服)。有時候涎液從兩腮流出,自己卻不知道,睡覺的時候更嚴重,氣虛不能收攝(宜六君子湯倍茯苓、半夏,加栝蔞霜)。有時候涎液不斷流出,脈象洪大,甚至伴有喜笑舌暗,是土病反傷其母(宜沈氏止涎湯)。有時候開始只是嘴角流涎,漸漸地口眼歪斜,木不能剋土,導致受到脾熱反傷,肝風乘機作祟(宜用通天愈風湯送下清心導痰丸五十丸)。脾胃相表裡,正如《靈樞》所說,飲食進入胃臟,胃中有熱就會蟲動,蟲動就會胃緩,胃緩就會廉泉開而涎液流出(宜烏梅丸去人參、附子、桂枝,合平胃散服用)。這種病更兼屬胃臟的病,不能單純治療脾臟。唾液,是從腎臟出來的,人的嘴巴叫做華池,嘴裡的津唾叫做玉泉,舌頭叫做靈根。《黃庭經》說玉朱清水灌溉靈根,如果能夠用心修煉,就可以長存。修煉家以舌抵上齶,那麼津唾就會滿口,咽下去可以滅火,可以養心,這就是唾液沒有病,而且可以祛病的表現。如果胃中有寒就會多唾(宜理中丸加益智仁)。陽明正府有積冷也會多唾(宜理中丸加半夏)。胃中有濕滯也會多唾(宜勝濕湯)。胃中有宿食也會多唾(宜平胃散加神麯、茯苓、半夏、麥芽)。大病初癒胃陽未復,就會喜歡不停地吐唾液(宜理中丸加益智仁)。蟲病反覆發作,疼痛難忍,五更心煩,牙關緊閉,面色青黃,就會多唾液,或者吐清水(宜追蟲取積散)。有時候肚子大青筋,時痛時止,人中、鼻唇,一時之間變青黑色,也會多唾(宜萬應丸)。又或者反覆疼痛不止,腹部有塊狀物,用手按壓不見,集中疼痛,就會咬心,也會多唾(宜蕪荑散),詳細情況請參閱蟲門篇,這裡只簡要說明一下。以上都是病兼屬胃臟的表現,因為唾液是腎臟的液體,而腎臟是胃臟的關口,所以腎臟的唾液生病,就會表現在胃臟上。如果腎臟虛寒就會多唾(宜溫腎丸),腎虛也會多唾(宜虎潛丸),這就是腎臟本身有病。所以這五種液體,雖然是五臟的津液,卻不能避免疾病,愛惜自己的人,應該多加註意。
【涕淚涎唾原由形症】《直格書》曰:積液生氣,積氣生液。《朱子語類》曰:或問曰,天一生水,有可驗乎?曰:人身可驗矣。貪心動則津生,哀心動則淚生,愧心動則汗生,欲心動則精生,方人心寂然不動時,則太極也,此心之動,則太極動而生陽,所以心一動而水生,即可以為天一生水之證也。《資生》曰:水穀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則為五。
天寒衣薄則為尿與氣,天熱衣厚則為汗,悲哀氣並則為泣,中熱胃緩則為唾,邪氣內逆,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不行則為水脹。《靈樞》曰:液者,所以灌精輸孔竅者也。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淚也,泣不止),則液竭,液竭則精不灌,精不灌,則目無所見矣,命曰奪精。《內經》曰:泣涕曰腦也,腦者陰也,腦滲為涕。
白話文:
【涕淚涎唾的來源與病症】《直格書》說:積聚的體液會產生氣息,積聚的氣息會產生體液。《朱子語類》說:有人問道,天生成了水,有可以驗證的例子嗎?答曰:人的身體可以作為驗證。貪婪的心思動搖時,體液就會產生;哀傷的心思動搖時,淚水就會產生;羞愧的心思動搖時,汗水就會產生;慾望的心思動搖時,精液就會產生;當人心安靜沒有動搖時,就是太極,這心的動搖,讓太極動而產生陽性,因此人心一動而水就產生,即可作為天生成水的證明。《資生》說:食物進入口中,輸送到腸胃,它的體液則化為五種元素。
天氣寒冷、衣著單薄時,體液會成為尿和氣;天氣炎熱、衣著厚重時,體液會成為汗;悲哀情緒與體液共存時,會成為淚;中間熱度使胃部鬆弛時,體液會成為唾液;邪氣內部逆轉,則體液會被堵塞而無法流通,不通暢就成為水腫。《靈樞》說:體液是用來滋潤精華、輸送孔穴和細小通道的。所以,如果上部體液的通道被打開,就會成為淚(淚,即眼淚,如果不停止,就會導致體液枯竭,體液枯竭,則精華不能滋潤,精華不能滋潤,眼睛就無法看到東西了,稱之為奪精)。《內經》說:淚水和鼻水稱為腦,腦是陰性的,腦液滲出成為鼻水。
《延壽書》曰:真人曰:當習不唾地,蓋口中津液,是金漿玉醴,能終日不唾,嘗吞而咽之,令人精氣常流,而目有光。蓋人身以津液為本,在皮為汗,在肉為血,在腎為精,在口為津,伏脾為痰,在眼為淚,曰汗、曰血、曰淚、曰精,已出則皆不可回,惟津唾則獨可回也,回則生生之意又續矣。有人喜唾,液干而體枯,遇至人教以回津之術,久而體復潤。
白話文:
《延壽書》中說:真人說道:應該養成不隨意吐唾的習慣,因為嘴裡的津液,是金漿玉醴,能滋養身體。如果能終日不吐唾液,將它吞咽下去,就會讓精氣不斷流動,眼睛也變得有神采。
因為人體以津液為根本,它在皮膚上表現為汗液,在肌肉中表現為血液,在腎臟中表現為精氣,在口腔中表現為津液,在脾臟中表現為痰液,在眼睛中表現為淚水。汗、血、淚、精一旦排出體外,就無法再回收,唯獨津唾可以回歸體內。津唾回歸,就能滋生生機,延續生命。
有些人喜歡隨意吐唾液,導致津液乾涸,身體枯燥。如果遇到高人教導他們回歸津液的技巧,長期堅持下去,身體就會恢復潤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