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病源流犀燭》~ 卷二 (15)
卷二 (15)
1. 治疹子方五十二
導赤散,〔瀉心〕生地,木通,甘草,淡竹葉
竹茹石膏湯,〔吐多〕竹茹,石膏,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豬苓湯,〔自利〕豬苓,茯苓,滑石,澤瀉,升麻,甘草,黃連
黃芩湯,〔滯下〕
平胃散,〔邪遏大腸〕蒼朮,厚朴,陳皮,甘草,姜,棗
金花丸,〔疹癆〕黃連,黃柏,黃芩,大黃,水泛丸。去大黃加山梔名梔子金花丸。
清火消毒湯,〔又〕黃芩,黃連,山梔,鬱金,龍膽草,雄黃,地骨皮,燈心
胃苓湯,〔胃弱〕茯苓,豬苓,白朮,澤瀉,蒼朮,陳皮,甘草,姜厚朴,官桂少許
當歸養榮湯,〔疹癆〕當歸,山梔,川芎,生地,麥冬,甘草,竹葉,燈心,便結,少加大黃。
黃連安神丸,〔又〕黃連,當歸,龍膽草,全蠍去毒,石菖蒲,茯神,蒸餅和豬心血丸,硃砂為衣,用燈心湯下。
清胃湯,〔疹疳〕升麻,生地,黃連,當歸,丹皮
文蛤散,〔又〕雄黃,枯礬(各五分),文蛤(一錢),蠶蟬(紙灰三分),米泔洗瘡敷,日三四次,以平為度。
雄黃散,〔又〕雄黃(一錢),黃柏(二錢),麝香(五分),艾葉湯洗敷,以平為度。
三黃湯,〔疹痢〕炒黃連,炒黃芩,蒸大黃,以微利為度。
香連丸,〔又〕黃連(一兩用吳萸五錢同炒去萸),木香(三錢忌火),醋糊丸,空心米湯下。
麥冬清肺飲,〔疹嗽〕麥冬,人參,甘草,赤芍,桔梗,陳皮,檳榔,赤苓
寧肺湯,〔又〕黃芩,桑皮,貝母,知母,枇杷葉,杏仁,花粉,天冬,沙參
化斑湯,〔毒留肺胃〕人參,甘草,知母,石膏,桔梗,連翹,升麻,竹葉,炒牛蒡,地骨皮
四苓散,〔熱移大腸〕茯苓,豬苓,澤瀉,炙甘草,蒼朮,治新瀉熱瀉
消風散,〔脾熱風濕〕茯苓,蟬蛻,川芎,姜蠶,人參,藿香,防風,荊芥,甘草,茶酒煎。
調中湯,〔風疹〕藿香,枳實,砂仁,甘草,蒼朮,茯苓,陳皮,青皮,半夏,厚朴
苦參湯,〔痱疹〕苦參(四兩),菖蒲(二兩),水五碗,煎數沸,添水二碗,蓋片時,臨洗入豬膽汁四五個,三五次無不愈。
鵝黃散,〔又〕綠豆粉(一兩),滑石(五錢),黃柏(三錢),輕粉(二錢),搽之即愈。
荊芥解毒湯,〔疹夾痘〕荊芥,赤芍,牛蒡,連翹,元參,桔梗,防風,前胡,木通,歸尾,甘草梢,天花粉
養血益榮湯,〔色白〕赤芍,人參,甘草,酒當歸,酒炒紅花
藿香正氣散,〔傷寒發斑〕藿香,白朮,茯苓,半夏,陳皮,桔梗,白芷,甘草,姜厚朴,紫蘇,大腹皮
犀角地黃湯,〔解熱〕犀角,生地,黃芩,黃連,大黃
白話文:
治療疹子的方劑五十二種
- 導赤散:用於瀉心火。藥材包含生地、木通、甘草、淡竹葉。
- 竹茹石膏湯:適用於嘔吐頻繁的情況。藥材包含竹茹、石膏、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 豬苓湯:適用於腹瀉不止的情況。藥材包含豬苓、茯苓、滑石、澤瀉、升麻、甘草、黃連。
- 黃芩湯:適用於痢疾、腹瀉等腸道問題。
- 平胃散:適用於邪氣阻滯大腸。藥材包含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大棗。
- 金花丸:適用於疹病引起的虛勞。藥材包含黃連、黃柏、黃芩、大黃,製成水丸。若去除大黃,加入山梔子,則稱為梔子金花丸。
- 清火消毒湯:適用於其他疹病。藥材包含黃芩、黃連、山梔子、鬱金、龍膽草、雄黃、地骨皮、燈心草。
- 胃苓湯:適用於脾胃虛弱的情況。藥材包含茯苓、豬苓、白朮、澤瀉、蒼朮、陳皮、甘草、生薑、厚朴,並加入少量官桂。
- 當歸養榮湯:適用於疹病引起的虛勞。藥材包含當歸、山梔子、川芎、生地、麥冬、甘草、竹葉、燈心草。若有便秘,可少量加入大黃。
- 黃連安神丸:適用於其他疹病。藥材包含黃連、當歸、龍膽草、去毒的全蠍、石菖蒲、茯神,用蒸餅和豬心血製成藥丸,外裹硃砂。服用時用燈心草煎湯送服。
- 清胃湯:適用於疹病和疳疾。藥材包含升麻、生地、黃連、當歸、丹皮。
- 文蛤散:適用於其他疹病。藥材包含雄黃、枯礬(各五分)、文蛤(一錢)、蠶蛻(紙灰三分)。用米泔水清洗患處並敷藥,每日三四次,直至痊癒。
- 雄黃散:適用於其他疹病。藥材包含雄黃(一錢)、黃柏(二錢)、麝香(五分)。用艾葉煎湯清洗患處並敷藥,直至痊癒。
- 三黃湯:適用於疹病引起的痢疾。藥材包含炒黃連、炒黃芩、蒸大黃,以輕微腹瀉為宜。
- 香連丸:適用於其他疹病。藥材包含黃連(一兩,用吳茱萸五錢同炒後去除吳茱萸)、木香(三錢,忌火)。用醋糊製成藥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 麥冬清肺飲:適用於疹病引起的咳嗽。藥材包含麥冬、人參、甘草、赤芍、桔梗、陳皮、檳榔、赤茯苓。
- 寧肺湯:適用於其他疹病引起的咳嗽。藥材包含黃芩、桑白皮、貝母、知母、枇杷葉、杏仁、花粉、天冬、沙參。
- 化斑湯:適用於毒邪停留在肺胃的情況。藥材包含人參、甘草、知母、石膏、桔梗、連翹、升麻、竹葉、炒牛蒡、地骨皮。
- 四苓散:適用於熱邪傳導至大腸的情況,可用於治療新發的熱性腹瀉。藥材包含茯苓、豬苓、澤瀉、炙甘草、蒼朮。
- 消風散:適用於脾熱引起的風濕。藥材包含茯苓、蟬蛻、川芎、薑蠶、人參、藿香、防風、荊芥、甘草,用茶酒煎服。
- 調中湯:適用於風疹。藥材包含藿香、枳實、砂仁、甘草、蒼朮、茯苓、陳皮、青皮、半夏、厚朴。
- 苦參湯:適用於痱子。藥材包含苦參(四兩)、菖蒲(二兩),用水五碗煎煮數沸,再加入水二碗,稍等片刻,臨洗浴時加入豬膽汁四五個,洗三五次即可痊癒。
- 鵝黃散:適用於其他疹病。藥材包含綠豆粉(一兩)、滑石(五錢)、黃柏(三錢)、輕粉(二錢),塗抹患處即可痊癒。
- 荊芥解毒湯:適用於疹病夾雜痘疹的情況。藥材包含荊芥、赤芍、牛蒡、連翹、元參、桔梗、防風、前胡、木通、當歸尾、甘草梢、天花粉。
- 養血益榮湯:適用於疹子顏色蒼白的情況。藥材包含赤芍、人參、甘草、酒當歸、酒炒紅花。
- 藿香正氣散:適用於傷寒引起的發斑。藥材包含藿香、白朮、茯苓、半夏、陳皮、桔梗、白芷、甘草、生薑、厚朴、紫蘇、大腹皮。
- 犀角地黃湯:適用於解熱。藥材包含犀角、生地、黃芩、黃連、大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