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第二十七

厚朴(半斤去皮炙味苦溫),生薑(半斤切味辛溫),半夏(半斤洗味辛平),人參(一兩味溫),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內經曰。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泄之。厚朴之苦。以泄腹滿。人參甘草之甘。以益脾胃。半夏生薑之辛。以散滯氣。

王三陽云。曰吐曰下後。脹滿為實者。表邪未除而誤下之故也。此發汗後。邪氣已散矣。故知非裡實也。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吐下之後。陽氣虛陷。雖心下逆滿。皆陽虛不能主持中氣也。故與白朮甘草以補中枝。以益陽。茯苓以泄滿。

吐下後。裡虛氣上逆者。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表虛陽不足。起則頭眩。脈浮緊。為邪在表。當發汗。脈沉緊。為邪在裡。則不可發汗。發汗則外動經絡。損傷陽氣。陽氣外虛。則不能主持諸脈。身為振振搖也。與此湯以和經益陽。

2.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第二十八

茯苓(四兩味甘平),桂枝(三兩去皮味辛熱),白朮(二兩味苦甘溫),甘草(二兩炙味甘平),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參服。

陽不足者。補之以甘。茯苓白朮。生津液而益陽也。裡氣逆者。散之以辛。桂枝甘草。行陽散氣。

沈亮宸云。滿用術甘。非石山立齋。誰與言此。茯苓、松根氣所結。故降逆氣。虛者尤宜。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發汗病解。則不惡寒。發汗病不解。表實者。亦不惡寒。今發汗。病且不解。又反惡寒者。榮衛俱虛也。汗出則榮虛。惡寒則衛虛。與芍藥甘草附子湯以補榮衛。

3.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第二十九

芍藥(三兩味酸微寒),甘草(三兩炙味甘平),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疑非仲景意。

芍藥之酸。收斂津液而益榮。附子之辛溫。固陽氣而補衛。甘草之甘。調和辛酸而安正氣。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發汗若下。病宜解也。若病仍不解。則發汗。外虛陽氣下之。內虛陰氣。陰陽俱虛。邪獨不解。故生煩躁。與茯茯四逆湯。以復陰陽之氣。

4. 茯苓四逆湯方第三十

茯苓(六兩味甘平),人參(一兩味甘溫),甘草(二兩炙味甘平),乾薑(一兩味辛熱),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味辛熱),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四逆湯以補陽。加茯苓人參以益陰。

沈亮宸云。正虛有邪。正欲勝邪而不能。故煩躁。溫其正氣。邪自除矣。又云。大青龍煩躁者。實也。茯苓四逆湯煩躁者。虛也。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汗出而惡寒者。表虛也。汗出而不惡寒。但熱者。裡實也。經曰。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與調胃承氣湯。和胃氣。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

小便不利而渴。此膀胱蓄熱津液不行也。與五苓散。以利水行津。

發汗。已解。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胃氣得潤。則愈。若脈浮者。表未解也。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裡熱甚實也。微熱、消渴者。熱未成實。上焦燥也。與五苓散。生津液。和表裡。

5. 五苓散方第三十一

豬苓(十八銖味甘平去皮),澤瀉(一兩六銖半味酸鹹),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味辛熱),白朮(十八銖味甘平),

上五味。為末。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淡者。一也。口入一而為甘。甘甚而反淡。甘緩而淡滲。豬苓、白朮、茯苓。三味之甘。潤虛燥而利津液。鹹味下泄為陰。澤瀉之咸。以泄伏水。辛甘發散為陽。桂枝之辛甘。以和肌表。

張兼善云。煩渴用白虎。宜也。其用五苓散。滲津液。何哉。曰。白虎乃表證已解。邪傳裡而煩渴者。今脈尚浮。身有微熱而渴。乃表邪未全解。故用桂枝之辛。和肌表。白朮茯苓之甘淡。以潤虛燥也。

王宇泰云。此說亦未瑩。太陽、經也。膀胱、腑也。膀胱者。溺之室也。五苓散者。利溺藥也。膀胱者。津液之府。故東垣以渴為膀胱經本病。然則治渴者。當瀉膀胱之熱。瀉膀胱之熱者。利小便而已矣。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發汗已。脈浮數者。表邪未盡也。煩渴。亡津液。胃燥也。與五苓散。和表潤燥。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傷寒汗出而渴者。亡津液。胃燥。邪氣漸傳裡也。五苓散以和表裡。若汗出不渴者。邪氣不傳裡。但在表而表虛也。與茯苓甘草湯。和表合衛。